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设计

学生姓名:王曌欣指导教师:武文婷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广场的建设,因为它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客厅”。城市广场体现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和文化内涵,也反映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当代人们推崇“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等思想,人在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城市广场在设计时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人的需求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但是当代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不少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缺乏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还没有真正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文化和生活需求出发。这需要对其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

A brief talk about the humanized design of urban square

Student:Wang Zhaoxin Advisor:Wu Wenting

(College of Ar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 P.R. China)

Abstract:Am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 are accelerating. Because it symbolizes the soul of a city and is so called the "living room " of the city, now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quare. A city square not only reflects the unique landscape and culture of the city, but also reflects the lives of urban residents. Nowadays, the ideas of "people oriented" and "humanism" have been into people’s heart and the ideas play a more importance role in our life, which requires the design of city square must advance with times. Designers shoul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needs of the human and give a humanized desig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ity. It is because people lack the concept of humanized design. Many designers do not really consider from the people’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ultural and life needs. This needs to be analyzed to find solutions and right measures.

Key words:urban square;humanization;design

引言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加快、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市广场是已不单单是一个广场的作用,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场所,也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娱乐性、艺术性的活动场所,已经成为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广场与人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在广场中停留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既是广场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评价广场设计的重要标准之一。城市广场设计的人性化已经日显迫切。设计者要尽量避免以前设计的弊端与问题,需要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设计,对不同使用者进行不同的设计,做到充分为使用者服务,方便人们的生活,建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城市。

1.城市广场与人性化设计

1.1 城市广场概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广场在城市中是由建筑物、街道或绿化带围绕而成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社会活动的中心。城市广场是一个主要为硬质材料铺装与园林绿化结合的户外活动空间。广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城市里最有生气、最有活力的地方,是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成了外来游客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一个窗口,展现一个城市的魅力。此外,还有着供人散步游玩、交流集会、学习娱乐等功能,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它是同时有树木、花草、地被植物、水体、建筑小品等多种环境要素存在的公共空间。

城市广场是为社会群体服务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绿化、水体、地面铺装、建筑小品等环境要素着手,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特色类型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人群的需求,应该重视城市广场的使用者对设计的参与。

城市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融合了建筑、美学、植物学、生态学、规划设计等多门学科的精华,同时要考虑人、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由于现在时代的进步,广场设计不单单要考虑其集会、休闲、运动、娱乐、交通等功能,还要考虑如抗震防灾避难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残疾人使用问题、经济效益等问题,这无疑给广场设计增加了难度,但是也使得广场设计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立体化、生态化、时代化。

1.2 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人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质、基本属性,主要区别在于人有精神活动和心里运作。从最早的欧洲启蒙运动发展到现当代,人性、人文主义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渗透到人们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渴望自由、舒适、便捷、和谐的生活,这就需要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设计应是以人的基本生理、心理、行为、社会文化特征、生活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是体现大众生活的设计。简单说人性化设计就是从过去对功能的单一满足上升为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关怀。在设计中赋予更多情感的、文化的、审美的内涵。建立一种人与物、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妙境界。

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就是指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根据人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来进行设计。不同性质的广场、不同类型的人群都应有着不同的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还要结合好诸多环境因素,本着人本之道、人性化的原则,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的关系,满足各层次、各年龄段人在广场中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行为需要、情感等需要。要让人们能在城市广场中找到一片自己的乐土。

1.3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格外重要。高速发展的电脑网络生活、压抑的生活工作环境、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使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性也在慢慢淡漠。人们迫切需要休闲放松、交往交流等精神活动,也就引起公共交往场所需求的大增。如今许多人渴望公共活动,即便是短暂的午餐时光。城市广场能满足人们在当今时代的诸多需求,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美的生活是物质需求的满足,更是精神文化的实现。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是顺应时代的呼唤,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但是,现在城市广场的诸多弊端:广场尺度过大、空间划分不明确、功能单一、交通的混乱、卫生状况差、设施缺乏人性化、植物稀疏等,减少了人们对广场的使用,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广场中的交流与聚会。可见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已日显迫切。

这就要求城市广场设计时考虑的主体是空间的使用者而非设计者,要从使用者生理上、心理上的进行关爱,考虑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使设计人性化。营造出适合人们进行交流交往休闲的人性化环境。

1.3.1 交往的需要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精神上的需要。一个人,一旦脱离他人、群体和社会,无论其心理还是行为均会受到极大影响,久而久之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应该多创造一些市民生活化的公共空间,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来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

1.3.2 城市观光的需求

城市广场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应展现城市的特色,让人大概了解这个城市。

1.3.3 休息的需求

沉重的生活工作压力让人们精神一直压抑着,要是有个地方可以让人停下脚步、坐下来和熟人聊聊天休息休息,有助于缓解人的紧绷的神经。

1.3.4 娱乐的需求

城市广场常常是人们自发举办各种文娱活动或社区举行文艺晚会的重要场所。人们欢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体验着生活的快乐。

1.3.5 锻炼身体的需求

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可供锻炼身体的地方不多,城市广场往往是人们锻炼身体的首选之处,满足人们身体的需求。

1.3.6 亲近自然的需求

压抑的城市生活的让人们一天天远离自然,这就需要城市广场人性化的自然环境人们拉近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让人们释放自我,返璞归真。

2.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要素

大体上, 城市广场空间的构成要素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要素。也可根据人们的感知分为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种。显性要素是指绿化、道路、铺地、建筑小品、构筑设施、水体等一些可视形象,隐性要素则包含人的空间行为、情感要素、广场的文化内涵等。相对来说,显性要素是物质上的,隐形要素是精神上的,显性要素是隐性要素存在的载体, 也是体现现代环境设计人性化、自然化的物质基础。

