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教材建设管理是高等学校教案基本建设和教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教材建设管理工作是改善教案条件、提高教案效果、保证教案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教材为在我校本、专科教案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教案用书。

二、组织机构

第三条我校教材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为校教案指导委员会,日常管理机构为教务处,各学院(系)设立院(系)教材建设小组。

第四条我校教案指导委员会教材工作职责为:

.审定全校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

.检查教材工作中的各项政策、计划落实情况;

.指导各学科(专业)的教材建设、教材研究和教材评价工作;

.指导国外教材的引进、研究和评价工作;

.检查教材建设基金的使用情况。

第五条各学院(系)教材建设小组的职责为:

.制订、审定本学院(系)教材建设规划,经校教案指导委员会审批后,负责组织实施;

.审定本学院(系)自编教材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定期检查本学院(系)承担的教材编写与教材研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督促按期完成;

.组织本学院(系)选订适用教材,检查、评价本学院(系)各专业使用教材的质量,保证新教材和优秀教材的比例;

.推荐优秀教材、讲义、教案参考书、电子教材等,总结本学院(系)教材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

三、教材建设

第六条教材编写原则

.科学性原则。凡教材编写必须具有科学依据,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符合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理念;

.系统性原则。教材编写应注意系统地反映本学科的发展全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内容有序衔接;

.创新性原则。根据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的现状,注重理论创新和教材内容新颖;

.适用性原则。满足教案计划和教案大纲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实践教案要求。

第七条教材编写程序

.凡学校资助公开出版教材均应纳入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年度建设计划,保证教材建设与出版质量;

.纳入教材建设规划的教材,正式出版前需经校教案指导委员会讨论审批;

.编写前应由编者提出申请,填写教材编写申请表,并提供教案大纲、教材编写大纲、主要章节内容等;

.教材出版由教务处统一联系出版社,并由编著者、教务处联合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及赠(购)书协议等(自编教材由教务处统一联系印刷单位、电子教材由教务处组织实施网上发布)。

第八条教材建设基金

.学校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每年拨专款用于教材建设、教材研究、公开出版资助以及优秀教材奖励等方面;

.由学校资助的公开出版教材,原则上只资助出版费和审稿费。经资助出版的教材应在扉页上注明“东华理工大学教材建设基金资助”。

四、教材选用

第九条教材选用原则

.根据专业教案计划、课程教案大纲要求和教案实际需要选用教材。积极选用适合我校学生特点和水平、内容满足社会需要的教材;

.积极选用获奖教材和规划教材。积极引进获近两次省部级以上奖的优秀教材、面向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性;

.凡有公开出版的教材,原则上不选用内部出版或自编教材。

第十条教材选订计划

.教务处每年分春季和秋季两次组织学院(系、部)制订下个学期的教材计划;

.教材计划由任课教师提出初选方案,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成员讨论,综合课程组教师意见,提出教材订购申请;

.学院(系、部)逐级审核,学院(系、部)教材建设小组集中审定,组长签字、加盖公章,提交教务处审查;

.一门课程原则上只选一种版本的教材,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特殊情况,特别说明;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材选用

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类型确定:公共基础课是指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全

校公共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指导性安排表”中的相关课程;专业基础课是指相近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

②应选用国内获奖或公认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等,原则上不得使用由本校教师自编或参编的教材。

③选用自编教材时,确实认为达到国内公认高水平的优秀标准,并能反映我校的特色优势,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可经学院向教务处提出申请,由教务处统一提交学校教案指导委员会进行答辩并审定。未经学校立项建设的自编教材,严禁进入课堂。

.专业课的教材选用

①应选用名牌大学编写、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公认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各专业教案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

②鼓励我校教师编写反映学校特色的教材,并应用于教案,但需经学院审议并由学校立项建设或资助;一般可以使用届(如超过届,应提出申请)。

③未经学校立项建设的自编教材,严禁进入课堂。

.辅助教材的选用

不得统一订购教案辅助教材。

.有效利用教案资源,杜绝浪费,教材计划“零库存”,若原有库存教材尚未用完,原则上不得改订教材。

第十一条教材订购

.经教务处审定后的教材计划,由学校公开招聘的教材供应单位统一组织订购。其它部门和个人不得经营教材业务;

.因学生学籍异动或教案任务变化造成多于实际用量的教材,应退给教材供应单位。

五、教材评价

第十二条评价基本原则

教材评价工作必须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客观性、统一性、可行性、实用性等原则,评价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力求简便易行。

