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几天能好

猪口蹄疫几天能好
猪口蹄疫几天能好

猪口蹄疫几天能好

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该病型叫良性口蹄疫。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猪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

防治

(1)猪群发病的处理要遵守“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扑杀病猪及同群猪,严格控制病原外传,疫区内所有猪只不能移动,污水、粪便、用具、病死猪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疫情停止后,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对猪舍及周围环境及所有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和空置后才可解除封锁,恢复生产。

(2)养殖场实行封闭式生产,制定和执行各项防疫制度,控制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入场,定期进行灭鼠、灭蝇、灭虫工作,加强场内环境的消毒净化工作,防止外源病原侵入本场。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口蹄疫,俗称“5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传播速度极快,且有多种血清型,每一种血清型内又有亚型,亚型内又有许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各型之间不能相互免疫保护,所以预防和扑灭口蹄疫的难度很大,属于我国重点严格控制的一类传染病。 口蹄疫在夏天高温季节发病少,即使偶有发生也很少出现长距离空气传播;低温季节,在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且风速适宜时,可通过空气传播100公里甚至更远。同时,也易发生流动性传播。口蹄疫病毒可通过猪场工作人员、工具设备和运输车辆发生扩散。 本病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7天,潜伏期长的可达14天。出现症状24小时后即排毒,前期排毒量大,传染性强,5-7天后排毒量下降,10天后基本不排毒,甚至不会引起同栏感染,但淋巴结及骨髓可带毒一个月以上。 口蹄疫病毒特性: 不耐热:在37℃环境下仅可保持传染性2小时以上,60℃即灭活;在4℃环境中可存活数周。 不耐干燥:相对湿度60%以上,病毒相当稳定,相对湿度40%以下,病毒迅速崩解。 不耐酸碱:酸性环境;达到灭活90%条件,在PH=6.5环境下时,需要14小时;在PH=5.5环境下时,仅需要1分钟;而在PH=3时,病毒瞬间灭活。碱性环境:PH>9.0上,迅速灭活,1%-2%氢氧化钠或者4%碳酸钠环境下1分钟即可灭活。 控制口蹄疫,应以预防为重: 1. 在防疫期间,猪场实行封场管理,外部工作人员不能进入猪栏,人员进出需进行登记和消毒。 2. 进入生产区一律消毒,洗澡,更换工作服及工作鞋。 3. 场区大门消毒池灌注2%-3%烧碱,及时更换,保证药物有效浓度。场外道路,猪场周围,饲料间,亦须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4. 入场车辆需要进行整车消毒,包括底盘、车轮,使用喷雾消毒比水枪冲洗效果要好。 5. 销售人员及外场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销售区和饲养区不得有人员交叉,交易完毕立即冲洗,再进行消毒。交易款应该及时送去银行,避免在场内存放。 6. 禁止在外购买肉制品,自行宰杀解决,生活用品统一采购,消毒后方可进场。生产区人员不能随意外出。 防疫期间,要对猪舍进行带猪消毒。参照口蹄疫病毒对酸非常敏感的特性,应该选用酸性消毒剂,配置消毒剂时,要保证最终PH小于3。 但消毒同时会增加湿度,而湿度过高也有利于病毒的传播,为防止口蹄疫病毒形成的气溶胶在潮湿环境下扩散,所以应注意选择在天气较好的中午时间进行消毒。消毒之后,撒一些酸化后的饲料在栏舍中,有助于保持栏舍地面干燥。 同时,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使猪对口蹄疫病毒产生免疫力,建议每3个月就对猪群进行一次免疫,种猪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仔猪50日龄首免,80日龄再次免疫,肥育猪在出栏前15日再次进行免疫。 最佳治方案: 适用时机: 出现口蹄疫症状,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

猪口蹄疫的最佳防治方法

猪口蹄疫的最佳防治方法 当前猪口蹄疫发病率逐步上升,威胁正在加大,如何正确防范口蹄疫,找出正确的防治措施,是养猪户亟待面对的问题。 口蹄疫,过去也叫“五号病”‘口疮’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国际社会上需要通报的一类传染病,所有偶蹄动物和人都可感染。 一、病原特点: 口蹄疫的病原是口蹄疫病毒,该病毒有7个主型,分别是A、O、C、亚洲I型,非洲I型、非洲Ⅱ型和非洲Ш型。尤其是A型和O型分布最广。在亚型中有65个亚型,而且不同类型的口蹄疫病毒的抗原性不同,也就是在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同时在其不同分离株的抗原性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口蹄疫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单股DNA病毒。口蹄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十分强,在饲料

