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设计手册..

目录

章节标题页码0.0 目录 1 0.1 公司简介 2 0.2 发布令 4 0.3 组织结构图 5

0.4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8

1.0 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9

2.0 术语及缩写10

3.0 组织结构及职责12

4.0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13

5.0 管理职责15

6.0 文件和记录控制18

7.0 设计条件编制与审查21

8.0 设计文件编制与审核23

9.0 设计文件更改与材料代用26

10.0 设计文件复用28

11.0 信息反馈与改进29

12.0 人员培训、考核与管理31

13.0 执行设计许可证制度34 附录A 设计质量信息反馈图37 附录B 设计质量工作流程图38

公司简介

XXXX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3月,公司注册资金1.2亿元,总部位于XX省省福州滨海工业区。周边聚集了航空港、深水码头、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区位交通极其便捷。

公司主营业务贯穿制冰设备及其集成系统的完整产业链,产品主要包括片冰、板冰、块冰、管冰制冰机及其机组,冷水机组、成套制冰设备,成套制冷系统等;产品型号从单台日产冰量0.5吨的小型制冰机到单台日产冰量达100吨的大型成套制冰系统,所有部件从选材到加工再到成品,均经过严密监测、严格质量控制,确保成套制冰系统的卓越品质,产品广泛服务于核电、化工、水利、水电、医疗、食品、水产、建筑、矿业、零售等行业的降温、储藏、保鲜等领域。

公司在制冰机及集成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已拥有制冰设备及其集成系统的蒸发器、刮冰刀、冰片冰块输送机及部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公司目前已获国家专利9项和国家认定的压缩冷凝机组实验平台1套,并通过CE、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体系认证,先后被评为“片冰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企业”、“XX省省高新技术企业”、“XX省名牌产品企业”、“XX省省著名商标企业”、“企业信用等级为AAA级企业”、“XX省省外经贸厅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企业”、“雪人XX省省企业知名字号企业”及“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冰机工作组所在单位和全国制冷标准技术委员会制冰机标准制订单位”。负责制冰及储冰送冰系统,包括片冰机、管冰机、板冰机和自动储冰送冰系统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与负责起草“船用片冰制冰机、管冰制冰机、板冰制冰机”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工作。

公司恪守“精心制造、尽心服务”的宗旨,不断完善健全的国际化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撷取国外成熟的销售经验和迎合国内外市场动态与需求,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青岛、大连、福州、上虞等大中城市设有办事处及经销商,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辐射全国各地;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资格,在中东、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美洲、欧洲等地区设有办事处及经销商,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公司始终一如既往的秉承“以人为本,科技为先”的经营理念,以“满足客户实

际需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己任,依托于强大的技术、人才、设施领先优势,专注专业于制冷领域的研发和制造,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攻破和完善制冷领域的尖端难题,追求产品的领先适用,不断开拓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

发布令

本《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手册》(简称《设计手册》)系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及TSG 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和本公司实际相结合编制而成。用于保证按国家规程、规范、标准要求对压力容器设计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压力容器产品设计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本《设计手册》是阐述本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方针和描述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

质量管理制度是《设计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具有和《设计手册》同等的效力。

为了保证质量体系的实施和保持,我授权技术总监主持日常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具体工作。

本公司所有参与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管理有关活动的人员应熟悉本手册的规定和要求,以严谨、科学、高效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的设计质量。

技术总监对违反本手册规定要求的作业活动,有权发布停止设计的命令,组织对设计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召开有关质量分析会,行使质量否决权?

技术总监应定期向我报告设计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我对本公司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工作负全责。

总经理:

批准日期:

0.3.1 公司组织结构图

5

设计机构组织结构图

0.3.2

0.3.3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图

0.4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0.4.1 质量方针

科技创新产品一流持续改善客户满意质量方针内涵:

公司以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流的生产工艺、优良的工作环境、优秀的员工队伍和科学的管理打造出优质、安全、可靠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

0.4.2 质量目标

压力容器设计产品的优良品率不低于90%,全年无重大的设计质量事故。

1.0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1.1 适用范围

1.1.1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的第一、二类压力容器设计、开发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以及有关人员的质量职责。

1.1.2 本公司的常压容器及容积<25L系列产品的设计工作亦可参照本标准。

1.1.3 本手册适用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也适用向外部组织(第二、三方)提供信任和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1.2 引用标准

