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一致性效应研究述评及展望

自我概念一致性效应研究述评及展望
自我概念一致性效应研究述评及展望

自我概念一致性效应研究述评及展望摘要:消费者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之间的匹配程度会影响消费者行为。本文从原理、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等方面述评了自我概念一致性效应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一致品牌形象顾客忠诚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越来越通过消费来展现自我独特性,象征其在社会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消费者购买产品或享受服务时不仅仅关注功能价值,还越来越关注品牌的象征意义(levy,1959)。当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相匹配时,消费者会更喜爱该品牌,在消费评估中也更可能感到满意,进而发展为忠诚。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就是自我概念一致性效应(self congruity effect)。

自我概念一致性效应如何发生?什么因素会影响该效应发生的概率和强度?自我概念一致性会影响消费者的那些行为?众多的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在梳理自我概念的基础上,拟从概念、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等方面对自我概念一致性效应进行综述,并分析未来研究方向。

一、自我概念的内涵及维度

(一)自我概念内涵及特点

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自我概念做出不同的诠释,但普遍认为自我概念是当个体作为认知客体来反省时,获得的关于自己是谁的看法,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个体认为别人对他的看法。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1、詹姆斯与米德的自我理论 詹姆斯——主体我、客体我(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 米德——主体我、客体我 影响:概化他人(社会文化整体) 主要他人(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 自我发展三阶段——准备阶段游戏阶段角色扮演阶段 2、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信任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意志3)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目标4)勤奋对自卑(6-12岁)自信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同一性6)亲密对孤独(20-25岁)爱7)繁殖对停滞(25-65岁)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智慧沙利文——好我、坏我、非我(人际关系学说) 3、罗杰斯 自我概念的结构 自我图示理论——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个体对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功能(自我一致性维持、经验解释、期望定向) 自我概念的发生机制(库利——镜像自我理论:自我概念主要通过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 镜子来看到自己的“镜映过程”获得的。) 自我知觉理论:个体是通过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来获得自我知觉的 自我确认: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和自己图示相符合的信息的倾向。 (维度:知觉的自我理想自我) 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得克萨斯社会行为量表 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个人对有关他的事情负个人责任的程度。 控制点分为内部控制点和外部控制点。内部控制点的人认为,事件的责任在于事件者本身;外部控制点的人认为,事件的责任应由某些外部因素来承担 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 习得性无助;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情,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 自我决定:增加自我控制感,减少习得性无助 自我效能感作用(选择行为、努力付出与坚持不懈、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自我概念研究四

自我概念研究四 1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他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认识到自我概念在个体内部有着影响和谐统一的作用而且影响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对个体家庭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中存在横向矛盾:在同一时期发表的结果截然相反2005年左右时结果有好有坏到2010年左右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得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示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本研究从中国知等期刊上搜集的关于研究自我概念的中研究结果存在纵向矛盾从2005年甚至是更早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中过程的体现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总体一致的分析。因此本研究认为采用分析的方法能使存在差异的结果得到总体一致的分析旨

在揭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理论依据。1.2概念界定 1.2.1 自我概念 本研究把自我概念定义为: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各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和对他人关系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1]。 1.2.2 分析 分析在1976年由G.V. Glass正式提出思想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它总结了各种有“合并统计量”的。具体地说就是整合现有的、针对某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差异不大可对其进行平均;如果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分析就要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郭伯良、张雷)[2]。 但是虽然分析的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它在心理与教育领域的运用还比较少比较局限。就以我国的两本心理学核心期刊为例在《心理科学》和《心理学报》上自2000年共发表分析有关文章15篇其中10篇是分析具体应用类文章5篇是技术介绍类文章。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发表的具体研究类文章依旧不多达不到分析的要求没有进行分析的必要;其二是分析本身的局限性其本身是非实验研究并未能掌握所有的中所包含的被试情况具体施测方法;其三对于其他的过于依赖会受其他研究好坏的

个人优缺点自我评价

个人优缺点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我功能,就是说,它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自我评价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帮助人成为社会人,有健康人生

观和价值观的人。要利用自我评价的正面价值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还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评价的可能负面作用。 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

