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3个阶段

1.基本建立阶段(1844—1913年)

①中央银行数量很少,大多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而来

②集中垄断货币发行,央行主要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服务

③央行制度建立与法律制度并存,法律法规对央行制度建立作用大;如,美、日

2.推广阶段(一战—二战)

①大多是运用政府力量认为设立的

②普遍建立了货币发行的准备金制度,规范货币发行

③开始注重与政府关系的协调

④开展了再贴现和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3.完善阶段(二战后)

①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加强

②确立了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③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套运用,中央银行监管的手段不断完善

④各国中央银行的国际金融合作不断加强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1.按机构设置划分

(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①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大多数国家)中国、印度

②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美国、德国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前苏联、东欧、1983年前的中国

(3)准中央银行制度新加坡、马尔代夫、沙特阿拉伯、我国香港

(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欧洲中央银行(西非、中非、东加勒比海)

2.按资本构成划分

(1)股份制性质的中央银行

①国家拥有部分股份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等

②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美国联储、瑞士、意大利

(2)国有化的中央银行(大多数国家)中国、英格兰、法兰西、加拿大、荷兰、印度(3)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韩国

(4)多国共有资本的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

3.按隶属关系划分

(1)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美联储、德意志、瑞典国民银行

(2)由财政部领导的中央银行制度英格兰、法兰西、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3)对政府(首脑)负责的中央银行制度丹麦、前苏联、中国

●中国人民银行:一元式、国有化、对政府负责的中央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单一二元式、股份制(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独立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单一一元式、股份制(国家拥有部分)、由财政部领导的中央银行

●英格兰银行:单一一元式、国有化、由财政部领导的

●德意志银行:单一二元式、独立的中央银行

●欧洲中央银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多国共有资本、独立的中央银行

●法兰西银行:单一一元式、国有化、由财政部领导的

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

1.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大多数国家,美、英、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

2.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前苏联、中国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

3.以经济区划为主、兼顾行政区划划设置分支机构

日本、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南斯拉夫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概念的理解

衡量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强弱的因素

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大小

2、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

3、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及权力大小

4、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

5、中央银行的财务自主权的强弱

6、中央银行最高决策机构的组成

●独立性较强:德国联邦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瑞典银行

●隶属财政部、名义上弱实际较强: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

●独立性较弱:意大利银行、法兰西银行

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1.发行的银行

2.银行的银行

3.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的业务

1.资产业务,是指其资金运用的业务,主要包括贷款业务和再贴现、有价证券买卖业务、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等;

2. 负债业务,是指其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发行业务、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和资本业务;

3. 清算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 ●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1.信用放款;2.担保放款;3.抵押放款 ● 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货币发行与回笼的程序

1. 联邦储备券通过联邦储备银行发行

2. 货币发行代理人对联邦储备银行提出的货币发行申请和上交的作为抵押的证券价值审

查核实后,将合格的发行抵押品如数交割,换给同等数额的现金

3. 对于经流通以后回到了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券,由联邦储备银行送还本储备银行区

货币发行代理人

存款业务 准备金存款:是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照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是为保持

●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人民币

1. 发行库与发行基金

调拨

2. 业务库与现金调拨

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以及应付日常支付需要而准备的资金。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商业银行存款总额来决定;一部分是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它是由商业银行自愿存在中央银行账户的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1.由于金融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不发达,中央银行往往发行中央银行债券作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对象

2.当中央银行买进已发行的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进而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则货币供应量减少

全额清算:每笔支付指令都从付款银行传至中央银行,并分别通过付款银行和收款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账户进行清算

轧差净额:第一阶段:双边净额清算、双边轧差涉及到每对银行间应收款和应付款的对冲第二阶段:多边净额清算:多变轧差即把体系中的其他银行都考虑在内,每个银行计算出自己的总的净头寸,也就是每个银行只需进行一笔清算。

支付体系的金融风险

1.客户信用风险

①客户在银行账户中没有足够的资金,而银行却允许其进行非现金结算,这可能是由

于客户向银行保证当日将足够的资金存入账户

②客户所接受的支付转账工具不能兑付

2.清算代理人风险

是一种因提供清算服务的清算代理人破产而引发的系统风险

3.清算风险

①流动性风险,即当一家银行因某种原因不能履行清算责任时的清算风险

②信用风险,即当收款银行假定付款银行当日结束时会将款项转入客户账户,而先行

对客户兑付时就产生了信用风险

国民账户可以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总收入(GNI)、可支配国民总收入(GNDI)三个方面来表述其总产量

