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物理方程-第五章格林函数法

数学物理方程-第五章格林函数法
数学物理方程-第五章格林函数法

第五章 格林函数法

在第二章中利用分离变量法求出了矩形区域和圆域上位势方程Dirichlet 问

题的解.本章利用Green 函数法求解一些平面或空间区域上位势方程Dirichlet 问题. 另外,也简单介绍利用Green 函数法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和波动方程半无界问题. 应指出的是:Green 函数法不仅可用于求解一些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或初边值问题,特别重要的是,它在偏微分方程理论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1 格林公式

在研究Laplace 方程或Poisson 方程边值问题时,要经常利用格林(Green )公式,它是高等数学中高斯(Gauss )公式的直接推广.

设Ω为3R 中的区域,?Ω充分光滑. 设k 为非负整数,以下用()k C Ω表示在

Ω上具有k 阶连续偏导的实函数全体,()k C Ω表示在Ω上具有k 阶连续偏导的实

函数全体. 如()10()()()()u C C C C ∈Ω?ΩΩ=Ω,表示(,,)u x y z 在Ω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而在Ω上连续. 另外,为书写简单起见,下面有时将函数的变量略去.

如将(,,)P x y z 简记为P ,(,,)P x y z x ??简记为P

x

??或x P 等等.

设(,,)P x y z ,(,,)Q x y z 和(,,)R x y z 1()C ∈Ω,则成立如下的Gauss 公式

(

)P Q R dV Pdydz Qdydx Rdxdy x y z Ω

???++=++???????? (1.1) 或者

(

)(cos cos cos )P Q R dV P Q R ds x y z αβγΩ

???++=++???????? (1.2) 如果引入哈米尔顿(Hamilton )算子: (

,,)x y z

???

?=???,并记(,,)F P Q R = ,则Gauss 公式具有如下简洁形式

???????=??Ω

Ω

ds n F dv F (1.3)

其中(cos ,cos ,cos )n αβγ=

为?Ω的单位外法向量.

注1 Hamilton 算子是一个向量性算子,它作用于向量函数(,,)F P Q R =

时,其运算定义为

(,,)(,,)

,

F P Q R x y z

P Q R

x y z

???

??=???????=++???

形式上相当于两个向量作点乘运算,此即向量F 的散度div F

. 而作用于数量函

数(,,)f x y z 时,其运算定义为

(

,,)(,,)f f f

f f x y z x y z

???????==??????, 形式上相当于向量的数乘运算,此即数量函数f 的梯度grad f .

设(,,)u x y z ,2(,,)()v x y z C ∈Ω,在(1.3)中取F u v =?

()u v dV u v nds Ω

???=???????

(1.4) 直接计算可得

v u v u v u ??+=????)( (1.5)

其中xx yy zz v v v v ?=++. 将(1.5)代入到(1.4)中并整理得

v

u vdV u

ds u vdV n Ω

Ω

??=-???????????? (1.6) (1.6)称为Green 第一公式.

在(1.6)中将函数u ,v 的位置互换得

u

v udV v

ds v udV n Ω

Ω

??=-???????????? (1.7) 自(1.6)减去(1.7)得

()()v u

u v v u dV u

v ds n n

Ω

???-?=-??????? (1.8) (1.8)称为Green 第二公式.

设点0(,,)P ξηζ∈Ω,点3(,,)P x y z R ∈,||00P P r P P -

==引入函数 001

(,)4P P

P P r πΓ=

,注意0(,)P P Γ是关于六个变元(,,)x y z 和(,,)ξη?的函数且00(,)(,)P P P P Γ=Γ. 如无特别说明, 对b 求导均指关于变量(,,)x y z 的偏导数. 直接计算可得

00(,)0, P P P P ?Γ=≠

即0(,)P P Γ在3R 中除点0P 外处处满足Laplace 方程.

设0ε>充分小使得00(,){(,,) ||}B B P P x y z P P εε==-≤?Ω. 记\G B =Ω,

则G B ?=?Ω??. 在Green 第二公式中取0(,)v P P =Γ,G Ω=. 由于在区域G 内有0?Γ=,故有

()G

G

u udV u

ds n n

??Γ?-Γ?=-Γ??????? 或者

()()G

B

u u udV u

ds u ds n n n n ?Ω

??Γ??Γ?-Γ?=-Γ+-Γ??????????? (1.9) 在球面B ?上,

02

1

()41

4P P r n r

r

r ππ??Γ?Γ

=-=-=

???, 因此

2

1(,,)4B

B

u

u

ds ds u x y z n π

ε

???Γ==????? (1.10)

其中(,,)P x y z B ∈?.

同理可得 14B

B

u u

ds ds n n πε

????Γ

=??????(,,)u x y z n ε?'''=? (1.11) 其中(,,)P x y z B '''∈?.

将(1.10)和 (1.11)代入到(1.9)中并令0ε+→,此时有

(,,)(,,)P x y z P ξηζ→,(,,)0u x y z n ε?'''→?,

并且区域G 趋向于区域Ω,因此可得

()(,,)u

udV u

ds u n n

ξηζΩ

?Γ?-Γ?=-Γ+???????, 即

(,,)()u u u d s u d V n n ξηζ?ΩΩ??Γ

=Γ--Γ????????

(1.12) (1.12)称为Green 第三公式. 它表明函数u 在Ω内的值可用Ω内的u ?值与边界

?Ω上u 及n

u

??的值表示.

注2 在二维情形,Green 第一公式和Green 第二公式也成立. 而对于Green

第三公式, 需要取011

(,)ln 2P P r

πΓ=

,其中0(,)P ξη∈Ω,2(,)P x y R ∈,

r =0

P P r =0||P P -=

此时Green 第三公式也成立.

§5?2 Laplace 方程基本解和Green 函数

基本解在研究偏微分方程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介绍Laplace 方程的基本解,并在一些特殊区域上由基本解生成Green 函数,由此给出相应区域上Laplace 方程或Poisson 方程边值问题解的表达式. 下面以Dirichlet 问题为例介绍Laplace 方程的基本解和Green 函数方法的基本思想.

5.2.1 基本解

设3

0(,,)P R ξηζ∈,若在点0P

放置一单位正电荷,则该电荷在空间产生的电位分布为(舍去常数0ε)

001

(,,)(,)4P P

u x y z P P r π=Γ=

(2.1) 易证: 0(,)P P Γ在30\{}R P 满足

0 .u -?= 进一步还可以证明[1],在广义函数的意义下0(,)P P Γ满足方程

0(,)u P P δ-?= (2.2)

其中0(,)()()()P P x y z δδξδηδζ=---. 0(,)P P Γ称为三维Laplace 方程的基本解.

当n =2时,二维Laplace 方程的基本解为

0011

(,)ln

2P P

P P r πΓ=

(2.3)

其中0(,)P ξη,2

(,)P x y R ∈,0P P r =同理可证,0(,)P P Γ在平

面上除点0(,)P ξη外满足方程0 u -?=,而在广义函数意义下0(,)P P Γ满足方程

0(,)u P P δ-?= (2.4)

其中0(,)()()P P x y δδξδη=--.

注1 根据Laplace 方程的基本解的物理意义可以由方程(2.2)和(2.4)直

接求出(2.1)和(2.3),作为练习将这些内容放在本章习题中. 另外,也可以利用Fourier 变换求解方程(2.2)和(2.4)而得到Laplace 方程的基本解.

5.2.2 Green 函数 考虑如下定解问题

(,,), (,,) (2.5)

(,,)(,,), (,,) (2.6)

u f x y z x y z u x y z x y z x y z ?-?=∈Ω??

=∈?Ω

?

设0(,,)P ξηζ∈Ω,21

(,,)()()u x y z C C ∈Ω?Ω是(2.5)— (2.6)的解,则由Green 第

三公式可得

(,,)()u u u ds udV n n ξηζ?Ω

Ω

??Γ

--Γ???????? (2.7) 在公式(2.7)的右端,其中有两项可由定解问题(2.5)—(2.6)的边值和

自由项求出,即有

u

ds ds n n ??Ω

?Γ?Γ=??????

u d V f d V Ω

Ω

Γ?=-Γ??????

.

而在u

ds n

???中,u n ??在边界?Ω上的值是未知的. 因此须做进一步处理.

