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

一、“有效需求”的定义

凯恩斯认为,所谓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凯恩斯进一步分析,认为如果总供给价格大于总需求价格,资本家就会因无利可图而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裁减员工,从而使社会就业困难;反之,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资本家因为生产有利可图,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只有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两者处于均衡状态时,资本家才既不裁减工人,也不增加工人。这种在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但在现实经济中,即使在这种均衡状态下整个社会未必能够充分就业,因为商品的供给通常是稳定的,而需求的变化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凯恩斯将这种现象称为“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在不考虑国外部门的条件下,有效需求由两大部分成,即消费和投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有效需求产生影响。有效需求不足也就是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资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第二,灵活偏好规律。第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二、对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评价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所决定的,这虽然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根据唯物史观原理,凯恩斯所提出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一种反应,虽然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够起到

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却不能否认这种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行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之下,经济同样遇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尽管其产生的原因与凯恩斯的阐述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危害却是相同的。我们应该看到人们的心理预期对经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此凯恩斯基于有效需求理论提出的提高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政策观点便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下面谈一下笔者对有效需求理论的看法。首先看有效需求理论的内容本身。1.凯恩斯说:“所谓有效需求是指雇主们提供的一定就业量上预期取得的最大收益”。就业量是由有效需求的大小决定的,而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是不足的,由此他揭示了有效需求与就业的关系。凯恩斯从就业水平的角度较好地阐述了有效需求理论,这的确给人一种非常新鲜的感觉,但缺乏与此相关的其它国民经济总量范畴,如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等的相关分析,不能从国民收入等这些宏观总量概念进一步说明有效需求理论。这是导致其为后来实践所证明的理论局限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也与当时的研究工具、计量工具局限和经济发展时代的历史规定性有关。2.从历史的渊源上说,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实际上承袭了19世纪初英国著名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消费不足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社会贫富不同阶层对消费需求不同与多样化性质。显然,在贫困阶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阶层是根本不存在储蓄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的问题。还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从一定意义上,兼收并蓄了李嘉图、马歇尔、皮古、密当斯等的利率论,皮古的失业

论,经典学派的需求与就业论,重商主义及经典学派的货币论等等。这是其理论具有深度和厚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源泉,但也是造成其理论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他在分析就业、失业与劳动货币工资的关系时,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古典学派关于“工资等于边际劳动价值”理论,并作为前提,因而使他的理论阐述给人一种难以确定的“走不出的圈子”的感觉。按他的理论,如果货币工资率的下降对有效需求水平、对产出从而对就业量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话,那么,这种下降对劳动的边际产值,对实际工资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3.凯恩斯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因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的心理因素。这种把经济现象的原因归于无法确定的心理因素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凯恩斯在论述消费倾向问题时把消费倾向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章来论述。他提出:一般而论,总消费量主要决定于总所得量的消费基本心理法则。凯恩斯认为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有8种主要的动机或对象:(1)建立准备金以防不测之变的谨慎动机;(2 )预防未来所得不如今日之远虑动机;(3)为享受利息及增值取得较大的未来消费的计算动机;(4)使以后生活程度得到逐步提高的改善动机;(5)享受独立感及有能力感的独立动机;(6)获得从事投机或发展事业之本钱的企业动机;(7)遗留财产与后人的自豪动机;(8)满足纯粹吝啬欲的贪婪动机。以上8种动机相应的消费动机: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奢侈。最后他把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归之于主观因素,正是这些动机使人不能将其所得全用于消费。这显然是片面的。我认为,在一定量的收入

条件下,由于人们的消费习惯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起点不同、经验不同,在消费抉择时对自己消费什么,如何消费,轻重缓急如何等会表现出某种倾向,但不能把社会总需求不足完全归之于心理因素。因为每个社会成员对消费品的选择及所采取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及其构成等主要地由个人在社会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和取得的份额决定,经济状况不同才会表现出消费需求的不同倾向。

关于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论断,我认为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现象是存在的。因为资本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包含有一定的物质内容,且是一个有机的构成体。也就是说,构成资本的要素是有一定量的比例关系,而且各因素在该比例关系中有一个特定的最低限额,若超过此最低限额再增加投资时,就会出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此递减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在构成资本因素的特定比例中,一种因素为一定量或不足时,继续追加投资就会出现效率递减和收益递减。而凯恩斯不提生产效率与收益的要素构成比例和构成动态条件,把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当作一般性规律,并以此作为产生投资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这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同时凯恩斯以人们对货币具有“灵活偏好”这种心理状态去推论随着人们所得的增加,消费增加跟不上所得增加的比例,从而造成消费需求相对缩小,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和利润,使其对未来投资失去信心,造成投资需求不足,这也是值得深入挖掘的。

(三)我们撇开其理论内容本身,纯粹研究其方法论。总的来说,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研究方法是有客观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一些合理

成分,但也混杂有唯心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论特点。

(1)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运用的是片面的抽象法。我认为,由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现代社会复杂与简单统为一体,为了确切地研究某种关系或某组范畴概念间关系及其性质的需要,把与之不相关或关系不很密切或暂时不重要的东西暂时舍象掉,而抽象出某组关系放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比较静态的抽象分析,对于揭示问题的本质及其内部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但当这一关系及其本质一旦被揭示出来后,又应放回到原来的复杂关系中,作进一步的分析展开,这样才能显示出问题的全貌,才能把握问题的整体。凯恩斯在研究有效需求理论时,设技术、资源与成本三种情况不变,从雇用一定量工人时要付出要素成本和使用者成本,从成本引出所得和收益,从而引出总供给价格、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接着从二函数关系的交点值引出有效需求概念和理论,而单纯研究有效需求理论和与就业量之间的关系。这里运用了抽象法,但他没有把抽象研究所得的结论再放回到技术、资源与成本分别可变的条件下去分析有效需求理论和就业论。这在方法论上是不彻底的抽象法,只有从具体到抽象阶段,没有把抽象的东西还原到具体中这更重要的一步中。要形成具有历史生命力的理论,必须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抽象法,按一定的目标对现实进行“向量式”的筛选、简化,取其要者作深入的条分缕析,但落脚点绝不可脱离“从模拟现实到回归现实”的路径或近似现实这一界限。

(2)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研究运用了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我认为,由于经济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发展的,为了研究处在不断变

