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最新完整笔记

货币银行学最新完整笔记
货币银行学最新完整笔记

货币银行学笔记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问题:(1)、是否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就是货币?为什么?(是的,货币的演进)。(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其内涵是什么?(货币是商品,有价值,商品充当交易媒介)。65976 455

(3)、“最先成为货币的商品往往是最重要的生活品或者是本地可转让财产的主要部分”与“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有无矛盾?(不矛盾,币材:①价值较高;②易于分割;③易于保存;④便于携带。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演变,交换的发展,对四点要求越来越强。)(4)、价值尺度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本身是商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表现出的比例是劳动消耗的比例。)(5)、用货币作为比较的价值的工具,最先的货币单位是使用价值单位还是价值单位?(最初货币单位同衡量货币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单位是统一的,后来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分开了。)(6)、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是否等同?共济网(7)、现代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时是否有蓄水池作用?(没有。现代货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现代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并不意味着对应数量的真实价值退出流通过程静止不动。)

65976 455

(8)、世界货币是否只是货币范围的扩大,是否可以不要?(是的)共

(9)、货币职能中,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派生的?哪些是不可少的?(基本: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派生:贮藏手段)专

1、金融——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运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范畴。

含义:“金”资金;“融”融通;“金融”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

范围:监管意义而言,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银行是金融的基础。密云路2、货币同济西苑

(1)货币的起源与本质济

A、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B、货币是商品发展的结果(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及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200092

本质:观点A、货币金属论——货币本质是金银;专

观点B、货币商品论(又分为一般商品论——货币是一般商品;和特殊商品论);

观点C、货币名目论——只是一种符号,明目。

(2)货币0(m0):指流通中的现金量。最狭义的货币,度量货币最小口径;

货币1(m1):等于m0加上支票存款及转帐信用卡存款。m1反映看经济生活中的现实购买力。与商品供应量发生关系。商品供应量与m1应保持适当比例,否则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货币2(m2):等于加所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货币定义:货币指在商品交换中被广泛接受用来作为支付手段的那种东西。

学习《货币银行学》,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有些找不到答案。找到答案的往往也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有些是论断有些是模型,但总的来说,是考虑问题的思路,剖析问题的方法。找不到答案的只是说没有直接答案,只要勤于思考,就会在并无直接答案的论述中领悟到独立钻研的门径。所以,学习《货币银行学》有否收获,关键要看是否掌握了探索、分析、解剖、判断这一领域中主要问题的入门钥匙。

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包括流通手段和需求和支付手段的需求。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问“用于交换的商品是货币”这句话是否正确?

①从商品交换过程看,最先的物物交换是不确定的,依赖于个人的偏好、欲望等,所以“用于交换的商品是货币”是不正确的。

②最早成为共同交换媒介的物品有什么特征,使用价值是很重要的,在交换过程中,出现了共同的交换媒介,就成为货币(原始的),只有满足普遍的需求成为共同交换媒介的商品才是货币,所以黄金是原始货币中的一员,但还没有占统治地位。

从①②点看,满足原始货币定义的商品有多种。

2、一般等价物: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或价值物)。

一种商品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等价物的性质,是其他商品赋予的(因为人们对所有不同的需要不同,但没有一种商品能满足所有需要。为了满足普遍需要,需要一种商品更好地满足人们需要,为人人所需要,能和别的商品相交换)。

3、价值尺度的实质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即作为所有商品的价值表现,解决了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这正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意义所在。

4、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货币如何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①相对价格:形成了商品价格的体系。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本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主要是相对价格,是价值比较的结果。

相对价格=(一种商品的价值/另一种商品价值);绝对价格=(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

②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之间的关系:A、概念;B、联系;C、区别。

③货币如何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是如何把所有商品表现为同名的量?是通过客观交换过程实现的。

④价格体系的自我调整。

⑤相对价格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5、货币单位的名称

最初:是使用价值的名称;由于历史原因,脱离;现在,货币单位是价值符号,约定俗成。

A、最初的货币单位同衡量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自然单位是统一。

B、后来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相分离了(货币单位采取了另外的名称;货币单位的名称仍是重量名称,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重量与名称完全不符;名称中货币金属及其重量都被抽象掉了)。

6、价值尺度的特点是观念的,不是现实的,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因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过程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

7、价格:一般包括价值和供求两个因素

A、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变动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幅度的倒数。比如:物价指数上升25%,那么货币购买力下降1-(100/125)=20%

B、经济目标之一的稳定就是指物价指数波动不大,从而货币购买力变动甚小的情况。

二、流通手段

1、商品流通。商品交换不等于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外延大于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大体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过程。

商品流通和简单物质交换有何本质区别?商品流通是一个体系,是一个整体。简单交换,两者不相关,买卖相连,而商品流通,两者相关连,会导致买卖分离。

为什么商品流通包含危机的可能性?

2、货币流通

①什么叫货币流通?②货币流通有什么规律?

3、为什么说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无先后之分。

4、货币需求。P:价格;Q:商品数量;V:流通速度。

对货币的需求:PQ/V;描述客观货币流通的恒等式:PQ=MV

5、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商品要求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尺度;商品要求实际转化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需要一个社会所公认的媒介。当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有一种商品来满足时,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三、贮藏手段

1、此手段产生原因

问题:①金属货币贮藏手段是怎样的?②货币贮藏手段是具有实贮价值的货币,不能是价值符号。要退出流通领域。

③贮藏手段的货币是通过什么机制退出和进入流通领域?答:通过价格机制起作用。当市场中货币增多,

商品价格上涨,当货币价值不变时,人们偏向于把黄金的商品作用用来取代其货币作用。于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货币减少,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偏向于把黄金用作货币,而不用作商品,货币进入流通领域。

2、作用

3、现代货币的价值储藏

现代货币是否也有蓄水池的作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在现代货币条件下是怎样起作用的?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与信用货币的关系。信用货币是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五、世界货币

问:世界货币是不是一种若有若无的职能?现代世界货币有哪些职能?或成为世界货币有哪些条件?

