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

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
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

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

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AC two-element two-position relay)交流感应式继电器的一种。交流感应继电器是利用交变磁通穿过可转动的金属圆盘(或扇形翼片)上感应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转矩来带动接点动作的一种继电器。所谓二元是指有两个互相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电磁系统。工作原理交流感应式二元继电器的原理图见图1

图1交流感应二元二位继电器工作原理图

图中有2个互相独立的由硅钢片叠成的电磁线圈,产生两个交变磁通φ1

和φ2。使两磁通穿过一可旋转的铝圆盘,每一个交变磁通都将在圆盘内感应出电势和电流。每个感应电流分别作用于另一交变磁通而产生九,该力与至圆盘轴心的力臂乘积,产生的旋转力矩使圆盘转动。

按交变磁通和感应电流(涡流)的变化,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转矩的变化公式:M=(K1+K2)ωφ1φ2sinα=Kωφ1φ2sinα

从上述转矩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转矩M的大小正比于2 个磁通幅值的乘积,磁通越大,转矩也越大。2 个线圈中任何一个磁通为零时,转矩就为零,这也就是所谓的二元继电器,只有一个磁系统不能产生转矩。②转矩M与两磁通的相角α的正弦sinα值成正比,当α=0。时,M=0。这说明,要产生转矩不仅需要2 个磁通,而且要求这2 个磁通必须要有相位差。当差角α=90。时,转矩M最大。③转矩的方向决定于sinα的正负符号。当α为正时,即超前于φ1,sin α为正,M为正,圆盘顺时针方向旋转;当α为负时,即φ1超前于φ2,sinα为负,M为负,圆盘逆时针方向旋转。当2 个磁通的相位差为180。

2、翼板将电磁系统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关键部件1.2mm 厚的铝板冲裁而成。在翼板一侧的主轴上还安装一块2.0mm厚由钢板制成的止挡片,与轴成一整体,使翼板转至上下极端位置时受到限制。

二、工作原理

1、相位的选择性:电→磁→涡流→力,局部电压相位超前轨道相位90°。

2、频率的选择性:当50HZ的电压加在轨道线圈上时,其产生的转矩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因此,在干扰电流混入与25HZ的局部线圈相作用不会使继电器误动作。

交流线路继电器

交流线路继电器采用面板式安装,高雅、亮丽的外观,为低压电控装置提升档次。 相序保护器、过欠压保护器等)主要用于交流50/60Hz, 400V)、440V(460V)、660V等电压级别的各种故障检测,对三相输入电源的电压过高、电压过低、断相、错相(逆相序)、三相电压不平衡等提供继电保

复位方式:相序、缺相故障手动复位;不平衡、过欠压故障自动复位,也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断 电后故障锁存功能。 JL-410交流线路继电器功能选型 交流线路继电器按功能的组合分以下四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有不同电压等级的产品。 ●表示具有该功能 ○表示不具有该功能 交流线路继电器不同电压等级的产品选型 产品选型举例 1. 如用户需要全部保护功能(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缺相保护、三相电压不平衡保护、相序保护), 使用于380V 电压,那所选择的交流线路继电器产品型号,应该为JL-410。 2. 如用户只需要相序保护,缺相保护两种功能,使用于煤矿660V 的电压,那所选的交流线路继电器产 品型号应该为JL-411-60。 JL-410交流线路继电器功能描述: 1、过压保护:当电网电压大于设定值时启动该项保护功能,动作门限值设定范围OFF-390-490V ,动作 方式为定时限,动作时间设置范围0.1-25s 。保护动作后电网电压恢复到小于设定值10V 以上时,保护器 自动复位,也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用户可选择是否启用该项保护功能。 2、欠压保护:当电网电压小于设定值时启动该项保护功能,动作门限值设定范围300-370V-OFF ,动作 方式为定时限,动作时间设置范围0.1-25s 。保护动作后电网电压恢复到大于设定值10V 以上时,保护器 自动复位,也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用户可选择是否启用该项保护功能。 3、三相电压不平衡保护:当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度大于设定值时启动该项保护功能,不平衡度动作门 限值设定范围OFF-5-30%,动作方式为定时限,动作时间设置范围1-25s 。当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度恢复 到小于设定门限值2%以上时,保护器自动复位,也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用户可选择是否启用该项保护 功能。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计算公式: A ——电压不平衡度 max U ——三相线电压中最大线电压值 % 100max min max ?-=U U U A

