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审核干预情况登记表

东光县中医医院处方审核干预情况登记表

日期科室处方医师干预内容处理情况处理人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注:干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项目缺项、字迹不清、重复用药、配伍禁忌、有毒药物超量使用未双签字、煎服方法、内服与外用书写错误等。

最新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 1.目的:为保证验中药饮片的质量,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程序的操作,并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根据《药品管理法》、GSP及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等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门店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等工作。 3.责任部门或人员:中药饮片审方、调配、复核员。 4.工作程序:中药饮片配方应按照:审方、划价、交款、配方、复核、包装、唱名点交的程序操作。 4.1.审方。执业中药师审方(或远程审方)主要审核配伍和剂量。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需经原处方医生更改后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对处方所列药味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如本店缺味配不全,应尽力寻找货源配全,如确实无货应请原处方医生更改处方。对处方字迹不清,药名不准确的,不得随意猜测,应请原处方医生重新写清。调配特殊管理的品种,应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限量供应,无正式处方或不符合规定不得供应。 4.2.划价交款。划价计算药款要准确,填写发票要字迹清楚。收款员要唱收唱付。 4.3.配方。配方人员应按处方排列的药名顺序称取,如一次称取,分摊几剂,应力求均衡。饮片的称量误差正负不得超过3%,方

剂中有先煎、后下、布包等要求的药味,应各包并写明要求,不得统包混在一起,处方配齐后,配方人员要自行核对一次。 4.4.复核。复核人员应按处方排列药名顺序逐味核对,并清点核对总味数,复核后记录《配方登记表》由配方人、复核人签字。 4.5.包装。配方人员应按剂分别装袋封口,再外加包装,以便顾客携带。 4.6.唱名点交。配好的药点交顾客时,要与顾客核对姓名,并交待煎药要求和注意事项。已配药的处方上应加盖刻有店名和配药剂数的戳记后退给顾客。特殊管理的中药处方不退给顾客。留店保存五年备查。

药房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程序

药房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程序 1.目的:为了强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管理,规范中药饮片的销售行为,制定本程序。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各门店的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工作。 4.职责:门店相关人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5.程序: 5.1门店必须贯彻执行有关药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严禁销售假药劣药和质量不合格的中药饮片。 5.2销售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 5.3调配中药饮片处方时,应执行以下规定: 5.3.1审方: 5.3.1.1调配中药饮片处方时,处方必须经执业药师或药师审核后方可进行调配。 5.3.1.2审核中药饮片处方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执业药师或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对处方进行全面的审核,包括处方的日期与患者的全部基本信息,确认处方中是否存在妊娠禁忌药物、是否存在超大剂量问题、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等问题。 ☆对处方中各药物的药名、剂量是否准确进行审核,如有的中药处方出于某种目的存在着别名、杜撰名、错名等现

象,还有的处方中随意加大剂量。 ☆审核处方中是否存在相反、相畏药物;妊娠禁忌药物;过量药物等问题。 ☆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需经原处方医生更或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和销售,防止差错和事故发生。 5.3.2调配: 5.3.2.1调配处方时应认真负责、小心谨慎,切不可粗心大意。 5.3.2.2严格按处方要求调配,味数、剂量应准确无误。按处方所列品名、炮制要求、剂量,从各个药斗中抓取饮片。 5.3.2.3在调配处方过程中不能够多味或者缺味,更不能擅自以相似或者不同产地的药物冲抵代替。 5.2.3.3注意称量正确,不得手抓估计。称量时一般采用减重法分药,即一次称总量,而后分次倒药,待处方上药物全部抓齐后,应检查各味药物、药量与处方是否符合。 5.2.3.4有先煎、包煎、后下、冲服、烊化等煎熬要求的应另包注明。 5.3.3复核 5.3.3.1中药处方调配好以后,应有专人复核校对。 5.3.3.2复核人员主要复核以下内容:一校有无药味遗