第三节货币形式

按经济形态划分

一、实物货币(本身有价值,足值或不足值)

1、原始货币:本身使用价值很重要。

马克思:①重要的外来物品;②本地可转让价值的重要部分。某种商品成为货币,其本身使用价值已淡化了。

2、①要成为原始货币必须具有普遍需要这一特性。(货币必须具备的特征?)

②黄金成为货币的特征?

3、铸币

①概念;②作用。

二、代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但代表一定的贵金属量。

三、纸币与信用货币

1、国家纸币

①概念;②国家纸币与信用货币的区别: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产生信用货币;而国家货币是由流通中产生的。

③纸币与国家纸币的区别

A、国家纸币:概念,产生。

B、纸币是纸做的货币,而未进一步表明它的性质。是一种代用货币。国家纸币是否一定意味着通胀。财政发行货币是一种国家货币。我国货币是通过信用渠道产生出来的。

国家纸币与信用货币关系:马克思认为国家纸币不属于信用货币,国家纸币是强制的,基于政治关系的。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不代表贵金属,但义发行者的信用为基础。基于经济关系的信用。

按币材划分

一、朴素商品阶段

特点:A、本身有价值,是劳动产品;B、使用价值能直接满足人们某方面的需要;C、不需要加工铸造;

D、自身有抵押性。

局限性:A、难以长期保存;B、难以分割;C、不便于携带;D、使用范围有限。

二、金属货币阶段

特点:A、需要加工铸造;B、需要鉴定成色及重量(由此产生商业银行),称量货币—〉铸币;C、价值量很大,需要贱金属作辅币。

局限性:A、成色鉴别称量困难,麻烦;B、生产加工货币耗费劳动力大;C、金属产量有限。

三、银行货币

特点:A、生产耗费劳动力少;B、币材供给充足;C、可以调控其数量。

局限性:A、依赖发行者信用,价值可能不稳定;B、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普遍接受性;C、其数量可能被人为控制

四、电子货币:

定义:与传统货币在价值尺度上保持固定关系,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媒介交易的便利支付方式。

特点:A、发行主体多元化;B、以发行者的信用为基础;C、非法定货币;D、容易打破地域限制。

信用卡发展起来的原因:支票清算所造成的负担使银行难以承受。

问:哪些因素制约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展?

电子货币:涉及电子支付系统,通过电子信号进行。借记卡叫电子支票货币,电子时代的产物。

现代货币自我调节作用?

信用卡与借记卡的区别:①信用卡概念,使用程序;②借记卡概念,使用程序;③信用卡不能笼统说是货币。但借记卡就可以归入货币范畴,借记卡可以与储蓄账户,支票帐户相挂钩的,其资金就是存款货币量。电子货币通过电子信号来完成的货币支付系统。卡不能单独说是电子货币。④信用卡产生:商家——〉A 不愿意接受支票,因为对人的信用不完全信任;B、银行接受,支票清算太贵,太麻烦。⑤对银行而言,最大的成本是雇员工资。A TM相对于工资而言较便宜,可以降低成本(因为外国的A TM可以存钱,可以取钱,也可以转帐)⑥卡本身不是货币。也有卡就是货币的,如IC卡就是电子现金(A、电子现金IC卡不能离开系统,使现款是储存在卡内的;B、而借记卡是利用磁卡与存款账户相连的,款不存在卡中;C、电子现金制造成本高于借记卡)。

货币很大部分是以存款形式存在的;而存款由是以某种载体存在(以前是用钢笔写在纸上,现在是用硬盘存款),其运算方式发生了改变。

问题: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形式,其分类和其他货币有何区别?电子货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电子货币在我国广泛应用有何条件?

相对于金属货币,现代货币有价值储藏手段,是否具有蓄水池作用。

①现代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M1=C+Dd M=M1+DT+DS

(A)、C——〉人民银行造出来,但人行是如何将其投入流通的——〉兑换外汇、收购金银、贷款。(B)、Dd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用存款交换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主要途径:贷款)

(C)、归还贷款的过程是贷款货币消减的过程,还贷是用存款归还贷款,两边负债消减。

(D)、经济扩张——信用扩张——〉货币扩张(银行也起到了矿山作用,信用货币是可以消减的,但国家纸币是不会消减的。)

(E)如果不能归还形成呆账,呆账越多,信用货币不稳定。呆账如何消化——〉进行核销——〉核销就是冲减银行利润(可以从会计做账来进行分析)。呆账消化是否由此会形成通货膨胀?