信号基础继电器

绪 论 一、铁路信号设备的地位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施。铁路信号的基础设备:信号继电器、信号机、轨道电路、转辙机等。 1、信号继电器是铁路信号中所用各类继电器的统称。安全型继电器是信号继电器的主要定型产品,采用24V 直流系列的重弹力式直流电磁继电器,其基本结构是无极继电器。电磁原理使其吸合,依靠重力使其复原。利用其接点控制相应的电路。在无极继电器的基础上,派生出了加强接点继电器、整流式继电器、有极继电器、偏极继电器和单闭磁继电器等以满足电路的不同要求。采用插入式结构,便于更换。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是交流感应式继电器,因其具有可靠的频率和相位选择性,在25HZ 相敏轨道电路中用做轨道继电器。动态继电器是双机热备计算机联锁的接口部件。 2、信号机和信号表示器构成信号显示,用来指示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的命令。在列车提速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将机车信号主体化,其显示方式也逐步实现数字化。 3、轨道电路用来监督列车对轨道的占用和传递行车信息。站内采用25HZ 反

映列车占用情况。移频轨道电路是移频自动闭塞的基础,通过它发送各种行车信息。分为有绝缘和无绝缘两种。无绝缘又为谐振、衰耗式,还要研发数字编码轨道电路,以满足列车运行超速防护的需要。轨道电路有调整状态、分路状态和断轨状态三种最基本的工作状态,其基本参数有道岔电阻、钢轨阻抗等。 4、转辙机用于完成道岔的转换和锁闭,是关系行车安全的最关键设备。内锁闭方式的ZD6系列,外锁闭方式的S700K。 二、铁路信号控制设备易遭雷击,造成设备的损坏或误动,严重影响运输生产,对信号设备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凡与外线连接的信号设备必须设防雷装置。同时还需要设置防雷地线、安全地线、屏蔽地线。 三、信号设备大体上可以分为车站联锁设备、区间闭塞设备、机车信号和列车运行控制设备、调度监督和调度集中、驼峰调车、道口信号设备等,信号现代化的方向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综合化。 第一章信号继电器 第一节信号继电器概述 一、继电器的基本原理 1、组成:由接点系统和电磁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电磁系统由线圈、固定的铁心、轭铁以及可动的衔铁。接点系统由动接点、静接点构成。

交流二元继电器文档

交流二元继电器 交流二元继电器中的二元指有两个互相独立又互相作用的交变电磁系统,根据频率不同,交流二元继电器分为25HZ和50HZ两种。 交流二元继电器的结构由电磁系统、翼板和接点等部件组成。 工作原理:交流感应式二元继电器的原理图见图1 图1交流感应二元二位继电器工作原理图 图中有2个互相独立的由硅钢片叠成的电磁线圈,产生两个交变磁通φ1和φ2。使两磁通穿过一可旋转的铝圆盘,每一个交变磁通都将在圆盘内感应出电势和电流。每个感应电流分别作用于另一交变磁通而产生力,该力与至圆盘轴心的力臂乘积,产生的旋转力矩使圆盘转动。 按交变磁通和感应电流(涡流)的变化,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转矩的变化公式:

M=(K1+K2)ωφ1φ2sinα=Kωφ1φ2sinα 从上述转矩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转矩M的大小正比于2 个磁通幅值的乘积,磁通越大,转矩也越大。2 个线圈中任何一个磁通为零时,转矩就为零,这也就是所谓的二元继电器,只有一个磁系统不能产生转矩。②转矩M与两磁通的相角α的正弦sinα值成正比,当α=0。时,M=0。这说明,要产生转矩不仅需要2 个磁通,而且要求这2 个磁通必须要有相位差。当差角α=90。时,转矩M最大。③转矩的方向决定于sinα的正负符号。当α为正时,即超前于φ1,sin α为正,M为正,圆盘顺时针方向旋转;当α为负时,即φ1超前于φ2,sinα为负,M为负,圆盘逆时针方向旋转。当2 个磁通的相位差为180。+α时,sin(180。+α)为负值,M 为负,圆盘旋转反向,这说明,将 2 个电磁线圈中的任一个线圈引出端子反接,圆盘的转向就反转。根据这一道理,可以做成二元三位式继电器。④转矩M 的大小正比于电源的交流频率。③虽然磁通是交变的,但产生转矩是一恒定值,因此推动继电器接点不产生颤动。 交流二元二位感应继电器只有吸起与落下2 个位置,其动作的翼片除圆盘形外,还有翼片结构。 分类根据频率的不同,交流二无二位继电器分为25Hz 和50Hz 2种。

