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的组成

1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的主要组分是基础油和添加剂。

(1)基础油

基础油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大类。

矿油是指通过润滑油加工工艺得到的润滑油高、低粘度组分,中国的行业标准按粘度指数(VI)分为五类:

①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LVI,VI < 40)

②中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MVI,VI = 40-80)

③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HVI,VI ≥ 95)

④很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VHVI,VI ≥ 120)

⑤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UHVI,VI ≥ 140)。

基础油粘度等级采用赛氏通用粘度(秒)划分:

①低粘度组分称为中性油(Neutral),以100℉(37.8℃)赛氏通用粘度(秒)表示,如

150N等;

②高粘度组分称为光亮油(Bright Stock),以210℉(98.9℃)赛氏通用粘度(秒)表

示,如150BS等。

合成油是指采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得的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基础油。目前已广泛采用的合成基础油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合成烃:采用乙烯聚合和以石蜡裂化所得的低分子烯烃聚合而得的合成烃油。合成烃具

有液体温度范围宽、粘 温性能好、粘度指数极高(可达135~145)、氧化安定性好

(240℃)、热安定性好(可达340℃)、润滑性能好、挥发度好和抗剪切安定性好等优点。

②脂肪酸酯:是有机酸和醇的反应产物。依醇或酸分子的大小或元素的不同,可生成各种

各样的脂肪酸酯。用作合成油的主要有:二元酸酯(双酯)、新戊基多元醇酯(三羟甲基丙烷

酯和季戊四酯)和复酯(二元酸与乙二醇的反应产物)。脂肪酸酯具有优良的粘-温性、高温

性和优异的低温性,以及较好的抗磨性、氧化安定性等。

③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包括带或不带烷基的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醚。这些化合物不仅具

有优良的润滑性,而且具有凝点低、粘 温性和氧化安定性好等优点。

(2)添加剂

添加剂一般为各种极性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和含有硫、磷、氯等活性元素的化合物。在基础油中加入少量的这些化合物,使其各种性能呈现崭新的特性,得到更为满意的油品。

添加剂可分为两大类;

①影响润滑油物理性质的添加剂,如降凝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或增粘剂、抗泡剂

等;

②在化学方面起作用的添加剂,如清净剂、分散剂、抗氧剂、防锈剂、极压抗磨

剂、防腐剂、摩擦改进剂、乳化剂和抗乳化剂等。

降凝剂(Pour depresants):

可使油品中的蜡晶细化,降低油品的凝点,改善油品的低温流动性。

粘度指数改进剂(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

能显著地改善油品的粘 温性能,主要用于多级内燃机油。

抗泡剂(Antifoam additive):

可降低油品泡?的表面张力,阻止泡?的形成。

清净剂(Detergent):

可防止内燃机内形成烟灰、漆状物沉积,中和酸性物质,减少腐蚀磨损。

无灰分散剂(Ashless dispersing agent):

与清净剂复合有D同效应,能防止生成低温油泥。

抗氧剂(Antioxidant):

能延缓油品氧化,延长油品的使用期。

极压抗磨剂(EP Antiwear agent):

可改善油品在高温、重负荷下的抗擦伤和抗磨损性能。

防锈剂(Rust inhibitor):

可提高油品阻止水分与氧离子对金属的锈蚀作用,保护金属表面,延缓锈蚀。

摩擦改进剂(Friction modifier):

可提高油品的润滑性,降低摩擦,减少磨损。

乳化剂和抗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 and demulsifying agent):

是一类不同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可防止乳化粒子结合,使乳化液稳定。抗乳化剂可

以加速油水分离,防止乳化液的形成。

防腐剂(Anticorrosion additive):

是为防止或延缓金属发生腐蚀而加入的添加剂。

2润滑脂的组成

润滑脂的主要组成是基础油和稠化剂。一般选用矿油作基础油,在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也可选用合成油作基础油。

稠化剂是润滑脂中重要的特征组成部分。它是被相对均匀地分散在基础油中而形成润滑脂结构的固体颗粒。

稠化剂可分为皂基和非皂基两大类。

皂基稠化剂是指脂肪酸金属皂,例如脂肪酸钙、钠、锂和铝等。

非皂基稠化剂有石蜡和地蜡、膨润土和硅胶、聚脲、聚四氟乙烯、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等。

根据使用性能要求,也可加入胶溶剂、抗氧剂、极压抗磨剂、防锈剂、防水剂和丝性增强剂等。

润滑的目的

润滑的目的 两个紧密接触的物体有运动时相互间具有摩擦阻力,因而产生磨损,当机械零件从稳定磨损阶段进入剧烈磨损阶段后磨损速度急剧增长,机械高效率下降,功率和润滑油的损耗增加,产生异常噪声及振动,摩擦副温度迅速升高,最终导致零件失效,为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我们合理使用润滑油,使两摩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阻力降低磨损,延长稳定磨损阶段,从而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润滑剂的作用 1.减少摩擦:使摩擦系数降低,减少摩擦阻力,节约能源的消耗。 2.降低磨损:在润滑剂中加入抗氧化,抗腐剂有利于抑制腐蚀磨损,加入极压抗磨剂可以有效地降低粘着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 3.冷却作用:润滑剂可以减轻摩擦,吸热、传热和散热,因而降低机械摩擦副造成的温度上升。 4.防腐作用:摩擦面上有润滑剂复盖时,可以防止或避免因空气、水滴、水蒸气、腐蚀性气体及液体/尘土/氧化物等引起的腐蚀、锈蚀。 5.减振作用:润滑剂吸附在金属表面本身应力小,具有吸收冲击能的本领。 6.清洗作用:润滑油的循环可以带走系统中的杂质,从而具有清洗作用。 7.密封作用:润滑剂对某些外露零部件形成密封,防止水分或杂质的进入起密封作用

