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本节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本节的重点是通过熟悉的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教学中应多结合实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内容简析】 本节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本节的重点是通过熟悉的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教学中应多结合实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流程设计】 一、情景创设 1.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数,并回答小学学过的最小的数是谁?是否存在比零小的数?在小学遇到0-2、3-5这类题会算吗? 2.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C,10°C,零下10°C,零下30°C。 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再如中国地形图上的海拔标注数据8848.13,-155之类的数是什么意思?怎样用数学来区分高出警戒水位1米与低于警戒水位1米呢? 二、新知探索 1.教师由以上实例归纳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概念。像25,10,8848,大于0的数叫正数;像-10,-30,-15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给出板书: 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小于0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说明:①负数前面的“-”号的读法,“-5”应读作“负5”; ②正数前面有时也可加上“+”(正)号,如将“5”写成“+5”; ③“0”是第一个自然数,可看作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0”的内涵很丰富,它不仅仅表示没有,在实际意义中,“0”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 小资料:世界各国对负数的认识和接受也有一个过程。如1484年法国数学家曾得到二次方程的一个负根,但他不承认它,说负数是荒谬的数。1545年卡尔丹承认方程中可以有负根,但认为它是“假数”。直到1831年还有数学家认为负数是“虚构”的,他还特意举了一个“特例”来说明他的观点:“父亲56岁,他儿子29岁,问什么时候父亲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通过列方程解得x=-2,他认为这个结果是荒唐的,他不懂得x=-2正是说明两年前父亲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 三、范例共做 例1:所有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负数集合。 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与负数集合的圈里: -11,4.8,+7.3,0,-2.7,-61,12 7,-8.12,-4 3 …… ……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初一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一与众,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如何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呢?我是这么做的: 开始时,引出对立的一组矛盾,用一个数无法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怎么办?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矛盾,在数前用不同符号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使这对矛盾在符号化的思想下得到统一,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作用。 其次,我觉得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但是,数学活动不是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更不是“作秀”。课堂让学生通过对话、倾听、欣赏、互动和共享,实现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三,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

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总之,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人教版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数、负数和零的意义. 2.技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 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德育目标:通过负数的引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即在正整数、正分数、零及这些数的运算的基础上,根据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活泼好动,思维 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等。采用探索引导式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及如何区别意义相反的量。 难点:如何控制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把握主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设计及依据: 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组织讨论、合作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后汇报研究成果,行到结论后进行总结,及时进行反馈应用和反思式总结。依据是《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都获得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 获得不同的发展。 教师:同学们从这两幅动画中感觉到的是什么?谁能告诉 我今天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动画里的温度大约是多少?能不能用 我们所学过的数表示吗? 学生:(天气比较冷C\ 零下10°C\ 不能) 教师:正因为不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论从教学素材到知识结构,都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结构.在教学中应着重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通过交流、合作、研究、探讨,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吉阳中学:陈兴有 2005.9.20

正数与负数的教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2.内容解析 引入负数,将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解方程等问题的需要。本课内容是本章后续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的基础。 通过实例引入正数与负数,既能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又有助于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从而学会用正数、负数去刻画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刻画现实问题时,通常将“上升”“增加”“盈利”等确定为正,相应地将“下降”“减少”“亏欠”等确定为负。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自己举出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生活实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学生能借助具体例子,用实际意义(如“增加”与“减少”,“收入”与“支出”等)说明负数的含义。在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应的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包括小数),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对负数的意义也有初步的了解,还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但他们对负数意义的了解非常有限。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需要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规定正、负,特别是要用正数与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现象(如“负增长”)中的量,大多数学生都会有困难。这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同时也因为这样的表示与日常习惯不一致。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多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例子来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负数》教学反思

《负数》教学反思 《负数》教学反思1 我今天教学直播的内容是《负数-第一课时》,是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它的知识只涉及到负整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具体分三个层次:第一,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学生首次感知负数。第二,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第三,初步揭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先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然后借助温度计、海拔高度等来理解和认识正、负数,尝试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进一步体验负数的意义;进而引导比较帮助学生突破负数、正数与0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最后通过适当的生活应用练习,丰富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建构。 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我布置了一道看似很简单的题目,但对他们完成有一定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同样会在细节上有很大收获。 虽然没有连麦,但在聊天区里我们进行了互动,同学们出现的易错点,我也及时地进行纠正,大部分学生还是回答正确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负数》教学反思2