化中某一问题或某一环节的内容及其本质,从千变万化的复杂变化过程中选取在瞬间看来不变的某一点作静态分析,对揭示动态事物的性质和特征是必要的。但研究的结果还应放回到动态过程中作进一步分析才能揭示某一问题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采取了均衡的静态分析方法,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选取“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的相交点”之值称为有效需求,对有效需求作静态的均衡分析,揭示了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导致产出的变化,产出的变化从而收入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平衡力量的新思想。换句话说,有效需求理论不仅是均衡方程F(Y)=Y的数学解问题,而且是这个均衡的稳定性决定于动态调整方程解问题。由于没有把静态分析的结果放回到动态过程作进一步揭示,这就使得其理论对变化着的经济运行整体的覆盖面与适用期限不得不大打折扣,揭示社会需求变化规律的范围也就大受限制。

(3)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运用了总量的分析方法,我认为只有建立在一定质的基础上的一定量的关系的描述,经济关系的表现才可能是确切的,也只有对经济关系有确切的表示,经济学科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为此,经济的研究必须有定量分析。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采用了经济总量的分析方法,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有效需求和就业量等建立了函数关系式,把有效需求作为社会总需求之值来分析,使有效需求的内在关系通过数量化而明确地显示出来。但他的经济总量分析是不受特定生产关系制约的总量,且他片面地用定量分析取代定性分析,这是错误的。但我们亦需从其反面受到经济理论研究

方法上的启示。我国过去的经济理论研究只注重经济关系的质的分析,而缺乏定量的分析,理论界大多停留在概念之争,搞文字游戏或文字考古,在一些概念或原理问题上一直纠缠不清。如此种状况不从根本上扭转,将局限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在研究经济的方法上作出重大的突破。我们既要定性分析,也要定量分析,并且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因为不管经济关系如何复杂,其主体都是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因而人的一切活动必与社会发生关系,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同时人的一切活动是在人们一定的思想指导下,按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因而经济活动不能不受到制度因素和思想的、心理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是难以用数学关系,用确切的量去表示的,因而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用定量分析取代定性分析方法,或其反之,都是不科学的,而应是两者相统一。

(4)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还采用了宏观分析方法。宏观的经济分析对从总体上把握经济整体,掌握经济总体性、系统性是必要的。凯恩斯在有效需求论上采用宏观分析方法主要表现在他的社会总供给价格、总供给函数、总需求价格、总需求函数(有效需求)、社会有效需求管理、充分就业等问题的分析上。但他的宏观经济分析没有与微观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尽管这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对我国经济理论发展和经济建设还是很有借鉴作用的。特别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要注重对微观经济的管理。事实上,前段时间,由于只注重搞活经济,

宏观经济的分析和管理注意不够,出现了一些混乱:如哄抬物价,滥发奖金,生产的盲目性,市场供求关系不协调等。为此我们必须在继续搞活经济的同时,加强对我国经济宏观主流的管理,从宏观上调控微观经济运行,保证经济的良性运行。

以上是笔者对凯恩斯有效需求论的一些粗浅看法。尽管凯恩斯是垄断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但其有效需求理论及其方法论具有二面性,即内容上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尤其在方法论上有值得我们参考的东西。我们应去其糟粕,吸其精华。

三、凯恩斯、罗宾逊、马克思需求理论比较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否定了萨

伊定律,实质上是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流通领域中的供需矛盾根源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因为供给是由生产决定,需求则由消费决定,因而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阵营范围内(不包括西斯蒙第)比传统庸

俗经济学有所进步,但是,他企图在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的基础上,利用资本主义国家这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来调节需求,这就决定他的需求管理方法带有极大的局限性,它只能在资产阶级利益允许范围内发挥作用,因此他的方法必然既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积集矛盾的方法。

以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则又

比凯恩斯进了一步。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生产与分配之间的矛盾,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症结在于收入分配失调,并且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将会变得更加不

利于工资收入者集团。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因此尽管他们把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放

在“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的首要地位,但是由于他们不想触动这一“病症”的基础,所以也只能在资产阶级利益所允许的政策范围内来解决问题,因此大半是空淡。

马克思认为,生产和交换的矛盾来源

于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后者又源于生产和分配的矛盾,而分配关系又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具体说就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了商品价值按C十V十M的方式进行分配,而社会化大生产又决定各资本家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必须要通过社会实现过程,而这一社会实现过程又要求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收入再加上生产资料价值

的转移部分所形成和投入流通的购买力

必须与该社会全部待实现商品的内含价

值量相等,这就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分配格局,以及在此分配格局基础上所必然产生的消费不足和投资不

足状况形成一个尖锐的矛盾,M由私人占有,这是私有制决定的,M的全部投入是社会商品实现的条件,这是社会化大生产所决定的,这是一个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它导致需求不足和危机的必然发生。

资本主义以前的各阶级社会,劳动群

众也是消费不足,剥削者也占有剩余产品,但不致于导致经济危机,那是因为这些社会的生产不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因而其产品不需要全面地经过社会实现的过程,因而虽然存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却不存在社会化大生产,所以也不存在二者间的矛盾,这就不会导致危机。

社会主义则相反,它虽然存在社会化

大生产,却不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M部分是由社会来消费的,因此也不存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因此,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

不足;不过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所以,要根本解决资本主义需求不足的问题,不能仅用调节需求的方法,也不可能

在生产关系不变的基础上来改变分配格局,而必须触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与凯恩斯、罗宾逊方法的根本区别。

四、中国“凯恩斯主义者”的错误

当我们批评凯恩斯主义时,我们是说

他的方法不可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社会

的矛盾,但是也不否认凯恩斯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内对暂时缓解资

本主义的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这是正确的态度。但是另一部分人正相反,一部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片面地夸大凯恩

斯主义在这方面的作用,这种思想也影响到我国经济学界,以致于有些同志竟然不分析我国的国情和面临的矛盾,盲目地主张将凯恩斯需求管理的方法照搬照套应

用在我国,结果造成了恶果,这是一个教训。其中,所谓“高消费促进高积累”就是一例。

我们前面已经谈过,资本主义的需求

管理是建立在需求不足基础之上的,其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它的微观机制或称资本

主义所有制造成的,具体说,资本家追求

剩余价值的欲望(实质上是剩余价值规律

的表现)使得他必然只把相当于劳动力价

值部分的购买力支付给工人,同时作为资

本家,他不过是人格化的资本,内在冲动

和外在压力决定他决不可能将剥削到的

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生活消费,这两种

情况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消费

不足。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主义

在发展中,它对生产资料消费的需求可以

补足生活消费的不足部分,但这种补足不

是无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已超

出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范围时,生活消费

不足的限制会导致投资不足的现象出现,

这是一个由内在冲动和外在强制所表现

出来的客观规律,不由个别资本家的意志

为转移,倘若在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发

生时,有个别资本家还进行投资,那么他

13 的资金就会成为别人产品实现的条件,而

他自己的产品仍然实现不了。所以这时,

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然会双手紧

紧捂住自己的钱袋,这时,社会总供给必然大于社会总需求。

与资本主义的情况完全相反,建立在

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所要解决的矛

盾是另一类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因而也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我们若将我国目前情况与资本主义作个对比,就可以发现:

在宏观上,资本主义是供给>需求,我们

是供给<需求;在微观上,西方社会是消

费不足和投资不足,我们是消费膨胀和投资膨胀。说明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面临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我们若是同开一张药方,都用“高消费促进高积累”的扩张性政策,那么对西方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我国则是火上加油,更加激化供需矛盾。不加分析的照搬照套,这是我国那些貌似博学的“洋教条主义者”的愚14决策.‘

蠢之处。

只有一点我们可以和西方社会进行

类比,即:宏观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实质

上是微观问题的表现,但二者性质不同。

我国目前的需求膨胀问题也是根源于微

观,即在无市场制约条件下的,在公有制

基础上的对企业的简单的简政放权,在这

种基础上,企业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必

然产生两种行为:1、在企业留利基金中,

尽量扩大消费基金的比例,即在C+V+M

的分配上,厂长不像资本家那样站在M

的立场上,而是站在V的立场上,厂长的

屁股坐在哪一边是由所有制决定的。这样

的结果必然造成消费基金膨胀和企业内

部的投资基金不足(也称“企业内源积累

的收缩,’)。2、在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上,企业为了在总额上增加自己的留利资金,必

然要进行扩大再生产。但企业决不会用自

己的留利基金来投资,它只会向银行贷

款,用国家资金增添属于国家的财产(又

同时为自己扩大消费基金创造条件),这

样必然导致信贷基金失控和投资膨胀,(也称“企业外源积累的扩张”),由此导致的货币的超量发行,造成国民收入的超分

配和物价的全面上涨,从而形成了需求>

供给的局面。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企业行为“不正常”,这是不妥的,实质上这是一个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经济规律。我们目前的企业也同样存在着内在冲动和外在竞争

的强制,只不过性质与资本主义完全不同,表现在:1、分配攀比,竞发奖金,而资本主义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断降低;2,

贷款攀比,涨价攀此,而资本主义是以跌价来夺取市场。所以我们企业行为的实质是在“抢吃大锅饭”。作为一个个别企业,它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不这样,也不可能不这样。要改变行为,只有改变条件。

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凯恩斯的需求管

理方法在中国现有的基础上是不适用的,这不仅指扩张性政策,而且指紧缩政策(紧缩政策在这种微观行为基础上也难以

改变需求膨胀问题),中国在自己现有国

情的基础上,似乎只能与资本主义相反,走供给管理的道路。

五、结论

因此,对凯恩斯的正确评价是:凯恩

斯的需求原理是在资本主义的特殊条件

下所产生的理论,它试图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病症进行医治,这是它根本不同于马克思《资本论》立场的地方,也是它受到资产阶级欢迎的原因。但是在它对资本主义解释正确的地方,马克思都已揭示,它的出现,不过是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在它为资本主义开出延缓其寿命的药方的地方,不过是在为资本主义的矛盾最终激化准备

着条件,需求管理不可能拯救资本主义命运,历史将证明,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各种原理的正确性,中国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就是结论,也是我们对西方学者对《资本论》总的评价的评价。.

(本文写于1988年3月7日。作者现

为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需求分析方法论

需求分析方法论 原则上,需求分析阶段IT中心应尊重需求方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能力;在具体的任务开展上,以不干扰需求方的自主权为主,除非在项目过程中发现需求方的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分析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IT中心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坚持吸收、同化、贯彻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而项目的整体风险往往表现在需求分析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合理,用户不习惯或不愿意去用应用管理软件。作为IT中心,必须提醒需求方重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需求调研,同时IT 中心也应深入具体的需求调研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方向,才能在将来的功能界定、实施上有发言权。 一、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不象侦探推理那样需从蛛丝马迹着手,而是应该先了解宏观的问题,再了解细节的问题。 一个应用软件系统(记为S)的涉及面可能很广,可以按不同的问题域(记为D)分类,每个问题域对应于一个软件子系统。 S={D1,D2,D3,…Dn} 问题域Di由若干个问题(记为P)组成,每个问题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 Di={P1,P2,P3,…Pm} 问题Pj有若干个行为(或功能,记为F),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接口。 Pj={F1,F2,F3,…Fk} 需求说明书应该对于那些只想了解宏观需求的领导,和需要了解细节的技术人员都合适。在写需求说明书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让双方(IT中心、需求方)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2、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二、重点监控需求分析 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需求分析又的的确确难做。其原因基本是由于以下情况造成的。 1、用户说不清楚需求 有些用户对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当然说不清楚具体的需求。例如总部各部门及各地的很多店铺在进行应用系统以及网络建设时,需求方的办公人员大多缺乏IT系统建设方面的专家和知识。此时,用户就会要求IT中心系统分析人员替他们设想需求。项目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项目未来建设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2、需求自身经常变动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随着用户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对项目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需求变更。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一个软件的需求改动少于三次的!所以必须接受“需求会变动”这个事实,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在系统选型及实施时,将软件的核心建筑在稳定的需求上,同时留出变更空间。IT中心在需求分析的功能界定上担任一个中间、公平、公正的角色,所以也必须积极参与到需求分析的准备中来,以便协助需求方来界定“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系统功能界限。 3、IT中心分析人员或用户理解有误 系统分析人员不可能都是全才,更不可能是行业方面的专家。用户表达的需求,不同的分析人员可能

怎样做需求分析之五:调研之需求研讨.

怎样做需求分析之五:调研之需求研讨 作者 : fangang 发布时间 : 2012-02-08 00:20 前面我们探讨了业务研讨会应当怎样组织, 下面我们再具体讨论一下我们应当怎样与客户讨论业务需求。如果说组织业务研讨会是项目经理的功底, 那么讨论业务需求就是需求分析人员的功底。 以往我们常常认为, 需求分析是一件最简单的事情。客户说他们需要做一个什么软件, 有些什么功能, 我们照着做就可以了,所谓的需求分析员就是需求的记录员。我要说, 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许多失败的软件项目, 或者说软件项目中的需求问题,大多都源于此。经过人们多年的研究发现,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 客户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提不出正确的需求, 这表现为几种形式: 1. 由于对软件不了解,客户提不出需求,不知道软件最终会做成什么样子。这类客户在需求讨论过程中,往往只能描述目前自己手工管理的方式是怎样的,不知道计算机会怎样管理。 2. 能提出一些业务需求,但当软件做出来摆在自己面前时,需求就变了。这类客户,他们能熟练使用电脑, 对信息化管理是清楚的。他们提出的业务需求从整体上应当是八九不离十的。但是,由于没有实物,在软件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并没有完全想清楚。因此,当软件真正做出来摆在自己面前时, 甚至经过一系列流程操作以后, 会对一些操作提出变更需求。他们正如那句经典的话说的:“I have changed when it saw it.” 3. 能非常详细地提出业务需求,甚至有时候该怎么做的提出来了。这类客户,参与过很多软件信息化建设, 甚至有些还是软件开发的半专业人士。但是他们提出的业务需求过于具体, 甚至怎样实现都说出来了, 但这些有时候不是最佳设计方案、可能在技术上难于实现, 甚至有些就是过于理想化而不可实现。 因此, 我在进行需求研讨的时候, 首先跟客户探讨的不是软件功能, 而是客户现有的业务知识,用专业的话叫“ 业务领域分析” 。客户现有的业务流程是什么样的,

