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管理规范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管理规范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管理规范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1、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及时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化疗方案,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病人活动状况、配合程度、是否有静脉化疗史,静脉皮肤情况等。

2、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药物性质及局部静脉状况选择合

适的静脉输液工具及输液器,禁止钢针输注化疗药,输注发疱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长期化疗的患者必须使用PICC,同时签置管知情同意书,并严格落实《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对于肿瘤复发、曾经留置过PICC、刺激性较小的化疗药、输注浓钠浓钾、高渗透性的药物允许使用静脉留置针,并签署拒绝置管知情同意书,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不超过三天,化疗使用留置时间不超过24小时;输注普通药液不超过4小时者可使用静脉钢针治疗。

3、制定静脉使用计划,合理选择静脉,刺激性的化疗药物避免在手背或近关节处选择静脉,尽量不用足背静脉及下肢静脉建立静脉通路,避免在24小时内曾被穿刺静脉下方重新穿刺,切忌选择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静脉注射。

4、化疗操作必须有经过科室专门培训的注册护士执行,评估所给化疗药物的性质以确定稀释药液的浓度、给药方法及输注速度,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配置药液和给药,药物须现配现用,联合化疗时,应注意化疗药物的先后顺序。

5、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原则上30—60分钟巡视一次,在输液卡背面上做好巡视记录,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输注局部有无肿胀、

疼痛,滴液是否通畅及全身反应,一旦滑出,立即停止输入,汇报医生并及时妥善处理。

6、在执行静脉化疗操作时,应有专人负责护理,从药物的核对、配置、静脉穿刺、用药到结束,尽量在当班内完成,如需交班,应严格执行床边交接,并详细记录。

7、将规范化的静脉治疗纳入护理质控体系,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要按照规范及时处理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并进行跟踪监控。

8、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化疗结束患者出院时,必须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出院后还要定期随访,了解化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下个周期化疗按期顺利执行。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一、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首先应尽可能明确诊断再选用药物;临床医生应以细菌学诊断为依据,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使所选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临床医生应掌握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药物动力学特性,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病情危急需在药敏实验前用药者,可先根据临床诊断进行经验治疗,待获知药敏实验结果后再依据治疗效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是否调整用药,制定个体化的综合给药方案;按照病人的免疫状态与脏器功能,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二、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必须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选用对微生物影响小的窄谱抗菌药物;已确诊的病毒感染未合并细菌感染者不用抗菌药物;只能针对某一种或两种最可能的细菌进行预防用药,不能无目的的应用多种药物预防多种感染;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不常规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膀胱冲洗、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的局部用药。 三、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是病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混合感染和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

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可考虑联合用药;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一般不采用三联以上用药方案。 四、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时医嘱中很少注明滴注速度和用药的先后顺序,往往由护士凭经验而定,患者更不了解控制滴速的意义,常自己随意调控,造成不良反应。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静脉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静脉炎,应作徐缓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亚胺培南每次滴注时间不宜少于40-60分钟,否则易发生恶心等症状。克林霉素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跳骤停等严重心血管和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氨基糖甙类药物进入血流速度过快,可由于神经肌肉阻滞而导致呼吸抑制,不宜直接静脉推注。药物的联用因用药顺序的不同在输液管内的配伍效果也有所不同。有报道环丙沙星与磷霉素钠、氨苄西林、头孢哌酮、碳酸氢钠等联合应用时,由于滴注的顺序不同而产生沉淀等变化。所以,为减少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此类药物联用时,冲洗输液管或更换输液器,可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卷及答案

