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考题整理

中国思想史考题整理
中国思想史考题整理

中国思想史考题整理

1、阐述中国古代思想家主要想协调的几种关系。

(史院提示:天人、人际、身心,参照韩东育教授《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刚要》)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主要想协调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身心关系。

1、天人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自然与道德。认为“天”为自然观点主要有两派:以老庄为代表的顺应自然、消极无为观点与以荀子为代表的“制天命而用之”。将“天”视为人伦道德,主要为儒家所倡导。孟子便有“义理之天”说。汉代董仲舒进一步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说。明清之际,“天人合一”思想开始式微。

2、人际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宽和处世,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

同社会。如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外,儒家倡导三纲五常的人际伦理,以此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3、身心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人之身心和谐,处理好理与欲的关系。道家讲求清静无为,形神合一。儒家强调“欲而不贪”的中和平衡心性。发展到宋明理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身心主张。陆王心学以“心即理”为主张,调人的本心是道德主体,修养功夫在于存心养心。

2、先秦道家思想的派别及其思想特征

(史院提示:老子、庄子、黄老学派)

1、道家思想的创立者,老子思想特征

老子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具有哲学意涵的“道”。

(1)“道”宇宙万物的本原。“道”作为是万物之母。而老子讨论道的时候常把道与“无”联系在一起。这体现了道的超感官的不可言说性和处于“无”性状的独立自存的永恒存在。因而也具有了无差别性。

(2)“道”创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创生万物,从一而多,从简到繁。而且在老子看来,这是一个自然而为之的过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道”的社会价值论。根据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要求,落实到政治领域即为实现“小国寡民”的政治理念。落实到个体的生存智慧方面,则是上善若水,清心寡欲。

(4)辩证法:反者道之动。“道”处于永恒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体现为质量互变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相反相成,互相依存,此消彼长,体现为对立统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此外,其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则体现在其对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法上。

2、庄子及其思想特征

庄子哲学与老子思想有密切关系,在继承老子的“道”论为基础上,有自己的创见。

(1)自然哲学之“道”。在宇宙之源的意义上,其所说得“道”在思想内涵上与老子所说基本一致。但区别于老子的本体论宇宙论意味较重的“道”,庄子将其转化为心灵的境界。老子强调的“道”的“反”的规律以及“道”的无为,不争,在庄子这里被扬弃,转而追求精神境界的超升。

(2)人生哲学之逍遥、齐物,庄子思想的创造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其“以道观物”的哲学思想在人生哲学中的反映。其逍遥,可以解释为为体道和心游,是精神自我不凭借任何外物的“无所待”的绝对自由。其齐物,体现为齐万物,齐是非,齐物我。

(3)社会哲学之无为。不同于老子的“无为无不为”的不妄为。庄子把无为推向了绝对的境界。

(4)庄子的辩证法之相对主义。在庄子这里,万物、生死、是非等世俗所执着的对象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即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对立关系。不仅看到了矛盾的普遍存在,更看到了对

立的同一性。因此其天人合一体现为顺自然而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

3、道家后学,稷下黄老之学思想特征

稷下学宫,历经战国中后期,不同的学术观点的交锋,促进了学术融合,在儒道墨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稷下新道家,及稷下黄老学。而其中学派林立,各有己见。其是从原始道家(老子道家)分化出来的学说,托黄帝之名、宗老子之道、兼百家之长,进而阐述其治道思想,以清静无为作为其思想核心。

(1)“气论”:以“精气论”改造老子的道论。承认道是万物本原,无声无形、无所不在,一切事物都由精气合成。而精气却不等同于道,把道诠释为由精气所构成的物质性实存,实现了道气合一。

(2)贵因:继承了老庄的无为,顺其自然。但反对主观主义,是尊重规律的静因之道,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主,不主观臆断。

(3)道法结合:黄老学的最具创造之处在于“推天道演人事”将“道”从自然之道转移到人事之道。在治国方面,强调君主表面无为实际通过统治术控制群臣、国家。君主的统治术方面则体现为对君主权势的肯定,君主制法,勿轻易更改,执法公正,刑德相养,先德后刑。还发挥了老子兵学思想,贵柔守雌、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三、阐述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及其主要差别。

1、孟子的人性论:主张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性中与生俱来,孟子的性论既是自然属性,也包括社会属性。他的性善论就是心性论,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分别对应仁、义、礼、智。人只要发挥天赋的“四心”,就可以认识自己的善性,进而了解天的意愿,掌握天给人类安排好的命运,即尽心——知性——知天。他认为性善是出于人的良知,良能,是人与禽兽的重要差别。

2、荀子的人性论:主张性恶论,他主要着眼于人的自然属性,认为如果任凭人的自然天性毫无限制地满足,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恶果。因此,他主张化性起伪,通过社会人为来改造自然天性,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3、差别:

(1)孟子说性从源头上说来,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上救正。

(2)“学”之差异:孟子的“学”是为了扩展人性,一切后天的经验和学习都是为了去发现和发扬亦即自觉意识和保存,扩充自己内在的先验的善性;而荀子的“学”是为了改造人性,去除生而好利,疾恶,纵欲,用后天文明熏陶、感化。

