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六章

微生物第六章
微生物第六章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试题一、选择题

60975.60975.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

A 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 高温使核酸变性。

C 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 A - C。

答:( )

60976.60976.光波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

A 0.06-13.6nm。

B 250-280nm。

C 300-400nm。

答:( )

60977.60977.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A 50%。

B 70%。

C 90%。

答:( )

60978.60978.巴氏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 62-63℃30min。

B 71-72℃30min。

C 60-70℃30min。

答:( )

60979.60979.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答:( )

60980.60980.测微生物活菌数通常采用:

A 稀释平板法。

B 滤膜培养法。

C 稀释培养法。

答:( )

60981.60981.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通常采用:

A 稀释平板法。

B 滤膜培养法。

C 稀释培养法。

答:( )

60982.60982.测土壤微生物的总数常采用:

A. 血球板计数法。

B. 涂片计数法。

C. 比浊计数法。

答:( )

60983.60983.各种中温型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A 20-40℃。

B 25-37℃。

C 35-40℃。

答:( )

60984.60984.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通常为:

A 0.3-0.4V。

B +0.1V 以上。

C -0.1V 以上。

答:( )

60985.60985.黑曲霉在pH2-3 的环境下发酵蔗糖:

A 主要积累草酸。

B 主要积累柠檬酸。

C 主要积累乙酸。

答:( )

60986.60986.升汞用于实验室非金属器皿表面消毒的浓度通常为:

A 0.001%。

B 0.1%。

C 1%。

答:( )

60987.60987.防腐的盐浓度通常为:

A 5-10%。

B 10-15%。

C 15-20%。

答:( )

60988.60988.链霉素抑菌机制是:

A 破坏膜的结构。

B 阻碍细胞壁的合成。

C 阻碍70S 核糖体对蛋白质的合成。

答:( )

60989.60989.丝裂霉素的作用机制是:

A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B 阻碍核酸解链。

C 切断DNA 链。

答:( )

二、判断题

60990.60990.在10 分钟内杀死某微生物的最低温度称为该微生物的致死温度。

答:( )

60991.60991.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温度比菌丝生长温度要高,故冬天栽培食用菌要用薄膜复盖。

答:( )

60992.60992.连续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终保持在最高稳定生长阶段。

答:( )

60993.60993.酒精的浓度越高,杀菌能力越强。

答:( )

60994.60994.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 与合成某种代谢产物的pH 是一致的。

答:( )

60995.60995.0.1% 升汞可用于各种金属器皿的消毒。

答:( )

60996.60996.黑曲霉菌丝生长温度比产酶温度要高。

答:( )

60997.60997.丙酸、盐酸都可用作防腐剂。

答:( )

60998.60998.由于分子量越大的物质产生的渗透压越高,所以罐藏食品通常用50-70% 的糖溶液。

答:( )

60999.60999.青霉素因为能阻止G+细菌肽聚糖的形成,所以也能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

答:( )

61000.61000.同种微生物菌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与积累代谢产物的最

适生长温度是相同的。

答:( )

61001.61001.同一种微生物由于环境中的PH 不同可能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

答:( )

61002.61002.细胞大小相同的同种微生物可用来进行同步培养。

答:( )

61003.61003.在培养根瘤菌时常加二十万分之一的结晶紫抑制G+细菌的生长。

答:( )

61004.61004.专性厌氧微生物( 如产甲烷菌) 生长的最适Eh 值通常为-0.3 至-0.4V。

答:( )

61005.61005.丙酮丁醇梭菌积累丙酮丁醇的最适pH 是4.3-5.3。

答:( )

三、填空题

61006.61006.低温型的微生物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型和____________ 型。

61007.61007.中温型微生物又可分为____________ 型和____________ 型两类。

61008.61008.多数细菌生长最适pH 是_______________。

61009.61009.放线菌生长最适pH 一般是______________。

61010.61010.真菌生长的最适pH 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

61011.61011.高压蒸汽灭菌法常用的工艺条件是:压力___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