中药处方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调配流程 中药调剂是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及责任性很强的工作。中药处方调剂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医院医疗水平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病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调剂人员不仅要对医师负责,更应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 中药调配工作流程可分为审方、调配、复核、发药四个环节。 一、审查处方:调剂人员收到处方后,要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将处方的全部内容彻底了解,然后着重审查以下项目。 (1)处方前记的审核: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婚否、单位或住址、处方日期、费用类别(是否医保及医保类别)。 (2)处方正文的审核,中药名书写是否清楚正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尤需注意。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药物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有脚注;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3)审方人员无权涂改医师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由审方人签名,审方中若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予以修订。决不能药师随意处理。 二、调配处方 (1)调剂人员接方后,应再次进行审方:应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特殊管理的毒性药或麻醉药处方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特殊中药,剂量是否有误。 (2)调剂人员应随时清洁工作台面及器具,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有序;经常检查校对秤的剂量准确性,配方时,一定要精神集中,认真仔细,按处方药味顺序逐一称量,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以利检查核对。 (3)一方多剂量时,不得以手代秤,可一次称取总量,按等量递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调剂人员应熟练掌握地方规定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按规定合理给付不同炮制规格的饮片。所调配的饮片应清洁、无杂质,符合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若发现有霉变、虫蛀、酸败、走油及假冒现象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并将问题上报有关负责人,予以处理。 (5)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不论有否脚注,都应按调剂规程的要求处理(应分单计量包,注明用法后与其它药一并装袋)。 (6)调剂称量时,首先要确认药名与药斗名称相符,取时要小心、仔细,避免饮片散落,造成前后药斗的串斗现象,用后应立即将药斗关好,以免其他药物撒落而造成混斗现象;瓶装药应立即将瓶塞盖好,以免张冠李戴。 (7)调剂时,一张处方未调配完决不允许调配第二张处方,以免混淆。一张处方也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重配或漏配。 (8)含毒麻药处方的调配按《医疗用毒药、麻醉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9)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按处方要求,对所调配的品种

带教记录中药处方审方及调配

中药处方的审方 一、审方的概念 中药审方,是指中药师在配方操作之前对中药处方所写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认真审阅核准的过程。它是中药调剂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提高配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二、审方工作程序: ①书写规范:审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等各项内容的书写是否规范,是否清晰。(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或盖章等) ②合理用药:审查处方药味、剂量、用法。有无字迹模糊不清,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以及漏写剂量,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重笔药名,特别是一字之差药味的笔误。 ③用药禁忌:审查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妊娠用药禁忌存在。 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后下、先煎、包煎等),“并开药”(指处方中共中央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⑤审查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配备齐全等。 三、审方的注意事项: 1.调剂人员不擅自涂改医师处方的药味、剂量、处方旁注等,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2.如有临时缺药,应请处方医师改换并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3.对未按照规定书写中药饮片处方的,应由处方医师修正后确认签字再给予调剂。 4.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特殊情况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中药处方的调配 一、调配的概念 中药的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按照处方要求调配齐全药物并集于一处操作过程。 二、调配的工作程序 ①对每味药应按处方先后顺序排列,逐一称量,逐味摆齐。 ②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必须另包并予注明。 ③方中如有坚硬块大的矿石类、动物骨甲壳类、胶类等药材应均捣碎方可投入。 ④处方上未注明生用者,一般付给炮制品。 三、调配的注意事项: 1.精神集中,认真仔细,以免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 2.配方时应参看处方,不要凭记忆操作,以防记错。 3.配方取药时应执行“三三制”,即药名与标签、实物三次核对,以防差错。 4.取药时要小心、仔细,避免饮片散落,造成前后药斗的串斗现象,用后应立即将药斗关好,以免其他药物撒落而造成混斗现象; 5.一张处方未调配完了决不应调配第二张处方,以免混淆。 6.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 7.保持配方室工作台、容器、用具等的整齐清洁。若发现有霉变、虫蛀、酸败、走油及假冒现象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并将问题上报有关负责人,予以处理。