2.1 人性化设计的要素

2.1.1 环境要素

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这是城市广场中最直接最能体现人性化的要素,也是其他要素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是指广场所在地域的自然特性(当地的地形、气候、水土、植被等),要想设计人性化的广场,就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充分融入到设计中,最好是直接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工环境是指人为设计的绿化、道路、铺地、建筑小品、构筑设施、水体等一些可视形象,是人性化环境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其他要素的具体体现。

2.1.2 人文要素

指该地区人们在观念体系上形成的特征,如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是由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这影响着广场的总体设计思路与方向。

2.1.3 人的要素

指城市广场设计时要考虑使用者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将其很好的融入广场设计中,顺应使用者的行为习惯。

2.1.4 空间要素

空间构成是广场设计中最基本的人性化要素之一,广场最主要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定的空间做一定的事,因此在广场中要考虑到人们对各种空间的需求。有用来聚会活动的,这就要求要有很大的方便人流疏散的空间;有用来玩耍游戏的,需要既安全又开阔的空间;有用来休息的,就要有安静的空间;有用来窃窃私语的,需要较隐蔽私密的空间;有用来行走的,就通畅的空间...这些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出不同氛围的空间。

以上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设计师的任务将这些人性化要素结合起来,创造出符合人所需要的城市广场。

3.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修建城市广场已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大规模的城市广场开发热潮中,许多都是盲目追求大尺度或照搬国外,抛弃了地方特色,风格趋同。“移植”、“嫁接”的痕迹特别明显,给人以生硬、牵强的感觉。多数片面追求构图效果,仅为观赏,不为参与,缺少了人性化。当人们漫步于这些广场中,最明显的就是空旷、无人的感觉,缺乏个人空间感,没有亲切、愉悦、自然的感觉。凡此种种,都表明了我们在建造城市广场的过程中,忽视了活动于广场中的人的感受,忽视了使用者的需求。

3.1 尺度过大、空间划分单一、空间围合感不强

当前国内的一些广场,过于追求规模、气势,和所谓的气派,各城市广场进行攀比,导致广场尺度过大,不能给人以亲切感,让人产生距离。广场空间没有多层次的划分,大多数是较为规整的格局,比较单一,没有针对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空间,让人觉得单调乏味。广场功能单一,缺乏多样性,没有结合周边环境进行功能划分。

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由于太开阔,视线没有遮挡,缺少空间的围合,容易使人在行为及心理上产生不安定的感觉,缺乏一定的私密隐蔽空间,致使游人在广场内停留的时间较短,使广场缺乏内聚力及吸引力。

3.2 缺少对使用者的考虑

广场从设计到实施很大程度上由设计师和政府或开发商决定。政府提出要求,规划者进行设计,对市民的意愿和需求考虑甚少。很多城市广场的设计没有从使用者的不同类型、行为习惯、心理生理需求出发,设计出来的广场就缺少了亲和力。有些广场走了很久也没有个座椅,或是找不到一个垃圾箱;炎炎夏日,有些广场空旷一览无余,找不到一个遮阳休息的地方;有些没有为特殊人群考虑(盲人、残疾人等);有些景观只能看不能走近参与... 这些都会让使用者为之不爽,大大降低了广场的使用率。

3.3 欠缺对当地的人文特色、自然资源的考虑

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核心,能以最直接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当地的特色与文化,体现一个城市的魅力。城市广场的建设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向地域性、文化性的发展趋势。因此每个城市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然而当前城市广场的建设多数是盲目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现代化、国际化的造型,并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没有根据当地的气候、人文地理特点因地制宜的设计,缺少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广场建设就缺乏文化理念素材和根据。建设时往往是从外省大规模引进先进的材料和植物,并没有

考虑当地可用的资源,这无疑是一种浪费。现在我们正面临着“民族化”与“国际化”、“崇洋风”与“传统风”、“商业化”与“人性化”的挑战。

3.4 服务设施不完善

目前很多新建的城市广场中服务设施都不够完善,不够人性化。大大减弱广场的舒适性及吸引力。一些照明、音响、电话亭、标志牌、垃圾箱等设施造型不够人性和美观,与整个广场的风格不符;有些位置的摆放影响了交通和主要的观赏视线;有些座椅的尺寸和摆放不够人性和人机,这不利于人们休息交流。这就要求在广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游人的各种行为需求,做到美观、实用、环保、人性的设计。

3.5植物缺少地域性、层次性和人性化

一个城市广场的植被如果是本地或是原地块的,会很有当地特色,便会吸引不少游人,但是现在很多广场在建设时一上来就挖光原来的植物再填平移植外来的植物,这样既破坏了它原有的生态系统又浪费人力物力。这一点国外许多广场是不一样的,他们注重对原生植物的保护并进行改造。

现在许多城市广场都采用大片装饰性草坪和工整的修剪,虽然很具有观赏性,但却有些单一与机械化,缺少了植物本生自由生长的活力与生命力,同时也减少了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在植物配置时有些单一,缺少竖向上的变化与层次。

有些植物没有结合周围的设施与建筑小品,显得很突兀,或是没有考虑植物以后的生长对它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植物选种时缺少对人需要的考虑。例如在一些灰空间里只需选一些较疏的植物作为过渡、稍微的遮挡即可,要是选中了很密实的植物,那就完全没有了空间的渗透,只是个封闭空间了;座椅周围的树要高大让人能在树荫下活动;植物的疏密搭配要有秩,在冬天时就需要落叶树让人能吸取阳光。很多草坪都会有栏杆或是立有“禁止践踏”的标牌,这就将人拒之于外,不免令人遗憾。

4.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解决措施

4.1 环境要素方面

环境构成要素可分为绿化、铺地、水体、建筑小品、服务设施、道路等要素。它们是人性化环境形成的必然条件,只有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创造人性化的城市广场。