GDP的计量

1.生产法(新创造的价值/经济增长发生波动时可以从各部门角度找到波动原因)

GDP=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各部门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一定时期内收入流量的总量及构成状态,从而调节融资的方向和控制部门支出

构成)

GDP=W+OS+TSP(W—劳动者报酬OS—企业的营业总盈余TSP—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3.支出法(全社会各项最终使用的支出/掌握经济增长的需求总量及构成元素,分析造成经

济短期波动的需求原因,为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找到着眼点/考察宏观经济问题的主要分析工具)

GDP=C+I+(X—M)(C—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最终消费I—总投资,固定资本的形成及库存的变化X—商品和非要素服务出口M—商品和非要素服务进口)

GNI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

GNI=GDP+YF(YF—表示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

GNDI指本国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原始收入的基础上,进过与国外的转移支付收支之后可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收入

GNDI=GDI+TR(TR—净转移)

→S—I=X—M+YF+TR(S—国民储蓄)

这一公示表明,任何外部的不平衡都会反映在内部(国内)的不平衡上,及居民在国内商品

和劳务上的支出金额或称消费和投资的金额,大于或小于国内产量,其差额应该是与国外交易的净额。

国际收支账户:判断经济是否存在对外失衡的问题,并作出是否需要调整政策来纠正这种失衡的决策

1.记账方法:

①记在贷方:出口、引入本国外汇收入、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②记在借方:进口、资产增加、负债减少、储备增加

2.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的失衡——顺差或逆差的产生主要变现为贸易差额和经常账户差额

贸易差额是货物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额

经常账户差额是经常性转移的贷方和借方的差额,等于一国经济中有交易产生的净国外资产头寸的变化

3.资金和金融账户

4.经常账户的逆差必须通过增加对外负债或减少外汇资产来弥补,这些金融流量就构成了国际收支的资本与金融账户

5.储备和融资

总体差额:经常账户差额与所有非融资性的资本和金融交易差额之和

总体差额的逆差通常通过减少国外净资产来弥补

货币账户:货币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通常通过其货币账户来反映

货币账户分类

基础货币(负债):即储备货币,主要有流通中的货币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所组成。还包括可转让存款、其他存款、中央银行发行的广义货币证券等。

当投资不足,国内储蓄大于投资时,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余额是顺差,资金由国内流向国外,反之,当投资大于储蓄时,经常账户出现逆差,资金由国外流向国内。

货币政策的一般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性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3.稳定物价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矛盾

4.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矛盾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近期目标

①短期利率

②基础货币

③ 存款准备金 2. 远期目标 ① 中长期利率 ② 货币供应量

③ 信贷规模: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度 直接影响货币供应的总量

信贷规模的数量构成包括存、贷款总额两大部分,且存、贷款总额一般表现为同增同减的变动趋势,贷款总额减去存款总额就是流动中的现金 ④ 汇率

中介目标的矛盾/选择何种中介目标 1、 来自商品市场的冲击(IS 曲线) ① 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使之保持不变。商品市场的冲击使得IS →1IS ,总需求 10y y →,

利率 10r r →

② 以利率为目标,利率被固定在 0r ,IS →1IS →2IS ,需求'2'10y y y →→, 波动明显

大于①中的波动

2、 来自货币市场的冲击(LM 曲线)

① 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稳定货币供给但不稳定货币需求,假定货币需求减少,LM →

1LM ,总需求 10y y →,利率 10r r →

② 以利率为目标,利率被固定在 0r ,名义货币需求曲线为d M ,初始供给曲线为s

M ,初

始均衡利率为 0r ,初始货币存量为 0M 。假定货币需求曲线移到d

1M ,由于利率被维持在 0r ,所以不得不把货币供给移到 1M

货币需求的减少把LM →1LM ,但利率被固定在 0r ,所以总需求 0y 将由IS 曲线和目标利率 0r 的水平交点决定。这是因为LM 曲线向1LM 内生性移动,产生了一个适应性的货币供给减少,把该曲线回移到LM ,因此不论货币需求的外生变动如何,总需求总