(3)“人皆可以为尧舜”与“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差别:前者是孟子认为人生来有四端,把他们扩而充之,皆可为“圣人”;后者荀子认为人虽性恶,但又学习“礼义”能力,因此若好好学习皆可为禹,两者出发点不同。

四、论述墨子思想的逻辑脉络

墨子的基本思想从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名鬼、非命、节用、节藏、非乐到非儒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利”的论证和阐释,共同彰显“利”的原则。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可见“兼相爱”的目的是为了“交相利”。

“利”是墨子哲学的起点和出发点。墨子之所以有“兼爱”的主张,与他无商、无农、手工业的身份密不可分。手工业者只有通过“兼爱”的方式,才能终止昏乱纷争的局面,维护自身的利益。可见“利”才是目的,“兼爱”是实现“利”的最根本的方式。

“非攻”是“兼爱”的具体体现之一。墨子主张非攻,反对非正义战争,并身体力行,以战止战。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生存的权利,保障生存的利益。

“尚贤、尚同”不仅与利密切相关,而且使利得以实施,由伦理形态转化为行为措施。所谓

尚贤,即崇尚贤人、唯才是举、尚同乃是一天下之制与义。二者相辅相成,都是保障国家利益的关键。

“天志、名鬼”是获利的外部强制力。天志即天意,名鬼是说明鬼神的存在。墨子从本体哲学的角度提出天志名鬼,目的是为了让人相信实施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能得到上天的奖赏。其根本也是从“利”的角度出发。

“非命”即否定命运,肯定自身的努力。这里墨子将获利的方式从天志名鬼的外部强制转向通过人自身的努力上来。墨子在批判儒家有命论的同时,也对儒家其他学说进行非难。提出非儒、节用、节葬、节乐,批评儒家的奢华、厚葬和重礼乐教化。为兼爱提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可见从“兼爱”到“非乐”,“利”既是出发点,又是最终结果,贯穿始终,成为使墨子思想内在统一的逻辑构架。

5、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内涵

(史院提示:法、术、势)

韩非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前期的法家各个流派的学说做了全面的总结,他的法治思想是法、术、势三者的结合,他认为这三者是君主必备的统治工具。

(1)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法包括赏和罚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是君主巩固统治地位的权柄,对谨慎守法的人要奖赏,对破坏法令的人要惩罚。

(2)术者,因任而受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权术,主要内容是按人的才能派定官职,根据官职的名位要求实际完成的任务,以此掌握生杀大权,这主要由君主执掌,是隐藏在君主内心的。

(3)势者,胜众之资也,势是君主手中的权势,是统治人民、控制群臣最有力的工具。法和术都要以势为前提,即法和术要得以实行,必须依靠君主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权势和地位。(4)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是以人性恶为理论依据的,“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他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因此,人性本恶的说法和增强国家实力的目的,就为韩非的法治提供了实行的可能性。

(5)韩非子的这一理论符合当时的历史趋势,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的利益,在当时具有有利是一面,但是他的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继承,成为统治人们的工具,又有消极的一面。

六、汉代儒学的主要特征

1、儒学政治化

由于政权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到元成之际,宰辅、大臣皆为经学之士,一切政事以经义为准,经学之士成为新的士族与巨大的政治力量,皇权和经学士相互依存结合。

2.儒学的经学化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默百家,独尊儒术,就标志着经学的奠立。汉武帝时的儒学独尊,实质上是今文经学独尊,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公羊学的独尊。在官方的支持下,利禄的诱引下,治儒家经典的学术呈现出“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的局面。于是乎,先秦儒家学者们以直接宣达自己的见解为主的治学方式,便逐步转化为以治经、解经为主的治学方式。这便是儒学的经学化。

儒学经学化的内涵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

3.儒学神学化

濡学的经学化所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并且这后果也构成了经学的一个基本规定—那就是,使儒家经典神圣化了,同时也使儒学本身神圣化了。今文经学发展到西汉后期,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由于董仲舒对于公羊学中灾异、符瑞、天人感应的阐发,今文经学由此逻辑发展的后果即是谶纬泛滥,再加之统治者的迷信与提倡,经学逐渐神学化。

4.儒学内容的丰富性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家、法家的许多思想观念引人儒家,大大丰富了儒学的内容。将这些思想与儒学融合在一起,构造成一个完整的思想系统。

7、魏晋玄学的分期及其思想特征?