注2 若要求解Neumann 问题,即将(2.6)中边界条件换为(,,)u

x y z n

??=?.此时,在方程(2.7)右端第二项u

ds n

???中,u 在边界?Ω上的值是未知的,而其余两项可由相应定解问题的边值和自由项求出.

如何由(2.7)得到定解问题(2.5)-(2.6)的解?Green 的想法就是要消去(2.7) 右端第一项u

ds n

???. 为此,要用下面的Green 函数取代(2.7)中的基本解. 设h 为如下定解问题的解

0,(,,)(2.8)

,(,,)

(2.9)

h x y z h x y z -?=∈Ω??

=-Γ∈?Ω

? 在Green 第二公式中取v h =得

()h u h udV u

h ds n n

Ω

??-?=-??????? 或者

0()u h

h

u ds h udV n n ?Ω

Ω

??=--???????? (2.10) 将(2.7)和(2.10)相加得

(,,)()u G u G

u ds G udV n n ξηζ?Ω

Ω

??=--???????? (2.11) 其中0(,)G P P h =Γ+.

由(2.2)和(2.8)—(2.9)可得,0(,)G P P 是如下定解问题的解

00(,), (,,)(2.12)(,)0, (,,)

(2.13)

G P P P x y z G P P P x y z δ-?=∈Ω

??

=∈?Ω?

0(,)G P P 称为Laplace 方程在区域Ω的Green 函数.

由于G 在?Ω上恒为零,由(2.11)可得

(,,)G

u u

ds G udV n ξηζ?Ω

Ω

?=--??????? G

ds GfdV n ?

Ω

?=-+??????. (2.14) 因此,若求出了区域Ω的Green 函数0(,)G P P ,则(2.14)便是定解问题(2.5)— (2.6)的解.

§5?3 半空间及圆域上的Dirichlet 问题

由第二节讨论可知,只要求出了给定区域Ω上的Green 函数,就可以得到该区域Poisson 方程Dirichlet 问题的解. 对一般区域,求Green 函数并非易事. 但对于某些特殊区域,Green 函数可借助于基本解的物理意义利用对称法而得出. 下面以半空间和圆域为例介绍此方法.

5.3.1 半空间上Dirichlet 问题

设{(,,)|0},{(,,)|0}x y z z x y z z Ω=>?Ω==. 考虑定解问题

2(,,),(,,) (3.1)(,,0)(,),(,) (3.2)

u f x y z x y z u x y x y x y R ?-?=∈Ω

??=∈?

设0(,,),P ξηζ∈Ω则1(,,)P ξηζ-为0P 关于?Ω的对称点. 若在0P ,

1P 两点各放置一个单位正电荷,则由三维Laplace 方程的基本解知,它们在空间产生的电位分别为

0011

1

(,)41(,)4P P r P P r ππΓ=Γ=

其中0011||,||r P P r P P =-=-. 由于0P 和1P 关于?Ω对称,且1P ?Ω,故有

01001[(,)(,)](,), (,)(,)0,.P P P P P P P P P P P

P δ-?Γ-Γ=∈Ω??

Γ-Γ=∈?Ω? 即001(,)(,)(,)G P P P P P P =Γ-Γ为上半空间的Green 函数,且有

001(,)(,)(,)G P P P P P P =Γ-Γ

011

114r r π

??=

- ???

14π

??= (3.3)

直接计算可得

3/2

2220

12()()z G G n z

x y ζ

πξηζ?Ω=??=-=-

????-+-+??

(3.4)

将(3.3)—(3.4)代入到公式(2.14)得

(,,)G

u ds Gfd n ξηζ?

ν?Ω

Ω

?=-+?????? 3/2

222

00

1(,)2()() (,)(,,)x y dxdy

x y G P P f x y z dxdydz

?ζπ

ξηζ∞

-∞-∞

∞∞

-∞-∞

=

??-+-+??

+??

???

上式便是定解问题(3.1)— (3.2)的解.

5.3.2 圆域上Dirichlet 问题

设222{(,)|}x y x y R Ω=+<,则222{(,)|}x y x y R ?Ω=+=. 考虑圆域Ω上的Dirichlet 问题

(,), (,) (3.5)

(,)(,), (,) (3.6)

u f x y x y u x y g x y x y -?=∈Ω??

=∈?Ω

? 设0(,)P ξη∈Ω,1(P ξη为0(,)P ξη关于圆周?Ω的对称点,即2

01,OP OP R =如图3-1所示 . 由于2

01OP OP R =,因此对任意

M ∈?Ω有 01

~OP M OMP ??

R

OP r r M

P M P |

|010=

1P

01

011

||P M

PM

R r OP r =

图3.1

因此有

01

01111ln ln 022||P M PM

R r OP r ππ-= (3.7) 上式说明函数

01001111

(,)ln ln

22||P P P P

R G P P r OP r ππ=

- (3.8) 在?Ω上恒为零. 又由于1P ?Ω,故有

000(,)(,),(,)0,.

G P P P P P G P P P δ-?=∈Ω

??=∈?Ω?

即0(;)G P P 是圆域上的Green 函数.

引入极坐标(,)P ρθ,设0000(,)(,)P P ξηρθ=,则2

11

00

(,)(,)R P P ξηθρ=. 用α表示0OP 与OP 的夹角,则有

000cos cos cos sin sin cos()αθθθθθθ=+=-

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0P P r =

(3.9)

1P P r =

(3.10)

将(3.9)和(3.10)代入到(3.8)中并整理得

22

22200004

22

20002cos()1

(,)ln 42cos()

R R R G P P R R ρρρρθθπρρρρθθ+--=-+-- (3.11) 直接计算可得

R

G

G n

ρρ

=??=

??

22

22

0001

22cos()

R R R R ρπρρθθ-=-+-- . (3.12) 记()(cos ,sin )g R R ?θθθ=,则有

00(,)G

u ds Gfd n ρθ?

σ?Ω

Ω

?=-+???? 22

2022

000()()

1

22cos()

R d R R π

ρ?θθπρρθθ-=+--?

- 22222200042220

0002cos()

1(cos ,sin )ln 42cos()

R R R R f d d R R πρρρρθθρθρθρρθπ

ρρρρθθ+--+--??

(3.13)

(3.13)便是定解问题(3.5)—(3.6)的解.

注1 当0f =时(3.13)称为圆域上调和函数的Poisson 公式.

注2 利用复变函数的保角映射,可以将许多平面区域变换为圆域或半平面.因此,与保角映射结合使用,可以扩大对称法以及Green 函数法的应用范围. 在本章习题中有一些这类题目,Green 函数法更多的应用可查阅参考文献[13].

§5?4* 一维热传导方程和波动方程半无界问题

5.4.1 一维热传导方程半无界问题

为简单起见,仅考虑以下齐次方程定解问题

20 , 0 , 0 (4.1)(0,)0 , 0 (4.2)(,0)() , 0 t xx u a u x t u t t u x x x ?-=<<∞>=≥=<<∞ (4.3)??

???

该定解问题称为半无界问题, 这是一个混合问题,边界条件为(4.2). 类似于上节Poisson 方程在半空间和圆域上Dirichlet 问题的求解思想,也要以热方程的基本解为基础,使用对称法求出问题(4.1)—(4.3)的Green 函数,并利用所得到的Green 函数给出该问题的解.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基本解为

224(,)() .

x a t

x t H t -Γ=

(,)x t Γ是如下问题的解

20, , 0 (4.4)(,0)(), . (4.5)

t xx u a u x t u x x x δ?-=-∞<<∞>?

=-∞<<∞?

相当于在初始时刻0t =,在0x =点处置放一单位点热源所产生的温度分布.若将上面定解问题中的初始条件换为(,0)()u x x δξ=-,只要利用平移变换'x x ξ=-易得此时(4.4)—(4.5)的解为(,)x t ξΓ-.