第十三条评价对象

教材评价的对象为我校教案过程中必修课、选修课(含理论课、实验课)使用的公开出版教材、自编教材(讲义、实习实验指导书等)、电子教材等。评价的重点为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教材。

第十四条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学校建立教材质量跟踪调查档案,将教材评价工作列为期中教案质量检查内容,利用每学期的期中教案质量检查活动,组织教师对所用的教材进行评价。为教材选用和教材评奖提供依据;

.学生评价。组织学生对本学年学校教案工作中使用的教材进行评价,根据教材评价内

容进行评价。

六、教材奖励

第十五条评选范围

.凡由我校教师或科研人员任主编或第一作者正式出版的教材、由我校教师或科研人员编写的自编教材、电子教材,均属优秀教材奖评选范围。已获得校外奖项的教材,不参加校内优秀教材的评选,根据获奖类别的不同,可推荐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评选;

.凡参加优秀教材评选的教材,均需经过一届以上(含一届)本科生使用,且使用效果良好,拟在教案中继续使用;

.经再版内容更新以上,质量有较明显提高,且又使用一届以上(含一届)的,方可再度申报。

第十六条申报与审批

.凡参评的各类教材均由编者申请、所在学院(系、部)教材建设小组审查推荐、教务处审核;

.校教案指导委员会评选的优秀教材,经公示无异议,由主管教材建设的校领导签字发文批准。

第十七条奖励类别

校级优秀教材奖励类别分为校级优秀公开出版教材、校级优秀自编教材和校级优秀电子教材。每个奖别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两个奖项。

第十八条奖励

.学校对获奖教材予以表彰,并予以奖励。奖励标准参照校人事处有关文件执行;

.获奖优秀教材奖励,记入作者个人业绩档案,在评定职称、年终考核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申报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者,原则上从校级优秀教材中择优推荐。

七、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条本办法解释权在教务处。

校本教材编写管理办法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 校本教材开发管理办法 。 一、指导思想 为了实现学生听得懂、就业用得上,职业能力有提高”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规范学校的校本教材开发工作、不断提升我校校本教材开发的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校本教材的开发应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校本教材的开发要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培养和造就适应企业一线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开发校本教材上,要充分考虑我校专业方向(服务工程单位、面向一线)的特点,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实施计划和课程概要、课程大纲的要求,结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进行编写。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教材编审委员会,对全校的校本教材进行规划和批准编印工作,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主任:主管教学副校长 副主任:教务科长、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委员:教务科副科长及教研室主任 三、开发原则

立足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需求性原则编写培训应首先做好需求调研,根据调研的情况,合理设置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加贴近课改现实,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岗位需求,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模块化原则培训宜采用模块化设置,模块中的内容不必求全求大,应求精求实,形成菜单式的培训课程。 3、开放性原则培训编写是个动态过程,所设置的课程、培训内容需要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调整更新,适时反应行业发展、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新形势,体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四、校本教材编写的要求 1、学生听得懂。教材编写要充分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要让多学生能听得懂,学得会。针对生源差异和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精选基本教学内容,理论内容减少推理,论证,增加实例分析,突出理论应用,教材在内容丰富充实的基础上,以深入浅出,表述精练,突出重点,举例翔实而不繁杂,通俗易懂,便于教学,篇幅适当(理论教学每学时为3000字左右)为目标。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 2、就业用得上。注重实践性,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材深度取决于素质提高和就业施工现场

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

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 目录 目标…………………………………………………………………流程图………………………………………………………………目标管理规程……………………………………………………… 1、目标的制定…………………………………………………….. 2、目标执行……………………………………………………….. 3、目标完成情况评估…………………………………………….. 4、评估结果的兑现……………………………………………….. 5、对目标监督人的监督…………………………………………..附件1、季度目标书……………………………………………….附件2、目标完成报告…………………………………………….附件3、绩效观察期管理办法……………………………………..