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一与众,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如何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呢? 开始时,引出对立的一组矛盾,用一个数无法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怎么办?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矛盾,在数前用不同符号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使这对矛盾在符号化的思想下得到统一,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作用。 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但是,数学活动不是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更不是“作秀”。课堂让学生通过对话、倾听、欣赏、互动和共享,实现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正负数教学反思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负数》教学反思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

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教法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三、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 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11,正数与负数,教案

11,正数与负数,教案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相反意义的量。 2能用符号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培养学生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 通过电脑动画出示某班举行知识竞赛的得分情况,让学生从计算比赛得分的动态情境中,接触负数的概念,引出“不够减——得出负数”,再通过“议一议”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并在寻求实例的过程中体会负数引人的必要性.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场景开展讨论,通过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用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 2.能灵活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观察法. 六、教学思路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通过电脑动画情节的观看,让学生了解新数. 动画内容: 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 四个代表队答题情况如下表: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带有“+”号与“-”号的数表示各队的得分情况.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学生阅读课本2页观察与思考部分,学生独立完成导学卡的自主学习问题.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又如,某仓库昨天运进货物8吨,今天运出货物3 吨,“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2)一写出与下列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气温为零下11度. 2向南走200米。 3甲地低于海平面300米 4股票第一天涨0.66元.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1如何用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再议一议.

上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上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1) 今天上开学的第一节课,内容是《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在对引入新知识时,介绍我国新疆的旅游胜地吐鲁番,让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通过实物展示温度计以及化肥袋子,引入对正负数的理解,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很轻松。 另外,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说明这个枯燥的数字问题,重点以对我国的南北地区的温差的了解,交流有关温度的知识,知道0度的含义以及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区别,并掌握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再了解水的三气的变化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研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温度计,亲身体会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进而引申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如:上、下车的人数;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向北向南的关系等。进一步认识正数与负数的意义。 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我让学生举例说出已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引入今天学习的新的内容:正数和负数。但在导入这个环节中,举例说数的过程太长、长多了,应稍微回忆举例就行了,而真正的负数的起源和在生活中的举例和练习比较少。一句话就是:概念说得不够清楚。需要在下节课补充完整的: 1、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 2、在以前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号,就是负数。 3、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3点是需要重点补充,要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在对0的解释时也不是太清楚,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0这个数字,还是想成是最少和没有。这些都是下节课我需要注意的地方。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数轴的相关知识,相反数的相关知识,绝对值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的: 1、教学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运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能将学过的整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3、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相反数的表示法,能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相反数。 4、掌握绝对值的表示法,给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为进一步学习正数和负数加减法打下基础,为初中数学学习做准备,是衔接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的重点是相反数和绝对值,难点是正数和负数及数轴概念的理解。

教学课时: 约6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1、正数和负数 教学内容:完成例题,“试一试”及练习一a组的1-7题,b组的1-3题。 教学目的: 1、认识正数和负数,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常见的数量。 2、培养学生对相对的理解,培养创新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负数的认识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 出示气温图,说一说各数字表示的意思,找一找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二探究新知: 1师:你会读这些数字吗?试一试. 师:像-1、-4、-8……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为了和负数相对应,我们把以前学过的除零以外的

初中数学正数与负数的教学设计汇编

初中数学正数与负数的教学设计汇编 初中数学正数与负数的教学准备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 内容解析:正数和负数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上的第一堂数学课。课本开宗明义指出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当我们在生产、生活、科研中遇到数的表示和数的运算的问题时,我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无法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自然地要求进行数的扩充,依据互为相反意义的量引我们入了负数的概念,把数系扩充到了有理数的范围。这是第二次对数的扩充(第一次数的扩充是分实物或做除法时不能整除而引进正分数而把自然数扩充到非负有理数):课本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的例子,把数系扩充到了有理数。这一过程让学生了解数的扩充的背景,经历数的扩充的形成过程,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出发,在一串与生产和生活戚戚相关的有关问题中,复习和巩固小学数系扩充的历程,开通了新数系又一次扩充的新理念,形成了良性的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关系,这样做既符合学生在现阶段的认知特点,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后一级阶段进行数系的继续扩充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引入负数后,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能够很好地运用数学来进行描述,说明了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也为我们日后用字母代替数的代数运算开了先河,它可以使问题的阐述更简明、更深入。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从具体例子引入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所表示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解析: 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体会负数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 2.学生经历负数引入的过程: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具有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数不够用负数的引入数学符号的表示问题的解决等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了解数学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在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本质,善于观察、归纳、概括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3.负数引入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从生活和生产的事例中,发掘问题的本质,寻找规律,自我归纳,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套路,从而主动地去理解数学,感悟数学。