和粪便中,生活时间特别长。口蹄疫病猪成为最危险的传染源,其次就是奶、尿、唾液及粪便等传染源。而且该病潜伏期一般是2~4天。 二、流行特点: 口蹄疫病毒通过接触、空气、食物等各种途径进入易感畜损伤的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而引起病发症。主要易感对象是猪、牛等大型偶蹄兽类,鼠和家兔也是高发种群。口蹄疫病猪发热期,它们的粪尿、奶、眼泪、唾液和呼出气体都带有病毒,后期,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疱和淋巴液中。新鲜水疱液经500倍至50万倍稀释接种易感动物仍可致其发病。对于猪病尸体消毒后深埋,杜绝食用,猪的粪便,垫土必须经过密封发酵后方可施用。口蹄疫病毒毒力很强,即使是病愈康复的动物可长时间携带病毒。口蹄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强,耐干燥、寒冷;但是这类病毒的致命点是怕酸、碱、热,在加热85℃以上100min就可以杀灭。寒冷环境易于病毒传播,主要一秋冬季节多发,目前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三、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 猪患此病后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有些病猪未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特征表现是蹄冠、蹄踵、副趾及蹄中沟等出现病变。个别猪出现惊厥、相互嘶咬,病初体温升至40.3~42.0 ℃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者是废绝,站立行走难,四肢蹄痛疼,并且全身发抖,口腔出现水泡流延,不敢吃食;病猪鼻盘、蹄冠和母猪的乳头处有水疱产生,而经过1~2 d后水疱破溃,带透明流出或微黄色液体,破溃处转为烂斑。有些猪出现急性胃肠炎。哺乳仔猪出现的症状是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或者是四肢麻痹,衰弱死亡,其病死率可达80%以上。剖检表现出典型的“虎斑心”,在心肌外,出现黄色条纹斑,心外膜带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怀孕母猪易发生流产、死胎等症状。 四、猪口蹄疫病的防治方法 免疫接种时预防口蹄疫的一项有效措施,接种口蹄疫灭疫苗2周则产生免疫力,一般种猪每隔3个月免疫接种一次,仔猪40-50日龄首免,100-105日

猪五号病病最有效治疗

猪五号病病最有效治疗 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五号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猪等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该病传染性很强,呈蔓延或跳跃式传播,一般2~5年周期性大流行。虽如此,但猪得了五号病不可怕,治疗有方法。新民养殖公司邱老师给您支招: 一、认识五号病症状 猪五号病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猪五号病的临床特征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其相似,故应让养殖场兽医(专家)仔细诊断。 二、了解五号病的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直接传染源,尤以在发病初期的病畜最危险。病猪的一个豆粒大水泡内的病毒量足以致使10万头猪发病。另外,病猪的尿、粪、乳、呼的气、唾液、肉、毛、内脏、精液等以及污染的猪舍、饲料、水、用具都可有病毒存活,成为间接传染源。康复猪带毒1个月左右。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进行直接性和间接性传播;鸟类、鼠类、昆虫等野生动物也能机械性地传播本病。据报道病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的病毒量约为20×104~5感染单位,而且病毒能随风传播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气源性传播在本病流行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病猪及其制品、泔水、被病毒污染的饲养管理用具和运输工具等都是十分危险的传播途径。屠宰场的活猪仓库、城郊以及交通密集的铁路、公路沿线的猪场容易感染。 三、做好综合防治。 1、常规性防治措施 (1)免疫接种。种猪每年在二月和十月底接种五号苗,最好注射浓缩型疫苗,每次每头2~3毫升;仔猪在60日龄或70日龄接种2~3毫升五号苗,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如果育肥期较长,建议在100日龄强化免疫一次。 (2)严格消毒。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3次,常用消毒药有0.15 %过氧乙酸、1~2%甲醛溶液、1:300强力消毒灵等。此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即使在冻结条件下也可以越冬;但对酸和碱十分敏感,易被碱性或酸性消毒药杀死。消毒前要彻底清扫粪尿和周围环境,猪舍水泥地面冲洗干净,自然晾干后喷雾或喷洒消毒药。对垃圾、垫料、污物等要及时焚烧。 (3)加强防疫。严禁从疫区(场)买猪及其肉制品,不得用未经煮开的洗肉水、泔水喂猪。

猪口蹄疫疫苗过敏的症状

猪口蹄疫疫苗过敏的症状 给生猪注射口蹄疫疫苗,一般来说对猪体是无害的;但也有个别生猪特别是一些架子猪会发生过敏反应。 临床症状有两种,即局部性反应和全身性反应。 局部性反应,生猪贪睡、高热、不食,同时注射部往往出现肿胀、热痛,以上症状一般情况下可自愈。全身性过敏反应多在注射疫苗后5分钟内出现。主要表现全身出汗、肌肉震颤、体温升高,白毛猪可看出皮肤明显充血发红,呼吸急促,口中流涎,结膜潮红,呆立不动,运动时步态不稳,视力障碍。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肌注0.1%肾上腺素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剂量应视生猪体重而定。一般经过10-20分钟可缓解症状,1-2天连续用药,即可康复。 表现型 速发型临床常见的速发型是指反应的速度在十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的表现,不分猪的大小、年龄,最快的有十几分钟就反应发作,可见到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叫声嘶哑,四肢腋下皮肤发紫,腹部有荨麻疹样疙瘩出现,四肢抽搐,经过1个小时左右而死亡。 迟发型一般在注射后4小时~6小时不爱吃食,不爱活动,身上有疙瘩,见墙就擦,有的持续一两天会自然好转,严重的吃食减少,精神差,可持续4天~7天才能恢复,个别的死亡。 处理措施 (仅供参考) 1、注射疫苗时要用科学方法保定,引导猪的注意力,如喂料,饮水,挠痒等。 2、注射后要观察1小时,至少30分钟后没有反应时再离开。 3、发现反应初期要及时注射地塞米松,按10公斤体重注射1毫克的剂量计算,根据猪的体重大小而定注射量,每日一次,连续注射2次。 4、可选用0.1%盐酸肾上腺素、付肾上腺素,大猪每头注射5毫克~10毫克,小猪注射1毫克~2毫克。 5、在注射药物的同时要大量供应葡萄糖、速补20、电解多维饮水,促进解毒和排泄。 6、饲料中添加5%的维生素C粉,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项 口蹄疫是危害食品卫生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做好防疫注射前,要搞好卫生消毒的防护,保持清净而洁的环境,免除意外生物的刺激,防止外人外来生物的干扰,并做好疫苗的