为求解定解问题(4.1)—(4.3),先考虑()()x x ?δξ=-,其中ξ为x 轴正

半轴上的任意一点. 此时,相当于在x ξ=点处置放一单位点热源. 则此单位点热源在x 轴正半轴上产生的温度分布,如果满足边界条件(4.2),它便是(4.1)—(4.3)的解,即为该问题的Green 函数. 为此,设想再在x ξ=-点,此点为

x ξ=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处置放一单位单位负热源,这时在x ξ=点处置放

的单位点热源产生的温度分布(,)x t ξΓ-和在x ξ=-处置放的单位负热源产生的温度分布(,)x t ξ-Γ+在0x =处相互抵消,从而在0x =处的温度恒为零. 因此,问题(4.1)—(4.3)的Green 函数为

(,)(,)(,) G x t x t x t ξξξ-=Γ--Γ+ (4.6) 利用叠加原理可得原问题的解为

(,)() (,)u x t G x t d ?ξξξ∞

=-? . (4.7)

若将(4.2)中的边界条件换为(0,)()u t g t =或(0,)0x u t =,请同学们考虑如何求解相应的定解问题.

5.4.2 一维波动方程半无界问题 考虑以下齐次方程定解问题

20, 0, 0 (4.8)(0,)0, 0 (4.9)(,0)0, (,0)(), 0 tt xx t u a u x t u t t u x u x x x ψ-=<<∞>=≥==<<∞ (4.10)

??

???

一维波动方程的基本解(,)x t Γ为

1

, 2(;) 0, .x at

a x t x at ?

完全类似于上小节的分析,可得该问题的Green 函数为

(,)(,)(,G x t x t x t ξξξ-=Γ--Γ+, (4.11) 其中0ξ>. 因此,该定解问题的解便可表示为

(,)() (,)u x t G x t d ψξξξ∞

=-?. (4.12)

注意到(,)x t ξΓ-的具体表示式为

1

, 2(;) 0, x at

a

x t x at ξξξ?-

类似地有

1

, 2(;) 0, x at

a

x t x at ξξξ?+

将上面两式代入到(4.12)中并整理可得

1(), 0 2(,)1(), 0.2x at

x at

x at

at x

d x at a u x t d x at a ψξξψξξ+-+-?-≥??=??-

注1 对一维波动方程半无界问题,除上面使用的Green 函数法以外,也可以用延拓法或特征线法求解[1]. 相比之下,Green 函数法最简单.

注2 类似于本章前两节,对一维热传导方程和波动方程初边值问题,也可以建立起解的Green 公式表达式,相当于本章第二节中的(2.14), 并以此为基础而给出上面(4.7)和(4.12)两式的严格证明[2]. 由于本章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比较简单的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求解,重点介绍Green 函数法的基本思想和一些特殊区域Green 函数的具体求法,故略去了(4.7)和(4.12)两式的推导过程.

习 题 五

1.设3R Ω?为有界区域,?Ω充分光滑,21()()u C C ∈Ω?Ω. 证明 (1)u udV ds n Ω

??=??????

. (2)2

u u udV u

ds u dV n Ω

Ω

??=-??????????. 2. 设3R Ω?为有界区域,?Ω充分光滑,21()()u C C ∈Ω?Ω满足下面问题

0, (,,)(,,)0, (,,).

xx yy zz u u u u x y z u x y z x y z ?=++=∈Ω

??

=∈?Ω? 证明 (,,)0u x y z ≡,并由此推出Poisson 方程Dirichlet 问题解的唯一性.若将

定解问题中的边界条件换为

0, (,,),u

x y z n

?=∈?Ω?问(,,)u x y z 在Ω中等于什么? Poisson 方程Neumann 问题的解是否具有唯一性?

3*

设3R Ω?为有界区域,?Ω充分光滑,21()()u C C ∈Ω?Ω满足下面问题

(,,)(,,), (,,)(,,)(,,), (,,).u c x y z u f x y z x y z u x y z x y z x y z ?-?+=∈Ω

??

=∈?Ω?

其中 (,,)c x y z 在闭域Ω非负有界且不恒为零. 证明或求解以下各题 (1) 如果0,(,,), 0,(,,),f x y z x y z ?=∈Ω=∈?Ω证明(,,)0u x y z ≡. (2)如果0,(,,),f x y z =∈Ω而边界条件换为0, (,,),u

x y z n

?=∈?Ω?问(,,)u x y z 在区域Ω中等于什么?

4.(1) 验证0?Γ=,0P P ≠,其中

0(,) 3P P n Γ=

=

01(,)22P P n πΓ=

=

(2)设()u u r =, 22y x r +=, 求0,0xx yy u u r +=≠,并且满足(1)0, u =

(0,)

1B u n ds δ???=-?

的解, 其中(0,)B δ是以原点为圆心δ为半径的圆形域,n 为

(0,)B δ?的单位外法向量.

(3) 设()u u r =, 222z y x r ++=, 求0=++zz yy xx u u u ,0≠r ,并且

满足B(0,)

lim ()0, 1r u r u nds δ→∞

?=??=-??

的解, 其中(0,)B δ是以原点为球心δ为半径的

球形域,n

为(0,)B δ?的单位外法向量.

5. 设2R Ω?有界区域,?Ω充分光滑,21()()u C C ∈Ω?Ω. 证明

(,)()u u u ds ud n n ξησ?Ω

Ω

??Γ

=

Γ

--Γ?????? 其中0(,)P ξη∈Ω,0(,)P P Γ如第4题所示.

6. 设2R Ω?有界区域,?Ω充分光滑,0(,)P ξη∈Ω,2(,)P x y R ∈,0(,)P P Γ

为二维Laplace 方程的基本解. 考虑定解问题

(,), (,)(,)(,), (,)u f x y x y u x y x y x y ?-?=∈Ω

??

=∈?Ω

? 若(,)h x y 是如下定解问题的解

00, (,)(,)(,),(,)h x y h x y P P x y ?=∈Ω

??

=-Γ∈?Ω?

证明 若21(,)()()u x y C C ∈Ω?Ω,则有

(,)G

u ds Gfd n ξη?

σ?Ω

Ω

?=-+????, 其中G h =Γ+.

7. 设3R Ω?有界区域,?Ω充分光滑, 考虑定解问题

(,,), (,,)(,,), (,,).u f x y z x y z u

x y z x y z n

?-?=∈Ω

??

??=∈?Ω??? 证明该问题可解的必要条件为

0f dV ds ?Ω

+=?????.

8*

证明上半空间Laplace 方程Dirichlet 问题的Green 函数0(,)G P P 满足 02001

0(,), (,),0, .4P P

G P P x y R z P P r π<<

∈>≠ 对平面上圆域Laplace 方程Dirichlet 问题的Green 函数0(,)G P P ,给出类似结果. 9. 利用对称法求二维Laplace 方程Dirichlet 问题在上半平面的Green 函数, 并由此求解下面定解问题

0, (,),0

(,0)(), (,).u x y u x x x ?-?=∈-∞∞>??

=∈-∞∞?

10. 求二维Laplace 方程在下列区域上 Dirichlet 问题的Green 函数. (1) {(,)|}x y x y Ω=>. (2) {(,)|0,0}x y x y Ω=>>.

11. 设222{(,)|,0}x y x y R y Ω=+<>. 考虑半圆域Dirichlet 问题

0,(,)(,)(,), (,).

u x y u x y x y x y ?-?=∈Ω

??

=∈?Ω? 应用对称法求区域Ω上的Green 函数.

12*

求解定解问题

0,(,,)(,,)(,,),(,,).

u x y z u x y z g x y z x y z -?

=∈Ω??=

∈?Ω?

其中32222,(0,){(,,)|}xx yy zz u u u u B R x y z R x y z R ?=++Ω==∈++<.

13.[解对边值的连续依赖性]设Ω为半径等于R 的圆域,考虑如下问题

(,), (,)(,)(,),(,) 1,2.

k k k u f x y x y u x y g x y x y k -?=∈Ω

??

=∈?Ω=? 利用Poisson 公式证明

2121(,)(,)max{(,)(,)(,)}u x y u x y g x y g x y x y -≤-∈?Ω

14*

证明在广义函数的意义下,11

(,0)ln 2P r

πΓ= 满足 ()()u x y δδ-?=, 其中

xx yy r u u u =?=+.

15*设Ω为半径等于R 的圆域,考虑如下问题

0, (,)(,)(,),(,) .

u x y u x y g x y x y -?=∈Ω

??

=∈?Ω? 如果(,)g x y 在?Ω连续,证明由Poisson 公式给出的解是该问题的古典解(真解).