4.1.1 绿化

要设计人性化的绿化,就要从植物的形、色、香入手,结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创造出的具有纹理、色彩、形态、密度、芳香的多样性绿化。从而打开人的全部感官,从视觉上和嗅觉上来欣赏植物的美,与自然进行亲们的对话,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通过绿化再营造出一个安静、舒适、自由的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交流、休息的场所。同时还要发挥绿化保护环境,软化空间、塑造景观、划分空间等作用。将植物巧妙的融入人的氛围中,为人服务。同时植物搭配种植还要考虑季节的变化,春花浪漫,夏荫浓郁,秋景宜人,冬景怡神。还有应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维护,根据人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4.1.2 铺地

铺地对空间的构成与划分有重大作用,它可以限定空间、过渡空间、加强空间感、增强识别性,通过地面的图案有机的将将人、树、设施联系起来,起到了整体协调的作用。城市广场的铺地较大,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空间进行选择不同材质与大小的铺地,做到多样化与丰富性,铺装图案还要与该空间风格相符;另一方面应注意多样化图案的秩序美和整体美,否则会使人眼花缭乱而产生视觉疲倦,降低了注意与兴趣。还有在楼梯台阶等地方不应设置太花的铺装,以免游人看不清发生意外。

4.1.3水体

水一直是城市广场中恒的主题,它的丰富多变性给广场也带来了生气。可以巧妙结合水的静止、流动喷发、跌落等特性,在不同场所放置不同水景,在水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的活动同时要考虑人的安全措施。在一些主要空间可以设置大型的喷泉与水晶,在安静的地方设置一些小溪流,在人流多的(特别是孩子)地方,设置一些旱喷、水池,在临河的地方设计一些亲水平台、地浅的水池等。

4.1.4 建筑小品、服务设施

建筑小品与服务设施应该尽量完善和人性化,它们造型除了美观,符合广场整体风格外,还要实用耐用环保,最重要的是符合人体尺寸,让人用起来更加舒适。同时它们的位置摆放也要亲切宜人,间距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设计时要对人们的心理因素多加考虑。例如座椅之类的设施能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所以设计时距离要有近有远,还可以增添台阶、花池、矮墙等辅助座位,增加了情趣。

4.1.5 道路交通

城市广场的道路交通主要是广场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有关的道路,往往人流较多,应该宽敞开阔,尽量减少障碍物阻挡,保证人流的畅通。同时也要做好与内部广场的分隔,以免受到干扰。广场内部道路应设置等级,保证能通到不同的景点,做到方便快捷。同时根据不同的功能区进行变化,可曲可直、可宽可窄。道路要做到有变化不重复,以便正确的引导游人进行参观、行走。

4.2 空间尺度方面

4.2.1塑造宜人尺度的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的功能日趋综合化,要根据不同功能叠加来计算广场规模。塑造适合人参与的城市广场,增加广场的亲和力。

4.2.2 适宜的空间围合

城市广场的空间围合有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与单面围合四种形式,其中以前二者封闭感较好,有较强的领域感。围合的要素有建筑物、植物、柱廊、景观设施、有高差的特定地形等。封闭的、半封闭的空间给人一定的隐私,有适当的围合物进行遮挡会给人安定的感觉。要针对不同功能区进行不同的空间围合,还要与周围环境结合。

4.3 自然、人文特色方面

一个好的城市广场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脉及当地自然特色。著名城市规划学家伊尔·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现在很多设计师们忽视了这一点,大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图设计,不考虑当地的自然、文化特色或是照办硬套别的广场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设计前要系统、全面地调查与分析当地的地形、气候和自然景观,挖掘历史文化特色,注意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同时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采取就近原则,既展示出自己的地域特色又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

4.4 使用者方面

设计师要想设计人性化的广场,就要从使用者出发,要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行为习惯、类型、心理等,这就需要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调查,可以做些问卷调查给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群,最直接的从他们获悉他们的想法,做到平民化、大众化的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5.结论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城市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紧密的连接着人、社会、环境。城市广场也是评价一个城市最直观的地方。城市广场设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是否为大多数人所肯定,它依赖于使用者——人的感受。当一个广场失去了人的关怀后,无论它被设计得多奢华舒适,也只能是像雕塑一样供人观赏而无使用价值,没有亲和力,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我们应该始终抱着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去发掘城市中让人激动和感动的因素,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心理生理需求,做到协调好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为市民提供一个和谐的人性场合,创造一个真正为公众服务的城市广场。

参考文献

[1] 陈燕.近年广场设计带来的反思.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87-88.

[2] 葛萌.论广场设计中的人本之道.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7-79.

[3] 夏志刚.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策略.城市建设,2010(1):72-73.

[4] 尹东衡.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析.山西建筑,2006(22):22-23.

[5] 姚燕.试论城市广场的设计.科技风,2010(8):49-50.

[6] 王珂,夏健,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7] 赵雯.浅谈广场设计与城市形象.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s1):134-135.

