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修订

学校

航空服务3+2 专业“选择性”课改方案专业名称:航空服务3+2

专业代码: 082300

二0一八年九月

目录七、毕业资格与要求

1

航空服务3+2专业“选择性”课改方案

——“职业导向、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选择性”教育试点学校建设方案》、《平湖市职业中专省中职名校建设方案》的精神,继续深化本专业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特制定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航空服务3+2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1.专业名称:航空服务3+2

2.专业代码:082300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2年。其中前三年在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后两年在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2.基准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 世纪现代民航业发展需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职业品质并掌握航空服务基本技能,拥有较强岗位实践能力、岗位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及岗位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在航空服务及现代高端服务业等相关行业从事高端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发展方向

(一)就业岗位

(二)升学方向

通过选拔考试,就读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学历。

五、人才规格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从事航空服务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具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善于合作,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协同工作的素质;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可分为三个部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综合素质。

(一)专业能力

1.掌握客舱安全与求生基本知识和应急操作程序要求;

2.掌握职业形体塑造和乘务职业化妆美容的基本知识;

3.具备乘务专业知识、航空医学理论知识;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有较好的地理和旅游知识;

4.具备心理疏导和自我心理调控的基本知识,了解急救及紧急干预程序相关知识;

5.了解民航法律、法规及航空运输基本知识。

(二)职业素养

1.熟练进行形体训练与自我保健,自我职业形象设计;

2.具有较强的语言、外语沟通技能;

3.能够完成客舱服务程序;

4.能够进行客舱应急操作程序、急救程序;

5.熟悉乘务中英文广播词。

6.客舱服务中,具有良好的协调与组织能力;

7.客舱服务中,具有一定的沟通与公关能力;

8.面对客舱危机,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9.应对旅客需求,具有一定的办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三)综合素质

1.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职业品质并掌握航空乘务基本技能,

2.拥有较强岗位实践能力、岗位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及岗位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在航空服务及现代高端服务业等相关行业从事高端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

六、课程结构

本方案以选择性为主旨,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组

成,必修课程模块分为公共必修和专业必修,选修课程模块分为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

七、毕业资格与要求

(一)学分

1.毕业规定学分

毕业总学分为261分,其中高一高二总学分175,含课程学分149,技能学分6,行为规范学分20;高三课程学分76,行为规范学分10。

(二)计算机能力要求

技能等级证书: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应用——信息化办公,参加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考证,取得证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岗位技能描述:该证书获得者能够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下,熟练掌握office2010软件操作技术,利用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2010等进行相关文档的编辑操作,能熟练掌握打印机、复印机的使用方法,可以独立完成各类办公文档的编辑、输出工作。可从事办公室文员、文字录入操作员、文印社操作员等相关工作。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信息发布以及与客户交流。

(三)职业资格证书

普通话二乙证书、pets一级证书。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因各校人才培养方向不同,本方案仅列出必修课程模块与选修课程模块中的公共限定选修课程及教学要求,选修课程模块中的公共限定选修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及其具体教学要求,由各校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灵活设计。

(一)必修课程模块

1.公共必修课程

(1)德育

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法纪法制教育,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2)语文

教学要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应用性知识,进行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培养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养成学生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自信,为学生适应就业、创业和终身发展需要奠定基础。

(3)数学

教学要求:学习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工程计算,为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掌握使用基本计算工具,学会查找工程手册,并解决简单的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4)英语

教学要求: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

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上机实践操作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等方面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2.专业必修课程

(1)礼仪基础

教学要求:该课程主要面对空中乘务等服务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具体是根据学生的职业活动的特点,将礼仪与服务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侧重于对外交际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具体介绍和分析,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切实有效的礼仪教育,培养人们理解、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培养人们是非分明、推心置腹、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做人品行,培养人们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特别强调动手能力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应用性,突出高职教育应用型的特点。在巩固学

生所掌握的现代交际礼仪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掌握各种礼仪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顺利地适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民航概况与法规

教学要求: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我国加速民航法制建设和对民航法律的研究,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民航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制定、颁布并实施了一大批有关民航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一套民航法律体系,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大量的民航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改,也为民航法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3)民航运输地理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民航乘务员岗位工作的专业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主要飞行航线的地理和旅游知识,是《空乘服务概论》、《民航旅客运输》课程的一门拓展和强化课程。