继电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及应用范围

继电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及应用范围 模块组合继电器 中间大功率继电器作用是用来传递信号或同时控制多个电路,也可直接用它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或其他电气执行元件,它的结构和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只是电磁系统小些,触点多些。 大功率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速度、压力等)达到预定数值时,使它动作,以改变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既定的控制或保护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大功率继电器主要起了传递信号的作用。 不用不行啊。要接中间大功率继电器的,以温控电机为例。因为电机的功率较大(电机的启动电流一般是很大的),如果直接把温控仪的输出点接在电机上会导致温控仪烧坏。而如果接上大功率继电器这样就相当于把温控仪与电机隔离开来起保护温控仪作用。接上大功率继电器后我认为还应该在电机的那条线路上串接一个电流保护开关,这样就最保险了。中间大功率继电器用来放大触点容量或者增加触点的数量或种类(常闭、常开)。 一般应用在保护的出口回路,都应该用。主要有以下原因: 跳闸时流过保护回路触点的电流数值较大,中间大功率继电器的触点更有利于切断该电流。 保护动作时不仅要跳断路器,而且要发信号或给远动信号,用一对触点不能满足要求。 电磁大功率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电磁大功率继电器一般由一个线圈、铁心、一组成几组带触点的簧片组成。触点有动触点和静触点之分,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动作的称为动触点,不能动作的称为静触点。

电磁大功率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线圈通电以后,铁心被磁化产生足够大的电磁力,吸动衔铁并带动簧片,使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或分开;当线圈断电后,电磁吸力消失,衔铁返回原来的位置,动触点和静触点又恢复到原来闭合或分开的状态。应用时只要把需要控制的电路接到触点上,就可利用大功率继电器达到控制的目的。 下面就电磁大功率继电器的特性参数、类型符号及应用原则作一简要的介绍。 特性参数:电磁大功率继电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有以下几个: 1.额定工作电压或额定工作电流:这是指大功率继电器工作时线圈需要的电压或电流。一种型号的大功率继电器的构造大体是相同的。为了适应不同电压的电路应用,一种型号的大功率继电器通常有多种额定工作电压或额定工作电流,并用规格型号加以区别。 2.直流电阻:这是指线圈的直流电阻。有些产品说明书中给出额定工作电压和直流电阻,这时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额定工作电流。若已知额定工作电流和直流电阻,亦可求出额定工作电压。 3.吸合电流:它是指大功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实际使用中,要使大功率继电器可靠吸合,给定电压可以等于或略高于额定工作电压。一般不要大于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烧毁线圈。 4.释放电流:它是指大功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如果减小处于吸合状态的大功率继电器的电流,当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大功率继电器恢复到未通电时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大功率继电器的释放动作。释放电流比吸合电流小得多。 5.触点负荷:它是指大功率继电器触点允许的电压或电流。它决定了大功率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应用时不能用触点负荷小的大功率继电器去控制大电流或高电压。例如:JRX-13F电磁大功率继电器的触点负荷是0.02A×12V,就不能用它去控制220V的电路通断。 大功率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大功率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大功率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分别见图1a、图1b)。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大功率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大功率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

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 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电器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负载形式浪涌电流 电阻负载标准额定电流 电磁铁负载10~2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机负载5~10倍标准额定电流 白炽灯负载10~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水银灯负载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钠汽灯负载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容性负载20~4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感性负载5~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继电器规格参数

继电器的分类介绍 继电器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控制电流大小的“自动开关”,它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因其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通常又被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继电器的种类繁多,以下是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对继电器进行分类的: (舌簧继电器) (高频继电器) (极化继电器) 1、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电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 路的继电器 2、高频继电器:用于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3、极化继电器:有极化磁场与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综合作用而动作的继电器。继电 器的动作方向取决于控制线圈中流过的的电流方向。 (电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固体继电器) 4、电磁继电器:利用输入电路内电路在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5、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继电器。 6、固体继电器:指电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的,输入和输出隔离的一种继电器。