保持在 0y ,利率保持在 0r 。

如果冲击来自商品市场,使总需求波动变动最小化的目标要求以货币供给量为目标,如果冲击来自于货币市场,则要求以利率为目标

再贴现作用机制

1. 再贴现政策影响中央银行借款的数量——从而改变基础货币和货币价格

2. 中央银行对贴现率的控制,使它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经济中的利率 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1. 优点

① 其具有告示效应和制约效应

② 中央银行运用该政策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③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2.缺点

①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

②告示效应有一定的局限性

③如果中央银行把再贴现利率顶在某个固定水平上,市场利率和贴现率之间的利差会

使贴现贷款的规模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产生较大的变动,进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波动,而这种波动并不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反而使得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更加困难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改革

1.公开市场操作的改革

2.利率市场化改革

3.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

4.再贴现政策的改革

5.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

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1.根据金融监管权力的分配结构和层次划分的金融监管体制

①双线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

②单线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

③集中单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2.根据监管主体数量划分的金融监管体制

① 单一全能型

② 多头分业型

3.按功能和机构划分金融监管体制

①统一监管型

②分头监管型

③牵头监管型

④双峰监管型

⑤功能监管型

金融监管的手段及方法

1.手段

①法律手段

②技术手段

③行政手段

④经济手段

2.方法

①现场检查

②非现场监督

巴塞尔协议的内容

1.资本的组成: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资本应维持一定的比例,核

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一半,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

2.风险加权的计算

3.资本充足率的目标

4.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 二、设立中央银行的客观必要性 1.政府融资的要求 2.统一银行券发行的要求 首先,银行券的流通范围依据发行银行的实力、资信状况、经营状况和分支机构设置状况而不同,一些中小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流通范围非常有限,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银行林立,竞争加剧,难免发生恶意挤兑的情况。 第三,银行券种类过多,给银行、企业间的交易与支付带来困难,使得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一旦某种银行券不能兑现,造成的连锁反应危害极大。 第四,商业银行独自发行的银行券,往往发行数量过多、准备金不足;或经营管理不善而发生兑现困难,从而引发信用危机,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3.统一票据交换、清算的要求 4.最后贷款人的要求 5.金融监管的要求 三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的问题 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的问题 4.关于金融业稳健运行的问题 5.关于政府融资的问题 四、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从业务活动来看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是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具有银行固有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有特殊性: 地位——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经营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 经营对象——以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 业务范围——特有的业务权利 业务特点——存款不支付利息 资产特点——资产具有最大的清偿性 (二)从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来看: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构。

和一般的行政机关不同: 调控手段——侧重经济手段 调控过程——分层、间接实现 有一定的独立性——受政府制约又独立于政府 五、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及其表现 (一)发行的银行 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成为央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货币发行的垄断程度 1.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 2.最低限度的竞争性发行。 3.完全自由发行 (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 1. 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 2.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定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 3. 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具体体现: 1.代理国库(接受国库存款、为国库办理支付和结算、为国库代收税款、办理公债的认购、推销、还本、付息等) 2.向政府提供信用(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透支、)(购买公债:一级市场上购买、二级市场上购买)、(对商业银行的政府债券抵押贷款) 3.政府经济顾问,向政府提供国内外货币政策和金融事务的技术性建议。 4.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 5、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6、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三)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 2.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 3.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中央银行学总复习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3*5) 1、中央银行P5中央银行制度P5 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2、最后贷款人P15 意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向中央银行融资是最后的办法,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则是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否则便是发生困难银行的破产倒闭。 3、货币政策P187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政策传递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4、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P57 是其开展货币发行业务和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点的资产负债表上。 5、货币发行P80

货币发行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两者通常都被称为货币发行。 6、存款准备金制度P74 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7、发行基金P85 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8、道义劝告P230 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 9、窗口指导P230 是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