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指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在这种状态下,能实现充分就业。——社会资源被充分利用,没有失业人口和闲置设备。 但商品的供给通常是稳定的,而需求的变化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往往会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不认为是“不治之症”,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经济危机的爆发。 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个心理规律所决定的: ⑴际消费倾向递减人们不爱花钱 人们的消费与收入有关。 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间的函数关系称为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收入增量 由于消费习惯的稳定,边际消费倾向总小于1。即消费量的增加不象收入增加那样快。凯恩斯认为这是人天生的心理规律。 凯恩斯主张“济贫”。他认为,向富人征税再救济给穷人,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因为富人的钱越多,储蓄的钱会越多。而征税后储蓄会减少,再救济结穷人,使之用于消费,把大部分的国民收入转用于消费,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刺激生产,实现充分就业。 ⑵本边际效率递减资本家信心不足 投资的大小取决于投资的诱导。 投资诱导等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的差额。 资本边际效率就是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以取得的利润率。可理解为预期利润率。 只有当预期利润率至少等于利息率时,资本家才肯投资。 但资本家考虑到由于产品的增多,售价会下降,从而造成未来预期的利润率降低,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因而投资需求也会不足。 ⑶流动偏好人们愿意手持现金 ◆“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害其原有价值的条件下,从一种形式转移到另一种形式的难易程度。 ◆凯恩斯把人们愿意保留灵活的现金于手中的心理动机称之为是“流动偏好”。 ◆人们之所有手中愿持有一定的现款,是根源于交易动机(如购物方便)、谨慎动机(如为应付疾病、车祸等)、投机动机(如抓住机会购买债券)。 总体上说,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否定自由放任原则,主张 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政府不应该再是社会经济秩序 的消极保护者,而应作为积极的干预者。 凯恩斯反对一味节俭。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社会道 德规范认为储蓄、节俭是美德,极少宣传消费是善举, 是刺激经济的良策。他引用过孟德维尔的寓言:蜜蜂社 会由于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而繁荣;又由于节俭而衰落。 以此说明节俭往往对社会不利。 为刺激经济发展,凯恩斯主张物价上涨。因为通过物价上涨使实际工资下降的办法,要比传统的主张降低名义工资的办法更为聪明、可取。降低名义工资也许会刺激企业的经济活动,增加投资,扩大就业,就个别企业来说也许行得通,但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做法并非良策。因为降低名义工资容易引起工人的反抗,而且降低工资水平会相应地减少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导致市场和生产的进一步紧缩。

需求分析与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 1.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何时从分析阶段进入设计阶段需求分析关注系统“做什么”,系统设计关注“如何做”。 当分析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到设计阶段 2.需求处理要注意哪些非技术因素为什么 要注意的非技术因素:组织机构文化、社会背景、商业目标、利益协商等。因为利用建模与分析技术构建的解决方案一定要和具体的应用环境相关,不存在不依赖具体应用环境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利用建模分析技术进行要求处理是不能忽视具体应用环境的相关因素 3.需求分析与需求工程之间的关系 那就是需求工程含义更广,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 第二章 1.解释名词:问题域,解系统和共享现象,并结合他们的含义说明软件系统如何与现实世界形成互动的 问题域:现实的状况与人们期望的状况产生差异就产生问题。 解系统:软件系统通过影响问题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称为解系统通过共存现象仅仅是问题域和姐系统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他们的全部。 软件系统仅仅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所以问题除了共享现象之外。还有很多在进行模型抽象时忽略的其他现实因素。 2.解释下列名词,需求,规格说明,问题域特性和约束,并结合他们的含义说明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需求是用户对问题域中的实体状态或事件的期望描述

规格说明:规格说明是解系统为满足用户需求而提供的解决方案,规定了解系统的行为特征。 问题域的特性:在和解系统相互影响的同时,问题域是自治的,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且这些规律不会因解系统的引入而发生改变,这种自治的规律性称为问题域特性,当这些特性非常明确时称之为约束。 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1.需求工程必须说明软件系统将应用的环境及目标,说明用来达成这些目标的软件功能,还要说明在设计和实现这些功能时上下文环境对软件完成任务所用的方式、方法所施加的限制和约束。2需求工程必须将目标、功能和约束反映到软件系统中,映射为可行的软件行为,并对软件行为进行准确的规格说明。3需求工程还要妥善处理目标、功能和约束随着时间的演化情况。 4.需求有哪些常见的类别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有什么差异 严格意义上的软件需求的分类: 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和系统主要工作相关的需求,即在不考虑物理约束的情况下,用户希望系统所能够执行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任务。功能需求主要表现为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行为交互。 Performance Requirement):系统整体或系统组成部分应该 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 Quality Attribute):系统完成工作的质量,即系统需要在“好的程度”上实现功能需求,例如可靠性程度、可维护性程度等。 External Interface):系统和环境中其他系统之间需要建立的接口,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数据库接口等等。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的出发点,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工作。如果需求分析不准确,就会让接下来的培训偏离轨道,做无用功,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企业要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就必须采取合适方法和工具,本文全面介绍了通常情况下培训需求分析使用的方法以及对应的工具。 一、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1.1 调研问卷法 调研问卷法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之一。一般由培训部门设计一系列培训需求相关问题,以书面问卷的形式发放给培训对象,待培训对象填写之后再收回进行分析,获取培训需求的信息和数据。 调研问卷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见表1: 在设计调研问卷的问题时,应该注意下几个问题: 1、问题尽量简短,并注意使用简单的、固定用法的术语,避免使用读者不了解或者容易引起歧义的名词; 2、一个问题只涉及一件事,避免“结构复杂”的问句; 3、题目设计要简单,不要使作答者作计算或逻辑推理; 4、避免出现诱导答案的问题,保证作答者完全陈述自己观点。