16*

设(,)u x y 为平面上区域Ω上的调和函数,000(,)P x y ∈Ω且0(,)B P R ?Ω. 证明调和函数的平均值公式

00002(,)

(,)

1

1

(,)(,)(,)2B P R B P R u x y u x y ds u x y dxdy R R ππ?=

=

??? 17*

[极值原理]设2R Ω?有界区域,边界充分光滑,2()()u C C ∈Ω?Ω为Ω 内的调和函数,并且在某点000(,)P x y ∈Ω达到u 在闭域Ω上的最大(小)值,利用平均值公式证明u 为常数.

18*

[极值原理]设2R Ω?有界区域,边界?Ω充分光滑, 2()()u C C ∈Ω?Ω. 如果u 在区域Ω内调和且不等于常数,则u 在闭域Ω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只能在区域的边界?Ω上达到.

19*利用第12题的结果,建立在3R Ω?内调和函数的平均值公式,并证明和

第16题类似的结果.

20*

设2R Ω?有界区域,2()(), (),1,2,k k u C C g C k ∈Ω?Ω∈?Ω=满足

(,), (,)(,)(,),(,)

k k k u f x y x y u x y g x y x y -?=∈Ω

??

=∈?Ω? 证明 2121(,)(,)max{(,)(,)(,)}u x y u x y g x y g x y x y -≤-∈?Ω.

21.设D 和Ω为平面上的两个区域,()(,)(,)f z x y i x y ?ψ=+在区域D 内解析且不等于常数,()f D =Ω,即f 将区域D 保形映射到区域Ω.证明 如果(,)u x y 在区域Ω内调和,则((,),(,))u x y x y ?ψ在区域D 内调和.

22.(1)找一个在上半平面解析的函数()f z ,在边界{(,),0}x y x R y ∈=上满足00(),, (),,f x A x x f x B x x =>=<其中A 和B 为实常数.

(2)求下面定解问题的一个解

0, 0,0

(,0)0,0, (0,)10,0.

xx yy u u x y u x x u y y +=>>??

=>=>? 23*

求下面定解问题的一个解

22

22

0, 1

(,)0,0, (,)1,0, 1.

xx yy u u x y u x y y u x y y x y ?+=++=?? 24. 求下面定解问题的一个解

0, 0<(,0)0, (,)1, 0.

xx yy u u y x

u x u x x x +=

==>? 25. 求下面定解问题的一个解

0, , 0<(,)0, (,0)0, 0, (,0)1, 0.xx yy u u x R y u x x R

u x x u x x ππ+=∈

=∈??=<=>?

26. 设(0,)B R Ω=,1(0,)2

R

B Ω=,(,)u x y 在Ω内调和且在Ω上连续,在边

界上非负,证明以下结果

(1)(,),x y ?∈Ω有

(0,0)(,)(0,0),R r R r

u u x y u R r R r

-+≤≤+-

其中r = (2)存在常数0M > 使得 1

1

max (,)min (,).u x y M u x y ΩΩ≤

数学物理方程有感

书本个人总结: 由于物理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而在数学物理方程这门课上,我们的主要任务便是求解这些定解问题,也就是说在已经列出的方程与定解条件之后,怎样去求既满足方程又满足定解条件的解。 而我们的常用的解决偏微分方程的方法的统一思路是将一个偏微分方程的求解设法转化成一个常微分方程问题的求解。 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常用方法有:分离变量法,行波法,积分变换法和拉普拉斯方程的格林函数法 第二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分离变量法,介绍了有界弦的自由振动,有限长杆上的热传导,圆域内的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的定解问题等泛定方程和边界条件都是齐次的偏微分方程的求解,还介绍了非齐次方程的解法,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处理等等。 A . 其中泛定方程和边界条件都是齐次的偏微分方程的求解步骤,取有界弦的自由振动的方程求解作为例子,定解问题为: 第一步:分离变量 目标:分离变量形式的非零解)()(),(t T x X t x u = 结果:函数)(x X 满足的常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以及)(t T 满足的常微分方程 条件:偏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都是齐次的 第二步:求解本征值问题 利用0)()(''=+x X x X λ和边界条件0)0(=X 和0)(=l X 求出本征值和本函数: 本征值: 本征函数: 第三步:求特解,并叠加出一般解 ? ??????====<<>??=??) ()0,(),()0,(,0),(),0(0 ,0 ,22222x x u x x u t L u t u L x t x u a t u t ψ?0 )(2 )(''=+t T a t T λ ,3,2,1 2)(==n l n n πλx l n πsin (x)X n =x l n at l n D at l n C t x u n n n πππsin )cos sin (),(1∑∞ =+=

数学物理方法试卷(全答案).doc

嘉应学院物理系《数学物理方法》B课程考试题 一、简答题(共70 分) 1、试阐述解析延拓的含义。解析延拓的结果是否唯一( 6 分) 解析延拓就是通过函数的替换来扩大解析函数的定义域。替换函数在原定义域上与替换前的函数 相等。 无论用何种方法进行解析延拓,所得到的替换函数都完全等同。 2、奇点分为几类如何判别(6分) 在挖去孤立奇点Zo 而形成的环域上的解析函数F( z)的洛朗级数,或则没有负幂项,或则 只有有限个负幂项,或则有无限个负幂项,我们分别将Zo 称为函数 F( z)的可去奇点,极点及本性奇点。 判别方法:洛朗级数展开法 A,先找出函数f(z)的奇点; B,把函数在的环域作洛朗展开 1)如果展开式中没有负幂项,则为可去奇点; 2)如果展开式中有无穷多负幂项,则为本性奇点; 3)如果展开式中只有有限项负幂项,则为极点,如果负幂项的最高项为,则为m阶奇点。 3、何谓定解问题的适定性( 6 分) 1,定解问题有解; 2,其解是唯一的; 3,解是稳定的。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称为定解问题 的适定性。 4、什么是解析函数其特征有哪些( 6 分) 在某区域上处处可导的复变函数 称为该区域上的解析函数. 1)在区域内处处可导且有任意阶导数 . u x, y C1 2)这两曲线族在区域上正交。 v x, y C2 3)u x, y 和 v x, y 都满足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称为共轭调和函数 ) 4)在边界上达最大值。 4、数学物理泛定方程一般分为哪几类波动方程属于其中的哪种类型( 6 分)

数学物理泛定方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双曲线方程、抛物线方程、椭圆型偏微分方程。波动方程属于其中的双曲线方程。 5、写出 (x) 挑选性的表达式( 6 分) f x x x 0 dx f x 0 f x x dx f 0 f (r ) ( r R 0 ) dv f ( R 0 ) 、写出复数 1 i 3 的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 8 分) 6 2 cos isin 1 3 2 i 2 三角形式: 2 sin 2 cos 2 1 i 3 cos i sin 2 3 3 1 指数形式:由三角形式得: 3 i z e 3 、求函数 z 在奇点的留数( 8 分) 7 1)( z 2) 2 (z 解: 奇点:一阶奇点 z=1;二阶奇点: z=2 Re sf (1) lim (z 1) z 1 ( z 1)( z 2) 2 z 1