猪口蹄疫的预防和处理

猪口蹄疫的预防和处理 一、口蹄疫有哪些临床症状 1、体温升高至40-41度,精神不振,少吃或者不吃。 2、新生仔猪突然尖叫,鼻镜、唇、舌蹄冠部位发生水泡,跛行,不吃奶。 3、育肥猪口腔黏膜和蹄冠、蹄叉、蹄踵处先发红、热痛,后形成米粒大小的水泡,逐渐增大互相融合至蚕豆大,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暗红色糜烂面,无感染,7天左右可结痂而愈;若继发感染,可引起化脓至蹄壳脱落。 4、哺乳母猪的乳房表面也可发生水袍和糜烂、结痂。 特别注意:患本病的猪大多呈良性经过,很少死亡。但也有呈恶性经过的,尤其乳猪多见,极少数育肥猪和肥猪也可呈恶性经过而死亡。死亡原因是病毒侵害心脏,引起心肌炎而心衰死亡,故死后剖检,心脏表面出现灰棕色斑纹,外形似虎皮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二、如何有效防控好口蹄疫 明确总目标:口蹄疫病毒有六怕:怕高温、怕阳光、怕酸、怕碱、怕福尔马林、怕疫苗。 1、确保猪舍内环境干燥、室温控制在15-22度之间,产房仔猪设立保温箱(温度控制在25-28度)。 2、一旦发现周边地区有发生口蹄疫现象,应立即对本场生猪开展紧急疫苗接种,同时用烧碱、生石灰消毒栏舍;用高锰酸钾或者碘溶液喷雾猪舍空间,消毒空气等。 3、提高猪群机体抵抗力,做好猪场保健。建议增强猪群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特别是抵抗病毒性疾病的能力。 4、做好猪场口蹄疫疫苗免疫:种母猪每隔4-6月免疫一次,育肥猪群免疫2次,23-2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但口蹄疫疫苗免疫应激特别严重,其临床表现为:过敏倒地、呼吸急促、皮肤发绀、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死亡。因此,多数养猪场不愿意接种,给口蹄疫防控带来巨大的困难。针对疫苗应激情况,缓解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应激和过敏反应,产生高水平口蹄疫抗体,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预防口蹄疫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成功治疗猪口蹄疫的方法

猪口蹄疫成功治疗方法 一、治疗措施 1、云南白药,每日喷2次,连用2天;2天后继续喷3天,每日喷1次;方法:主要喷至鼻腔、口腔、脊背、口蹄糜烂处、皮肤出血点或者溃疡处,如果较为严重的猪可以全身喷雾。(注意有一些猪会出现过敏,开始用发现出现红点等过敏症状要停用) 2、每吨全价料添加以下成分:复方花青素(中冠健业)1000克、70%黄芪多糖1000克(或者黄芪药材5公斤)、阿莫西林500克(可按产品说明使用)、丹参(用药材较好)2000克、冰片150克,连用7天。此方法对防治继发心肌炎有较好效果(宁波某猪场临床)。 3、对于不采食的猪,按每50KG体重灌服丹参提取物(可溶水服用)、复方花青素4克、阿莫西林(按产品说明中的治疗量使用)、黄芪多糖5克、冰片0.25克。按以上比例调配用量,每日2次,连用3天。 二、药物分析 (1)、云南白药: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溃疡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药理作用: 1、活血化瘀:抑制动物静脉血栓形成,缓解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动物微循环障碍,降低动物血液粘度,改善血液的血流状态。2、抗炎:对佐剂,角叉菜胶,异