态和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人们自己成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在自我评价里,自我是主体,也是客体,分别被有的研究者成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自我评价跟主体的自我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心理学中,自我评价是随着对自我概念的深入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的。有的研究者指出,“虽然有关自我概念问题的讨论从詹姆斯就已开始,但自我概念的提法直到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自我的课题重新为人们所重视之后才得到较多运用”。在心理学里,关于自我评价有几点已经达成共识:首先,自我评价跟自我概念一样有一个发展过程。研究表明,“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存在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次,自我评价一般被当作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内容来加以研究。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会对自

自我评价是什么

自我评价是什么 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我功能,就是说,它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自我评价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帮助人成为社会人,有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要利用自我评价的正面价值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还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评价的可能负面作用。 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人们自己成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在自我评价里,自我是主体,也是客体,分别被有的研究者成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2]。自我评价跟主体的自我概念(即自我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心理学中,自我评价是随着对自我概念的深入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的。有的研究者指出,虽然有关自我概念问题的讨论从詹姆斯(W. James)就已开始,但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提法直到罗杰斯(C. Rogers)的自我理论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自我的课题重新为人们所重视(R. C. Wylie)之后才得到较多运用[2]。在心理学里,关于自我评价有几点已经达成共识:首先,自我评价跟自我概念一样有一个发展过程。研究表明,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

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存在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次,自我评价一般被当作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内容来加以研究。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反思。所以,自我评价的基本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评价;否则自我评价就是不可能的。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自我评价是指员工对影响其工作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自我评价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很重要。真实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企业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认识自身不足,扬长避短,少犯错误。职业规划必须从自我认识开始,然后这个人才能建立可实现的目标,并确定怎样达到这些目标。 3. 学习的调控能力:包括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和调整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等; 4. 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5.业务能力:包括业务的熟练程度、任务的完成情况 6.与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工作中与人交往的顺利程度、平时与人的关系好坏等等。 自我评价的范围 (一)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 从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来评估自己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将知识点与目标得分率制成简易图表,就可一目了然地

第八章 自我概念

幻灯片1 第八章自我概念 主讲教师石培龙 幻灯片2 本章要点 * 自我概念的定义 * 关于自我的几种主要理论 * 自我概念的功能 * 自我概念的形成机制 * 自我知觉理论及其验证研究 * 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对自尊作用 * 自我效能概念 * 自我效能感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幻灯片3 第一节自我与自我概念溯源 一、詹姆斯与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 二、精神分析关于自我的概念和理论 三、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 四、自我概念的结构 五、自我概念的功能 · · 幻灯片4 一、詹姆斯与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 ●(一)詹姆斯(W. James, 1891)的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自我的讨论。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 ●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material self)、社会我(social self)和心理我 (mental self),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 幻灯片5 ●詹姆斯认为,三种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 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幻灯片6 ●米德从社会整体及社会和个体的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按照符号相互作用论 (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的思想解释自我及其形成和发展。他的主要观点有:● 1.自我的主客体分化 ● 2.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