油站工作说明 冷却器是用来控制油温的,采用调节冷却水流量的方法控制油温。当油温>40℃,冷却器开始工作;当油温<17℃,开启电加热器;当油温升至35℃,电加热器停止工作。 在冷却器的进出口位置装有差式压力计,用来控制冷却器前后冷却水的压差变化。若堵塞,压差将增大。当不使用冷却器时,可关闭油和水的前后阀门,润滑油将从旁路直接输向润滑点。 油箱加热控制 在寒冷地区或冬季作业时,应加热油箱中的润滑油,润滑 油温度一般维持在35°C左右,以保持油的流动性,否则 整个系统的控制因温度低、油的黏度增加而发生困难。加 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蒸汽加热,比较缓和;另一种 是用电热元件加热。后一种加热方式比较剧烈,有时会使油 质发生热裂化反应,降低黏度并生成胶质沉淀。这两种方 法都装有自动调节温度的装置,当油温升到规定温度时,即 自动断电或断汽。 连续冷却控制油温 设备连续运转产生热量润滑油带走并储存热 量,当润滑油储存热量使油温大于35℃时, 开启板式(或者列管式)冷却器,保证油温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原理

600MW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原理及调试探讨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宫传瑶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几种常见的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对我公司600MW汽轮机所采用的供油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与其它方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主油泵油涡轮调试系统 1 概述 随着机组向着大型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机组故障停机次数将严重影响电站运行的经济性。汽轮机供油系统的故障不但要影响到电站运行的经济性,而且对机组的损害影响也是很大的。由于润滑系统的特殊性,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允许在线检修的。这样系统设计及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其前期的调试试验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2 几种典型系统的比较 常见的电站润滑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电动油泵、蓄能装置与调节阀系统;二:汽轮机转子驱动主油泵与注油装置系统;我厂600MW汽轮机采用汽轮机转子驱动主油泵与油涡轮升压泵供油方式。 3 系统安全性分析 对于系统来说除去系统本身的因素外,其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系统组成元件的可靠性。对于电动油泵系统其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电机及其电源的可靠性,由于电机及其相关电气元件制造水平的限制,其可靠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但是其优点在于系统简单。 对于汽轮机转子驱动主油泵与注油装置系统,由于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这样对于主油

泵运行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由于主油泵采用高位布置,这样在客观要求在主油泵的入口增设供油装置。我厂采用的注油装置主要有射油器与升压泵两种。 4 600MW汽轮机润滑系可靠性探讨 我厂6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是我厂转化日立的系统。在系统中采用升压泵为供油装置。油涡轮升压泵作为系统的主要设备起着给主油泵供油,同时将高压油转化为低压油对汽轮发电机组进行润滑。起着参数匹配的作用。而在我公司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中起到此作用的是供油及润滑射油器。系统设计的好坏及相关部件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对于我公司6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可靠主要取决于主油泵与油涡轮的可靠性。同时对系统的调试及机组启动过程中的监视至关重要。 5 系统简介 6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分系统。 供油系统由主油泵、节流阀,滤网、喷嘴隔板、叶轮、升压泵组成。 主要作用维持主油泵正常工作。 润滑系统由主油泵、节流阀,滤网、喷嘴隔板、叶轮、溢流阀、轴承组成。 主要作用供给机组润滑油。 旁路系统由一只节流阀将工作油系统节流阀后与与叶轮后连接起来。 主要作用平衡润滑系统与供油系统。 同时在涡轮排油部分安装有溢流阀。主要作用稳定润滑油路压力。系统工作原理:由油涡轮的排油来润滑机组,同时高压油带动升压泵工作给主油泵供油。 润滑油系统图(图0-1-1所示)

润滑油试题

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润滑的类型有流体润滑、边界润滑。 2、润滑油主要作用有减少摩擦、清洗、散热、防锈、密封、传递动力等。 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度指数、酸值、闪点、水分、机械杂质、倾点和凝点、氧化安定性、灰分和残炭等。 4、润滑油的组成: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5、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添加剂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不足,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6、影响润滑剂类型的俩个主要因素速度和负荷。 7、润滑油的粘度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变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 8、润滑油变黑原因:外界杂质进入油箱、油品变质、超过换油期、机器零件磨损。 9、酸值是评定新油和判断运行中油质氧化程度的重要化学指标之一。 10、温度是油品影响油品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1、润滑管理的“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 12、油样应在补加新油前取,以免受新油干扰,或在停机前油仍热时或设备低速运转时取样。 13、盛油样品标签,应填写单位名称、油品名称、设备名称、取样位置、取样时间等,送样单位需将样品标签的内容全部填写,不得有遗漏。 14、常规检测需取油量一般为250ml,在盛油前应先去检查盛样品是否干净、干燥,必要时用少量油样将盛样瓶冲洗一下。 15、对于正确润滑最重要的润滑油特性是粘度,随着负荷的增加,润滑油的粘度也应增加。 16、随着温度的上升,需要具有 ___更高_____ 粘度的润滑剂;随着速度的增加,需要具有 ____低______ 粘度的润滑剂。 17、润滑油压力低的主要原因:油泵出力不够,冷油器泄漏,油系统管路泄漏,溢油阀故障或误开,油箱油位过低等 18、齿轮油使用中出现腐蚀现象,可能因缺少防锈剂、油中含水、油氧化产生酸

