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物分类及概述

世界动物分类及概述
世界动物分类及概述

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把整个动物界分成两大类:没有脊椎骨的无脊椎动物和有脊椎骨的脊椎动物;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近10万种,无脊椎动物大约130多万种

一、分类方法

门是动物界下低一级的分类单位,包括那些具有相同身体结构的动物。例如,脊索动物门包括那些身体有一根脊柱的动物。

纲是门的组成部分。它包括那些有共同的重要特征的动物。

目是纲的组成部分。这个类群的动物包括那些在外形上有很多相似特征的动物。科

目下又分科。通常,同一科动物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和食性。

科下分属。猫科动物可以分为更多的属。包括那些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的动物. 种

种是一群在形体上非常相像,在野外环境下共同觅食、结群繁殖的动物,

二、动物界下42个门:

1原生动物门全都是单细胞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其中我们熟悉的有眼虫、草履虫;

2菱形虫门结构简单的内寄生动物,有记录的种类不多;

3直泳虫门与菱形虫类似的动物

4多孔动物门又称海绵动物门。海绵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5扁盘动物门到目前为止,此门被丝盘虫一种动物独占;

6古杯动物门顾名思义,“古”意思是此类动物已灭绝了,“杯”就是说它们长得像杯子;7腔肠动物门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说了;

8栉水母动物门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栉水母纲;

9扁形动物门有涡虫、吸虫、绦虫等我们常听说的寄生虫;

10螠虫动物门海洋底栖动物,身体呈柱形或长囊形;

11舌形动物门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虫,分类地位尚难确定;

12微颚动物门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

13纽形动物门比扁形动物略高等的类似动物;

14颚胃动物门体形很小,生活在浅海的细沙中,人们了解得不多;

15线虫动物门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长过的——蛔虫;

16腹毛动物门身体腹面长有纤毛的一类动物;

17轮虫动物门很小,与原生动物类似;

18线形动物门与线虫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

19鳃曳动物门生活在靠近两极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记载的种类极少;

20动吻动物门和鳃曳动物类似;

21棘头虫动物门身体前端有吻的一类动物;

22铠甲动物门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没有准确分类;

23内肛动物门苔藓状的小动物;

24环节动物门蚯蚓、蚂蟥、沙蚕……都是身体呈环节状,这还用说?

25环口动物门新发现的一类动物

26星虫动物门与前面说的螠虫动物相似;

27软体动物门包含有大量常见动物,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说

28软舌螺动物门已灭绝;

29叶足动物门寒武纪的奇虾等

30缓步动物门很强的一类动物,能忍受高温、绝对零度、高辐射真空和高压;

31有爪动物门身体呈蠕虫状,足呈圆柱形,末端有爪,近乎灭绝;

32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种类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动物,留到下面介绍这个庞大的家族;

33腕足动物门有时你会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像两栖动物贝壳的化石就是这类动物留下的;

34外肛动物门曾经与内肛动物为同一门合称苔藓动物,现已分开;

35帚虫动物门又一个很小的门,又是只有10几种动物,又都是海洋底栖动物;

36古虫动物门在5.3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中早就灭绝了,在近几年才发现;

37棘皮动物门一个我们熟悉的门,有海星、海胆、海参和海百合;

38须腕动物门没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动物,生活在深海中,分类地位有争议;

39异涡动物门仅2种,在波罗的海附近分布曾先后被认为扁形动物和软体动物

40毛颚动物门只有50种左右,还是海洋动物;

41半索动物门身体呈蠕虫形,有人将它们归入脊索动物门

42脊索动物门所有的脊椎动物。

三、数量及分布

1.原生动物门,目前已描述的约6.8万种,分布广泛。自由生活的种类能分布在海洋、陆地(包括淡水、盐水、土壤、冰、雪以及温泉中),甚至在空气中也有原生动物的包囊。

2. 菱形虫门;种数不详,分布不详。

3.直泳虫门;种数不详,分布不详。

4. 多孔动物门;约有10000种,分布:除针海绵属(Spongilla)约20种为淡水产外,多孔动物门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间带到8,500公尺(28,000余尺)深处。

5. 扁盘动物门,代表种丝盘虫,1971年德国学者K.G.Grell将丝盘虫(Trichoplax adhaerens Schulze)建立为扁盘动物门(Placozoa)。分布不详。