处方调配差错登记表

处方调配差错登记表 差错发生日期:年月日发现差错日期:年月日差错内容:□药名□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疗程□配伍□其他_______ 差错药品是否发给患者:□是□否□其他_______ 患者是否使用了差错药品:(包括错误的药名、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等)□是□否□其他_______ 差错类别:□A类: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差错(差错未发生) □B类:发生差错但未发给患者 □C类:差错发给患者但未造成伤害 □D类:需要监测差错对对患者的后果,并根据后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伤害 □E类:差错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F类:差错对患者的伤害可导致或延长患者患者住院 □G类:差错导致患者永久伤害 □H类:差错导致患者生命垂危 □I类:差错导致患者死亡 □其他________ 患者伤害情况:□死亡(直接死因):死亡时间:年月日□抢救(措施): □残疾(部位、程度): □暂时伤害(部位、程度):_________ (恢复过程):□住院治疗□门诊随访治疗□自行恢复 □无明显伤害 引发差错的因素:□选错药□处方辨认不清□缩写□药名相似□外观相似□分装□稀释□标签□其他_______ 发生差错的场所:□病房药房□门诊或社区药房□诊所□护士站□患者家中□其他_____ 引起差错的工作人员职位:□初级药师□中级药师□高级药师□护士□医师□其他_____ 其他与差错相关的工作人员:□初级药师□中级药师□高级药师□护士□医师□其他_____ 发现差错的人员职位:□初级药师□中级药师□高级药师□护士□医师□其他_____ 差错是如何发现或避免的: 患者年龄:性别:□男□女诊断: 差错相关药品:商品名:通用名:生产厂家: 剂型:剂量/浓度: 包装类型:包装容器大小: 是否能够提供药品标签、处方复印等资料:□是□否□其他_______ 差错发生的经过:请简述事件经过、后果、相关人员职位、工作环境(如药品条形码、工作人员换班、缺少24小时制药房、药品存放条件等) 对预防类似差错发生的建议: 报告人:联系电话:传真: E-mail: 邮编:联系地址: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

编号:SY-AQ-0434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 对操作程序 Operation procedures of prescription review, alloc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 程序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目的:为保证验中药饮片的质量,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程序的操作,并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根据《药品管理法》、GSP及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等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门店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等工作。 3.责任部门或人员:中药饮片审方、调配、复核员。 4.工作程序:中药饮片配方应按照:审方、划价、交款、配方、复核、包装、唱名点交的程序操作。 4.1.审方。执业中药师审方(或远程审方)主要审核配伍和剂量。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需经原处方医生更改后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对处方所列药味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如本店缺味配不全,应尽力寻找货源配全,如确实无货应请原

处方医生更改处方。对处方字迹不清,药名不准确的,不得随意猜测,应请原处方医生重新写清。调配特殊管理的品种,应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限量供应,无正式处方或不符合规定不得供应。 4.2.划价交款。划价计算药款要准确,填写发票要字迹清楚。收款员要唱收唱付。 4.3.配方。配方人员应按处方排列的药名顺序称取,如一次称取,分摊几剂,应力求均衡。饮片的称量误差正负不得超过3%,方剂中有先煎、后下、布包等要求的药味,应各包并写明要求,不得统包混在一起,处方配齐后,配方人员要自行核对一次。 4.4.复核。复核人员应按处方排列药名顺序逐味核对,并清点核对总味数,复核后记录《配方登记表》由配方人、复核人签字。 4.5.包装。配方人员应按剂分别装袋封口,再外加包装,以便顾客携带。 4.6.唱名点交。配好的药点交顾客时,要与顾客核对姓名,并交待煎药要求和注意事项。已配药的处方上应加盖刻有店名和配药剂数的