执业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资格 暨药师抗菌药物调配资格考核试题 (满分100分) 单位: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4分,计60分)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 院不得超过 35 种,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2 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2.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医疗机构应该每个月组织25%的 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 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3.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不超过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 。 4.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 2 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5. 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 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抗菌药物。 6. 根据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8号文附件中“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规定:颈部 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一般骨科手术和剖宫产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应选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或头孢曲松等。 7. 根据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8号文附件中“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规定:Ⅰ类 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使用抗菌药物开展静脉输液知识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总分21分) 1.静脉输液是利用 __大气压__和 __液体静压_ 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 内。 2.静脉补钾时不宜__过浓 _、不宜_过多__、不宜 _过快 _ 、不宜_过早__。 3.静脉输液的原则是 _先晶后胶_、先盐后糖_、_先快后慢_、_见尿补钾。 4. 对于长期输液的病人,应先从 _四肢远心端__ 静脉开始使用,逐渐向__ 近心端__移动,做到有计划的使用静脉。 5.静脉输液时,应根据病人的 _年龄__、_病情__和_药物的性质_来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成人 _40~60_滴/分,儿童_20~40 滴/分。 6.村卫生彀不得静脉给药的疾病有_56__种,分别是内科_24__种、外科_18__种、妇科__7_种、儿科__4_种。 7.村卫生室用药原则:_能口服的不注射_、能肌注的不静注。 二、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40分,) 1.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 ) 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

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2.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采取的正确体位是( D )A.平卧位 B.半卧位 C.坐位 D.坐位,双下肢下垂 E.中凹位 3.静脉补钾的浓度一般不超过( B ) A.0.2% B.0.3% C.0.4% D.0.5% E.0.6% 4.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 的( A ) 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 温 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5. 配制过敏试验液的溶媒是:( A) A、0、9%氯化钠液 B、注射用水 C、5%葡萄糖液 D、1、2%氯化钠液 6.皮肤过敏试验阳性,常用脱敏注射的药物是:( D ) A、青霉素 B、细胞色素 C C、链霉素 D、破伤风抗毒素 7.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 D ) 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实施处方权相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精神,要求医疗机构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2009〕38号)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 (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二)具体使用方法 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三、督导、考核办法 (一)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剂科及医务科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室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二)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三)检查、考核办法:定期对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包括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1、门诊、急诊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患者基本情况书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是否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用药等。 2、住院病人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抗菌药物滴注时间要求

常用抗菌药物滴注速度要求 抗菌药物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发生许多不良反应。滴注速度不当是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药物要求快速滴注,以迅速提高血药浓度起到良好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有些药物则要求滴注速率要缓慢,以防止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多数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如?-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按其性质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又可减少药物分解产生致敏物质,使药物效价下降并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大多数的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时,将每次剂量溶于100ml液体内0.5-1小时内滴入。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其毒性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如果滴注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则其毒副作用增大。 通过查阅我院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及各类药学专业文献,进行总结我院常用抗菌药物中有明确滴注速率要求的抗菌药物。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剂量为750mg时,滴注时间 不少于90分钟; 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成人每次0.2g,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莫西沙星注射液:推荐剂量为0.4g qd 静滴,滴注时间为90分钟; 阿奇霉素注射液:稀释最终浓度为1.0-2.0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克林霉素注射液:稀释浓度不超过6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1.2g用量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万古霉素:稀释浓度为5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磷霉素:用250ml-500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时最大滴注速率为0.2g/小时; 注射用伏立康唑:稀释浓度为2mg/ml,稀释后每瓶滴注时间须1至2小时; 甲硝唑、替硝唑注射液: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注射用阿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注射用更昔洛韦: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格管理规定与程序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格管理规定与程序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调剂资格管理制度与程序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就我院抗菌药医师处方权限、药师调剂资格与程序做以下规定: 一、抗菌药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培训 (一)医务科负责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有记录。 (二)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落实到每名医师。 (三)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落实到每名药师。 (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内容应当包括: 1、《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分级管理制度; 4、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 5、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二、抗菌药处方权限制度 (一)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我院执业的医师经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务科按照分级管理规定授予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二)职称晋升后抗菌药使用权限的调整,医师自己提出申请,交所在科室。提出申请的医师所在科室根据其业务水平、工作情况,签署是否同意的意见后交医务科。