61012.61012.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量的测定常用干重法。

61013.61013.指数生长的速率常以___________ 来表示。

61014.61014.人和温血动物的病源菌一般是_____________ 温型的。61015.61015.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16.61016.常消毒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61017.61017.微生物按其生长温度范围可分为_______、______ 和_____3 类。61018.61018.温度愈低,食物腐败愈__________。只有当食物__________ 时,微生物的生长才是停止的。

61019.61019.一般情况下,微生物的____________ 抗干燥能力较强,微生物这一特性已用于______________。

61020.61020.利用干燥对微生物影响的原理,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法保存食物。

61021.61021.微生物的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最适温度。

61022.61022.__________________ 的乙醇杀菌效果最好,实验室空气杀菌常用___________ 的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61023.61023.高渗溶液会导致微生物细胞_________________,低渗溶液会导致微生物细胞__________________。

61024.61024.细菌生长曲线中滞留适应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61025.61025.细菌生长曲线中对数生长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61026.61026.细菌生长曲线中最高稳定生长期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61027.61027.细菌生长曲线中衰亡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028.61028.细菌纯培养的生长曲线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时期。61029.61029.计算世代时间应在细菌生长的______________ 期进行。

61030.61030.生产中,为了长期维持对数生长期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31.61031.如培养细菌的目的在于获得大量菌体,应在培养的_________________ 期进行收获。

61032.61032.一般来说,氧化还原电位(Eh) 值在0.1V 以上,适宜_____________ 性微生物的生长,+0.1V 以下,适合_______________ 性微生物的生长。

61033.61033.一般细菌的干重约为湿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034.61034.在生产上,要想使滞留适应期缩短,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措施。

61035.61035.巴斯德消毒法的工艺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36.61036.间歇灭菌法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037.61037.室温型微生物的最低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__,最高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61038.61038.高温型微生物的最低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__,最高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61039.61039.兼性嗜冷性微生物的最低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最高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61040.61040.专性嗜冷型微生物最低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_, 最高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61041.61041.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类型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61042.61042.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类型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61043.61043.常用的直接计数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61044.61044.常用的活菌计数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61045.61045.造成厌氧环境培养厌氧菌的方法有_______ 和_____________。61046.61046.低、中、高温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47.61047.连续培养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两种。

61048.61048.根据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四个类型。

61049.61049.酸菜,饲料青贮是利用______________ 发酵产生的____________ 抑制__________,使之得以长久贮存。

61050.61050.强酸、强碱有极强的_____________ 作用,而某些有机酸却常用作_____________ 剂。

61051.61051.常用的防腐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61052.61052.水对微生物有如下生理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53.61053.pH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54.61054.极端嗜盐的微生物可在浓度为_________ 的盐溶液中生长。61055.61055.面包,蛋糕中常加入________________ 作为防腐剂。

61056.61056.调味品饮料中常加入______________ 作为防腐剂。

四、名词解释

61057.61057.生长

61058.61058.发育

61059.61059.繁殖

61060.61060.兼性厌氧菌

61061.61061.好氧微生物

61062.61062.厌氧微生物

61063.61063.纯培养体

61064.61064.世代时间

61065.61065.细菌生长曲线

61066.61066.致死温度

61067.61067.致死时间

61068.61068.分批培养

61069.61069.连续培养

61070.61070.微需氧细菌

61071.61071.耐氧厌氧菌

61072.61072.二元培养

61073.61073.极端嗜盐菌

61074.61074.同步培养

五、问答题

61075.61075.试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61076.61076.为什么秋天、冬天容易栽培平菇?

61077.61077.细菌的纯培养生长曲线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61078.61078.试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之间的区别。

61079.61079.试述涂片计数的基本方法

61080.61080.怎样用干重法测微生物的生长量?

61081.61081.为了防止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会因本身的代谢作用改变环境的pH 值,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61082.61082.如何用比浊法测微生物的数量?