中草药处方调配处理

中草药处方调配处理 发表时间:2012-11-20T14:57:48.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王金宁[导读] 中草药处方调配处理,是指对汤剂处方的处理,药剂人员按方后要对处方进行审核,要根据医生对病人病情需要及药物性质,提出不同处理意见。 王金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中草药处方调配处理,是指对汤剂处方的处理,药剂人员按方后要对处方进行审核,要根据医生对病人病情需要及药物性质,提出不同处理意见。【关键词】中草药处方调配处理药剂人员在配方时,常在某药的左下或右下方以小字注明处理意见。遵照医嘱认真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有:(1)先煎药 难溶性药物需先煎,或贵重药品,先煎药。预先煎煮约15分钟。常见先煮药物如:代赭石,自然铜,龙骨,龙齿,阳起石,鹅官石,珍珠母,蛤壳,龟甲,鳖甲,鹿角,穿山甲,海马,人参,三七,钟乳石,寒水石,白石英,紫石英,石决明,牡蛎等矿石,贝壳类药物。 (2)后下药 许多含芳香性成分的药物及其他不耐热药物,不应在煎煮开始时放入,以免有效成分的挥发和破坏,一般应在煎煮开十分钟左右下药。但某些地区也有将这类药材和一般解表汤剂同样煎煮。 常见后下药物如:苏合香,厚朴花,紫苏,薄荷,砂仁,豆蔻,葱白,石菖蒲,肉桂,沉香,悉心,藿香,香薷,广木香,大黄,钩藤,玫瑰花,代代花等(3)打碎 有些带壳的种子类药材,质较硬,不易煎煮,或因芳香油性药物不宜事先研碎保存,而须临时打碎者,均应配方时临时打碎(或研,冲,捣碎)便于有效成分溶出发挥药效)。还有矿石和动物类的药物如:代赭石,石膏,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等应事先打碎常见的打碎的药材如:蔻仁,砂仁,瓜萎仁,苏子,莱菔子,半夏,杏仁,桃仁,延胡索等(4)布包 由于药材外表附生物,如毛苷煎煮时易使药液混浊,不便服用,或因质粘,而形成糊状,质轻煎煮时易赋予表面,随沸腾而溢出的,均需用纱布袋将药装入煎煮常见布包的有:车前子,旋复花,枇杷叶,生蒲黄,海金沙,血余炭,辛夷花,夜明砂,青黛,马孛子,葶苈子,六一散,蚕砂等(5)烊化冲服 胶类,糖,密等药材,应以烊化方法入药,这类药材不易入煎,易粘锅底而煮焦,或粘固它药,有碍有效成分的浸出,多采用烊化冲(和)服。将这类药材置小杯中加水适量,置沸水中温墩至药熔化,和或冲入药汁一起服下。 常见烊化药有:阿胶,龟板(甲)胶,鹿角胶,虎骨胶,安息香,糖等(6)易挥发及贵重药品凡易挥发,比较贵重或不溶性药物,不宜久煎,应先研成细末,待汤剂制成后投入,搅匀内服。如麝香,马宝,羚羊角,犀角,珍珠,参三七,琥珀,紫砂,血竭,沉香,川贝,肉桂等另外,如发现以配发的药有差错,应及时追回予以更换,如已服用要及时向医生反映,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7)不同病种应注意煎药方法前人在煎药,服药的方法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也要注意吸取这些宝贵的经验。例如《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煎服法:“……取药一剂用水七杯,微火煎取三杯,除去药渣,温水一杯,约过半小时,再喝热稀粥一杯,以助药力,盖上被睡卧约两小时,令遍身潮润出微汗为好,不可令大汗淋漓,如大汗,病必不除.若服这一杯药病全好了,就停服其余的两杯.若服一杯没有出微汗就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再照前法服一杯,约在半天左右的时间可连服三杯.若病情较重,则可不分昼夜连续服用.若服完一剂病症仍有,可再煎服一剂.遇汗难处者可连服二.三剂.”大承气汤的煎服法:“用清水十茶杯,先煮枳实,厚朴,取五杯,去掉药渣,放入大黄,载再煎到两杯时,去掉药渣,放入芒硝,更上微火煮一二沸,分成两次服,服药取得大便泻下后,其余的药就停服。”《金匮》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的煎服法:“以水十杯左右和蜜,用勺扬二百四十遍,用此蜜水,煮药,取两杯半,温服一杯,其余的一杯半分成两次服。”再如大乌头煎,“大乌头五枚,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去掉药渣,加入蜂蜜两杯,再煎至水气尽,得两杯。壮人服0.7杯,弱人服0.5杯,如不效,明日再服,不可一日服两次。”再举《温病条辨》中银翘散的煎服为例:“……杵为散,每次服18g,用鲜苇根汤煎药,煎到药味大出,就去下,不可煮的时间太长.病重的,约四小时服一次,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病不解者,原方再服."还有的药方如"鸡鸣散",则要求在清晨4时左右服才有效果.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煎药方法,服药方法,都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医生处方中药物组成需要,告知病人家属此药用文火煎煮还是用武火煎煮。参考文献 [1]《中药知识》. [2]《用药心得十讲》.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编号KW-QM-019-2014 起草部门质管部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批准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订部门修订日期 分发部门保管部门质管部变更原因根据2013年修订版GSP管理规范要求版本号第二版 1、目的:为依法经营,做好处方药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销售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依据:引用标准及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3、范围:适用于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职责:处方调剂员、药师、执业药师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处方审核: 5.1.1人员要求:处方审核人员要由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担任,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5.1.2审核内容: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5.1.3处方拒收: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对处方所列药品本店没有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换其他药品。 5.2处方调配: 5.2.1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 5.2.2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5.3处方复核: 5.3.1调配人员调配完成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与药品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复核无误的,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还调配人员发药。 5.3.2调配人员发药的同时,向顾客交待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并将留存处方,按月进行装订。

