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汇率制度与汇率管制

第四章 汇率制度与汇率管制
第四章 汇率制度与汇率管制

第四章汇率制度与汇率管制

第一节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又称为汇率安排,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

1、传统分类

(1)按汇率变动幅度划分为

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汇率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经过的两阶段:1816~二战前的金本位制下的规定汇率制度;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规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幅度,官方也不承担和维持汇率波动的义务,而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自由涨落。

(2)按政府是否干预

自由浮动(清洁浮动):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而完全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而自由涨落。

管理浮动(肮脏浮动):货币当局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使市场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方向浮动。

(3)按汇率浮动形式

单独浮动: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独立浮动。

联合浮动:货币体系或集团内各成员国之间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而对集团之外的其他国家的货币采取共同浮动的汇率制。典型:实行联合浮动制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

2、1982年IMF分类

(1)钉住(无弹性)汇率制:本币与某种货币或某一混合货币单位保持固定比价,即钉住所选货币,而本币对其他外币的汇率则随所钉住货币与其他货币汇率的浮动而浮动,又分为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合成货币。后者指钉住一篮子或一揽子货币。一揽子货币通常是由集中世界主要货币或与本国经济贸易比较密切的国家的货币组成,如特别提款权,它由英镑,美元,日元,马克,法国法郎,按照不同比重构成。特别提款权的价格随这5种货币汇率变化每日进行调整。实行钉住一揽子货币的国家为了避免本国货币受某一货币的支配。

(2)有限灵活(有限弹性)汇率制:一国货币的汇率仍然钉住某种货币或某一组货币的浮动,但与钉住货币间的汇率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又分为:①对单一货币在汇率带内进行浮动。最大特点:允许有一定的波动幅度,这个幅度维持在所钉住货币的2.25%范围内。

②汇率合作安排(联合浮动或整体浮动):一些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经济团,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并且规定各方面制度,对其他国家实行联合浮动,波动幅度保持体致一致。

(3)更加灵活(高度弹性)汇率制:汇率波动不受幅度限制,以独立自主的原则进行汇率调整。又分为独立浮动,管理浮动,按一套指标调整:以本国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状况,消费物价指数及与本国贸易关系密切有关的物价之间变动情况等作为本国调整汇率浮动的依据。

上两种分类的主要缺陷:主要表现为各国官方所公布的汇率制度类型往往各不相符,或不能明确的反映其汇率制度的实际变动。

3、1999IMF分类

(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一国使用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法定货币或隶属某一货币

联盟,共同使用同一法定汇率。

包括形式:美元化(巴拿马、厄瓜多尔)货币联盟(欧元区、东加勒比货币联盟、非洲法郎区)

是彻底的,不可逆转的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2)货币局制度:汇率安排,是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兑换率,并对本国的货币发行做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特点:①一国将其货币汇率牢牢钉住另一种货币

②该国所有钞票与硬币都能从固定汇率完全兑换成被钉住的货币,因而该国不能发行超过其外汇储备的等值货币。

缺陷:由于货币当局不能发行超过与其外汇储备等值的钞票和硬币,货币局制度的运作是被动的,机械化的。

优点:可以防止政府因发行钞票产生游资,避免产生通货膨胀。

香港实行的联合机制

(3)其他传统的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按固定汇率钉住某一种或一篮子货币,汇率可以围绕中心汇率上下1%内波动,实际上就是钉住汇率制。

(4)水平带内的钉住汇率制:波动>1%,汇率要保持在官方承诺的固定汇率带内波动,波动幅度要超过中心汇率上下1%。

(5)爬行钉住汇率制:汇率可以经常的进行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特点:①该国具有维持平价的义务

②平价可以进行小幅度的经常性的调整。

(6)爬行带内浮动汇率制:一国的汇率围绕中心汇率在至少±1%的幅度内浮动,同时中心汇率还要按照固定的事先宣布的值或根据所选取的定向指标的变化定期进行调整。

(7)不事先宣布干预方式的浮动汇率制:一国的货币当局通过外汇市场来进行干预汇率变动,但不事先承诺或宣布汇率的轨迹。

(8)独立浮动的汇率制:汇率基本上由外汇市场来决定,货币当局偶尔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是指在缓和汇率的波动,防止其不适当波动,而不是为了给汇率设一个界定。

(1)(2)固定汇率制(2)~(7)中间汇率制(8)自由浮动汇率制

二、汇率制度的选择——围绕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

(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争

1、赞成浮动汇率制度的理由

①浮动汇率制能够使国际收支平衡自动实现,无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汇率固定,不能发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因此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需要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而这会使国内经济出现失业的增加或物价水平的上涨,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收支失衡之间产生矛盾冲突。而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是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种经济杠杆,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汇率的自由浮动予以消除。因此,财政和货币政策可更专注于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

②浮动汇率制可以提高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固定汇率制下,主要贸易伙伴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该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意味着本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外汇收大于支。外汇汇率有下降趋势。为维持固定汇率,本国就需要买入外汇,投放本币,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为维持外币市场均衡,本国也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下调利率,刺激货币需求增加。在固定汇率制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不得不与贸易伙伴国的货币政策同向变动。

③浮动汇率制能避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的传播。

在固定汇率制下,国外通货膨胀传播到国内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一价定律”根据外汇汇率e=P/P*,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时,为维持固定e,使国内物价上涨;二是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加,使本国货币供给增加,间接引起国内物价上涨。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外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国的汇率自动上浮,从而抵消了国外通货膨胀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④浮动汇率制无需太多的外汇储备,可节约外汇资金用于经济发展。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往往需要保持较多的外汇储备以保持对外汇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没有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所以不需过多的外汇储备。

⑤浮动汇率制可促进国际自由贸易,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的货币当局往往会采取限制进口的惯例措施来保护本国落后的产业或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2、反对浮动汇率(赞成固定汇率制)的理由

①浮动汇率制助长投机,加剧金融动荡,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浮动汇率制下,由于汇率会出现频繁波动,因此为国际游资的投机创造了条件,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频繁的汇率波动也使从事国际贸易,信贷等国际浮动的主体难以换算成本和收益,使他们遭受汇率风险。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具有稳定性,使国际商品价格的决定、国际贸易成本的计算,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都能按比较顺利的进行,降低了外汇风险。

②浮动汇率制使一国具有通货膨胀倾向。

物价上涨使得国际收支逆差,从而本币贬值,进口商品成本上升,导致物价上涨。即棘轮效应。本币贬值引起进口成本上升,进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本币升值,由于棘轮效应的存在,进口成本不容易下降或下降不足,因而物价不会下降。