目标 1、明确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2、对员工工作进行及时考核,以改进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员工工作技能。 3、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使上级经理及时了解下属的工作状况,下属员工及时发解经理对自己工作的评价。 4、为员工的工作调整提供依据。 5、为员工的待遇调整提供依据。 流程图

目标管理规程 一、目标的制定 (一)公司年度总目标、部门目标及分解 1、每财年董事会同总经理制定本年度目标。总经理对公司总目标负责。 2、总经理将年度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并同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部门年度目标。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目标负责。 3、部门负责人将部门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对其岗位目标负责。 (二)个人岗位目标制定的原则及要点 1、目标应尽可能具体,结果可评估,尽可能量化(如时间、日期、金额、数量等),综合目标可用阶段或期限表示。 2、任务量适度,即经过努力能够达成。 3、同一岗位、不同的人有可比性,体现公平。 4、挑战性,目标需要努力才能达成。 5、必须促进工作的改善。 6、目标监督人目标必须在执行人目标之前制定,上下目标保持一致性,避免目标重复或断层。 7、属于目标执行人日常工作的常规项目不应作目标项目。 (三)个人岗位目标制定的步骤 1、目标监督人向目标执行人说明自己本季度的目标。 2、目标监督人请目标执行人设立自己的重点目标。 3、与目标执行人谈话,决定其目标,并按附件1《季度目标书》格式填写,本目标书由员工个人保存,评估结束后交由人力资源部保存。 4、目标监督人根据季度工作计划,于每季度第五个工作日结束前以书面的形式向目标执行人下达“季度目标书”。 (四)目标内容 每一目标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数量目标:目标所包含的工作量必须可评估且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质量目标:对于服务性部门,其服务对象满意是总体质量要求,每一具体目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基层组织,是教学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学科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附设的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同伴互助”的主要组织,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研究活动搞得如何,与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质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和改进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校本教研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研组 (一)教研组的构建要求 规模较大的中小学,一般应分学科设置教研组,规模较小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可以跨学校设立片联校教研组或相近学科的联合教研组,教研组每两三周开展一次活动,活动时间要安排进课程表,活动地点由学校统一规划,并粘贴标志牌。 (二)教研组的基本职能 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本学科落实学校教学计划的细则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组织本学科教师实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教学常规》和学校制定的实施细则,经常检查教师的执行情况; 3.了解和分析教情与学情,定期分析教学质量,搞好教学质量的管理; 4.组织本组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基本操作技能; 5.举办新课标、新教材的“校本培训”活动,特别要强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培训和提高; 6.抓好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推广先进经验; 7.组织落实本学科的课外活动计划及辅导讲座,组织好学科竞赛等活动;

8.做好本学科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学经验总结等教学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 9.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并且丞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有条件的教研组可承担国家、省、市、区级教育科研课题。 (三)教研组的主要活动内容 1.传达、讨论和落实上级教研部门及学校领导布置的有关工作; 2.研究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3.组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4.讨论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 5.邀请专家指导,开展专业引领; 6.集体备课、听课、议课、评课等。 (四)教研组活动的记录 每次的教研组活动都要用笔记本作好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有: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活动的教师名单、主持人、记录人,活动的主要内容等,活动内容记录提倡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教研组活动要着重体现学习性、会务性、事务性、活动性等特色。教研组计划、总结及教研组组织机构均要求写进教研组活动记录本,使教研组活动记录成为学校一部本学科的教研活动简史。 二、集体备课组 (一)集体备课组的构建要求 集体备课组原则上分学科、年级设立,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教师数少于3人的可以跨年级或跨学校成立片联校备课组,人数特别少的学科(兼课较多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综合组。集体备课有条件的可按每个教学单元进行一次,也可结合实际,选择几个单元或几个典型课例进行有代表性地备课。集体备课时间要安排进课程表,场地统计规划,并粘贴标志牌。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 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刚要》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 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课 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 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的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针对校本”, 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课程.

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面向课程”, 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试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 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 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凸显个性”, 强化课程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动态发展”, 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本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 程将被淘汰.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学校在第二周将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原则上由申请该课程的教师本人承担,特殊情况也可由教研组统筹安排. 3、教师在接到校本课程开设任务通知后,应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待学生选课结束后,由学校正式下发开课通知.原则上每门课程应有10人以上学生选课才准予开课,特殊情况由学校与开课教师商定. 五、教师管理 1、接到学校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当修改. 3、教师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工作,在校本课程结束后把学生考核登记册、学生成绩册交到学校归档. 4、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应自编讲义,写出教案(课件).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