7、温度继电器:当外界温度达到给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8、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声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继电器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也就是控制电路的控制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直流电阻 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吸合电流 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释放电流 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继电器的参数 1.线圈使用的电源及功率 它是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电,以及线圈消耗的额定功率。 2.线圈电阻 它是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如果知道了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和线圈电阻,便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3.额定工作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继电器工作时,继电器线圈输人电压或电流应等于这一数值。一种型号的继电器为能适应不同电路的使用要求,它有多种额定工作电压或工作电流,一般用规格号加以区别。 4.吸合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达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此时继电器吸合是不可靠的,又称它为动作电压(电流)。 5.释放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双位置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双位置继电器的工作原 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双位置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两个线圈,每个线圈串接一个触点,一常开一常闭,无电时通过永久磁铁的作用力,使衔铁固定在初始位置上,当给常闭接点所在线圈加电时,线圈得电使衔铁动作,动作后由永久磁铁将其固定在动作后位置上,同时衔铁动作使两线圈的串联接点位置切换,原来的常闭接点打开,使线圈失电,而原常开接点闭合,所对应的线圈处于准备得电动作。由于是靠磁铁机械保持,因此控制电源消失后其位置会保持在控制电源消失前的状态,不会像电保持继电器一样失电后恢复至原始状态。 结构与原理 该继电器用于各种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切换闭锁元件。目前我国生产该产品有阿继的DLS-40系列,许继的DLS-5、DLS-30A系列,其原理皆是电磁式。DLS-5系列只有两组电压线圈,即左边柱合闸电压线圈(端子13*,27)和右边柱跳闸电压线圈(端子号14*,28);而DLS-30A系列有三组线圈,除了有合、跳闸电压线圈(端子号分别为7,8,17,18),尚有跳闸的电流线圈(端子号且合闸电压线圈(端子号为7*,8)又可根据要求改为电流线圈。可见二者不能完全替代;当只用合、跳闸电压线圈情况下方能替代。DLS-5系列触点数量较DLS-30A略多,DLS-30A用于触点的端子有10个,而DLS-5有20个。 3 应用实例 替代远方操作开关: 以产品DLS-30A(只有合、跳闸电压线圈的DLS-34A,220V)及开关LW2-Z-la、4、6a、40、20、20、4/F8为例,其控制信号回路见图1(a,b)。由于双位置继电器具有两个独立的合、跳闸稳定工作状态,对开关LW2-Z型中带有自由行程的6a、20、40型触点可方便地加以置换,至于对其它用于合、跳闸触点接通状态的触点就需另配合、跳闸按钮KHA、KTA来实现其替代关系。下面着重就图1(a,b)中几个主要的替代关系作一简要说明: 1)重合闸投入与闭锁用的KK/21-23、KK/2-4触点: KK/21-23是20节,合闸后通,用于控制三相一次重合闸正电源,使重合闸投入。可用DLS-34A动合触点1-9替换。 KK/2-4是1a节,跳闸后通,用于闭锁三相一次重合闸(使之内部电容放电)。可用DLS-34A动断触点3-11替换。 2)合、跳闸状态位置灯及保护,自动装置跳、合闸闪光控制部分; 油开关合、跳位状态对应是红、绿灯亮;保护跳闸或三相一次重合闸动作时,用油开关状态与开关手柄位置不对应原理分别出现绿、红灯闪亮。 a.油开关在跳闸位置(由人工操作跳闸实现时)绿灯亮,图1a,(1b)之回路是:正电经KK/11-10(SWJ/13-15)→LD→DL动断触头→HC→负电源。 图1 b.油开关在合闸位置(由人工操作合闸实现时)红灯亮,图1a,(1b)之回路是:正电源→KK/16-13(SWJ/16-6)→HD→合闸位置继电器HWJ动合触点→负电源。 c.在人工合闸后,保护将油开关跳闸时,绿灯闪亮,图1a,(1b)对应的回路是:(+)SM→KK/9-10(SWJ/5-15)→LD→DL辅助动断触头→HC→负电源。

继电器的参数及选用

继电器的参数及选用 电磁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电磁继电器一般由一个线圈、铁芯、一组或几组带触点的簧片组成。触点有动触点和静触点之分,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动作的称之为动触点,不能动作的称为静触点。 继电器的主要特性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或额定工作电流:这是指继电器工作时线圈需要的电压或电流。一种型号的继电器的构造大体是相同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电压的电路应用,一种型号的继电器通常有多种额定工作电压或额定工作电流,并用规格型号加以区别。 直流电阻:这是指线圈的直流电阻。有些产品说明书中给出额定工作电压和直流电阻,这时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额定工作电流。若已知额定工作电流和直流电阻,亦可求出额定工作电压。 吸合电流:它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实际使用中,要使继电器可靠吸合,给定电压可以等于或略高于额定工作电压。一般不要大于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烧毁线圈。 释放电流:它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减小处于吸合状态的继电器的电流,当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恢复到未通电时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继电器的释放动作。释放电流比吸合电流小得多。 触点负荷:它是指继电器触点允许的电压或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应用时不能用触点负荷小的继电器去控制大电流或高电压。 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边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继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给编上号码,以示区别。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继电器的参数和性能介绍