●一类是概化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s),即社会文化整体。 ●另一类他人是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 人物 (二)米德(G. H. Mead, 1934)的自我理论 幻灯片7 ● 3. 自我形成和发展分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preparatory phase),原始的自我尚不能运用符号,只能无意识 地模仿他人; ●第二,游戏阶段(play stage),儿童用游戏扮演不同的重要他人角色,学习其态度 和观念,并学会从对方角度看待自己。 ●第三,社会角色扮演阶段(game stage),即儿童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将他人行为 综合为整体印象,从概化他人角度衡量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社会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目标,由此内化于个体,形成自我。 幻灯片8 ●米德的自我理论强调了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对情境的能动反应性,对认识自我的产生和 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概化他人的思想很好解决了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的困惑。 幻灯片9 二、精神分析关于自我的概念和理论 ●(一)弗洛伊德(S. Freud)的自我理论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创建者弗洛伊德提出了其关于自我的独特的概念。 他将自我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三个部分。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不能再被压抑,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结 果:一是出现精神疾病,一是人在痛苦的挣扎中实现人性的升华。 幻灯片10 ●埃里克森(E. H. Erikson, 1968)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 (identity crisis),对于这些危机,人们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面对,从而对自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提出,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二)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幻灯片11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危机: ● 1.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婴儿期(0-18个月) ● 2. 自主对怀疑和羞愧童年期(18个月-4岁) ● 3. 主动感对内疚学前期(4-6岁) ● 4. 勤奋对自卑学龄期(6-12岁) ● 5.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青春期(12-18岁) ● 6. 亲密对孤离成年早期(18-30岁) ● 7. 产出对停滞中壮年期(30-50岁)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自我概念应用研究综述 ? ? ? ? 摘要: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认识和知觉,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在越来越承认和重视自我概念的同时,对其内涵、结构等具体问题却存在着分歧,使自我概念成为一个非常模糊和极具争议的概念。本文主要对自我概念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中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研究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自我概念发展应用小学中学大学 ? 1.????? 内涵及构成 1.1内涵 自我概念是个性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也叫做自我知觉、自我图式或自我结构,指的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形成的对自身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 ? 1.2结构 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以James为代表的理论建构取向;一种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主要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有:詹姆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马卡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Shavelson等的自我概念多纬度层次理论模型。 ? 2.形成与发展 哈特曼把自我从弗洛伊德自我本能概念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认为自我与本我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两种独立机制。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自我是过去与现在经验的综合,自我有遗传、生理上的因素外,还受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并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凯利也认为一个人是在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形成我—非我的观念,由此界定自我,确定个人的概念系统。库利和米德对自我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层次的研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自我实际是“社会我”,个体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形成自我的,强调了自我的社会性,米德承认且发展了库利的观点,指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个体在交流中学会了用他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就产生了最初的自我,要发展成完整意义上的自我,必须以社会作为镜子,强调社会外在因素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沙利文受库利和米德的影响,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认为“自我”概念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由此可见,自我概念从作为一种本能到重视人际关系基础,最终形成决定于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Eormuth则从生态系统观来把握自我概念的发展,把客体、他人和环境整合为一个自我生态系统,认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互动中驶向动态平衡。 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也体现在实证意义方面的研究。弗洛伊德派别指出儿童期是自我概念形成和建立时期。Anderson认为生命的第一年对自我概念发展最为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起伏现象。一般认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是U字形曲线,在青春期开始下降,到青春期后期或成年又回升。Freemen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概念的这种发展曲线的起伏变化现象。国内的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类似。

全面认识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精选多篇)

全面认识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精选多篇)/ziwopingjia/体的自我反思能力,在自我反思中主体会得到自我提高。 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会自我敦促,促使主体维持自我的一致性。人们通常会竭力在自己的各种信念和自我评价中间维持一致,不至于彼此冲突,这样就会经常导致人们的自我评价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差异。因为自我评价一旦形成,人们就容易坚持自己的自我评价,而实际行为却必须符合环境的变化,环境会迫使人们采取的行为跟人们自我评价所预期的行为之间就会出现区别。也就是说,评价中的自我和行为中的自我不会始终一致。当实际的结果低于人们自以为能够达到的目标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沮丧、不满意以及产生其他各种郁闷感。当实际的结果低于人们自以为应该达到的目标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害怕、担忧以及产生其他各种焦虑感。善于自我敦促的人会采用各种方法来减少自我评价和实际行为之间的这种差异(self- discrepancy)。这样就有可能消除自我评价中不正确的因素,从而使自我评价更加正确。在自我评价的意义上,自我发展是指不断提高做出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 第四篇:自我评价的功能(一) 自我评价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我功能: 就是说,它对人的自我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按照伯恩斯(burns)的看法,自我概念对人自己有着重要的心理作用。 这些功能包括: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和决定人们的期望。 个人怎样理解自己,是其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对自我评价的这种特殊自我功能有所关注。他们认为,自我评价具有个人行为定向的功能。 认为,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每一种功能如果不能得到正确发挥,就可能变成消极的作用。而自我评价的消极功能将不利于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因此,需要通过教育等恰当的方式引导人们的自我评价功能发挥。 第五篇:自我评价功能的运用 自我评价既然具有重要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那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这些功能来为人的发展甚至社会发展服务,以便让这样的功能能够更加充分地得到发挥。这包含两方面的意蕴:

认识自我评价的概念

认识自我评价的概念 第一篇:认识自我评价的概念以下就是一篇介绍了如何更好地去了解自我评价的观点。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情势,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本领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干系的了解和评价。 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观点的关键内容之一。其条件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本领,才华做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功能起首体现为自我功效,就是说,它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有着特别的意义。自我评价也具有关键的社会功效,它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方法,也决定着一自己看待他人的态度,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救济人成为社会人,有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要利用自我评价的正面价值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还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评价的大概负面作用。[1] 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向的评价性了解。也就是人们自己成为本身的了解工具。在自我评价里,自我是主体,也是客体,分别被有的研究者成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2]。自我评价跟主体的自我概念(即自我意识)有着亲昵的干系。在心理学中,自我评价是随着对自我概念的深入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器重的。有的研究者指出,“虽然有关自我概念问题的讨论从詹姆斯(w. james)就已开始,但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提法 直到罗杰斯(c. rogers)的自我理论受到人们遍及存眷,自我的课题重新

为人们所重视(r. c. wylie)之后才得到较多运用”[2]。在心理学里,关于自我评价有几点已经达成共识:首先,自我评价跟自我概念一样有一个发展历程。研究表明,“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非常清楚的自我概念,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存在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其次,自我评价一般被当作自我概念的 一部门内容来加以研究。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等举行反思。所以,自我评价的基本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本领,才能做出自我评价;否则自我评价便是不大概的。[4] 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干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历程中,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品。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本身的本性品格。它是自我教育的关键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举动和本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来往干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了解和评价本身,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团体及他人的干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本身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美满的重要途径之一。 人的知识,才华通常是处于分离,昏黄状态的,必要人们不停地发掘,发明和开辟。每自己从自身兴趣爱好,头脑方法的特点,毅力的长期性,已有的知识结构,献身精神等方面能够作出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本领和特点,

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 【篇一:自我评价的内容】 曾担任系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班级生活委员等,在校积极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大大提 高了自己的办事和处事能力。此外,还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工 作等,例如:家教、服务员、派传单、问卷调查,还到工厂打过暑期工,亲身体会了各种工 作的不同运作程序和处事方法,锻炼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从工作中体会到乐趣,尽心尽 力。在工作中体会办事方式,锻炼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篇二: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内容和 方法 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自评一下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学习之后,可依据美国心理 学家布卢姆对认知的分类,从记忆、领会、使用、分析、综合等方面来评估自己对知识的学 习情况。将知识点和目标得分率制成简易图表,就可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和不 足。此外还可从以下几方向分析自己的情况:1.是否清楚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能否将 新学知识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3.能否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4.能否在实际条件

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学习动力的自我评价学习动力有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之分。 自我评价表要对内在动力进行分析、判断。包括: 1.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有无长远日标和近期目标? 2.对学好各门功课是否充满信心? 3.对所 学科目是否何浓厚的兴趣?4.学习态度是否勤奋、认真?5.是否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6. 有无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和毅力?7.学习情绪是否稳定、持久?等。 (三)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 1.是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活动? 2.能否妥善安排学习时间? 3.能否正 确利用各种资料? 4.能否和同学、教师合作学习? 5.是否有预习的习惯? 6.能否集中精 神听课?7.能否及时复 习当天的功课并完成作业?8.对发回的试卷是否能认真分析原因, 拟定补救措施?9.是否有 错题集?是否给自己出检测题?10.能否排除有关干扰,保证学习活 动的顺利进行?11.能否 选择并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12.能否总结自己或借鉴他人好的学习 方法和经验?13.对学习 或做事常回忆、反思吗?等等。 (四)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学习能力的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感知能力、阅读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等; 2. 加工、使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 能力(口头的、文字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08-自我概念