浅谈中国城市广场设计

浅谈中国城市广场设计 摘要:现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广场设计中,大多数是以看,而不是用,一味的模仿国外设计而忽略了民族地域性文化的发扬与继承,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把两者融合是现当代中国城市广场发展的重点。 关键字:城市广场,民族地域性文化 一、广场的发展 广场作为当代城市形象的代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是由于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或许是对于中国在国际城市环境下发展所受的影响,也发生这巨大的变化。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长聊的话题。但对于广场这个多变的空间体,其实谁也不知道,它存在的任何意义。也许有人会说,广场就是早上锻锻炼,唱唱歌的地方,也有人会说,广场就是大家在一起搞搞活动,说说事的地方。这只是对于中国老百姓的一种简单的认识。而对于广场这种空间出现的形式已经存在了千年。古希腊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由于古希腊温和的气候条件和浓郁的政治气氛,人们喜欢在户外活动,不太注重室内空间,促成了室外社区交往空间的产生。同时,人们把自己对空间的体验感受和审美情趣反馈到广场的规划设计中。在漫长的发展中广场的功能越来越综合多样,有司法、行政、商业、生产、宗教、文娱、社交,等等,形式也由杂乱、不规则逐渐趋于统一完整,成为城市中最重要、最富有活力的因素。在中国,最早的广场要追溯到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这个时期的广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院落空间发展而成的广场。这类广场平面布局手法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类型注重对称轴线的特征,以住宅院落扩大到大型宫殿及宇宙建筑群,还扩大到整个城市布局。各种城市广场又是这种建筑组群的封闭式大空间,也可以说是庭院的扩大,如清代天安门广场等。 二、中国的城市广场设计 在城市广场设计中,手法也是多种多样,从古至今像行政、社交之类的广场多数会以轴对称的设计形式来设计,而对于文娱,健身之类的广场,则设计手法趋向于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打造成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广场。有时随着不同的需要,这两种形式的广场融合成为新的一种新形式的广场,这种形式的广场就天是我们所说的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场。如何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中,把我们的城市之信广场建设的更好,也值得我们深思。 刚开始觉得这样的广场好像不伦不类,但这也是在中国城市发展中所要经历的过程。说到这,我们就可以用一个词“地域性”来说明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历史文化,名族文化都很悠长。先从历史文化来说,中国的历史也有上下5000年,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其中拿最鼎盛的几个朝代秦、唐、明、清来说。秦、唐、明不用说就是现在的西安十三朝古都.它们对于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现在的西安也是正在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但对于城市形象的建设也是在最大的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其中城市广场的需求也就占有很大的部分,既要符合国际化的趋势也要体现西安的地域特色,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民族文化与世界接轨,两者达到更好的融合,更好的站在世界的浪潮之上发扬民族文化。但可能现在两者做的都不是很好,就像一些广场,看似很有唐代之类的风格,但只是把一些构筑物和一些具有唐代风格的构建放在了现代风格的广场上,这样以来也就有一定的历史感与民族特色。但真正所要包含的意思却只是浮在表面,没有很好的融入其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一下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个人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无论是它的元素提取,还是整个广场的设计理念都恰到好处,从空间的设计理念来看,再从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说起,大多数人可能看到了,整个喷泉的地势由北向南逐步抬高,总体分为九级台阶,在这九级台阶上有划分了五级小台阶,这里就寓意就是,皇城西安,帝王之气,九五之尊的含义,很简单的寓意,但通过与其设计理念的融入就变的活灵活现,即体现了国际化的都市广场,又能体现唐代的韵味。不单单是这一项,还有很多,比如像有些道路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它的园路都是正南正北的,路网形状像格子一样。这里也是在路网设计上,运用唐代皇城九宫格的路网形式来设计的。即能体现地域特色,又能很好的融入现代城市中。 三、中国的城市广场发展、继承与发扬

城市广场设计论文

从西方所罗门王子瑰丽的神殿到光怪陆离的荷兰风景油画,从中国的“囿”和“圃”到山水园林,“园林景观”这个富有魅力的词汇闪烁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光鲜而璀璨。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被其修饰的可能,步入当代社会,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以往单一设计视角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笔者以一个更为宽泛的和多样化的视角去探讨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探讨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 一、空间上的秩序性 约翰?西蒙兹在其著作《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可视景观一节中谈到了轴线,他说:“本质上讲,轴线是连接两点或更多点的线性规划要素。它总是被看作一个联结的要素。”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是必要的。因为轴线的引入可以使景观系统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的景观类型,它更在意景观所创造的意境,所以轴线的形式有时是笔直的,有时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轴线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空间组织的逻辑顺序,以此契合于景观的功能需求,创造景观的场所氛围。苏州私家园林景观的曲折轴线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景观空间的无穷变化,感知了景观空间带给我们的无限魅 如果说轴线是景观系统的中枢,那么景观涵盖的空间内涵就是附属于中枢上与人交流的媒介。每一个目的就是一种需求,每一种需求就意味着一种行为,每一种行为就必然决定着一种空间模式。梳理空间的内涵就是基于整理景观所承载内容的设计原则。只有明晰景观涵盖的内容,我们的空间组织才会有的放矢。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将景观所要涵盖的内容梳理清楚,进而根据各种内容赋予其最为适宜的空间模式。对 当我们梳理出空间内涵时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景观目的罗列的庞大列表,要想在场地内同时包容如此多的内容有时是不切实际的。由此我们必须理清各种景观需求,明确它们之间的轻重关系,即明确景观空间的等级。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使我们在园林景观创造中正确地对诸多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取舍。明确空间等级的逻辑关系之后,我们才会清晰地利用场地,合理地进行空间的组织,甚至在必要时牺牲某一需求,从而保全景观系统总体的逻辑关系。在确定了空间的等级之后,还要明确空间的模式,将它们合理地归纳为一个个集合单元,然后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缜密的推敲,从而论证其是否有交集、并集或是相离的关 斯蒂芬?拉伯德和汉斯?罗易德认为:“空间的序列是一些连续的、独立的空间场所,他们之间以通道相连;人同时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空间。”[2]确定空间序列的原则是当我们明确了空间等级之后,通过景观序列的组织,给景观空间以节奏变化、韵律美感和弹性体验。确定空间的序列是空间秩序性原则的最后环节,其目的是深化空间的秩序,同时在正确的秩序基础上赋予景观空间形式上的美感,甚至使人们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引发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景观空间不仅仅需要高潮性的景观轴线与丰富的景观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空间序列的处理将子系统景观空间合理地进行布局,就像优秀电影中高超而又巧妙的剪辑过程,使人们体会到景观的时间变化、强度更迭以及情景交织的过程,从而获得心智愉悦的体验。空间序列的处理就是解决空间与空间关系的艺术,空间之间是需要衔接的,而衔接就意味着机会,空间序列的艺术处理必然会增加景观的魅力,使景观在良好的逻辑关系中具有和谐与美丽的情感内涵。 二、尺度上的适宜性 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一书中,阿摩斯?拉普卜特这样写道:“人们对于尺度的选择和陈述时,往往从大尺度的元素进入。”[3]我们对于论述尺度适宜性的原则也是依据这样的逻辑,从大的园林景观尺度到人的个体尺度。如何协调园林与人的关系,是创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实践中,避让与弱化是我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回应。这种方式也是尊重既有的自然环境,尊重发展的有机秩序。针对过大尺度的压力,我们采