③浮动汇率制会加剧货币战,造成国家经济秩序混乱。国际协调困难,对发展中国家不利。浮动汇率制下,各国由于缺乏关于汇率约束的协议,往往将内部需求目标摆在首位,容易助长各国在汇率方面上的利己和各自为政。本币贬值,可以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贸易收支,从而扩张国内经济,增加生产和就业,因此浮动汇率制可能造成货币贬值战,各国都以贬值为手段输送失业,以他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张国内经济。发展中国家一般出口初级产品,进口高端的工业制成品。当外汇汇率上升时,会使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上升,因此进口成本上升,同时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会下跌,贸易收支得不到改善,浮动汇率制又使具有高额外债的发展中国家管理外债增加了难度,增加了汇率风险。

(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1、经济论

由美国罗伯特·赫勒提出,认为汇率制度理论的选择是由经济方面因素决定,如:

①经济开发程度高低

②经济规模小大

③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单一、集中固定多样、分散浮动

④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程度低、松散发达、紧密

⑤相对通货膨胀率协调不协调

2、最适通货区论

由美国蒙代尔1961年提出,设想将世界划分为若干通货区,各区域采用共同货币或实行固定汇率制,而不同通货区之间则实行浮动汇率制。

适合组成通货区的制定标准:

①蒙代尔:生产要素流动性准则:即生产要素流动性越高的国家间越适合组成共同通货区,采用共同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制;生产要素流动弱的国家越适合建立单独通货区,实行浮动汇率制。

②麦金农:以一国经济的开发程度为标准为标准,以贸易部门对非贸易部门的生产比重为标准,一些贸易关系密切的高度开放的国家应组成一个封闭的共同通货区,在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制,而对区外及贸易往来关系不大的国家和地区实行浮动汇率制。

3、汇率目标区论

基本原理:由中央银行制定一个围绕中心汇率波动的目标区,在区域内中央银行不进行干预,当汇率浮动幅度过大,接近上限或下限时,中央银行才入场去保护。

依据目标区区域的幅度,调整的频率,目标区的公开程度及对目标区维持的承诺力度,分为:

①严格目标区域:区域小,极少变动,目标区公开,政府责任大。

②宽松目标区域:区域较大,经常进行调整,目标区不公开,政府责任小,只是有限度的维持。

蜜月效应:如果目标区是完全可信的,也就是人们确信在基本的经济因素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情况下,政府会在汇率变动目标区上下限进行干预。当汇率变动逐渐接近目标边缘时,人们就会预期汇率很快会做反向调整,重新趋于中心汇率。这种预期将会产生稳定作用,使得汇率的变动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也不会超过目标区范围。汇率目标区像这种市场汇率围绕着中心汇率上下变动,当离开中心汇率至一定程度之后便会自动向中心汇率趋近的情况,成为蜜月效应。

离婚效应:当基本的经济因素发生很大变动的情况下,人们预期汇率目标区的中心汇率会做较大调整,这时汇率目标区就不再具有普遍可信性。在这种情况下,投机性就会发生,市场规律变动将不再自动趋向于中心汇率,而是远离中心汇率。所以称之为离婚效应。

蜜月效应和离婚效应与汇率目标区理论较好的综合了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优点,是高度可信和灵活性的结合体,具有一定优越性。汇率目标区理论相对于内外均衡同时出现而圆满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不能光考虑外部均衡,还要考虑到一国的内部均衡。

总而言之,汇率选择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既没有一种汇率制度能够适合所有国家,也不存在一种汇率制度在任何时期都适合于同一个国家,汇率制度选择要看特定环境。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

(一)演变

1948.12.1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发行人民币,汇率制经过了七个阶段的演变

1、1949~1952 频繁调整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

2、1953~1972 固定汇率制

特点:强调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进行汇率压制,高估人民币币值,实行高度的外汇管制。

3、1973~1980 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特点:①选择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若干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货币篮子,按照他们重要程度和政策上的需要确定权重,加权计算。

②货币篮子中选定的币种,数量,权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别对象适时调整。

③货币篮子中的货币汇率变动达到一定限度时,人民币汇率进行相应调整,但不随着货币汇率变动的幅度的整体进行调整,而是根据国内外经济情况和我国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4、1981~1984 内部贸易结算价

特点:实行两种汇率,分别适应于非贸易外汇收支汇率和贸易外汇收支汇率

5、1985~1993,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特点:

①官方盘价、外汇市场调剂价不稳。官方盘价就是根据全国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评估出来的,外汇调剂价是由外汇市场供需环境关系决定的,二者间存在一定的差额。

②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且呈现大幅下跌趋势。在此期间,外汇市场调剂价从最初与官方盘价相差1元一度缩小到仅差0.4元,到1993年相差3元。

6、1994~2005.7.21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钉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汇率制

特点:①人民币汇率不再由官方凭证当局直接制定,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平行的价格,参照国际外汇市场变化公布当日人民币汇率。各外汇指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和规定的浮动范围自行界定和调整对客户的价格。

②实行新的银行结售汇制,把原来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结售汇制改为以外汇指定银行为中心的结售汇制。

③提高了外汇流程和上缴额度管理制

④建立了银行间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

⑤禁止一些外币在境内结算

7、2005.7.21至今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对美元浮动限制在上一日收盘价3%,对非美元浮动限制在上一日收盘价1.5%

特点:

①汇率调整方式不再钉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形成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

②以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一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标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

③起始汇率调整为1USD=8.11CNY

④浮动日,浮动区间的界定。

第二节外汇管制

一、外汇管制概述

1、概念

外汇管制又称外汇管理,是指一国为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通过法律法令,条例等形式对外汇收支、买卖、债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的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管制措施。

2、产生和演变

3、管制原因和目的

直接原因:防止或解决国际收支严重逆差,黄金外汇大量流失,本币汇率难以维持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有:解决外汇资金短缺,资金外流。

目的:①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改善国际收支,增加外汇收入。

②限制资本外逃,防止外汇投机,稳定汇率。

③保护本国产业,缓解就业压力,稳定国内物价。

④集中外汇财力,节约外汇支出,增加外汇储备。

4、外汇管制机构

即外汇管制主体,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授权中央银行

②国家成立专门机构,如外汇管理局

③由财政部负责外汇管制

5、外汇管制对象

(1)对人管制:

对居民管制较严,对非居民管制较松(由于居民收支涉及到本国的国际收支问题)

(2)对物管制

a、静态管制:对外汇实体的管制。外汇实体包括外币现钞,有价证券,外币进出凭证,贵金属以及本国货币的携出入境。

b、动态管制:对外汇运行的收支存兑环节的管制。

(3)地区管制

a、对国境内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管制

b、对境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实行不同管制,宽严程度视其与本国政治经济往来密切程度而定。

6、管制方法

①直接管制:外汇管制机构直接强制性的对外汇交易加以控制的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对外汇买卖和汇率实行直接干预与控制,具有强制性和刚性特征。