数学物理方程-第五章格林函数法

第五章 格林函数法 在第二章中利用分离变量法求出了矩形区域和圆域上位势方程Dirichlet 问 题的解.本章利用Green 函数法求解一些平面或空间区域上位势方程Dirichlet 问题. 另外,也简单介绍利用Green 函数法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和波动方程半无界问题. 应指出的是:Green 函数法不仅可用于求解一些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或初边值问题,特别重要的是,它在偏微分方程理论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1 格林公式 在研究Laplace 方程或Poisson 方程边值问题时,要经常利用格林(Green )公式,它是高等数学中高斯(Gauss )公式的直接推广. 设Ω为3R 中的区域,?Ω充分光滑. 设k 为非负整数,以下用()k C Ω表示在 Ω上具有k 阶连续偏导的实函数全体,()k C Ω表示在Ω上具有k 阶连续偏导的实 函数全体. 如()10()()()()u C C C C ∈Ω?ΩΩ=Ω,表示(,,)u x y z 在Ω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而在Ω上连续. 另外,为书写简单起见,下面有时将函数的变量略去. 如将(,,)P x y z 简记为P ,(,,)P x y z x ??简记为P x ??或x P 等等. 设(,,)P x y z ,(,,)Q x y z 和(,,)R x y z 1()C ∈Ω,则成立如下的Gauss 公式 ( )P Q R dV Pdydz Qdydx Rdxdy x y z Ω ?Ω ???++=++???????? (1.1) 或者 ( )(cos cos cos )P Q R dV P Q R ds x y z αβγΩ ?Ω ???++=++???????? (1.2) 如果引入哈米尔顿(Hamilton )算子: ( ,,)x y z ??? ?=???,并记(,,)F P Q R = ,则Gauss 公式具有如下简洁形式 ???????=??Ω Ω ds n F dv F (1.3) 其中(cos ,cos ,cos )n αβγ= 为?Ω的单位外法向量. 注1 Hamilton 算子是一个向量性算子,它作用于向量函数(,,)F P Q R = 时,其运算定义为 (,,)(,,) , F P Q R x y z P Q R x y z ??? ??=???????=++???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供物理专业试用) 课程编码:140612090 学时:64 学分:4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高等数学》 教学手段:(板演) 一、课程性质、任务 1.《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是前期课程《高等数学》的延伸,为后继开设的《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电子技术》等课程提供必需的数学理论知识和计算工具。本课程在本科物理教育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它们的基本内容,否则对后继课的学习将会带来很大困难。在物理教育专业的所有课程中,本课程是相对难学的一门课,学生应以认真的态度来学好本课程。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变函数、傅立叶级数、数学物理方程、特殊函数等。理论力学中常用的变分法,量子力学中用到的群论以及现代物理中用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理论等,虽然也属于《数学物理方法》的内容,但在本大纲中不作要求。可以在后续的选修课中加以介绍。 3.《数学物理方法》既是一门数学课程,又是一门物理课程。注重逻辑推理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是,它与其它的数学课有所不同。本课程内容有很深广的物理背景,实用性很强。因此,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追求理论上的完美、严谨,而忽视其应用。学生在学习时,不必过分地追求一些定理的严格证明、复杂公式的精确推导,更不能死记硬背,而应重视其应用技巧和处理方法。

4.本课程的内容是几代数学家与物理学家进行长期创造性研究的成果,几乎处处都闪耀创新精神的光芒。教师应当提示学生注意在概念建立、定理提出的过程中所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体现历史上的创造过程,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二、课程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篇复数函数论 第一章复变函数(10) 教学内容: §1.1.复数与复数运算。复平面,复数的表示式,共轭复数,无穷远点,复数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幂和根式运算,复数的极限运算。 §1.2.复变函数。复变函数的概念,开、闭区域,几种常见的复变函数,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1.3.导数。导数,导数的运算,科希—里曼方程。 §1.4.解析函数。解析函数的概念,正交曲线族,调和函数。 §1.5.平面标量场。稳定场,标量场,复势。 第二章复变函数的积分(7) 教学内容: §2.1.复数函数的积分,路积分及其与实变函数曲线积分的联系。 §2.2.科希定理。科希定理的内容和应用,孤立奇点,单通区域,复通区域,回路积分。 §2.3.不定积分*。原函数。 §2.4.科希公式。科希公式的导出,高阶导数的积分表达式。(模数原理及刘维定理不作要求) 第三章幂级数展开(9) 教学内容:

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试卷

201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与物理方程期末试卷 出卷人:欧峥 1、长度为 l 的弦左端开始时自由,以后受到强度为sin A t ω的力的作用,右端系在弹性系数为k 的弹性支承上面;初始位移为(),x ?初始速度为().x ψ试写出相应的定解问题。(10分) 2、长为l 的均匀杆,侧面绝热,一端温度为0度,另一端有已知的恒定热流进入, 设单位时间流入单位截面积的热量为q ,杆的初始温度分布是() 2 x l x -,试写出 其定解问题。(10分) 3、试用分离变量法求定解问题(10分): .? ?? ?? ?? ??===><??? ==?????=+= ????? 5、利用行波法,求解波动方程的特征问题(又称古尔沙问题)(10分): ???? ???==??=??=+=-).()(002 22 22x u x u x u a t u at x at x ψ? ())0()0(ψ?=

6、用达朗贝尔公式求解下列一维波动方程的初值问题(10分) ?????=??=>+∞<<-∞+??=??==0 ,2sin 0,,cos 0022 2 22t t t u x u t x x x u a t u 7、用积分变换法求解定解问题(10分): ???? ???=+=>>=???==,1,10,0,1002y x u y u y x y x u 8、用积分变换法求解定解问题(10分): ?? ?==>∈=0)0,(,sin )0,(0,,2x u x x u t R x u a u t xx tt 9、用格林函数法求解定解问题(10分): 22220 0, y 0, () , .y u u x y u f x x =???+=

数学物理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数学物理方法 所属专业:物理、应用物理专业 课程性质:数学、物理学 学分:5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这门课主要讲授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线性空间和线性算符、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和δ-函数、数学物理方程和特殊函数等,适当介绍近年来的新发展、新应用。本门课程是物理系学生建立物理直观的数学基础,其中很多内容是为后续物理课程如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等服务,是其必需的数学基础。 这门课中的一些数学手段将在今后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往往构成了相应领域的数学基础。一般来讲,因为同样的方程有同样的解,掌握和运用这些数学方法所体现的物理内容将更深入,更本质。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以普通物理、高等数学和部分线性代数知识为基础,为后继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研究有关的数学问题作准备,也为今后工作中遇到的数学物理问题求解提供基础。 (四)教材:《数学物理方法》杨孔庆编 参考书:1. 《数学物理方法》柯朗、希尔伯特著 2. 《特殊函数概论》王竹溪、郭敦仁编著 3. 《物理中的数学方法》李政道著 4. 《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编 5. 《数学物理方法》郭敦仁编 6. 《数学物理方法》吴崇试编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部分线性空间及线性算子 第一章R3空间的向量分析 第一节向量的概念 第二节R3空间的向量代数

第三节R3空间的向量分析 第四节R3空间的向量分析的一些重要公式 第二章R3空间曲线坐标系中的向量分析 第一节R3空间中的曲线坐标系 第二节曲线坐标系中的度量 第三节曲线坐标系中标量场梯度的表达式 第四节曲线坐标系中向量场散度的表达式 第五节曲线坐标系中向量场旋度的表达式 第六节曲线坐标系中Laplace(拉普拉斯)算符▽2的表达式第三章线性空间 第一节线性空间的定义 第二节线性空间的内积 第三节Hilbert(希尔伯特)空间 第四节线性算符 第五节线性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向量 第二部分复变函数 第四章复变函数的概念 第一节映射 第二节复数 第三节复变函数 第五章解析函数 第一节复变函数的导数 第二节复变函数的解析性 第三节复势 第四节解析函数变换 第六章复变函数积分 第一节复变函数的积分 第二节Cauchy(柯西)积分定理 第三节Cauchy(柯西)积分公式 第四节解析函数高阶导数的积分表达式 第七章复变函数的级数展开