第三节自尊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一)自我差距希金斯 Higgins, 1987 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 与应该自我 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 actual-self 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第三节自尊(二)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 self-verification 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 1980 。第三节自尊三、自尊的测量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导向和适应的重要价值,激发了研究者对其进行测量的愿望。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M. Rosenberg, 1965 ,一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 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Helmreich,Stapp, & Ervin, 1974 。这两个量表简便易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第三节自尊四、自我效能(一)控制点理论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 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 Rotter, 1971,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8-10-11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2008年度重点课题[SSKLZDKT2007092];山西大同大学科研项目[2008-81]。作者简介:刘明娟(1979-), 女,山东乳山人,在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肖海雁,在读博士,教授,通信作者。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可直接观察到外界施加的刺激 和机体(人与动物)作出的反应(行为)。人的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在心理学回答涉及行为起因的问题时便假设一个中间变量,即动机,以解释行为的起因和动力。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通过个体学习活动的外部表现可以判断学生的动机状况,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心理条件之一。有研究者用文献分析方法考察1994-2002年国内学习动机的研究状况,结果显示,国内学习动机文献数量总体来看不断增长,刊登学习动机内容的文章也呈多样化趋势,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初露端倪,说明了学习动机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1]。尽管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本文通过对学习动机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进行总结,找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习动机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的概念建立在动机概念的基础上,“动机”一词正式在书中出现是20世纪30年代。由于动机与人类的行为有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概念并不十分明确,大体可分为4类:一是内在观点,这类观点一般从内部需要出发,将动机界定为 “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1] ,“动机是个体的内在 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1] 等;二是外在观点,这类观点一般强调行为的外在诱因、惩罚等,将 动机界定为“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2] ;三是 中介过程的观点,如“能引起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的内部动力” [2] ;四是整合动机观,认为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兴趣、需要、个人的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上述4类概念中,笔者较为认同动机整合观,即学习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 二、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回顾(一)学习动机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教授认为,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可以归到两个类别中:认知的观点和行为派的观点。此外,还流行着人本主义的观点。不管这三种观点有多少分歧,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所有的行为都有动机。哪怕学生在上课时呆呆地凝视着室外,也由动机支配,只不过引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刘明娟1,肖海雁2* (1.山西大同大学教育与科学技术学院;2.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大同 037009) 摘 要:学习动机研究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逐渐走向成熟和细致化。总结学习动机的概 念、学习动机的理论性和实证性研究成果,指出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学习动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882(2009)01-0087-03 第23卷第1期2009年2月Vol.23NO.1 Feb.2009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87-

认识自我的自我评价范文

认识自我的自我评价范文 是XX最新发布的《从蜕变中,认识自我的自我评价范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展翅高飞的蝴蝶,尽情地展示空中翩翩起舞的华美,总叫人在瞬间停留视线,可谁会想到蝴蝶这身华丽的外表下,曾经付出了怎样的痛苦、艰辛、磨砺,才会有脱壳振翅的惊艳呢?蝴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昆虫,它的成长过程是既疼痛又美丽的过程。 人生的过程,同样也是成长的过程,这种成长不关乎于实际年龄,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一句平凡的话语穿透时空,让我们感受做人处事的大境界。从古人积累的精神财富里,我们认识到自我价值源自于对精神不断地成长充实,在学习充实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思考,在善于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在生命的积淀中不断超越自我、升华人性。 人生成长的过程,如同蝴蝶的蜕变一样,是又疼痛又美丽的杂揉体验,酸、甜、苦、辣、咸、淡等百味皆是疼痛且美丽的。人性成长不单单归结于家庭、社会的教育成长,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还是自身对自我人性成长的提升。成长过程对人性优点和缺点的价值衡量,直接影响着成就自我人性的塑造。 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以人为镜时常反躬自省,取众家之长弥补自身的缺点,不依赖自身以外的人、事、工作总结