下列批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质量保证手册中的引用成为本手册的条文。

本手册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手册的各方应探

讨使用下列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2.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2.2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察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22号)

1.2.3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质检总局[2003]194号)

1.2.4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2.5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劳人锅 [1982] 6号)

1.2.6 TSG Z0004-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1.2.7 TSG 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1.2.8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含第1、2号修改单)

1.2.9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含第1号修改单)

1.2.10 HG20580-1998 《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

1.2.11 HG20581-1998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

1.2.12 HG20582-1998 《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

1.2.13 HG20583-1998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1.2.14 HG20584-1998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1.2.15 HG20585-1998 《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要求》

1.2.16 JB4731-2005 《钢制卧式容器》

1.2.17 JB4710-2005 《钢制塔式容器》

1.2.18 JB4750-2003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1.2.19 JB4735-1997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2.0术语及缩写

2.1术语

1) 质量方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2) 质量目标:在质量方向所追求的目的。

3)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4)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5)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6)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7) 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2.2 缩写

1) 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 容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实施细则: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4) 许可规则: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5) GB150: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6)GB151: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7)JB4750:JB4750-2003《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8) 设计手册: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手册

9) 特检院:XX省省特种设备检验院

10) 公司:XXXX股份有限公司

11) GMS: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11

3.0组织结构及职责

3.1机构的构成

压力容器设计机构隶属设计部,由压力容器设计室、工艺室、档案室三部门组成。各部门间的隶属关系如图0.3.2所示。

3.2各部门的职责

3.2.1压力容器设计室

3.2.1.1根据合同或技术协议的要求从事产品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工艺的需要,设计工作应实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符合制造、安装、使用的要求;

3.2.1.2 制定并确认产品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3.2.1.3 及时、正确贯彻压力容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技术条件;

3.2.1.4 负责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管理、归档工作;

3.2.1.5 负责设计文件的更改;

3.2.1.6 负责组织设计评审;

3.2.1.7 处理产品售后服务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3.2.2工艺室

3.2.2.1 认真贯彻压力容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技术条件;

3.2.2.2 负责设计文件的工艺审查,根据公司的设备能力、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3.2.2.3 负责外供图样的审查。

3.2.3档案(资料)室

3.2.3.1 负责压力容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技术条件的收集管理;

3.2.3.2 负责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独立建档管理;

3.2.3.3 负责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分发、回收和借阅管理。

4.0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公司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包括:设计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工艺)文件、记录(表、卡)等。如图:

4.1 设计手册

《设计手册》是公司实施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公司在压力容器设计过中质量活动的纲领性、原则性、法规性文件,是向顾客及第三方阐述公司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承诺。

公司的《设计手册》是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TSG 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附件C的要求,参照TSG Z0004-2007,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其中详细说明了公司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及其运行方式。

4.2 程序文件

质量控制程序文件规定了完成各项设计质量活动所遵循的途径及所规定的方法,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质量手册中原则性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落实,是开展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管理和质量活动的依据及评定的准则。

4.3 技术规定

各种技术规定为确保压力容器设计质量,向制造部门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规范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强化设计工作管理的一系列指导文件。

4.4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是质量体系建立、运行、审核、改进过程中全部活动的记录,是为质量活动结果提供客观证据。

5.0管理职责

本章节规定了总经理对建立、实施和改进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承诺,策划、制定、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等管理要求,以确保设计质量保证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1质量方针和目标

本小节规定了总经理为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目标的基本要求。

5.1.1 总经理应确保压力容器设计的许可条件要求得到满足,确保质量体系运行的充分性。

5.1.2 质量方针目标应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范围、特性,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要求,指明本单位设计质量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

5.1.3 质量方针目标应有总经理批准并形成正式文件。公司领导层要亲自宣讲质量方针目标,使之企业各职能和层次上得到沟通和理解,并得以贯彻和落实。

5.1.4 通过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考评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当环境变化时,质量方针目标应及时修订以保持最佳状态。

5.1.5 质量方针由公司总经办归口。质量目标由设计部归口。

5.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5.2.1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图见0.3.3。

5.2.2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执行由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制,各级技术人员在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下岗位负责制。