②间接管制:通过其他一些途径,如采用外汇缓冲政策来影响外汇供求数量来间接控制外汇收支与稳定汇率。

③数量管制:政府对外汇买卖数量和进出国境的数量进行控制。例:在经常项目上,对贸易外汇实行外汇配额制,分成制等。

④价格管制:对本币汇率作出限制.实质是复汇率制。

二、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对贸易外汇的管制(较严)

(1)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出口许可证(价格、金额、结算外汇、收入方式、期限)就是对出口商品所得外汇的管制。目的:鼓励出口,扩大外汇收入,同时要限制某些商品、原材料、能源等出口。

(2)对进口外汇支出管制——进口许可证(进口审批制、进口押汇制、进口预存款制)

就是对进口商品用汇的管制。目的:限制与国内相竞争的商品进口,并禁止某些奢侈品的进口,以便节约外汇,保护本国工业。

2、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目的:集中该项目的外汇收入,限制外汇支出。

措施:许可证审批、结售汇制度、登记制度、预付存款制度、规定购买非贸易外汇的间融时间、征收非贸易货币的购买税。

3、对资本输出入的管制

①外汇资金过剩,国际收支长期顺差——限制资本流入,鼓励资本流出

措施:创收利息,提高存款准备金,限制购买本国有价证券,限制本国企业向国外借款

②外汇资金短缺,国际收支长期逆差

吸引资本流入:优惠税收政策,提供优质服务或配套基础设施

限制资本流出:限制企业在国外投资,限制居民购买外国有价证券;对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投资征收利息,平衡税;冻结账户。

4、对黄金和现钞输出人的管制

①禁止私人输出人黄金,若由于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及需输出入黄金时,则由本国给银行或指定机构独家放行。

②对本国现钞输出实行禁止或规定最高限额,管制一般较松,因为其可能导致资本外逃或本国汇率下跌。

③对外币现钞:输入时向海关申报,输出时出示有关证件。

5、对银行非居民存款账户管制

①自由账户(国外账户):账户的资金可自由输出人国境,一般适用于友好国家之间。

②有限制账户(国内账户):账户资金只能是国内形成,不准输出,一般适用于中立国家之间。

③封锁账户(只进不出账户):资金只许转入不许转出,适用于敌对国家。

6、对汇率的管制

①直接管制:制定单一官方汇率;复汇率。

②复汇率:公开;隐蔽。

③间接管制: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直接买进或抛售外汇来影响外汇市场供求,从而进行间接管制。

三、外汇管制类型

①全面外汇管制:对经常和资本项目都进行管制,实行该管制的国家一般都经济落后,外汇资金短缺,市场极不发达,发展中国家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大部分实行。

②部分外汇管制:不对经常项目,只对资本项目进行管制。通常经济比较发达,国民生产总值较多,贸易非贸易出口良好,有一定的外汇黄金储备。

③基本取消外汇管制:对经常和资本项目都不进行管制,一般属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总结:一国对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金融情况和国际收支情况以及外汇和黄金储备的多少,因此随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秩序的重新组织,每个国家对外汇的管制会不断变化与发展。

四、外汇管制的利弊

利:可使一国经济少受或不受外来因素影响,改善国际收支,保护和促进本国工业发展,实现经济安全。

弊:①阻碍国际贸易正常发展,增加国际间摩擦。

②阻碍外汇市场机制的发挥,降低资源在国际间的合理配置。

③导致高昂的管理费用和商品成本的提高。

④容易导致寻租和腐败行为。

第三节货币自由兑换

一、货币自由兑换的基本概念

是作为外汇管制的对立物出现的。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所有的外汇收入都必须以官方汇率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所有外汇支付都必须向外汇管理处申请,获得批准后才能到外汇指定银行购买外汇。可见,一国货币的可兑换程度与一国外汇管制程度的高低有关。所谓货币自由兑换又称为货币的可兑换,是货币持有者可以为任何目的而将所持有货币按照市场汇率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权利。

1、经常项目可兑换

取消对经常项目下,国际支付和转移的汇兑限制

国际货币金银组织第八款国指自由兑换实际上是经常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因此实现了经常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又可称为第八条款国。

2、资本项目可兑换

取消对资本流入或流出的限制,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货币可兑换比经常项目可兑换难得多,因为资本项目的完全可兑换就意味着本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这会使本国经济面临着外国的冲击和压力,造成不确定因素,容易带来自由市场的动乱,增加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3、完全可兑换

一国货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均可自由兑换

4、实现自由兑换需经历的阶段

①不可自由兑换: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都受到管制

②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经常项目有限管制,资本项目完全管制

③经常项目的可自由兑换:经常项目不管制,资本项目完全管制

④资本项目的有条件兑换:经常项目不管制,资本项目有限管制

⑤完全可兑换:经常项目不管制,资本项目不管制

二、实现自由兑换所具备的条件

1、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

货币自由兑换以后,商品和资本的跨国流动会对宏观经济形势造成各种各样的冲击,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必须具备对各种外在冲击作出及时调整的能力。体现在:

①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该国在实现自由兑换的前一段时间基本达到充分就业,既无严重通胀,又无严重通缩,财政赤字可控,银行体系无巨额不良资产,金融秩序正常。

②有效的市场的调节机制:国内市场机制比较健全,商品和金融市场价格能够充分灵敏的反应真实供求状况,不存在扭曲因素。

③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能娴熟的应用各种宏观调控工具,应付复杂局面。

2、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

一国的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在一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后,企业同样面临着国内外同类企业的激烈竞争。因此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货币自由兑换的可行性。标准:

从制度上看,企业应该是真正的能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利益主体,能够对价值变动作出及时反应。

从技术上看,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否则自由兑换后,一旦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恶化,就会影响到金融体系,进而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3、合理的经济开放状态

(1)①国际收支均衡的可持续性:消除外汇短缺,尤其要消除经常账户下的外汇短缺

②政府有充足的国际融资能力或国际储备,否则,实现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后,一旦发生资本外逃现象,就会引发货币危机。

(2)合理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是货币实现自由兑换之后,保持汇率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人民币自由兑换

1、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

(1)1979年以前,高度集中控制阶段

(2)1980~1993,向市场化过度阶段,实现外汇额度留成制度

(3)1994~1996.12.1,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自由兑换用汇权利

(4)1996.12.1至今,经常项目下完全自由兑换机制

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框架: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

近年来,国内外要求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同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以及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内的通用有关,也同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关。货币自由兑换的好处是能够促进国内外价格体制的垂直接轨和国内外市场的接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改善企业的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风险:若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强制实行货币的兑换,只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如:导致资本外逃加剧,容易受国际热钱的冲击,引发金融动荡等。