中央银行学复习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两大政策 答: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控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通过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影响一般物价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国际收支的变化等,进而实现币值稳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目标的公共政策。 2.简述中央银行的特点 答: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对存款不支付利息;受政府制约但又独立于政府;中央银行的资产具有最大的清偿性。 3.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类型):一元中央银行体制,二元中央银行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央银行体制,准中央银行体制,跨国中央银行体制。 4.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全部股份为国家所有,公司股份混合所有,全部股份私人所有,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5.简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 答:垄断货币发行权,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目标,独立选择货币政策手段 6.简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涵义。 答: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负责具体制定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必须以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为根本目标,遵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货币信用规律,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包括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独立性和为实现最终目标使用货币政策手段的独立性。 7.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答:(1)金融是社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服从国家根本利益。(2)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一部分,财政政策需要货币政策配合。(3)在特殊情况下,如遇天灾人祸需要服从政府领导和指挥。 8.决定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因素。 答:(1)法律地位(2)隶属关系(3)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4)决策机构的组成(5)中央银行的检查(6)收入来源及其支配 9.负债业务包括哪些业务? 答: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资本业务。 10.货币发行的原则及理由。 答:垄断发行原则、信用保证原则、弹性原则。理由是(1)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可以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混乱、便于中央银行制度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调节流通中的货币。(2)通过建立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使货币的发行与贵金属或某些资产保持一定的联系,既对货币发行产生一定制约作用,也有利于提高货币的信誉,维护货币的稳定。(3)货币发行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经济状况变化的需要。 11.简述人民币的发行原则。 答:(1)经济发行的原则,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发行货币;(2)计划发行的原则,即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发行货币;(3)集中发行的原则,即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在中央银行,禁止其他单位擅自发行货币 1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什么? 答:再贴现贷款,贷款,证券,黄金外汇等

中央银行学总复习(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3*5) 1、中央银行P5 中央银行制度P5 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她所有银行与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得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得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2、最后贷款人P15 意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她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向中央银行融资就是最后得办法,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则就是承担最后贷款人得角色,否则便就是发生困难银行得破产倒闭。 3、货币政策P187 就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得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与控制货币供给量与利率等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得方针与措施得总与。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得政策工具、监测与控制目标实现得各种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政策传递机制与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4、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P57 就是其开展货币发行业务与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得债权债务存量报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得种类、规模与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点得资产负债表上。 5、货币发行P80 货币发行有两重含义:一就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得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得业务库流到社会;二就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得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得数量。两者通常都被称为货币发行。 6、存款准备金制度P74 就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得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得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得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得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得比率与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得变动对既定比率与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得制度。 7、发行基金P85 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得待发行得货币,由设置发行库得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8、道义劝告P230 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与地位,对商业银行与其她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

中央银行学考试卷

中央银行学试卷A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____统一货币发行___与流通和____稳定货币币值___ 的基本保证。 2.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3.支付系统按服务对象及单笔业务支付金额可以划分为__大额支付系统__与__小额支付系统_两类。 4.我国2003年12月人大通过修改的《商业银行法》,将对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权利,从原来赋予__中国人民银行__转移到___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__。 5.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监管主要包括____制定并发布审慎监管政策____和___实施稽核与检查监督__。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 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A) A. 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C.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2.“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体现中央银行作为(B)的职能。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政府的银行 3.在我国,(D )不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A. 财务公司 B.信用合作社 C.金融租赁公司 D.证券公司 4.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理机构分别对金融机构按业务类型进行监管是指(B)。 A. 单一全能型 B.多头分业型 C.单线多头型 D. 双线多头型 5.许多国家的金融立法中都明文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 A )。 A.真实票据 B.国库券 C.银行承兑票据 D.央行票据 6.1999年1月1日启动的跨国界大额欧元支付系统是( D )。 A.CHIPS B.ACH C.CHAPS D.TARGET 7.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B)。 A.提高再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卖出国债 D.提高基准利率 8.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是(C )。 A.货币供给量 B.利率 C.准备金 D.汇率 .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整理