性蛋白,化学致炎剂及棉球肉芽肿等致炎因子造成的动物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2、抗炎:对佐剂,角叉菜胶,异性蛋白,化学致炎剂及棉球肉芽肿等致炎因子造成的动物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 抗作用。3、愈伤:可明显促进动物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成,以及可显著促进动物溃疡区bFGF的表达和肉芽组织的增生。bFGF与VEGF可促进成纤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此可以加速血管的生长及结缔组织的增生,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2)复方花青素:中冠健业独家研发生产,病毒净化专用。功能主治:预防治疗蓝耳、猪瘟、口蹄疫、圆环病毒、流感、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调理猪群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产生非特异性抗体;协助猪群机体修复亚健康和受损免疫细胞;药理作用: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抗病毒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有抗病毒、抗炎、抗菌等作用。 (3)丹参与黄芪等配伍:丹参具有:活血祛淤,通经止痛,凉血止血,镇静,镇痛,安神之功能。现代医学认为:①本品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循环和微循环;抗凝血作用改善血液粘度,保护心肌膜; ②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茵,抗炎;③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应激等功能;④延长耐缺氧时间(用于各种中毒症如可视黏膜发绀)。丹参是人医治疗心肌炎等心

猪五号病的特效药

猪五号病的特效药 1.猪口蹄疫 【流行特点和症状】患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水疱皮、水疱液、尿、唾液和粪便含毒量最高,毒力最强。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播,通过各种媒介物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常见。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行迅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其流行却有明显的季节规律,冬春季较易,有明显周期性,一般每隔1-2年或3-5年流行一次。 症状:猪的潜伏期1-2d,体温升高至41~42℃,以口腔和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鼻镜和乳房也常见水疱。吮乳仔猪常因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发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 国家疫病防控中心建议:针对疫区没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发病的采用血清抗体做紧急治疗,能够直接中和口蹄疫病毒。大群中没发病的猪使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做紧急预防,净化体内口蹄疫病毒,防止病毒的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 方案一: 适用时机:新生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在九月份及时注射口蹄一针灵,净化体内病毒,保护率达98% 推荐理由: 口蹄疫高发期、疫区,一方面防止疫区带毒,另一方面防止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此病。 方案二: 适用时机: 出现口蹄疫症状,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脱蹄而拐脚造成蹄壳脱落、腐蹄病等症,病猪破行,喜卧。 推荐方案: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猪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

猪口蹄疫怎么诊断

猪口蹄疫怎么诊断 猪口蹄疫是由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l生传染病。以口 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猪口蹄疫流行特点:病原是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偶蹄兽,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 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及寒冷,但对酸碱十分敏感易被酸性和碱性消毒药杀死。本病的 传染源很广,病猪的各种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有传染性。传播方式复杂,直接或 间接均可传播。流行方式多为蔓延式,间有跳跃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多发,寒冷天气病毒在外界环境长期存活,所以潜藏着天气转暖时大流行的疫源。 猪口蹄疫的诊断: 猪口蹄疫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 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 等部位。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 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剖检时,病猪咽喉、气管、 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溃疡,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仔猪心包膜有弥散 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煮熟状。猪口蹄疫的 临床特征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方相似,故应根据情况,及时送当 地兽医院进行实验室诊断。 防治措施:

1、搞好猪舍内外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对进出人员、买卖猪只、运料及拖粪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口蹄疫流行季节2~3天全面消毒一次,尤其空气消毒对防控口蹄疫非常重要。 2、用香港奥邦的5号血抗200斤/瓶配合头孢使用。如果温度40度以上,用纯中药(柴胡)分点注射退烧。为避免应激需添加地米一同注射,添加量:4-5mg/200斤。

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重点

临诊症状 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 防治方法 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如疑为口蹄疫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采集病料送检;对发病现场进行封锁,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执行严格的封锁措施,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理;对猪舍、环境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严格消毒;病猪隔离,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促进口腔和蹄早日康复;体重达到一定重量的病猪,经有关部门批准,可集中屠宰,按食品卫生部门的有关法规处理。一定要作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扩散传播。发病地区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有一定预防效果。 [编辑本段]防治措施 处方1 (1)口蹄疫抗血清25ml 用法:一次肌肉或静脉注射,按1kg体重0.5ml用药。(2)0.1%高锰酸钾溶液适量碘甘油或1%-2%龙胆紫液适量用法: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溶液。 处方2 冰冰片5g 硼砂5g 黄连5g 明矾5g 儿茶5g 用法:患部以消毒水洗净后,研末撒布 处方3 贯众散贯众15g 桔梗12g 山豆根15g 连翘12g 大黄12g 赤芍9g生地9g 花粉9g 荆芥9g 木通9g 甘草9g 绿豆粉30g 用法:共研末加蜂蜜100g为引,开水冲服,每日