2、我国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

①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为我国开放资本项目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

②经常项目的率先开放以及几年来的顺利进行也为资本项目的开放做了先期的准备和尝试,积累了经验。

③通过金融体制改革而初步形成的市场金融体制,也为资本项目开放做了金融基础保障。

④我国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还需做好的工作:

①继续保持经济高度增长并改善其结构和运行质量

②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金融监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③建立完善高效金融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④逐渐实现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

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还是一个长远目标,他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国际货币制度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大部分国家的货币同美元或黄金挂钩,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际金汇兑本制, 也即黄金-美元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主要内容是: ①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这是根据1944 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城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形成的。《协定》规定, 一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 克,即35 美元= 一盎司黄金。各成员国须协助美国维持美元官价。美国则承担接受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通过这个挂钩, 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重要国际支付手段和外汇储备。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

助性储备供应。④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首先,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等同于黄金,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其次,固定汇率制使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投资和信贷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促进了国际货币合作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但从20 世纪60 年代起, 美元发生多次危机,美国政府被迫于1971 年8 月15 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先后实行浮动汇率。金汇兑本位崩溃, 实行不兑现的纸币制度。1974年4月1日国际协定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表现在:(1)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操纵国际金融活动。(2)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美国若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

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摘要: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让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汇率制 度才是最好的汇率制度。了解世界汇率制度的变革,及各种制度选择的优缺点我 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浮动汇率固定汇率中间汇率制度 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世界范围内就不在存在统一的汇率安排,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中,大多数发达国家选 择了浮动汇率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则选择了钉住汇率制和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汇率 制度。这些汇率制度谁更优秀一些,或者是谁更符合现代世界经济潮流一些,都 成了各个学术流派争论的焦点问题,再讨论这些观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当前 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几种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汇率制度的分类一般根据货币当局对汇率变动限制的幅度为标准来划分。一 种极端是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不公布形成的本币兑换价格,本币 的兑换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也不为了稳定或影响汇率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另 一种极端是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作出承诺,在准永久性基础上保持汇 率不变。在两种极端之内,有各种形式的汇率制度排,汇率的固定成了一个相对 的问题。汇率的相对固定一般是通过平价的调整或者通过围绕平价浮动范围的调 整得以实现。 IMF将各国的汇率制度分为8类:(1)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2) 货币局制度;(3)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4)水平带内的钉住汇率制度;(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6)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制度;(7)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 的管理浮动制度;(8)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有: (一)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这种情况是指以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唯 一的法偿货币在本国流通,或者是货币联盟成员之间的汇率安排。比如实施欧元 币制的国家以及一些根本没有自己的法定货币的国家和地区。 (二)货币局制度:明确规定了本国货币与某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货币当 局无条件地按固定汇率出售或赎回本币,而且这是投放基础货币的唯一方式,即 该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发行完全以外汇储备为后盾。该制度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制 度可信度高,缺点是过于僵硬,货币当局丧失主动权,这种制度适用于小型开放 的经济体,比如香港的联系汇率。 (三)钉住汇率制:是指汇率在货币当局的干预下,钉住某一指标的汇率制 度安排,钉住制有很多种形式:(1)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钉住单一货币或者 是一篮子货币,宣布钉住义务,一般来说汇率波动的最大幅度不超过中心汇率的 上下1%,但保留在不可维持条件下,再度改变平价的权利,这实际上是布雷顿 森林体系汇率制度安排的延续。(2)钉住水平带内的汇率制度:即允许汇率的 波动幅度超过中心汇率的上下1%。(3)爬行钉住制度:该国货币按照某一固定的、事先宣布的幅度或者根据某些量化指标的变化,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小幅 度的调整。(4)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制度:与“爬行钉住制度”类似,但这种制度下允许货币围绕着汇率保持一定的波动幅度。 (四)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制度:货币当局通过在外汇市场的主 动干预来影响汇率走势,这种干预事先并没有明确规定、承诺,也没有事先宣布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及答案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块本位制 C.国际金本位制 D.严重削弱的金本位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 A.金汇兑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4.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A.美元 B.黄金 C.特别提款权 D.多种储备资产 5.特别提款权的创立是()。 A.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B.第二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C.第三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D.以上都不是 6.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B.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浮动汇率制度 D.弹性汇率制度 7.二战后的第一次美元危机发生于()。 A.1960年 B.1969年 C.1971年 D.1973年

8.欧洲货币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B.自由浮动 C.联合浮动 D.管理浮动 9.欧洲货币体系创立的一篮子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10.目前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实行的单一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11.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 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2.根据欧盟的有关规定,欧元现钞开始流通的时间是()。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3.发行特别提款权的时间是()。 A.1968年 B.1970年 C.1971年 D.1973年 14.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的结果 A 怀特计划 B 凯恩斯计划 C 布雷迪计划 D 贝克计划 15. 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汇率制度选择

RR/03/03 CFEF研究报告 汇率制度选择 张静、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RR/03/0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2003年10月“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小组 汇率制度选择1 目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研究机构、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也纷纷对此发表看法。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那么,现有的盯住汇率制度是否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从盯住汇率转向更为合适的汇率制度?怎样决定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当前对汇率制度选择和世界汇率制度演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于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 本报告首先对盯住汇率制度进行分析,介绍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影响因素,之后从总体上讨论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因素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汇率制度的演变,最后提出当前汇率制度选择的BBC准则以及可供中国选择的几种汇率制度。 一、脱离盯住汇率制度 1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本报告于2003年9月10日完成,将刊登于《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上。

