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读书报告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读书报告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读书报告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读书笔记

内容摘要

通过阅读吴晓波先生的著作《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我颇有收获。作者选取了中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直到21世纪发生的对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的11

次经济改革阐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读后给我很多启发。本文针对此书的内容和观点,结合当下中国的经济状况和改革趋势,做一简单的陈述报告和分析。

关键字:经济改革集权国进民退

目录

一、对本书主旨及内容的概括

(一)中国古代经济改革

(二)中国近现代经济改革

(三)对本书主题与中心思想的分析

二、“国”与“民”在经济层面上的关系的思考——基于对近现代经济改

革中出现的六次“国进民退”的分析

三、结合历代经济改革对十八大以来的经济政策的分析

四、总结——从历代经济的变革,来理解当前的中国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

一、对本书主旨及内容的概括

吴晓波先生在本书《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分十二讲对中国从古至今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对中国经济乃至整体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十一次经济改革进行了较为简单而清晰的描述,给出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书中虽无明确的划分,但是根据改革发生的时间,大致可以将书中提及的经济改革划分到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之中来。首先,本文将对书中的内容做一全面地概括,并对全书的主旨进行简要的阐释。

(一)中国古代经济改革

本书中涉及到的中国古代的经济改革包括管仲变法,商鞅变法,汉武帝变法,王莽变法,世民治国,王安石变法,明清停滞。

第一讲“管仲变法”以“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为副标题,对管仲经济思想的总体评价是“尊重市场规律的国家干预主义”。具体而言,书中提到:管仲以“士农工商”四阶层的划分开创了全社会宏观上的行业分工;鼓励商品经济的发展,倡导奢侈消费;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盐铁专营”、“国家投资”等方式实施宏观调控;以商止战,开创关税同盟之先例。管仲第一次建立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其强调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讲“商鞅变法”描述了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经济改革,如其副标题所言,商鞅是“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变法期间,国家控制了几乎所有重要的生产资料,排斥、部分禁止商品贸易,打压商人阶层,鼓励农业生产,辅以军爵、郡县等政治制度,国民经济完全服从于国家的目标。

第三讲“汉武帝变法”介绍了汉初“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和大臣桑弘羊的国营化经济政策,具体包括铸造钱币、盐铁、酿酒专营;流通领域的均输、平准二法;税收层面的告缗令与算缗令等。这些经济政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具有顶层设计意味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第四讲“王莽变法”立足于王莽和汉武帝变革之前全国的经济背景不同,以“第

一个社会主义者的改革”为副标题,讲述了王莽改革其间从财政、货币和土地三方面入手力图极端化汉武帝的经济改革政策,以建立高度国营化的经济,实现高度的平等,但是因为全国经济状况不佳、王莽个人等原因,改革以惨烈的失败收场。

第五讲“世民治国”实际上记述了初唐至中唐之间的主要经济状况和政策,表现了其间“最盛的王朝与最小的政府”这一基本特点。在经济政策上,这段时间政府在实行科举、精简吏治的基础上,经济政策偏向开放,鼓励工商贸易,城市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同时,工商贸易的地点、时间、方式都是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的,因此可以认为中唐以前的经济是“政府计划下的市场经济”,中唐之后,这一市场化的倾向结束,经济重归国营主导。

第六讲“王安石变法”讲述了在宋朝重文轻武、三冗状况严重、士绅经济发达的大背景下,王安石反对司马光的观点,认为国家治理财政必须从“开源”而不是“节流”出发,建立高度集权的国家主义经济模式。这次改革是帝制时期最后一次配套全方位的经济改革,它的失败也沉重打击了后代治理者经济改革的信心和勇气。由此也造成了第七讲“明清停滞”之中描述的“超稳定”也“超停滞”的宏观经济状况。

(二)中国近现代经济改革

在中国近现代部分,本书提及了洋务运动,民国经济改革,建国之初计划经济改革,改革开放四次经济改革。

第八讲“洋务运动”讲述了洋务派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主张,在经济方面,本书提到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性作用。然而,如同本节的副标题所言,洋务运动是一场“没有现代性的现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开办了几个工厂,在较小程度上解放了思想而已,然而却没有配套的顶层设计,没有设计宏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改革成果也没有惠及全民。

第九讲讲述了“两个民国”——经济政策高度自由化的北洋政府和采用集权和计划经济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的经济改革政策。北洋政府时期,中央权力松散,对地方控制力不足,包括各种轻工业和金融业都在民营企业家手中繁荣昌盛,这种经济上的分散最终形成了政治上的地方自治和全国政治的混乱。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蒋介石领导的政府瓦解民间组织,国债绑架,控制证券市场,银行和民营企业国有化等五种方法进行经济国有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1945年后,中央财政和货币

政策出现严重问题,恶性通货膨胀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摧残。

第十讲着眼于中共自1949年建国到文革结束期间的政治经济政策,讲述了中国自“一五计划”开始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七年的公有化进程消灭了私有制,在这之后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等几次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的运动,造成了中国的经济在这一时期与世界严重隔离,高度集中而没有活力。

第十一和十二讲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界,分别描述了“没有蓝图”的和“集权回归”的改革开放的两个时期。前期,改革开放以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为指导,实质上是一种没有具体指导思想的改革。具体而言,在这一时期,农村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大提高;中央政府一方面进行经济权力的下方,一方面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地方政府承担了冒险者和中央政府的支持者的角色,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一度非常混乱的局面——基于这种情况,90年代之后的改革开放以增强中央的控制力为主要基调,从著名的“分税制”改革,到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以及后来的“四万亿”计划中向国有企业的投资偏向,都是这一时期改革基调的体现。