6. 古杯动物,是一类绝灭了的底栖海洋动物,多数为单体,少数为群体。

7. 腔肠动物门,现存种类大约有11000种,分布: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

8. 栉水母动物门,世界已知110多种,分布:多数种栖息于三大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其中太平洋的种类最多。在北冰洋和南极海有少数种类分布。中国东海和南海北部有6种。

9. 扁形动物门,已记录的扁形动物约有15000种。中国已发现近1000种。分布:广泛分布在海水和淡水的水域中,少数在陆地上潮湿土中生活。

10.螠虫动物门,已知种类约有150种。分布:主要生活在浅海的泥沙中、岩石缝中以及珊瑚礁或贝壳中穴居。

11. 舌形动物门,它们是一类因寄生生活特化的节肢动物甲壳纲动物。具体种类和分布不详。

12.微颚动物门,目前发现只有一种(Limnognathia maerski),由丹麦科学家在格陵兰北部的迪斯科岛地区的泉水里首次发现。

13. 纽形动物门,大约有700多种。分布待定。

14. 颚胃动物(又称为颚咽动物)门,目前已记录了18个属,大约有100种。身体细小,极难发现,1928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发现它们。

15.线虫动物门,已记录的种约有15000种。分布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及土壤中,甚至

海底深渊、沙漠及温泉都可发现线虫,有人报导在一平方米的海底泥沙中含有442万条线虫,土壤中的线虫数量也是巨大的。

16.腹毛动物门,已记述2目13科47属400余种。分布:多发现在沿岸底部沉积物周围。

17. 轮虫动物门,约有2000种。分布:多数轮虫分布于各种淡水水体,如沼泽、水稻田、池塘、湖泊、水库、河道等;少数生活在海洋中,还有极少数营寄生生活。

18.线形动物门,全世界约有1万余种。分布:除自由生活外,有寄生于动物或植物体内的。

19. 鳃曳动物门,仅报导过10多种。分布:多分布在靠近两极地区的冷海中,从浅海到深海都有,在泥沙中或管居生活。

20.动吻动物门,已知约有100余种。分布:完全生活于海洋。主要栖息在沿岸浅水区的软泥沉积物中,大洋深处也有。

21.棘头动物门,大约500种。分布:广泛。寄生于动植物体内。

22. 铠甲动物门,种类不详。分布:生活在大西洋海底有贝壳的砂砾中,幼体自由生活,成体可能在小型底栖生物上外寄生或共生。

23. 内肛动物门,世界约有3科13属70种左右,中国已发现5种。分布:内肛动物以海水产为主。

24.环节动物门,约有17000种,在中国的种类数大约有1470种。分布:海水、淡水及陆地均有分布。

25.环口动物门,种类不详。分布:以龙虾的食物为食。

26. 星虫动物门,约200余种,2纲4目6科17属,中国海域约60种。分布:除幼虫期外,从均栖息在潮间带直至6000米的深海。

27.软体动物门,分8纲,约有13万种,分布: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到处可见。

28. 软舌螺动物门,在二叠纪晚期灭绝。

29.叶足动物门。分两纲。种类和分布不详。

30. 缓步动物门,约有750余种。分布: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在喜马拉雅山脉(6000m 以上)或深海(4000m 以下)都可找到。

31. 有爪动物门,约90种,分布:全部产于热带,非洲中部、马来半岛、美洲中部均有分布,主要在南半球分布。

32.节肢动物门,约有110~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80%,是动物界最大一门。分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33. 腕足动物门,已描述估计约有3000个属(其中无铰纲约150属),3万个种,大多生活于古生代,现生种只有300个。分布:腕足动物全系海生,从北极至南极,从低潮线下至5000米以上的深海海底,都有它们的代表。

34. 外肛动物门,已描述约2万种,目前生存的种类有近4000种,分布:从潮间带到8000米深的海底,从寒冷的极地水域到热带海洋,都有外肛动物,但多数栖息在大陆架浅海。根据中国东海的资料,外肛动物在水深40~150米范围内数量最多。

35. 帚虫动物门,现存仅10种左右。分布:全部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底泥沙中,管栖。