第四节货币制度

一、为什么需要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概念

2、为什么需要货币制度?①方便流通;②防伪。

3、货币制度的内容:是国家做出的关于货币本身及其流通性的法律规定、确定本位币及辅币的材料,货币名称和单位、铸造和发行程序,对支付能力的规定。

4、货币制度的核心是什么?货币本位的实质是货币标准。本位货币——〉标准货币

5、本位货币的特点: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1、形式

2、劣币驱逐良币。①劣币不是指其本身成色等的不好,而是指两种金属的比价与政府的规定比价不吻合,发生价值高估;市场是通过不平衡来求得平衡,市场是事后反映,波动往往比较激烈。②平行本位不能波动,对流通不利。因此需要政府规定一个比价。

三、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

特点:优点—价值稳定;缺点—供应不足。

2、金块本位制(不能自由铸造、流通,以央行发行的货币代替,纸币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纸币只能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兑换黄金,但仍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特点:节约黄金的使用,扩大货币发行;已经限制了黄金的货币职能。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国家规定本国货币以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并在该国存放黄金,居民可以将本币兑换成外汇,再在联系国兑换黄金。

特点:进一步节约黄金,进一步限制黄金职能。

4、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1)、黄金非常有限,永远无法满足商品经济的需要;(2)、黄金既是货币又是商品,两种价值难以协调;(3)黄金在国际之间自由流动,使货币供应量难以控制。

四、纸币本位制——本位货币是纸币且不与黄金发生关系。

1、观点:纸币不稳定,表明它不独立。

纸产生很早,为何纸币不用来作货币呢?①现代制度相对稳定,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②央行是独立的,央行职责是保持货币稳定;③纸币要成为独立货币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④我国央行法规定财政不能向银行透支。

为什么纸币在古时候不能作为稳定的货币形式,而现在可以?

2、活期存款

在货币形式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是本质性的?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在电子货币与纸币是否存在本质区别?为什么?

卡发展的制约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对人民信用状况的影响。信用卡涉及信用,收入水平较低,总信用就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对个人收入发展的影响,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未来收入稳定,对未来预期的影响。②网络本身的发展状况和成本问题。(注:信用卡最初没有电子化,50年代借记卡,最初是70年代电子化)成本与协调问题。安全问题。③金融及消费观念(国外的消费观念很先进,但是消费时很节约):消费观念——中国人不愿意负债,量入为出。金融观念:金融服务观念不够,中国并非以服务观念至上,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五、电子本位制

六、人民币制度

特征:1、间接的一般等价物;2、直接的商品价值代表;3、国家的负债(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

第二章信用

一、信用

1、信用的概念

①一般意义普通的含义

②经济上的概念:在经济学中,信用专指借贷关系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

A、活贷款;

B、指债权债务关系,即因贷款而产生的信用关系。

现代社会,任何货币的盈余或货币的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同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如果你手头有了支出后节余下来的货币,比如钞票,就是你贷出,也仍然提供了信用——向发行银行券的国家银行提供了信用,如果用于银行存款,那只不过是掌握着那家银行的负债。

2、信用的基本特征:(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无对等交换是单方面的转移;(3)信用终结时,价值发生增殖;(4)价值的所有权没有转移,转移的是使用权;(5)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二、信用的产生

1、信用的起源:源于私有制。

2、实物信用。缺点:借物还物,借和归还都较困难。区别于商业信用。

3、高利贷信用

①前资本主义的信用关系——高利贷信用占统治地位。高利贷者和农民、小资产者、领主之间的信用关系。高利贷者主要是商人,还包括寺院等(原因:因为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人是商品经济的代表,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占有者。而奴隶主,封建主是为了消费)。

借贷者是奴隶主、封建主,主要是挥霍才借钱。

农民、小手工业者借钱是为了生活。

②利率为什么高?A、商业利润高;B、放贷风险大;C、货币资金供给极其有限,商人作为高利贷者,高

利贷利润必须赶上商业的利润,而商业利润高(商品经济越不发达,商人利润越高,商人也兼为运输业者,经商也需要担风险。)贷款人本身要但很大风险(农民借贷为了消费,还贷能力有限,放贷风险很大);D 高利贷需求无弹性。农民、小手工业者非借不可;E、利率高,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问题:农村存在高利贷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怎样?

三、信用的三要素

1、债权债务关系;

2、时间的间隔;

3、信用工具(融资工具)

保障要素是否可有可无?答案:不是。A、信用关系不是市场化,不需要保障,以人格担保;B、从法律上确立的信用关系是市场化。

三、经济功能:分配资源最基本。

西经:规模扩大、边际生产利率。货币的最大利用是最有效率的。

问题:四大经济功能之间的关系?信用作为资源分配的杠杆和其他功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节信用形式

信用发放形式:商业信用、政府信用……、银行信用

一、商业信用

1、含义

商业信用与实物信用的区别?

实物信用是以使用价值形式提供的信用。实物是借物还物。

商业信用: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将买卖关系与信用结合起来。

2、特点:(1)、生产流通中的信用(以商品资本的形式贷出。不以商品交易为对象的货币借贷不是信用);(2)双方都是工商企业

3、存在的原因

商业信用缺陷:①规模;②方向;③信用。

商业信用存在的原因:①生产中企业与企业的联系;②企业销售(卖方);③买方。

局限:①范围小,仅限于有直接关系的企业;②数额小;③方向性强,单向性,不可逆;④期限短,用于商业信用的资金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

4、商业票据

①概念:在工商企业之间发生的,具有一定固定格式,载明日期、金额、到期由债务人按一定条件支付持票人一定款项的信用凭证。它是商业信用的工具,是接受或提供商业信用的凭证。

无因性:信用关系不受形成该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因的影响。

要式性:票据格式有明确规定,只要票据是真实的,被接收者只能接受票据。

②种类

商业期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放的支付承诺书(商业本票)。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向债务人签发,命令债务人向指定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汇票开出后,必须经过承兑才有效(包括银行承兑和商业承兑)。

期票与汇票的区别:期票是债务人签发的(接受商业信用)。汇票是债权人开出(提供商业信用),汇票要生效,必须要债务人承兑。

融通票据:是不以真实交易为基础,投机者为向银行抵押借款而发出的——〉只为向银行套取资金(即两人联合起来欺骗银行)