(三)对本书主题与中心思想的分析

本书虽然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但是论起中心,本书对于历代经济改革的阐释,始终围绕着一个贯穿中国历史的政治主题:“统一”思想和集权文化。

古代的中国以郡县、科举、独尊儒术、国营经济为四大支柱建立起了一个全方位的“统一”的社会和思想氛围,这种文化和氛围的影响持续了非常长的时间。这样漫长的历史积淀使得中国人民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高于其他的国家,而政府对分权的容忍度也远远低于其他的国家,是以一旦进行自由化的经济改革,市场就会夺走中央政府手中对经济的控制力,从而威胁到“统一”,这迫使政府结束自由化重归集权体制,因此作者得出结论:“统一文化是一切自由化改革的边界。”

可以看到,在本书列举的十一次经济改革中,以“市场化”为基调的仅有战国时期的管仲市场化改革和北洋政府时期客观的极端自由的经济。而以“自由化”为主题的经济改革是没有的,虽然管仲、桑弘羊等改革家都十分重视工商业和商品流通对宏观经济的作用,但是工商业始终被当作一种充实国库、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国家经济实力和对经济的控制力的手段。唐朝初期,经济政策较为“自由”,关税几乎为历代

之最少,盐铁产业也经历相当长时间的民营化,然而,正是这样的经济开放促成了中唐之后地方藩镇割据的大患,以刘晏变法为代表,中唐之后,经济政策重归集权化。

于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之中,虽然不乏改革家提出开明、自由的经济政策,更有代表主流思想的儒生反对国营化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但是历史还是避不开汉代“盐铁会议”上著名的“桑弘羊之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战争的开支从哪里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哪里得?地方割据的景象如何化解?而这三项不正是治国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吗?——这种种矛盾,是每每自由化经济抬头之时,统治者就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而直到今天都难以解决。

二、“国”与“民”在经济层面上的关系的思考——基于对近现代经济改

革中出现的六次“国进民退”的分析

正如前面提到,本书以“集权”和“统一”的文化基调为论述中国历代经济改革问题的基础,在十二讲的内容之中,绝大部分体现了改革者对国营经济模式的偏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整个中国经济史上,“国进民退”的现象非常常见。所谓“国进民退”,在本书中,并不是从宏观上表示国家富强了人民却更穷困了,而是从产业模式上表示国营企业的增多和私营企业的减少,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通常不是自由的市场竞争,而是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后果。

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房价飙升、社会财产分配不公平等现象的出现,“国进民退”成为了一个大家经常提到的词汇,借以表达人民对经济现状的不满。此处的“国进民退”和书中提到的“国进民退”虽然不是同一个意思,但是表现的社会经济状况确有相同之处。因此不妨借书中所述对“国进民退”现象做一分析。

本书指出在中国近现代经济改革之中出现了六次“国进民退”,第一次是1884年洋务运动中的“轮船招商局事件”,李鸿章借上海金融危机将当初投资轮船招商局的民营企业家“净身出局”,将轮船招商局重新收归国有;第二次是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化,对于购买过铁路股票的市民只退还六成现银,剩余四成变成无息股票,造成投资人不但没有任何收益,还承担了四成损失的风险的状况;第三次是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银行国有化,孔祥熙强行发行国债勇于购买银行股票,使得国营资本在全国银行中的持股比例从12%猛增到73%,自此政府对金融界实现了完全的统

治,同时金融企业家作为一个有力量阶层的历史也宣告终结了;第四次是1945年抗战结束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敌产国营化,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敌产被以“划拨”的方式收归国有,在工况企业之中,民间分得的仅有10%,加上以前早已被国家掌控的铁路和银行业,一个全面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格局完全形成,但是原来的日本私人企业在划拨的过程中因为各种贪腐受到了巨大损失,同时造成了民营企业家对国家的彻底失望;第五次是建国之初七年消灭私有经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第六次是2003的“铁本案”和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前者代表了2003年前后民营资本面对的国家带来的巨大困境,后者带来的投资90%分配给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再次成为政策的“旁观者”和“下游承接商”。

其中,第六次国进民退对中国政府在国-民关系之中所处的态度是很有代表性的。无论是铁本案时期还是四万亿计划时期,在事实上国有企业受益的同时,政策方面中央都分别发出文件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这代表了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统治者对于国营和私营企业的态度,一方面,为了保持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在经济领域(也是最基础重要的领域)的控制力,国营企业必须处于主导地位控制整体经济的命脉;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活力、提高就业率同时保持人民对政府和国家的信心,私营经济也不能被完全放弃。因此政府始终处在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的地位上。

纵观书中国近历史上的“国进民退”,我认为可以得出以下关于国-民经济关系的结论。近代六次之中除了1945的敌产国营化和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加上古代历史上可以被看作“国进民退”的中唐刘晏变法、新朝王莽变法、汉代桑弘羊改革,都是发生在地方经济或者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甚至威胁到了中央财政的地位的背景下。这些所谓的“威胁”有时候是事实上存在的地方对中央的反抗,但更多时候仅仅是出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防备心理而已。

这种“防备”,在宏观上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中央的绝对权威,在政治经济的层面上,对私营和地方经济的打压也比较符合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提到,为了维持工人对工作的需求和积极性,工资需要被控制在能够满足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和提高工作技能的需求,同时又不能使其过分富足——因此将地方或者私营经济看成一个整体的话,除了出于中央财政控制力的考虑,这样的政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私营和地方经济活力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