(三)对给予或不给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医务科以文件方式下发各科,并要求信息科及时在His系统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使用权限。 (四)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方权由医务科予以取消: 1、被责令暂停执业; 2、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3、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6、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三、药师调剂资格管理制度 (一)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经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务科决定给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 (二)对给予或不给予抗菌药调剂资格的药师,医务科以文件方式下发各科,并要求药剂科严格按照是否具有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安排工作。 四、监督管理 (一)医院定期将通过行政总查房督查处方、医嘱权限管理,要求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签发医师与授权管理名单保持一致≥95%,并对超规定越级使用抗菌药医师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二)要求药剂科应规范调剂的工作模式,对药师未按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调剂、用药交待或未对问题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问题组织科内业务学习,进一步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按规定审核调剂处方,规范医师用药行为,认真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7年12月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格管理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 格管理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格管理制度 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就我院抗菌药医师处方权限、药师调剂资格做以下规定: 一、医教科负责按年度对本院医师和药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 二、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师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并落实到每名医师、药师。 三、信息中心根据医教科发授的处方权限和调配权限的正式文件,在HIS系统中开通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配权。 四、抗菌药处方权限制度与程序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我院执业的,经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教科按照分级管理规定授予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2.职称晋升后,医师应参加医教科组织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给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使用权限调整。 3.对给予或不给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医务科以文件方式下发各科。

4.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方权由医教科予以取消: (1)被责令暂停执业; (2)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3)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6)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五、药师调剂资格管理制度与程序 六、1.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经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教科决定给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 七、2.对给予或不给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的药师,医教科以文件方式下发各科,并要求药剂科严格按照是否具有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安排工作。 3.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八、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方可应用。

化疗药物的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

化疗药物的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 五组-达州市中心医院-杨晓玲 输液原则 1、务必遵循静脉输液原则。 2、条件允许应设立专门的化疗配药间,应配有空气净化装置、超洁净治疗台等。 3、正确选择适宜的溶媒、溶解方法、配制时间,采取最佳的输注速度、输注时间、输注顺序、输注装置,适宜的方案。 4、护士必须熟知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治疗要求合理选择静脉,最好选择深静脉输注。 5、加强责任心,勤巡视,防止药物外渗。一旦外渗,立即处理。 注意事项 1、加强沟通宣教,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不安心理。 2、指导病人正确选择输液工具,首次化疗的病人作好置管宣教,未置管病人按外周静脉化疗原则进行化疗,尽量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充分评估患者血管,最好选择深静脉置管,未进行置管者,应采用留置针,有计划地选择手背血管。原则上从远端到近端,从小血管到大血管,根据化疗药物的特点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深静脉置管,外周浅静脉留置针或型号适宜的穿刺针。根据大多数人是右利手的情况,应首选左上肢穿刺,以减少上肢活动频率。尽量避免下肢和损伤肢体静脉穿刺。具体穿刺部位,应尽量避开肌腱、神经和关节部位。腋窝淋巴结广泛清扫,上腔静脉综合症,上肢骨折等情况,应避免选用该患肢,而应选用另侧。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化疗药物从前一穿刺点外渗。 4、正确配制药液,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配伍禁忌。需稀释的药物要完全溶解后再抽吸净,确保用药剂量准确。对液态或油态药液抽吸后再反复用稀释液冲洗药瓶后再抽吸干净。微量药物应最好用50 ml注射器稀释后再抽吸,以减少微量的损失。同时做到现配现用,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0 min。 5、改进穿刺技巧,将输液器调节器位置调高,止血带结扎在穿刺点上方10~15 cm处,松紧以一指为宜。采用15°~30°角度进针,穿刺成功后以输液贴代替胶布固定。先用生理盐水,再次确认静脉通畅后注入化疗药物。