商业银行:融通短期性商业性资金的银行,商业性就是短期性,即贷款不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而用于付工资、买原材料或押汇(即买商业票据进行贴现)。银行可以以商业票据为抵押贷款或贴现。以真实交易为基础,较为安全(银行以抵押或贴现贷款,而不愿信用贷款)

③票据行为

A、出票:签发票据,票据上的权利义务都因出票而产生。

B、承兑:票据的付款人在票据上签字并写上承兑,并承诺到期付款。

C、背书:票据的收款人在票据背面签名盖章,将未到期票据转让给第三人。

D、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到期前为取得资金,将期票据转让给银行。

E、付款:票据到期时,付款人或承兑人付款。

④商业票据能流通的原因

本身的原因:商业票据有合法条件,具备法律保障,是一笔未来的现金,具有可接受可能性;利用商业票据的不止一个企业。

⑤怎样流通?A、背书:签字、盖章、承担连带责任。

⑥商业票据的贴现

贴现公式。注意讲到利率必须想到以多少时间为基础:A离开时间的利率毫无意义,年贴现率以必须考虑多少天为基础;B、利率必须为年利率才好比较。

⑦局限性:A、信用规模受企业资本量的限制;B、范围、期限有限;C、受企业信用能力有限性的限制;

D、具有连锁性。

三、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的特点:(1)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信用量不受单一金融机构资本规模的限制,时间上不受单个产业循环、单个企业资金循环的影响;(2)具有广泛的接受性;(3)具有较强的可控性;(4)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2、投资银行:不属于存款式金融机构。英国商人银行类似于日本证券公司,美国的投资银行。

银行不包括投资银行。存款式金融机构:A、特点:金融资产活动主要指贷款

3、银行信用存在的原因

①必要性:银行信用有存在的必然性,即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需要银行信用来克服。

②可能性:社会再生产中总有一部份资金以货币形式闲置起来,说明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总能筹集到资金。

③社会需要银行信用满足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中新增的货币是由银行创造出来的,随着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需要银行创造货币满足流通的需要。[信用创造信用货币]

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①商业信用便利,企业能利用商业信用,一般不使用银行信用;

②商业信用依赖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使用要以该票据能贴现为基础;

③银行信用以商业信用为基础。以商业票据为基础的放贷,反映了客观的货币流通的需要,因为商业票据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但融通票据除外。

四、国家信用

1、国家信用的概念

2、国家信用的特点:(1)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制性;(2)偿还期长,资金稳定;(3)利息、本金由纳税人承担。

3、为什么需要国家信用?古典经济学家一般反对国家信用,认为国家不能干预经济,早期国家信用一般不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既非建设性的。(有观点:国家是“守夜人”,保卫人民安全,而发展经济主要靠市场)

现代国家负有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行使经济职能所需要资金,除了税收以外,只能举债。所需资金只能通过市场方式取得,否则会扭曲市场机制。但是举债规模应有一定限制。

4、国家信用的作用:(1)弥补赤字;(2)调解货币流通,稳定经济;(3)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5、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相互排斥

五、民间信用

居民间为解决生产经营或生活费用不足而形成的信用。

特点:(1)发生在居民家庭中,主体是个人;(2)期限较短;(3)生活范围有限;(4)利率有较大弹性,存在高利贷;(5)具有较大自发性,风险性。

第三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第一节金融概述

一、金融

包括:1、金融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是指与货币流通,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

2、是不确定条件下对资源的跨期配置;

3、是指与货币管理、投资组合、风险管理和公司理财有关的一切

活动。

二、金融与信用的区别:(1)产生的时间不同,信用先与金融;(2)范围不同;(3)经济、法律关系不同。

三、融资形式与工具

1、直接融资于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间接金融):在银行信用中,信行等金融机构是信用活动的中间环节,是媒介。从集聚资金角度来看,它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的债务人;从贷放资金角度看,它们是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同货币资金需求者,两者之间并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资金筹集方式称为间接融资或间接金融。

间接融资的优点。

直接融资或直接金融: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售出了股票、债券,取得了货币资金;资金所有者买进股票、债券,付出了货币资金。

直接融资的缺点:(1)信息成本高;(2)融资双方的交易需求难以契合;(3)资本交易后无法有效监督资金使用;(4)条件过高。

问题:现在为什么会产生直接融资由于间接融资的观点?

2、融资工具

(1)直接融资。证券:债券、股票、票据、可转换债券。

(2)间接融资。钞票、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银行汇票、银行本票。

金融证券的性质:(1)到期日;(2)、流动性:变现为现金并不会遭到损失的能力,针对具体金融资产易于变卖;(3)、风险性:投资的本金遭到损失的可能性;(4)收益率: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名义收益率:票面利息收入/票面价值当期收益票面收益/市价

实际收益率:(票面+资本损益)/市价

3、融资形式的比较:

四、金融证券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市场利率、偿还期限……

1、零息票债券(中国)

2、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3、永久债券——股票

第二节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广义、狭义)

金融市场的含义: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交易主体(企业、政府、投资者);交易客体(交易工具、中介机构、金融监督)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一年期以下的债务工具,股权工具交易市场。

资本市场:一年期以上的债务工具,股权工具交易市场。

特征:

货币市场: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收益小、较稳定。

资本市场:期限长、流动性若、风险大、收益大、不稳定。

三、货币市场(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外汇市场——不同货币交换市场。

定义。为什么叫货币市场——〉风险小、流动性高。

(一)范围

1、商业票据市场

(1)商业票据的定义:具有固定偿还期、无抵押担保(债务人不抵押自己的财产作为抵押的担保)、到期债务人支付固定金额的短期期票。

注意:与以前的商业票据不同,以前讲的商业票据是和直接商品交易相关的。

(2)发行

发行者:较高信用级别的工商企业、公用事业部门、金融公司。

发行的目的:解决流动资金需求(如: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

发行的形式:不记名——〉便于转让

发行利率:表现为折扣率。特点:高于同期国库券利率。

发行面额:较大

2、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1)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的定期汇票,该汇票指明在将来的某个日期,向持有人偿付一定金额款项。承兑:银行表示接受,即在债务人违约情况下,银行保证支付。