物来证明生命存在的价值,完全由自我意识决定的价值是种独立的人格,它不管你处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给你增添面对失败、挫折、坎坷的力量,使你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积极应对所有,这种力量可以使你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是对个人素养提升的关键要素,也是形成个人卓越品质的中心意识,它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沉淀,历练出个性品质的豁达性情。人们常说:“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这些经验智慧都是告诉我们在学习成长中学会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从而奉献于社会造福人类。 对自我价值的认识,绝不能够自以为是、目中无人、骄傲自满的自我陶醉;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也绝不可孤芳自赏、闭关自守、狂妄自大的忘乎所以。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自我正确的评价。实事求是才能辨别是与非、好与坏、真理与谬误,才能用正确的态度,处理好个人与社会、集体、群众的关糸,才能自觉地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与人平等相处,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景象。 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身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这种正确的思想信念势必影响个人树立良好的心态,健康平和的心态将会直接左右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习惯与行为。有了正确衡量的判断标尺,就可以应对人性的诸多弱点,个人简历抱怨、贪婪、***、丑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_孙灯勇

2003年第二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annan Teachers College N o.2 Apr.2003 #心理学研究#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X 孙灯勇,郭永玉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自詹姆斯1890年把自我概念引入心理学至今,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曾几度兴衰。在行为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兴趣浓厚,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自我概念的研究逐渐被忽视。后来人本主义的出现,特别是罗杰斯对自我概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认知流派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很重视。在研究自我概念时,由于认识、方法、人性观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之间同中有异,侧重点有所区别。 关键词:自我概念;自我图式;多维层次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332(2003)02-0036-04 一、自我概念的界定 心理学中的/自我0有两个单词即self和ego。一般来说,西方心理学主要探讨的是self这一自我,从詹姆斯(William James,1890)、米德(G.H.M ead,1934)到罗杰斯至今。我国心理学者所探讨的也是self的意义。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1]。ego这一词所表示的自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一些心理学家对self和ego进行了比较,认为ego的概念中包括有一定的self的意思[1]。弗洛伊德认为ego不仅有觉察个人自我需要的作用,还具有意识环境要求,协调本我和超我关系的功能。他认为ego直接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联系,/自我0(ego)功能的发挥,更多情况下也是无意识的。概括地讲,两种自我之间的关系主要如下:1.ego只是主体,而self既可是主体,也可是客体。2.对立面不同。弗洛伊德的ego与本我、超我、现实相对,而self是与他人相对。3.精神分析意义上的ego带有无意识活动的性质,而self是与意识活动相联系的[2]。 詹姆斯提出自我概念后,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很多,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对其研究进入低潮,当认知派兴起后,心理学又对自我概念重新感兴趣。不同的心理学家由于其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侧重点不同,对自我概念的界定也有所差异。罗杰斯(Rogers)强调现象学取向和个人的现象场,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3]。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包括个体对自己许多方面的看法[4]。Shavelson认为,自我概念是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即个体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源于对人际互动、自我属性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体验,是多维度的,按一定层次组织到一个范畴系统之中[4]。Baumeister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他自己的整体,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和关系的理解[5]。 虽然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对自我概念的界定有所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相通、相容之处,都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我各方面的知觉。 二、自我概念的结构 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一般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以James(1890)等为代表的理论建构取向;一种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下面具体介绍几种自我概念结构理论。 1.詹姆斯论自我概念结构 作为自我概念的创始人,詹姆斯分别在5心理学原理6和5彻底的经验主义6中对/自我0进行了阐述。它们分别代表了詹姆斯不同时期的思想特征。詹姆斯把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经验自我0(the em-pirical self)指人们可能经验到的一种对象,即与世界的其他对象共存的存在物,[6](P160)詹姆斯认为:/每个人的经验自我,就是他试图用-我.(me)来称呼的一切。0[7](P291)詹姆斯认为/我0与/我的0很难区分。他反对将/从属于我的0东西与/真正的我0区别开,自我与世界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我的身体、服饰、妻子儿女及财产都是自我本身具有的各种关系,参与了自我的构成。[6](P161) X收稿日期:2002-12-24 作者简介:孙灯勇(1973)),男,湖北随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系2001级硕士生。郭永玉(1963)),男,湖北随州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自我评价的概念