备注:填表时在对应的内容下面用“√”标明。 1.2 访谈法 访谈法也是数据收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为了得到培训需求的数据和信息,与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收集硬性数据,比如事实、数据等,包括印象、观点、判断等信息。 访谈法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见表3:

1.3现场取样法 现场取样法一般较多使用于服务性行业的培训需求调查(如饭店、卖场等),是通过选取培训对象现场实际工作的部分片段进行分析,以确定培训需求的一种分析方法。现场取样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拍摄和取样。 拍摄是指在培训对象的工作环境中安装监控录影机、摄像机等拍摄设备,对培训对象的现场工作过程进行实际拍摄,事后通过录影带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培训需求结论。表5为拍摄样板的示例。

需求分析:需求调研的七种方法

需求分析:需求调研的七种方法要想给人做管理软件,首要的事情自然是把人家现在的业务内容、管理方式弄清楚。即使你是这个领域的业务专家,也要明白一点,无论业务内容是否相同,管理方式一定是不同的,业务可以复制,技术可以复制,管理不能复制。例如,要给仓库做管理系统,需要先了解这个仓库是怎么管理的,怎么出库,怎么入库,怎么盘点,怎么核算;需要给采购部做管理系统,需要先了解采购部是怎么运作的,怎么制定采购计划,怎么下采购单,怎么签订采购合同,等等。 开发信息管理系统,首当其冲的需求来源就是如何将现在的手工业务电子化,没有这一步,说什么资源整合,说什么提高效率,说什么降低成本,说什么智能决策,都是浮云。对于管理软件来说,需求获取重点在如何理解客户业务,这是需求获取阶段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当然,对于需求分析者来说,理解业务与需求获取往往是交错进行的,很难割裂开来。 需求获取一般包括这几种方式:观察法、体验法、单据分析法、报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需求调研会法。这是需求调研的“七种武器”,它们各有优缺点,无论你想要了解的是什么需求,都需要将这些方式组合应用,针对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以及需要了解的对象的工作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学会并坚持使用这七种武器后,我想你很快就会成为需求调研的真正高手。 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你自己跑到工作现场,看!这个看上去相当简单,貌似走马观花,有些不在行的兄弟会弄得跟公费旅游一般,车间里走走散散心,撩撩HR妹子,就认为是观察法调研了,其实不然。这种方法,关键是要看人家是怎么工作的,拿了什么,干了什么,用了什么工具,送出去什么,什么时候填写了什么单据,制作了什么报表,等等。 体验法 体验法,就是你自己亲自到相关部门去顶岗,做一段时间的业务工作,有了亲身体验自然更容易理解这个岗位的工作。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理解业务比较深刻。一旦你几乎成了某岗位的一员后,想想,还有什么比自己帮自己做软件更能够把握需求呢?要给超市收银员写个软件,先到超市卖几天东西,要给仓库做软件,先到仓库发两天货,你的软件偏离用户需求的可能性会大幅度降低。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货币购买能力不足,并由此导致了萧条。 [编辑] 有效需求原理的提出 在19世纪20年代已出现有效需求的概念。1820 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重提有效需求不足,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这一原理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出发点,是凯恩斯理论的核心。也被誉为西方经济理论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企业雇佣一定的就业量,总要求达到一个最低的预期收益,即收回成本和取得最低利润。这就是企业对这个就业量所生产的全部商品拟索取的价格。从全社会来看,这就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 [编辑] 有效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总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存货充实,引起生产缩减;解雇工人,造成失业。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增加。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后者增加不如前者增加那么多,这就使两者之间出现一个差额。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者组成。因此,要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持就业的增长,就必须增加真实投资来填补收入与这一收入所决定的消费需求之间的差额。换言之,在消费需求已定的情况下,除非投资增加,人为地增加社会需求,否则就业是无法增加的。 (1)资本家在经营生产时,既要考虑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又要考虑商品的总需求价格。如果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资本家就有利可图,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减雇工人,缩小生产。直至两者相等,资本家预期获得的总利润达到最大量,生产和就业都达到均衡状。此时的社会总需求,就称为“有效需求”。 (2)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作用造成消费需求不足,也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即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必然导致社会总就业量的不足和经济危机的产生。 [编辑]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货币购买能力不足,并由此导致了萧条。 凯恩斯革命 30年代大危机无论在西方经济史还是在经济学说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长期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由此退潮,经济学家纷纷转变立场,鼓吹政府干预。大危机以后,早在1926年就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下,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批判传统理论,系统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论》的出现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理论的重要基础,即“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认为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有效需求(即社会总需求)通常都是不足的,所以市场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1929年至1933年,西方国家爆发了一场无法阻止的经济大危机,而传统经济学却无法解释这一生产过剩的现象。1936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一整套崭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给传统经济学理论画上一道休止符。凯恩斯提出:需求才是重要的,现实中,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他主张用扩大总需求的方法来扩大就业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这种与以往经济学家们的不同的观点和主张被称为是一场革命,史称"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的需求管理 有效需求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用来解释失业和经济危机。那么,什么是有效需求呢?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进口。因为本国的进口表示国外厂商的供给。总需求就是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支出,因为支出代表对一定产品的购买。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本国出口。凯恩斯认为,在现实经济中,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 凯恩斯将这种现象称为"有效需求不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的分析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三条永恒的心理规律,抑制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1、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虽然消费随着收入一起增加,但消

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分析

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萨伊、西斯蒙第、李嘉图、凯恩斯等人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进行分析和综合,从四个方面入手,论证现代市场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必然性。 【关键词】有效需求市场经济消费极限 目前经济危机严重,人们产生了对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质疑,而经济虚拟化已经成为目前经济重要的乃至最重要的现象。经济虚拟化的产生源于缓解有效需求不足对金融市场的依赖,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有效需求不足一直困扰经济发展,因而对于经济虚拟化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讨论就不能不涉及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根源。 本文对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讨论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首先回顾了对于市场能够实现供求均衡的最早的理论,这是对市场自动实现均衡最基础的论证;接着论证统一交换过程的分解,通过对前面论证缺陷的批判得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理论前提;然后考虑总需求不足两方面的具体原因,即消费需求漏出和投资需求漏出;最后得到分析的结论。 一、萨伊定理与供需均衡 十九世纪经济学家萨伊最早提出了市场自动实现均衡的“萨伊定理”。他指出,抽象掉货币流通过程,整个市场活动可以认为是用商品购买商品,买就是卖,卖就是买,而“每件商品都有主人”,商品所有者在出售的过程中既是在创造供给,同时由于卖就是买的缘故,他也在创造着需求,因而得到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结论。对于当时普遍存在的市场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的情况,萨伊认为这是因为商品结构的问题,买的人不一定符合卖的人的要求,一些人在市场上的生产不符合要求,从而阻碍了市场的出清。 针对这一问题李嘉图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认为在市场竞争中,资本家不会总生产没有需求的产品,从而当商品结构出现问题时,由于资本家的逐利动机和市场竞争压力,商品结构会自动调整,从而达到动态的均衡。李嘉图在论证市场自动出清的脚步并没有停在这里,他又运用了储蓄等于投资的原理,认为没有用于购买的需求被贮藏起来形成了储蓄,尽管储蓄漏出了有效需求但储蓄等于投资,通过投资又形成了需求,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供需均衡的论证。 二、统一交换过程的分解 在市场供需均衡最基础的论述中,市场是完美的,但这与我们看到的现实不符,现实中的市场没有那么简单,上述的理论进行了过度的抽象,从而出现了严重的错误。马克思指出,萨伊最致命的错误在于他把货币流通过程抽象掉了,有货币流通过程的社会远不像论证中鲁滨逊社会般的以商品购买商品,储蓄等于