61083.61083.某细菌在t0时的菌数是102个/ml,经过400 分钟后,菌数增加到109 个/ml,计算该细菌的世代时间和繁殖的代数。

61084.61084.为什么加压蒸汽灭菌比干热灭菌的温度低?时间短?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试题一、选择题 60975.60975.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 A 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 高温使核酸变性。 C 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 A - C。 答:( ) 60976.60976.光波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 A 0.06-13.6nm。 B 250-280nm。 C 300-400nm。 答:( ) 60977.60977.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A 50%。 B 70%。 C 90%。 答:( ) 60978.60978.巴氏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 62-63℃30min。 B 71-72℃30min。 C 60-70℃30min。 答:( ) 60979.60979.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答:( ) 60980.60980.测微生物活菌数通常采用: A 稀释平板法。 B 滤膜培养法。 C 稀释培养法。 答:( ) 60981.60981.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通常采用: A 稀释平板法。 B 滤膜培养法。 C 稀释培养法。 答:( ) 60982.60982.测土壤微生物的总数常采用: A. 血球板计数法。 B. 涂片计数法。 C. 比浊计数法。 答:( ) 60983.60983.各种中温型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A 20-40℃。 B 25-37℃。 C 35-40℃。 答:( ) 60984.60984.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通常为: A 0.3-0.4V。 B +0.1V 以上。 C -0.1V 以上。 答:( )

60985.60985.黑曲霉在pH2-3 的环境下发酵蔗糖: A 主要积累草酸。 B 主要积累柠檬酸。 C 主要积累乙酸。 答:( ) 60986.60986.升汞用于实验室非金属器皿表面消毒的浓度通常为: A 0.001%。 B 0.1%。 C 1%。 答:( ) 60987.60987.防腐的盐浓度通常为: A 5-10%。 B 10-15%。 C 15-20%。 答:( ) 60988.60988.链霉素抑菌机制是: A 破坏膜的结构。 B 阻碍细胞壁的合成。 C 阻碍70S 核糖体对蛋白质的合成。 答:( ) 60989.60989.丝裂霉素的作用机制是: A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B 阻碍核酸解链。 C 切断DNA 链。 答:( ) 二、判断题 60990.60990.在10 分钟内杀死某微生物的最低温度称为该微生物的致死温度。 答:( ) 60991.60991.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温度比菌丝生长温度要高,故冬天栽培食用菌要用薄膜复盖。 答:( ) 60992.60992.连续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终保持在最高稳定生长阶段。 答:( ) 60993.60993.酒精的浓度越高,杀菌能力越强。 答:( ) 60994.60994.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 与合成某种代谢产物的pH 是一致的。 答:( ) 60995.60995.0.1% 升汞可用于各种金属器皿的消毒。 答:( ) 60996.60996.黑曲霉菌丝生长温度比产酶温度要高。 答:( ) 60997.60997.丙酸、盐酸都可用作防腐剂。 答:( ) 60998.60998.由于分子量越大的物质产生的渗透压越高,所以罐藏食品通常用50-70% 的糖溶液。 答:( ) 60999.60999.青霉素因为能阻止G+细菌肽聚糖的形成,所以也能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 答:( ) 61000.61000.同种微生物菌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与积累代谢产物的最