润滑油系统的设计及功能

润滑油系统的设计及功能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离心压缩机润滑油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系统各组部件的功能 关键词:润滑油系统设计功能 一、绪论 压缩机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现在压缩机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空分、电力、矿山﹑轻纺以及隧道等各个领域, 随着工业设备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压缩机无论在流量、压比、转速等方面都在随之上升,一套稳定、有效的润滑系统在压缩机机组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系统的设计 润滑油系统为压缩机组的重要辅助部分,所以其设计的出发点就是:确保压缩机无论是在正常或事故状态下都能使其得到良好的润滑,并保证轴承、齿轮等各个润滑点的正常工作状态及最大限度的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其设计的基本参数主要为各个润滑点(如:压缩机的支撑轴承、推力轴承,电机的轴承,变速箱轴承及齿轮啮合等)的用油量及润滑油压力。 在知道了油量及油压参数后,就要结合压缩机的工作状况:是否为连续运转、检修周期、环境条件、共用工程条件等;另外还要考虑要求的安全程度来决定油系统的配置、调节控制方式及材料的选择等具体的设计原则。一般来讲,以上的各项条件在用户订货时就已协商确定过了。对于未确定的细节可以按照双方协商确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制造厂标准执行。在以上各个方面确定以后就可以进行具体设计了。下面以我厂为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2MCL454+3MCL406离心氧压缩机组配套油系统的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得到压缩机各个润滑点的用油量及油压要求如下: 根据与用户(买方)签定的技术协议即设计准则,该油站执行由美国石油协会发布的API614标准。因此根据此标准的规定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计算: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汇总

润滑油 lubricating oil 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润滑油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二、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

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成品润滑油对机械和工业设备的运作不可或缺,润滑油添加剂是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加入润滑油后,改善其中已有的一些特性或使润滑油得到某种新的特性,能够提高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的效率并增强其性能,或延长润滑剂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稳定性。简而言之,润滑油添加剂服务于润滑油市场,其能为润滑油的性能创造高附加值。润滑油添加剂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包括天然气发动机)、铁路机车发动机油、船舶发动机油、工业润滑油、润滑脂、乳化炸药等市场。 该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计划总投资3783.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694.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22%;流动资金1088.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78%。 达产年营业收入9464.00万元,总成本费用7433.27万元,税金及附加71.20万元,利润总额2030.73万元,利税总额2382.03万元,税后净利润1523.0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58.9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3.68%,投资利税率62.96%,投资回报率40.26%,全部投资回收期3.98年,提供就业职位190个。 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

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

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润滑油调和技术和配方

基础油是国标矿物基础油或合成基础油,基本要求是: 1)粘度指数规格要高,粘度指标要适宜 2)清净分散性要好(包括酸中和性) 3)低温性能好 4)不应含有挥发性成分,350℃以下馏分不得超过5%,内燃机油的基础油馏分,必须控制在常压沸点400℃以上,以防机油蒸发损失而损耗过大 5)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包括轴承抗腐蚀性) 6)良好的抗磨损性能 7)良好的防锈性 8)良好的抗泡性 因此,多选用深度精制石蜡基基础油或合成油。 根据API标准,基础油分为I,II,III,IV,V五类,我们常规采用的是I,II,III类,在抗氧化性能、低温性能、粘温性能方面I<II<III'> ;对添加剂的溶解性能III<II<I'> 。III类基础油可以调配所有级别的内燃油,II类基础油汽油机油SF~SL;柴油机油CD~CH-4,一般情况下,I类基础油从柴机油的CD~CH-4,汽机油SF~SL都可以使用,但再高级别的内燃机油,就很难通过台架试验了。由于I类基础油低温性能较差,一般调合40、50、15W40、20W50,齿轮油90和85W90,而10W机油和75W齿轮油是难以做到合格的。5W、10W机油和75W齿轮油多采用II和III类基础油或PAO合成基础油。另外,虽然倾点很低的环烷基基础油的倾点很容易达到指标,但低温动力粘度和低温泵送性很难达标。 常规采用的矿物基础油有150SN、500SN、150BS;不常用的矿物基础油有200SN、350SN、400SN、650SN等。具体组合规则在配方中详细说明。 润滑油的配方元素确定: 首先要确定选用几种基础油来进行调合,这可根据经验配方和产品品种需要来确定,一般根据油品的粘度等级来选择基础油的组合,常规原则如下: 单级30、40、50机油采用500SN和150BS基础油; 15W40和20W50机油采用150SN和500SN基础油; 10W30采用深度精制的150SN或100SN,或合成油、半合成油基础油; 5W40、5W50采用全合成基础油; 85W90齿轮油采有150BS和500SN基础油; 自动排档液采用深度精制的100SN或150SN基础油或合成油。 通常根据所需产品的类型和性能级别来选择什么类型的添加剂