从盯住汇率制度的脱离,既可以转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也可以在现有制度下进行调节,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外汇市场压力”而导致的正常脱离,另一种是由经济状况恶化而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从而被迫脱离盯住汇率制度。 具体而言,从盯住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五种:1)从任何盯住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制度;2)从硬汇率盯住(hard peg)转向软汇率盯住(soft peg);3)从固定的盯住汇率转向水平盯住或爬行盯住;4)从爬行盯住或水平盯住转向爬行带汇率制度;5)在汇率带制度中扩大浮动带的范围。而从盯住向不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从软汇率盯住转向硬汇率盯住;2)从任何汇率带制度转向固定的盯住汇率;3)从爬行带转向爬行盯住或水平带汇率制度;4)在汇率带制度中缩小浮动带的范围。 对正常脱离而言,伴随着贸易开放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易向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这是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往往面临资本流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日益增加的贸易开放程度也相应地增加了该国受到贸易条件(TOT)冲击的风险,而采用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可以缓解或吸收这些冲击,抵御外来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从盯住向更不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一般是同银行体系的外汇系统开放和官方的外汇储备有关。银行系统的外债相对其外国资产比重的下降将促使从盯住向更不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因为银行系统外债比例的下降预示着其所受到的汇率风险的减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通过汇率浮动的调节来控制汇率风险的依赖;同样,巨额的官方储备也形成了对相对固定汇率制度的支持。但是,这种正常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现象通常不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是在那些长期实行盯住汇率制度的国家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制度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制度 (一)单选题 1.目前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2.影响汇率的根本因素是()。 A.通货膨胀 B.投机操纵 C.政权更替 D.利率高涨 3.下列哪种标价法是当前绝大多数国家在银行柜台业务实行的标价(A)。 A.直接 B.间接 C.美元 D.非美元 4.银行买进现钞价格比买进外汇凭证的价格(B)。 A.高 B.低 C.相同 D.高3‰ 5.银行买进外汇凭证的价格比买进现钞的价格(B)。 A.低 B.高 C.相同 D.低3‰ 6.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创始人是()。 A.卡塞尔 B.蒙代尔 C.马歇尔 D.勒纳 7.易于招致国际游资冲击的汇率制度是()汇率制度。 A.固定 B.自由浮动 C.联合浮动 D.管理浮动 8.达到外汇倾销目的一定是本币对外贬值幅度()本币对内贬值幅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2% 9.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的外汇政策是()。 A.本币高估 B.本币低估 C.法定贬值 D.法定升值 10.实行进口导向的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的外汇政策是()。 A.本币高估 B.本币低估 C.法定贬值 D.法定升值 11.按外汇资金的性质和用途来划分的汇率有()。 A.官定和市场汇率 B.贸易和金融汇率 C.单一和多种汇率 D.银行间和商业汇率 (二)多选题 1.实行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A.美国 B.英国 C.南非 D.新西兰 2.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上浮,一般()。 A.有利于出口 B.有利于进口 C.不利于出口 D.不利于进口 3.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下浮,一般()。 A.不利于出口 B.有利于进口 C.不利于出口 D.不利于进口 4.直接标价法下()。 A.以1个或100个本币作为标准 B.折合成一定数额外币 C.以1个或100个外币作为标准 D.折合成一定数额本币 5.间接标价法下()。 A.以1个或100个本币作为标准 B.折合成一定数额外币 C.以1个或100个外币作为标准 D.折合成一定数额本币 6.银行挂牌的买入汇率是指()。 A.银行买入顾客外汇的价格 B.顾客卖出外汇的价格 C.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 D.顾客买入外汇的价格 7.利用外汇倾销政策达到扩大出口的前提是()。 A.本国物价继续急剧上涨 B.本国物价上涨相对缓慢 C.出口商品结构相同国家采取对外贬值政策 D.出口商品结构相同国家未采取对外贬值政策 8.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07109412.html,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作者:汪琳胡雄鹰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5期 [摘要]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一贯选择的是稳定的币值和较为独立的货币政策。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影响。鉴于此,文章剖析了人民币汇率适当升值的可行性,阐明了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不可能三角” 人民币汇率升值 作者简介:汪琳(1977—),女,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系,讲师,经济学硕士;胡雄鹰,男,武汉工程大学经济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 一、“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与汇率政策的关系 西方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前提假设下,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国内利率将低于世界利率,从而引起资本大量外流,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本币面临贬值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卖出外汇买进本国货币,外汇市场的干预将减少本币供给,抵消货币调控当局扩张货币供应的努力。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会由于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中央银行买入外汇,增加货币量,同样使货币政策无效。可见,在固定汇率制下,若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则一国的中央银行就无法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当然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极端情况一般并不存在。如果资本流动不充分,中央银行就有机会来改变货币供应量,运用反向货币政策维持汇率稳定。这一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目标选择的理论后来由克鲁格曼发展成为著名的“三元悖论”,也称为“永恒的三角形”或“蒙代尔三角”,它指的是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只可能达到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 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事实上是固定汇率,汇率政策严重缺乏弹性。2005年7月的汇率制度改革已经迈出了正确且富有成效的一步。人民币不再和美 元一种货币挂钩,一揽子货币中有欧元、美元、日元、韩元等,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样会使人民币汇率有透明度,了解通货紧缩率、膨胀率。但要促使人民币自由浮动需要时间,人民币完全实现自由兑换暂时不会出现,如果出现的话,中国经济就会“休克”。 从理论上来说,我国在“蒙代尔三角”中一贯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目标。当前人民币只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资本账户未完全放开,所以我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会由于经济开放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因为“三元悖论”中的“三中选二”有

第三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一、单项选择(下列题目中,只有1个答案正确,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 1.对我国而言,下列哪个汇率表示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 A.1人民币=0.14064美元 B.1美元=6.82人民币 C.1欧元=10.23人民币 D.1英镑=9.15人民币 2.中间汇率是指以下哪两种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A.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B.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C.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D.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3.人民币对以下哪种货币的兑换比率为套算汇率()。 A.港币 B.日元 C.澳大利亚元 D.欧元 4.按外汇银行的营业时间,汇率可分为()。 A.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B.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C.电汇汇率、票汇汇率和信汇汇率 D.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5.国际借贷说认为本币贬值的原因是()。 A.固定债权大于固定债务 B.固定债务大于固定债权 C.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 D.流动债务大于流动债权 6.()认为汇率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是由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A.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B.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C.汇兑心理说D.利率平价理论 7.汇率的决定取决于金平价并上下有限波动存在于()。 A.国际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牙买加体系 D.区域性货币制度 8.换汇成本说是中国学者结合国情在()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汇率决定理论。 A.国际借贷理论 B.国际收支说 C.购买力平价理论 D.货币分析模型 9.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为基础的。 A.金本位 B.黄金和美元 C.美元本位 D.信用货币本位 10.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难以使本国货币保持稳定的汇率水平,或为了稳定与关系最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往来,通常采用()。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管理浮动汇率制 D.盯住制