(完整版)微生物学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

第十四授课单元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呼吸与发酵作用,重点讲解微生物代谢的特殊性,联系在食品和发酵生产上的应用,注意体现微生物不同发酵类型及代谢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第六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1. 代谢概论简单介绍新陈代谢的概念,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2.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重点介绍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三种产能方式,即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介绍乙醇发酵(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途径和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发酵途径)、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甘油发酵、丙酮丁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及丁二醇发酵;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三种产能方式,即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介绍乙醇发酵(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途径和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发酵途径)、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甘油发酵、丙酮丁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及丁二醇发酵;由于学生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已经学过各种代谢途径,因此在微生物学中不再作为重点讲解。本章内容主要使学生了解呼吸与发酵作用,重点讲解微生物代谢的特殊性,联系在食品和发酵生产上的应用,注意体现微生物不同发酵类型及代谢的特点。 难点: 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三种产能方式,即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尤其是发酵的概念, 学生只是在现实生活中知道这个名词, 但是不清楚其确切的生物学含义, 指在能量代谢或生物氧化中,在无氧条件下,底物(有机物)氧化释放的氢(或电子)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种未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过程。实质: 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 另外, 联系食品和发酵生产上应用的发酵类型及代谢特点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发酵的概念实质及发酵的特点.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 并介绍无氧呼吸中硝酸根(反硝化作用)、硫酸根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特点,介绍不同呼吸类型的微生物。介绍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特点,光能自养微生物的光合磷酸化途径(循环光合磷酸化、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和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四、板书设计 第六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代谢概论 能量代谢的中心任务,是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的多种形式的 最初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使用的通用能源------ATP。 这就是产能代谢。 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 最初 能源还原态无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通用能源ATP 日光: 光能营养微生物 第二节糖的代谢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整理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⑵、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⑶、200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⑷、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①、2010年,人口要控制在13.6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②、2020年,人口要控制在14.5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后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⑴、对粮食需求增大,要求开垦土地,必然破坏植被。 ⑵、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⑷、淡水缺乏。

⑸、环境污染加剧。 3、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情况 ⑴、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三分之一。 ⑵、人均淡水不足世界人均淡水四分之一。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破坏因素: ⑴、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⑴、影响因素 ①、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发,超过再生能力。②、工农业、城市布局不合理。 ③、环境污染严重,超过自净能力。④、人口增长过快,生态负担加剧。 ⑵、危害: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酸雨等。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一、名词解释 生长繁殖连续发酵恒浊器恒化器同步培养(Synchronous culture)同步生长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二次生长现象防腐(Antisepsis)石炭酸系数抗代谢物(Antimetabolite) 消毒抗生素十倍致死时间和热致死时间 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灭菌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生长包括__、__、__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 2.微生物生长的__期是产物的最佳收获期。 3.微生物死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水解酶的活力增强而发生__。 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__、__三项。 5.实验室用__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并计数。 6.把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样通过__或__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此即菌落形成单位。 7.影响延滞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有__、__和培养基成分。 8.设法使培养液的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是__。 9.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人和物体内外部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繁殖能力的措施是__。 10.各种抗生素有其不同的制菌范围,此即__;青霉素和红霉素主要抗__细菌;__和__主要抗G细菌。

- 11.生长温度三基点是__、__、__。 12.一般可把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粗分为__、__、__、__。13.抗生素的活力称为__。 14.多数细菌生长最适pH是__,放线菌生长最适pH一般是__,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一般是__。 15.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__。 16.计算世代时间应在细菌生长的__期进行,生产中为了长期维持对数生长期可采取__,如培养细菌的目的在于获得大量菌体,应在培养的__期进行收获。 17.巴斯德消毒法的工艺条件是__。 18.室温型微生物的最低生长温度为__,最适生长温度为__,最高生长温度为__。 19.造成厌氧环境培养厌氧菌的方法有__和__。 20.低、中、高温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__、__、__。 21.根据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成__、__、__、__和__五个类型。 22.酸菜,饲料青贮是利用__发酵产生的__抑制__,使之得以长久贮存。 23.常用的防腐方法有__、__、__、__等。 24.调味品饮料中常加入__作为防腐剂。 25.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__、__、__和__。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__、__、__和__;以生理指标法来测定微生物的方法又有__、__、__和__等。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长复习题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纯培养: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条件下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生长:生物个体物质有规律地、不可逆增加,导致个体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 繁殖:生物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分批培养: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 连续培养: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 同步培养:使群体中的细胞处于比较一致的,生长发育均处于同一阶段上,即大多数细胞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培养方法。 同步生长: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 防腐(antisepsis): 能够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但不能杀死微生物群体的方法。 消毒(disinfection): 能够杀死、消除或降低材料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不致引起疾病的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 凡是能够杀死或消除材料或物体上全部微生物的方法; 商业灭菌(commercial sterilization):食品经过杀菌处理后,按照所规定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在所检食品中无活的微生物检出,或者仅能检出极少数的非病原微生物,在食品保藏过程中,是不可能进行生长繁殖的. 无菌(asepsis):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的意思. 死亡(dead):微生物不可逆地丧失了生长繁殖的能力。 热力致死时间(TDT):在特定的温度及其它条件下,杀死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F值:在一定的基质中,温度为121.1℃,加热杀死一定数量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D 值:利用一定温度进行加热,活菌数减少一个对数周期(即90%活菌被杀死)所需的时间 Z值:在加热致死曲线中,时间降低一个对数周期(即缩短90%的加热时间)所需要升高的温度 平板菌落记数法:把一定量稀释菌液浇注或涂布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经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依菌落形成单位数乘以稀释度即可求得试样中所含的活菌数。 典型生长曲线:接种的是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则其生长曲线会显示出四个明显生长期,此既为典型生长曲线。 生长数率常数:某微生物细胞每小时的平均分裂次数。 代时:是细胞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生长数率常数的倒数。 恒化器:一种连续培养器。通过保持有一种生长限制因子的培养液的流速不变,可使微生物始终处于其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长期生长繁殖。一般用于科学研究。 恒浊器:一种连续培养器。根据培养器内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借光电控制系统控制培养液流速,以达到菌体密度高、生长速率恒定的连续培养器。用于生产中。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切好氧微生物或耐氧微生物含有的可使剧毒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变为过氧化氢的酶.。 PARS培养基(pre-reduced anaerobically sterilized medium)PARS培养基即还原无氧灭菌培养基,一种适合培养严格厌氧菌的高度无氧还原性强并经灭菌后的培养基,一般要用Hungate技术来制备。