1.中央银行的产生:在资本主义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与商 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程度相适应,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政府性金融机构。 2.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3)货币信用关系 普遍崔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矛盾频繁显现 3.产生的金融基础:(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2)集中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客 观需要(3)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客观需要(4)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客观需要(5)政府融资便利和代理国库的主观需要 4.产生途径:(1)自然演变(瑞典、英格兰)(2)政府立法(美国联邦储蓄银行) 5.发展(2个阶段):一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制度的 普遍推广时期;二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现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发展时期。 6.央行制度推广具体原因:(1)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2)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 瓦会议的影响(3)麦克米伦委员会的影响(4)新国家的产生(5)来自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支持 7.中央银行制度推广时期的特点:(1)大部分依靠政府力量创建,是中央银行发展最快的 时期(2)设立中央银行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3)稳定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4)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的管理与货币信用控制,中央银行的职能逐步扩展 8.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的典型特征:政府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 职能进一步强化。 9.政府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货币政策改革发展的 需要(3)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心得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出现(4)国家干预的实践提供了可借鉴依据(5)加强国际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的需要 10.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表现:(1)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2)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 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3)新的银行法的制定更加明确了中央银行的职责(4)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断扩大并日益成熟(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合作逐步加强 11.中央银行性质: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承担管理一国金融事业、 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国家机关,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12.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的特殊性):(1)调控货币供给量(2)监管和规 范各种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3)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往来于合作,强化一国金融主权13.中央银行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职能作用的特殊性):(1)调控手段:经济 手段(2)调控作用的发挥:比较平缓(有一定时滞)(3)政策制定:独立性较强 14.央行是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目标业务的特殊性):(1)经营目标:不以盈利为目 标(2)服务对象:政府银行等金融机构(3)经营内容:货币发行、金融机构和政府存款。 15.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16.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发行机构 17.作为发行的银行的重要职责:(一)保持币值的稳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掌握货币发 行与流通(二)掌握货币发行准备、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 18.垄断货币发行意义:(1)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的基本保证(2)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 要的标志(3)稳定币值的基本条件(4)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19.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表现: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振幅债券的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④持有 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⑤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监督管理金融业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精讲

第一章 名词: 1.《皮尔条例》:确定英格兰银行垄断发行货币权的特许条例。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和货币发行上为英格兰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奠定了基础。 2.最后贷款人: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即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 3.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两层含义○1中央银行应与政府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 中央银行又不可能完全脱离于政府,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简答论述: 1.中央银行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其发展至今经历了哪些阶段? 中央银行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客观经济原因。 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的普遍化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客观经济原因: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 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 3)调节资金供求,为商业银行提供必要资金支持的需要 4)对金融业统一管理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形成 1)初创时期:1656年设立瑞典银行——1913年美国联邦储蓄体系建立 2)普遍推行时期:一战后——二战后 3)强化时期:二战结束到现在 2.中央银行是如何作为“最后贷款人”的? 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办理票据再贴现、再抵押的方式融通资金,在特别情况下,也可直接采取提供贷款的方式。关键时刻,甚至可以对整个金融体系都起到“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从而起到避免金融恐慌的作用。“最后贷款人”职能确立了中央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对宏观经济有何影响? 1)独立性较强的类型: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政府不得对其发布命令、指示。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享有较强的独立性,当中央银行与政府发生矛盾时,要通过协商解决。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 2)表面上独立性较弱,但实际上较强的居中类型: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但实际上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仍可相对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和采取措施。 3)独立性较弱的类型:中央银行不论在名义和实际上都服从与政府的指令,其货币政策的制定以及相应措施的实行要经过政府批准,政府有权否决或推迟中央银行决议的执行。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不同对于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不同的效果。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A.集中存款准备金 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代理国库 2.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 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3.“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体现中央银行作为()的职能。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政府的银行 4.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 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 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 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 5.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 A.外汇 B.黄金储备 C.有价证券 D.再贷款 6.通常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利率。 A.不小于 B.不大于 C.不确定 7.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买卖证券操作目标主要是()。 A.货币市场利率 B.国债价格 C.基础货币 D.央行票据规模 8.支付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每笔转账业务进行一一对应结算是指何种结算方式()。 A.净额结算 B.全额结算 C.定时结算 D.实时结算 9.1999年1月1日启动的跨国界大额欧元支付系统是()。 A.EBA B.EAF C.CHAPS D.TARGET 10.在支付过程中,因一方拒绝或无力清偿债务而使另一方或其他当事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被称为()。 A.信用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系统风险 D.法律风险 11. 关于我国货币统计表述正确的是()。 A.单独编制货币供应量统计表和基础货币统计表等。 B.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制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 C.采取两种并行的方式:其一,单独编制货币供应量统计表和基础货币统计表等; 其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制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 D.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 基本了解: 1、中央银行形成的基本途径: (1)有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 (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 (一)单一制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前苏联、中国(1983年前)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eg:一些货币联盟: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货币区、欧盟…) 3、中央银行学的资本组成: (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a、国家通过购买中央银行资本中原来属于私人的股份而对中央银行拥有了全部股权b、中央银行成立时、国家就拨付了全部资本金(中、法、英、德…大多是国家); (2)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政府资本>民间资本)比利时、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卡塔尔…(政府资本=民间资本);(3)全部股份资本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美国、意大利、瑞士); (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唯一的国家韩国); (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货币联盟组织) 重点掌握: 1、中央银行的性质: 从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发挥作用来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特使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危机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2、中央银行的只能以及其表现: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a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b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业务往来之间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c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其表现为: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a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负有保持货币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b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和活动;c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其表现为:a代理国库;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黄金、外汇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e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f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g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为何金融稳定;h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项社会公众发布金融信息。