第四章 汇率制度与汇率管制

第四章汇率制度与汇率管制 第一节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又称为汇率安排,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 1、传统分类 (1)按汇率变动幅度划分为 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汇率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经过的两阶段:1816~二战前的金本位制下的规定汇率制度;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规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幅度,官方也不承担和维持汇率波动的义务,而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自由涨落。 (2)按政府是否干预 自由浮动(清洁浮动):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而完全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而自由涨落。 管理浮动(肮脏浮动):货币当局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使市场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方向浮动。 (3)按汇率浮动形式 单独浮动: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独立浮动。 联合浮动:货币体系或集团内各成员国之间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而对集团之外的其他国家的货币采取共同浮动的汇率制。典型:实行联合浮动制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 2、1982年IMF分类 (1)钉住(无弹性)汇率制:本币与某种货币或某一混合货币单位保持固定比价,即钉住所选货币,而本币对其他外币的汇率则随所钉住货币与其他货币汇率的浮动而浮动,又分为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合成货币。后者指钉住一篮子或一揽子货币。一揽子货币通常是由集中世界主要货币或与本国经济贸易比较密切的国家的货币组成,如特别提款权,它由英镑,美元,日元,马克,法国法郎,按照不同比重构成。特别提款权的价格随这5种货币汇率变化每日进行调整。实行钉住一揽子货币的国家为了避免本国货币受某一货币的支配。 (2)有限灵活(有限弹性)汇率制:一国货币的汇率仍然钉住某种货币或某一组货币的浮动,但与钉住货币间的汇率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又分为:①对单一货币在汇率带内进行浮动。最大特点:允许有一定的波动幅度,这个幅度维持在所钉住货币的2.25%范围内。 ②汇率合作安排(联合浮动或整体浮动):一些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经济团,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并且规定各方面制度,对其他国家实行联合浮动,波动幅度保持体致一致。 (3)更加灵活(高度弹性)汇率制:汇率波动不受幅度限制,以独立自主的原则进行汇率调整。又分为独立浮动,管理浮动,按一套指标调整:以本国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状况,消费物价指数及与本国贸易关系密切有关的物价之间变动情况等作为本国调整汇率浮动的依据。 上两种分类的主要缺陷:主要表现为各国官方所公布的汇率制度类型往往各不相符,或不能明确的反映其汇率制度的实际变动。 3、1999IMF分类 (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一国使用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法定货币或隶属某一货币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综述.doc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汇率制度选择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学者们对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了细分,挑战了传统理论,并且通过实证检验来寻找最有效的汇率制度,为不同类型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汇率制度选择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绩效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之中,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更加频繁,使得汇率成为了一个被更多人关注的重要经济变量。 汇率制度的选择需要契合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主流观点中,判断一种汇率制度是否适合一般依照两种标准:宏观经济绩效标准和微观主体福利标准。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与汇

率制度选择理论有关的最新文献,可以发现,最新的文献大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主体不断拓展,有些学者集中研究某一个国家,而有些通过多国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国外学者的视角逐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甚至涉及到一些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国家。许多文献通过一国或者多国的数据对传统国际金融理论进行检验,得出了不完全一致的结果,并结合经济实际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Coulibaly Davis (2013) 研究了非洲法郎金融共同体的作用,结果表明这种金融共同体对通胀有帮助,但是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证据表明,在南撒哈拉沙漠国家,盯住汇率政策有利于财政政策的实施,但是对货币政策不利。当一个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时,经济体受益于更好的财政收支平衡。但由于盯住汇率政策似乎对经济增长有负面作用,应当选择一个没有锚定特定通货的货币联盟或者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Hiroyuki Yamada (2012) 研究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和通胀目标制对于通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降低通胀率方面优于固定汇率制,至少和固定汇率制效果一样好,而中间汇率制度和灵活的汇率制度下的通胀率在大多数情形下更高一些。

汇率制度选择模型

最优汇率制度的数理分析 何青李凌波杨晓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RR/03/10 CFEF 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RR/03/10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2003 年11 月 最优汇率制度的数理分析 何青李凌波杨晓光 摘要:本文从Mundell “三元悖论”出发,构造了一个简单的静态模型分析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 何选择最优汇率制度。建模的主要思想是认为最优的汇率制度取决于一国政府如何在汇率 浮动的风险损失和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损失之间进行综合权衡,而这种综合权衡体现了一国的经济结构及各经济部门之间利益的均衡。通过模型的解析分析,本文发现中间汇率制度可能是最优汇率制度,但是其可选择的区间随着资本开放程度的加大而缩小,而且维持最优中间汇率制度需要小心谨慎的努力;此外随着资本开放程度的加深,最优汇率制度将内生地向两极分化。 关键词:三元悖论、角点解、中间汇率制度、汇率浮动风险损失、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损失

1 引言 自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解体以后,国际上汇率制度的 安排一直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很多国家都修改了自己的汇率制度。西方主要的工业国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初相对浮动的汇率制度安排发展到最近几年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 安排—欧元区;与此同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也从解体之初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发展到了 另一个极端(如,墨西哥(1994 )、泰国(1997 )、巴西(1999 )等都采取了完全浮动的汇 率制度),而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表一显示了自1970 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汇率制度选择的变迁。 表1 :汇率制度选择的变迁 Year 相应汇率制度安排国家的比例(IMF) 固定汇率有限浮动管理浮动完全浮动 1970 97.2 0 0 2.8 1975 63.9 11.1 13.9 11.1 1980 38.9 5.6 47.2 8.3 1985 33.3 5.6 36.1 25 1990 19.4 13.9 30.6 36.1 1995 13.9 8.3 38.9 38.9 1999 11.1 11.1 33.3 44.5 资料来源:Calvo, A. Guillermo and Carmen Reinhart , “ Fear of Floating ”mimeo,

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https://www.360docs.net/doc/507109412.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10-9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供稿文/王晓丽 [导读]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让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才是最好的汇率制度。 王晓丽(中平能化集团天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让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才是最好的汇率制度。了解世界汇率制度的变革,及各种制度选择的优缺点我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浮动汇率固定汇率中间汇率制度 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世界范围内就不在存在统一的汇率安排,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中,大多数发达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则选择了钉住汇率制和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这些汇率制度谁更优秀一些,或者是谁更符合现代世界经济潮流一些,都成了各个学术流派争论的焦点问题,再讨论这些观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当前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几种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汇率制度的分类一般根据货币当局对汇率变动限制的幅度为标准来划分。一种极端是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不公布形成的本币兑换价格,本币的兑换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也不为了稳定或影响汇率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另一种极端是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作出承诺,在准永久性基础上保持汇率不变。在两种极端之内,有各种形式的汇率制度排,汇率的固定成了一个相对的问题。汇率的相对固定一般是通过平价的调整或者通过围绕平价浮动范围的调整得以实现。 IMF将各国的汇率制度分为8类:(1)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2)货币局制度;(3)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4)水平带内的钉住汇率制度;(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6)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制度;(7)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制度;(8)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有: (一)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这种情况是指以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唯一的法偿货币在本国流通,或者是货币联盟成员之间的汇率安排。比如实施欧元币制的国家以及一些根本没有自己的法定货币的国家和地区。 (二)货币局制度:明确规定了本国货币与某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货币当局无条件地按固定汇率出售或赎回本币,而且这是投放基础货币的唯一方式,即该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发行完全以外汇储备为后盾。该制度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制度可信度高,缺点是过于僵硬,货币当局丧失主动权,这种制度适用于小型开放的经济体,比如香港的联系汇率。 (三)钉住汇率制:是指汇率在货币当局的干预下,钉住某一指标的汇率制度安排,钉住制有很多种形式:(1)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钉住单一货币或者是一篮子货币,宣布钉住义务,一般来说汇率波动的最大幅度不超过中心汇率