呼吸科抗菌药物

呼吸科临床用药手册: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 超说明书用法也称未注册用法,其内容包括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超适应人群及改变说明书中规定的用药途径与用药间隔时间等。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医师处方的最重要依据,但因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有新的发现与经验积累,因此,超说明书用药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β- 内酰胺类 1. 头孢西丁:对偶发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等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推荐用于治疗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2. 亚胺培南 / 西司他丁:延长静脉输注时间。 (1)治疗 MIC = 4 mg/L 致病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1 g,1 次 /6 小时,延长滴注时间至 2 小时可增加疗效(B 级); (2)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1g,1 次 /8 小时,静脉滴注 3 小时。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亚胺培南可用于治疗广泛耐药(XDR)革兰阴性菌感染,对于一些敏感性下降的菌株(MIC 4 ~ 16 mg/L),延长亚胺培南的静脉滴注时间,如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延长至 2 ~ 3 h,可使 T > MIC 延长(B 级)。 3. 美罗培南 (1)增加剂量:对于非脑膜炎患者亦可加大给药剂量,如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性粒细胞降低患者感染及败血症可增加至 2 g,1 次 /8 小时; (2)延长静脉输注时间:延长或持续输注美罗培南,推荐每次输注持续 3 小时以上(C 级)。对一些敏感度下降的菌株(MIC 4~16 ms/L),如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延长至 2 ~ 3 小时可使 T > MIC 延长(C 级)。特别是美罗培南和多尼培南需持续静脉输注 1 ~ 4 小时,以保证给药间隔时血药浓度维持在 MIC 以上(C 级)。

常用化疗药

用法:静滴,滴注本药时应采用非聚乙烯材料的输液用具,治疗前按常规应用地塞米松和H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 滴注时间:3小时 副作用:a过敏反应、末梢神经障碍、肌肉酸痛、关节痛、心脏毒性(特有的)b骨髓移植 c脱发 d恶心呕吐 培美曲塞 用法用量:静滴,本品联合顺铂时应在本品给要结束30min后再给予顺铂滴注,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静滴超过10min 保存:室温保存,配置好的溶液,置于冰箱冷藏或置于室温(15-30℃)无需避光,其物理及化学特性24小时内保持稳定。 副作用:白细胞减少,中性细胞减少,发热,乏力,皮疹,腹痛,肝肾功能异常 护理要点:A接受本药治疗同时接受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补充治疗,减少血液学和胃肠道的反应,第一次给予本药治疗开始5-7天服用叶酸,一直服用整个治疗周期,在 最后一次本品给药后21天可停服。患者还需在第一次本品给药前7天内肌注维生 素B12一次,以后每三个周期肌注一次,以后的维生素B12给药可与本品用药在 同一天进行。 B本品与吉西他滨合用时,应在使用吉西他滨90min后再使用本药 C预服地塞米松可以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多西他赛 用法:静滴,治疗前一天服用地米,持续至少三天,防止过敏和体液潴留。 滴注时间:1小时 副作用:a骨髓抑制 B过敏反应: C皮肤反应:红斑,皮疹 D体液潴留:水肿 E胃肠道反应 F本要外周用药后1周内可出现延迟性静脉炎或局部皮肤反应。 G肝功能损害 顺铂 用法:静滴,胸腹腔内注射,动脉注射 保存:避光冷藏 副作用:a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恶心呕吐,可持续一周, B骨髓抑制 C脱发 D肾损害,听力损害,神经损害,为减轻肾脏负担,需在给药前2-16h和给药后6h内大量补液,注意询问有无耳鸣 E不能接触含铝器具,会产生黑色沉淀及气体 F变态反应症状,溶血性贫血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最新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精神,要求医疗机构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领导小组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2009〕38号)的规定制

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领导小组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 (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 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三、督导、考核办法 (一)药事管理委员会及医务科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