实训:中药处方调剂

实训三:调配中药处方 一、实训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中药处方审方、调配、复核、发药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2.熟悉中药处方调配、发药的操作流程。 3.熟悉中药配伍禁忌的内容、中药名称和处方应付、中药调剂常用工具的使用。 (二)技能目标 1.能审核中药处方的各项内容,判断其合理性。 2.能正确使用戥秤。 3.能按照调配操作规程进行中药饮片处方的调配。 4.能按照复核、发药的要求对调配后的中药饮片进行复核、包装与发药。 二、实训材料 任课教师自拟处方若干、戥秤、包药纸或纸袋、中药饮片数种等。 三、实训内容 学生3人一组,分别担任审方人员(兼患者角色)、调配人员、复核与发药人员,实训过程中3人轮换角色。 (一)中药处方的读识与审查 任课教师自拟中药饮片处方,有意拟定错误,审查内容包括配伍禁忌、超剂量、处方应付、别名和并开药名、特殊处理的药物等。学生审查10~30张中药饮片处方(视学生实训人数而定),并填写审方记录表。 表3-3 审方记录表(30分)

(二)中药处方的调配 学生根据审方结果,使用正确中药饮片处方进行调配操作练习,训练效果以下表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表3-4 处方调配实训效果评价表(40分)

(三)中药处方的核对与发药 学生按照处方复核内容要求对中药处方调配结果进行复核,复核后包装,并按照发药要求向患者发药。填写复核、包装与发药练习记录表。 表3-5 处方复核、包装与发药练习记录表(30分)

四、思考题 1.简述处方调配操作的程序及操作注意事项。 2.审查处方出现的问题应如何处理? 3.你认为调剂人员要熟练完成中药饮片的调剂工作应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范程序 中医院药剂科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制定了中药处方:审方、计价、调剂、复核、分装、发药,处方调剂操作规范四查十对程序。 1、审核处方:调剂药师接到医师处方,应当认真逐项审核医师处方,对处方前记、正文、后记进行详尽审核。前记审核处方开具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址。正文审核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药品代号、字迹潦草不清、超常用药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审核医师处方脚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缺药注明等,审核发现存在用药不合理处方,立即退回告知处方医师,请其重新开具或修正处方并签字确认,否则不得调剂,药师不得擅自更改处方。后记审核医师签名、计价。 2、调剂药师应当遵守处方调剂制度,凭本院合格有效处方、调剂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剂。 3、药师调剂处方时必执行“四查十对”流程: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对超常不合理用药,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进行纠正。

4、处方调剂: (1)、处方核算计价患者交款后,交由调剂药师方准调剂。 (2)、调剂药师根据处方正文内容调配。调剂药师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药品,调剂药师应该认真、细致、量称准确、分摊均匀等量,不得缺斤少两,处方调剂剂量总量误差在±5%以内。 (3)、处方调剂过程中发现疑问,调剂药师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或其他药师咨询。 (4)、药师调剂处方过程中,必须依次按处方从上至下,从左至右进行处方调剂。 (5)、调剂过程中对特殊煎法的饮片,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毒麻药品回戥秤量,需要单独调剂、单包注明,发药时详尽告知患者煎法、用法、用量。 (6)、处方调剂完成毕,调剂药师首先自行审核所调剂的饮片药品,将处方与饮片交处方审核药师复核无误包装。 5、药师复核: (1)、处方审核药师按医师开具的处方,对照中药饮片药品逐一进行复核,如有遗漏药味、错误调剂或数量不符等,处方审核药师立即告知调剂药师予以纠正。 (2)、复核药师复核无误,复核药师在处方上签名。调剂药师将饮片中药交付给患者,在处方上签名或加盖专用签