(史院提示:答到张湛玄学、佛学不答)

玄学主要是指狭义的玄学,是指流行于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精髓,以儒、道为思想渊源和表象形式,以本体论为特征,以追求义理为学术取向,以调和自然与名教关系为价值归依,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

分期:

(1)、正史玄学,何晏、王弼为代表人物,宣扬名教本于自然,主张贵无论;

(2)、竹林玄学,嵇康、阮籍为代表,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3)、西晋玄学,裴、郭象为代表,主张崇有;

(4)、东晋玄学,道安、张湛为代表。

特征:

(1)、正史玄学(240—249)是魏晋玄学的第一个阶段,倡导“以无为本”,何晏为正史玄学的领军人物,王弼为奠基人物。

①何晏的“以无为本”在《道论》中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有所有与无所有:有所有即天地万物,无所有即道。道与万物不一样,它无形无象,生养万物,何晏用“无”去解释老子本体的道,“无”具有了本体的意涵。“无”为“有”的本体:“无”是对“道”存在方式与性质的一种阐述,无不是有,但却是有存在的依据。何晏认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圣人无累于物,主“圣人无情”说,同时,又重“自然”而轻“名教”,与其仗势专权的实际行为多相乖违,故当时名士说他是“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成,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

②王弼的“以无为本”天下万物生于有,王弼的“无”并非有无之无,它是宇宙万物存在的依据和本原。其中的“无”与“有”是“体用”的关系。“有”之所以为“有”,且有实效,是由于“无”的作用,故“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他认为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故名教本于自然。

(2)、竹林玄学是魏晋玄学的第二个阶段。竹林七贤为代表人物。他们尖锐的指出儒家经典所宣扬的理法名教,本身就是束缚人性,违反自然,甚至是社会上一切伪善、欺诈等等恶浊现象的根源。故不应为名教所拘,而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3)、西晋玄学是魏晋玄学的第三个阶段,郭象为代表,主张崇有;这既是对正史玄学“贵无论”的批判,也是对竹林玄学放诞之风的反对,回到了名教捍卫的轨道上。

裴(打不出此字)的崇有论:

①道,不是虚无而是“有”的全体,离开就没有独立自存的道。他有力地批驳了贵无派认为万物背后有“道”有“无”的观点。

②万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并不需要有一个虚无的道来支持,万有并不是以“无”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③“有”最初的产生都是自本自生,万物既然是自生的,则其本体就是它自身,“无”不能成为“有”的本体。

④“无”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有”才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积极的影响。郭象抛弃了王弼的“贵无论”和裴的“崇有论”,提出了独化论。独化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具体的,它的哲学含义是“现象性”,是说每个事物都显示着它的存在本性与本质,所以,每个事物都是体用一体,本末不二,郭象的独化论即存在论。

8、从禅宗角度论述“吾心安处即吾乡”?

1、禅宗的解脱论——即心即佛、自在解脱

慧能的解脱伦是对佛教根本宗旨的发展,它将人心、佛性与佛教般若智慧结合,解脱和人们当下的势力相结合,要求人从日常生活的困扰中摆脱出来,以实现解脱,他主张人人有佛性,并主张以非有非无的不二之性来解释佛性,以众生当下之心的念念无著为解脱成佛教,把自心佛性、众生与佛都归于人们的当下之心,并强调自心是否迷误,是区别佛、凡的唯一区别。“吾心安处即吾乡”是对现实之境、当下之心的一种超脱。是否身在吾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心境如何。一旦众生超脱了自己的当下之心,自心获得安定,没有迷途并能泰然处之,那便可以说他是得到了超脱。

2、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行观

识心见性也作明心见性,是慧能修行观的总原则,他即言之心乃众生当下一念之心,而性指众生本具有的觉悟,他认为自我的心性一切具备、无欠无缺,全在一心之中,宇宙万有,均由心性创造。识心见性不一定要长年日积月累的修行,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便顿悟成佛,而顿悟成佛的途径只能到“心”中寻找,以“无念为宗”的修行方式,不必注重一切外在的宗教形式,即可顿悟成佛。识心见性,要求众生明白当下之心,感受到自己本具的觉悟。“安处即吾乡”即当下之心觉得安然快乐,那么自己便可将此处作为自己安身之处。即便此处不是故乡,也可以在自己的心性中创造出一种故乡的归属感。天地宇宙全由心性创造,心性安然,便觉故乡亦在安然之处,一旦明白这一道理,即便处于穷山恶水之间,亦能获得顿悟,获得超脱。

3、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

禅宗“悟道”不拘泥于形式,直指内心、向内的寻求答案,同时它的悟道也是不脱离现实的,关注的是当下之感、现实之惑,一旦获得“觉性”,便立地成佛,获得超脱。“吾心安处即吾乡”本事禅宗的一桩公案。一人问“何处可安身?”禅宗答“心安处可安身”,心若安定,无念无相,那么人便超越了现实的感性体验,悟到了道,那么此处是何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的内心已安,身便可以安,因此此句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

9、理学主要包括那些学派,阐述他们的思想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史院提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概念

程朱理学: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本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

陆王心学:是中国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南宋时,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陆九渊提出“心即理”;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心”的主张。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指磨练吾心内在的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这个过程即为“知行合一”。“人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程朱理学思想特点和历史地位:

程朱理学承袭“唐宋变革”以来的新儒学,发展成一套融合儒释道的从本体高度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新的哲学体系,主要探讨的命题有主客、心性、理气、格物致知等,具体来说