化疗药物的配置与防护

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 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由于抗肿瘤药物具有相当的近期和远期毒性,直接接触这类药物的医护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的防护知识。 在配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抗肿瘤药物可以从以下途径暴露或污染: 1、玻璃瓶在操作时不慎打破,药液溢出; 2、药液拔出针头时,形成微粒气雾; 3、药瓶内压力增强,以致药液喷出; 4、注射器排气时,药液散发到空气中; 5、药液瓶被敞致在操作台上; 6、操作过程中有时不慎将针栓脱落,药物渗出。所以护理人员必须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在现有条件下把对护理人员的损害降至最低。 一、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范 1、化疗药物的配制:应在专用的配药室,由专人配药。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主要工作区域由缓冲区域、药品储备区、办公区、排药区、更衣区(包括一更和二更)、配置区、成品区组成。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垂直层流)应全天24h 运转,如无法保证,则必须在开机后半小时方可进行配置。操作台面上铺 1 块一面吸湿一面防水的垫布,消毒用物,1 个小污桶以及 1 个锁口器。为了保证生物安全柜内的洁净度,要求操作台上的物品摆放要少。如没有专用配药室,必须在空气流通、人流较少的室内进行。 2、物品准备:⑴操作人员防护用品:无粉乳胶手套及聚氯乙烯手套各1畐I」、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 1 件、一次性口罩、帽子,有条件者备N95 口罩、防护镜等;⑵治疗盘:常规消毒用物1套、无菌纱布、棉球;⑶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防渗透 防护垫、防渗透专用污物袋;⑷根据医嘱备化疗药物、输液袋等。 3、人员准备:洗手,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更鞋,换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配药时带双层手套,即:聚氯乙烯手套外戴 1 副无粉乳胶手套。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案【最新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案 一、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模式 (一)制订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技术规范。各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各项要求,制订系统的、可操作的抗菌药物管理技术规范并认真落实。要树立科学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理念,明确改善感染性疾病转归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目标。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抗菌药物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领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发挥多学科专业团队优势,做好具体管理工作。 (二)推进感染性疾病多学科诊疗。各医疗机构要重点针对疑难感染性疾病加强重症医学、感染性疾病、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等学科的联系协作,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高感染性疾病综合诊疗水平。要研究建立多学科诊疗的工作机制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在保证诊疗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二、着力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能力 (三)广泛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建立规范合理的培训考核制度,制订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对相关医务人员开展感染性疾病规范化诊疗、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

院感染防控等培训及考核。重点加强对医师的培训,提高对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的依从性。经本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方可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不得单纯依据医师职称授予处方权限。 (四)高度重视相关学科建设。通过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要落实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要求,在2020年以前设立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区或医疗组,加快感染性疾病诊疗能力建设。加强临床药师培养和配备,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认真执行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相关的卫生行业标准与专家共识,提高细菌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水平。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水平。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上述要求纳入医院评审,促进工作落实。 (五)提高基层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结合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加强对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通过进修培训、对口支援、远程会诊等方式,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学习执行相关诊疗规范、临床路径,提高合理用药意识,促进基层规范诊治感染性疾病。 (六)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基础措施,

医院护理部化疗药物安全输注考试题(答案)