总体而言,“国进民退”在中国历史上往往都是伴随着之前的“国退民进”出现

的,总是在非中央的经济发展壮大到对中央构成一定威胁的时候;而这两次一退一进最终指向一个不平衡点,这个不平衡点就是李朝历代中央力量的不断加强和地方、私营力量的弱化——这是中国千年来的“统一”文化影响下不可避免的结果,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如果这一文化传统不被动摇,这种“国必须强民必须弱”的观念就不会有改变。而当有动摇“国强民弱”的因素出现的时候,统治者就会采取措施进一步地加强国家力量来深化原来的强弱对比。因此,“国”与“民”在经济层面上前者被不断加强,后者被不断削弱的趋势是难以被阻遏的。

三、结合历代经济改革对十八大以来的经济政策的分析

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目的,最终还是为现在和未来的决策提供经验和借鉴,因此学习历代经济改革的历史,也应当用于分析和探究当下的中国经济和经济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总体而言包括以下部分: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的方式,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扩大内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注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从经济政策的四个具体的方面来看,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根据当前经济全国和全世界的经济状况,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相较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是针对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且并不稳定的状态的决定,比较值得让人注意的是“宽松的财政政策”,这意味这国家加大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的发展,然而,国家并不等于“中央”。从下面选取的国家统计局2013年颁布的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在总量上全国财政支出的确是逐年增加的趋势,不过就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200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值一直维持在0.97到1.2之间,可以认为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总量基本上持平,然而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始终没有达到过1/3,而且,在即便是在推出经济刺激计划之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比值仍然处于一直下降的情况,直到2012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已经不到1/5。这样的现象,和历史上中国的数次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关系是基本相符的,王莽变法、汉武帝改革等等,都有削弱地方收入能力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的相关措施。在现代,这一趋势在朱镕基总理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央为了改变财政收入上的被动局面,为了保持

Table 1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3?财政?国家财政收支及增长速度

途。不过可见的事实是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财政收入,保障数倍于中央的财政支出,不得不在成本低、收益高的房地产行业上大做文章,这也是造成当下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十八大之后,中央再次把扩大财政支出提上日程,刺激经济的目的固然是好的,然而如果仍旧保持过去几年的中央和地方收支比例的关系,可能会加剧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加剧房地产市场的过分膨胀。

在房地产政策(本书中此处本为“土地政策”,强调的是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然而这一点自建国之初土地改革以来并无太大变化,因此用当下对经济的影响力和反应度都比较大的房地产政策来代替)方面,早在十八大之前,党和政府已经提出要控制房价的过度增长,防止房地产泡沫的无节制扩大。但是正如上一段提到,如果中央仍旧不不妥善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支的比重关系,地方财政收入的不足和支出的扩大会迫使地方政府鼓励房地产行业的继续膨胀,房价过高的问题就始终难以解决。

在产业政策(本书中所指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关于部分产业的国营化和私营化的选择)方面,十八大之后在产业的公有或者私有方面并无明显的改革,但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简政放权”在经济方面可以说也大大减少了政府对民间经营的干涉和影响,产业自由度和活力将获得大大的提高。这和唐代的产业政策颇有相似之处,中唐之前,政府虽然限制着市场贸易的地点和是时间,但是对贸易的实质管制并不多,关税等税收都很低甚至被取消,当下政府实施简政放权的改革之后,也将产生类似的效果,正如唐代的宽松经济政策大大刺激了城市的经贸发站内,本次改革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很大的。然而,根据历史上宽松经济政策的经验,接踵而来的往往是经济贸易出现一些不符合市场规则和规范的现象,或者地方以及私营经济过分的扩张,于是政府又会

采取集权式的经济措施来限制经贸的扩。因此,十八大以来的“简政放权”虽然对刺激经济有很大的作用能够,但是也需要把握好放权的程度,否则将来出现市场自发性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最终会适得其反。

四、总结——从历代经济的变革,来理解当前的中国

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总能够成为理解、研究这个国家的重要材料,同时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国家为而来发展的方向。

《历代经济改革得失》对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十一次经济改革进行了基本的分析,立足财政、货币、产业和土地四方面的经济政策阐述了这些经济改革带来的影响。这些改革的影响,融入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对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经济政策都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持续时间最长的,影响力最大的,还是“统一”这一思想传统,这一传统既奠定了集权式经济的思想基础,也成为了抹杀自由化可能性的重要因素。民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都刺激了民间经济的发展,然而却都没有找到在这种情况下维持社会稳定的方法。若分权和自由化失控,造成边疆地区出现独立事件,是政府无法承受的代价,因此,“统一”文化思想的确是中国经济改革“小自由-大集权-小自由-大集权”循环模式的重要原因,在未来很长一段事件之内,恐怕都没有良好的客服办法。当下的中国经济,依旧遵循这样的模式,正处于“大集权下的小自由”状态下,这是中国历史发展带来的无法避免的格局。这样的模式能不能为中国经济在经济的“黄金十年”结束,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时候打开一条出路,还要看党和政府在接下去的几年中将会如何处理分权、均富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吴晓波.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陈勇勤. 中国经济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读一本名著并就这本名著写一篇读书报告的任务,其中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名著,不乏有《菊与刀》、《中国士绅》、《沉思论》以及钱穆先生写的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等。究于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政治制度的一些粗鄙之见,我强烈建议我们小组选择《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当然事实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下面我将具体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一些看法,虽然算不上真知灼见,但起码也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读完之后,我发现发现这本书道理说得不深,观点也有不少,内容较浅,通俗易懂,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但作者阐述清楚,脉络清晰,能称得上是这本书一大优点。不过作为像我这样的一般综合读者来阅读,是很可以的了。这绝对是一本好书,纵论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打开了系统了解和学习历史的一扇大门,可以作为学读史书的基础知识来学习,即使不喜欢读史,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其中有很多对于历史和政治规律的突破性认识,比如,到底中国这些官员部门如何分工的?财政制度是如何演绎的?为何宋朝无法抵御外侮?...... 书中重点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等五个主要历史朝代的社会制度,而每个社会制度,又分为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向。对于政府制度,重点在于阐述君权和臣权的分布与制衡,此处的君权,毋宁称之为贵族特权为好,而所谓贵族,就是依