一剂,连用2-3剂。 口蹄疫每年都防,但每年必发,因此很多养殖户就像雾里看花,弄不清真实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口蹄疫每年的流行特点及防控重点没有弄清,造成防控工作难上加难。本文就近两年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重点加以介绍,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口蹄疫的流行特点 1、总体的流行特点 ①多种偶蹄动物均可感染。 ②幼畜感染发病率最高,常达100%。 ③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源主要为病猪或带毒家畜,通过排泄物、分泌物和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放感染力极强的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用具和环境,造成污染;或随带毒猪屠宰后未经无害处理的肉品、内脏、皮毛、血水而广泛传播。 ④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由于本病毒对高温和光照的耐受性较差,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般盛夏和秋季较少发生,寒冷阴湿的冬春季节常暴发流行。但高度集约化猪场,特别易感动物高度集中时,不分季节,一旦被感染,则往往传播迅猛,酿成大祸。 2、近两年新的流行特点 ①局部发生口蹄疫流行。近2年来猪口蹄疫的发病越来越没有规律性,即便是在气温40℃的盛夏,猪场照样会发病。 ②口蹄疫病毒毒力有增强的趋势。由于分子变异和抗原漂移,口蹄疫病毒毒力有增强的趋势。在发生口蹄疫的部分猪群中检出亚洲1型口蹄疫,并与O型口蹄疫在猪群中混合感染,使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③2009-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0型口蹄疫东南亚谱系,使用我国目前使用的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对东南亚谱系毒株不能达到有效保护。 ④在临床上还发现猪群感染口蹄疫后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造成混合感染。 二、防控口蹄疫的艰巨性 防制扑灭本病相对较为困难,主要由如下几方面因素所决定: ①传播速度迅猛。自然感染,一天可出现症状,若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往往在2~3天内危及全场,令人措手不及,顾此失彼。 ②发病率高。任何生长(产)阶段的猪都可发病,新生仔猪几平100%感染。 ③传染途径复杂。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等感染,也可通过完整的皮肤粘膜或交配、哺乳等途径感染。传染途径繁多,防不胜防。 ④病毒多元性。到目前为止,已知本病毒有7个主型,即A、O、C型、南非1、2、3型、亚洲1型,而且在这7个主型中又有抗原完全各不相同的亚型几十种,给防疫工作造成极大麻烦。 ⑤病毒的变异性。本病毒极易发生变异,病猪体内的病毒抗原往往前期和后期各不相同,这是造成临床实践中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⑥病毒具有较强抵抗力。据资料记载,本病毒污染的干燥垃圾14天后仍有致病力;散落土壤中的病毒28天仍可存活;在发酵的粪尿中的病毒39天仍具传染性;在阴暗低温(-30℃)环境中的病毒可存活动2年之久。这给清除病原、控制传播增加了难度。 三、防控重点 由于近年流行的毒株发生变化,原有各种疫苗的交叉保护效果不理想,疫情迅速扩散,并导致发病猪场仔猪损耗高、种猪淘汰大以及肉猪群死淘和残次高,总体经济损失较大。所

猪口蹄疫病

猪口蹄疫病(FMD)是世界兽医卫生组织列为的一类烈性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的一类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都爆发了本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本病能对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希望规模猪场对本病的防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笔者就近10年来对规模化猪场口蹄疫防制服务的情况谈点心得体会,以飨读者,以期对养猪生产有所裨益。 1.口蹄疫在规模猪场中的传播特点 猪口蹄疫常由人员、引种及生产物质的流通等传入规模化猪场。猪感染本病的门户是消化道、呼吸道和外伤。本病可通过空气或飞扬的污染尘埃远距离地使猪群感染,也可通过消化道、猪只间的直接接触以及人员驱赶发病猪只走动等途径传播, 有时也可因受外伤而感染发病。其中,气源性的感染是猪场猪发病的主要因素,潜伏期内场内一旦有猪感染口蹄疫,多在24 小时至临床症状出现前长达8 天的出现高病毒血症,大量向外排毒,使同群猪甚至整栋猪舍的猪发病,排毒持续期大多在4-5 天以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及寒冷季节多发,一般从秋末开始,在冬季和早春爆发流行,以后随温度上升逐渐减少,夏季基本平息。然而,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看,该病并无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国外一些规模猪场均对该病进行了免疫注射,故多呈点发出现,但危害仍很大,对未注射疫苗的猪场,则可呈剧烈爆发之势,且特征症状非常明显规模猪场在冬春季节发生口蹄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猪群的存栏数量较大,再者就是猪舍因保暖又常常处于封闭状态。这两方面决定了气源性感染和接触传播可能是规模猪舍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口蹄疫野毒的反复攻击下,因疫苗的保护有限,可使经过系统免疫的猪只无法抵抗而发病,这个问题应引起规模化猪场的高度重视。 2.口蹄疫病原具有特殊性 2.1口蹄疫病原的多型性 口蹄疫病毒属于单股RNA 病毒,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性,目前研究表明:有7 个无交互免疫性的血清型,即A、O、C、南非I、南非Ⅱ、南非Ⅲ和亚洲Ⅰ型,每一血清型又分若干个不同数目的亚型(亚型有65 个),同一血清型之间只有部分交互免疫性,以O 型分布和流行最广。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彼此之间不能交叉免疫,但各型在发病症状

猪口蹄疫的初期症状

猪口蹄疫的初期症状 猪发生口蹄疫前期症状是什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知道猪等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单蹄动物不发病。猪口蹄疫的传染性很强,呈蔓延或跳跃式传播,一般2~5年周期性大流行。那么对于当前猪群常发病猪口蹄疫的一些前期症状我们有必要多做了解,把猪口蹄疫消灭在萌芽状态。 什么事大猪口蹄疫的前期症状?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猪口蹄疫的症状到底有哪些? 猪口蹄疫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另外,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 针对大猪出现以上这些口蹄疫的前期症状,我们不难判断出家里的猪是否得了口蹄疫病,那么对于已经出现口蹄疫的病猪,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病猪不传染猪群中其它健康猪是我们养殖户关注的问题,这里禽畜网专家为大家总结几点建议: 防范口蹄疫疫病扩散应该做到: 1、常规性防制措施 (1)免疫接种。 (2)严格消毒。 (3)加强防疫。 2、紧急预防措施 (1)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 (2)严格隔离、加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对症治疗。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猪群免疫力.