润滑油调和工艺详解-- 管道调和

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润滑油调和工艺详解--管道调和 1.润滑油调合工艺类型 常见的润滑油调合工艺,一般分两种基本类型:罐式调合和管道调合。不同的调合工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不同的场合。 管道调合是将润滑油配方中的基础油、添加剂组分,按照计算好的比例,同时送入总管和混合器,经过均匀混合后即为成品油,其理化指标和使用性能即可达到技术要求,可以直接灌装或送入储罐。 管道调合通过实时在线调整管道泵的转速,以使得各条管道中原料油的流量进行动态地调整,以达到预设定的比例,保证最优的调合精度。另外一种管道调合,也是通过管道加入添加剂,经过管道上流量计计量,但需要在调合罐中混合均匀方为成品油。见下图。润滑油调合广泛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在线分析仪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调合 质量好、计量精度高及品种调换灵活等特点。 图2:管道调合示意图

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2.管道调合 2.1.管道调合系统的构成 管道调合也称连续调合。调合系统由主控计算机控制,计算机中可预先输入配方,操作人员只需输入产品名称和调合量,计算机自动计算、控制各组分的投料量,动态画面可以显示整个操作过程中各部分的运行状态,通过色彩变化显示物流方向和设备起用情况,可对现场的设备、阀门进行监控和连锁停泵,对油罐高液位和设备故障报警,还可打印报表。这些也是自动调合系统的共同特点。 管道调合装置的一般构成: ①储罐:基础油罐、添加剂罐、调合罐/成品油罐 ②组分通道:每个通道包括配料泵、计量表、过滤器、排气罐、温度传感器、止回阀、压力调节阀等。组分通道的配备需要综合考虑原料种类、配方组分结构和配比、总体产品结构、预计产量等因素。通道口径和泵的排量由装置的调合能力和组分的配比决定。 ③集合管、混合器和脱水器:各组分通道与总管相连,各组分按规定比例汇集到集合管;进入混合器混合均匀;脱水器将油中的微量水脱出,一般为真空脱水器。脱水器采用蒸汽盘管加热和导热油加热。该设备采用螺旋推进式搅拌,带导流筒,能实现液体上下、内外循环。采用填料密封、抽真空,便于润滑油中水分的逸出,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见图 4-1-8

润滑油脂的作用

润滑油脂作用 很多人认为,润滑油脂像其它部件一样,装到设备上就行,根本无须维护。这是错误的!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家注意: 1、润滑油自应用设备开始,受到高温、氧化、进水、杂质、金属催化等因素影响而无时不在变化,当其理化性能指标一旦超出原产品界限值,它就开始腐蚀设备,此时“油”己不再是润滑剂,而变成腐蚀剂。如果其中再掺进颗粒,那就成研磨剂,开始办坏事,因此必须维护。 2、润滑油脂不是一直都起“好作用” 油脂变坏有“拐点”,需要借助检测手段查找。拐点前换油最佳,再往前换油浪费,拐点后换油腐蚀设备,此时油就不起好作用了。 3、用油多年一贯制已不能满足现代设备需要 据统计,过去的半个世纪,机械的运行速度、负荷、精度、温度等有的几倍或十几倍的增加,作为设备的血液,重要伴侣——润滑剂自然要伴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4、我国用油技术含量低,廉价油比例较高,如机械油,国家标准早已淘汰,但由于利益驱使,一些调油厂仍在生产,只要有定单,有人要就生产。因为我国没有生产许可证制度,其产品无须通过有关机关认证(国外已实行认证制)。润滑油是基础油

加添加剂组成的,在我国资源缺乏情况下,如何用好有限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好的基础油加好的添加剂,可以调高档油;如果不加或少加添加剂,甚至用基础油直接充当润滑油,不但浪费了国家资源,更重要是,不能起到保护设备作用,给设备造成了很大伤害。 5、我国总体用油水平偏低是不争的现实。尽管中石油、中石化二大集团占有70%市场份额(主要是中、低档油),但国内60%以上的高档油市场被外油公司侵占着。国产润滑油长期在低档油上徘徊,这为外国大石油公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进军条件。现高档油几乎为外油一统天下,如我们奋起直追,10年后,将占领中国半壁江山。 6、检测润滑油品习惯于手摸眼看鼻闻 手摸眼看鼻闻,这是我国企业在润滑方面目前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设备用油不分质量、等级标准,采购人员买什么油就用什么油。油在使用中没有什么控制手段,评价油全靠眼看手摸,导致机械设备磨损严重,修理频繁。 7、润滑不只是加油工和维修工的事 很多人特别是设备主管认为,即便不搞润滑,设备也照常运行,不知道更不承认60%以上运转设备故障是润滑不良引起的。目前一些企业领导发现一出设备故障,就认定从备件、材质、热

润滑油添加剂基本知识

润滑油解码 一、汽车润滑油添加剂 添加剂主要分类 1、清净分散剂如T154、T15 2、T106、T104、T105、T122等; 清净分散剂主要作用起到清净分散作用。磺酸盐目前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清净剂,磺酸盐能够对油中的烟炲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特别是高碱值磺酸盐高温清净性好,酸中和性能好。磺酸盐的主要缺陷是抗氧化性能较差,在严苛条件下酸中和速度比烷基酚盐较差。硫化烷基酚盐高温清净性好,能够有效抑制柴油机油积碳。与磺酸盐分配后可以互补缺点。分散剂提供的油溶性基团比清净剂大,能有效抑制积碳和胶状物互相聚集。分散剂在润滑油中又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一些油溶或不油溶的固体和液体溶解到润滑油当中,起到增溶作用。 2、抗氧抗腐剂如T202、T203等; 抗氧抗腐剂的主要主要品种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能够抑制发动机油漆膜、油泥的产生,抑制油品粘度增长。但是发动机油中磷含量主要来自于抗氧抗腐剂,磷元素能使汽车尾气转化器中三元催化剂中毒。因此在高档发动机油限制了磷含量。实现低磷化对策就意味着减少ZDDP的用量,会对油品抗氧和抗磨性能产生大的影响。目前科技人员正着手开发研制低磷或无灰添加剂,以取代或部分取代ZDDP。 3、挤压抗磨剂如T321等; 挤压抗磨剂一般为含有硫、磷、氯等活性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当滑动的两个表面压力增大,便面膜变薄,两个表面凸起处相互接触,