靠祖宗继承下来的天然的权力,自从一出生就注定其不同于常人的命运;而此处的臣权,也最好理解为民权,因为掌握这部分权力的大臣,都是从社会的底层通过个人努力尤其是通过科举达到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因为与其说这些人维护百姓利益,还不如说是维护他们从小所接受的儒学教育,而儒学的政治核心理念之一便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在这个所谓“臣”的群体道德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从秦汉开始大一统的国家以后,就一直存在着帝王,而君权和臣权的制衡,也就成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最主要的构架。另外,臣还分为内臣和外臣(内臣一般多为皇帝私人利益服务,而外臣的职责则更应以国家为重,这是内外臣的言论倾向性的出发点的区别),而权力也要区分地方和中央。更进一步从人事制度来说,君(或者贵族)自然是要世袭的了,而臣从何而来呢?如何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呢?所以作者紧接着谈论了选举制度。我们注意,作者说的是“选举制度”而非“科举制度”,其意义就更加深刻了。再进一步,社会总是有阶层的,广大老百姓要生活,就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而总有另一批人要生活,却又想不劳而获,所以作者紧接着告诉大家,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是如何不劳而获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制度。最后,任何一个国家都期望四海升平,而一直四海升平却又不太可能,时时刻刻都有“攘外”和“安内”的任务,所以政府必须豢养军队,作者最后关注了兵役制度。关于兵役制度作者最关心的是两点,一个是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练习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练习题 第1题【单选题】 宋词“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反映了宋代( ) A、地域性商帮的崛起 B、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手工业水平的高超和专业市镇的兴起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明朝后期,一些富商大贾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希望政变自身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现象( ) A、动摇了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B、改变了古代中国的阶级结构 C、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和世俗化 D、反映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A、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有所改变 B、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C、农业是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 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 B、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C、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答案】: 【解析】: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学者认为十五年之内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一个大国崛起的路径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然而同时又能发觉中国是个矛盾重重的国家,人们觉得自己身处在一个盛世,但这个盛世却跟自己没多大关系。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制度变革在三十多年里、在一个市场化的取向里不断往前走,但这些年我们又看到了像国进民退这样的景象,看到了权贵资本主义苗头的出现。然而这些弊病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全部都有,我们如何来看待中国经济的成就和困顿,中国自己的逻辑在哪,这是本次研究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重要观察点。 两个分析工具(从经济角度分析两千多年来中国治理的内在逻辑)——“四个利益集团”与“四个基本制度” 一、利益集团的象限分析法 中国两千多年来经济的兴衰波动全部是四个利益集团的互相竞争、互相博弈、互相妥协的结果。 这四个利益集团也可以用来分析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中国有两点特殊性。第一,中国是全球三十大经济体中唯一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其他国家是联邦制、邦联制、共和政体等,而且这个中央集权制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开始的,保持了两千多年。这是中国在政体上的一个重大不同。第二,要管理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必须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经济制度上形成了国有企业体系,即国家以盈利的方式控制能源型、资源型行业。这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除了国家与公民的单纯的赋税关系外,国家又要自己来经营一块“自留地”。 那么中国为什么会保持中央集权制?这与中国和西方的文明演变有很大关系。如果将中西方的历史放到两三千年来看,会发现两者的历史演变非常相近:在早期这两个地方都是部落制国家,通过不断的战争、兼并而变大。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西方是希腊时期,都是各国纷乱的城邦制;然后中国开始搞一个集权制改革的实验,即公元前360年的商鞅变法,在西方,公元前354年,亚历山大开始购并整个希腊城邦,中西方同时出现了帝国思路,进行集权制改革;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二世纪之间,比如汉武帝第一次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西方几乎在同时西方罗马出现了凯撒大帝,罗马由共和政体走向帝国政体,两边都慢慢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从公元二世纪到五世纪,中国出现大分裂,三国魏晋南北朝,几乎同时西罗马瓦解,自此之后中西方走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轨道上去。中国在六世纪以后隋唐又统一,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分裂过,但西罗马瓦解后再也没有统一过。如果说它有过统一的特点的话,就是2002年欧洲地区出现了欧元,在货币意义上进行了一次统一。 中国从汉以后,我们的文字、语言是一样的,一直处在统一的语言状态下(以及统一的宗教、道德认知状态下)。但是在欧洲,当年罗马地区用的拉丁文已经变成死文字,出现了英语、德语、法语等等各种各样的语言。中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因此,当统一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深入到每个人的骨髓之中的时候,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就有了天然的土壤。我们相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城市一个政党一个利益集团能够以他的力量管制住这个国家,保持这个国家不产生分裂。这个问题仍然是未来中国所有搞顶层设计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即在中国搞任何一个经济变革和政治改革,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的统一,这是两千多年来根深蒂固的逻辑。如果会影响到统一,那么经济变革和政治改革还能不能走下去,以何种方式走下去。 当中央集权制变成一个根深蒂固的模式,在这个国家建立以后,所有的经济变革都是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的。那么这四个利益集团要一次一次的进行利益调整。因为大家不能决裂,简单的话分成N多个国家就完了,但中国必须在一锅里讨论这些问题。所以中国就出现了几个大的问题。 比如四个利益集团不断地发生变形。可以分为三种大的变形。 A、在某些时候当中央政府非常强大,无产阶层数量非常多,而地方政府没有话语权,有产者很弱小,就出现这种结构。它有如下表现:国家非常稳定;经济活力非常缺乏;有产者逐渐减少;国民经济由非常强大、稳定逐渐走向衰竭,然后又慢慢开始变形。