第三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第三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一.名词解释 1. 汇率: 2. 复汇率: 3. 套算汇率; 4. 间接标价法: 5. 浮动汇率制度: 6. 钉住浮动: 7. 自由外汇与记账外汇: 8. 铸币平价: 9. 固定汇率制: 10. 联合浮动: 二.填空题。 1.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数字增大时则本币币值()。 2.银行的现钞买入汇率要比电汇汇率()。 3.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大致以()为界限。 4.影响一国货币汇价变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5.一国货币贬值通过(),(),()等三个主要方面表现出来。 6.我出口企业向银行结售外汇时,应按()汇率折算。 7.一般情况下,一国提高国内利率水平,其货币的对外汇率就会()。 8.纽约外汇市场公布的美元与英镑的汇率,采用的是()标价法。 *9.战后美元第一次贬值后,西方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为金平价的上下各 2.25%,而西欧共同市场为加强政治经济联系,把成员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缩小为 上下各1.125%,这被称为(“”)。 10.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与()挂钩,()与()挂钩。 11.一国货币当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的汇率称为()。 12.从国际汇率制度角度划分,汇率可分为()和()。 13.从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角度划分,汇率可分为()和()。 14.从外汇管制的松紧程度划分,汇率可分为()和()。 15.从外汇交易的支付方式划分,汇率可分为()和()。 16.欧盟成员国当今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 17.西方国家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于()年确立的,它标示着()的崩溃。 18.在金本位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汇率波动的界限是()。 19.在直接标价法下,标价数的数字比以前增加,表明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20.一般来说,一国通胀率越高,则该国货币对外汇价就会()。 21.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直接标价法,()和()则是采用

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选择的原因

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选择的原因 摘要:汇率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特别市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涉及到贸易、金融、政治等多个领域,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会对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体带来较大的影响,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总结了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并分析了选择该汇率制度的原因以及影响。 关键词:汇率制度;历史演变;形成机制;制度评价 一、引言 中国与周围的经济远近、大小,都细细刻画在“汇率”这个历史计量器上。人民币汇率的演变,叙说着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镶嵌深度。60年一甲子。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中,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无意义稳定,七十年代的错误升值,八十年代前期的贬值,九十年代中期至2005年的固守,2005年至2008年的过慢升值,2008年至今的的再固守美元。回眼望去,一路走的蜿蜒曲折。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及选择原因 (一)汇率只是计划 人民币的历史始于新中国的前夜。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先于共和国而成立。当年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与惊人的物价波动相适应,面值跨度从1元到5万元。1949年3月,6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美元,到1950年3月,就变成4.2万元人民币才能兑换1美元,短短一年时间,人民币的贬值达到98%以上。 1953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机制迅速覆盖全国,1955年新的人民币开始发行,按1万元旧币折1元新币进行兑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之后16年间都保持了一条平直的直线,长期稳定在2.4618:1。 (二)“一篮子”政策的失败 1971年11月,由于各国疯狂向美国要求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金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无法承受而崩溃,此后西方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带来的频繁大幅度波动,使得中国无法“稳坐钓鱼台”。于是采用了“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方法。 “篮子”中所选用的货币是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货币,按其重要程度和政策上的需要确定权重,再根据这些货币在前一营业日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加权计算出人民币汇率。当20世纪70年代后期爆发世界性通货膨胀时,美元汇率下跌,导致了人民币对外汇价的节节上升。从1972年至198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步调为1.53:1。1980年全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为1:2.75,比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高出1.22元。这使中国出口贸易处于不利地位,每出口1美元的商品就要亏损1.22元。 (三)两个官方汇率并存 1979年8月,国务院撕开了人民币汇率“铁幕”的一个缺口,决定除继续保留人民币的公开牌价之外,另外制定内部贸易结算价(实质是人民币贬值),从1981年1月1日起实行。对外公布的人民币牌价为1美元=1.50人民币,用于劳务外汇,侨汇和捐赠外汇等非来源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兑换和结算。而进出口贸易则使用内部贸易结算价1美元=2.80人民币,按1978年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1美元=2.58元人民币加上10%的利润计算而来。 在当时,要调整汇率,步伐非常艰难,所以采取“一国两汇”的招式。改革只能不以直接触动官方汇率为开端,借助于另辟市场、壮大市场的方法,稳步实现市场化的目标。 1983年,中国的贸易汇率与公布的汇价相差40%。1984年在国际市场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和中国出现同伙膨胀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逐步调低,到该年底,对外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及答案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国际货币制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块本位制 C.国际金本位制 D.严重削弱的金本位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 A.金汇兑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4.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A.美元 B.黄金 C.特别提款权 D.多种储备资产 5.特别提款权的创立是()。 A.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B.第二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v1.0 可编辑可修改 C.第三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D.以上都不是 6.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B.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浮动汇率制度 D.弹性汇率制度 7.二战后的第一次美元危机发生于()。 A.1960年 B.1969年 C.1971年 D.1973年 8.欧洲货币体系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A.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B.自由浮动 C.联合浮动 D.管理浮动 9.欧洲货币体系创立的一篮子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10.目前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实行的单一货币是()。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1.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 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2.根据欧盟的有关规定,欧元现钞开始流通的时间是()。 A.1999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3.发行特别提款权的时间是()。 A.1968年 B.1970年 C.1971年 D.1973年 14.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的结果 A 怀特计划 B 凯恩斯计划 C 布雷迪计划 D 贝克计划 15. 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16.下列哪一项不是金币本位制的特征() A. 金币自由铸造

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可编辑版】

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 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摘要: 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和改革的问题上,两极论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而在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制度的变迁中,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和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强烈要求我国的汇率制度向更有弹性的方向改变。关键字: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改革所谓的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的安排或规定。最基本的两种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此外还有爬行钉住汇率目标区、货币局等其他类型的汇率制度。这些汇率制度各有优劣,应该根据本国经济结构、特定的政策目的、地区性经济合作情况和国际经济条件的制约等因素选择汇率制度。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越倾向于采用浮动汇率制;反之,则倾向于采用固定汇率制。这是因为大国经济较为独立,根据著名的“不可能三角模型”,在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流动和固定汇率三个目标之间,不可能同时实现,大国多为发达国家,资本管制较少,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大国一般是不愿意为了维持与外国货币的固定汇率而使内政策受到约束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说,大部分国家都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这是因为,大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市场规模相对较国内资本市场缺乏纵深等经济特征,由此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包括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证券市场间接融资在内的资本流动性极差。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若是选择浮动汇率政策,那么因浮动汇率政策所导致的经济性的汇率波动