(完整版)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表.doc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记录表 年月日检查标准检查部门及内容检查结果 1.麻醉、Ⅰ类精神药品管理有完善1、药剂科:管理制度及负责人员管理制度:有□无□的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名单人员构成名单:有□无□ 2.专库(柜)加锁(双人双锁)。2、药库:入库验收记录、出库记登记进出库专用账册:有□无□ 3.专用处方调剂有专用账册登记,录、专册登记内容,进出库专册登记:有□无□药品进出库有专用账册登记,专用演示专库加锁、双人双锁进出库专册登记齐全:是□否□账册按规定项目登记齐全、详细、 准确。专人负责:有□无□4.再次领取麻醉、Ⅰ类精神药品注3、门诊药房:专人负责情况,及处方内容齐全:是□否□射剂时交回已使用过的空安瓿。处方内容(是否缺项)、处方限量处方是否超量:是□否□5.有无麻醉、Ⅰ类精神药品被盗事(是否超量)、专用处方及专册登登记处方专用帐册:有□无□件发生。记内容、专柜及周转柜药品基数、处方专册登记:有□无□ 6.交接班记录日消耗记录、专柜加锁、空安瓿及处方专册登记齐全:是□否□ 7.专用病例是否建立,内容是否完回收存储。药品基数是否合理:是□否□整。日消耗记录:有□无□ 专柜加锁:有□无□ 空安瓿回收:有□无□ 专人负责:有□无□ 处方内容齐全:是□否□ 处方是否超量:是□否□ 4、病房药房:专人负责情况及处登记处方专用帐册:有□无□ 方内容(是否缺项)、处方限量(是处方专册登记:有□无□ 否超量)、专用处方及专册登记内处方专册登记齐全:是□否□ 容、专柜及周转柜药品基数、日消药品基数是否合理:是□否□ 耗记录、专柜加锁、空安瓿回收存日消耗记录:有□无□ 储。专柜加锁:有□无□ 备注:各项目的检查细则参见“永登县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空安瓿及废贴剂回收:有□ 检查人签字: 无□ 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正式版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 程序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目的:为保证验中药饮片的质量,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程序的操作,并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根据《药品管理法》、GSP及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等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门店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等工作。 3.责任部门或人员:中药饮片审方、调配、复核员。 4.工作程序:中药饮片配方应按照:审方、划价、交款、配方、复核、包装、唱名点交的程序操作。

4.1.审方。执业中药师审方(或远程审方)主要审核配伍和剂量。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需经原处方医生更改后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对处方所列药味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如本店缺味配不全,应尽力寻找货源配全,如确实无货应请原处方医生更改处方。对处方字迹不清,药名不准确的,不得随意猜测,应请原处方医生重新写清。调配特殊管理的品种,应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限量供应,无正式处方或不符合规定不得供应。 4.2.划价交款。划价计算药款要准确,填写发票要字迹清楚。收款员要唱收唱付。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 操作程序(标准版)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标 准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为保证验中药饮片的质量,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程序的操作,并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根据《药品管理法》、GSP及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等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门店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等工作。 3.责任部门或人员:中药饮片审方、调配、复核员。 4.工作程序:中药饮片配方应按照:审方、划价、交款、配方、复核、包装、唱名点交的程序操作。 4.1.审方。执业中药师审方(或远程审方)主要审核配伍和剂量。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需经原处方医生更改后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对处方所列药味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如本店缺味配不全,应尽力寻找货源配全,如确实无货应请原处方医生更改处方。对处方字迹不清,药名不准确的,不得随意猜测,应请原处方医生重新写清。调配特殊管理的品种,应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一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 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时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二看划价 1.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工作宜由中药专业人员完成。 2.经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 3.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分。 4.代煎药可加收煎药费。 三是调配 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根据药物不同体积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或毒性药,克以下的要用毫克戥,保证剂量准确。称量前检查定盘星准。 3.一方多剂时用递减分戥法称量,每味药应逐剂回戥,特别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四是检查复核 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 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 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未捣碎等; 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包; . 5.抽查剂量准确程度,要求每剂重量差异不超过±5%,贵重药和毒性药不超过±1%。 五是发药 1.核对处方姓名和取药号牌后,询问患者开药剂数以便再次核实。