论述类文本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布罗代尔的“世界时间”概念,我们可以说,在12世纪之前,“世界时间”的钟摆是在东方,在中国——在洛阳,在长安,在汴梁,在泉州。然而之后,这个钟摆开始悄悄地摆向了西方,摆到了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然后到西班牙,到荷兰,到英国,最后又到了北美洲。“王安石变法”正处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尽管当时没有一个人感觉到了这种变化。 造成“世界时间”大挪移的原因,不是自然性的,不是资源性的,而是制度性的,首先是政治制度,然后是经济和文化制度。 欧洲自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瓦解后,就进入了漫长的“黑暗中世纪”,9世纪爆发黑死病和大饥荒,其文明水平和经济能力与东方的中国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当汴梁、临安人口超过一百万时,同时期的欧洲城市要小得多,一般只有数千人,规模最大的威尼斯、那不勒斯和巴黎等,也不过数万人口而已。不过到了11世纪,欧洲却发生了一些前所未见的社会变革。 1085年,宋神宗驾崩的那一年,在意大利北部出现了中世纪之后的第一个由市民选举执行官的城市——比萨城,这意味着“自由城市”的诞生。从11世纪开始,大量失地的欧洲农奴纷纷逃离封建领主所控制的城堡庄园,来到没有人身管制的城市,根据当时的欧洲法律,他们只要在城市里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自动地成为“自由民”,因而有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城市自治是商业自由的土壤,自由成为新生的市民阶级的合法权利,他们在这里经商,并尝试着建立自治机关,比萨城的自由选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就在比萨成为“自由城市”的两年后,1087年,也是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众多自由学者聚集在这里,研究古老的罗马法典和医学。到1158年,皇帝费德里克一世颁布法令,规定大学作为研究场所享有独立性。独立的大学体制的建立,让欧洲的知识精英与国家权力之间形成了平等钳制的关系。 发生在王安石年代的这两个事件具有分水岭般的意义。自由的城市催生自由的商业,自由的大学催生自由的思想,而自由的商业和思想又是人类文明走向现代社会的两块奠基石。 相对于欧洲的这些新变化,宋代中国尽管拥有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商业最繁荣的城市集群,建立了遥遥领先于同时期欧洲的经营模式和工商文明,但是,在社会制度的创新上却开始落后了,相反,王安石的变法更空前强化了政府的管制能力。在欧洲所出现的“自由民”、“自治城市”、“私人财产的合法性原则”、“对君主权力的限制”等法权思想,对于强调中央集权的中国而言,根本没有萌芽的土壤。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时期,城市与学校一直为政权所牢牢控制,这是东西方文明走向不同演进道路的根本性原因。放眼未来中国,能否真正建设好现代文明,城市与大学的自由度仍是重要的观察指标。 所以,11世纪至12世纪常被称为中西方文明的大分流时期,是“世界时间”的钟摆从东向西摆动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解读“王安石变法”,当有新的体味。 (选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有删节)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变法”正处在“世界时间”钟摆到达东方的历史时刻,尽管当时没有一个人感觉到了这种变化。B.自由的城市催生自由的商业,自由的大学催生自由的思想,城市与大学的自由度是观察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从历史得失看中国政治 中国的政治,从传统政治到现当代政治,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锤炼,经历了几次彻底的大变革,中国的政治于是变成了今天的摸样。虽然一直在变革,但有一点恐怕是从来没有改变的,那便是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理想国。这一理想国或许是大同世界,或许是皇权专政,或许是民主制度,亦或是现在的中国制度……尤其是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被尝试了遍,在政治这条路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向前,一直在寻觅。 那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钱穆从汉、唐、宋、明、清五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来谈,每个朝代他都从中央、地方、监察、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出发,谈到了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是一面明镜,无论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会成为历史,一切的功败都将得到历史的定论。 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是贯穿全书来自于钱穆从历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得失里看到的结论。 钱穆先生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政治制度频繁变革的这么一个时期,当时,大批的有识之士们都在为了“解放”中国,为了“废除封建 制度、建立民主共和”而奔走相告。他眼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充满了变革、充满了未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注定了让作者这么一个有着中国根又忧国忧民之人又重新翻开了中国的历史,去传统政治里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这里的传统政治制度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是制度,一是人事。这或许跟中国的传统紧密相关。作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了解一代的制度就要精通一代的人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独特的有着其本身的历史特点的,只有适应其自身特点的能够在其时其地有价值的制度都应当得到中肯的评价。 在作者看来,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有绝对的利或者弊。“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的制度,结果别人的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这就道明了我们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必须深入到