(2)特点:A、期限短;B、无票面利息;C、折扣;D、到期由承兑行付款。

(3)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票据的区别

3、同业拆借市场

(1)定义:金融机构之间(主要指存款式金融机构)为调解短期资金余缺而相互融通的市场。(2)特点:A、交易主体是金融同业;B、期限较短,不超过7天,以隔夜为主;C、交易金额较大,是资金的批发市场;D、交易目的主要是弥补头寸不足(头寸:短期可用资金);E、不提交准备金;F、同业拆借形成的利率是基准利率。

准备金:存款式金融机构必须按存款总额的一定百分比,向中央银行缴纳的一定金额。准备金是银行的现金资产,可以用来应付存款提现,但并不总是为此;准备金还可以用以宏观调控,准备金额越高,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越低。

4、短期国债市场——财政部门发行,政府提供担保。

特点:期限较短,风险小,流动性强,折扣发行,不付息,招标发行,竞价交易。

是中央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工具。

5、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

6、证券回购市场(再回购协议市场)

正回购:卖出证券同时与买方签订再回购协议,约定在某时间以约定价格购回该证券。

逆回购:买入证券同时与卖方签订再回购协议,约定在某时间以约定价格卖出该证券。

四、资本市场

政府债券市场、公司债券、股票市场、中长期信贷

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发行新股,扩股,增发、配股,转正股、缩股

流通市场:(1)二级市场(交易所市场):交易的是上市公司的证券。提供交易场所、维持市场秩序、收集发布信息、仲裁交易纠纷。

(2)柜台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

A、三级市场:交易非上市企业股票

B、四级市场:非会员上市公司的证券(场外交易)

国债);调整产品结构;改善社会保障。

最新 货币银行学 重点总结 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是债权债务关系的表现,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就在于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或赤字单位,它们的盈余或赤字需要通过信用方式来调剂。现代信用活动有以下特征:首先信用关系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对社会各个经济主体来说,盈余和赤字交替出现,债权和债务并存。其次,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风险与收益是相互匹配。要想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就要承受比较大的风险,相反,风险小,收益就低。第三,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适应不同融资需要,更大限度发挥信用的资金调剂作用。第四,现代信用活动越来越依赖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以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1、提供支付结算服务。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支付结算服务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目前对市场支付结算服务一般都是由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提供,其中商业银行仍是最基本的提供支付结算的金融单位。 2、融通资金。融通多次是指金融机构充当专业的资金融通媒介,促进社会闲置资金向生产性资金转化。这是所有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基本功能。金融机构通常采用发行金融工具的方式融通资金。 3、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使得。金融机构通过规模经营,能够使投融资活动最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交易成本来进行。提供金融使得功能是指金融机构为各融资部门提供专业性的辅助与支持性服务。4.发送信息不对称。金融中介机构通过自身的优势,能够及时搜集、获取比较真实完整的信息,据此选择合适的借款人和投资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专业化的监控,从而有得投融资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节约信息处理成本。5.风险转移与管理。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各种业务、技术和管理,分散、转移、控制、减轻金融、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各种风险。 国际储备及其主要内容。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必须同时具备:a,可得性,即它是否能随时地、方便地被一国当局持有。b流动性,即该种资产是否容易变现。c普遍接受性,即它是否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接受。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主要包括:a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b外汇储备,指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c储备头寸,是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d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各成员国用于归还基金组织的贷款及会员国政府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 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措施。 从通货紧缩的本质特征看,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然而造成这一现金的深层原因却极为复杂,一般可以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能力相对过剩、结构问题和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四个方面。对通货紧缩的治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a扩大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努力扩张需求就成为治理通货紧缩的一项直接而有效的措施。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有两条主要途径:一个是增加政府投资需求。国一个是启动民间投资需求。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应刺激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来缩小居民收差距;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和增加失业补助标准刺激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等。b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同扩大有效需求双管齐下,形成有效供给扩张和有效需求增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可采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反对垄断、鼓励并放开竞争、扶持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发展、降低税负等措施。c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民间投资,增加社会总需求。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对总支出水平施加重要影响。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水平,扩大贷款规模,在增加货币供给量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收入政策也是治理通货紧缩的一项措施。 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特征。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金融压制的状况。加剧了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极大地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束缚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降低了社会含蓄并阻滞其向社会投资的顺利转化,资金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低下,最终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并通过消极的反馈作用加剧了金融状态,因此,解除金融压制是发展中国家繁荣金融、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现状与特征主要体现为:货币化程度低下;金融发展带呈现二元结构即现代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全;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管制等。 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新趋势答:(1)、金融机构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2)、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进行整和的一个有效手段(3)、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4)、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更强,风险更大,技术含量更高(5)、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金融业出现了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创新,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动作效率,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大为增加。与此相适应,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进行整合的一个有效手段;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更强、风险性更大、技术含量更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 11、我国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一个国家利率水平的高低要受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制约。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a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b资金的供求状况。c物价变动的幅度。d 国际经济的环境e政策性因素。在讨论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时,应当注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简单地套用哪一种本文理论,而应该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指导,借鉴本文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来研究问题,从而正确地把握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12、货币制度及其主要内容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换: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13、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现代信用体系是由信用形式、信用机构、信用管理体系、社会征信系统等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各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信用机构又包括中介机构、信用服务机