中药房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房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 1、岗位工作人员穿戴衣帽,佩戴胸卡,准时到岗。 2、整理调配工作台,清理工作无关物品,用擦布擦拭工作台,整齐摆放包药纸、笔、背心袋等工作必需用品。 3、开启电脑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点击发药负责人,并输入密码。 4、收到处方后,审核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剂量、贴数和用法等),处方有否配伍禁忌,用药是否合理,如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则向病人说明情况,并指导实施。 5、处方审查合格后,对处方药品进行逐一调配,调配时检查饮片名称、规格、剂量、贴数等,确保处方要求相符,同时检查饮片的外观质量,如遇不合格饮片,不得继续调配,并立即从药斗中撤下,存放于指定地放待处理。 6、为了方便核对,必须将其中一贴的饮片按顺序逐一平方在包药纸上。 7、调配完毕的处方必须先自行检查核对,书写患者姓名、编号,无误后签名,交核对人员复核,再次确认无误后开始包药,完毕后,交给发药岗位。 8、处方与药品审核无误后,呼唤病人姓名,验证病人身份(核对发票联),将药放给病人,同时向病人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和必要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有特殊用法或用药时间有要求的药品。 9、全部药品发放完毕,在电脑上点击"窗口发药"确认发药,将收

费清单放于指定地方。 10、如遇病人未带收费清单或发票来取药,岗位人员首先应指导其去取来发票再取药,如病人确己将发票遗失,但能提供病人姓名、性别、处方日期、处方医生、付费金额等信息,药房核对电脑属实,且该处方确未发,则岗位人员指导其出具单位证明或书面取药证明,内容包括:病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所取药品、取药日期等,岗位人员将其收进后放在专处以备查考。 11、调配用的饮片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杜绝滞库。 12、调配完毕后整理工作台,物品放于指定地方。同时将配药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放入垃圾收集箱中,并适时清理中药房。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处置程序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置程序 一、差错事故的种类 1、处方医师的错误医师由于不了解药名、剂量、规格、配伍变化、用法而书写错误处方药剂人员未能检查发现依照错误处方调配发药。 2、调配错误药剂人员错误调配药品品种、规格、剂量、数量以及用法错误等。 3、标示错误药剂人员在药袋、瓶签上标示患者姓名、药名、规格、用法、用量时发生错误。 4、管理混乱药品效期管理不严药品贮藏不当等原因配发了过期、失效、霉变的药品等。 5、特殊药品未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而流入非法渠道。 6、其他情况如擅离岗位延误急重病人抢救时机等。 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 1、各部门均应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2、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及时如实报告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出严肃追究。 3、每月向上级职能部门报告医疗安全情况。 4、发生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领导。 三、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处理办法 1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

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药剂人员在发生差错事故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轻差错事故造成的后果同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严重的差错事故应及时向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长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药房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如实登记差错事故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人员每月对本月发生的差错事故认真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和解决方法。 4对于发生的差错如能及时发现并及时更正未发生不良后果的登记后给予当事人口头警告。 5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未能及时发现被临床科室检查发现当事人应积极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登记差错并进行相应处罚造成药品损失的另由当事责任人等价赔偿。 6发生的差错事故酿成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的按医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处罚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四、发药差错原因分析 1、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差错某些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作风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加之现在药品种类繁多如果对药房药品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适应症及商品名和通用名不能熟悉掌握又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责任心从而导致调剂差错这是发生差错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处方调剂未按操作规程完成医院药剂调配人员在处方调配过程中从处方审核→配药→核对→发药未严格操作规程而出现某个环节上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Xxx 大药房文件编号-GC02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保证中药饮片的安全。 范围:中药饮片 责任:质量管理员、营业员、驻店中药师 内容: 1、处方审核 1.1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处方有无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有无药味、剂量、用法、剂数;有无医生签字、开方日期;有无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药、超过规定剂量等问题;处方字迹是否清晰;是否存在错写药名、重味现象。审核人员对以上项目审核无误后,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