产生局部高温高压,此时极压剂的活性元素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剪切强度较低的的固体保护膜。 4、摩擦改进剂,如T406等; 摩擦改进剂吸附膜大多数为物理吸附膜,物理吸附膜是可逆的,温度升高后吸附膜将会消失,因此摩擦改进剂只有在温度较低,负荷较小的情况下有效。摩擦改进剂用于汽车自动传动液中,可改善油品摩擦系数,改善换挡舒适性。发动机油和齿轮油中使用摩擦改进剂具有降低边界润滑的摩擦系数的作用,提高燃料经济性。 5、抗氧剂,如T512、T534等; 抗氧剂能有效防止油品氧化,能延长其使用和储存寿命。酚类和胺类抗氧剂能捕捉自由基,是氧化反应自由基终止剂,而ZDDP主要是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的分解剂。 6、粘度指数改进剂,如T602、T603等; 粘指剂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加入粘度较低的基础油中能显著提高油品粘度和改善黏温性能,适应宽温度范围对油品粘度的要求。 7、防锈剂如T701等; 防锈剂主要作用机理与其分子中极性一段吸附于金属表面,烃基一段伸向油层,形成分子定向排列的致密分子膜,以阻止水分与氧渗入金属表面产生锈蚀。 8、降凝剂如T803等。 降凝剂虽然不能改变油品析出石蜡的数量,但能够吸附在蜡表面或共

润滑油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润滑油基础知识 一、认识润滑 1、什么是润滑? 润滑是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磨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直接接触的表面分隔开来,变干磨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磨擦,达到减少磨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即谓之润滑。 无润滑剂表面直接接触有润滑剂表面分离 2、润滑油的主要作用: 1 润滑减磨 2 冷却降温 3 清净清洗 4 防锈防蚀 5 密封防漏 6 减震缓冲 二、油品理化指标与应用 1、检测评定润滑油质量性能的方式和内容有哪些? 润滑油质量性能的检测评定一般可分为:理化性能分析、模拟实验、台架评定三类。 理化性能分析包括:密度(或比重)、颜色、粘度、粘度指数、倾点、闪点、酸值、水溶性酸碱、总碱值、机械杂质、水分、灰分和硫酸盐灰分、残炭等。 模拟试验项目包括:低温特性(表观粘度、低温泵送、成沟点等)、抗腐蚀性、防锈蚀性、抗泡性、气体释放性、抗乳化性、氧化安定性、热安定性、剪切安定性、水解安定性、橡胶密封性、清净分散性、极压抗摩性(四球试验、梯姆肯试验、叶片泵试验)等。 台架评定包括:汽油机台架试验,柴油机台架试验,齿轮油后桥台架试验等等。 2、什么是粘度?表示粘度的方法有几种?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粘度是指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其分子之间产生的内摩擦阻力的度量。摩擦阻力越大的液体,其粘度越大。 表示粘度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五种: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最常用的是运动粘度-它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以m2/s(二次方米每秒)表示。实际上常用mm2/s(二次方毫米每秒)作为计量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根据润滑油的100℃或40℃时的运动粘度来划分油品的粘度等级;其中,内燃机油和齿轮油主要按100℃的运动粘度来划分油品的粘度等级;而工业润滑油常采用40℃的运动粘度来划分油品的粘度等级。 3、什么是粘度指数?其实用意义及局限性是什么?

人体润滑油的作用

人体润滑油的作用 相信我们对于什么是人体润滑油还是比较陌生的吧,人体润滑油是一种新开发的产品,人体润滑油有很大的功效和作用,我们要懂得人体润滑油的效用,并且要懂得如何利用人体润滑油来为我们服务才行,其实人体润滑油是用于性生活上面的。 人体润滑油是用来保证夫妻性生活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导 致了女方润滑度不够而影响了性生活的质量,我们在选择人体润滑油上面一定要注意选择无毒无害的人体润滑油。 人体润滑油是专为性生活而研制的卫生润滑用品.接纳国际盛行的水溶性拉丝凝胶,晶亮透明,安宁润滑,能明显进步活动时的敏感水平,增长女性部位润滑,加强快感,延伸房事时间,克制病菌熏染,结果神奇!那么,人体润滑油都有什么作用呢? 简单来说,就是比如男女之性生活,女的阴道内壁比较干燥,而需要增加涂抹一点人体润滑油,这样子就相当管用了。