第六章微生物解析

第六章 纯培养(pure culture)——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 纯培养的方法:见PPT第七章里的第七张 稀释倒平板法 首先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连续稀释,目的是得到高度稀释的效果,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如果经过稀释后的大多数试管中没有微生物生长,那么有微生物生长的试管得到的培养物可能就是由一个微生物个体繁殖而来的纯培养物. 这种方法适合于细胞较大的微生物. 平板划线分离法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倾注平板法 平板涂布分离法 简单易行,但易造成机械损伤 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 要在显微镜下进行 倾注平板法 比较常用的方法,但对热敏感菌及严格耗氧菌不太适合. 典型的生长曲线:课本153 典型生长曲线粗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4个时期 延滞期:延滞期又称停滞期、调整期或适应期。指少量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新鲜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因代谢系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细胞数目没有增加的一段时期。

该期的特点为: ①生长速率常数为零;②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许多杆菌可长成丝状③细胞内的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④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速,易产生各种诱导酶;⑤对外界不良条件如NaCl溶液浓度、温度和抗生素等理、化因素反应敏感。 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很多,除菌种外,主要有3种: 1.接种龄指接种物或种子的生长年龄, 即它生长到生长曲线上哪一阶段时用来作种子的。这是指某一群体的生理年龄。实验证明,如果以对数期接种龄的种子接种,则子代培养物的延滞期就就短;反之,如以延滞期或衰亡期的种子接种则子代培养物的延滞期就长; 如果以稳定期的种子接种, 则延滞期居中。 2.接种量接种量的大小明显影响延滞期的长短。一般说来,接种量大,则延滞期短,反之则长因此,在发酵工业上,为缩短延滞期以缩短生产周期,通常都采用较大的接种量(种子∶发酵酵培养基= 1∶10 ,V/ V)。 3.培养基成分接种到营养丰富的天然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要比接种到营养单调的组合培养基中的延滞期短。所以,一般要求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与种子培养基的成分尽量接近,且应适当丰富些。 出现延滞期的原因,是由于接种到新鲜培养液的种子细胞中,一时还缺乏分解或催化有关底物的酶或辅酶,或是缺乏充足的中间代谢物。为产生诱导酶或合成有关的中间代谢物,就需要有一段用于适应的时间,此即延滞期。 指数期:指数期又称对数期( logarithmic phase ) ,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延滞期的一段细胞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时期。 指数期的特点是:①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因而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代时,或原生质增加一倍所需的倍增时间最短; ②细胞进行平衡生长, 故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十分均匀;③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影响指数期微生物代时长短的因素很多,主要是: ①菌种:不同菌种其代时差别极大, ②营养成分:同一种微生物,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时,其代时较短,反之则长