化疗药物安全输注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 1.化疗药物的给药方法包括:(ABCD) A 静脉注射 B 肌肉注射 C口服给药 D腔内给药 E雾化给药 2.化疗前的给药评中对患者估包括:(ABCE) A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B患者病情 C患者血液检验结果 D 患者经济能力 E了解患者过敏史 3. 化疗前的给药评中对药物估包括:(ACDE) A了解化疗方案 B药物价格 C用药周期 D核对医生化疗处方 E药物性质、代谢途径 4.化疗药物的分类中属于发疱类药物的是:(ABCDE) A柔红霉素B 表柔比星 C多柔比星 D长春花碱 E紫杉醇 5.临床上必须用NS作溶媒的药物有:(ABCD) A柔红霉素 B甲氨蝶呤 C培美曲塞二钠 D长春瑞滨 E表柔比星 6.临床上必须用葡萄糖液作溶媒的药物有:(ACDE) A 卡铂B依托泊苷 C紫杉醇脂质D 脂质体注射液E奥沙利铂 7.常见化疗药物远期毒副反应:( BCD ) A 肢体活动不灵 B生殖功能障碍 C致癌 D致畸 E致残 8.化疗药物配置时护理人员防护用具包括:(ABCDE) A 防护服 B 佩戴双层手套C一次性口罩D帽子E护目镜 9输注表柔比星注意事项:(ABC) A 正确选择静脉通路 B 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稀释C药物经肾排泄,尿液可能呈淡粉色 D 护理的重点是防止受凉,避免神经系统毒性发生E神经系统毒性为主要毒性反应 10. .输注吉西他滨注意事项:(ABCDE) A护理的重点是注意输液速度B输注时间为30-60分钟C血小板下降是其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D与DDP联用时,应先用吉西他滨,再用DDP E应用吉西他滨与放射治疗的间隔至少4周 二填空题.(共25空,每空2分) 1.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途径主要经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 2.根据药物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将化疗药物分为(烷化剂 )、(抗代谢药)、(抗癌抗生素)、(植物类)、(激素类)及杂类。 3. 化疗药物引起过敏反应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孪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大多数发生在用药(10分钟)以内,因此输注前(15分钟)速度要缓慢。首次使用紫杉醇时应有医生在场,给予持续心电图监测,血压监测15分钟一次(共4)次,30分钟一次×4次。出现过敏反应时遵医嘱实施治疗措施。 4. 输注紫杉醇注射液时必须使用(聚乙烯类)输液器,禁用(PVC)输液装置 5.化疗药物配置时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液,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排气时(垫无菌纱布)以免药液外溢。

最新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

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 目的:化疗药物能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但在肿瘤细胞呃正常细胞之间无选择性,这不仅使化疗患者出现毒副反应,而且也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危害。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口腔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是操作者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导致致畸、致癌、骨髓抑制和脏器损害德国潜在危害,因此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装备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流程规范化疗安全操作流程,减少专业人员在化疗操作机处理过程中的接触剂量,保护环境及操作者,在保证化疗药物安全输注的同时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准备工作: 1、物品准备:⑴操作人员防护用品:无粉乳胶手套及聚氯乙烯手 套各1副,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1件,一次性口罩、帽子(有条件者备N95口罩)、防护镜等;⑵治疗盘:常规消毒用物1套,无菌纱布、棉球;⑶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防渗透防护垫、防渗透专用污物袋;⑷根据医嘱备化疗药物、输液袋等。 2、人员准备:洗手,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更鞋,换工作服, 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配药时带双层手套,即:聚氯乙烯手套外戴1副无粉乳胶手套。 操作流程: 1、配药前洗手,穿防渗透护服,佩戴口罩,帽子,带聚氯乙烯手

套,其外套一副乳胶手套。 2、配药前启动紫外线灯进行生物安全柜内操作空气消毒40分 钟,并在操作前用75%究竟擦拭柜内面及台面,保持洁净的备药环境,柜内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 3、取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并检查 4、再次查对医嘱及治疗卡 5、割据安剖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剖 时应垫一纱布,以防划破手套。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并且要求在抽取药液后, 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 不可使药液排于空气中。加药时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应抽尽瓶内空气, 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 6、抽取药液时可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意抽取药液以不超过 注射器容量的3 /4为宜。抽取药液后放以垫有聚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每次用后按污物处理。 7、再次查对 8、完成配置后,用75%酒精擦拭操作台面。 9、整理用物,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袋、敷料及放 置化疗药物的安瓿等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 以免药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10、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及防护用具,流动水洗手。 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外科卷)