1、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从而使理学获得了理论的典型形态。

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念观点“

(1)理气关系论:①、理先气后②、理乘气动③、理一分殊

(2)心性论:①、未发已发②、心统性情

(3)认识论:通过对事物的长期观察与体验来实现格物致知。

(4)人心与道心: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人心出于形气之私,因此要”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要存天理,灭人欲,防止私欲出现。

(5)朱子读书法并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

思想特点:

(1)重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2)重气节道德

(3)讲自我节制、发愤图强

(4)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5)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制度,压抑抹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历史地位:积极方面:

(1)宋明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2)将修身养性的道德自律与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理论结合到一起,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3)朱熹的个人修养及读书治学方面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消极方面:

(1)尊卑观念纲常礼教及愚忠和贞洁烈妇思想摧残人性

(2)“存天理,灭人欲”被统治者用以牢笼世人,遗毒深远

(3)程朱理学进一步禁锢了士子们的思想,从而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所谓的“唐宋变革”后的近代化路径选择的机会

陆王心学思想特点和历史地位: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

陆九渊:

1、心与理:

(1)吾心即宇宙:心是一种永恒的、绝对的道德实体;宇宙之理赋予我以此“心”。作为本体“吾心”是第一性的,都统摄于“理”。

(2)心即理:理,就在人的心中,二者是完全相同的。一切是非标准、善恶标准都是心的自我观照。

(3)格物:发明本心,陆九渊认识论的实质是本心的自我发现,自我肯定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道德修养的过程,自存本心,首先就要发现本性中固有的道德原则。

2、陆九渊论“学”:由于人心受物欲的蒙蔽﹐导致了心之不明﹐故人要通过学习来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因而,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心﹐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

王阳明:

1、心即理:心外无理与心外无物。在王阳明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

2、知行合一: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

3、致良知:成圣,“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天理之在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

历史地位: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秦晋崤之战词句复习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染黑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穿黑色衣服 (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12)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捆绑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5。为动用法(意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为……举哀 6 、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 (6)以闲敝邑:使……得到休息 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2.以间敝邑:通“闲”,休息 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通“餍”,满足甘心 4.堕军实而长寇雠:通“隳”损害毁坏 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6.乡师而哭:通“向”朝 7.则束载、厉兵、秣马矣:通“砺”,磨砺 8.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通“粢”,粮食 9.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通“四”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1)尔何知! (2)何施之为? (3)纵敌患生

2.定语后置: (1)牛十二犒师 (2)柩有声如牛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肴 (5)使归就戮于秦 (6)将殡于曲沃 4.谓语后置句 (1)不腆敝邑 5.判断句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2)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6.省略句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卜偃使大夫拜 (3)秦伯素服郊外 (4)使归就戮于秦 (5)先轸朝,问秦囚 (6)郑穆公使祝客馆 (7)出绛 (8)召孟明、西乞、白乙 (9)必死是间 (10)则在舟中矣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分单元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①时间:明清时期 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③评价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秋季划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台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3.《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日太公,母日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 C.“天人感应”思想 D.“人伦者,天理也” 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 A.道德化和宗教化 B.政治化 C.世俗化和普及化 D.哲学化 5.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6.法国作家雨果:“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雨果在这里 A.说明中国传统科技缺乏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B.认为当时中国政治制度保护了科技发明 C.指出西方自然科学完全源于中国古代科技 D.否认当时中国人的发明能力和创造能力7.“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的再现了客观历史 B.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

中国思想史考题

中国思想史(上)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6个/5分一个) 1.“齐物论”(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分为“齐物”论和齐“物论”。“齐物”论即万物一齐,“齐”有均、平、等之意,所谓“齐物”,是指以道观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彼此之间没有高下、美丑、尊卑的区别。齐“物论”即物论一齐,是指俗世关于事物的论断都是立足于道之一端,皆有其特定的立场与局限性,皆有其所是,亦皆有其所非,彼此之间并无真伪、是非之别。齐“物论”并非主张相对主义或不可知论,而是为了破除流俗之见以及各种物论对于人心的束缚和伤害。 2.忠恕之道(孔):孔子提出的伦理学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出自《论语·里仁》。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推己及人之意。忠恕,意为忠诚和宽恕,即以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忠恕之道是“仁”的具体,也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之一。 3.失其本心(孟):孟子性善论的观念之一。出自《孟子·告子上》,意为天性、天良、原本具有之心。孟子认为本心是人天生具有的,如所谓的“四端之心”,这是人性为善的基础。然而,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可能屈服于自身的欲望或是外部的压迫,放弃自己的良心。“失其本心”导致了恶的产生,使得本性为善的人做出恶行。 4.反者道之动(老):老子的哲学思想之一,出自《道德经》。“反”,覆也,引申为复归、回归。“反者道之动”是指事物的存在具有反复、回归的运行趋势。这一命题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一观点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也有新颖的洞见,不同于单线条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历史不断复归的趋势。 5.无待(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即对于对象的无所期待、无所依赖的态度,指一种悠游自在,无溺无滞的生命状态。从逻辑上看,“不待”以“无己”为前提,“无己”即不滞、不执于“我”。只有破除是非之执、物我之别,才能与物同化,达到逍遥的境界。只有到达“无待”后,人才能摆脱客观世界的各种束缚,获得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 6.兼爱:墨子提出的伦理学说,是墨子思想的核心标志。针对儒家仁爱思想中“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等差”,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提倡“先人后己”。墨子主张“”,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的重视。墨子的、、、、等主张均以兼爱为出发点,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 7.化性起伪(荀):荀子性恶论的观念之一。出自《荀子·性恶》,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从理论上说,就是将先天的自然资质转化为后天人为的道德特性。心知是化性起伪的必由之路。 8.大一统:董仲舒提出的公羊学观念之一。所谓“大一统”,指以“一统”为“大”,即天下生民(包括天子)皆当归本于元气,引申为天下思想、制度、法令等的统一与规正,强调王者受命改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秦晋崤之战-知识点整理