36. 古虫动物门,已灭绝。40多个门类、130多属、180余种,分布: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我国云南省的澄江、宜良、马龙、昆明、安宁等地的澄江化石库中。

37.棘皮动物门,现生约5900种,中国已发现 500多种。分布:分布世界各海洋。垂直分布范围很广,从潮间带到万米深的海沟。

38. 须腕动物门,为6科18属。现已发现了80多种,分布:全为深水生物,其栖息深度

均在100米以下,个别种能分布于深达9735米的海沟底,在高纬度地区常栖息于较浅的水域,而在低纬度地区则生活于深海海沟内。太平洋西北部水域和印尼马来海域有着极为丰富的须腕动物。

39. 异涡动物门,仅有1属2种。分布:在瑞典、苏格兰、冰岛和挪威的附近海域有发现。

40.毛颚动物门,世界已知约有70~80种。中国已知40种左右。分布:广布于太平洋、大西洋或印度洋的种比较多,各大洋共有的世界种也不少。在中国海,典型的热带种向北只分布到东海外海。温带沿岸种只有少量向南分布到南海北部沿岸水域。

41.半索动物门,全世界现生种不到100种。分布:均为海生,营底栖生活。

42脊索动物门,现存6万余种,占全世界动物种类的5%左右。分布:分布在海洋、淡水、介于淡水和咸水之间的水体和陆生环境。有些类群进化为具有飞翔的能力。

实验动物的分级

.实验动物分级及其标准 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积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悉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悉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 综合上述,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A 隔离系统 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B 屏障系统 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入室施行严格管理,如淋浴、换贴身衣服等。 C 半屏障系统

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特殊实验室】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一、实验动物的分类 实验室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分别是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菌或栖生动物。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极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栖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栖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二、四类实验动物的病理检查标准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三、动物房设计管理上的要求 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A隔离系统 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B屏障系统

简单实用动物分类表

简单实用动物分类表 (大连理工大学王栋整理) 2013年11月5日 按照动物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结构相似相亲的原则进行分类。思考一下,这表是怎么做出来的?向动物学家表示致敬和感谢。 共性个性由此表再一次想一想分类的事情,看来由个性总结共性是个有难度的事情

按照大概的历史发生顺序的路线进行分类表达,注意分类特征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依据和联系。 (分类的所属,不同学者观点也不尽相同,故不同的资料对物种的所属常常不同,经常会发生归属的调整变化,目前动物分类比植物分类困难,可能是动物的变异很急速多样,组织器官研究困难,生理机能复杂等因素造成的吧?即使如此,我们也很感谢那些动物分类的人们。动物分类的一个好处是起码可让我们吃得更明白些。到动物园游览得更快乐些) I. 原生动物门 一个细胞构成 1.鞭毛虫纲:动鞭亚纲、植鞭亚纲 2.肉足虫纲:变形虫,痢疾 3.孢子虫纲 II 海绵动物门 1.普通海绵纲: III 腔肠动物门 在进化上居重要地位,首先出现了胚层分化。身体辐射对称,有简单的组织分化,其中上皮组织占优势。基本形态有水螅型和水母型。 1.水螅纲:桃花水母 2.钵水母纲:海蜇 3.珊瑚虫纲:红珊瑚、海葵 IV.原腔动物门 1.线虫纲:蛔虫、线虫 2.轮虫纲:轮虫 V环节动物门 1.多毛纲:沙蚕 2.寡毛纲:蚯蚓 3.蛭纲:蚂蝗 VI 软体动物门 物种类繁多,生活范围极广,海水、淡水和陆地均有产。已记载130000多种,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 1.无板纲:蛏子 2.单板纲:绝大多数为化石,鲍鱼 3.多板纲: 4.掘足纲:角贝 5.双壳纲:河蚌、牡蛎、贻贝 6.腹足纲:蜗牛、田螺 7.头足纲:乌贼、章鱼 VII 节肢动物门(外骨内肉) 1.甲壳纲:(分类很复杂,用途很广泛,研究利益大) 1.1软甲亚纲 1.1.1等足目:卷甲虫