继电器的参数和性能介绍 在这里介绍一下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由线圈绕上铁芯,形成电磁铁,当线圈导通时,电流使得铁芯暂时磁 化,吸引铁枢使得触点吸合。 线圈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_Nominal Coil Voltage (Rated Coil Voltage)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吸合电压_Pick-Up Voltage (Pull-In Voltage or Must Operate Voltage) 使继电器触点吸合的最小线圈电压(从小到大测试)。 释放电压_Drop-Out Voltage (Release or Must Release Voltage) 保证继电器触点释放的最大线圈电压(从大到小测试)。 吸合电流_Pick-Up Current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 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释放电流_Drop-Out Current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 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最大连续施加电压_Maximum Continuous Voltage 线圈上连续施加的电压保证继电器线圈不损坏。 额定工作电流_Nominal Operating Current 额定电压下线圈电流。 额定工作功率_Nominal Operating Power 额定电压下线圈功率,等于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 线圈电阻_Coil Resistance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一般定义在20摄氏度的时测量的结果,该值和温度正相关。 触点参数 接触电阻_Contact Resistance 是指继电器中接点接触后的电阻值,可以通过万用表测量。对于许多继电器来说,接触电阻无穷大或者不 稳定是最大的问题。 触点开关电压和电流_Maximum Switching Voltage/Current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 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最大承载电流_Maximum Carrying Current 在不考虑温升的条件下,继电器触点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一般要大于触点开关电流。 触点电阻_Contact Resistance 这个电阻包括触点结合在一起,端子还有弹簧的电阻。

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

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 交流二元二位继电器(AC two-element two-position relay)交流感应式继电器的一种。交流感应继电器是利用交变磁通穿过可转动的金属圆盘(或扇形翼片)上感应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转矩来带动接点动作的一种继电器。所谓二元是指有两个互相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电磁系统。工作原理交流感应式二元继电器的原理图见图1 图1交流感应二元二位继电器工作原理图 图中有2个互相独立的由硅钢片叠成的电磁线圈,产生两个交变磁通φ1 和φ2。使两磁通穿过一可旋转的铝圆盘,每一个交变磁通都将在圆盘内感应出电势和电流。每个感应电流分别作用于另一交变磁通而产生九,该力与至圆盘轴心的力臂乘积,产生的旋转力矩使圆盘转动。 按交变磁通和感应电流(涡流)的变化,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转矩的变化公式:M=(K1+K2)ωφ1φ2sinα=Kωφ1φ2sinα 从上述转矩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转矩M的大小正比于2 个磁通幅值的乘积,磁通越大,转矩也越大。2 个线圈中任何一个磁通为零时,转矩就为零,这也就是所谓的二元继电器,只有一个磁系统不能产生转矩。②转矩M与两磁通的相角α的正弦sinα值成正比,当α=0。时,M=0。这说明,要产生转矩不仅需要2 个磁通,而且要求这2 个磁通必须要有相位差。当差角α=90。时,转矩M最大。③转矩的方向决定于sinα的正负符号。当α为正时,即超前于φ1,sin α为正,M为正,圆盘顺时针方向旋转;当α为负时,即φ1超前于φ2,sinα为负,M为负,圆盘逆时针方向旋转。当2 个磁通的相位差为180。

2、翼板将电磁系统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关键部件1.2mm 厚的铝板冲裁而成。在翼板一侧的主轴上还安装一块2.0mm厚由钢板制成的止挡片,与轴成一整体,使翼板转至上下极端位置时受到限制。 二、工作原理 1、相位的选择性:电→磁→涡流→力,局部电压相位超前轨道相位90°。 2、频率的选择性:当50HZ的电压加在轨道线圈上时,其产生的转矩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因此,在干扰电流混入与25HZ的局部线圈相作用不会使继电器误动作。