格林函数以及拉普拉斯方程

格林函数 格林函数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格林函数法是求解导热问题的又一种分析解法。 从物理上看,一个数学物理方程是表示一种特定的"场"和产生这种场的"源"之间的关系。例如,热传导方程表示温度场和热源之间的关系,泊松方程表示静电场和电荷分布的关系,等等。这样,当源被分解成很多点源的叠加时,如果能设法知道点源产生的场,利用叠加原理,我们可以求出同样边界条件下任意源的场,这种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方法就叫格林函数法.而点源产生的场就叫做格林函数。 物体中的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是由于热源、边界的热作用以及初始温度分布作用的结果。这些热作用都可以看做广义上的热源。从时间的概念上说,热源可以使连续作用的,如果作用的时间足够短,则可以抽象为瞬时作用的热源。同样的热源在空间上是有一定分布的,但如果热源作用的空间尺度足够小,也可以抽象为点热源、线热源和面热源。在各种不同种类的热源中,瞬时点热源虽然仅是一种数学上的抽象,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其他的各种热源都可以看作是许多瞬时热源的集合,即把空间中的热源看成是在空间中依次排列着的许多点热源,在特定的几何条件的导热系统中,在齐次边界条件和零初始条件下单位强度的瞬时点热源所产生的温度场称为热源函数,或称格(Green)函数。对于二维和一维导热问题,也把由线热源和面热源引起的温度场称为相应的格林函数。对于线性的导热问题,由各种复杂的热源引起的温度场可以由许多这样的瞬时热源引起的温度场叠加得到,数学上即成为某种几分。这就是热源法,或称格林函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基本思路。采用格林函数法可以求解带有随时间变化的热源项且具有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导热微分方程,对于一维、二维和三维问题的解在形式上都可以表示的非常紧凑,而且解的物理意义比较清楚。格林函数法可以来求解不同类型的偏微分方程,包括线性的椭圆形的偏微分方程(如带有热源项的稳态导热问题)以及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如力学中的震动问题)。在此仅讨论用格林函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 用格林函数法求解的困难在于找到格林函数,而格林函数的形式取决于特定问题的具体条件,包括几何条件(即有限大、半无限大或无限大)、边界条件和坐标系的选取。因此用格林函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首先需要对特定定解条件的导热系统确定其格林函数。本方法的第二个要点是确定有热源和非齐次边界条件的一般导热问题的温度分布与格林函数的关系。本节从几个较简单的例子开始介绍格林函数法在解决稳态导热问题中的应用,再推广到更为一般的情况。 “瞬时”和“点”热源的概念在数学上都可用狄克拉δ分布函数,简称δ函数,来表示。δ函数的定义为

数学物理方法解析函数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及哥西-黎曼条件 一 导数的定义 定义 2.1. 设函数()w f z =在区域D 上有定义,且z 及z z +?均属于D ,如果 0()()lim z f z z f z z ?→+?-? 2.1 存在,则称此极限为函数()f z 在z 点的导数,记为()df z dz 或'()f z . 这时称函数()f z 在z 点可微. 例1. ()n f z z =在复平面上每点均可微,且 1n n d z nz dz -=. 事实上,对固定的点z ,有 121100()(1)lim lim[()]2n n n n n n z z z z z n n nz z z z nz z ----?→?→+?--=+?++?=?. 例2. ()f z z =在复平面上均不可微. 事实上, z z z z z z z z z z +?-+?-?==???. 当0z ?→时,上式的极限不存在. 因为当z ?取实数而趋于0时,它趋于1,当z ?取纯虚数而趋于0时,它趋于1-. 函数在一点可微,则它在该点必连续,反之不一定正确. 例如函数()f z z =,由000 lim ()lim ()lim ()()z z z f z z z z z z z f z ?→?→?→+?=+?=?+==,知它在复平面上处处连续,但由例2知它处处不可微.

若函数(),()f z g z 在区域D 上z 点可微,则其和,差,积,商(要求分母不为0)在区域D 上z 点可微,且有如下的求导法则: [()()]''()'()f z g z f z g z ±=±, [()()]''()()()'()f z g z f z g z f z g z =+, 2 ()'()()()'()[]'(()0)()[()]f z f z g z f z g z g z g z g z -=≠. 二 哥西---黎曼条件 现在,我们来研究复变函数()f z 在点z 可微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函数()(,)(,)f z u x y iv x y =+在一点可微,也就是说, 0()()lim '()z f z z f z f z z ?→+?-=?. 2.2 令,()()z x i y f z z f z u i v ?=?+?+?-=?+?,其中 (,)(,)u u x x y y u x y ?=+?+?-, (,)(,)v v x x y y v x y ?=+?+?-, 则前式变为 00lim '()x y u i v f z x i y ?→?→?+?=?+?. 因为z x i y ?=?+?无论按什么方式趋于0,(2.2)式总是成立的.可先让 0,0,x y ?→?=即变点z z +?沿平行于实轴的方向趋于z 点,此时(2.2)成为 00lim lim '()x x u v i f z x x ?→?→??+=??. 于是知道,u v x x ????必存在,且 '().u v f z i x x ??=+?? 2.3 同样,让0,0,y x ?→?=即变点z z +?沿平行于虚轴的方向趋于z 点,此时(2.2)成为

第四章 Laplace方程的格林函数法

第四章 Laplace 方程的格林函数法 在第二、三两章,系统介绍了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三种常用方法—分离变量法、行波法与积分变换法,本章来介绍Laplace 方程的格林函数法。先讨论此方程解的一些重要性质,在建立格林函数的概念,然后通过格林函数建立Laplace 方程第一边值问题解的积分表达式。 §4.1 Laplace 方程边值问题的提法 在第一章,从无源静电场的电位分布及稳恒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两个问题推导出了三维Laplace 方程 2 2 2 2 2 2 2 u u u u u x y z ????=?≡ + + =??? 作为描述稳定和平衡等物理现象的Laplace 方程,它不能提初始条件。至于边界条件,如第一章所述的三种类型,应用得较多的是如下两种边值问题。 (1)第一边值问题 在空间(,,)x y z 中某一个区域Ω的边界Γ上给定了连续函数f ,要求这样一个函数(,,)u x y z ,它在闭域Ω+Γ(或记作Ω)上连续,在Ω内有二阶连续偏导数且满足Laplace 方程,在Γ上与已知函数f 相重合,即 u f Γ = (4.1) 第一边值问题也称为狄利克莱(Dirichlet )问题,或简称狄氏问题,§2.3中所讨论过的问题就是圆域内的狄氏问题。

Laplace 方程的连续解,也就是所,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并且满足Laplace 方程的连续函数,称为调和函数。所以,狄氏问题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在区域Ω内找一个调和函数,它在边界Γ上的值为已知。 (2)第二边值问题 在某光滑的闭曲面Γ上给出连续函数f ,要求寻找这样一个函数(,,)u x y z ,它在Γ内部的区域Ω中是调和函数,在 Ω+Γ 上连续,在Γ上任一点处法向导数 u n ??存在,并且等于已知函数f 在该点的值: u f n Γ ?=? (4.2) 这里n 是Γ的外法向矢量。 第二边值问题也称纽曼(Neumann )问题。 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在边界Γ上给定某些边界条件,在区域内部要求满足Laplace 方程的解,这样的问题称为内问题。 在应用中我们还会遇到Dirichlet 问题和Neumann 问题的另一种提法。例如,当确定某物体外部的稳恒温度场时,就归结为在区域Ω的外部求调和函数u ,使满足边界条件u f Γ =,这里Γ是Ω的边界,f 表示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像这样的定解问题称为Laplace 方程的外问题。 由于Laplace 方程的外问题是在无穷区域上给出的,定解问题的解是否应加以一定的限制?基于电学上总是假定无穷远处的电位为零,所以在外问题中常常要求附加如下条件: lim (,,)0(r u x y z r →∞ == (4.3) (3)狄氏外问题 在空间(,,)x y z 的某一闭曲面Γ上给定连续函数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完整版)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 一、复变函数部分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 1、证明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证明:令Re z u iv =+。Re z x =,,0u x v ∴==。 1u x ?=?,0v y ?=?, u v x y ??≠??。 于是u 与v 在z 平面上处处不满足C -R 条件, 所以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2、试证()2 f z z = 仅在原点有导数。 证明:令()f z u iv =+。()2 2222,0f z z x y u x y v ==+ ∴ =+=。 2,2u u x y x y ??= =??。v v x y ?? ==0 ??。 所以除原点以外,,u v 不满足C -R 条件。而 ,,u u v v x y x y ???? , ????在原点连续,且满足C -R 条件,所以()f z 在原点可微。 ()00 00 00x x y y u v v u f i i x x y y ====???????? '=+=-= ? ?????????。 或:()()()2 * 00 0lim lim lim 0z z x y z f z x i y z ?→?→?=?=?'==?=?-?=?。 2 2 ***0* 00lim lim lim()0z z z z z z z zz z z z z z z z z =?→?→?→+?+?+??==+??→???。 【当0,i z z re θ≠?=,*2i z e z θ-?=?与趋向有关,则上式中**1z z z z ??==??】