旺多姆城市广场案例分析教学提纲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城市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旺多姆广场 姓名: 阮林 班级: 景观建筑设计 学号: 20121150124

在全世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广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表现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已经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案就以巴黎的旺多姆广场为例对城市广场进行初步的解析。 一、城市广场简介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二、城市广场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开始时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等的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罗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有图拉真皇帝的骑马铜像,广场边上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后

面的小院中矗立着高43米的图拉真纪念柱,柱顶立着皇帝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严。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和市政厅的前庭。意大利锡耶纳城的开波广场就是一例。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后者是一个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罗马城的象征。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被誉为“欧洲的客厅”。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和协和广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明清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字形宫廷广场(在今天安门广场)。在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 三、案例分析 (一)简介 旺多姆广场(Place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20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the Humanity Design of City Square■曹瑞林敬威■Cao Ruilin Jing Wei[摘要] 广场是为人服务的,满足人的行为需要是广场人性化设计的主要目标。通过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广场活动内容,人的行为对广场空间、尺度、设施设计的要求,广场绿化对人活动的影响。最后发现,环境与人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利用人的行为规律去创建人与环境和谐的广场空间。 [关键词] 城市广场人性化环境行为学[Abstract] Square is for human services, meeting people’sbehavior needs is the main target of plaza humanized design.Though the behavior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 the squareactivities, the behavior of the square space, scale, facilitiesdesign, green square on human activity influence. Finally, it isf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people, whichcan take advantage of people's behaviors to founder of squarespace in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Keywords] city square, humanizati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过去30 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保持着快速发展。进入21 世纪以后,旧城改造在城市建设中已接近尾声,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建设模式开始降温,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城市广场是供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景观。它作为“城市的客

浅析城市广场设计

浅析城市广场设计 摘要:城市广场设计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国内外城市广场的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代城市广场的规划和设计现状作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现代城市广场建设的发展趋向,以造就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城市广场;发展和演变;规划设计;发展趋向 城市广场设计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国家它被称为一个城市的“客厅”。它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和文化,富有生命力,是市民休息、交谈、观赏和娱乐的场所。同时它也是信息交流的理想场所,在节日更是城市活动的中心。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更是被誉为“欧洲城市最美丽的客厅”。 追述广场的发展历史,已是走过了数千年的漫漫历程。从西方看,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由于当时浓郁的政治民主气氛和当地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那时的人们喜爱户外活动,这就促成了室外社区交往空间的产生。同时,他们把自己对空间的体验感受和审美情趣反映到广场的规划设计中。 古罗马的广场(Forum)的使用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除了原先的集会、市场职能外,还包括了审判、庆典、竞技等。其中,罗马本身的广场群是最壮丽辉煌的,其四周一般为庙宇、政府、商场、巴西利卡等城市最重要的公共建筑。著名的实例有恺撒广场(Forum of Caesar)、奥古斯都广场(Forum ofAugustus)等。 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广场在西方的城市建设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功能上讲,意大利城市的广场主要分为市政、商业、宗教以及综合性等类型。中世纪城市具有一种高度密实的城市空间特征,随着教堂、修道院和市政厅的建设,人们逐渐感到应有某种开放空间与其功能相匹配,这种局部拓展的空间区域就成为广场的的雏形,市民们在此参与城市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商务的活动。著名的实例有锡耶纳的大广场等。 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的主要特点是,力图在城市建设和对现存的中世纪广场改造中体现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人为的视觉秩序和庄严的艺术效果。这一时期的广场建设中,科学性、理论化、理性化程度明显得到加强,并运用了透视原理,比例法则和美学原理。圣马可广场就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的。总的说来,文艺复兴的城市广场在具体规划设计方面建立了一种至今仍有效的实用美学规范。 中国古代的广场较为缺乏。散布于少数城市和民间乡镇的主要是庙宇、宗祠和市场广场。明清以来,随着城市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城市中心以及城市对外交通的门户上逐渐有了商业性的公共空间。此外,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不少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广场。可以说与西方相比,过去中国的广场文化和观念思想是相对滞后的。 我国现代城市很少有“客厅”、“起居室”一类的公共活动广场。这可能与我们民族的闭关自守的内向性格有关,不喜欢抛头露面,对户外活动只旁观而不参加等有关。我国的广场在前一段时间还基本上只有三种类型:交通广场、政治集会广场和新兴的政府大厦广场。现在在中国作为城市居民休闲的广场正日益增多起来,可以说中国现在正面临着一个休闲广场热的问题,因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城市中广场的重要性。现代城市广场建设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围合和视觉美感问题,它更是一个城市有机组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广场的设计应该从界定一个广场的功能开始。城市广场的功能和作用有时可以按其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和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定,有时它可以结合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如政府、写字楼、博物馆或影剧院等来兴建,有时可以处于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今天的现代城市广场还愈来愈多的呈现出一种体现综合性功能的发展趋势。广场作为城市空间艺术处理的精华,往往是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集中体现的场所。因此,城市广场的主题和个性

启东城市广场人性化研究-开题报告

学号: 南京林业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位类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领域风景园林硕士 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指导老师 学院名称风景园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制

学位论文拟选题目名称 启东城市广场人性化研究 类型技术研发类,工程设计类,管理研究类,其他 来源 国家项目,省部级项目,地、市级项目,横向项目, 校内项目,自选项目,其他