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十七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十七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点74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4) 考点75 外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5-7) 本试卷共七道主观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119年,桑弘羊和张汤向武帝提议,向全国有产者征收资产税,是为“算缗”。根据颁布的“算缗令”,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都要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规定凡二缗抽取一算,即一次性征收百分之十的财产税。而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算缗令”颁布后,有产者大多不愿主动申报,出现了“富豪皆争匿财”的景象。两年后武帝颁布“告缗令”,鼓励举报,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此令一出,中产以上的家庭几乎都被举报,社会秩序顿时大乱。朝廷内部对这一法令颇多非议,武帝不惜用杀戮的办法来对付所有的反对者,武帝委派张汤、杨可、杜式等酷吏严格落实“告缗令”。 这场举报运动持续推行三年之后,“告缗遍天下”,中等以上的商贾之家,大多被告发抄产,政府没收了难以数计的民间财产以及成千上万的奴婢,连皇家园林上林苑里也堆满了没收来的财物。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税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税制改革的影响。 2、(15分)材料公元前385年,公子连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在位期间致力于社会改革。秦献公元年,废除“井田制”而继续推行“初租禾”,即按实际土地面积征收实物税。同年,下令废除实行了300多年的人殉制度。 秦献公二年,将都城从奴隶主聚集的旧都雍城迁到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秦献公六年,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进行管理。秦献公七年,秦国初行为市,开始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抽取营业税。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秦献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葬于嚣困,其子秦孝公继位。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训练三

小题训练三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质……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制 D.郡县制 2.《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 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 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 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这三种经济 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作者意在强调 A.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B.区分清楚三个时期的经济形态 C.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 D.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 3.右图是《明清时期国内各区域市场分布示意图》,它较为充分地反映出 A.小农经济的自给性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据此推断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A.中华民国建立导致了社会动荡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变化 C.深化思想启蒙以促进国家革新 D.共和体制还不足以革新国家 5.19世纪末,定居温州的英国传教士苏慧廉曾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中国男孩在教会学校接受人种知识测试,老师与他的回答如右图中所示。这一对话实质上反映了当时国人A.对西方的了解加深 B.已经接触西式教育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D.民族自大心理尚存

6.下表为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日本在1920年达4278家,1928年达8 926家)。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各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一战后各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 D.各国开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 7.“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 A.管制经济资 源以达成真平 等B.致力 劳资和谐以求 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8.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D.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 9.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文革”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最新范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主要描述了从汉代到清代的政治政策,包括政府组织结构、选举政策、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并加以分析它的好坏及对历史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财政方面讲述中国历史政治得失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中国历代的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源于税收收入、国家对某些行业经营权的垄断(比如盐铁专卖)等。以下是对各个朝代赋税制度的简单概括。 汉代对于田税,有“十五税一”、“三十税一”、甚至“百一之税”的政策,这么低的税率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税收负担,可以说真正地做到了轻徭薄赋。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未能“平均地权”,这就让地主钻了空子,造成了地主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现象。汉代设立的“征”,即山海池泽之税,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盐铁政策”的设立使国家垄断盐铁的经营权,盐铁变成国营和官卖。这同样大大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盐铁专卖”是国营企业的源头。

唐代实行的“租庸调”更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并且它“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使得大家都有土地,并且“四十税一”,税收的税率也较汉代有所降低,这个制度就较为完善地解决了汉代旧制使得贫富差异明显的问题。但是好景不长,后来为简化税收手续而设立的“两税制”——这一中国田赋制度上的最大变更,又加重了税收,也加大了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宋代的赋税制度大体也是延续着两税制,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历史遗留下来形成的“差役法”,为了避免地方私家为政府办公差破产之苦,政府制定了“免役钱”,出发点是好的,但需要人人出钱免役,有些荒唐,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明代有“皇册”和“鱼鳞册”,鱼鳞册在开始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兼并之风的增长,但积久弊生,民间借舞弊取巧仍能悄然兼并。明代的“一条鞭法”最初实施的时候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简化了税收的手续,但只适合在局部地方实行。实行的后期存在很大问题。 清代的赋税制度,所谓“地丁摊粮”,只收田租不收丁口税,表面看上去很仁慈,像是减少了百姓的税收负担。但其实,两税制的时候早已把丁税摊入地租,这一制度并没有减轻百姓的负担,它只是清政府欺骗性的“仁政”。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心得 篇一: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 一部简明中国商业史——读《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齐国宰相管仲翻开历代经济变革的新篇章,实行“四民分业,士农工商”“盐铁专营”等政策,一时间,民众安居乐业,齐国一跃成为霸主。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他当政54年,一改前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治武功,一举把帝国拉回到高度专制集权的轨道上,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等一系列律令,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来强兵,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是工商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然而,当世界步入工业革命时期,因种种原因,它远落后于世界各国,备受欺凌,成为“东亚病夫”。经历百年跌宕之后,公元1978年,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在21世纪初,中国重回强国之列。 …… 两千多年间,中国历经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革,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代经济变革,基本的衍变逻辑是什么? 吴晓波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用一副六字对联加以说明:上联——“发展是硬道理”;下联——“稳定压倒一切”。这两句名言都出自20世纪末的大改革家邓小平之口。在吴晓波看来,就是发展与稳定 的辩证史。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是吴晓波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著作。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雄厚的笔力,由春秋时期的“管仲变法”开始,横跨了2700年,最后到当代改革开放,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比照和叙述了历代经济变革和工商变迁,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深入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是第一部整体叙述中国商业史的编年体著作。 吴晓波在导论中引用了熊彼得的名言:“人们可以用三种方式去研究经济:通过理论、通过统计和通过历史。”表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篇一】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