3、设333322 ()z 0 ()z=0 0x y i x y f z x y ?+++≠? =+??? ,证明()z f 在原点满足C -R 条件,但不可微。 证明:令()()(),,f z u x y iv x y =+,则 ()332222 22 ,=0 0x y x y u x y x y x y ?-+≠? =+?+??, 332222 22 (,)=0 0x y x y v x y x y x y ?++≠? =+?+?? 。 3 300(,0)(0,0)(0,0)lim lim 1x x x u x u x u x x →→-===, 3300(0,)(0,0)(0,0)lim lim 1y y x u y u y u y y →→--===-; 3300(,0)(0,0)(0,0)lim lim 1x x x v x v x v x x →→-===, 3300(0,)(0,0)(0,0)lim lim 1y y x v y v y v y y →→-===。 (0,0)(0,0),(0,0)(0,0)x y y x u v u v ∴ = =- ()f z ∴ 在原点上满足C -R 条件。 但33332200()(0)() lim lim ()()z z f z f x y i x y z x y x iy →→--++=++。 令y 沿y kx =趋于0,则 333333434322222 0()1(1)1(1) lim ()()(1)(1)(1)z x y i x y k i k k k k i k k k x y x iy k ik k →-++-++-++++-+==+++++ 依赖于k ,()f z ∴在原点不可导。 4、若复变函数()z f 在区域D 上解析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证明其在区域D 上

【最新】数学物理方法试卷(全答案)

嘉应学院物理系《数学物理方法》B 课程考试题 一、简答题(共70分) 1、试阐述解析延拓的含义。解析延拓的结果是否唯一?(6分) 解析延拓就是通过函数的替换来扩大解析函数的定义域。替换函数在原定义域上与替换前的函数相等。 无论用何种方法进行解析延拓,所得到的替换函数都完全等同。 2、奇点分为几类?如何判别?(6分) 在挖去孤立奇点Zo而形成的环域上的解析函数F(z)的洛朗级数,或则没有负幂项,或则只有有限个负幂项,或则有无限个负幂项,我们分别将Zo称为函数F(z)的可去奇点,极点及本性奇点。 判别方法:洛朗级数展开法 A,先找出函数f(z)的奇点; B,把函数在的环域作洛朗展开 1)如果展开式中没有负幂项,则为可去奇点; 2)如果展开式中有无穷多负幂项,则为本性奇点; 3)如果展开式中只有有限项负幂项,则为极点,如果负幂项的最高项为,则为m阶奇点。 3、何谓定解问题的适定性?(6分) 1,定解问题有解;2,其解是唯一的;3,解是稳定的。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称为定解问题的适定性。 4、什么是解析函数?其特征有哪些?(6分) 在某区域上处处可导的复变函数 称为该区域上的解析函数. 1)在区域内处处可导且有任意阶导数. 2) () () ? ? ? = = 2 1 , , C y x v C y x u 这两曲线族在区域上正交。 3)()y x u,和()y x v,都满足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称为共轭调和函数) 4)在边界上达最大值。 4、数学物理泛定方程一般分为哪几类?波动方程属于其中的哪种类型?(6分)

数学物理泛定方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双曲线方程、抛物线方程、椭圆型偏微分方程。波动方程属于其中的双曲线方程。 5、写出)(x δ挑选性的表达式(6分) ()()()()()()?????????=-==-???∞ ∞∞-∞∞-) ()()(00000R f dv R r r f f dx x x f x f dx x x x f δδδ 6、写出复数 2 3 1i +的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8分) 三角形式:()3 sin 3 cos 2 3 1cos sin 2 32 1isin cos 2 2 2 π π ??ρ??ρi i i +=++=+= + 指数形式:由三角形式得:3 1 3 πρπ?i e z === 7、求函数2 ) 2)(1(--z z z 在奇点的留数(8分) 解: 奇点:一阶奇点z=1;二阶奇点:z=2 1)2)(1()1(lim Re 21)1(=????? ?---=→z z z z sf z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B0110040 课程名称:数学物理方程/equation of mathematic physics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适用专业:地球物理学 开课部门:基础课教学部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地位:数学物理方程是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或技术)基础课。数学物理方程是反应自然中物理现象的基本模型,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工具,与数学其他学科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诸如数值分析、优化理论、系统工程、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有广泛联系。对于将来从事工程地震技术工作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期望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深刻地理解数学物理方程的不同定解问题所反应的物理背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使学生了解数学物理方程建立的依据和过程,认识这门学科与物理学、力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极密切的广泛的联系。掌握经典数学物理方程基本定解问题的提法和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重点掌握求解基本线性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掌握与本课程相关的重要理论的同时,注意启发和训练学生联系自己的专业,应用所学知识来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学生在进入本课程学习之前,应修课程包括: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场论与向量代数。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奠定了良好的数学基础。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可进入下列课程的学习:四大力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近代物理实验等。且为进一步选修偏微分方程理论、数值计算、控制理论与几何分析等课程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第一节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弦振动方程及定解条件 第三节热传导方程及定解条件 第四节拉普拉斯方程及定解条件 第五节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类 第六节线性算子 2.重点难点 重点:物理规律“翻译”成数学物理方程的思路和步骤,实际问题近似于抽象为理想问题 难点: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学模型建立及数学物理方程的解空间是无限维的函数空间 3.基本要求 (1)了解数学物理方程研究的基本内容,偏微分方程的解、阶、维数、线性与非线性、齐次与非齐次的概念;了解算子的定义。了解三类典型方程的建立及其定解问题(初值问题、边值问题和混合问题)的提法,定解条件的物理意义。 (2)掌握微分算子的运算规律,理解线性问题的叠加原理 (3)了解二阶线性方程的特征理论 (4)掌握两个变量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分类方法及化简方法 (5)掌握三类方程的标准形式及其化简过程,会三类方程的比较,并能通过标准形式求得某些方程的通解。 第二章分离变量法 1.教学内容 第一节有界弦的自由振动。 第二节有界长杆的热传导问题。 第三节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的边值问题。 第四节非齐次方程得求解问题。

数学物理方法大总结

数学物理方法 一、填空题 1、Г函数为:Г(x)= 0,10 >-∞ -? x dt t e x t ;又称为第二类欧拉积分的为: 0Re ,)(10 >=Γ-∞ -?z dt t e z z t 。 2、B 函 数(又称为第一类欧拉积分)为: 0Re ;0Re )1(),(110 1>>-=--?q p dt t t q p B q p ,;B 函数与Г函数之间的重要关系为:) () ()(),(q p q p q p B +ΓΓΓ= 3、勒让德P l (x)的母函数:1)(211 1),(0 2<=+-==∑∞ =t t x P t tx d t x v l l l ,(B 卷) 4、贝塞尔J n (x)的母函数:∑∞ ∞ --=n n t t x t x J e )()1 (2;其积分形式为: dt t e i x J l n t t x n ?+-= 1)1 (221)(π(B 卷) 5、球阶函数: ?θπ?θ?θim m l m M l m l l l l l m l e p m l m l l Y y r d r c u )(cos )! ()!(412)1(),(),()1(,1 ,+-+-=+=+,其中 6、=-?l n a z dz )(? ??≠=的整数)是0(0)1(2n n n i π 7、S —L 方程表现形式: 0)()(])([=+-y x y x q dx dy x k dx d λρ 8、复数=-)4ln()2(4ln ππk i ++ 9、=+??∞ ∞-)6 (sin π δx x 216sin -=-π 10、复数=i cos 2 1 1--e e

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书第6章拉普拉斯方程的格林函数法剖析

第6章 拉普拉斯方程的格林函数法 在第4、5两章,我们较系统地介绍了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三种常用方法——分离变量法、行波法与积分变换法.本章我们来介绍拉普拉斯方程的格林函数法.先讨论此方程解的一些重要性质,再建立格林函数的概念,然后通过格林函数建立拉普拉斯方程第一边值问题解的积分表达式. 6.1 拉普拉斯方程边值问题的提法 在第3章,我们已从无源静电场的电位分布及稳恒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两个问题推导出了三维拉普拉斯方程 2222 2220.u u u u x y z ????≡++=??? 作为描述稳定和平衡等物理现象的拉普拉斯方程,它不能提初始条件.至于边界条件,如第 一章所述有三种类型,应用得较多的是如下两种边值问题. (1)第一边值问题 在空间(,,)x y z 中某一区域Ω的边界Γ上给定了连续函数f ,要求这样一个函数(,,)u x y z ,它在闭域Ω+Γ (或记作Ω)上连续,在Ω内存在二阶偏导数且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在Γ上与已知函数f 相重合,即 .u f Γ= (6.1) 第一边值问题也称为狄利克莱(Dirichlet)问题,或简称狄氏问题.4.3中所讨论过的问题就是圆域内的狄氏问题. 拉普拉斯方程的连续解称为调和函数.所以,狄氏问题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在区域Ω内找一个调和函数,它在边界Γ上的值为已知. (2)第二边值问题 在某光滑的闭曲面Γ上给出连续函数f ,要求寻找这样一个函数 (,,)u x y z ,它在Γ内部的区域Ω中是调和函数,在Ω+Γ上连续,在Γ上任一点处法向导 数 u n ??存在,并且等于已知函数f 在该点的值: .u f n Γ ?=? (6.2) 这里n 是Γ的外法向矢量. 第二边值值问题也称牛曼(Neumann )问题. 以上两个边值问题都是在边界Γ上给定某些边界条件,在区域内部求拉普拉斯方程的解.这样的问题称为内问题.