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分析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分析 所在班级:08金融(4)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分析 摘要 “三农”问题是我国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难题。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解决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而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生产率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逐渐增大,加之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必须着眼于新农村建设,打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无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还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农村金融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农民生活保障都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农村金融的覆盖面低,农民贷款难,小额信贷发展不足,政策性金融不到位,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现状和制约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对策。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农村金融需求分析,主要介绍农村金融需求的定义及主体。(2):农村金融需求的分类,主要是将农村金融需求按盈利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分为三类:有效需求、准有效需求、非有效需求。(3):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实证分析。(4):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因素。(5):增加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对策。 关键词:安徽省农村金融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制约因素金融创新ABSTRACT

软件项目的可行性和需求分析

软件项目的可行性和需求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要决定“做还是不做”。 需求分析是要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即使可行性分析是客观的、科学的,但决策仍有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决策者是人,人会冲动,有赌博心态。如果可行性分析表明做某件事的成功率是10%,失败率是90%,倘若该事情的意义非常大,决策者也许会一拍脑袋:“豁出去,干!”于是这世界就多了一份极喜与极悲。 一、可行性分析的四大要素:经济、技术、社会环境和人。 目前国内很多软件公司做系统集成项目,如果谈谈系统集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将很有意思。可是那些系统集成项目大多是政府机构的,由于软件行业尚不规范并且客户方存在腐败现象,所以业内流传“没有做不了的系统集成项目”。软件公司的注意力几乎全集中在“如何拿到项目订单”以及“拿到订单后如何蒙混过关”上,使我丧失了卖弄“可行性分析”的机会。既然不能正面指点一个人如何做好事,那么就规劝他不要做坏事吧。 二、可行性分析案例——投资软件公司失败的教训。 作者本来没有资格谈论投资,但事有凑巧:近一年来我关闭了一个亏损30万元的软件公司(我自己的);休克一个年亏损200万元的软件公司(朋友的); 扼杀一个200万元的投资方案(陌生人的);踩灭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100万元的投资设想(熟人的)。鉴于现在比较富有的民营企业渴望投资软件行业的越来越 多,值得谈谈这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我将讲述亲身经历后的感受,提一些建议。 不论是为客户做软件项目还是为自己做软件产品,都要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最恼人之处是难以在项目刚启动时搞清楚需求,如果在项目做了一大半时需求发生了变化,那将使项目陷入困境。

三、需求分析为什么困难,4.4节讲述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本章的需求分析均不涉及编程,所以不考虑结构化、面向对象等分析方法。 四、可行性分析的要素 做可行性分析不能以偏盖全,也不可以什么鸡毛蒜皮的细节都加以权衡。可 行性分析必须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联想集团领导人柳传志曾说:“没钱赚的事我们不干;有钱赚但投不起钱的事不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没有可靠的人选,这样的事也不干。”柳传志为决策立了上述准则,同时也为可以行性分析指明了重点。 一般地,软件领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考虑四个要素:经济、技术、社会环境和人。本节只是泛泛地解释这四个要素,旨在建立全局分析的观念。4.2节将结合案例围绕上述要素进行重点分析与评注。 (一)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收益”分析和“短期—长远利益”分析。 1、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最容易理解,如果成本高于收益则表明亏损了,如果成本大大高于收益那就亏大了。商人都不喜欢做吃亏的事情。有些商店成天贴着“最后一天跳楼大拍卖”的标语,意思是:我准备吃大亏让你占便宜,同志,你快上钩吧。如果是为客户做软件项目,那么收益就写在合同中。如果是做自己的软件产品,那么收益就是销售额。 人们在预估产品销售额时常常过分乐观而犯下大错。那些对你的产品说恭维话的人并不见得就是要买货的人,俗话说“嫌货才是买货人”。当你没碰到一个挑刺的人而感觉这产品好得会让你发大财时,就要做好会破产的心理准备。 如果做的是小本生意,那可得对成本进行细算。软件的成本不是指存放软件的那张光盘的成本,而是指开发成本。要考虑的成本有: (1)办公室房租。 (2)办公用品,如桌、椅、书柜、照明电器、空调等。 (3)计算机、打印机、网络等硬件设备。 (4)电话、传真等通讯设备以及通讯费用。 (5)资料费。 (6)办公消耗,如水电费、打印复印费等。 (7)软件开发人员与行政人员的工资。 (8)购买系统软件的费用,如买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等。有些老板买盗版的系统软件,却按市场价算成本,可从美国佬那里赚一笔 (9)做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的交际费用。 (10)公司人员培训费用。 (11)产品宣传费用。如果用Internet作宣传,则要考虑建设Web站点的费用。

需求分析范例

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进销存管理系统 《需求说明书》 第一部分、引言 1.1编写目的 该文档为我项目组与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人员交流、洽谈,共同制定。确定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进销存软件系统功能,文档化需求,方便我项目组后期开发按需求完成功能。达到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预期的效果。同时,该文档也是我项目组是否按要求完成项目计划的依据。 日期:2011年**月**日1.2背景 说明: A、软件名称: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进销存管理系统 B、提出者: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 开发者:华腾软件学院 实现完成的系统将在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的采购、销售、仓储等部门使用,所应用的网络是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内部服务器网。该公司的相关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内部网络来操作本系统。 C、本系统将是独立的系统,目前不予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的其他软件系统提供接口,与第三方软件无交互,所产生的输出都是独立的。 第二部分、任务概述 2.1目标 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为了实现纺织管理信息化,以及各部门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以及仓库管理的严格化,而委托我项目组开发一套采购、销售、库存等各部门管理一体化的系统。达到仓库管理清晰化,透明化,解决手工记录造成的混乱不清,以及销售订单、采购计划、仓库管理,一体化管理。解决信息流通不够及时,处理问题不够迅速的目标。我项目组根据需求设计了如下解决方案:(具体功能说明后面有介绍) ?基本信息管理 ?采购管理