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您身边的实验室工程专家【特殊实验室】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一、实验动物的分类 实验室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分别是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菌或栖生动物。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极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栖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栖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二、四类实验动物的病理检查标准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 三、动物房设计管理上的要求 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A隔离系统 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B屏障系统 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入室施行严格管理,如淋浴、换贴身衣服等。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 险分级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附件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风险分级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相应风险等级为I级~IV级。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V级(个体高风险,群体高风险),即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传播,一般为不能治愈的病原体(如Smallpox virus)。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问传播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Ⅲ级(个体高风险,群体低风险),即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如Salmonellatyphi、prion)。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Ⅱ级(个体中风险,群体有限风险),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险的病原体。实验室暴露很少引起致严重性疾病的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为I级(个体低风险,群体低风险),即不会使健康工作者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如非致病性生物因子)。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实验动物分级及其标准

实验动物分级及其标准 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积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悉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悉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 综合上述,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A隔离系统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B屏障系统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入室施行严格管理,如淋浴、换贴身衣服等。 C半屏障系统放宽对屏障系统中人及物出入房间时的管理,平面组成大致与屏障系统相同。D层流架系统笼具放在洁净的水平层流空气中。常用于小规模饲养,但在一般房间进行饲养、操作和处理时有被污染的危险性。可用于半屏障的补充。 E开放系统是对人、物、空气等进出房间均不施行消除污染的系统,但通常要进行某种程度的清洁管理 按照微生物学控制标准或根据微生物的净化程度,将实验动物分为4级:①普通动物也称一级动物(conventinal animals,CV),只能用于教学实验和科研工作的预实验;②清洁动物也称二级动物(clean animals,CL),它的原种群来源于SPF动物或无菌动物。可用于大多数科研实验,是目前主要要求的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③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SPF)也称三级动物。SPF是国际公认的实验动物,适用于所有的科学实验,是国际标准级的实验动物,主要用于具有国际交流的重大课题;④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GF)和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s,GN)也称四级动物,它们属于非常规动物,仅用于特殊课题。■

关于澳大利亚的英文介绍

关于澳大利亚的英文介绍 Australia: An introduction In land area, Australia is the sixth largest nation after Russia, Canada,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Brazil. It has, however, a relatively small population. Australia is the only nation to govern an entire continent and its outlying islands. The mainland is the largest island and the smallest, flattest continent on Earth. It lies between 10° and 39°South latitude. The highest point on the mainland, Mount Kosciuszko, is only 2228 metres. Apart from Antarctica, Australia is the driest continent. Australia is the driest inhabited continent on earth. Its interior has one of the lowest rainfalls in the world and about three-quarters of the land is arid or semi-arid. Its fertile areas are well-watered, however, and these are used very effectively to help feed the world. Sheep and cattle graze in dry country, but care must be taken with the soil. Some grazing land became desert when the long cycles that influence rainfall in Australia turned to drought. The Australian federation consists of six States and two Territories. Most inland borders follow lines of longitude and latitude. The largest State,

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特殊实验室】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一、实验动物的分类 实验室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分别是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菌或栖生动物。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极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栖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栖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二、四类实验动物的病理检查标准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 三、动物房设计管理上的要求 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A隔离系统 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B屏障系统 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入室施行严格管理,如淋浴、换贴身衣服等。 C半屏障系统 放宽对屏障系统中人及物出入房间时的管理,平面组成大致与屏障系统相同。 D层流架系统 笼具放在洁净的水平层流空气中。常用于小规模饲养,但在一般房间进行饲养、操作和处理时有被污染的危险性。可用于半屏障的补充。

动物分类表

分类标示颜色:门-亚门-纲(类)-亚纲-目-科-亚科-属 1 原生动物门全都是单细胞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其中我们熟悉的有眼虫、草履虫 2 中生动物门结构简单的内寄生动物,有记录的种类不多 3 多孔动物门又称海绵动物门。海绵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4 扁盘动物门到目前为止,此门被丝盘虫一种动物独占~~~厉害,不得不服~~ 5 古杯动物门顾名思义,“古”意思是此类动物已灭绝了,“杯”就是说它们长得像杯子 6 腔肠动物门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说了 7 栉水母动物门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栉水母纲 8 扁形动物门有涡虫、吸虫、绦虫等我们常听说的寄生虫 9 螠虫动物门海洋底栖动物,身体呈柱形或长囊形 10 舌形动物门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虫,分类地位尚难确定 11 奇怪动物门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 12 纽形动物门比扁形动物略高等的类似动物 13 颚胃动物门体形很小,生活在浅海的细沙中,人们了解得不多 14 线虫动物门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长过的——蛔虫 15 腹毛动物门身体腹面长有纤毛的一类动物 16 轮虫动物门很小,与原生动物类似 17 线形动物门与线虫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 18 鳃曳动物门生活在靠近两极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记载的种类极少 19 动吻动物门和鳃曳动物类似 20 棘头虫动物门身体前端有吻的一类动物