数学物理方法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复述和复变函数 1.5连续 若函数)(x f 在0z 的领域内(包括0z 本身)已经单值确定,并且 )()(0lim z f z f z z =→, 则称f(z)在0z 点连续。 1.6导数 若函数在一点的导数存在,则称函数在该点可导。 f(z)=u(x,y)+iv(x,y)的导数存在的条件 (i) x u ??、y u ??、x v ??、y v ??在点不仅存在而且连续。 (ii)C-R 条件在该点成立。C-R 条件为 ???? ?? ???-=????=??y y x u x y x v y y x v x y x u ),(),(),(),( 1.7解析 若函数不仅在一点是可导的,而且在该点的领域内点点是可导的,则称该点是解析的。 解析的必要条件:函数f(z)=u+iv 在点z 的领域内(i) x u ??、y u ??、x v ??、y v ??存在。 (ii)C-R 条件在该点成立。 解析的充分条件:函数f(z)=u+iv 在领域内(i) x u ??、y u ??、x v ??、y v ??不仅存在而且连续。 (ii)C-R 条件在该点成立。 1.8解析函数和调和函数的关系 拉普拉斯方程的解都是调和函数: 22x u ??+2 2y u ??=0 ①由此可见解析函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调和函数。但是任意的两个调和函数作为虚实两部形成的函数不一定是解析函数,因为它们不一定满足C —R 条件。 ②当知道f(z)=u(x,y)+iv(x,y)中的u(x,y)时,如何求v(x,y)? 通过C —R 条件列微分方程 第二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2.2解析函数的积分 柯西定理:若函数f(z)在单连区域D 内是解析的,则对于所有在这个区域内而且在两个公共端点A 与B 的那些曲线来讲,积分 ?B A dz z f )(的值均相等。 柯西定理推论:若函数f(z)在单连区域D 内解析,则它沿D 内任一围线的积分都等于零。 ?=C dz z f 0)( 二连区域的柯西定理:若f(z)在二连区域D 解析,边界连续,则f(z)沿外境界线(逆时针方向)的积分等于f(z)沿内境界线(逆时针方向)的积分。 n+1连区域柯西定理: ???? ΓΓΓΓ+++=n i i i e dz z f dz z f dz z f dz z f )(....)()()(2 1 推论:在f(z)的解析区域中,围线连续变形时,积分值不变。 2.3柯西公式 若f(z)在单连有界区域D 内解析,在闭区域D 的边界连续,则对于区域D 的任何一个内点a ,有?Γ -= dz a z z f i a f ) (21)(π其中Γ是境 界线。 2.5柯西导数公式 ξξξπd z f i n z f C n n ?+-= 1)() () (2!)( 第三章 级数 3.2复变函数项级数 外尔斯特拉斯定理:如果级数 ∑∞ =0 )(k k z u 在境 界Γ上一致收敛,那么 (i)这个级数在区域内部也收敛,其值为F(z) (ii)由它们的m 阶导数组成的级数

第5章格林函数法

第5章格林函数法

格林(Green)函数,又称为点源影响函数,是数学物理中 的一个重要概念.格林函数代表一个点源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和初始条件下所产生的场.知道了点源的场,就可以用叠加的方法计算出任意源所产生的场. 格林函数法是解数学物理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 5.1 格林公式 T Σ 上具有连续一阶导数, 在区域及其边界 中具有连续二阶导数,应用矢量分析的高斯定理 d d T T div = ?∫∫∫ ∫∫∫ i A V = A V (5.1.1) 单位时间内流体流过边界闭曲面S 的流量 单位时间内V 内各源头产生的流体的总量

将对曲面 Σ 的积分化为体积分 d ()d d d T T T u u V u V u V Σ ?=??=Δ+??∫∫∫∫∫∫∫∫∫∫∫i i i S v v v v (5.1.2) ()uv u v u v ?=??+?以上用到公式称上式为第一格林公式.同理有 d ()d d d T T T u u V u V u V Σ ?=??=Δ+??∫∫ ∫∫∫∫∫∫∫∫∫i i i S v v v v (5.1.3) 上述两式相减得到 ()d ()d T u u u u V Σ ???=Δ?Δ∫∫ ∫∫∫i S v v v v

的外法向偏导数. 5.1.4)为第二格林公式. 进一步改写为 ()d ()d T u S u u V n Σ???=Δ?Δ??∫∫∫∫∫ v u v v v n (5.1.4)

5.2 泊松方程的格林函数法 讨论具有一定边界条件的泊松方程的定解问题.泊松方程()() u f Δ=?r r (5.2.1)(5.2.2) 是区域边界 Σ 上给定的函数. 是第一、第二、第三类边界条件的统一描述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完整版)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 一、复变函数部分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 1、证明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证明:令Re z u iv =+。Re z x =Q ,,0u x v ∴==。 1u x ?=?,0v y ?=?, u v x y ??≠??。 于是u 与v 在z 平面上处处不满足C -R 条件, 所以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2、试证()2 f z z = 仅在原点有导数。 证明:令()f z u iv =+。()2 2222,0f z z x y u x y v ==+ ∴ =+=Q 。 2,2u u x y x y ??= =??。v v x y ?? ==0 ??。 所以除原点以外,,u v 不满足C -R 条件。而 ,,u u v v x y x y ???? , ????在原点连续,且满足C -R 条件,所以()f z 在原点可微。 ()00 00x x y y u v v u f i i x x y y ====???????? '=+=-= ? ?????????。 或:()()()2 * 00 0lim lim lim 0z z x y z f z x i y z ?→?→?=?=?'==?=?-?=?。 2 2 ***0* 00lim lim lim()0z z z z z z z zz z z z z z z z z =?→?→?→+?+?+??==+??→???。 【当0,i z z re θ≠?=,*2i z e z θ-?=?与趋向有关,则上式中**1z z z z ??==??】

3、设333322 ()z 0 ()z=0 0x y i x y f z x y ?+++≠? =+??? ,证明()z f 在原点满足C -R 条件,但不可微。 证明:令()()(),,f z u x y iv x y =+,则 ()332222 22 ,=0 0x y x y u x y x y x y ?-+≠? =+?+??, 332222 22 (,)=0 0x y x y v x y x y x y ?++≠? =+?+?? 。 3 300(,0)(0,0)(0,0)lim lim 1x x x u x u x u x x →→-===, 3300(0,)(0,0)(0,0)lim lim 1y y x u y u y u y y →→--===-; 3300(,0)(0,0)(0,0)lim lim 1x x x v x v x v x x →→-===, 3300(0,)(0,0)(0,0)lim lim 1y y x v y v y v y y →→-===。 (0,0)(0,0),(0,0)(0,0)x y y x u v u v ∴ = =- ()f z ∴ 在原点上满足C -R 条件。 但33332200()(0)() lim lim ()()z z f z f x y i x y z x y x iy →→--++=++。 令y 沿y kx =趋于0,则 333333434322222 0()1(1)1(1) lim ()()(1)(1)(1)z x y i x y k i k k k k i k k k x y x iy k ik k →-++-++-++++-+==+++++ 依赖于k ,()f z ∴在原点不可导。 4、若复变函数()z f 在区域D 上解析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证明其在区域D 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