货币银行学笔记整理(全)

第一章:货币和金融体系 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 的货币。 3、复本位制: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 4、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 对低的货币就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基础流通,也称“劣币驱逐良币”。 5、金本位制: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6、货币制度内容: 1、确定本位货币,规定制作本位币和辅币的材料。 2、确定本位货币的名称、货币单位 和价格标准。3、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4、规定货币的发行和保证制度。 7、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 3、纸币本位制下,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国家对货币流通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定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 2、实行固定汇率。 3、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如逆差国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的贷款弥补逆差。 4、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体系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先河。 9、牙买加体系 内容: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国际储备多元化4、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 不足:1、浮动汇率制度不够稳定,外汇风险明显;2、大国侵害小国利益,南北冲突远没有解决;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几个渠道各有局限性(1、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2、各国资本管理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容易导致金融动荡和货币危机。)

货币银行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2009-04-19 23:03:04)标签:杂谈 货币银行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3、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5、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6、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7、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8、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9、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10、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它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11、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12、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3、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4、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5、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6、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17、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18、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19、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20、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21、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2)双本位制 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 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 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一)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快资本周转 ?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 ?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 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 二、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 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

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美元对黄金贬值,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的风潮。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至此,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第二章利息和利率 一、利率的决定 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货币银行学重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

五、重要理论 1、掌握本一门学科的内在联系。 2、树立信用,流动性和风险意识。 3、为什么说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和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货币执 行价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是当货币在商品交 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 是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商品价值 要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价值尺度;商品要实际转化 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则需要有一个社会所公认的媒介。 当两个要求由某种商品来满足时,该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所以, 马克思说“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4、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是角 和分,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不与黄金兑换,国家对货 币流通进行管理,国家建立金银和外汇储备制度。 5、为什么要建立货币制度? 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 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6、以消费信用为例,说明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负债观? 负债消费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负债消费的方式包括信用卡透 支、贷款消费、借支等 7、列举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商业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但它有规模和使用方向的局限性; 而银行信用借方是企业,贷方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信用的客体是货币,且规模和使用方向超出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8、什么是收益资本化,举例说明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 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 以土地为例。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值,从而本身也无决定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重点笔记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一部分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 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 二、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 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美元对黄金贬值,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的风潮。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至此,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第二章利息和利率 一、利率的决定 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的变化率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也不排除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或事实上成为负数的特殊情况。具体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此外,法

商业银行业务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银行笔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

商业银行业务 一、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放款业务--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一信用放款 信用放款,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放款,是一种资本放款。 1、普通借款限额 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限额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90天。普通贷款限额内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与银行的优惠利率挂钩。 2、透支放款 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帐户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提供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 3.备用贷款承诺 备用贷款承诺,是一种比较正式和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内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 4.消费者放款 消费者放款是对消费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放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 5.票据贴现放款 票据贴现放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二抵押放款 抵押贷款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存货贷款。存货贷款也称商品贷款,是一种以企业的存贷或商品作为抵押品的短期贷款。 (2).客帐贷款。银行发放的以应收帐款作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称为“客帐贷款”。这种贷款一般都为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协定。 (3).证券贷款。银行发放的企业借款,除以应收款和存货作为抵押外,也有不少是用各种证券特别是公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作押的。这类贷款称为“证券贷款”。 (4).不动产抵押贷款。通常是指以房地产或企业设备抵押品的贷款。 三保证书担保放款 保证书担保放款,是指由经第三者出具保证书担保的放款。保证书是保证为借款人作贷款担保,与银行的契约性文件,其中规定了银行和保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银行只要取得经保证人签字的银行拟定的标准格式保证书,即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所以,保证书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最简单的担保形式。 四贷款证券化 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为证券发行的总理资过程。具体做法是: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组合成若干个资产库(Assets Pool),出售给专业性的融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再由融资公司以这些资产库为担保,发行资产抵押证券。这种资产抵押证券同样可以通过证券发行市场发行或私募的方式推销给投资者。出售证券所收回的资金则可做为商业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再用于发放其它贷款。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各章节复习汇总

金融学复习汇总 、判断题 1.俗话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体现的金融学原理是分散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A) 2.对于一个经济系统而言,金融体系必须是一个能自我平衡的体系,否则将会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乃至政治危机。(A) 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传统的银行业务正在遭受来自证券业、保险和基金组织的侵蚀,世界金融体系越来越显得多元化,银行作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的地位已不复存在。( B) 4.钱、货币、通货、现金都是一回事,银行卡也是货币。( B) 5.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现金,即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B) 6.信用货币虽然本身没有价值,但由于其能够发挥货币的职能,所以构成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 A) 7.电子货币作为一种信用货币,预示着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趋势,即完全没有货币的社会。( B) 8.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安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B) 9. 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M仁流通中现金+定期存款。(B)10.在纸币本位制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可流通纸币,会导致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排斥实际价值高的货币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B) 11 .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确定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确定了,一国的货币制度也就确定了。( B) 12. 金融市场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这实际上指的就是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 B) 13.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 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短期金融市场。(B) 14. 金融产品的收益性与流动性一般是反向变动,收益性越强,流动性越差。( B) 15. 我们经常说高风险高收益,是说只要投资者承担高风险,就可以获得高收益。( B) 1. 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B) 2. 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 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账户的金融中介机构。( A) 3. 分业经营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力,不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A) 4. 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B) 5. 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业务。( B) 6. 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中,流动性是一项重要原则,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保留尽可能多的现金准备。( B) 7. 一般来说,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盈利性也比较好。(B) 8. 根据负债管理理论进行经营的银行,容易出现经营风险增大的问题。 ( A) 9.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一切货币供给都是通过银行体系实现的,中央银行发行现金,商业银行则提供存款货币。( B) 10. 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一般不经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普通金融业务。(A) 11.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以,除中央银行外,任何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都不会影响货币供给。(B) 12. 通常,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均通过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内开立的各种账户进行。( A) 13. 中央银行对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会导致基础货币等量增加。( A) 14. 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程度虽然存在 较大的差异,但没有一家中央银行能够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A) 15. 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 中的一个组成部门,因此,其行为目标自始自终与政府目标是一致的。(B) 1. 同业拆借利率是一些国