21 铠甲动物门 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目前没有准确分类 22 内肛动物门苔藓状的小动物 23 环节动物门蚯蚓、蚂蟥、沙蚕……都是身体呈环节状,这还用说? 24 星虫动物门与前面说的螠虫动物相似 25 软体动物门包含有大量常见动物,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说 26 软舌螺动物门已灭绝 27 缓步动物门很强的一类动物,能忍受高温、绝对零度、高辐射真空和高压 28 有爪动物门身体呈蠕虫状,足呈圆柱形,末端有爪,近乎灭绝 29 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种类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动物,留到下面介绍这个庞大的家族 30 腕足动物门有时你会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像贝壳的化石就是这类动物留下的 31 外肛动物门曾经与内肛动物为同一门合称苔藓动物,现已分开 32 帚虫动物门又一个很小的门,又是只有10几种动物,又都是海洋底栖动物 33 古虫动物门在5.3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中早就灭绝了,在近几年才发现 34 棘皮动物门一个我们熟悉的门,有海星、海胆、海参和海百合 35 须腕动物门没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动物,生活在深海中,分类地位有争议 36 毛颚动物门只有50种左右,还是海洋动物 37 半索动物门身体呈蠕虫形,有人将它们归入脊索动物门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身体呈蠕虫状”“海洋底栖”的动物咋就会这么多捏?是的,还真就这么多,这是很多低等动物的共性,在历史上曾经有很长时间地球被他们统治着(当然那时还没有陆生动物,连鱼都没有,更没有人)既然这种特征适于它们的生存,那为什么要改变呢?所以这些特征一直被保持到了现在。 好了,动物界中的38个门说了37个,还有一个呢?

澳大利亚大堡礁英语介绍

概括: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最完美的旅游天堂,有人叫它水下仙静也有人 称它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魅力神奇的澳洲大堡礁me people call it an underwater wonderland,others call it the most magical place on our planet——the beautifui and amazing Grea Brrier Reef Australia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自然奇 迹之一,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的东海岸,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被列为 世界遗产名录及国家遗产名录。The Great Barrier Reef, Australia,One of the natural wonders of the world, the Great Barrier Reef off the east coast of Australia is the world’s largest coral reef. It has the distinction of being plac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National Heritage lists. .一.地理位置Location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的昆土兰州以东,巴布亚湾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the Great barrier reef located at east of Australia's elder brother earth Lanzhou, between Papua bay and tropic of capricorn's tropics sea area, 北面从托雷斯海峡起,向南直到弗雷泽岛附近,沿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线绵延2000余千米,东西宽20~240千米。northern side from the Torres channel, to the south until the Frazer island nearby, is continuous 2000 kilometers along the Australian Northeast coastline, the thing extends 20~240 kilometers 大堡礁由三千个不同阶段的珊瑚礁、珊瑚岛、沙洲和泻湖组成。The great barrier reef by 3000 different period's coral reefs, the coral island, the sandbar and the lagoon is composed 这个世界上景色最美、规模最大的珊瑚礁群,总面积达20.7万平方千米In this world the scenery is most beautiful, the scale biggest coral reef group, the total area amounts to 207,000 square kilometers 二.气候Climate 从季节上讲,大堡礁地处热带,是全年都能进行观光活动的地方。Says from the season, the Great Barrier Reef is situated at the tropics, is the whole year can carry on sightseeing the place. 如果要选最佳时间,以每年5月到10月之间最为理想。If must choose the best time, by every year May to October between most ideal.候较为稳定、清爽宜人,多为蓝天白云。The climate is stable neatly, pleasant, many are the blue sky white clouds 天气晴朗,有足够光线入水,各色绚丽的珊瑚和鱼类的色彩非常艳丽动The clear weather there is enough ray of light into water, each coral with gorgeous color and fish color are very gorgeous to move 三.水域Waters 大堡礁水域共约有大小岛屿600多个,其中以绿岛、丹客岛、海伦岛、哈米顿岛、琳德曼岛、芬瑟岛等较为有名。The Great Barrier Reef waters altogether approximately have size islands more than 600, by Lyu island, the Dan guest island, the Helen Island, Mi Dudao, Lin the German isle of man, the profuse Chinese zither island and so on is more famous. The reef is scattered with beautiful islands and idyllic coral cays and covers more than 300,000 square kilometres大堡礁分散美丽的岛屿,覆盖面积超过300,000平方公里。.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ystem consists of more than 3000 reefs大堡礁系统由超过3000岛礁组成。大堡礁的一部分岛屿,其实是淹在海中的山脉顶峰。The Great Barrier Reef part of islands, are actually