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说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宋之于唐,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无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个对于太祖本身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给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专制,对于打江山取得政权的太祖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实际上是很多困难的。虽然后来也新设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3000字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3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3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3000字范文: 个人觉得,办公室围绕打造“四味”机关,大力倡导读书,甚至在百忙之中拿出专门时间听取读书心得感悟,是一件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事。从知识获取的途径来说,可以对生活实践感知感悟,可以与他人沟通交流,可以徜徉书海,其中只有第三条最不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花费的成本最小。从读书的效果而言,既可以陶冶自身情操,可以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还可以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工作。所以,办公室的倡导,无论对于我们个人、家庭还是工作,都大有裨益。 我是今年8月7日到综合室帮助工作的。来之前的几年里,我们家庭也把读书作为生活、工作的重要内容,家里不安电视,电脑一年开不了几次,每年固定拿出大约三千元左右购买书籍,全家读书50本以上。今年三月,被评为诸城市百户文明和谐家庭。来到综合室之后,除了充分感受到任劳任怨的实干意识、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外,对各位领导同事持续学习的进取精神感受颇深。大家在高标准、高效率干好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休息、吃饭等边角余料时间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能力,让我个人受益匪浅。 下面,谈谈《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的一些感悟。2012年先

后读过《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和《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是我读的第三本吴晓波的书。 2015年6月,一大学同学推荐并从北京邮寄了这本书,乍看书名,就深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平时读历史,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更替、文化传承了解的多一些,而经济变革则少的多。马克思一个经典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对每个朝代的经济不够了解,就很难全面理解这个王朝为什么有这样的政治事件和文化,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偏安一隅的秦能够一统关东六国?为什么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和元朝的曲很发达?为什么明清的小说鼎盛一时?这些问题在经济上可以找到很好地解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了解古代经济知识非常重要。但是,这里面有三个难题,一个是古代记录较少而且散乱。不同于军事、政治、文化,古代经济一直躲藏在历史的角落里。《史记》成书之前,经济材料大多散布于各类书籍,而且与农耕水利等混杂在一起。司马迁对汉代以前的经济活动进行了挖掘,形成了《货殖列传》,但仅仅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一篇。《汉书》一百二十卷,只有《食货志》一卷记叙上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二是年代久远阅读起来晦涩。这些文言文相对晦涩,名字术语很多,经济活动用现在的知识不容易解释,这就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困难。三是中国经济学起步晚。经济学科是个小青年,直到近代建立了独立的经济学科和引入西方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之前,经济都不是独立学科,更遑论与政治、经济的交叉研究。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xx: 关于xx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鲁红杰一钱穆先生所说: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事实上汉朝时期,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而非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实际领袖。“三公九卿”制度为政府高效有序的运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在唐代,相权被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会议决定。换句话说,唐代的宰相实行的是“委员制”。唐代的定旨出敕之权,实际上是被中书省所操控,皇帝只同意画敕即可。宋朝时期,皇室蓄意减夺宰相职权,设立“政事堂”、“三司”、“考课院”等机构。同时,君权与相权之间也有相应的调节: 皇帝——>宰相——>谏官——>皇帝。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 明代则废宰相而设九卿,包括六部尚书,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院。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变,一系列的大权,就集中到皇帝身上。清代延用了明朝的六部尚书、内阁的制度,并且清代的专制程度与明代相比明显要加强了。 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至于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钱穆先生举在书中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唐中宗因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而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当时唐中宗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政治,并不是全由皇帝专制。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钱穆先生在《前言》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

历史经济变革读后感 2014年,民建北京市委理论委员会开展系列读书会活动。我利用春节期间休息,一气 读完了钟瑛主任推荐的吴晓波老师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不由得心潮澎湃,感触良多。此书以时间为轴,在东西方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打破时间壁垒,重构历代变法全貌;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革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以建设性的理性心态,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探研本国的历史轨迹及可能的前途;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我们知道,对一个事物的把握,不仅要从感官上对事物的形态进行了解,还要了解事物所处的周边环境,更要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规律及所处历史阶段。同理,对经济的学习,不仅要横向,也要纵向,不仅要微观,更要宏观,不仅要重点,也要全面。 书中吴晓波老师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最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大崛起与其说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倒不如说是两千年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我们迄今仍有陷入历史的闭环逻辑的危险;第二,中国经济制度上的“结构性缺陷”,是一个“建设性结果”,它与维持千年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在看得见的未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很可能是一次以自由市场化为取向,以维持“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这次变革的时间长度很可能超过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长度。 作为一本经济类的书籍,《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没有华美的文字,只有对历史朴实的描述,引经据典,展示了中华民族经济发展变革的背景、思路、内容和成果,说明了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不是停滞而是探索和发展的,洞悉上下五千年来华夏国家当权者治理国家经济的方针,并通过历史改革事件分析,为当今中国改革提供借鉴。 自春秋战国时期200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不仅是简单的朝代更迭和轮回,对发展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创新,努力调整和平衡国家中央政权、地方政府、有产阶级、无产阶级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管仲、商鞅、桑弘羊、王莽、刘晏、王安石、朱元璋、李鸿章、宋子文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陈云、邓小平、朱镕基等人,都在历史中留下了经济革新的印记。 中国的朝代更替、集权与放权,表面是历史英雄人物个人的强弱促成的,实际深层的推动力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历经诸侯割据兵荒马乱的时代,人民苦不堪言,流离失所,就慢慢盼望统一、集权、安定的强势国家出现,于是就容易出现一个儒家模式管理的国家;在长期等级森严、教条、迂腐的国度,人民慢慢就盼望自由无束的生活,于是国家就容易转换到道家的模式。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就不断在儒家和道家两种模式中转换,分分合合。经济管理其实也一样,集权利于国家应付内忧外患的紧张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放权利于地方和商业,容易搞活商业,促进经济发展。任何一项改革都应是适应时代潮流和国家人民需要的,否则就会流产,甚至改朝换代。