初中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设计》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 还是负数; 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实行分类; 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 括哪些数。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 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 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 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但有利于学生准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协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 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 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 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协助学生准确 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 于不同的两类。 二、教法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所以在教学 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 楚地理解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 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 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能够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能够将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三、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 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 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 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能够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 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 3﹒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 负数,实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 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教后随笔资料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教后随笔资料《正数和负数》教学反 思 课后反思《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数学组唐云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课后反思《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数学组唐云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负数的写法和读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2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4教学重点: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通过描述性定义认识正数、负数和“0”。 教学过程: 一、感受相反方向的数量,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 1、回忆小学学过那些数:自然数,分数 出示信息:看数的产生过程,现实中负数学习的必要。 2、引入负数的概念 ? 3、总结正负数 (1)这些数很特别,都带上了符号,它们是一种“新数”。 -9、-4.5等都叫负数; +7、+988等都叫正数。你会读吗?请你读给大家听。 注意“-”叫负号,“+”叫正号。 (2)读给你的同伴听。 (3)把你新认识的负数再写两个,读一读。 下面让我们走进正数和负数的世界,进一步了解它们。(板书课题) 二、借助实际生活情境的直观,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 1、负数有什么用?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数量。 (1向东走200米,用+200米表示;那么向西走200米元用表示。2.说说实际问题中负数的确定 (1.)表示海拔高度 (2.)解释温度中正负数的含义 (3)做练习三 3、怎样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理解0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 2、0只表示没有吗? 1).空罐中的金币数量; 2).温度中的0℃; 3).海平面的高度; 4).标准水位; 5).身高比较的基准;

《正数和负数教案》教学设计

《正数和负数教案》教学设计 预习提示 1、在实际问题中,为便于记录、计算引入正、负数体会其引入情境; 2、理解正、负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会表示。 知识目标: 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能力目标: 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情感目标: 体会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学习要求 巩固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加强应用问题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课堂学习检测 一、选择题 1.篮球赛的组织者出售球票,需要付给售票处12%的酬金,如果组织者要在扣除酬金后,每张球票净得12元,按精确到0.1元的要求,球票票价应定为()。 (A)13.4元(B)13.5元(C)13.6元(D)13.7元 2.一商店把彩电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彩电的进价是2400元,则彩电的标价为()。

(A)3200元(B)3429元(C)2667元(D)3168元 3.某商店将彩电按原价提高40%,然后在广告上写“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彩电仍获利270元,那么每台彩电原价是() (A)2150元(B)2200元(C)2250元(D)2300元 4.一个商店以每3盘16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录音带,又从另外一处以每4盘21元的价格购进比前一批数量加倍的录音带。如果两种合在一起以每3盘k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可得到所投资的20%的收益,则k值等于() (A)17(B)18(C)19(D)20 二、解答题 5.某城市有50万户居民,平均每户有两个水龙头,估计其中有1%的水龙头漏水。若每个漏水龙头1秒钟漏一滴水,10滴水约重1克,试问该城市一年因此而浪费多少吨水(一年按365天计算)。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一>数学>初一数学教案 学习重、难点: 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 1、比比看谁快: (1)比0大的数叫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前加上“-”号数叫负数; (2)把下列各数写入相应集合里: -10,6,―7,0,―2.25,―,10%,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正数与负数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1.1 正数与负数(板书)。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1、说教材: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正、负数的概念;难点确定为负数的概念。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2、说目标: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4、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采用了引导启发法和讲解传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这是因为初一的学生个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与学生自己归纳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回答与表现给予肯定、表扬,由此保护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性。 5、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5)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那么都记作3℃,这样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又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接着,我根据学生已经产生的认知冲突及时地给出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环节,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于是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我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很容易就会回答:足球比赛中的净赢球和净输球;花生产量的增长和减少;体重的增加和减少等这些例子。这样的举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负数的过程,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并及时点拨,让学生从实例之中自得知识。 2.学生学法:研究实际问题→认识负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负数的引入。 3.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自制活动胶片、中国地图。 六、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通过投影给出实际问题,学生研究讨论,认识负数,教师再给出投影,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提出问题:举例说明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些数?看谁举得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学生们互相补充,可以回答出: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奇数,偶数……