小型直流继电器参数

小型直流继电器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用更加精确方式可测得触点阻值在100毫欧以内);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稳压器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区别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区别 接触器主要是用于一次回路的,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可达几百到一千多A),继电器是用于二次回路的只能通过小电流(几A到十几A),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继电器的触点较多,种类也很多,有时间继电器,交流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等分类很细,主要用于二次保护,用接触器电流较大,一次为铁磁线圈和主触头。在继电器的触点容量满足不了要求时,也可以用接触器代替。当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不够用时可加一继电器作辅助触点来实现各种控制。 设计不一样,样子一看就看出来了,一个就是是为直接控制电器设备强调大电流通短可靠性触电不烧结,一个是为了控制继电器或其他辅助设备(灯光阀体之类的),强调功能性,原理是一样的,设计理念不一样,就如同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你就是用同轴接个灯炮也能亮(只要耐压够)其本身也可以供电,如共电式的电视系统;你用小线径电力电缆做控制电缆也可以,没甚么分别,但是但从使用领域和设计方向上完全是不同的,根本就是两种东西。两个圈,只有一小部分交集。 继电器一般触点容量为5A(当然也有特殊的),这样触头可以增加数量和其它功能(时间、电流、电压等),使得联锁控制要求能够达到。继电器由于容量小,接触器线圈容量也小,处于主令控制元件和接触器之间便于使用。接触器主要用于主回路控制使用设备,所以电流从几安培至数千安培电流。增加了灭弧装置,并且根据使用情况有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使用灭弧罩是灭弧装置的一种方法,接触器每组触点独有一个腔体,对灭弧有很大的好处,独立的腔体也是一种灭弧装置,而继电器一般是多组触点共用一个腔体,所以灭弧性能不好,在交流电路中不能承受大电流。“低压接触器”对灭弧装置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AC24V/20A的交流接触器和AC380/20A的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是一样的,即使是AC24V/5A的中间继电器也是有灭弧装置的,因为它每组触点拥有一个独立的腔体。接蟹器有灭弧装置可以分断较大的电流.一般指10A以上.。 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电流小,没有灭弧装置,可在电量或非电量的作用下动作。 接触器:用于主电路、电流大,有灭弧装置,一般只能在电压作用下动作。 其实原理都一样,主要是触点容量不同,继电器触点容量较小,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主要用于控制,接触器容量大,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用于主回路较多。 在一个控制回路中是离不开接触器和继电器的,接触器主要是用于一次回路的,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可达几百到一千多A),继电器是用于二次回路的只能通过小电流(几A到十几A),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继电器的触点较多,种类

继电器类试题

一、填空题 1、继电器是一种电励开关,具有开关特性,主要由电磁系统和接点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2、继电器按可靠程度可分为安全型继电器和非安全型继电器。 3、JPXC—1000型继电器的“P”表示偏机,JWJXC—H125/0.44型继电器中第二个“J”表示加强接点“125”表示前圈电阻值。 4、安全型继电器的特性包括电气特性、时间特性和机械特性。 5、改变继电器时间特性的方法有改变继电器结构和用电路来实现。 6、交流二元继电器中的二元指的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变电磁系统。 7、继电器的安全性主要是解决断我防护和混线防护问题。 8、解决混线防护的办法有位置法、极性法、双断法、及独立电源法四种。 9、我国铁路视觉信号的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绿色。 10、进站信号机应距列车进站时遇到的第一个道岔尖轨尖端(顺向时为警冲标)大于50 m的地点,但不得超过400m . 11、二元二位继电器的1-2线圈是局部电压、3-4线圈是轨道电压。 12、闭塞设备是以空间间隔的方法保证区间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区间信号设备。 13、固定信号按设置部位分为:地面信号和(机车信号)。 14、极性交叉是轨道电路绝缘破损的防护措施之一。 15、在道岔区段,高于警冲标内方的钢轨绝缘,除双动道岔渡线上的绝缘外,其安装位置距警冲标不得小于 3.5m 。 16、轨道电路的两钢轨绝缘应设在同一坐标处,当不能设在同一坐标时,其错开的距离(死区段)应不大于2.5m 。 17、两相邻死区段相邻的轨道电路的间隔,一般不小于18m。 18、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和自动闭塞区间并置的通过信号机处,钢轨绝缘可设在信在信号机前方1m 或后方1m范围内。 19、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和自动闭塞区间单置的通过信号机处,钢轨绝缘可设在信号机前方1m或后方6.5m范围内。 20、调车信号机处,钢轨绝缘可设在信号机前方或后方1m范围内。 21、ZD6型转辙机中的自动开闭器由静接点、动接点、速动片、检查柱组成,用来表示道岔尖轨所在的位置。 22、电动转辙机每转换一次,锁闭齿轮与齿条块要完成解锁、转换、锁闭三个过程。 23、道岔按锁闭方式分内锁闭和外锁闭两种。 24、电液转辙机的液压站的作用是通过电动机来动作油泵,随电动机的正反转泵出不同方向的液压油。 25、在电液转辙机内部将液体压力转换成机械力,以推动道岔转换的装置是启动油缸。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属于有极继电器特有工作特性(极性保持性) 2、下列哪一项不会改变继电器的时间特性(并联RC串联电路) 3、继电器代号H表示(缓放) 4、接点的接触形式不包括(空间交叉) 5、选出下列所有非安全型继电器(JZCJ) 6、JSBXC-850型继电器通过不同的接线,可获得(4种)延时。