货币银行学常考知识点3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概念 1、金融市场是实现金融资产交易和服务的市场 2、金融市场涵盖各类金融交易活动和交易关系 3、金融市场不必是有形的场所 金融市场主体 ?交易者 ?中介机构 ?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工具基本特征 1、收益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偿还性 金融市场的分类 (一)按期限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二)按融资方式分:债权市场和股权市场 (三)按初次还是再次出售证券分: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流通市场分交易所和场外市场 (四)按交割期限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五)按交易对象分:借贷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六)按地域分: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最早起源于英国外汇市场。 ?货币经纪是为金融机构提供交易信息、促进交易成功的金融中介服务。货币经纪公司专指在金融市场上专门从事促进批发市场上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外汇交易、债券交易、衍生品交易和提供金融产品交易信息等经纪服务,并从中收取佣金的专业性中介机构。 ?货币经纪公司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交易风险和成本,通过其中介作用,使得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理想价位的所需资金。 ?作为交易的中介机构,货币经纪商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促成交易达成,而不是成为交易方或做自营。货币经纪人不会给金融市场带来系统性的风险,任何一家货币经纪商的倒闭都不可能危及银行系统和整个金

融系统的安全。 ?中国银监会于2005年8月颁布《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根据银监会的规定,经营范围主要从事的货币经纪业务,包括境内外外汇市场交易、境内外货币市场交易、境内外债券市场交易和境内外衍生产品交易。 ?要在境内进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还需要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而仅获得银监会批准并不具备外汇局批准的资格。 ?首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05-12-20在沪开业(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全球最大货币经纪公司之一的英国国惠集团公司(Collins Stewart Tullett Plc); ?第二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际货币经纪有限公司2007年9月13日在沪开业(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与全球最大的货币经纪公司毅联汇业(ICAP)集团共同发起设立) ?第三家货币经纪公司---平安利顺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2008-01-29,中国平安(601398.SH)宣布已获中国银监会批准。 货币经纪公司 ?平安利顺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筹)是由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全球第三大货币经纪公司利顺金融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第三家货币经纪公司。合资公司将为境内外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及衍生产品等市场提供经纪服务 货币经纪公司 ?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平安信托对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总额为人民币335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67%;利顺对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总额为相当于人民币1650万元的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33%。 货币经纪公司 ?目前两家货币经纪公司开展的业务已基本覆盖目前银行间市场所有的业务品种,包括人民币拆借、债券买卖和回购、外汇拆借、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以及人民币外汇掉期和远期等衍生品业务。 ?货币经纪公司的报价主要是在场外进行,通过声讯电话、路透Messenger、路透交易机和MSN等方式来进行。 货币经纪公司 货币经纪公司起到了润滑市场的作用,促进了整个市场流动性的提高。而目前在货币经纪公司停止报价后,外汇掉期市场的成交量和流动性也有所下降。 货币市场: ?一、银行短期存贷市场 ?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2007年7月3日,发布《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3号),自2007年8月6日实施。《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全面调整了同业拆借市场的准入管理、期限管理、限额管理、备案管理、透明度管理、

金融专硕考研货币银行学经典笔记

金融专硕考研货币银行学经典笔记随着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考研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着,如何才能在短时间里快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金融学考研货币银行学的复习经验。 1.货币各职能:⑴价值尺度⑵流通手段⑶贮藏手段⑷支付手段⑸世界货币 2.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和和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是依据它们的主要职能和流动性差异从而给出不同层次的经验统计上的货币定义。通常划分为M0=流通中现金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M4=M3+L L为流动性资产 3.货币制度的演变,各个货币制度的内容: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曾存在四种不同货币制度,依次为银本单位制,金本单位制,金银复本单位制,金单本位制,纸币制度。⑴银本单位制是最早的时间最长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满足了当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社会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增加,暴露出其价值不稳定的缺点。⑵由于商品交易种对金银需求都增加,白银用于小额交易,黄金用于大宗买卖从而形成了金银复本位制,其先后经历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种形态。⑶金本单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单位制度,它在实行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在实行国家内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后由于世界经济规模扩大,黄金存量有限而难以维持。 金本单位制特点:⑴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而其他金属货币则限制铸造⑵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⑶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输入 纸币制度主要内容:⑴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以保证发行纸币的收入归国家所有⑵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⑶纸币不能兑现⑷在纸币制度下,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方法,以提高结算和支付的准确性,并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纸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主要表现在它们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区别:⑴这两个规律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⑵这两个规律和商品价格总额关系不同⑶这两个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 信用基本特征:具有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2个特征。 现代信用形式的种类及特点:主要形式有高利贷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重点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重点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判断分析、简答、论述、案例 复习重点: 第一章货币 一、货币源于交换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导致价值形式有独立的必要—一般的等价物形式—发展到完成形式—货币产生 二、原始性货币的缺陷及其不便之处 1、不具备形式统一、质地均匀的特性 2、不具备坚固耐用和便于携带的特点 3、不便于化整为零 4、不具备价值稳定的特点 三、货币的职能及其基本含义 1、交易媒介(流通手段)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就是媒介商品交换。这一职能是货币的原始职 能或基本职能。特点:现实的货币 2、价值标准(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工具,成为价值的计量 单位。特点:可以是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 3、价值贮藏:由于货币是价值的承担者,从而成为价值贮藏的手段(退出流通,形成贮藏)。 特点:不必足值,币值相对稳定,被普遍接受 4、延期支付职能,即货币用来表示债务的标准。特点:是补足交换行为的一个环节,是价 值单方面的让渡。其对经济的影响包括:①克服现款交易限制;②更易形成脱节,造成危机 5、世界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特点:具有综合性职能 三、信用货币:由货币当局发行,作为商品本身的价值不能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完全相等,并且不能用以兑现商品的货币称为信用货币 四、货币本位制 1、含义:指法律规定以何种实物货币作为本位货币,并且规定货币本位与该实物货币保持 固定的关系 2、类型:银本位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 3、复本位制: (1)含义:指白银和黄金都是本位货币,并且可以按规定的金银价格比率买金卖银的制度(2)“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又称为“格雷欣姆定律”。它是指定价过高的劣币把定价过低的良币驱逐出货币流通市场的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金银之间的铸造比率与金银之间实际的价值比率不一致。 4、金本位制(形态)包括:金币本位制(典型)、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国际金汇 兑本位制 五、金融资产是指各个经济主体持有的信用工具或金融工具 (1)完全流动性资产是指现金和活期存款,即最狭义的货币,这种金融资产具有百分之百