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没有物体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教法说明】学生对小学学过的各种数是非常熟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回忆、回答,这时教师注意理清学生的思路,点出小学学过的数的精华部分。 提出问题: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的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学生活动:学生们思考,头脑中产生疑问。 【教法说明】教师利用问题“有没有比0小的数?”制造悬念,并且这时学生有一种急需知道结果的要求。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看两个实例 (出示投影1)用复合胶片翻四次 在冬日一天中,一个测量员测了中午12点,晚6点,夜间12点,早6点的气温如下:你能读出它们所表示的温度各是多少吗?(单位℃) 学生活动:看图回答10℃,5℃,零下5℃,零下10℃。 [板书] 师:再看一个例子,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我国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上标着8848,在西北部有一吐鲁番盆地,地图上标着-155米,这两个数表示的高度是相对海平面说的,你能说说8848米,-155米各表示什么吗? (出示投影2)(显示中国地形图,再显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直观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尝试回答:8848米表示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米;-155米表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法说明】针对实例,教师不是自己一概地陈述而是注意学生参与意识,要学生观察、动脉、讨论后得出答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与指正。 师:以上实例中出现了-5、-10、-155这样的数,一般地温度比0℃高5℃、10℃、1.6℃、2110 ℃记作+5、+10、+1.6、1+102 ,大于0的数为正数;当温度比0℃低于5℃、10℃、2.2℃记作-5、-10、-2.2,像这样在正数前面加“-”号叫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随着叙述给出板书 [板书]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今天上开学的第一节课,内容是《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在对引入新知识时,介绍我国新疆的旅游胜地吐鲁番,让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通过实物展示温度计以及化肥袋子,引入对正负数的理解,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很轻松。 另外,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说明这个枯燥的数字问题,重点以对我国的南北地区的温差的了解,交流有关温度的知识,知道0度的含义以及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区别,并掌握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再了解水的三气的变化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研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温度计,亲身体会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进而引申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如:上、下车的人数;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向北向南的关系等。进一步认识正数与负数的意义。 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我让学生举例说出已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引入今天学习的新的内容:正数和负数。但在导入这个环节中,举例说数的过程太长、长多了,应稍微回忆举例就行了,而真正的负数的起源和在生活中的举例和练习比较少。一句话就是:概念说得不够清楚。需要在下节课补充完整的: 1、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 2、在以前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号,就是负数。 3、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3点是需要重点补充,要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在对0的解释时也不是太清楚,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0这个数字,还是想成是最少和没有。这些都是下节课我需要注意的地方。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1正数和负数(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2. 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掌握有理数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怎样表示呢?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问题: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

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 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将数的范围扩大了,什么是有理数?你能写出2个有理数的分类吗? 学生归纳:(小组汇报,教师订正) ①;②有理数 (五)巩固达标、扩展延伸: 1. 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 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 -11,4,8,+73,-2,7,,,-8,12,-;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2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它表示的什么含义?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它表示什么含义? 3、记录帐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则收入50元可记为多少元?支出23元可记为多少元?

五年级数学下册 正数与负数教学反思 沪教版

正数与负数 《正数与负数》是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对负数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2.情感与态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体会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二、实现教学中的两大变化。 1.教师的变化。 教师由原来的教科书被动执行者转变成新课程的塑造者。由于以往教材编排的既定性、凝固性和封闭性,教师只能是被动的忠实执行者。而今,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拓展新课程的内涵。在课堂上,我努力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拥有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 2.学生的变化。 国际教育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听了,你可能会忘记;看了,你可以把它记住;做了,你才能真正理解。”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数学最深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和教学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纯粹的负数对学生来说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设计《正数与负数》时,我以学生的已有的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用课程理念来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本节课从“负数的产生——感知生活中的正、负数——认识正、负数——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三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