第一章校本课程管理总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责权,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根据《纲要》的精神,特制定《同济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 (一)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教育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及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而自行开发的课程。 “校本”的含义:其来自英语“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二)校本课程是通过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以学校自身力量为主来进行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 (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的特色的课程。 (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及课程资源状况,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四)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五)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实施各得其所的教育。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使用。全面开展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的实践中,使二期课改理念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传承文化,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贯穿古今中外,将校本课程与学科紧密结合。 四、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

校本课程管理措施教学内容

响水中心校乡村学校少年宫校本课程管理措施 公主岭市响水镇中心小学校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有个性、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创造想象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5、实效性原则:以师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开发课程,保证课程的实效。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及责任人

通过教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及内容,申报学校领导小组审定,学校再根据申报内容,进行归类统计,明确责任人。校本教材应为资料包形式,以活动形式为主,力争编写为知识册。教师应从以下五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5、挖掘社区资源。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意愿。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

《四川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 四川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稿 为实现我校发展目标和规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际需要,编写出质量更高、更具特色、适应性强的教材,落实学校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加强对重点资助教材编写、出版及全校教材的选用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已正式列入国家、省(部、委)教材规划项目,且由我校教师担任主编的教材;我校教师任副主编,并且批准立项文件上正式列入由我校校名的国家级、省(部、委)级重点规划的参编教材;经学校审定批准的校级重点资助教材;经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教材等。 二、组织领导于工作机构 1、由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材建设委员会和教务处 负责研究、规划和指导全校的教材建设工作。 各教学部门的学科学术评议小组,在部门负责 任领导下,指导部门的教材建设工作。 2、出来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设在教务处 三、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

1、教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根据课程设 置于教学改革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学校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制订教材建设规划,既有较为长期(五年)的规划,又要有短期(二 至三年)的具体计划。 2、教材建设规划的制订,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确 定重点。要将教学改革力度较大、有创新精神、有特色风格的教材,以及教学急需,尚无正式 出版的教材选题优先列入规划。 3、教材建设范围,主要包括全日制本科生教学使 用的文字教材(包括实践课、习题课、实验指 导书等配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及电子类教 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4、根据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的精 神,教材建设应本着以下七项原则: (1)要把教材建设的重点放在师资力量比较强,教学和科研水平比较高的教学部门。 (2)要把重点发展本校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 (3)要把重点放在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各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尤其是国家、省、校级 重点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师进行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的有机整体。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可以是由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教师组成的开发小组。教师也可以与校外专家合作,但不能由专家编教材,而是由教师教教材。 1.校本课程的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协调性原则。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 2.灵活性原则。内容灵活多样,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实际性原则。富有地方特色,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地方的建设与发展。 4.时代性原则。关注科技、文化态势及社会时政热点,引导学生紧贴生活。 〔2〕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1.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2.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进行乡情、校情研究分析,主要涉及评估学生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掌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3.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课程建设总体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的程序与评价的方式的制定、班级规模等。 4.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学校课程项目进行审议,包括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课程内容的难易度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与国家、地方课程内容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评估课程与学生、学校及社区的发展需要的影响,教师是否胜任。 5. 审议通过后,学校课程委员会将其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 6.理论反思,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应对课程实施全过程做好记录,特别要注意问题的生成,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对课程内容及活动方式做进一步的修订,使课程逐步完善。

目标任务与绩效管理制度

湖北卓越集团目标/任务与绩效管理制度 1。目的 1.1贯彻落实湖北卓越集团三届一次董事会关于凡“属董事长考核的管理人员, 每个月必须提前报本月的目标考核计划,实行月评月考。自集团高管逐级向下,都要实行每月的目标责任考核”,“要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尽快实现项目、部门、公司的责任承包.”等重要决议。 1。2为确定集团及每位员工工作重点,明确全员各自责权利,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员工士气. 1.3促进沟通,增进团结,消除本位主义. 1.4健全机制,激励员工自动自发的精神,提升能力提高个人和整体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2.关于目标/任务管理的原则: 2.1有助于自我考核,评估进展; 2.2上下级的一致性; 2.3可行性与挑战性; 2。4平衡性与一致性; 2.5具体化、数据化; 2。6增值原则; 2。7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相关联. 3.关于目标/任务制定的的原则