如何区分直流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

深圳市元则电器有限公司 厂址:东莞市塘厦镇塘龙西路永发工业城1E 园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178107.html, 深圳市元则电器有限公司 如何区分直流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 选择直流继电器还是选择交流继电器,很多客户在他们品上有很多困惑。经常有客户问:我的继电器输入是直流,输出是交流;或者我要的输入端是交流,输出端是直流;或者直流对直流,交流对交流,行不行。面对关于用交流继电器还是直流继电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普及下,什么是交流继电器,什么是直流继电器,然后怎么去用。 最简单的通俗说法:通交流电的叫交流继电器,通直流电的叫直流继电器, 交流继电器工作电源为交流电,直流继电器工作电源为直流电。交流继电器线圈线径较粗匝数较少,直流继电器线圈线径细匝数多。交流继电器铁芯有短路环,直流没有。交流继电器铁芯多呈E 型,直流铁芯呈圆柱型。交流线圈由于铁心存在涡流和磁滞损耗会发热,所以线圈有骨架,使铁心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而厚的矮胖型,以便线圈和铁心散热。直流线圈多为无骨架、高而薄的瘦高型,使线圈与铁心直接接触便于散热。就线圈和铁芯的发热情况来看,交流电磁系统,铁芯是发热部件,与线圈之间有较大间隙,不致将热量传给线圈,且线圈形状短粗,便于铁芯散热;直流电磁系统,线圈是发热部件,与铁芯之间没有间隙,利用铁芯散热,且线圈形状细长,便于线圈本身散热。 问:"如果线圈接交流回路,触点是否可以接直流回路?"这种情况是可以的,反过来,线圈如果接直流回路,其触点接交流回路也是可行的.这两种情况一般其线缆标致是有区别的,其线号选择大小写时也有区别.但这种回路容易产生一些感应电压,在测量检修时容易出现错误判断。 问:"继电器应该如何选交流还是直流?"交流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但直流继电器的运用相对要较少一些.直流继电器运用的范围一般有两种情况:1应用于保护联锁系统,即使在厂用交流电源失电的情况下,也能触发保护回路,当然其触点也得是直流系统;2应用于大功率场合,有些场合对控制的电磁力有要求的地方就可以运用直流继电器,因为同样是220V 但直流产生的电磁力大得多,对控制主回路更有利些。在汽车应用上,我们都是用直流电来供电,所以都是用直流继电器。

交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交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一、继电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 可分为 ①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 ②非电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 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 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 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①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②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

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③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①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 出端的四端器件, ②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③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④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⑤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 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

双位置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双位置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两个线圈,每个线圈串接一个触点,一常开一常闭,无电时通过永久磁铁的作用力,使衔铁固定在初始位置上,当给常闭接点所在线圈加电时,线圈得电使衔铁动作,动作后由永久磁铁将其固定在动作后位置上,同时衔铁动作使两线圈的串联接点位置切换,原来的常闭接点打开,使线圈失电,而原常开接点闭合,所对应的线圈处于准备得电动作。由于是靠磁铁机械保持,因此控制电源消失后其位置会保持在控制电源消失前的状态,不会像电保持继电器一样失电后恢复至原始状态。 结构与原理 该继电器用于各种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切换闭锁元件。目前我国生产该产品有阿继的DLS-40系列,许继的DLS-5、DLS-30A系列,其原理皆是电磁式。DLS-5系列只有两组电压线圈,即左边柱合闸电压线圈(端子13*,27)和右边柱跳闸电压线圈(端子号14*,28);而DLS-30A系列有三组线圈,除了有合、跳闸电压线圈(端子号分别为7,8,17,18),尚有跳闸的电流线圈(端子号19.20)且合闸电压线圈(端子号为7*,8)又可根据要求改为电流线圈。可见二者不能完全替代;当只用合、跳闸电压线圈情况下方能替代。DLS-5系列触点数量较DLS-30A略多,DLS-30A用于触点的端子有10个,而DLS-5有20个。 3应用实例 3.1替代远方操作开关: 以产品DLS-30A(只有合、跳闸电压线圈的DLS-34A,220V)及开关LW2-Z-la、4、6a、40、20、20、4/F8为例,其控制信号回路见图1(a,b)。由于双位置继电器具有两个独立的合、跳闸稳定工作状态,对开关LW2-Z型中带有自由行程的6a、20、40型触点可方便地加以置换,至于对其它用于合、跳闸触点接通状态的触点就需另配合、跳闸按钮KHA、KTA来实现其替代关系。下面着重就图1(a,b)中几个主要的替代关系作一简要说明: 1)重合闸投入与闭锁用的KK/21-23、KK/2-4触点: KK/21-23是20节,合闸后通,用于控制三相一次重合闸正电源,使重合闸投入。可用DLS-34A动合触点1-9替换。 KK/2-4是1a节,跳闸后通,用于闭锁三相一次重合闸(使之内部电容放电)。可用DLS-34A动断触点3-11替换。 2)合、跳闸状态位置灯及保护,自动装置跳、合闸闪光控制部分; 油开关合、跳位状态对应是红、绿灯亮;保护跳闸或三相一次重合闸动作时,用油开关状态与开关手柄位置不对应原理分别出现绿、红灯闪亮。 a.油开关在跳闸位置(由人工操作跳闸实现时)绿灯亮,图1a,(1b)之回路是:正电经KK/11-10(SWJ/13-15)→LD→DL动断触头→HC→负电源。 图1 b.油开关在合闸位置(由人工操作合闸实现时)红灯亮,图1a,(1b)之回路是:正电源→KK/16-13(SWJ/16-6)→HD→合闸位置继电器HWJ动合触点→负电源。 c.在人工合闸后,保护将油开关跳闸时,绿灯闪亮,图1a,(1b)对应的回路是:(+)SM→KK/9-10(SWJ/5-15)→LD→DL辅助动断触头→HC→负电源。