动植物分类

动植物分类 一、以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 1?乔木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 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3.亚灌木 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茎的上部草质,在开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茎是木质的如长春花、决明等。 4.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茎含木质细胞少,全株或地上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凤仙等。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5.藤本植物 茎长而不能直立,靠倚附它物而向上攀升的植物称为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依茎的性质又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两大类,常见的紫藤为木质藤本。 藤本植物依据有无特别的攀援器官又分为攀缘性藤本,如瓜类、豌豆、薜荔等具有卷须或不定气根,能卷缠他物生长;缠绕性藤本,如牵牛花、忍冬等,其茎能缠绕他物生长。 二、以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分类 1.陆生植物生于陆地上的植物。 2.水生植物 指植物体全部或部分沉于水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3.附生植物 植物体附生于它物上,但能自营生活,不需吸取支持者的养料为生的植物,如大部分热带兰。 4.寄生植物 寄生于其他植物上,并以吸根侵入寄主的组织内吸取养料为自己生活营养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植物,如桑寄生、菟丝子等。 5.腐生植物 生于腐有机质上,没有叶绿体的植物,如菌类植物、水晶兰等。 三、以植物的生活周期来分类 1.一年生植物 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数星期至数月,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过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动物传染病 分类级别三类

一类传染病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伪牛瘟)、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行性感冒)、鸡新城疫。 二类传染病 多种动物共患病。伪狂犬病、狂犬病、炭疽、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 牛病:传染性鼻气管炎、恶性卡他热、白血病、出血性败血病、结核病、犁形虫病、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 猪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病、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囊尾蚴病。 马病:传染性贫血、流行性淋巴管炎、鼻疽、巴贝斯虫病、伊氏锥虫病。 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症、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 兔病:兔出血症、兔黏液瘤病、野兔热(土拉热、土拉杆菌病)、兔球虫病。 三类动物疫病 多种动物共患病: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 牛病: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 绵羊和山羊病: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 马病:马流行性感冒、马腺疫、马鼻腔肺炎、溃疡性淋巴管炎、马媾疫 猪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 禽病: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禽结核病 蚕、蜂病:蚕型多角体病、蚕白僵病、蜂螨病、瓦螨病、亮热厉螨病、蜜蜂孢子虫病、白垩病 犬猫等动物病: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利什曼病。 鱼类病:鮰类肠败血症、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链球菌病 甲壳类病:河蟹颤抖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贝类病:鲍脓疱病、鲍立克次体病、鲍病毒性死亡病、包纳米虫病、折光马尔太虫病、奥尔森派琴虫病 两栖与爬行类病:鳖腮腺炎病、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