一、与所选题目相关的研究进展、现状(主要分析本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着重说明自己的选题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所列中、外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20篇)、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所选课题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以及自己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及预期成果等): 研究背景与意义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城市空间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文化的积累,是空间关于时间的诠释。其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是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及社会价值取向。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价值取向两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城市广场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是整个地区设计建筑布局的一部分,它可以将不同的地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给人们创造聚集在一起的机会。可以让人们从自己封闭的“场”中走出来,互相沟通、交流。广场可以建得很有趣味,人们还可以在这里娱乐、表演,这样的广场是非常必要的。现代化的生活使人们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工作之余,渴望获得良好的休息和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市民广场不但要一如既往地为使用者提供怡情、放松的场地,还要促进使用者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生理、心理状态。 另一方面,城市市民广场的内容在存在形式上也要从过去的静态转为动态,强调

城市广场论文

河北工程大学 理学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北方城市广场光环境研究 论文作者:王伟 学号:060470206 专业:应用物理 指导老师:熊红彦(教授)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的日益改善,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城市光环境也越来越受到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它不仅是展现和宣传城市文化、民俗、风貌等的主要窗口也是人们室外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比较系统、完整地论述,没有形成统一结论,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广场照明实践导致城市广场灯光环境整体感不强,亮度失调造成光污染以及能源的浪费,照明设计缺乏地域文化特点,城市文化品位及内涵缺失等工程实践问题。 因此,为了进步提高人们夜间的公共休闲生活质量,景观照明进行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意义。本文首先引入城市广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问题。其次,研究分析城市广场景观照明理论,力求从理论上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合理的景观照明设计原则与方法。最后,通过论述北方城市广场夜景设计原则及各种功能广场的设计方法,对论文提出的景观照明光构成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广场;光构成;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表现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urban environ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the city of light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builders and city managers are highly valued. Piazza Di important node urban space, not only of demonstrating and advocacy urban culture, folklore, style, etc. The main window also indications that people outside an important part of space, but ow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in this area has not yet Systematically and complete manner discourse, there is no unified conclusion, the lack of a strong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square lighting practice leading to the city square lighting environment as a whole feeling is not strong, bright disorders caused by light pollution and energy waste, lighting design lack of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Urban Culture, and content loss and other engineering practice problem.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gress in improving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t night in public recreation, landscape lighting theoretical studies ar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Square and status issues. Secondly, the study of theory of city square landscape lighting, and strive to build a scientific theory, systems, and ra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landscape lighting. Finally, discusses the design pR)lciples of the North Night and the City Square Plaza, the desicn features of the landscape lighting light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form and metèods of research. Keywords:Town Square; light form; physiologic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Cultural expressions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论文资料

目录 一、项目来源及背景 (1) (一)项目来源 (1) (二)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二、同类项目调研及分析 (1) (一)国内设计现状分析 (1) (二)国外设计现状分析 (2) 三、设计思路 (2) (一)自然与人相互共融 (2) (二)现代景观设计风格 (2) 1.视觉简约整洁 (3) 2.设计构成感极强 (3) 3.尊重场地偏向自然 (3) 4.重视科技与空间 (3) 四、设计内容 (3) (一)地区现状 (3) (二)主要景观节点 (3) (三)研究条件 (4) (四)功能分区 (4) (五)道路分析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后记 (8) 附录 (9) 附录一:设计作品 (9) 附录二:展板 (10)

一、项目来源及背景 (一)项目来源 吉林省广电中心位于长春市净月技术开发区,北邻卫星路,东邻生态大街。是吉林省和长春市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通过分析该地段现存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该地块的景观设计。作为大学四年的毕业成果项目。 吉林省广电中心位于长春市净月技术开发区,北邻卫星路,东邻生态大街。地处经济开发区,城市发展现代化程度高,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休闲游憩的需求强烈。 (二)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设计目的 本课题在合理的景观设计前提下,将自然生态环境与吉林省广电中心景观环境设计相结合。文化上,拉近人类文明社会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距离。功能上,完善各类功能设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审美上,运用现代景观设计风格,提高城市的环境面貌。尊重自然、感受自然,打造人与自然共融的景象。 2.设计意义 当今时代背景下,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却渐行渐远。所以,结合广播电视文化元素,创造出自然与人文共存的健康的融入自然的环境。生态自然元素的设计运用,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同类项目调研及分析 随着时代的更迭变迁,城市的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进步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原先的山川江河变为现代的城市环境。人工对环境的干预程度不断加深,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国内外设计现状分析 1.国内设计现状分析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拥有十四亿人口的人口大国。在国内的大环境之中,自然环境元素的规划与利用应适应景观设计的需要。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行业,从起步到兴起,虽然经历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仍与西方国家存在差距。不过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究 摘要:广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质量,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本文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以南京北极阁文化广场为例,分别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形象及文化涵义进行探讨和总结。阐释人性化设计在在广场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探究城市广场的设计方法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改善中国广场设计中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广场 ,人性化, 北极阁, 景观 abstract: the square represents a city of culture and people life level of qua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ies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nature design, nanjing arctic cabinet culture square, for example, between urban plaza functions, image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design in the design of importance in the square and feasibility, and explore the city square design metho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mproving the square design generally have a series of problems. keywords: city square, and human nature, the arctic cabinet, landscape