3.1具体的:这个目标是否能告诉上级具体的、最终完成的是什么? 3.2可衡量的:上级知道如何衡量他的工作结果吗? 3.3可达成的:这个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而又可以实现的,是否附有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3。4现实的:这项工作结果可以证明、可以观察吗? 3.5有时间性的:考核标准、完成时间作为目标的内容,设计在目标 /任务列表中. 4. 制定目标/任务实施计划的注意事项 4.1各法人公司应制定年度或季度工作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个人,个人制定自我的目标/任务实施计划应该与年度或季度工作目标相结合。 4.2每项目标/任务的责任者是谁?协助者是谁? 4。3责任者要制订实施计划,主要包括: 4.3。1工作方法与步骤; 4.3。2工作的重点与完成要求; 4。3。3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跨月完成的要列出本月完成进度计划及实施方案; 4.3.4每项工作的环节的负责人与执行人。 4.4执行与监督兼顾.责任者的直接上级是目标/任务审批人及督导人;目标 /任务责任者是该项目标/任务协办人的督办人。 5。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教材建设与管理总体情况

教材建设与管理总体情况 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职能主要是组织教材建设、教材研究、教材选用与教材评价、教材征订计划制定、自印教材管理、教材供应、协助教材费用的结算、教材样书库管理等。 教材管理一贯坚持服务理念,为师生员工做好服务。2011年、2012年经过多次修改,制定了文件《湖南农业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湘农大[2012]68号)文件,教材管理严格按制度执行,按程序办事。 每年春秋两次集中征订教材,教材选用坚持审批制度,由开课单位组织教师选择合适教材,通过系、院把关,最后形成教材选用计划,交由供应公司采购,开学前把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使学生上课有教材。教材费结算由学校计财处按招标折扣与中标单位结算学生领取的教材费用。为了掌握、统计每学期学生使用教材的情况,通过复印每学期使用的教材重要版面,整理、统计教材的相关数据,建立使用教材“样书库”,方便对教材使用的评价与数据分析。 教材建设以编写“高质量、高级别、高档次”教材为导向,明确教材建设思路,将编写教材纳入教师职称晋升、年度目标考核的指标。每年划拔教材专项基金,资助教师编写教材与出版。对于获得的优秀教材给予一定的奖励。“十二五”期间主编教材81本,其中主编部级规划教材22本,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16本。 为实现教材供应的透明化与市场化,积极探索学校与供应商合作建设大学书店的教材供应新模式,努力推动学校教材供应模式的创新。2007年10月,学校与教材供应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使学校教材供应由传统的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科供应模式转变为由大学书店市场化供应模式。双方合作采取由学校提供场地,供应公司投资,在校园内建立大学书店,学校委托大学书店独家供应、发放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全部教材,结算学生教材费用。通过双方合作,推动了教材供应服务体制的转

万载县第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 一、经费使用原则 1、校本课程建设经费是在学校年度预算中安排的专项费用,用于支持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改革,归口教科处管理。 2、校本课程建设经费优先支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要改革的项目,特别是支持校本课程及系列课程建设项目。 3、校本课程建设经费重点支持受益面广,对提高教学质量起重大作用的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4、适度支持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的课程,面向全校长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办学水平评估、检查的相关课程。 二、支出范围 校本课程建设经费支付范围一般包括以下费用: 1、图书资料费、印刷费(不高于建设经费的20%); 2、纸张、软盘等部分耗材购置费(不高于建设经费的10%); 3、调研旅差费(不高于建设经费的20%);

4、小型教具、模型、挂图、课程软件购置与开发等费用; 5、项目验收、鉴定评审费(不高于建设经费的10%); 6、论文版面费(不高于建设经费的20%); 7、校本课程建设人员经费按课程建设经费总数的10%划拨至教科处掌握使用。 三、管理职责 1、教科处负责经费的计划、分配和管理,统筹制定年度建设项目及经费分配计划,对批准立项的建设项目组织检查、验收,对全校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2、教科处负责组织本单位各类校本课程建设项目的规划、申请及下拨到本单位的课程建设经费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协调、组织本单位建设项目的验收准备工作。 3、各类校本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依据专款的使用原则与使用范围,提出项目建设方案,在课程建设项目批准立项后,按照相关要求提出课程建设规划和分年度课程建设经费使用计划,组织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做好项目及专款完成情况的总结及验收准备工作。 四、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 1、经学校审定后的校本课程建设经费由学校教科处管理和审批。

校本课程审核制度

校本课程审核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 5、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注意发挥家长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三、课程开发 1、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针对校本”,就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