★人体润滑油的作用★ 1.保证了夫妻房事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女方的自身润滑度不够,导致男方无法顺利进去。所以需要人体润滑剂,来帮助夫妻能够顺利的进行房事。 2.目前从未用过人体润滑油的,可以做出尝试来解决枯燥无味的性生活,以便于寻求其他的刺激源。笔者建议,如果以后用的话,肯定更在意他的安全无毒副作用。具体什么品牌的话,肯定也会选大品牌。 人体润滑油不油腻,无残留物,宁静可靠,无毒副作用,容易洗濯,以女性部位的酸碱度相近.无刺激,无异物感,由于接纳入口优质润滑剂保湿剂,可连结较永劫间的润滑结果。人体润滑油将润滑、高兴、缩阴和消毒等功效完善的联合在一起,是性生存满盈兴趣.人体润滑油利用于感弱,欲低下,淡漠和排泄物少的女性。人体润滑油可共同避孕套成人用具和妇女卫生棉条利用,也可用于干性医疗东西进入人体的边面润滑。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精选文档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的。因为单靠基础油并不能满足发动机油诸多的性能要求,基础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精选成份,具有最基本的粘度特征,而添加剂是化学物质,用以改善和提高机油的品质。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所谓矿物油,即是直接从石油精炼的用于制作润滑油的物质。而合成油是利用原油或煤炭中较轻的乙烷、丙烷等裂解成乙烯,再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它们重组而成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杂质,比矿物油具有许多天然的优点。 (2)添加剂 添加剂是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事实上,优质润滑油表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 一般来说,发动机油需具备和满足以下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适当的粘度;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损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能。 2、基础油的加工工艺 经过减压蒸馏后: 传统工艺: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腊、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现代工艺:加氢精制、加氢脱蜡(降凝)、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 3、基础油的分类 (1)中国基础油分类标准 通用基础油: UHVI(VI>140)、VHVI(VI>120)、HVI(VI>80)、 MV(VI:40-80)、 LVI(VI〈40〉

浅谈润滑油添加剂———复合剂

浅谈润滑油添加剂———复合剂 学号:2010232253 姓名:张海刚 一、润滑油复合剂基础知识 1.复合剂的定义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所占比例较小,最大一般不超过30%,部分工业用油中小于1%。而润滑油复合剂是具有能赋予基础油本身没有的性质/性能,如抗泡、破乳化等性能;能改进基础油原有的性质/性能,如抗磨、防锈等性能。 2.添加剂的分类 添加剂大致分为三类1、保护润滑表面:清净剂、分散剂、极压抗磨剂、摩擦改进剂、防锈防腐剂。 2、改善润滑剂物理性质: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 3、保护润滑剂本身:抗氧剂、抗泡剂。 国内润滑油复合剂分组——单剂国内润滑油复合剂分组——复合剂根据SH/T 0389-92《石油复合剂的分类》 清净分散剂——T1XX清净剂:具有高碱性,可以持续中和润滑油氧化生成的酸性物质,同时 对漆膜和积炭具有洗涤作用。常用清净剂类型:磺酸钙:如T106 硫化烷基酚钙:如T115B水杨 酸钙:如T109。分散剂:其油溶性基团比清净剂大,能有效地屏蔽积炭和胶状物相互聚集,使其 以小粒子形式分散在油中,防止堵塞滤网。最常用分散剂为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单挂丁二酰亚胺, T151双挂丁二酰亚胺,T154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T161

抗氧抗腐剂——T2XX最常用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如T202、T203,是一种多效添加剂,具有抗氧、抗磨、抗腐作用。由于ZDDP含磷元素,对汽车尾气转化器中三元催化剂具有中毒作用,发动机油中ZDDP的用量现受到较大限制。 极压抗磨剂——T3XX极压抗磨剂在金属表面承受负荷的条件下,防止金属表面的磨损、擦伤甚至烧结。极压抗磨剂一般具有高活性基团,在局部的高温高压下,能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保护膜。常用极压抗磨剂类型:含氯极压抗磨剂,如氯化石蜡T301;含硫极压抗磨剂:如硫化烯烃T321;含磷极压抗磨剂:如磷酸酯T306 。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T4XX通常含有极性基团,通过极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吸附膜,阻止金属相互间的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早期多采用动植物油脂,故称油性剂,其它某些化合物也有同样性质,目前把能降低摩擦面的摩擦系数的物质称为摩擦改进剂。常用摩擦改进剂类型:油脂型,如硫化棉籽油T404有机磷型:如膦酸酯T451;有机钼型: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T462 。 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T5XX抗氧剂可以阻止或减缓润滑油的氧化变质,提高其使用寿命。常用抗氧剂类型:酚型:如T501、T512;胺型:如T534。金属表面对润滑油的氧化会起到催化作用,通过金属减活剂与金属表面作用,屏蔽其催化作用,同样能起到抗氧化功效。常用金属减活剂类型: 苯三唑衍生物:如T551;噻二唑衍生物:如T561。 黏度指数改进剂——T6XX 主要为了改善润滑油的黏温性能,提高其黏度指数。评价粘指剂的主要指标:剪切稳定性和稠化能力。常用粘指剂类型:聚甲基丙烯酸酯(PMA):如T602;乙丙共聚物(OCP):如T614;聚异丁烯(PIB):如锦州精联JINEX6130;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HSD):如锦州精联JINEX9900。 防锈剂——T7XX 防锈剂分子结构的特点:一端是极性很强的基团,具有亲水性质,另一端是非极性的烷基,具有亲油性质,其极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表面接触起到防锈作用。常用防锈剂类型:磺酸盐型:如T701、T705;羧酸型:如T746;有机胺和咪唑啉型:如T703。 降凝剂——T8XX 润滑油的容易凝固是含有石蜡,降低凝固点的方法:深度脱蜡或添加降凝剂。 降凝剂的作用机理是与石蜡形成共结晶,改变石蜡晶体的大小和外形,不易形成网状结构,起到降低凝固点的作用。常用降凝剂类型:烷基萘型:如T801;聚甲基丙烯酸酯型:如T814;聚α-烯烃:如T803。 抗泡剂——T9XX 抗泡剂一般以微小粒子形式分散在润滑油中,与气泡表面作用降低气泡的稳定性,达到抗泡或消泡作用。抗泡剂的加剂量一般很低,少则几个pap,最大不超过0.1%。常用抗泡剂类型:硅油型:如T901;非硅型:如T912;复合抗泡剂:如T921。 破乳剂——T10XX 油品乳化会降低其润滑性、促进油品氧化,并加速金属部件的锈蚀。破乳化性能是与水接触的一些工业用油如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和汽轮机油等很重要的性能之一。破乳剂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常用的破乳剂有T1001(胺与环氧乙烷缩合物)。 3.复合添加剂 国内调油所需复合剂大部分依赖进口,特别是高档产品。 国内主要能生产一些中低档的内燃机油、齿轮油及抗磨液压油复合剂。 汽油机油复合剂:如T3002(SJ级)、T3001(SE/SF) 柴油机油复合剂:如T3151(CF-4级)、T3141(CD级) 齿轮油复合剂:如T4204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作用