浅谈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及原则

浅谈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及原则 发表时间:2017-12-12T10:06:15.797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12期作者:买晓林 [导读] 从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中来阐述广场的规划和设计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当代城市广场理论和设计的指导原则。 博乐市中誉规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新疆博乐 摘要:结合哲学、文化、历史背景及现代主义建筑和广场理论来探讨现代城市广场理论,从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中来阐述广场的规划和设计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当代城市广场理论和设计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城市广场;设计;理念;原则 一、哲学和历史文化背景 针对城市广场的本质功能和城市定位的理解,本文从哲学、文化、历史背景、现代主义建筑、广场理论等方面来探讨现代城市广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从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中来阐述广场的功能的特殊性,并提出了广场理论和设计的指导原则。 我国建筑、城市广场理论一般来说是在对西方的建筑、城市广场理论引进和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广场理论的引进和吸收则是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而引进的。而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则是直接建构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柏拉图的理念是古典时期哲学的基石。古典时期哲学强调的理念乃源于远古时期的自然神崇拜,在创世意义上来说乃是神的别称。到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时期,上帝的概念直接取代了理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思潮以人取代了上帝,17世纪到18世纪的唯物论和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时,以理性取代了信仰。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其强调的核心都是柏拉图的理念的深化和发展。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模式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等二元分离出发,运用理性来建构的形而上学体系。抽象化的人的存在是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建构的理论世界,这种理论世界演变成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分离的世界图景。理性被片面化和绝对化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存在态势。这也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后现代思潮的反击留下了豁口。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二元思维模式和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方法,直接影响到现代建筑、广场理论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的建构。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探讨现代主义建筑和广场理论。 二、现代主义建筑、广场理论分析 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是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基础上,以现代科技、现代工艺为依托发展起来的。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表现为以工业社会为特征的机械美学反对古典主义美学,同时带有社会改造的沉重历史使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强调功能性原则,发展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机械美学,形成了具有功利色彩的建筑文化运动。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直接继承了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二元思维模式和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方法,现代建筑的理性可以涵盖整个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理性的最大贡献是把建筑学梳理成了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体系、方法体系的综合科学体系。建筑设计中的理性是在混沌的世界中创造出具有内在秩序和内在结构的有规律的人造世界。其在三维空间造型上表现为体块组合上的构图和比例、尺度理性控制;在二维平面组织上则表现为功能的协调和衔接内在秩序之中。建筑设计中,理性被作为秩序化世界、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建筑设计中的思维模式没有脱离二元论:世界被分为客观和主观世界,建筑设计表现为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改造的中介便是理性。但是,建筑设计指导原则中主观世界的基础却是概念化了的人或理性,抽象了的人不再属于主观世界了,而变成了冷冰冰的客观世界中的一种规定。建筑设计演变为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远离了人的生命实践,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缺陷的致命之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直接孕育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之中,城市设计理论和建筑理论一脉相传,且相互支持和相互印证。城市广场设计理论自然是脱离不了这种历史语境。广场设计理论一般是以外部空间设计而对应与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其设计也直接强调科学性和理性。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建筑设计理论的直接借用,强调广场自身的结构体系的完整性,使城市广场成为建筑的室外版本。城市广场设计理论拥有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所有缺点。广场设计理论理性原则是使广场在环境中形成完整的内在结构体系,使广场成为一个傲视建筑的独立单体,广场设计理论理性原则要求自身在城市中脱离对建筑的依赖,从而成为与建筑实体相平等的概念。城市广场与建筑物在城市环境中融为一体,共同构筑城市居民的生命活动场所。城市广场与建筑物在城市环境上的功能是相互补充和完善的。但是在城市活动中,建筑所履行的功能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是广场(室外)所履行的功能无法比拟的。城市居民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建筑室内发生的,而室外活动是室内活动的缓冲,是室内活动的一个节点。 三、城市广场设计的指导原则 广场与建筑是城市环境中两大基本要素,其与道路、水体、自然体等形成有机综合体。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广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广场规划设计虽然在理论上与建筑设计是同构的,但在构成和组织上,与建筑相比,有其独特的性质。建筑构成是一种立体形态构成,强调的是实体即物质的体积;而广场构成是一种空间形态构成,强调的是空间即物质的容积。建筑构成和广场构成的差异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在整个城市环境中,多数情况下,建筑物相对于广场来说,其所履行的城市功能和承担的城市活动重要和广泛得多,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占有绝对的优越性,负荷更多的城市职能。广场在视觉上、外部空间的组织上更多地依赖建筑并完善整个城市风貌。在一个有机的综合环境中主次有序,相对更容易获得融洽性和有机性。广场除了少数具有特殊功能负荷(如交通广场)外,其功能更多地依赖周围建筑的功能,是建筑功能在城市层面上的完善,而广场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建筑功能的支持。广场功能的补充性,决定了其在城市中对建筑环境的依赖性。由于广场的功能在城市环境中的不完整性,在广场层面中强调自身的完整、广场的内在结构性,并按照一定的理性或秩序进行建构,必然会产生内在矛盾。外在表现为广场功能上与周围建筑物相脱节,视觉上表现为广场与周围建筑物不协调。因此,在广场层面中,放弃完整的独立体系的思路是广场的特性使然,这对于建筑理论来说,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四、当前我国城市广场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1.广场主题的抽象与单一。我们列入计划的广场建设项目,由于投资渠道等方面的原因,广场的位置、规模、资金等往往得到一种特别的优待。但是,正是这种优待使得广场脱离与建筑的有机连接而独立存在。广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如果负荷一些本不该属于它的文化内涵,必然需要更多的物质表现手段,因而使得广场成为沉甸甸的文化化身,而排挤广场基本的娱乐、休闲等功能。围绕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主题作为一个中心理念和广场创作的基点,设计者的思路必然根据这个基点演绎成一个具有完整的结构,具有强烈中心理念的物质体系。这样会造成两点:首先,只利于表达这个中心理念的基本构筑物和元素优先权,导致设计者对广场基本功能设施考虑的排斥。其次,广场与周围建筑功能的脱节和自身完整的结构体系,必然造成忽视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系,造成城市广场环境的抽象化。这是我们很多已建成的广场在使用上不理想

广场设计论文

城市中心广场设计对城市文化的整合和重构 摘要 广场是城市文化的聚焦,城市面貌的窗口,是城市中的“精神空间”。一个城市文化内涵代表这个城市的灵魂。它包括城市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城市传统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等。在进行城市中心广场设计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城市文化要素进行整合与重构,来达到城市中心广场的作为城市中心形象的特征。 关键词:中心广场;文化;提取;原则