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校本课程。 “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动态发展”,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被淘汰。 2、教师提出课程开发构想与意向,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学期第三周向教导处递交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内容简介、课程进度计划、课程评价方案、选报(人数)要求等。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教务室在第四周将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原则上由申请该课程的教师本人承担,特殊情况也可由教研组统筹安排。 3、教师在接到校本课程开设任务通知后,应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待学生选课结束后,由教务室正式下发开课通知。原则上每门课程应有10人以上学生选课才准予开课,特殊情况则由教导处与开课教师商定。 五、教师管理 1、接到教务室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地点)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

XX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XX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及教学改革成果的表现形式。为规范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教材建设与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教材建设与管理包括各级规划教材、统编教材、自编教材(讲义)的立项建设与管理以及教材选用、征订、发放、评价等工作。 第三条教材建设应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政策,结合我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四条学校“教材建设与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全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制定有关教材建设的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审议教材建设规划和出版教材计划,评审优秀教材(或讲义)。 第五条教材建设具体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包括制定教材建设规划,组织教材建设立项、评奖,编制、统计教材建设各类报表,开展教材研究和评价工作,筹集并管理教材建设基金项目等。 第六条各教学单位负责教材的选用,教务处负责教材的审

定和质量评价,资产处负责教材的订购、保管与发放等工作。 第三章指导原则 第七条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抓手,以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课程教材建设与改革为重点,加大应用型课程教材建设力度,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第八条基本思路:①公共基础课教材建设要注重实践,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改革;②专业基础课教材建设要整合教学内容,减少重复性、交叉性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与模块;③专业课教材建设要加大实践(实验)课程比重,注重于生产实际相结合;④实践课教材建设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完善实践保障条件。 第四章自编教材(讲义)建设与管理 第九条自编教材(讲义)立项的基本原则 凡我校教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需要编写并由学校组织印刷、出版与发行的教材、实验(实习)指导书、课程讲义、习题集、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通称为自编教材(讲义)。自编教材(讲义)的立项基本原则是: 1.必要性。专业培养方案需要但目前没有规划、统编、推荐教材或虽有此类教材但不适合专业层次定位的要求。重点支持国家、省部、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终期成果拟出教材;新建专业或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教材。 2.可行性。本专业或教师本人有足够的水平或力量承担编写

校本教材开发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一、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要结合学校实际。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是校本教材开发的基础,校本教材的开发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相结合,要注意开发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教材。 2、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校本教材开发要紧紧围绕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来进行。公共课程教材要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选择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术,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3、在开发前要进行前期调研工作,调查学校师生的课程开发趋向,调查主要采用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 4、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由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拟订校本课程总体开发方案。 5、教师编写校本课程文本应该向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提交新的校本课程门类申报方案,并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再进行课程文本的编写。 6、成立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审议。讨论确定该门类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及时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方法进行探究,对课程内容,教学时间和方法等进行调整。 7、校本课程各门类任课教师应该具备与该课程相关的专业素质,在自主推荐与学校统筹安排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分工到人,责任到位。力求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与数量。

二、校本课程备课管理制度 1、每学期第二周进行学校校本课教学例会,由担任校本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导处。 2、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小结等。 (1)活动设计中要确立活动目标,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制定活动方式,突出学生活动。 (2)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 (3)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集中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三、校本课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教导处负责学校校本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工作。 2、教学中要积极动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教师应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表上课。 4、教师在校本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多元化的校本课程评价。 5、成立校本课教研组,确定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6、每学期定期开展校本教研组活动,交流讨论校本课经验。 7、如课堂教学需在校外进行,教师必须事先上报学校并负责学生活动中的安全。 8、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活动,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制度 1、任校本课的教师要认真做好校本课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校本课的