两栖动物分类表

两栖动物分类表 无足目Apoda 1.吻蚓科Rhinatrematidae 浅环蚓属Epicrionops 吻蚓属Rhinatrema 2.鱼螈科Ichthyophiidae 尾蚓属Caudacaecilia 鱼螈属Ichthyophis 3.盲尾蚓科Uraeoptyphlidae 盲尾蚓属Uraeotyphlus 4.蠕蚓科Scolecomorphidae 科洛塔蚓属Crotaphatrema 蠕蚓属Scolecomorphus 5.真蚓科Caeciliidae 亚弗洛嘉蚓属Afrocaecilia 博棱蚓属Boulengerula 巴西蚓属Brasilotyphlus 真蚓属Caecilia 德末蚓属Dermophis 吉歌蚓属Gegeneophis 吉奥蚓属Geotrypetes 格兰蚓属Grandisonia 裸蚓属Gymnopis 禾帕蚓属Herpele 海迫蚓属Hypogeophis 埃德蚓属Idiocranium 印度蚓属Indotyphlus 露克蚓属Luetkenotyphlus 小蚓属Microcaecilia 仿管蚓属Mimosiphonops 奥斯卡蚓属Oscaecilia 微蚓属Parvicaecilia 盘西蚓属Praslinia 裂蚓属Schistometopum 环管蚓属Siphonops 6.盲游蚓科Typhlonectidae 似螈盲游蚓属Atretochoana 带子蚓属Chthonerpeton 北盲游蚓属Nectocaecilia 水蚓属Potomotyphlus 盲游蚓属Typhlonectes 有尾目Caudata 1.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 大鲵属Andrias 隐鳃鲵属Cryptobranchus 2.小鲵科Hynobiidae 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 小鲵属Hynobius 爪鲵属Onychodactylus 肥鲵属Pachyhynobius 原鲵属Protohynobius 北鲵属Ranodon 极北鲵属Salamandrella 3.钝口螈科Ambystomatidae 钝口螈属Ambystoma 4.两栖鲵科Amphiumidae 两栖鲵属Amphiuma 5.陆巨螈科Dicamptodontidae 陆巨螈属Dicamptodon 6.无肺螈科Plethodontidae 脊口螈属Desmognathus 深口螈属Phaeognathus 无肺螈亚科Plethodontinae 攀螈属Aneides 蜥尾螈属Batrachoseps 游舌螈属Bolitoglossa 缓螈属Bradytriton 膜螈属Chiropterotriton 克利普托螈属Cryptotriton 丛螈属Dendrotriton 剑螈属Ensatina 河溪螈属Eurycea 泉螈属Gyrinophilus 瞎螈属Haideotriton 半趾螈属Hemidactylium 穴螈属Hydromantes 艾希拉螈属Ixalotriton 韩国螈属Karsenia 条螈属Lineatriton 南螈属Nototriton 夜色螈属Nyctanolis 板足螈属Oedipina 儒螈属Parvimolge 无肺螈属Plethodon 涓螈属Pseudoeurycea 土螈属Pseudotriton 拟穴螈属Speleomantes 合颌螈属Stereochilus 索里螈属Thorius 7.洞螈科Proteidae 泥螈属Necturus 洞螈属Proteus 8.急流螈科Rhyacotritonidae 急流螈属Rhyacotriton 9.蝾螈科Salamandridae 伸舌螈属Chioglossa 蝾螈属Cynops 棘螈属Echinotriton 山螈属Euproctus 小默螈属Mertensiella 乌尔米螈属Neurergus 东美螈属Notophthalmus 肥螈属Pachytriton 瘰螈属Paramesotriton 肋突螈属Pleurodeles 真螈属Salamandra 四趾螈属Salamandrina 渍螈属Taricha 欧螈属Triturus 疣螈属Tylototriton 10.鳗螈科Sirenidae 鳗螈属Siren 拟鳗螈属Pseudobranchus 无尾目Anura 1.尾蟾科Ascaphidae 尾蟾属Ascaphus 2.铃蟾科Bombinatoridae 巴蟾属Barbourula 铃蟾属Bombina 3.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 产婆蟾属Alytes 盘舌蟾属Discoglossus 拉托娜蟾属Latonia 4.滑蹠蟾科Leiopelmatidae 滑蹠蟾属Leiopelma 5.角蟾科Megophryidae 无耳蟾属Atympanophrys 波呢蟾属Borneophrys 短腿蟾属Brachytarsophrys 小臂蟾属Leptobrachella 拟髭蟾属Leptobrachium 掌突蟾属Leptolalax 角蟾属Megophrys 拟角蟾属Ophryophryne 齿蟾属Oreolalax 齿突蟾属Scutiger