二十一秦晋崤之战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是解释经书的文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史记》称其为《左氏春秋》,《汉书》称为《春秋左氏传》,后人省称《左传》。它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二、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死 (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3)国可得也都城 (4)穆公访诸蹇叔之于 (5)蹇叔之子与师参加 (6)夏后皋之墓也君主 (7)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8)无礼则脱不谨慎 (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10)以乘韦先四 (11)为从者之淹停留 (12)未报秦施而伐其师恩惠 (1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14)秦伯素服郊次停留,等候 (15)君命大事战争 (16)敢犒从者冒昧 (17)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尚在栏内未杀的牲畜 (18)不替孟明撤换、废弃 三、一词多义 1、焉 (1)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2)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2、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 (2)且使遽告于郑(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1)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 (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连词,来) (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介词,用、拿)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 (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介词,把) 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商量语气,还是)(3)其为死君乎?(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代词,代军队) (5)吾子取其麋鹿(代词,那里) 5、则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原来已经,副词) 6、为 (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 (2)为吾子之将行也(在,介词) (3)为从者之淹(因为) (4)何施之为(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5)莱驹为右(担任,动词) 7、乘 (1)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2)超乘者三百乘(辆) (3)以乘韦先(四) 8、无 (1)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不) (2)勤而无所(没有) 9、过 (1)秦师过周北门(经过) (2)孤之过也(过错) 10、间 (1)必死是间(中间) (2)以间敝邑(通“闲”,使...得到休息)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 1、古代中国耕作方式变革: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距今七八千年进入耜耕(石器锄耕)阶段。 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工具:唐代出现曲辕犁。 2古代中国农业土地制度演变: 最早是原始社会土地共有;夏商周土地国有(井田制);秦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延续两千多年。 北魏和隋唐前期实行的均田制是也是国有土地的形式。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4、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⑴冶铜技术:青铜器最繁荣时期在商周时代,商代司母戊鼎是代表作。 ⑵冶铁技术:西周晚期有铁器,春秋晚期能制造钢剑,东汉的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⑶制瓷业:中国是世界是最早发明瓷器国家,商朝最早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出现一批名窑,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能制青花瓷。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明烧制五彩瓷,清发明珐琅彩。瓷器从唐代输出国外,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往海外。 ⑷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养蚕织绸国家,明清时期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丝纺业中心。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生产部门不断增多,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6、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西汉市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唐代长安城内有坊和市,市分东市和西市。唐后期坊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宋元时期商业发展到顶峰,;明清时期商业继续发展,出现了商帮,以晋商徽商为代表。 7、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外贸易、边境贸易全面繁荣;唐代出现柜坊飞钱,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中国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国思想史》作业答案一、填空 1.五典 2.以德治国 3. 墨、劓、膑、宫、大辟 4.仁礼 5.魏源《海国图志》 6.舍生取义 7.金、木、水、火、土 8.慧能 9.朱熹陆九渊 10.黄宗羲11.韩非 12.民为贵民本 13.墨子 14.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 15.王安石 16.乾震坎巽离 17.“圣人之性”“中民之性” 18.王通 19.“克己复礼”《礼记·大学》 二、名词解释 1.针对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况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性恶论":人的本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和"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属性。大体说来,孟子的“性”,相当于“人的自觉心”;荀子的“性”,相当于“人的本能”。荀子从人的自然本能证明人之性恶,但是不否认人可以为善。他认为:“其善者伪也。”所谓“伪”就是“人为”,就是“变化气质”的意思。 2.“大宗师”是庄子提出的概念。关于“大宗师”的含义,郭象解释说:“虽天地之大,万物之众,其所宗而师者无心也。”崔撰解释说:“遗形忘生,当大宗此法也。”“无心”和“遗形忘生”是一种存在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就是道。大宗师的基本内容:一是“自本自根”的道。二是“死生如一”和“安化”的人生观。 3.“参验说”是法家韩非提出的思想主张。在认识论方面,他继承荀子重“行”的思想,对《老子》做了新的解释,提出注重“参验”的思想。韩非主张用“参验”的方法判别认识的是非真伪。“参”是参照比较,“验”是检查验证。“参验”的内容就是“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作为与所在官职的职责相符,就给予奖赏,否则就给予处罚,这叫“循名而责实”。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这里包含着要求名实一致和以实验名而定是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2.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3.古代周朝的五种酷刑是指、、、、。 4.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在一书中提出的。 6.《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体现了孟子的价值原则。 7.阴阳五行中的“五行”是指、、、、。 8.禅宗真正形成为宗派,应从唐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算起,被推尊为禅宗六祖,是禅宗正式诞生的标志。 9.宋代理学朱陆之争指的是和两大思想家的斗争。 10.《明儒学案》的作者是。 11.战国末年的为法家思想的总结者。 12.“,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句话表现了孟子的思想 13.“尚贤”“尚同”思想是的思想主张。 14.邹衍的历史学说“五德终始说”,是一种神秘的历史循环观念。它以五德相生关系说明王朝更替,这五德的先后顺序为:、、、、。 15.“荆公新学”是北宋改革者的思想内容。 16.《周易》中八卦是指、坤、、、艮、、兑。 17.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斗筲之性”、。 18.《中说》的作者是唐代。 19.理学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往往是不分的,这在二程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反映在“格物致知”和