校本课程考核办法

校本课程考核办法

校本课程考核办法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1、前期调研,了解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教师的特长和社区教育资源情况,主要采用问卷等方式进行。 2、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由教师向学校提交新的校本课程门类申报方案。 3、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举行论证会,讨论确定是否开设该门类校本课程。 4、校本课程门类组长要撰写“课程纲要”并报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 5、校本课程各门类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与该课程相关的专业素养,在自主推荐与学校统筹安排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每学年的第一周进行“校本课程介绍会”,然后发放“校本课程宣传资料”,让学生明确本学年所上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学校教科室、教导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任课教师,安排上课的时间、地点。 3、开学后第二周校本课程教师正式上课。教师上课、备课的具体要求参照“觅渡桥小学教学常规制度”执行。 4、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开学后第一周要把校本课程预案和教材内容整理好,上交教科室。同时,课程组长要召集研究人员开展小组研讨,共同制订一学期的课程实施计划及评价方式方法,第二周交教科室。 5、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开展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 6、教师如有特殊情况要求代课的,首先组内协调,在小组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必须提前两天向教科室有关负责人提出申请,批准后由学校协调安排,不能私自请人代课、调课。 7、每位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一学期至少必须听两节校本课程课,并作好听课、评课记录。 8、各校本课程门类组长要组织好小组成员认真完成“校本课程研究手册”及学校布置的有关校本课程的各项任务。 9、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公开活动,每位校本课程老师在一学年中至少上一节校本课程研讨课。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校本教材是指我校教师按照学校规划编写的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学生学习辅助用书、音像资料三大类。为加强校本教材建设管理,保证和鼓励广大教师编写出反映我校学科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校本教材建设的重点是解决部分课程没有教材或现有教材不适用的问题。 第二条校本教材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反映本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 第三条校本教材建设按规划进行,学校对校本教材建设进行立项管理。 第四条教务科、科研科负责统筹全校校本教材建设,组织规划与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组织非公开出版校本教材的印制,推荐校本教材公开出版;学术委员会负责校本教材的规划评审、立项评审、验收评审和使用评审;校本教材编写由主编负责。 第二章校本教材编写要求 第五条内容科学。教材内容精炼,反映本专业、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成就、新技术,可读性强,富有启发性,能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六条深广度适当。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深入浅出,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完整表达本课程应包含的知识,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基础知识、基本训练以及实验实训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体例规范。章节正文、习题、参考文献等完整齐全;文字规范,语言流畅,表达严谨;文图配合恰当,图表清晰准确,符号、公式、计量单位等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校本教材建设规划与立项

第八条校本教材建设规划与立项工作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六月组织规划,七月组织立项,建设期为1年。 第九条校本教材建设规划以缺门教材和基本教材为重点,其内容包括期内总体数量、每本教材的名称、性质(新编或修订)、使用对象(适用专业和学制)、计划字数、内容框架、建议课时、建设进度安排等。 第十条校本教材建设规划程序如下:(1)各专业根据课程建设、教学任务和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提出校本教材建设规划,填写《 年度校本教材建设规划申报表》;(2)教务处汇总,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学校审批,公布《年度校本教材建设规划》。 第十一条对主编的资格要求如下:从事本学科教学工作2年以上,教学效果好,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新专业、新课程可适当放宽条件。 第十二条校本教材建设立项程序如下:(1)主编根据《年度校本教材建设规划》提出申请,填写《年度校本教材建设立项申请书》。(2)教务处汇总审核,校学术委员会评审。(3)学校审批。 第四章对校本教材建设运行的具体管理 第十三条明确目标要求。教务处发布《鸡西市职教中心校本教材合格评估指标》,明确校本教材建设目标要求。 第十四条工作组织。主编是校本教材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负责校本教材建设项目的申报、编写方案的制定、编写任务的分解与落实、承担1/5以上编写任务并负责统稿、管理经费的使用。 第十五条合同管理。教务处代表学校与主编及其所在专业签订《校本教材建设合同书》,以确保按时完成建设目标。 第十六条经费拨发。校本教材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图书资料购买、专家审稿和有关会议的劳务开支,标准依据示范校建设统一规定,在验收合格后拨发。 第十七条专家审稿与修改。书稿形成后,请两名同行专家(高级以上,其中须有一名校外专家)审稿并按专家意见组织修改,审稿通过

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doc

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1 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 目录 目标………………………………………………………………… 流程图……………………………………………………………… 目标管理规程……………………………………………………… 1、目标的制定…………………………………………………….. 2、目标执行……………………………………………………….. 3、目标完成情况评估…………………………………………….. 4、评估结果的兑现……………………………………………….. 5、对目标监督人的监督………………………………………….. 附件1、季度目标书………………………………………………. 附件2、目标完成报告……………………………………………. 附件3、绩效观察期管理办法…………………………………….. 目标 1、明确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2、对员工工作进行及时考核,以改进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员工工作技