5.2.3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肩负着质量保证法规(包括技术法规、质量手册和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及表卡)的实施和监督两种职能,因此应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各系统之间接口应明确,以保证统一性和协调性。

5.2.4各级责任人员在行使和处理质量管理事务时有独立的处置权,不受行政干与。

5.2.5质保体系主要专业责任人员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应及时授权任命资格相当的人员代为履行其职责,在有关文件、记录、报告上签字,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正常,直到主要专业责任人员到职后终止。

5.3职责、权限

5.3.1总经理

5.3.1.1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采取措施使公司全体员工理解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对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体系负全责;

5.3.1.2 批准颁发《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手册》。并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配备充足的资源,以满足设计许可条件的要求;

5.3.1.3 确定公司设计管理模式,组织建立、健全适合本公司特点、运行可靠的质量体系;

5.3.1.4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工作。对设计质量体系的现状进行评审,作出改善质量体系和提高设计质量的重大决策。

5.3.2 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技术总监)

5.3.2.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管公司的压力容器技术工作,对设计质量和重大技术问题负领导责任;

5.3.2.2 协助总经理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审核《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手册》,审批各项设计管理制度;

5.3.2.2 贯彻执行国家技术政策、法规、标准和公司的质量方针,负责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并监督其有效运行;

5.3.2.3组织开展设计质量审核工作,负责向总经理汇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5.3.2.4 负责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的正确使用;

5.3.2.5 负责聘任各级设计人员;

5.3.2.6 负责单位各级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及业务技术交流工作;

5.3.3设计技术负责人

5.3.3.1 在技术总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压力容器设计的日常技术工作,对设计质量和技术问题负主要责任;

5.3.3.2 负责编制压力容器设计保证体系文件;

5.3.3.3 负责组织、安排各级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协助技术总负责人考核各级设计

人员,并负责进行技术交流;

5.3.3.4参加重大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的讨论、审查设计结构、计算方法、材料选择和技术条件的确认;

5.3.3.5 审查关键性技术问题;

5.3.3.6 协调设计、校核、审核之间的工作,必要时组织中间审查,以确保设计质量;对设计、技术方案是否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重大原则问题负主要责任;

5.3.3.7负责组织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有关领导部门对设计单位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5.3.3.8 主持压力容器设计的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审查工作。

5.3.4审核人员

5.3.4.1 参加压力容器重大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的讨论及审查,协助设计、校核人员确定重大的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材料选择和技术条件;

5.3.4.2审核压力容器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原则是否符合设计条件的要求;是否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规范,规定;是否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5.3.4.3 对主要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的正确性负责;

5.3.4.4 指导设计、校核人员的工作,协调解决设计中的疑难问题和分歧;

5.3.4.5 负责处理设计和校核之间在技术问题上的分歧意见,必要时组织中间审查,避免设计返工;

5.3.4.6 认真填写《压力容器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校审记录》、做好设计质量的评定工作。

5.3.5校核人员

5.3.5.1 协助设计人员解决一般技术问题;

5.3.5.2 全面校核压力容器设计文件(包括图纸、计算书、技术条件、说明书),是否符合设计条件、制造和生产的要求,提供的设计文件是否完整、齐全;

5.3.5.3 校核设计是否执行国家和部颁标准规范及各种规章制度;

5.3.5.4 校核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的正确性;

5.3.5.5 校核图面是否匀称,投影、剖面是否准确,尺寸、符号、零件数量、重量等

是否齐全正确;

5.3.5.6 校核技术条件是否完整、恰当,文词是否通顺、简练、切题;

5.3.5.7 认真按规定填写并签署《压力容器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校审记录》;

5.3.5.8 对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与设计人员充分讨论,妥善处理。如有分歧,提请审核人员决定;

5.3.5.9 对校核的设计文件质量负责,负责对归档后设计文件修改的校核;

5.3.5.10 负责协助设计人员处理制造、安装、使用及顾客提出的有关技术问题。5.3.6设计人员

5.3.

6.1 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有关压力容器设计的法律、法规,正确执行有关压力容器的国标、行标,遵守各项设计管理制度;

5.3.

6.2承担具体的设计任务,并对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负责;

5.3.

6.3 根据设计条件、设计任务书、合同和协议的要求,开展调研、收集资料、提出欲设计压力容器的主要结构、材质选择、技术条件等方案;

5.3.