?销售管理 ?仓库管理 ?系统管理 ?统计分析 第1页共10页该软件为内部服务器运行系统,并不与其他软件有任何交互。是一款可独立运行的完整系统。 2.2用户特点 系统管理员:具有丰富的服务器技术、和软件系统,负责软件超级管理员管理。 经理:简单培训即可迅速掌握软件使用方法。软件主要使用人员 销售人员:简单培训即可迅速掌握软件使用方法。软件主要使用人员 采购人员:简单培训即可迅速掌握软件使用方法。软件主要使用人员 仓库主管:简单培训即可迅速掌握软件使用方法。软件主要使用人员 仓库管理员:简单培训即可迅速掌握软件使用方法。软件主要使用人员 2.3假定和约束 根据鑫方圆纺织公司,协商决定开发期限为: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 开发经费:待定,另增需求酌情提高经费。 第三部分、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3.1.1 功能说明 系统分为基本信息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仓库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管理和帮助,7个模块,系统使用人员包括厂部、销售部、采购部、仓库、以及系统管理员,厂部即为经理,以及系统管理员相同权限,具有完全权限,可操作全部内容,销售部经理操作销售管理以及所需基础信息,而销售部人员不能操作订单的审核管理,采购部经理操作采购管理以及所需基础信息,而采人员购部不能操作采购单的审核管理。仓库管理员操作所需基础信息,以及仓库所有内容,但不包括审核操作。 所有人员具有查看系统帮助模块,以及系统模块,但除管理员、厂部人员外,其他人不可操作权限管理。 3.1.2 一级功能模块介绍 根据以上对进销存管理内容和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分析,一个标准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应该包括如图1.1所示的几大功能。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方法 一需求分析概括 需求分析应该先了解宏观的问题,再了解细节的问题。 一个应用软件系统(记为S)的涉及面可能很广,可以按不同的问题域(记为D)分类,每个问题域对应于一个软件子系统。 S={D1,D2,D,…Dn} 问题域Di由若干问题(记为P)组成,每个问题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 Di={P1,P2,P3,…Pn} 问题Pi有若干个行为(或功能,记为F),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接口。 Pj={F1,F2,F3,…Fk} 需求说明书应该对于那些只想了解宏观需求的领导和需要了解细节的技术员都合适。在写需求说明书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以让程序员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 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2.需求说明不能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矛盾,即要重新分 析此需求。 二需求分析方法论 第一阶段:“访谈式”

第一阶段是和具体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层人员的访谈沟通,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情况、客观的信息。 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各委办局,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 实现手段:访谈、调查表格 输出成果:调查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二阶段:“诱导式” 结合第一阶段的基本信息,做出简单的用户流程页面,同时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对用户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调研方法和手段,和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习惯性。用户可以操作简单演示的DEMO,感受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合理性、准确性等等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实现手段:诱导(拜访)、原型演示 输出成果:调研分析报告、原型反馈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三阶段:“确认式” 此阶段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方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目标。通过审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的报告、文档签字确认。 实现手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示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一归到需求分析报告中)

研发需求分析报告模板

研发需求分析报告 注:括号内容为输出要求和建议。 原则:开发人员拿到此文档就可以开始工作,不用再次跟市场人员反复沟通确认。 一、产品描述 1、产品(项目)名称 (软、硬件须注明产品型号;产品型号符合命名规范) 2、实现方案描述 (详细、全面地对产品进行描述,让参与产品开发的人员都可以无歧义地知道产品的最终形态;硬件平台及核心模块的选型,如sensor等) (1)在XXXX基础上,集合XXXX,兼容XXXX,后续产品升级支持XXXX。 (2)输出接口:XXXX。 二、研发需求 (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硬件产品明确规格、性能,作为最终产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等级的依据;注明符合国际标准或客户要求的环保标准。) 三、研发需求分析 (以部门为单位,用研发语言列出可行的需求,对和项目任务书不一致的部分作出解释)备注:软件UI需求分析设计专用如下 功能结构图 (---操作与跳转流程、结构、布局、信息和其他元素、详细的结构流程图文档---) 使用场景分析 (----使用人群、时间、地点---) 交互流程分析 (---交互流程---) 界面原型 (---提供界面草图---) 要点说明 (-------)

四、研发人力投入和分工 1、涉及部门: 网络实验室:负责网络穿透…… 设计部:负责UI和包材设计…… BU研发:…… ……:…… 2、预估工作量: A投入50人天。 B投入30人天。 五、预期价格成本 1、预期价格 (注明市场建议销售价格,说明是否含税等。) 2、硬件成本 (硬件BOM含税价格,包含包装,不包含人工费用) 3、运营成本(带宽、维护成本等) 六、开发周期及产品质量要求和预估 (对发布周期的要求;对产品质量等级的要求。) 期望: (1)明确TR点; (2)产品质量为A级。 七、产品风险及措施 (根据以往常见的风险或产品成功所需要的条件,有何种应对措施。)(1)需求是否明确; (2)实现方案选择;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及其局限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及其局限 摘要: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作为当代重要的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研究意义。文章通过对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定义、种类、原因及其政策建议的分析,从而推断出凯恩斯对制度因素的忽视,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一大局限。 关键词: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产权制度;分配制度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是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核心思想,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凯恩斯主要通过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而解释当时的危机与 萧条,然后又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提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 一、有效需求的定义 凯恩斯在《通论》对有效需求原理的概括如下:令z为雇佣n个人时的产品总供给价格,则z和n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表示为: z=φ(n) 上式可以被称为总供给函数。同样,令d企业家雇佣n个人时所预期的卖价,则d和n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表示为: d=f(n) 上式可以被称为总需求函数。在n的数值为既定的条件下,如果预期卖价大于总供给价格,即如果d大于z,那么厂商就有利可图,就会雇佣更多的人,必要时不惜抬高价格,竞购生产要素,直到d 与n相等为止。就业量即为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因为,

就在这一点上,企业家的利润会达到最大化。 同时,凯恩斯指出,在现实中,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就业量不一定是而且往往不是充分就业的就业量,“与充分就业相吻合的有效需求是一种特殊事例。” 二、有效需求的分类 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企业家所决定雇佣的劳动者的数量n 取决于两种数量的总和(d),即d1为社会愿意消费的数量,和d2为社会愿意投资的数量。d就是我们所谓的有效需求。”可以看出,凯恩斯将有效需求分为两类: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即消费者在取得收入后为维持生活所需购买商品的需求;投资需求即指企业家为取得利润而购买生产要素的需求。综上可知,有效需求决定的就业量不一定是而且往往不是充分就业的就业量,有效需求不足才是现实生活的正常状态。有效需求不足又可以分为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和投资有效需求不足。 三、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凯恩斯将有效需求不足的归因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三个基本的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对流动性的态度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的估计。”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第一,消费倾向是指在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即:“δcw和δyw具有相同的符号,但δyw>δcw;在这里,cw为用工资单位衡量的消费。我们把dcw/dyw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即为消费增量在收入增