能。 3、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使上级经理及时了解下属的工作状况,下属员工及时发解经理对自己工作的评价。 4、为员工的工作调整提供依据。 5、为员工的待遇调整提供依据。 流程图 (一)公司年度总目标、部门目标及分解 1、每财年董事会同总经理制定本年度目标。总经理对公司总目标负责。 2、总经理将年度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并同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部门年度目标。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目标负责。 3、部门负责人将部门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对其岗位目标负责。 (二)个人岗位目标制定的原则及要点 1、目标应尽可能具体,结果可评估,尽可能量化(如时间、日期、金额、数量等),综合目标可用阶段或期限表示。 2、任务量适度,即经过努力能够达成。 3、同一岗位、不同的人有可比性,体现公平。 4、挑战性,目标需要努力才能达成。 5、必须促进工作的改善。

校本教材管理规定

校本教材管理规定 为规范我校教材的使用和管理,鼓励教师编写具有我校特色的、更加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特制定本规定。 一、校本教材的认定 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学校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被评为校优秀校本课程的教师可优先申请编印校本教材。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 各学科由于校本课程教学(或学科教学)的需要可编写校本教材,包括校本课程讲义、实验指导书或教辅资料书等。编写校本教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满足学校教学需要为目的,重点放在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建设方面,解决当前部分课程无适用教材或教材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体现校本课程特点,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2.编写教材应有专家指导,教材的内容和水平应体现我校发展特色和学科优势,编写教材应以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依据,符合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密切联系学校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 三、校本教材评审与印刷 1.主编教师写好初稿后,需填写《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教师校本教材评审意见表》(表格一式三份,主编教师、科组、教导处各一份),经学校审核后,由校长签署评审意见。 2.经同意使用的教材应根据教学需求,编写者负责按照下面要求排版的电子稿交付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印刷。 3.校本教材的印量原则上只供一届学生使用,若印刷数量过少,成本过高,经校长批准,可印刷2~3届在校学生使用的数量。教材需要重新修订时应将已印的教材使用完毕才能重新印刷,避免造成积压和浪费。 4.未经批准私自印制的教材,学校不予结算费用,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校本教材的基本要求 1.校本课程讲义的要求 (1)讲义编写应体现教改精神、相关科研成果及本学科的新发展,贯彻少而精、便于自学的原则,篇幅不宜过大。 (2)所有自编讲义需提供教学大纲,要求列出每一教学单元应讲授的内容和重点。 2.编写实验指导书的要求 (1)实验指导书必须符合本学科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与教学内容配套。 (2)实验指导书应规定实验应达到的目的、实验时间安排、实验内容和要求,以便指导实验顺利进行。 3.编写教辅资料的要求 (1)教辅资料必须符合课标的要求,与教学密切配合。 (2)教辅资料每节内容至少包括:课标要求、知识要点、例题、练习等。 (3)编写的教辅资料应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例题比较典型、习题编选要重基础、控制难度,并兼顾学生能力发展。对于较复杂的习题,一定要给予详细解答提示。 五、校本教材编写参考格式 1.标题和正文 教材中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正文:宋体五号。行间距1.25倍。 2.文中的图表等 文中的图表、附录、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图1-1、表1-1、附注1-1、公式(1-1)即分别表示第一章的第一个图、表、附注、公式。图序及图题置于图的下方居中,表序及表题置于表的上方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树立学校形象,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编写适合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结合学校和本地区实际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体现行业发展且与行业技术标准相接轨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为做好该工作,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二条学校和各系部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工作,其职责主要是:提出校本教材建设的原则性意见,评审校本教材编写立项申报表,组织校本教材的验收和评选,代表学校联系校本教材出版事宜等。 第三章立项申报审批程序 第三条立项要求 1.体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成果;体现专业优势、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 2.解决专业教学急需,填补教材空白。 3.教材类型可包括文字教材、实物教材和声像视听教材等。

4.基础理论课教材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 第四条立项条件 1.拟申报立项的教材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原则上应具有较完整的课程讲义。 2.教材参编人员应具备编写教材所必需的教学经验、业务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健康条件,年龄、知识结构合理,能处理好本职工作和教材编写的关系。编写组成员中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体现校企合作共建。 3.项目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5年以上(含5年)高职教学经验;主讲其编写教材所相应的课程。 4.各级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教材优先立项。 第五条立项程序 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行立项申报制度,具体审批程序如下(见附图1): 1.教师(教材编写者)填写《校本教材编写立项申报表》(见附表1),报所在系部,系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申报者的资格、编写大纲、字数、提交时间等进行初审同意后,报学校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