6.4认真审查设计条件,并予以设计。向顾客反馈的设计文件应清晰、正确、完整;

5.3.

6.5 正确运用有关设计资料和计算方法,做好受压元件的计算和分析;

5.3.

6.6 编制设计文件,按比例制图,做到视图投影正确、图面清晰、尺寸、符号准确无误,文字通顺、简练、字迹端正。并采用CAD制图;

5.3.

6.7负责校审后图样的修改及打印文件的复核,规范地整理设计图样、计算书和说明书,按规定做好签署和归档工作;

5.3.

6.8 认真处理施工、试车、生产中有关的设计问题。

6.0文件和记录控制

6.1 范围

本章对与公司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记录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6.2文件控制职责

6.2.1 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负责批准设计手册。

6.2.2 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审核设计手册。

6.2.3 设计部负责组织编制设计手册,并负责手册的发放、更改、换版和保管。

6.2.4 涉及压力容器设计相关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6.2.5 技术总负责人应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收集、整理和归档。

6.2文件的分类及保管

6.2.1文件分为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设计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契约文件(合同、标书等)及外来文件(国标、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有关规定、分供方及顾客的文件等)。

6.2.2设计手册及公司级设计质量管理性文件,包括各种质量管理制度、外来的与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的政策法规、标准等管理性文件,由设计部保存。

6.3文件的编写、会签、审核、批准、发放、回收

6.3.1设计手册和程序文件由设计部组织编写,技术总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由设计部负责登记、发放。

6.3.2部门工作手册由各部门责任人员编写、汇总,技术总负责人审批,由设计部负责登记、发放。

6.3.3 新、旧文件发放、回收按相关规定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6.4文件的受控类型

文件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类型,受控文件上加盖“受控”印章,并填写受控编号,每次修改和换版,必须跟踪控制。非受控文件只做编号,概不进行跟踪控制。凡与质保体系运行紧密相关的文件均为受控,由各部门按规定执行。所有受控

件须有受控标识,并注明分发号,保证现场使用的文件有效版本。

6.5 文件的更改、作废、保存

6.5.1《设计手册》的更改由设计部提出申请,并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经技术总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更改。各手册持有者按规定签收更改页,并将旧版文页交由设计部回收。其余文件由编写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经技术总负责人审批方可更改。各文件持有者按规定签收更改页,并将旧版文页交由设计部回收。

6.5.2 所有失效或作废文件和资料应由设计部或指定相应部门及时从所有发放现场收回,由设计部加盖“作废”印章。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确保现场使用文件的有效性。

6.6 外来文件的控制

6.6.1 所有的外来文件由接收部门识别其适应性,并控制分发以确保其有效性。

6.6.2 设计部负责收集相关国家、行业、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统一编号,加盖受控标识,分发的相关部门使用,并把旧的标准收回。

6.6.3 对客户提供的产品图样和相关资料由设计部门统一接受编号,产品竣工后随产品档案存档。

6.7 记录控制

6.7.1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应由当事人亲自填写。记录的内容应客观准确清晰易读,不得涂改,划改处应有划改者签名,以确保其准确性。

6.7.2 为确保记录的准确性,记录必须经过相关责任人员的审核签字。

6.7.3 产品设计文件及相关记录归档由档案室负责。设计人员应按设计文件归档要求,按照设计任务书指令号将相关记录进行分类、汇总、归档。设计文件归档时,资料档案人员必须认真履行检查手续,如文件不齐或审查签署不全的,应要求对方按照相关规定补齐否则拒绝接收入库。

6.7.4档案室每月将资料汇总编册存档。编制记录存档目录,便于统一管理。在每季度末根据图纸存档目录要求设计室将电子版汇总归。

6.7.5设计文件保存有效期为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期限。每年最后一个月中旬由档案是对到期的设计文件整理,集中填写设计文件销毁申请经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后予以销毁。

●程序文件

QXR-RQ-P001 文件控制程序

QXR-RQ-P002 记录控制程序

QXR-RQ-P025 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编制管理制度QXR-RQ-P028 压力容器设计文件更改管理规定QXR-RQ-P030 压力容器设计文件档案保管规定QXR-RQ-P033 压力容器外来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