自我评价的概念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 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 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 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 己的个性品质。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 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 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 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 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自己行为的主要调节器。自我 评价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就。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保 持身心健康,有助于适应新环境,有助于摆脱孤独。 L.E韦尔斯和G。马威尔在1976年出版的《自我评价:概念与测量》一书指出,人们 通常根据两个主要标准进行自我评价:1对自己的能力或效能的感受;2对自己的德行或价 值的感受。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标准是通过反映评价、社会比较、自我归因和角色扮演等 具体评价手段来实现的。 反映评价的理论基础是C。H。库利的`“镜像自我”和G。H。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反映评价强调自我概念的基本社会特性,例如自我概念的形成反映了处于我们的环境中的 他人、尤其是重要的他人的评价和知觉。反映评价过程是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不端行为“标 签论”的基础,也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实现过程的基础。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德行。接近的群体和接近的成 员可以作为参照组和参照个体,最有可能被用作这些比较的参照系,尤其是在竞赛情况下,诸如运动比赛或课堂活动等更是如此。 自我归因是指根据对自己行为的直接观察而作出有关自身的推论的倾向。D。J。贝姆 的“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个体是以观察自己外显得为的基本上进行推论来确定他们正在 感受和思考的东西的。 角色扮演作为自我概念形成的一个过程,在社会化研究中是最明显的,它强调自我概 念是通过积压种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内化例如,年龄和性别角色、家庭成员角色、职业身分 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学习和内化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着评价,调整自己的 行为。

自我概念的功能

、自我概念的功能 伯恩斯在其《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1982)〔R.Burns(1982).Self-concept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Henry Ling Ltd.〕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种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并决定人们的期望。 个人怎样理解自己,是其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因此,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达顿等人(D.G.Dutton & R.Lake,1973)D.G.Dutton & R.Lake(1973).〔Threat of own prejudice and reverse discrimination in interracial situ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8,94~100.〕发现,当人们自认为自己没有种族歧视,但情境使人们遭遇可能被怀疑为具有种族偏见时,人们会努力作出显示自己的确没有种族歧视的行动,向自己证明自己与反对种族歧视的倾向具有一致性。其他大量有关态度一致性的研究也都很好地证明,个人需要保持自我的一致性。后面章节中有关依从问题的讨论部分也有大量实验研究资料证明了人们寻求一致的心理倾向。 国内新近的大量研究也确认了自我概念在引导一致行为方面的作用(金盛华,1994)。自我胜任(self-competence)概念积极的学生,其成就动机与学习投入及成绩明显优于自我胜任概念消极的学生(金盛华,1985;李德伟,1988;张怀春等,2003)。〔金盛华:《差生教育的角色改变方法研究实验暨理论探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5。〕〔李德伟:《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改变与智力开发:关于自我概念与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88。〕〔张怀春,杨昭宁:《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差异分析》,《心理科学》,2003(3),381页。〕李晓文和缪小春(2002)〔李晓文,缪小春:《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自我描述和评价比较》,《心理科学》,2002(2),402~405页。〕对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的自我描述研究发现,适应良好小学生的自我概念的清晰性比适应不良的小学生高。有关品德不良学生的研究也证明,学生有关自己声名与品德状况的自我概念直接与其行为的自律特征有关。当学生认为自己名声不佳,被别人认为品德不良时,他们也就放松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很显然,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在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我概念第二方面的功能,是它起着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每一种经验对于特定个人的

全面认识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全面认识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精选多篇) 以下就分享一篇大学生应当全面地去认识一下自我评价的功能及其作用的范文。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我功能,就是说,它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自我评价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帮助人成为社会人,有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要利用自我评价的正面价值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还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评价的可能负面作用。 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人们自己成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在自我评价里,自我是主体,也是客体,分别被有的研究者成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自我评价跟主体的自我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心理学中,自我评价是随着对自我概念的深入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的。有的研究者指出,“虽然有关自我概念问题的讨论从詹姆斯就已开始,但自我概念的提法直到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自我的课题重新为人们所重视之后才得到较多运用”。在心理学里,关于自我评价有几点已经达成共识:首先,自我评价跟自我概念一样有一个发展过程。研究表明,“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存在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次,自我评价一般被当作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内容来加以研究。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反思。所以,自我评价的基本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评价;否则自我评价就是不可能的。 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