当前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的五大因素

当前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的五大因素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临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雌性动物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笔者针对近几年来口蹄疫的防疫工作,特别是对华北地区的广大养殖场,口蹄疫的免疫工作比较混乱的情况,想谈几点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看法及实际免疫情况。要做到好的免疫效果,建立坚强的免疫防护墙,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免疫时间的确定 广大的养殖场、养殖户朋友,大家都知道预防口蹄疫,也知道口蹄疫病毒的危害。但是口蹄疫病毒“秋始,冬剧,春减,夏无”发病的特点,我们认真研究过吗?结合当地的流行情况,我们确定好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接种时间了吗?总之,应根据口蹄疫病的发病时间,提前2~3个月,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例如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再加上大猪怕热,小猪怕冷的生理特点,如不提前接种口蹄疫疫苗,一旦出现口蹄疫症状,损失将惨重。所以建议广大的养殖场,应在8月份开始统一免疫接种疫苗,以确保猪群口蹄疫抗体的产生;或者是跟胎免疫,规模养猪场采取仔猪28~35日龄首免,60~70d加强免疫1次,100d再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和母猪每年接种3次。 二、免疫次数 由于仔猪口蹄疫抗体的高低,受母源抗体的影响。通过对母源抗体的测定,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均无母源抗体,1日龄母源抗体滴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口蹄疫母源抗体对1~14日龄的仔猪有保护,部分仔猪在21日龄还有保护。28~35日龄首免后21日其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28日后达到峰值86.7%,一个月后再免一次,则有效免疫抗体水平可维持较长时间,以后逐渐降低,至5个月后已不能保护。 因此笔者在临床上做过大量的实验,对于周围猪场出现口蹄疫症状而本场没有出现的,或者是育肥猪出现的,或者是怀孕后备母猪出现的情况,给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超免口蹄疫疫苗,保护率可达30%~40%,而极少出现心肌炎;断奶前后再肌肉注射1次,间隔30d 肌注第3次,猪只出现口蹄疫症状比例不足1%~2%。对于正常接种口蹄疫疫苗的猪场,立秋过后,即每年的8月中旬前后首次免疫,30d后进行第2次免疫,第3次免疫可以间隔45~50d,这样即便天气转凉,口蹄疫流行也不可怕,发病率微乎其微。跟胎免疫口蹄疫的猪场,无论种母猪、种公猪,还是育肥猪也要求接种3次或3次以上,以确保口蹄疫病毒不再发生和流行。 三、注射的剂量 目前,我国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说明书中标注的免疫剂量为体重10~25kg每头接种1ml,25kg以上接种2ml;合成肽疫苗的接种剂量不论大小猪均注射1ml。规模养殖场的口蹄疫免疫程序也可根据本猪场猪群的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修改和制定。笔者根据实

猪牛羊口蹄疫治疗方案

口蹄疫的预防和治疗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猪、牛、羊等)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一、病原 为口蹄疫病毒,现已知的有7个主型和65个亚型,因此,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各地反应不同。 该病毒有5怕:怕高温、怕阳光(紫外线)、怕酸、怕碱、怕福尔马林,我们可抓住这5怕做好消毒工作。 二、口蹄疫流行的基本特点 1、FMD的易感动物种类繁多 重要经济畜种猪、牛、羊都易感;因价值高,扑杀病畜阻力大,补偿费用大。结果:欠发达地区FMD防治政策难以推进。 2、FMD病原变异性强 七个血清型,型间不能交叉免疫,同型内不同病毒株的抗原性也有不同,而新毒株又不断出现,每出现一次新毒株,疫情就出现一次新高潮。 结果:免疫防治等于面对七种不同的传染病。 3、FMD病毒的感染性和致病力强,病畜的排毒量又特别大 牛:10个感染单位就可发病; 病猪:每天仅从呼吸道排毒108个感染单位。1头病猪=1千万头牛发病。且病畜是多部位排毒(呼吸道、皮肤等)。环境中的病毒,又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存活力。 4、FMD有多种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 病畜接触传播;含毒空气传播。 5、FMD的潜伏期短,发病急 动物感染病毒后最快十几小时就可发病排毒。