澳大利亚英文介绍

澳大利亚英文介绍 Australia Australia is a island country .It is located in Oceania between 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South Ocean. The Australian Aborigines’arrival is the binging of Australia about 50 000 years ago. European countries did not know whether there was a continent , Australia ,before 1768.So they drew a hypothetical map, in which there was a Terra Australia .In 1768,James Cook traveled Cape Horn of South American .He continued his travel toward west .He got to New Zealand .Then he found Australia at west. When the earth and human society appeared was called the Dreamtime. During the Dreamtime, the Rainbow Serpent made laws: people can not eat his animal totem . Bushranging means thieving from law-abiding citizens while living in the Australia Outback.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places we should attention .One is the Cape Horn in South American, the other is the Cape of Good Hope in Africa. Some people moved from Botany Bay to Jackson Port. They founded the city of Sydney, Jackson Port, Sydney Cove . In 1901,the colonies of Australia federated into a country . Australia Day is celebrated annually in January 26. There are some famous states and countries in Australia .Canberra is the capital of Australia. Sydney is the capital of New South Wales. Melbourne is the capital of Victoria .There are some states such as Queensland, Tasmania . There are two famous builds, Sydney Opera House and Sydney Harbor Bridge. 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Australia , kangaroo and thylacine called marsupial animal ,ostrich and emu . How did people catch flying animals? They used boomerang . They also like music performed by didgeridoo . There is a famous song about Australia named Waltzing Matilda: Once a jolly swagman camped by a billabong

动物传染病分类表

動物傳染病分類表 甲類疾病 代碼中文病名英文病名 A010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A030豬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 A040牛瘟Rinderpest A050小反芻獸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A060牛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bovine pleuropneumonia A070牛結節疹Lumpy skin disease A080里夫谷熱Rift valley fever A110非洲馬疫African horse sickness A120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130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A150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乙類疾病 代碼中文病名英文病名 B051炭疽Anthrax B052假性狂犬病Aujeszky’s disease B053胞蟲病Echinococcosis B054水心病Heartwater B056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 B057Q熱Q fever B058狂犬病Rabies B059副結核病Paratuberculosis B060螺旋蠅病Screwworm B061水疱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 B062藍舌病Bluetongue B101牛邊蟲病Bovine anaplasmosis B102牛焦蟲病Bovine babesiosis B103牛布氏桿菌病Bovine brucellosis B104牛生殖道彎曲桿菌病Bovine genital campylobacteriosis B105牛結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 B106牛囊蟲病Bovine cysticercosis B107沙蚤病Dermatophilosis B108牛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osis

动物传染病分类表

动物传染病分类表 甲類疾病 代碼中文病名英文病名A010口蹄疫 Footandmouthdisease A020水疱性口炎 Vesicularstomatitis A030豬水疱病 Swinevesiculardisease A040牛瘟 Rinderpest A050小反芻獸疫 Pestedespetitsruminants A060牛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 Contagiousbovinepleuropneumonia A070牛結節疹 Lumpyskindisease A080里夫谷熱 Riftvalleyfever A090藍舌病 Bluetongue A100羊痘 Sheeppoxandgoatpox A110非洲馬疫Africanhorsesickness A120非洲豬瘟 Africanswinefever A130豬瘟Classicalswinefever A150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 A160新城病 Newcastledisease 乙類疾病 代碼中文病名英文病名B051炭疽 Anthrax B052假性狂犬病Aujeszky’sdisease B053胞蟲病 Echinococcosis B055水心病Heartwater B056鉤端螺旋體病 Leptospirosis B057Q熱 Qfever B058狂犬病 Rabies B059副結核病 Paratuberculosis B060螺旋蠅病Screwworm B101牛邊蟲病 Bovineanaplasmosis B102牛焦蟲病Bovinebabesiosis B103牛布氏桿菌病 Bovinebrucellosis B104牛生殖道彎曲桿菌病 Bovinegenitalcampylobacteriosis B105牛結核病Bovinetuberculosis B106牛囊蟲病 Bovinecysticercosis B107沙蚤病Dermatophilosis B108牛白血病 Enzooticbovineleukosis B109出血性敗血症 Haemorrhagicsepticaemia B110牛傳染性鼻氣管炎 Infectiousbovinerhinotracheitis B111泰勒原蟲病 Theilerio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