润滑油系统的作用 润滑油系统图参见图CH01.551Q。 润滑油系统的作用是给汽轮发电机的支持轴承、推力轴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为氢密封系统供备用油以及为操纵机械超速脱扣装置供压力油。 润滑油系统由汽轮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冷油器、顶轴装置、盘车装置、排烟系统、油箱、润滑油泵、事故油泵、滤网、加热器、油位指示器、轴承箱油挡、联轴器护罩、阀门、逆止门、各种监测仪表等构成。 2供油系统 2.1润滑油 润滑油系统中使用的油必须是高质量、均质的精炼矿物油,并且必须添加防腐蚀和防氧化的成份。此外,它不得含有任何影响润滑性能的其他杂质,润滑油牌号为32L-TSA/GB11120-89透平油。 为了保持润滑油的完好,使润滑油系统部件和被润滑的汽轮发电机部件不被磨损,润滑油的特性需要做一些特殊考虑,最基本的是:油的清洁度、物理和化学特性,恰当的贮存和管理以及恰当的加油方法。 为了提高汽轮发电机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对于油的清洁度和油温的要求尤其严格,汽轮机投运前的油冲洗和油取样及清洁度等级的评定按国家标准执 行。 2.2供油系统的设备 润滑油系统基本上由下列设备组成。

2.2.1 一只45.7M有效容积的圆筒形卧式油箱,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一般它都安装在厂房零米地面的汽轮发电机组前端。油箱顶部焊有圆形顶板,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氢密封泵、排烟装置、油位指示器、油位开关等都装在顶板上。油箱内装有射油器、电加热器及连接管道、阀门等。油箱顶部开有人孔,装有垫圈和人孔盖,安全杆横穿过人孔盖,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块上。油箱底部有一法兰连接的排油孔,运输 时,该孔需堵上。 2.2.2汽轮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是蜗壳型离心泵,安装在前轴承箱中的汽轮机外伸轴上。在启动、运行和停机时,必须向泵提供压力油。主油泵的进油管和#1射油器出口相连接。排出压力油管进入油箱和#2射油器进口管相连接。正常运行时,主油泵供给汽轮发电机组的全部用油,它包括轴承用油、机械超速脱扣和手动脱扣用油、高压氢密封备用油。2.2.3一台交流电动机驱动的润滑油泵,安装在油箱的顶板上。该泵是垂直安装的离心泵,能保持连续运行,该泵完全浸没在油中,通过一个联轴器由立式电动机驱动。电动机支座上的推力轴承承受全部液压推力和转子的重量。该泵经过油泵底部的滤网吸油,泵排油至主油泵进油管及经冷油器至轴承润滑油母管。该泵只在起动和停机阶段,当主油泵排油压力较低时使用。该泵由压力开关和装在控制室内的三位开关控制。 一个装在泵出口的翻板式止逆阀防止油从系统中倒流。

人体润滑油的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人体润滑油的作用 导语:相信我们对于什么是人体润滑油还是比较陌生的吧,人体润滑油是一种新开发的产品,人体润滑油有很大的功效和作用,我们要懂得人体润滑油的效 相信我们对于什么是人体润滑油还是比较陌生的吧,人体润滑油是一种新开发的产品,人体润滑油有很大的功效和作用,我们要懂得人体润滑油的效用,并且要懂得如何利用人体润滑油来为我们服务才行,其实人体润滑油是用于性生活上面的。人体润滑油是用来保证夫妻性生活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了女方润滑度不够而影响了性生活的质量,我们在选择人体润滑油上面一定要注意选择无毒无害的人体润滑油。 人体润滑油是专为性生活而研制的卫生润滑用品.接纳国际盛行的水溶性拉丝凝胶,晶亮透明,安宁润滑,能明显进步活动时的敏感水平,增长女性部位润滑,加强快感,延伸房事时间,克制病菌熏染,结果神奇!那么,人体润滑油都有什么作用呢? 简单来说,就是比如男女之性生活,女的阴道内壁比较干燥,而需要增加涂抹一点人体润滑油,这样子就相当管用了。 人体润滑油的作用 1.保证了夫妻房事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女方的自身润滑度不够,导致男方无法顺利进去。所以需要人体润滑剂,来帮助夫妻能够顺利的进行房事。 2.目前从未用过人体润滑油的,可以做出尝试来解决枯燥无味的性生活,以便于寻求其他的刺激源。笔者建议,如果以后用的话,肯定更在意他的安全无毒副作用。具体什么品牌的话,肯定也会选大品牌。 人体润滑油不油腻,无残留物,宁静可靠,无毒副作用,容易洗濯,以女性部位的酸碱度相近.无刺激,无异物感,由于接纳入口优质润滑剂保湿剂,可连结较永劫间的润滑结果。人体润滑油将润滑、高兴、缩阴和消毒等功效完善的联合在一起,是性生存满盈兴趣.人体润滑油利用于感弱,欲低下,淡漠和排泄物少的女性。人体润滑油可共同避孕套成人用具和妇女卫生棉条利用,也可用于干性医疗东西进入人体的边面润滑。 假如人体润滑剂是水溶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搭配任何一款的安全套同时使用。使用时先详细观看使用说明书。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人体润滑油,我们知道人体润滑油属于新的产品,人体润滑油是用来改善我们的性生活,如果我们在性生活的时候女性朋友由于某些因素身体润滑度不够的话,就可以使用人体润滑油。 生活知识分享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润滑油添加剂介绍