这两个命题上。“格物致知”一词源于。 二、名词解释 1.性恶说 2.“大宗师” 3.“参验说” 4.名辩思潮 5.正始之音 6.性善论 7.谶纬8.“言不尽意” 9.《五经正义》 10.经世致用 11.“反者道之动” 12.黄老学派 13.玄学 14.洛学学派 15.公羊三世说 16.“天人感应” 17.“效验”学说 18.鹅湖之会 19.“致良知” 20.中体西用 三、简答题 1.简答墨子的“尚贤”思想。 2.简要谈谈商鞅、慎到、申不害的法、势、术思想。 3.什么是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4.法家韩非对朴素唯物主义的贡献是什么? 5.“本无”“即色”“心无”三宗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6.简答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思想。 7.如何评价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8.简答桓谭批判谶纬迷信的主要论点? 9.谈谈王夫之“继善成性”观点的主要内容。 10.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谈谈他的“仁”与孔子有哪些不同? 11.《庄子注》的作者是谁?他们对《庄子》作了哪些解释发挥? 12.隋唐时期儒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论述《易传》的思想体系。

秦晋崤之战_知识点整理

二十一晋崤之战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是解释经书的文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史记》称其为《左氏春秋》,《汉书》称为《春秋左氏传》,后人省称《左传》。它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二、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死 (2)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3)国可得也都城 (4)穆公访诸蹇叔之于 (5)蹇叔之子与师参加 (6)夏后皋之墓也君主 (7)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8)无礼则脱不谨慎 (9)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10)以乘韦先四 (11)为从者之淹停留 (12)未报施而伐其师恩惠 (1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14)伯素服郊次停留,等候 (15)君命大事战争 (16)敢犒从者冒昧 (17)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尚在栏未杀的牲畜(18)不替孟明撤换、废弃 三、一词多义 1、焉 (1)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2)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2、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2)且使遽告于(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3、以 (1)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 (2)使归就戮于,以逞寡君之志(连词,来) (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介词,用、拿)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 (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介词,把) 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商量语气,还是)(3)其为死君乎?(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代词,代军队) (5)吾子取其麋鹿(代词,那里) 5、则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则无礼,何施之为?(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原来已经,副词) 6、为 (1)师之所为,必知之(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 (2)为吾子之将行也(在,介词) (3)为从者之淹(因为) (4)何施之为(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5)莱驹为右(担任,动词)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A )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 )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 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二、手工业的发展(A )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 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 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 清朝—珐琅彩 商朝— 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 三、资本主义萌芽(C ) 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区:江南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A ) “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冶金 瓷器 丝织 业

中国思想史复习简要

中国思想史复习简要 一、名词解释(5个) 1、巫史文化:殷商文化特色,体现祭祀与巫术为主,巫政合一;巫史作为中国第一批思想 者,取得一系列的文化成果,他们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最终形成巫史文化。2、礼乐文化:中华民族独特创造,是以“礼教”与“乐教”为主的教化体系,体现 了中华文明的特征。 3、经学:是中国文化的骨干和价值本原,是关于儒家经典的注释、传承、演变的学问,包 括学术与信仰两个层面。 4、意义的信仰:是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的追求和体悟,这种追求的目标在现实生活的实践 之中。 5、经学政治:借助传统历史文化的资源,以圣人和经典的恒久权威性来维护王权政治架构 的权威。 6、义疏之学:对经典著书进行全面的疏解、串讲。 7、自然: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意思。 8、四心:恻隐、羞恶、是非、恭敬之心;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9、四德:仁、义、礼、智。体现“尽心、知性、知天” 10、素王:是指具有帝王之德但未居帝位的人。 11、革命:古代以天子受命于天,故凡是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 10、顺向诠释:在原文本基础上引申发挥,与原文本思想方向大体一致的文义引申诠释。 11、逆向诠释:在基本方向违背原作精神或基本上否定原作精神的自我表现式诠释。 12、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成为主流, 汉传佛教的最主要象征之一。 13、内圣外王:指在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在外施行王道,实现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14、新儒学:宋、明心性之学,主张天仁合一,天心性合一,因地之心性说。 15、明体达用:儒家哲学范畴,主张经义和治事有机结合,直接领悟儒家经义。 16、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儒家重要经典。 17、《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8、《法言》:汉代杨雄对王莽从希望到失望的自我反省。 19、尊德性:尊重重视德行从而实现道德的境界;尊重人在“学习”过程中与生俱来的本能 与天性。 20:人文生态:一个族群生产发展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核心是该族群信奉的经典及价值观和生存样法。 二、简单题(4道) 1、整合经学与子学 (1)、形成一部像样的中国经学思想史的研究著作 (2)将“根”经学与“魂”价值与意义相融合 (3)这部著作需透着中国精神,即有意义的信仰为本质特征的中国思想史 2、经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应占有怎样的地位?其本质和特点是什么? (1)在中国历史上,经学一直是社会指导思想;