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外科卷) 判断题(15) 每题2 分共30 分 提示:对填Y,错填N (1) 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出现腹泻,须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争取停用广谱抗菌药物基础上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治疗(Y) (2) 因为影响药物稳定性,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不能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Y) (3) 脑角质细胞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多次报告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只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因此选用替加环素抗菌治疗(N) (4) 心脏大血管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通常为48小时(N) (5) 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较口服给药的药物浓度高,疗效更可靠,因此抗菌药物通常应先予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待感染控制后改为口服序贯使用(N) (6) 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病人,为防止返流误吸,应首选置鼻空肠管或经皮胃/空肠造瘘,选置鼻胃管反而增加返流误吸机会(Y) (7)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哌拉西林/舒巴坦抗菌谱广,适用于脉管炎治疗和腹部外科手术预防用药(N) (8) 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有样必采送微生物检查是基本原则,因此在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必须同时开具微生物检验医嘱,这样才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N) (9) 腹部全麻手术后病人返回病房,如无反指征应常规采取30~45度角的半卧位以防止返流误吸(Y) (1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较复杂的高风险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为安全可靠(N) (11) 某医院一年内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比60%,为降低MRSA所致手术切口感染,对于开颅、膝髋关节置换、心脏大血管等高危大手术,建议选用万古霉素预防使用(N) (12) 甲状腺、乳腺、白内障、永久起搏器植入等I类切口手术原则上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Y) (13) I类切口手术的最常见污染细菌为皮肤定植的葡萄球菌,因此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预防术后感染最合适(N) (14) 周日20:30PM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急诊手术,主刀医生考虑到当时细菌室无值班人员,因此留取手术标本后带至病房冰箱保存,次日再送细菌室作病原学检查(N) (15) 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才能开始手术(Y) 单选题(11) 每题2 分共22 分 提示: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1)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总预防使用时间不应超过(A) A:24小时B:48小时 C:72小时D:视情况而定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操作规程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操作规程 准备工作: 1、物品准备: 1)操作人员防护用品:无粉乳胶手套及聚氯乙烯手套各1 副,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1 件,一次性口罩、帽子(有条件者备N95 口罩)、防护镜等; 2)治疗盘:常规消毒用物1 套,无菌纱布、棉球; 3)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防渗透防护垫、防渗透专用污物袋; 4)根据医嘱备化疗药物、输液袋等。 2、人员准备:洗手,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更鞋、换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配药时带双层手套,即:聚氯乙烯手套外戴1 副无粉乳胶手套

操作流程:1、配药前洗手,穿防渗透护服,佩戴口罩,帽子,带聚氯乙烯手套,其外套一副乳胶手套。 2、配药前启动紫外线灯进行生物安全柜内操作空气消毒30 分钟以上,并在操作前用75%酒精擦拭内面及台面,保持洁净的备药环境,柜内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 3、取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并检查。 4、再次核对医嘱及治疗卡。 5、割据安剖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剖时应垫一纱布,以防划破手套。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并且要求在抽取药液后,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不可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加药时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应抽尽瓶内空气,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 6、抽取药液时可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意抽取药液以

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 为宜。抽取药液后放以垫有聚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每次用后按污物处理。 7、再次查对。 8、配置完成后,用75%酒精擦试操作台面。 9、整理用物,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疗药物的安瓿等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10、调配完毕开启紫外灯和风机30 分钟后关闭。 11、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及防护用具,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有条件者可进行沐浴、减轻毒性。 注意事项:1、化疗药物的配制人员应严格培训,护理人员应了解常用化疗药物的剂量及途径,不良反应以及外渗处理措施。