润滑油添加剂介绍 润滑油添加剂为加入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剂得到某种新的特性或改善润滑剂中已有的一些特性。 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善剂(又名油性剂)、极压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流点改善剂、粘度指数增进剂等类型。市场中所销售的添加剂一般都是以上各单一添加剂的复合品,所不同的就是单一添加剂的成分不同以及复合添加剂内部几种单一添加剂的比例不同而已。 润滑油的添加剂具体分类 (1)清净分散剂:金属表面的沉积物对于润滑和散热都不利,清净分散剂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老化产物在金属表面的沉积,将沉积物从金属表面清洗下来使之悬浮在油中,并在通过过滤器时将其滤掉。此外它还具有中和作用,以降低氧化产生的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2)抗氧抗腐剂:润滑油在使用中由于催化剂、高温和热的作用会发生氧化,抗氧剂的目的就是要抑制和减缓这种氧化的倾向,提高油品氧化安全性。主要的抗氧化剂有胺型、酚型和金属型等。根据油品使用温度的不同和应用场合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 (3)抗磨剂:在摩擦面的高温部分能与金属反应生成融点低的物质,节省油耗和振动噪音。

(4)油性剂:都是带有极性分子的活性物质,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在边界润滑的条件下,可以防止金属摩擦面的直接接触。 (5)增粘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又称增稠剂,主要是聚合型有极高分子化合物,增粘剂不仅可以增加油品的粘度,并可改善油品的粘温性能。有较好的抗剪切性能和热氧化安定性能 (6)防锈剂:是一些极性化合物,对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在金属和油的界面上形成紧密的吸附膜以隔绝水分、潮气和酸性物质的侵蚀;防锈剂还能阻止氧化、防止酸性氧化物的生成,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 (7)抗泡剂:使气泡能迅速地溢出油面,失去稳定性并易于破裂,从而缩短了气泡存在的时间。 (8)极压剂:大部分都是硫化物、氯化物、磷化物,在高温下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润滑性的物质,在苛刻条件下提供润滑。 (9)降凝剂:用以改变润滑剂中蜡晶体的形状,从而提高油品在低温下的流动性。 润滑油的清净分散性添加剂对润滑油重要意义 其一是指润滑油能将其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不溶物或悬浮在油中,形成稳定的胶体状态而不易沉积在部件上; 其二是指将已沉积在发动机部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通过润滑油洗涤作用于洗涤下来。清净分散剂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

润滑油的调配

润滑油的调配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80-90%)及添加剂(10-20%)组合而成的。即 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 基础油可以是矿物油、半合成或100%合成油。所以矿物油=矿物基础油+添加剂;合成油=合成基础油+添加剂,两者不同之处只是基础油。 简单的说,制造矿物基础油的过程是“提炼”:也就是说把不要的杂质去除掉;而制造合成基础油的过程则是“合成”:就是把所需要的成分拿来组合。 1.矿物基础油: 原油在大气压力下经过蒸馏之后,可按沸点不同而分为石脑油(Naphtha)、挥发油、煤油、柴油以及残留于塔底之蒸馏余油Residual oil或Toped crude)。而蒸余油经过a.真空蒸馏.b脱腊.c脱沥青.d溶剂萃取精炼.e白土处理.f加氢精炼后,即成个各种不同品质及黏度之基础油(Base oil)。 2.合成基础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缺乏石油原料,首先采用二盐基酸酯类作为润滑剂,此为合成润滑剂之先声,合成润滑剂具有特定的分子结构,性能较矿物基润滑剂优异。 常用形式的合成基础油则包括以下三种: 2.1 聚α烯(Poly-alpha Olefins) 是烯类化合物聚合反应所得,复级且流动点非常低,也被称为合成碳氢化合物。通常与有机酯(Ester)混合掺配制造。 2.2 加氢裂化非传统的基础油(Hydrocracked/Hydrolsomcerized Unconventional base oil UCBO’s)加氢是矿物油在极高温下经一次、两次或三次额外精练而得。 2.3 有机酯(Organic ester) 当产品需要去抵抗较大的温度的差异时则应选择合成基础油成份用油,具有一较高黏度指数或非常长的寿命。这高黏度指数允许使用黏度指数改良剂以抑制避免剪力稳定性退化随着时间。 基础油特性对照表 --------------------------------------------------------- 基础油矿物油加氢处理油聚α烯油有机酯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