货币银行学读书笔记

(一) ①货币:货币是适应商品交换的发展,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无限法偿: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在货币的支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的法律规定 ③“格雷欣”法则:又叫“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反而会充斥市场的现象 ④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⑤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 ⑥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易典型的货币制度 1. 货币量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货币量得层次划分是指把流通中的货币量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代表的一种方法。M0=流通中的现金;M1 狭义货币,包括通货和银行活期存款M1=C+D ;M2 广义货币,包括M1以及银行系统吸收的储蓄存款与定期存 款M2=M1+Ds+Dt ;M3 更广义的货币定义,包括M2和流动性比较强的短期资 产M3=M2+L 2.简述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包含的主要要素。 ①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 ②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③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④自由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铸造权的规定 ⑤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⑥准备金制度:银本位制、金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 3. 为什么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①在信贷方向上,它不仅可以使上游企业的资金贷给下游企业,而且也可使下游企业的多余资金贷给上游企业 ②在信用规模上,银行信用也不受交易额的影响,小额资金可聚集为大额资金借贷,大额资金也可分散为小额资金放贷

货币银行学重点考试重点总结

关联名词解释 1.本位币与辅币。 本位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的基本通货,它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单位。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指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 2.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一般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有限法偿主要是针对辅币而言的。 3.商业承兑与银行承兑。 两者的签发人不同,银行承兑是由银行出具的,商业承兑是商业公司自己签发的。再有,银行承兑到期后可直接去承兑银行无条件支付,商业承兑却需要承兑单位有存款在银行才可以。 4.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一种信用活动。国家按照信用原则以发行债权等方式,从国内外货币持有者手中借入货币资金,因此,国家信用是一种国家负债。 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国家信用是直接融资,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国家信用依赖于银行信用的支持。国家信用为银行资产多样化投资保证。 5.真实票据与融通票据。 真实票据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银行经营的首要宗旨是满足客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才能确保不会因为流动

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 融通票据亦称“金融票据”或“空票据”。“商业票据”的对称。是一种不以商品交易为基础而以专门通融资金为目的的票据。 6.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对称。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不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把资金提供给一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7.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即期利率是债券票面所标明的利息收益或购买债券时所获得的折价收益与债券当前价格的 比率。是某一给定时点上无息证券的到期收益率。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的区别在于计息日起点不同,即期利率的起点在当前时刻,而远期利率的起点在未来某一时刻。例如,当前时刻为2005年9月5日,这一天债券市场上不同剩余期限的几个债券品种的收益率就是即期利率。在当前时刻,市场之所以会出现2年到期与1年到期的债券收益率不一样,主要是因 为投资者认为第2年的收益率相对于第1年会发生变化。 8.市场利率与利率市场化。 市场利率是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市场利率因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而经常变化。而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9.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 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 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 四、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五、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六、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但是,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八、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九、“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 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 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具有核心地位 消费信用是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促进消费 十一、商业票据:汇票、本票、支票联系区别 联系:都可背书流通转让 区别:本票是债务人(出票人)向债权人(持票人)开出的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 汇票是债权人(出票人)向债务人(持票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按指定日期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汇票需要承兑。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银行从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十二、利息率及计算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需 要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社会财富被贮藏起来),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价值的单方面转移,通常在商品赊销,延期付款,工资,租金房租以及其他领域),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时所发挥的职能)。货币的各个职能都是随着商品流通以及其在矛盾和时间顺序而逐渐形成的。 2.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 3.货币制度的基本容: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货币金属是货币制度的基础)通 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 4.本币与辅币:本币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具有以下几 个特点①本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②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③可以自由铸造和自行熔化和超差兑换;辅币是指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交易和找零之用。其特点有①其包含实际价值小于名义价值②有限法偿能力③辅币不能自由铸造 5.纸币:是指银行和政府发行并依靠其信誉和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6.黄金储备制度用途:即金准备制度。其作用有a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 b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金属流通的准备金c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7.货币制度的演变(4个阶段):银本位制度(以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分为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它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主要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又称格雷欣法则,是指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和名义 价值相背离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第二章信用和利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