中央银行学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的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2.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微观管理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 3.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____________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4.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_____________所从事的业务。 5.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 B )。 A.提高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卖出国债 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2.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 C )。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 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 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 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 C )。 A.外汇 B.黄金储备 C.有价证券 D.再贷款 4.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遵循公开性原则的目的( D )。 A.有利于公共监督中央银行 B.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告示效应 C.向社会提供金融信息 D.提高中央银行的权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储备货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BE ) A.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 B.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 额准备金) C.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存款 D.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E.邮政储蓄存款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主要有( BD )。 A.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 B.清算业务 C.经营国库业务 D.会计业务 E.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 3.一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 ABD )。 A.货币发行业务 B.经营黄金外汇业务 C.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D.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E.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4.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 BCDE )原则。 A.安全性 B.非盈利性 C.流动性 D.主动性 E.公开性 四、判断且改错 1.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中包括不动产买卖业务。() 2.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又以对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为主。() 3.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中存款业务占第一位,其中以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主,其次是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央银行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是以( )的建立为标志的。 A、美联储 B、瑞典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大清户银行 2、一国的利率上升说明( )。 A、货币需求增加 B、货币需求减少 C、货币供应增加 D、货币供求失衡 3、下列业务中属于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是( )。 A、证券买卖 B、管理清算机构 C、发行央行债券 D、吸收存款 4、当央行的货币投放量小于货币回笼量时表明( )。 A、货币供应增加 B、货币政策偏松 C、货币政策偏紧 D、货币净投放量减少 5、摩擦性失业属于( )。 A、结构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6、间接信用指导包括窗口指导和( )。 A、计划指导 B、流动性比率 C、道义劝告 D、直接干预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实行( )。 A、行长负责制 B、最终决策权在央行理事会 C、央行理事会负责制 D、理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8、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是由( )组成。 A、自主性交易 B、商品、劳务、收益和转移 C、贸易收支和国际储备 D、商品、劳务和投资9、在央行货币政策总目标的选择上发达国家偏重( )。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 D、币值稳定 10、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就是( )。

A、准备金+现金 B、基础货币x货币乘数 C、货币发行-货币回笼 D、法定准备+超额准备11、美联储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率 B、银行信贷 C、再贴现率 D、公开市场业务 12、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从( )启动公开市场业务。 A、1996年 B、1994年 C、1983年 D、1998年 13、从中介变量反应到对最终目标产生作用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称为( )。 A、操作时滞 B、反应时滞 C、分析时滞 D、市场时滞 14、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政策含义是( )。 A、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B、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C、货币政策是中性的 D、产出与通胀是相关的15、在经济活动中只充当交换媒介而不对实际活动产生影响的货币称为( )。 A、理性货币 B、合理货币 C、中性货币 D、价值货币 16、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 A、政府宣布比索贬值 B、政府财政大量赤字 C、实行高利率政策 D、贸易逆差 17、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引发的。 A、香港 B、马来西亚 C、泰国 D、菲律宾 18、金融管制有益于生产和消费者双方,这种理论称为()。 A、管制新论 B、社会福利论 C、社会利益论 D、社会新论 19、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信托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于()成立。 A、1779年 B、1978年 C、1983年 D、1980年