(完整)秦晋崤之战知识点整理(含答案),推荐文档

秦晋崤之战知识点整理 (一)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殽()山蹇()叔悖()心与()师甲胄()乘()韦犒()师不腆()遽()兴原圃()果脯()饩()牵苑囿()原轸()栾()枝衰绖()()一眚()堕()军实唾()弃 累()臣衅()鼓稽()首阳处父()骖()乘(二)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辟:通() (2)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厌:通() (4)堕军实而长寇雠堕:通() (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累:通() (6)乡师而哭乡:通() (7)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厉:通() (三)解释重要词语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2、若潜.师以来 3、国.可得也 4、穆公访诸.蹇叔 5、师劳.力竭 6、无乃 ..不可乎. 7、勤.而无所 8、必有悖.心 9、蹇叔之子与.师 10、晋人御.师必于殽 11、必死是.间 12、余收尔骨焉. 13、超乘 ..者三百乘. 14、秦师轻.而无礼 15、无礼则脱.16、以乘.韦先 17、敢.犒从者 18、不腆.敝邑 19、为从者之淹. 20、居则具.一日之积. 21、且使遽.告于郑 22、郑穆公使视.客馆 23、使皇武子辞.焉 24、以.闲敝邑 25、不可冀.也 26、攻之不克. 27、吾其.还也 28、而以.贪勤民 29、天奉.我也 30、彼实.构吾二君

31、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32、君何辱 ..讨焉 33、以逞.寡君之志. 34、吾舍.之矣 35、武夫力而拘诸原 ... 36、妇人暂.而免.诸国 37、堕.军实而长寇仇 38、亡.无日矣 39、不顾.而唾 40、及诸.河 41、释.左骖赠孟明 42、死且.不朽. 43、若从.君惠而免之 44、秦伯素服郊次. 45、乡.师而哭 46、不替.孟明 47、且吾不以.一眚掩 ..大德 (四)一词多义 1、焉 (1)击之,必大捷焉() (2)余收尔骨焉() (3)君何辱讨焉() 2、且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且使遽告于郑() (3)死且不朽() 3、以 (1)劳师以袭远() (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3)其为死君乎?()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5)吾子取其麋鹿() 5、为 (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2)为吾子之将行也()(3)为从者之淹() (4)何施之为() (5)莱驹为右() 6、乘 (1)超乘者三百乘() (2)超乘者三百乘() (3)以乘韦先() 7、而 (1)勤而无所() (2)哭而送之() (3)左右免胃而下() (4)秦师轻而无礼() (5)灭滑而还() (6)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7)入险而脱() 8、之 (1)何施之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矿业建设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4、“一五计划”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2、内容:(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六、《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的是。 七、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背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 (2)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 3、内容: (1)★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先 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 (1)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 规律。 (2)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2)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 年经济困难。 6、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核心为调整。调整的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的 比例。 7、1966年国民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革”动乱海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197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复苏。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 调整国民经济。 2、1975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 全面整顿的思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十、★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丹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高二历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家语》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癝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美德矣。”其意在强调 A. 救饥是仁的具体化 B. 君臣关系的重要性 C. 应该遵循等级秩序 D. 治国要以德政为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不赞成臣子私自救济百姓,认为这样会显现臣子的美德,彰显君主的“无惠”,可见其认为应当遵循等级秩序,选项C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旨是臣子应当遵循等级秩序,而非强调君臣关系,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2.董仲舒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该对策体现了董氏学说的哪一主张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的说法赋予了上天以人格化的神的地位,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主观一致,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崇尚儒学,限制其他学派,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大一统的观点,AB两项错误;材料谈论的是天对君主统治的监督,不是君主权力源于上天,D项错误。 3.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