推荐总结-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篇一】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说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宋之于唐,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无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个对于太祖本身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给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专制,对于打江山取得政权的太祖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实际上是很多困难的。虽然后来也新设了内阁大学士,但此职位官位太低,作用不大。到了后面,甚至还出现了太监干政,皇帝的事情让太监代劳,太监成了“真皇帝”,长期以往,被清兵取代也是必然。明朝的选举制度还是科举,可是已经变成八股文了,按作者钱穆先生理解,八股文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律诗。 最后,是关于清朝,对于清朝,我和作者钱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说前朝治国理政都还是制度的话,那么清人治国只能说是玩弄法术了。清代的中央政府在钱先生眼里就是一个部族统治的工具,以至于皇帝的集权达到了最高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班级:博雅1204 姓名:王新 学号:1230020187 2013/11/3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 2012年6月 前言 初拜读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本子,觉得钱先生有极为深厚的国学功底,一言一语都极富有极深国学的积淀。用字之简练,每字皆为所指,钱老用词的谨慎细致可窥一斑。至于内容,由于是演讲稿的形式,较钱老其他著作的文言写作,晦涩难懂,此本小书浅显易懂,言简意赅,较易理解。在随后的几遍细读之后,更是受益匪浅,亦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其一,全书的分析思路将中国古代政治的研究集中在“人事”和“制度”两大维度上。包括有四个层次,分别为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和兵役制度。行文想借助这些制度的沿革来浅窥我国古代的政治得失;其二,全书的论述特点为以朝代划分为主,各类制度划分为辅,注重分析比较分析;其三,在书中十分注重辩证法及研究历史方法.钱老在书中提到了研究历史的方法,尤其是时代意见和历史意见的关系,这些历史逻辑对我的启发很大。 以“时代意见”和“历史意见”的辩证为主的全书辩证分析逻辑 将之作为全文的第一个小标题是想突出其的重要性。在分析一本书之时,尤其要重视全文分析逻辑,把握论述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叙述全书时的用语和措辞,及作者的思路和全书的重点线索。把握住全书的思路,对于理解全书大有裨益。故,在谈全书之前,我还是想就全书线索及论述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钱老在此书的引言部分,提出自己对历史分析方法的意见。稍加提炼,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矛盾论、发展观、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时代意见和历史意见的辩证统一等几种方法上。 就矛盾论而言,钱老认为“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相互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个分裂,绝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1这句话可谓十分精炼。我们在分析每个政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时有必要将之放在那个时代的制度整体体制下作通盘考虑,如果忽视制度之间的联系,必然会陷入割裂的分析观中,不能全面的认识整个政治制度的得失。“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然无疑的。”2在政权的运行过程中,诸如政治改革,政策推出皆有其目的。必然当世有某种社会或官僚阶层内部的矛盾而采取的诸多政策改动。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 2012年6月第2页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 2012年6月第2页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读书报告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读书笔记 内容摘要 通过阅读吴晓波先生的著作《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我颇有收获。作者选取了中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直到21世纪发生的对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的11 次经济改革阐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读后给我很多启发。本文针对此书的内容和观点,结合当下中国的经济状况和改革趋势,做一简单的陈述报告和分析。 关键字:经济改革集权国进民退 目录

一、对本书主旨及内容的概括 (一)中国古代经济改革 (二)中国近现代经济改革 (三)对本书主题与中心思想的分析 二、“国”与“民”在经济层面上的关系的思考——基于对近现代经济改 革中出现的六次“国进民退”的分析 三、结合历代经济改革对十八大以来的经济政策的分析 四、总结——从历代经济的变革,来理解当前的中国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 一、对本书主旨及内容的概括 吴晓波先生在本书《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分十二讲对中国从古至今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对中国经济乃至整体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十一次经济改革进行了较为简单而清晰的描述,给出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书中虽无明确的划分,但是根据改革发生的时间,大致可以将书中提及的经济改革划分到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之中来。首先,本文将对书中的内容做一全面地概括,并对全书的主旨进行简要的阐释。 (一)中国古代经济改革 本书中涉及到的中国古代的经济改革包括管仲变法,商鞅变法,汉武帝变法,王莽变法,世民治国,王安石变法,明清停滞。 第一讲“管仲变法”以“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为副标题,对管仲经济思想的总体评价是“尊重市场规律的国家干预主义”。具体而言,书中提到:管仲以“士农工商”四阶层的划分开创了全社会宏观上的行业分工;鼓励商品经济的发展,倡导奢侈消费;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盐铁专营”、“国家投资”等方式实施宏观调控;以商止战,开创关税同盟之先例。管仲第一次建立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其强调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讲“商鞅变法”描述了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经济改革,如其副标题所言,商鞅是“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变法期间,国家控制了几乎所有重要的生产资料,排斥、部分禁止商品贸易,打压商人阶层,鼓励农业生产,辅以军爵、郡县等政治制度,国民经济完全服从于国家的目标。 第三讲“汉武帝变法”介绍了汉初“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和大臣桑弘羊的国营化经济政策,具体包括铸造钱币、盐铁、酿酒专营;流通领域的均输、平准二法;税收层面的告缗令与算缗令等。这些经济政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具有顶层设计意味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第四讲“王莽变法”立足于王莽和汉武帝变革之前全国的经济背景不同,以“第

心得体会: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最新)

心得体会: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最新)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