(4)乘务实用日语

教学要求:乘务实用日语在课文之前设置了日语发音表、日语动词变形规则表、乘务日语常用词汇以及乘务日语常用语句等模块。每课由客舱广播、课文、生词表、语法与句型解说、练习和小知识等部分组成。附录部分包括了课文参考译文、单词索引、国家-首府-代码

日语表记、航空公司代码日语表记等内容。

(5)航空港服务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民航乘务员岗位所需的相关地理和旅游理论知识,达到民航乘务员岗位初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富有爱心、责任心和合作的品质,并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为提高学生空中乘务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6)职业形象训练

教学要求:职业形象训练为民航空乘人员树立自我形象与职业形象的技能实训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和操练,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个人形象设计,提升学生个人形象,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个人品位和鉴赏能力,满足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设计技能要求。同时,通过相应礼仪理论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个人礼仪的基本常识、社交礼仪的基本常识、公务礼仪的基本常识、宗教礼仪的基本常识等内容与要求。

(7)形体训练

教学要求:形体训练课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塑造健美形体,增进身心健康为目标,对人的形体和姿态进行完美训练的选修课程。对于空乘专业的学生来说,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随着航空的迅猛发展,空乘行业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瞩目,人们都想得到精神感官上的享受。这种精神上的享受不仅来自周围的环境和设施,还来自于直接为其服务的员工。在接受舞蹈形体训练后,学

生可以获得优雅的举止,并且基本姿态更标准,服务姿态更优美,外形气质风度更迷人。

(8)乘务英语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加强学生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乘务英语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是根据国家民航总局对各航空公司乘务员英语能力的要求所设置的中级教程,也是空中乘务专业参加乘务英语中级证书考证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乘务员的素质、语言技能、机上广播、登机、飞行准备、离港、到港、机上餐饮、医务紧急救助、免税商品、机上娱乐系统、乘客与行李处理、货运与递送、投诉与赔偿、机场海关规则、边境、海关、检疫简介、乘客安全、航班安全、劫机、紧急情况控制、紧急逃生设备、危险品、机场公众设备、设施、天气、旅游、民航客运历史以及机型简介等内容。

(9)托业英语

教学要求:用于测试母语非英语人员在国际性环境中的日常英语能力,旨在衡量应试者在国际商业、贸易、空乘等环境中使用英语的熟练程度。

(10)音乐欣赏

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由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三大部分组成。重点是中国音乐。第一部分音乐欣赏基础知识包括绪论、音乐的表现形式、曲式结构常识;第二部分中国音乐包

括中国音乐文化概述、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意境深远的民族器乐、充满活力的新音乐、独具魅力的戏曲音乐;第三部分西方音乐包括古代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

(11)美术鉴赏

教学要求:美术鉴赏是增强大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艺术不仅涉及有关的艺术知识,她还同一个人的形式感受能力、情感状态、深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长期的艺术修养有关。

(二)选修课程模块

1.限定选修课程

(1)公共限定选修课程

1)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审美情趣。

2)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

3)英语: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本课程也是一门服务于专业的中专基础段主干课程,使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与术语,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的一门德育课。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5)体育与健康

教学要求: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了解现代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方法,增强学生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社会适应及创新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个性与体育特长的发展及终身锻炼、继续学习、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2)专业限定选修课程

2.自由选修课程

自由选修课程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并为满足自身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进行选修。以学校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学生发展需要等,灵活开设技能优化类、人文通识类、生活技能类、素质拓展类等课程。

1)技能优化类:茶艺实训、形体瑜伽、美容化妆等

2)人文通识类:跨文化交际等。

3)红色课程类:红色诗歌研读、1840年后之中国崛起等爱国主义教育类课程。

4)生活技能类:舌尖上的传统美食等与生活技能养成相关的课程。

5)素质拓展类:乘务手语训练等素质提升拓展类课程

课程形式应多样化,可采用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九、学时建议

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的教学时数以1:1比例按年段设置。必修课程模块中,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也需按1:1比例分年段设置。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二者的教学时数比例可自行确定,但自由选修课程比例不宜过低,必须保证每周不低于6课时的跨年级、跨专业的自由选修。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中均应设置实训实习课程。

(一)必修课程模块课时及学分表

(二)选修课程模块课时及学分表

说明:高三分毕业实习与升学,升学方向班课时安排已在上表中注明,课时比例、总课时数等中不含高三学年课程。

十、教学实施

(一)方法与手段

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注重实践性教学,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等体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实现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训的有机融合。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施“导生制”、“导学案”等学习方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社会调研等实践平台,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