秦晋崤之战 原文: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埋葬。一说停放灵柩)于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出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柩(装有尸体的棺材)有声如牛。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君命大事:国君发布关于大事的命令)将有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过轶(越过。轶,超越)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派)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若潜师(秘密出兵。潜:暗中)以来,国(郑国)可得也。”穆公访(咨询)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远方的郑国),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远方郑国的君主)备之,无乃(大概)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劳苦)而无所(所得),必有悖心(怨恨之心)。且(况且)行千里,其(同“岂”难道)谁不知?”公辞(辞谢,没有采纳)焉。召孟明(秦国将领百里孟明视,姓百里,名视,字孟明,百里奚之子)、西乞(西乞术,姓蹇,字“西乞”名术,蹇叔的儿子 )、白乙(白乙丙,蹇叔的儿子,名“丙”,字“白乙”,姓“蹇”),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对孟明的尊称)!吾见师之出(出征)而不见其入(回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中寿”至“拱矣”如果你只活到一般老人的寿命,你墓地上的树木应该已经长到两手合抱那么粗了。中寿:大多数老人的寿命。拱:两手合抱)”。 蹇叔之子与(参加)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狙击)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君主,帝王)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同“避”,躲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兼词,于之,到那里)。” 秦师遂东(向东进)。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周都城洛邑的北门),左右(战车的左右卫,左持弓,右持矛,中驾车)免胄而下,超乘(一跃而上车。指秦军刚一下车又跳上车去)者三百乘。王孙满(周襄王之孙,周大夫)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轻狂)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脱略,粗心大意,纪律松弛)。入险(险境)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做买卖)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用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的礼物。古人送礼必有先行礼物。乘,数词“四”,古时一车四马称为一乘,因一乘有四马,故乘又常作数词“四”用。韦,经过加工的熟牛皮。先,指先行的礼物),牛十二,犒师,曰:“寡君(谦词,我国国君)闻吾子(您)将步师(行军)出(经过)于敝邑(敝国),敢(敬辞,冒昧地)犒从者(跟从的人)。不腆(富裕)敝邑,为(如果;假如)从者之淹(久留),居(留居,住)则具(供给)一日之积(食粮),行则备一夕之卫(保卫,指保卫工作)。”且(并且)使(名词,使者)遽(送信的快车;驿车)告于郑(此句说:商人弦高使人用送信的快车到郑国报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要通读课本内内容,并且学会总结,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一、开辟新航路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成):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 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9、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 探险家们具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但掠夺行为给殖民地人们带来灾难。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要点 “斯大林模式” 主要表现:㈠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基金);

中国思想史

1.原始思想内容特征。 原始思想出现的原因:人欲生存→认识→利用→控制→自由→然而难以如愿→转而乞祈;原因原始思想的表现方式为巫术、祭祀;形式:a、自然神崇拜b、图腾崇拜才、c、生殖崇拜d、英雄崇拜 2.“绝地天通”思想史意义。 “绝地天通”概念:事神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即秩序重建。意义:“绝地天通”代表着政教合一,意味着思想之源头为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垄断,思想自主取消,社会进入专制时期。 第二讲 1、简述商周天命思想之异同。 商周思想主要组成部分均为天命思想;商人崇天尚鬼,把上帝与祖先作为信仰中心,上帝是天上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自然神如日、月、山、河等神灵都失去了独立性,成为执行上帝意志的工具。上帝还主管着人间的吉凶祸福,特别是君主大命的授与;周人则对商代传统天命观进行修正,1、继续承认上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以“天”代“上帝”。2、认为上天所赐予的“大命”不是恒定的,而是可变的。3、提出“依德求民主”。即天根据德行“求民主”。民主即民之主,即君主。君主由天定,选君规范是德行。在天命思想里注入道德政治内涵。4、主张“以民情视天命”。将“民情”看作天命的具体反映。 2、周人思想的创新。试论周人的天命思想与德观念。 周人提出“德”的观念,认为“敬德”和“保民”是获得天命信赖的主要途径。其次,周人提出尊天、敬德、保民、慎罚的政治思想①尊天:用“天命”思想为政治服务②敬德:提高道德在政治中的地位。③保民:周公政治思想核心,君王不贪安乐、体察民情;以民为镜④、慎罚:对“德”之不足补充a、依典用刑。b、出于善而惩恶,不可借机肆虐。c、审慎惩处。3、五行说之五行的涵义,五行的生克关系如何?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涵义:元素、能量、德行。五行生克关系:相克: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4、简述西周的政治思想(第二题) 第三讲 先秦诸子异说的兴起原因 诸子之兴起于“救时之弊”;2、社会秩序破坏,文化下移,私学兴起;3、列国竞争,言禁

中国思想史重点

1、《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最早的封建礼制教科书 2、《四书集注》即四书章句集注。作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占据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四书集注》作为理学的重要著作,也被统治者捧到了一句一字皆为真理的高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3、《读通鉴论》《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哀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汉族复兴的大道。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30目;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该书文采飞扬,议论纵横,新见选出,论点精到,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全面地反映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所以,总体水平远超出一般史书。全书内容丰富,集中表现了作者发展进化的历史观。他痕恨明王朝的腐败政治,主张改革;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还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对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道学进行了批判。作者有意识地把评史与论政治结合起来。他认为“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因此王夫之的史论著作不仅贯穿着他的史学思想理论,也渗透了他的政治思想理论。 4、《天演论》清朝末年,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