继电器的参数要点

1.线圈使用的电源及功率 它是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电,以及线圈消耗的额定功率。 2.线圈电阻 它是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如果知道了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和线圈电阻,便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3.额定工作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继电器工作时,继电器线圈输人电压或电流应等于这一数值。一种型号的继电器为能适应不同电路的使用要求,它有多种额定工作电压或工作电流,一般用规格号加以区别。 4.吸合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达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此时继电器吸合是不可靠的,又称它为动作电压(电流)。 5.释放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6.触点负荷 它是指触点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继电器触点在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值不应超过该项的规定值,否则会将触点损伤。 7.动作时间 动作时司又称吸合时间,它是指继电器从通电到触点全部由释放状态到达工作状态的时间。 继电器的动作时司特性如图所示。当给线圈接人电压之后,由于线圈电感的作用,线圈中的电流按指数规律增长。当电流增长到一定数值时,(如图中的a点),线圈产生的吸力使得衔铁开始运动,这时的电流值称为吸合电流。由于衔铁的运动又使线圈电感发生变化,产生的反电势使线圈中的电流减少。当衔铁停止运动时,线圈的电感就不再变化(如图中的b 点),这时线圈内的电流又按指数规律上升,直达额定电流Io。从给线圈供电到衔铁开始运动的时间t1称为启动时间,t2为衔铁的运动时间。电磁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为t1与t2之和。 8.释放时间 继电器的释放特性如图所示。当切断线圈电流后,线圈失去激磁,线圈产生的磁通从稳

交流继电器基本知识

交流继电器基本知识 一、定义 交流继电器是指继电器的线圈输入量为正交流的继电器。 二、交流继电器吸力特点 1、由于电流、磁通、磁压降等都是时间的周期函数,故电磁吸力也为时间的周期函 数。 交流电磁吸力公式为: tgφ= (1) 式中:φδ:工作气隙磁压降有效值(安) S :极靴面积(厘米2) 由上式可见:交流电磁吸力以两倍电源频率变化,周期性经过零点,但力的方向不变。 2、假若有反作用力F反作用在衔铁上,则在电源半周期内,会有一段时间,F反>F吸 力,使已经吸合了的衔铁又趋于释放,过此段时间,电磁吸力F又大于反F反,衔 铁吸合。因此交流Relay极易发现衔铁在吸合位置上机械 振动。 3、衔铁的机械振动一方面造成触点抖动,使接触不可靠;另一方面又严重降低铁芯 寿命,产生很大噪音,因此,如何消除这种有害的衔铁振动,是交流Relay制作 过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 4、交流Relay还有种特性,当交变磁通通过铁芯时,Core中就会产生磁滞损耗和涡 流损耗,使Core发热,因此交流Relay铁芯一般用硅钢叠成,以减小磁滞损耗和 涡流损耗。 三、交流Relay主要问题目前处理办法。 1、交流电磁吸力过零问题 通常在极靴面安装一个短路环,使工作气隙中产生相位不同的两个交变磁通(如 图二),由此产生两个不同相位的交变电磁吸力,而使合成电磁吸力不再过零。这 是因为,当工作气隙磁通中与交变时,短路环内将感应电流,并抑制磁场通变化。 因此,经过短路环的磁通φ2就会在相位上落后于不经过短路环的磁通φ1,由不 同的φ1、φ2就产生两不同的电磁力,作用于衔铁上的合力就不再过零。 2、消除衔铁在吸合位置的机械振动 增加短路环,可使电磁吸力不再过零,如果此时电磁吸力大于反作用力F反,则 衔铁振动就可以消除(如图三)。 四、短路环对衔铁振动影响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