中央银行学试卷3.doc

填空: 1、中央银行在分析国际收支账户时,将不同性质的对外交易划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其中,线上部分净额在贷方为国际收支(顺差),在借方则为国际收支(逆差)。 2、决定货币供给的三个基本因素是:(通货—存款比率)、(准备—存款比率)和(基础货币) 3、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早期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一条(垂直)线。 4、选择货币政策指标的主要标准包括:(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和(抗干扰性)。 5、法定准备金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降低)的趋势。 6、若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则选择中介目标时应侧重于(货币供应量)。 单选: 1、在国民账户的统计方法中,支出法着重于研究( C )的形成及其结构 A总消费B总投资C总消费D总供给 2、M1占名义GDP的比重指标,反映了(A ) A.货币供应量对实际经济过程的作用程度 B.货币供应量对一国金融深化的作用程度 C.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程度 D.一国金融深化程度 3、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实际上是指(A) A.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 B.货币供给对实际经济变量是否有影响 C.货币供给能否真正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D.是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4、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中,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的是(A) A.法定准备率 B.超额准备率 C.通货存款比率 D.储蓄存款比率 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C) A.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B.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的调节 C.针对特殊经济领域采用的信贷调节 D.以行政命令对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 6、理解货币政策效应差异的焦点取决于(B) A.总需求曲线形状的差异 B.总供给曲线形状的差异 C.对充分就业理解的差异 D.是否考虑理性预期的差异 7、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各指标可控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D) A.最终目标、操作指标、中介指标 B.中介指标、操作指标、最终目标 C.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最终目标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 一、概念解释 1.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若干国家联合组成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 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3.准中央银行制度: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 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4.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 币存量的收缩 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6.再贴现: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 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7.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有负债业务(资金来源业务)、资 产业务(资金运用业务)与清算与代理。 8.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经理国库、金融统计、金融稽核、征信管理等。 9.货币发行:若从货币发行的过程来看,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若从货 币发行的结果来看,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10.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等存款类型金融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11.适应性预期: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 12.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 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13.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生产方的行为,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下,社会所有厂商愿意且能够供 给的产量。 14.总需求曲线:产品市场对产出的需求总量与物价水平的对应关系。 二、简答题 1.中央银行负债业务主要有哪些?与商业银行比较,中央银行负债业务有何特点?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由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及其他负债业务构成。 存款业务是中央银行主要负债业务之一。中央银行性质、职能和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存款业务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与一般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相比,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存款的强制性。从存款原则看,商业银行一般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而中央银行收存存款,往往遵循一国的金融法规制度,具有强制性。 (2)存款动机的非盈利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是利润最大化。而中央银行是为了达到稳定币值等方面的目的。 (3)存款对象的特定性。商业银行主要是吸收社会个人、工商企业的存款,而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主要是收存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特定部门的存款。 (4)存款当事人关系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与当事人是纯粹的经济关系,而中央银行除了经济关系外,还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1)其负债业务中的流通中货币是其所独有的项目,这是由其独享货币发行权所形成的垄断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均无此项负债,并且与此相反,先进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属于资产项目。(2)其业务对象不同,虽然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也有存款,但其存款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和公共机构,另一类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于商业银行以普通居民和企业为存款业务对象。(3)其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存款自愿原则,法律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中央银行存有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具有强制性。(加上前面2、4两条比较具体了。)】

【最新版】[0946]《中央银行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0946]《中央银行学》 2015年春季中央银行学第四次作业 [单选题]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 A: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B: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的调节 C:针对特殊经济领域采用的信贷调节 D:以行政命令对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 参考答案:C [单选题]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人是() A: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凯恩斯 B: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C:合理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卢卡斯 D:新凯恩斯学派的斯蒂格利茨 参考答案:B [单选题]收入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D: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 参考答案:A [单选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各指标宏观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最终目标、操作指标、中介指标 B:中介指标、操作指标、最终目标 C: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最终目标

D: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 参考答案:D [单选题]货币政策时滞直接影响货币政策自身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它一般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而内部时滞又细分为() A:决策时滞和操作时滞 B: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C: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 D:认识时滞和市场时滞 参考答案:B [单选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的监管的一般原则中规定,承兑、贴现、转贴现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参考答案:B [单选题]理解货币政策效应差异的焦点取决于() A:总需求曲线形状的差异 B:总供给曲线形状的差异 C:对充分就业理解的差异 D:是否考虑理性预期的差异 参考答案:B [单选题]在选择哪种准备金指标作为操作指标时,美联储认为()更好。 A:法定准备 B:超额准备 C:借入储备 D:非借入储备