6、与其它病毒相比,机体对FMD病毒的免疫应答程度较低 免疫注射动物,甚至发病后康复动物,再次受到同源病毒攻击时只能保持不再发病,其免疫系统不能完全阻断病毒感染。 三、我国口蹄疫的流行情况 目前有三个血清型的口蹄疫在国内流行:O型口蹄疫;Asia1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 四、猪口蹄疫病的防控方法 1 接种口蹄疫疫苗 每年九月中旬做好口蹄疫疫苗的接种工作,九月中旬做一次,间隔一个月做第二次。 2 做好消毒措施 细密的消毒工作是有效预防猪口蹄疫的有效方法。 消毒剂的选用: 有机酸类、复合醛类是高敏感的消毒药。 高发疫区要严格做好隔离措施。严禁出现接触性的传染出现。 紧急情况下每天消毒一次, 要喷洒到场地的消毒水能流动为止,否则效果不佳。 五、猪口蹄疫病的治疗措施 当猪场部分猪发病时,应采取下列措施治疗: 已发病的猪群 治疗: 饲料中:优舒克1000克+维特福1000克+免疫肽500克/吨饲料 发病严重不采食的打针:多能肽0.2ml/kg,大猪不要超过15ml。 未发病的猪:按预防量减半拌料

猪口蹄疫的中药治疗措施

猪口蹄疫的中药治疗措施 随着这几年猪口蹄疫病在猪场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一、【猪口蹄疫的病因】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 其主要特征是在病畜的口腔、舌面、上下唇内面和蹄部、乳房发生水泡和烂斑。俗称“蹄癀”。 本病大小猪均可感染,发病率高,传播快,仔猪死亡率高。传染性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经消化道黏膜及损伤皮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秋季多发,发病率较高,其特征是在蹄部皮肤和口腔黏膜发生水泡。但并不感染牛、羊,只感染猪。 二、【猪口蹄疫的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7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5℃,精神不振,吃食减少或不食,主要表现在蹄冠、蹄叉、蹄踵等处出现红热斑块,不久形成外部透明、内充满淡灰色或微黄色液体、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破后表面出血,形成红色糜烂斑,此时病猪表现为行走困难、跛拐明显、严重的不能站立,蹄部有继发感染时,常引起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 病猪鼻盘、齿龈、舌腭和哺乳母猪的乳头也可见到水泡和烂斑。仔猪感染后,很少见到水泡和烂斑,主要发生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达80%以上。水泡病潜伏期3-5天,有的时间更长些。 病初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蹄冠、蹄叉、蹄底或副蹄出现一个或几个黄豆至蚕豆大的水泡,水泡内充满淡黄色液体,病猪表现疼痛、跛行,约经l-2天后,水泡破溃露出红色的溃疡面,此时体温下降至正常。以后逐渐破溃的水泡脱落形成斑痕,若无感染,2周左右即可康复,个别病例鼻盘、口腔、舌面和乳头等部位也常发生水泡。三、【猪口蹄疫的治疗】 猪口蹄疫和猪传染性水泡病的治疗方法基本相同。 处方一、用食醋洗患部后,用熟石膏粉、锅底灰各半,加细盐少许,撒在创面上,每日2次。 处方二、冰片、硼砂、黄连、儿茶各10克,共研为末,局部用消毒药水洗涤后撒布本药。 处方三、青黛、明矾、黄连、地榆、冰片、黄柏、儿茶各10克,共研为末,局部用消

猪得了五号病用什么药

猪得了五号病用什么药 五号病学名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一种急性、热性和极易接触传染病,病原为口蹄疫病毒,猪群发病的处理要遵守“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扑杀病猪,严格控制病原外传,疫区内所有猪只不能移动,污水、粪便、用具、病死猪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贵重的种用猪加强护理和进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蹄部可涂以20%的碘甘油,并肌注抗菌素,可缩短病程,减少死亡。 口蹄一针灵 治疗口蹄疫的单联高效价血清。 采用患过口蹄疫病毒的病猪恢复健康后,在其体内采集血液制成血清抗体,给得口蹄疫的病猪注射血清抗体能够直接中和体内的O型A型亚洲1型病毒,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水泡破溃处可结痂。每瓶100kg体重配合核酸肽连续注射2天。注:加强型口蹄一针灵200斤/瓶,可单独使用,效果显著! 适用时机: 出现口蹄疫症状,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脱蹄而拐脚造成蹄壳脱落、腐蹄病等症,病猪破行,喜卧。 推荐方案: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猪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

