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试题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试题

一、单选题

1.按照水资源税改革新规,对于地下水过量开采、超计划用水以及洗车、洗浴、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特种行业用水等情形,则从高确定税额标准;对规定限额内的农业生产取用水、使用污水再生水等情形的,予以税收减免优惠;对农村生活取用水、矿井安全临时应急取用(排)水等情形不征收水资源税。这表明

A.税收的征收标准具有不固定性B.税收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征税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D.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

2.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参与社会分配,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下列属于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是

①税收收入②社会保障支出③债券收入④利息收入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这体现在()

①公平与效率侧重点不同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④对公平的追求会降低效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下列属于税收特征的有

①平等性②强制性③法制性④固定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我国要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其重要的制度保证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最低工资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6.2017年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14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66亿元,同比增长10.6%。下列因素能够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的是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②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

③降低中小企业市场门槛④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2018年我国将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水平维持在3%,财政赤字额度约为2.48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B.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C.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D.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8.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从国家角度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是

①实行劳动合同制度②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树立竞争就业观,实现自主就业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政府全部直接安排就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9.截至2018年4月25日,已有辽宁、新疆、江西、西藏、广西、上海、云南和山东8省份上调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同步富裕B.是初次分配重视公平的重要举措

C.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D.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10.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江苏省围绕苏北脱贫攻坚重点县、区发展需求,组织开展--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人员精准对接活动。近三年来,全省共实施科技项目110项,带动低收人农户增收1276.5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达1.2万元。这有利于

①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索质,杜绝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②完善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③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村贫闲人口提高增收能力

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12.小吴的爸爸在一家国企当技术员,工资奖金一年合计10万元;妈妈在外企工作,年薪12万元;二叔凭股东身份分得利润22万元。以上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合计有A.22万元B.32万元C.34万元D.44万元

13.村民老张算了一笔账:自家有40亩地,以前以种玉米为主,遇到顶好的年景,纯收入也就3万多元;2018年,以土地入股一家农业合作社后,除了不用再费劲种地,可以坐享股金外,还能分红4万多元。下列对此经济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老王入股前后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②农业合作社模式能促进按要素分配,增加农民收入

③农业合作社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水平

④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4.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超市,年税后利润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

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

15.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于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将“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等部分减税政策,有利于

①发挥再分配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增加部分居民的当前可支配收入④确保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下表是2017年我省某市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一览表。表格内容表明

注: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

A.城乡居民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B.城乡居民收入仍以劳动性收入为主

C.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7.完善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体制机制,继续推动收入分配向更合理、有序方向发展,有

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分配制度已经发生根本改变B.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要分配方式

C.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D.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18.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新法,个税起征点由现行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当前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①表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种结构的重要举措

③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体现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分配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能够鼓励人们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以造福于人民

②确认了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能促进社会分配公平和全民同步富裕的实现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其直接原因是

A.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B.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我国的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D.现阶段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把握贫困动态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只有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才能真正摸清贫困底数,找准致贫原因,为定点“滴灌”打下基础,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开展精准扶贫

①体现了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鼓励人们致富的同时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加大财政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实施差别化、针对性扶贫

④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使农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这一改革举措可能产生的传导效应是:

①提高个税免征额一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一维护社会公平

②提高个税免征额一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一缩小贫富差距

③增加专项费用扣除一改善消费结构一惠及中低收入者

④增加专项费用扣除一提高恩格尔系数一持续扩大内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某镇通过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进行配股分红试点,不仅促进了农村土地有效利用,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推动了扶贫脱贫方式的变革。以土地入股将会:

①使土地的所有权发生变化②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③增加农民的劳动性收入④使农民享有入股企业的股东权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4.201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决定,今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要聚力增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同时做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这体现

①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②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作用

③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④财政是宏观调控中最直接的手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在经历了四个月的政策过渡期之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新政从2018年6月13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其中规定,续航里程长的新能源车型将享受到更高的补贴,而续航里程短的新能源汽车,则面临补贴削减甚至完全取消的情况。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

①旨在优化国家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居民消费

②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控以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④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分配方式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某人经营淘宝网店获取的收入②某公办中学老师获取的绩效工资

③某集体企业职工获取的工资④某国有企业职工获取的股权收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7.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注:“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主要指相对于普通老百姓有限的收入来说,上学费用太高、看病费用太高、买房价格太高,因而消费不起,显得很“难”。

材料二:2017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87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教育支出16505亿元,增长11.7%;科学技术支出3229亿元,增长1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597亿元,增长12.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787亿元,增长19.8%;农林水支出10526亿元,增长16.4%;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409亿元,增长11.8%;住房保障支出4015亿元,增长30.1%。

(1)分析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谈谈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8.材料一:2013—2017年某市城乡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变化如下表所示。

注:该市的目标是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达到50%,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10%。

材料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有利于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助力农村脱贫。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某县探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的发展方式,坚持和完善相关分配制度;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与公司效益共赢;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双轮驱动”,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织牢社会保障网。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参考答案

1-5 CABDB 6-10 DCABD 11-15 ACBAB 16-20 BDDAD

21-25CCBAB 26 B

27.(1)经济信息:①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②物价、收入等因素导致中国消费不足。

(2)财政的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增加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支出等,维护了社会公平,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②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农林水等方面的支出,发挥了这方面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经济下滑压力下,实施经济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28.(1)①材料一反映了2013—2017年,该市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②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城乡居民收入所占比例偏低,政府财政收入占比偏高,分配不合理,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精准脱贫提供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与公司效益“共赢”。③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要政府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相结合,健全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再分配调节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