中央银行学试题

第二章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名词解释 1、相对独立性 2、货币政策透明度 3、财政赤字货币化 4、货币政策委员会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当中,独立性最差的中央银行是()的中央银行。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韩国 2、对立法机构负责的是()国家的中央银行。 A、美国 B、韩国 C、日本 D、英国 3、根据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是()机构。 A、咨询议事 B、决策 C、监督 D、执行 4、我国的中央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货币政策。 A、财政部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 5、依据我国的中央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开展的业务是()。 A、向财政透支 B、直接认购国债 C、包销国债 D、发行债券 三、多项选择题 1、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监管的金融机构或市场包括()。 A、商业银行 B、信用合作社 C、信托投资公司 D、财务公司 E、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容包括()。 A、垄断货币发行权 B、保持政治上的独立 C、保持操作上的独立 D、保持经济上的独立 E、独立于一国法律 3、隶属于财政部的是()国家的中央银行。 A、日本 B、韩国 C、新西兰 D、中国 E、新加坡 4、根据IMF的定义,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容包括()。 A、公开中央银行的决策过程 B、明确中央银行的责任和目标 C、市场参与者容易获得金融信息 D、向社会公众解释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E、坚持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 5、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管辖的金融市场是()。 A、银行间市场 B、股票市场 C、黄金交易所 D、上海证券交易所 E、期货交易所 四、判断题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的是中央银行的活动独立于政府。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不包括保持政治上的独立。 3、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国债发行市场上直接购买长期国债不影响独立性的实现。 4、2003年4月我国成立了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实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分开,标志着我国在增强人民银行独立性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5、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在适当时候可以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 6、我国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仅仅是一个咨询议事机构,不具有货币政策的最终制定权。 五、简答题 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中央银行需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3、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中央银行独立性有几种模式?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材料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关系? 3、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会影响其货币供应量? 4、公开市场政策发挥作用应具备哪些条件? 5、简要叙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五、论述题(共20分) 试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简答: 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关系可以从中央银行的职能入手来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各商业银行均在中央银行开立准备金存款账户用来存放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2)中央银行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同时同业头寸过紧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再贷款,以获取所需资金。此时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保证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3)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提供清算服务。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均在中央银行开立有存款账户,因此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就可以通过这些账户转帐和划拨;(4)多数的中央银行还负有监督和管理商业银行的职责。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负有监督和管理商业银行的职责,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退出、以及日常业务进行监管。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贷款业务可以对货币供应量实施调节,央行扩大贷款,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扩大存款机构的放款和投资能力,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大;再贴现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和存款准备金头寸的增减,调节货币供应量;央行的证券和外汇买卖实际上是向社会注入基础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其货币供应的能力。 4、公开市场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1)中央银行必须具备强大的、足以干预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2)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政策应具有弹性操纵权力;(3)国内金融市场机制应完善完整;(4)金融市场上的证券种类和数量要适当;(5)信用制度要相当发达;(6)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 5、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企业和居民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3)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中央银行就是通过这三个环节或途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 论述: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①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行为的变动:从企业投资角度看,企业投资转向房地产和证券等领域,货币供应的增加和银根松动可能带来企业流动资金的暂时增加却并不一定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增长;从企业筹资角度看,企业筹资环境宽松,直接融资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个人消费角度看,货币供应的增加通过收入效应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但并不一定形成可转换的产业投资;由于社会心理预期的存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物价的变动并不一致。②地方化行为的存在:由于地方政府对经

中央银行学总复习(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3*5 ) 1、中央银行P5 中央银行制度P5 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 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2、最后贷款人P15 意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向中央银行融资是最后 的办法,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则是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否则便是发生困难银行的 破产倒闭。 3、货币政策P187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政策传递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4、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P57 是其开展货币发行业务和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点的资产负债表上。 5、货币发行P80 货币发行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两者通常都被称为货币发行。 6、存款准备金制度P74 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7、发行基金P85 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8、道义劝告P230 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 9、窗口指导P230 是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10、清算P123 又称银行间清算,是指通过一定的支付服务组织和支付系统,实施支付指令的发送和接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