2014版猪口蹄疫病毒

猪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的疾病,人也可感染,所以又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它在临床上以VI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为特征。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且目前仍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很多国家流行。由于本病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生,其传播的速度很快,常常形成大流行,不易控制和消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一直将本病列为发病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 猪口蹄疫病原特性 猪口蹄疫的病原体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猪口蹄疫病毒(Food—and—mouth diseasevirus,FMDV)。该病毒的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由60个结构单位构成20面体,直径为23~25纳米,病毒由中央的RNA核心和周围的蛋白壳体所组成,无囊膜。成熟的病毒粒子约含30%RNA,其余70%为蛋白质。据认为,病毒的RNA决定其感染和遗传性;而蛋白质则主导其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的特点。 猪口蹄疫流行特点 猪口蹄疫病毒可侵害多种动物,但主要是偶蹄兽。家畜中以牛最易感,其次是猪和羊。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对仔猪的危害最大,常常引起死亡。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由于本病对牛的敏感性最高,可在绵羊群中长期存在,而猪的排毒量远远大于牛和绵羊,故有牛是本病的“指示器”,绵羊为“贮存器”,猪为“放大器”之说。病猪在发热期,其粪尿、奶、眼泪、唾液和呼出气体均含病毒,以后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疱皮和水疱液中,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病毒进入易感猪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黏膜,均可感染发病。最危险的传播媒介是病猪肉及其制品,还有泔水,其次是被病毒污染的饲养管理用具和运输工具。近年来证明,空气也是猪口蹄疫的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能随风传播到10~60公里以外的地方,如大气稳定,气温低,湿度高,病毒毒力强时,本病常可发生远距离气源性传播。 猪口蹄疫临床症状 猪口蹄疫的潜伏期为1~2天。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至40~ 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蹄冠(图1-3-1)、趾间、蹄踵出现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蹄冠部出现小水疱、出血和龟裂(图 1-3-2)或形成黄豆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出血性糜烂和溃疡(图1-3-3),1周左右恢复。蹄部发生水疱时,病猪常因疼痛而运动困难或卧地不起,站立时病肢屈曲减负体重(图1-3-4)。若有细菌感染,则局部化脓坏死,可引起蹄壳脱落(图1-3-5),患肢不能着地,常卧地不起。部分病猪的口腔黏膜(包括舌、唇、齿龈、咽、腭)、鼻盘(图1-3-6)和哺乳母猪的乳头,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病程长时,蹄冠部病变逐渐恢复,该部缺少被毛和色素(图1-3-7) 吃奶仔猪患猪口蹄疫时,一般很少见到水疱和烂斑,通常由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导致突然死亡,病死率可高达60%~80%。病程较长者,亦可在口腔及鼻面上见到小水疱和糜烂。 猪口蹄疫病理特征 猪的猪口蹄疫根据病变的特点不同而有良性与恶性之分。 1.良性12蹄疫本型的特点是病猪的死亡率低,在皮肤型黏膜和皮肤上发生水疱、烂斑等口蹄疮病变,败血病变化不明显。猪的口蹄疮多见于蹄部,如蹄冠、蹄踵和蹄叉等处;其次是口鼻端,如唇内面、齿龈、颊部、舌面(图1-3-8)、硬腭、鼻腔外口和鼻镜(图1-3-9)等部。无毛部的皮肤以乳腺部多见。

猪口蹄疫多长时间病愈

猪口蹄疫多长时间病愈 国家疫病防控中心建议:针对疫区没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发病的采用血清抗体做紧急治疗,能够直接中和口蹄疫病毒。大群中没发病的猪使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做紧急预防,净化体内口蹄疫病毒,防止病毒的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 方案一: 适用时机:新生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在九月份及时注射口蹄一针灵,净化体内病毒,保护率达98% 推荐理由: 口蹄疫高发期、疫区,一方面防止疫区带毒,另一方面防止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此病。 方案二: 适用时机: 出现口蹄疫症状,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脱蹄而拐脚造成蹄壳脱落、腐蹄病等症,病猪破行,喜卧。 推荐方案: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猪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 按以上方法10~15天可以恢复正常。 【口蹄一针灵】治疗猪口蹄疫后的表现 1、刚得口蹄疫,水泡还没有破溃的,用上口蹄一针灵,水泡第二天变瘪,消退,口蹄疫疫情得到控制! 2、水泡已经破溃者,用上口蹄一针灵后: 第24小时,破溃处变干,猪疼痛感减轻,猪全身哆嗦颤抖现象消失,精神

猪口蹄疫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猪口蹄疫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猪口蹄疫,俗称“5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引起的急性、 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 水疱,传播速度极快,病猪鼻、齿龈、唇、舌、等部也可能出现水疱,破溃后 形成浅表性溃疡;哺乳母猪的乳房和乳头也可能出现水疱或烂斑。 哺乳仔猪患病时,少见水疱和烂斑,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突然死亡,病死率极高。传播速度极快,且有多种血清型,经动物疾病研究协会确定现在唯 有血清抗体才能快速控制以及彻底根治猪口蹄疫。 自然康动物药业集团,专注于猪药,打造中国绿色兽药第一品牌,看的见 的效果,经得起的试验,肥猪散、七补散、驱虫药、消毒剂等等,专注于猪药,专注于品质,专注于品牌!让猪吃的健康,吃得放心---自然康肥猪散绿色品质,自然健康! 猪口蹄疫的治疗措施: 1、应严格执行检疫、消毒等预防措施,发生口蹄疫时应采取扑灭措施。 2、由于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复杂,尚无一种很好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注射用5号神针时每20ml可注射100kg体重,后期应配合头孢消炎,如有发烧,柴胡可与血清同时注射。 3、家畜发生口蹄疫后,可适当采取一些治疗措施: (l)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 (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明矾或碘酊甘油

(3)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 (4)乳房可用肥皂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药治疗。 养猪养好猪,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注意养猪的细节,并采用最适合的方法,就如同猪催肥一样,肯定要选择绿色的健康的,让猪催肥的同时也要让猪吃的更营养更健康,百度自然康肥猪散,教你如何养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