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怎么写

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怎么写: 一、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a)硬件:如需要什么样的配置 b)软件:需要哪种开发技术、数据库 2、经济可行性 二、系统需求分析 首先介绍这个这个系统可以解决用户什么样的需求,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大概的描述。 然后进行总结,比如在一个购物网站的需求分析中,根据对业务需要和用户需求的分析,该系统可以分为前台功能模块(用户)和后台管理模块(管理员)两大模块。 1、前台(用户)模块主要提供什么功能: a)功能1:…… b)功能2:…… c)功能3:…… 例如:网站前台主要为用户提供商品查看、商品浏览、购买商品的功能。 1.会员注册和登录:用户通过注册,成为网站的会员,才可购买产品。 2.购物车:会员将产品添入购物车,确定交易后,生成订单,等待管理员的 处理。 3.订单查看:用户可查看订单信息。 4.会员卡充值:用户进行会员卡充值,等待管理员处理。 5.商品显示:用户无需登录即可查看商品信息。 6.留言:会员可以查看自己的留言、回复、删除留言。 7.网上帮助:可以帮助会员了解我们交易的要求。 2、后台(管理员)模块主要提供什么功能: a)功能1:…… b)功能2:…… c)功能3:…… 例如:不同权限的管理员管理不同的模块。 1.管理员管理:添加新的管理员和更改管理员权限的功能。 2.会员的管理:管理员可以删除、添加会员和会员卡充值的核实。 3.商品的管理:主要是完成对商品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管理。 4.物流的管理:实现用户对于支付方式和配送方式选择的处理。 5.订单的管理:管理员对订单进行相应的管理。 6.留言的管理:对用户的留言进行查看、删除和回复操作。 功能介绍完成后,分别给出用例图 如: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控经济运行,启动投资,引导和鼓励消费,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从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人手,分析了现行税收政策中不利于总需求增长的诸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促进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当前税收政策中不利于总需求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抑制投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非国家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从80 年代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看,国家投资逐年减少,1981 年国家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28.1 %,到了1997 年就只占 2 .8% ;国内贷款多数年份在20 %左右,最多的一年(1992 年)也只占27 .4% ;引用的外资虽然不断增加,但少有超过10 %的年份;在固定资产投资中60 %以上的资金是靠自筹和其他途径。显然,刺激投资的着力点在于启动民间投资。但是,当前的税收政策还不能充分有效地引导投资方向、增强投资动力、提高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 1 .税和费的总体负担重,降低了投资的收益率。一是政出多门的各种收费泛滥,大大加重了投资者的负担。二是一些税种的负担比较重,具体讲有以下几方面: (1 )增值税。增值税是我国实施新税制后的第一大税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但几年来的运行已暴露出不少不利于投资的弊端:一是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允许抵扣,加重了企业(特别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负担。二是起征点太低,税率太高。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税法规定,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 -- 2000 元,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 -- 800 元。这样,除非销售额很高,否则小规模纳税人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以销售货物为例,即使毛利率高达30 %-- 40 %,月销售额2000 元,毛利也只有600 -- 800 元,再扣除店租、各种费用和税款,余下的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另外,目前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4 %和6% 的征收率看来还是太高。 (2 )消费税。开征消费税的主要目的是限制高档奢侈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等有害的特殊消费品及确实需要限制的其他消费品(如不可再生的石油类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不少"高档奢侈品"现在已成了日常的普通消费品,在当前消费需求不旺的情况下,若再继续对其征收消费税,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1994 年后在实施中降低了部分消费品的法定税率,但税负仍然不轻。 (3 )企业所得税。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力度不够,优惠办法比较单一。一是允许税前列支的范围窄。标准低。如对实际工资支出远远高于一般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艰苦行业,按一般的计税工资标准列支,明显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二是目前主要采用直接减免税的办法(如"两免三减半),缺少国际上行之有效的间接减免税办法,如研究和开发费用的加倍扣除、加速折就、再投资税收抵免等。 (4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是在投资需求过热的背景下于1991 年开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投资规模、引导投资方向。但经过几年来的运行,已暴露出征收范围过宽(覆盖三大产业14 大类行业)、税率过高(最高达30% )、源泉控管难到位。企业欠税、偷逃税严重等弊端,特别是在当前投资需求持续不振的情况下仍开征此税,严重阻碍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再从收入数额看,全国该税收入每年只有几十亿元,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到l %,即使在地方税收入中的比重也仅约2% ,财政意义并不大。 2. 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引导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稳定资本来源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民间投资热不起来,除了同上述直接的税费负担有关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稳定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报告 1引言 ?编写目的(阐明编写需求分析报告的目的)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需求工程师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技术与方法开展需求分析,确定客户需求,帮助分析人员理解问题,评估可行性,协 商合理的解决方案,无歧义地规约方案,确认规约以及将规约转换到可运行的系统 时的管理需求。编写此需求分析报告的目的是确立系统的功能,以及将具体功能模 块合理分配到小组开发成员。 ?项目背景(应包括:a.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b.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目前国内已经兴起了像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这样的大型外卖网站,它们的规模庞大,服务人群也比较广阔,大部分是工作比较忙碌的年轻人和在校学生,这 些外卖并不是网站自己的,而是加盟的商家的产品,网站只是作为第三方的平台, 确保交易的公平,合理,所以加盟的商家需要交纳相关的费用,这无疑增加了商家 的运营成本,这也加大了我们购买外卖的价格,因此,我们计划开发一个适合我们 学校周围商家的电商外卖系统,只限于在学校周围的餐馆饭店使用,这样可以减少 商家的运营成本,同时锻炼我们的专业技能。 ?名词解释(列出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电商,外卖,软件工程,需求分析 ?参考资料(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a.立项报告;b.项目开发计划;c.文档所引用的资料、标准和规范。) 2任务概述 ?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该软件的背景资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是一个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整个系统角色分为管理员,商家,用户三个部分,本人负责商家部分,商家的功能包括登录,注册,添加商品,删除商品,查找商品,修改商品信息,显示商品信息,同时管理订单。该部分功能是整个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与系统用户功能部分形成交互,形成完整的业务流程。 ?假定与约束 列出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与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