注射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

注射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 1.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5:1)成人和12岁以上的儿童常 用剂量:每8小时一次,每次1.2克;严重感染者:科增加至每6小时一次,每次1.2克。12岁以下的儿童按体重一次30mg/kg,一日3-4次(新生儿一日2-3次)。一日最大剂量用至4.8g。 2.美洛西林钠粉针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 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成人一日2~6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最大可增至15g。儿童,按体重一日0.1~0.2g/k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 0.3g/kg;肌内注射一日2~4次,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小时一 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3.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针(4:1)成人剂量:每次2.5~3.75g(美洛 西林2.0~3.0g、舒巴坦0.5~0.75g)(每次2~3瓶),每8小时或12小时一次,疗程7~14天。1~14岁儿童及体重超过3Kg的婴儿,每次给药75mg/Kg体重,每日2~3次。体重不足3Kg者,每次75mg/Kg体重,每日2次。每天最高剂量不宜超过15g。 4.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成人每次2.5g或5g(即哌拉西 林2g或4g舒巴坦0.5g或1g),每8小时一次。肾功能不全者酌情调整剂量。疗程:7~14天。最大用量不得超过12克/日(舒巴坦最大推荐剂量4克/日)。 5.注射用萘夫西林钠成人:一般感染,一次2-4g/日;重度感染, 4-6 g/日。儿童: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3-4次。新生儿一

般不主张用。一日最大剂量用至6g。 6.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中度感染成人一日剂量8g,重症感染或铜 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剂量需增至一日20g,分4次静脉给药;儿童根据病情每日剂量按体重80~300mg/kg,分4次给药。一日最大剂量用至20g。 7.苯唑青霉素针成人每次1-2g,溶于100ml输液中滴注0.5-1h, 每日3-4次。小儿按体重每日50-100mg/kg,分次给予。肌注:每次1g,每日3-4次。一日最大剂量用至8g。 8.苄星青霉素针长效青霉素,主要用以预防风湿热,治疗各期梅 毒,也可用以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疗重症急性感染。临用前用适量灭菌注射用水制成混悬液,肌内注射,一次60万U~120万U,2~4周一次。小儿肌注每次30万U~60万U,2~4周一次。 9.五水头孢唑啉钠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淋病和梅毒。成 人常用剂量: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一日最大剂量用至6g。 10.注射用头孢硫脒成人一次2g,一日2-4次;小儿按体重一 日50mg-100mg/kg,分2-4次给药。一日最大剂量用至8g。 11.头孢呋辛钠针成人:大多数感染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本品 治疗,每次750mg,每日3次;对于较严重的感染,剂量应增至每

医师药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格管理规定含流程 申请表 授权通知书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调剂资格管理制度与程序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就我院抗菌药医师处方权限、药师调剂资格与程序做以下规定: 一、抗菌药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培训 (一)医务科负责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有记录。 (二)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落实到每名医师。 (三)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落实到每名药师。 (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内容应当包括: 1、《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分级管理制度; 4、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 5、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二、抗菌药处方权限制度 (一)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我院执业的医师经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务科按照分级管理规定授予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二)职称晋升后抗菌药使用权限的调整,医师自己提出申请,交所在科室。提出申请的医师所在科室根据其业务水平、工作情况,签署是否同意的意见后交医务科。 (三)对给予或不给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医务科以文件方式下发各科,并要求信息科及时在His系统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使用权

附件1:抗菌药物处方资格授权表 限。 (四)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方权由医务科予以取消: 1、被责令暂停执业; 2、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3、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6、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三、药师调剂资格管理制度 (一)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经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务科决定给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 (二)对给予或不给予抗菌药调剂资格的药师,医务科以文件方式下发各科,并要求药剂科严格按照是否具有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安排工作。 四、监督管理 (一)医院定期将通过行政总查房督查处方、医嘱权限管理,要求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签发医师与授权管理名单保持一致≥95%,并对超规定越级使用抗菌药医师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规定给予处罚。(二)要求药剂科应规范调剂的工作模式,对药师未按规定审核抗菌 药物处方、调剂、用药交待或未对问题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应当采 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问题组织科内业务学习,进一 步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按规定审核调剂处方,规 范医师用药行为,认真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