是不可能通过资本流动而不将其抵消的,其结果是,整宏观经济将会因汇率的不停波动而失去稳定性。一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的特点可以归纳成以下三大方面:第一个特点是这个世界非常像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只有少数工业化国家具有市场垄断力量,而其余国家只是被动的参与者。这些工业化国家就像物价操纵者一样,能够影响世界经济和左右国际金融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就像被动的物价接受者一样,必须接受现实,尽量适应。另外,近20年以来主要货币之间的名义和实际汇率,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均呈现出大幅波动。这无疑影响了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第二个特点是资本流动加剧。80年代以来,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显著增加。这种趋势反映了金融账户自由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进一步得到加强。这促进了投资增加和经济增长。更多的资本流动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越来越国际化。然而,资本流动有收益也有成本,原因是它们受市场情绪和羊群效应的影响。结果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各种汇率风险越来越大。第三个特点是经济一体化得到进一步加强。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中GDP 的份额从60年代的30上升到90年代的40,虽然它们从国际贸易中收益匪浅,但是因为净出口在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汇率的波动影响了产出。上述三大特点是发展中国家在选择汇率制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二两极论者的看法两极论者认为,在金融开放环境中,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只有自由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包括美元化制度、货币局制度和货币联盟。两极论把其他介于两极之间的汇率制度安排归纳为中间汇率制度,这些中间汇率制度包括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一)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一) 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也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新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层出不穷,例如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发展中国家汇率选择的“原罪论”、害怕浮动论等等。笔者拟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来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进行梳理,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新的分析思路。 一、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 一般来说,固定汇率制度的支持者认为,长期稳定的汇率水平有助于人们建立稳定的 预期,为国内外投资者的决策制定提供一个确切的基础,促进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发展;而未来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会对投资决策制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际贸易和投资。虽然企业可以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和期货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以规避风险,但这意味着交易成本的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由于外汇市场不成熟,套利渠道的相对缺乏,它们在浮动汇率面前尤其显得束手无策。极端的易变性意味着货币错配(CurrencyMisalignment)仍然发生,而这将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少投资和外贸,引起经济增速降低,这对于缺乏远期套期保值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BirdandRajan,2001)。 而浮动汇率制度的倡导者声称,作为本国货币的外国价格,汇率可以在外汇市场上由供求决定,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价格信号往往是最优的,有利于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很多经验研究证明,汇率的短期易变性对于贸易的影响是极小的。而且,被观测到的汇率易变性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实际风险。即使该风险在外汇市场受到压制,它也会在其他场合以更不令人愉快的方式爆发出来(Frankel,1996)。(例如,美国为避免因实际供求因素导致的美元升值的措施,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 汇率制度选择的中间派和灵活派则认为,汇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可能与经济实体的特点及初始条件有关。因此,应对外部冲击的合适政策应该是具有本国特色的政策(ChangandVelasco,1999)。 二、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 实施钉住汇率制可以约束钉住国政府货币政策。当钉住国的通胀率与被钉住国的通胀率严重背离时,资本的跨国流动将使钉住国货币面临贬值或升值压力。若钉住国通胀率显著高于被钉住国,资本外流将造成贬值压力,为了维持钉住汇率制将减少甚至耗尽其外汇储备。所以这种约束可以看成是一种货币纪律。理论和经验分析给出三个理由,证明钉住汇率制度能有效遏制通货膨胀:(1)钉住汇率建立了清晰的、可操作的目标,同时捆住了政府的手,使得政府反通胀的承诺更加可信;(2)钉住汇率可以帮助价格和工资制定者围绕一个新的低通胀均衡协调它们的行动和预期;(3)钉住汇率制度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渠道,使得家庭和企业能够在高通胀时期渡过后,将它们从海外撤回的离岸资产转化为本币资产。(在浮动汇率制下,没有这样能重建本币资产的自动机制,因为央行没有义务购买撤回本国的以外币计值的资本)(Bruno,1995)。 浮动汇率制下反通胀措施的紧缩性比固定汇率制下更强(通常导致过高的实际利率和 本币高估),因此浮动汇率制下很多稳定措施都失败了。即使在浮动汇率制下反通胀措施能取得成功,成本也明显比在钉住汇率制下高。以波罗的海沿岸的两个邻国为例,爱沙尼亚采用了货币局制度,拉脱维亚早期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度。两国都成功地结束了转轨时期的高通胀,但拉脱维亚经历了一次更深更持久的衰退。根据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资料,爱沙尼亚在1993、1994、1995年的年均GDP增长率为-7%、6%、6%,而拉脱维亚的同期增长率为-15%、2%、1%;更有意思的是,拉脱维亚在1994年上半年采用了钉住汇率制(Sachs,1996)。 三、汇率制度与汇率的波动与背离 资本流动性的增大容易产生汇率的波动性和背离问题。由于可以通过市场消除与不确定性相关的即期汇率波动,所以汇率的波动性并不是个严重问题。背离比波动性更严重,因为持续

一国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

一国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是其对外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以上 对不同汇率制度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 一个经济规模宏大、对外贸易依存度低、国内金融市场发达并与国际金融市 场联系密切的国家,一般倾向于让其货币单独浮动。因为大国的对外贸易多元化,很难选择一种基准货币实施固定汇率,同时大国经济内部调整的成本较高,而且倾向于追求独立的经济政策。相反,如果是小国,那么它较适宜采用固定性较高的汇率制度,因为它一般与少数几个大国的贸易依存度较高,汇率的浮动会给它的国际贸易带来不便。 (二)特定的政策目的 当政府面临着高通胀问题时,如果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现象。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政策的可信性增强,在此基础上的宏观政策调整较容易收到效果。当一国为防止从外国输入通货膨胀,则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政策自主权较强,从而赋予了一国御通货膨胀于国门之外,选择适合木国的通胀率的权力。可见,政策意图在对外的汇率制度选择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地区性经济合作情况 一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情况也对汇率制度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例如, 当两国存在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时,两国间货币保持固定汇率比较有利于各自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的各个国家经济往来的特点往往对它们的汇率制度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四)经济条件的制约 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还必须考虑国际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国际资金流动 数量非常庞大的背景下,对于一国内部金融市场与外界联系非常紧密的国家来说,如果本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的实力不是非常强的话,那么采用固定性较强的汇率制度的难度无疑是非常大的。 以上是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 非常复杂的问题,许多结论在理论界也存在许多争议,在这里的介绍只是初步的。 外汇管制概念:是指一个国家为防止资金的大量外逃或流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和本币汇率稳定,通过法律、法令或法规而对外汇资金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及国际结算,对本国货币的兑换及汇率所进行的管理。 我国目前外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制度易引发通货膨胀且对冲方法不可持续 巨额的外汇储备所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之一便是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汇储备的急剧上涨,使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结构发生改变,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