1.2处方无医师签字、项目不齐、字迹辨认不清的,审核人员应拒绝调配,并告知患者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 1.3处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审核人员应拒绝调配,并告知患者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字。 1.4处方应付药味本店短缺时,审核人员应拒绝调配,并告知患者找开方医生更换其它药味。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处方中的药味。 2、处方调配: 2.1调剂人员根据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剂人员配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 2.2调剂人员称取药味应按处方所列顺序间隔平摆,不得混放一堆,以利核对。调剂过程中必须按处方从上至下,从左到右进行调配。 2.3处方中要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法的药味,应进行单包并注明用法。需要临时捣碎的药味应使用铜缸捣碎,铜缸在用后立即擦拭干净,不得残留粉末。 2.4调配处方完毕,调剂人员检查核对无误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

3、处方复核 3.1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味逐一进行复核。检查药味和剂数是否正确,称取剂量是否准确,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或掺混异物等。 3.2 检查调剂人员是否违法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有毒中药是否超剂量。 3.3 检查处方所列有特殊要求的药味是否单包并注明用法。 3.4 处方核对完成确认合格后,在处方上签字并交给调剂人员发药。 3.5调剂人员发药时要核对患者姓名、取药号、取药剂数,避免发错药;向患者详细交代煎法、服法,需另加“药引”或为外用药时,要说明该情况;提醒患者注意对鲜药保鲜,防止发霉变质;检查附带药品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方可发药。

精选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doc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一、审方 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或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时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二、划价 1.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应在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 2.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分。 三、调配 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 称量前检查定计量器,保证剂量准确。 3.一方多剂时的称量,每味药应逐剂称量,特别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四、复核 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 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 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等。 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包。. 五、发药 1.核对处方姓名后,询问患者开药剂数以便再次核实。 2.详细说明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对特殊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另煎、布包煎等需向患者特别说明和提示。 3.耐心解释患者有关用药的各种疑问。

中药房处方调配操作规程

中药房处方调配操作规程 一、审方 1、负责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工作,原则上要求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由于资源有限,中药师日常也参与审核工作,但必须经过定期培训、考核后方可担任。 2、审核处方上姓名、性别、年龄、科别、日期、医师签字等,项目不全时须请医师补充。 3、审查处方中如有相反、相畏及禁忌药物,毒性中药饮片使用量超过规定剂量或有改动时,需请处方医师再次签字确认后方可调配。 4、认真审阅处方上药品的名称、剂量、剂数等,处方书写是否规范。 5、审阅处方中有无短缺品种,对紧缺、脱销品种中药师有责任向处方医师介绍相似疗效的替代品种,但中药师无权随意将相似疗效品种互为代用。 二、配方 1、中药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调配工作。 2、除详细审查处方中相反、相畏、禁忌和毒性中药饮片及剂数外,还需核对药品别名、脚注等,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3、调配小包装中药饮片需依据处方显示的规格调配。 4、调配的各种饮片,应保证洁净、没有杂质,无发霉、变质、虫蛀等不合格药品。 5、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品种,应按照煎药常规另包并注明用法。 6、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劈”等脚注说明捣碎方可入药。 7、毒性中药饮片在称量时,要用递减分戥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戥,并按处方剂量分包。 8、调配完毕,应先自查无误后再确认签名。 三、复核及包装 1、负责小包装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处方复核工作,由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

格人员承担。 2、复核时首先要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所开的药味剂量和剂数,确保无多配、漏配、错配等现象。 3、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 4、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等变质现象,并符合本院的“中药调剂给付标准”。 5、复核时应该核对和检查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的药品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以便提醒患者注意按规定方法煎药和服用。 6、中药饮片处方要求随机抽查核对,逐剂清点包数,复核率应达到100%。 7、复核无误后即可签字包装,并在纸袋上张贴标签,防止差错发生。 四、发药 1、发药交待人员跟处方复核人员为同一人员。 2、发药时要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注意相同或相似姓名等,以防发错造成事故。 3、无论内服或外用药都必须向取药者详细说明用法、用量、煎药方法、禁忌症,有先煎、后下、布包煎等应给以提示。 4、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用药咨询问题,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5、核对正确后,在处方上签字、发药。 6、每日工作完毕时应及时清点处方及单据,按日分类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