The center square of the city to integ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e Abstract Square is the focus of the urban culture,the urban landscape window and the"mental space".An urb an culture represents the soul of the city.It includes the human environment of the city,natural environme nt,the history of old city streets,monuments,old neighborhoods,the traditional skills of the city,cust oms,substance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forms.When designing the city center plaza design,we need to integrate and reconstruct these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c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 e city center square as the image of the city center. Keywords:central square;culture;extract;principle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茂名文化广场绿化种植设计心得 李向荣 摘 要: 希望透过城市园林绿化的绿色的本质辩释“以人为本”的实际意义是城市开发建设要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道。 关键词: 绿化; 人性化; 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 1000-6664(2001)05-0055-02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 B 城市广场是最主要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广场往往包涵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或独特的建筑艺术而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城市广场建设热潮高涨,建设规模巨大,资金投入在正常市政建设财政开支中占相当高的比例,由于广场直接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建设中贯彻人本宗旨的深度,将是能否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产生效益的深度广度的唯一检验标准。 茂名文化广场设计从形态规划设计开始,根据当地文化设施建设的需要,将图书馆、会展中心、音乐厅和市民露天舞台四大文化活动项目集中建设,采取广场空间的特征来布局这一街区,形成一个市民文化活动为主又带有一定市政广场功能的开放性的现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茂名文化广场的北面临城市主干道——油城八路,东西长达620m,南北最大纵深350m,总用地面积为14hm2,其中30%的面积规划为绿化种植用地。茂名文化广场绿化种植设计被认为是这个广场特色设计的最主要的一部分,也是反映这个广场在人性化设计探讨中最为深入的一方面。这个单项设计历时半年,几经推敲,三易其稿,现将规划过程中所遇上的问题和研究的对策与大家交流探讨。 1 规则式种植与自然式种植的取舍 茂名文化广场的形态规划将广场空间进行方格网络化的组织,三大建筑物坐落其中成鼎立关系,布局上形成了南北主轴的前后延伸和东西次轴的左右对称均衡,有严谨逻辑序列的空间形态。空间方格网络化带出了规则式种植的绿化初步设计思想。种植设计将乔木排列成树阵,花灌木拼合成色块图案,以此构成大尺度的体形,产生相当建筑实体的份量并使之成为陈述广场空间序列的一个个单元词汇。这样的想法追求了那种一统山河的宏伟气魄,表现人类驾驭一切至高无上的地位。经过更深入的工作之后,人本宗旨的思想对此发起了冲击。人类到底是要征服大自然而达到独霸一切的目的,还是应该服从自然利用自然,使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呢?每一颗美善的心灵都会为后者所触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才是关心每一个人的未来,才是推进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纲略,以人为本在根本上才得以实现。 自然式种植是采用人工模拟自然的植物配置方法,这是寄托人们对大自然日渐消退的怀念,是人们追求返朴归真,渴望重返自然的实践,也是在人造空间中维持生态平衡的最有效途径。但是,规则的广场空间融入有自然性状的植物群落,在空间序列上是扰乱了严谨的逻辑而破坏效果,还是中和了单一的条理犹如给严谨的慢板注入了一段自由的变奏,而成为广场中的活跃元呢?我认为是后者。于是,我们的施工图设计是将一块块规则的绿化单元,分别接合成八大块自然式布局的生态植物群落。群落的上层只选择了两种乔木,红棉(Bombaxmalabricum DC.)和扁桃(Mangifera silvatica Roxb)。红棉树冠高耸挺拔、花色鲜艳,扁桃树冠浓密浑圆,如此体形简洁一致的乔木集结成为一组小树林,将会形成明晰的空间轮廓 。总体上这几块“绿团”也成为与建筑实体的体量相当的空间元素,对于空间序列的演释效果与规则式种植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收稿日期:2001-09-18;修回日期:2001-09-26 ##

城市广场空间浅析

城市广场空间浅析 摘要:作为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地域景观特色再现的广场空间环境,它总是在发展变化着,并随着人类的技术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的发展及价值观念的变化,不断地创造和丰富着具有环境整体美、群体精神价值美和文化内涵艺术美,本文以西安大雁塔广场为例,对城市广场空间进行解读。 关键词:城市广场,人性空间,地域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实行,国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城市建设也飞速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政府通过城市基础建设,以期使自己的城市面貌得到改观,达到与城市级别相适应的水平。于是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广场逐渐成为这些城市的建设热点。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共同目标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从中世纪对神的侍奉,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解放,是一个大的进步,从工业革命之后对技术的盲目依从和崇拜,到今天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设计观,是对人类自身的再次觉醒,是又一次极大的飞跃。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最终目标。今天,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追求已成为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了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具体到规划设计方面,则是强调把关心人的宗旨落实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中去,注重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研究,以创造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市民的不同需要。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目的与意义也是为了使人们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多样性的活动。所以,人性化设计就是具体城市空间设计中体现处处以人为本,不但要满足各层次、各年龄段人在广场中的生理需求,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行为需要、情感需要。 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缺乏象西方城市广场那样的公共交往空间,而以前的城市建设对城市广场用途的理解也仅限于公共集会、阅兵等政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城市广场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空间吸引着广大市民群众。 大雁塔北广场北临小寨东路,是雁塔路端点,南靠大慈恩寺北围墙,东至广场东路,西至广场西路,南北长382米、东西宽311米,总占地面积11.97公顷。大雁塔东西两侧商业建筑是以大型餐饮、休闲、娱乐、住宿为主的大型商业建筑群。大雁塔北广场的修建展现了大雁塔的英姿,为市民营造了优美生活环境,同时也改善了大雁塔周边交通环境。 1 广场空间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