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微生物营养试题一.选择题: 40680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答:( ) 40681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答:( ) 40682E.coli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答:( ) 40683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A.构成细胞物质 B.B.提供能量 C.C.A,B两者 答:( ) 40684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A.碳素物质 B.B.氮素物质 C.C.水 答:( ) 40685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酵母菌 B.蓝细菌 C.苏云金杆菌 答:( ) 40686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A.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C.A,B两者 答:( ) 40687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A.A.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B.所需碳源不同 C.C.所需氮源不同 答:( ) 40688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A.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B.需要消耗能量 C.C.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答:( ) 40689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A.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B.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40690 40691 40692 40693 40694 40695 40696 40697 40698 40699C.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答:( )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 A.A.微量元素 B.B.氨基酸和碱基 C.C.维生素 D.D.B,C二者 答:( )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A.生长因素 B.C源 C. N源 答:( )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A.单纯扩散 B.B.促进扩散 C.C.主动运输 D.D.基团转位 答:( ) 制备培养基中常用的碳源物质是: A.A.糖类物质 B.B.碳酸盐

微生物总结

第一章绪论 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的所有生物的总称。微生物的种类: 1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藻类和原生动物 2原核生物: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3非细胞生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微生物的5大共同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 ○4分布广、数量多;○5适应性强、易变异; 巴斯德和柯赫的贡献:微生物学的先驱——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法国巴斯德、德国柯赫。 三域分类系统:细菌域、古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在医药、环保、农业、食品业等领域,微生物与人类生命活动存在怎样的关系,举例说明。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分子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菌) 原生质体:用溶菌酶人为除尽原有细菌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细胞壁的合成后,而形成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脆弱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菌形 成。 原生质球:用溶菌酶和青霉素处理革兰氏阴性菌得到的残留部分细胞壁(外膜层)的球形体,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抗性。 核区(拟核):指细菌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质粒:游离于细菌染色体之外,或附加在细菌染色体之上,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 芽孢:通常指某些细胞在生长后期于细胞内形成的1一种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厚壁、折光性高、含水量极低、且抗逆性极强的内生休眠体。 伴孢晶体:某些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能在细胞内形成一个菱形或双锥型的碱性蛋白晶体。(即δ-内毒素)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或深层,由单个或少数即细胞长出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胞群体。 异形胞:存在于丝状体蓝细菌中特有的一种较营养细胞,稍大,色浅,壁厚,位于细胞链中央或末端且数目不定的细胞。是蓝细胞的固氮部位。 储藏性颗粒;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沉淀物质。 菌胶团:包裹在细胞群体上的胶状物质

微生物学第六章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 D )正确 A.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 高温使核酸变性 C. 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 A – C 2.对抗生素最敏感的时期是( B )正确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3.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 B )生长。正确 A.在高浓度盐中 B. 在低浓度氧中 C. 没有ATP或葡萄糖 D. 只在有病毒时 4.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B )正确 A. 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D. 化疗 5.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B )正确 %。 %。 % 100% 6.直接显微镜计数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D )之外正确 A. 原生动物 B. 真菌孢子 C. 细菌 D. 病毒 7.细菌的生长曲线中, 活菌数基本维持稳定的是( C )正确 A.适应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8.间歇灭菌过程需要下列所有条件,除了( D )之外。错误正确答案:B A. 蒸汽温度100℃ B. 每平方英尺10磅压力 C. 30min时间 D.连续三天的处理 9.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B )正确 A. 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 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C. 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壮健的阶段 D.群体是在其最少的阶段 10.以下哪个特征表示二分裂( C )正确 A.产生子细胞大小不规则 B.隔膜形成后染色体才复制’ C.子细胞含有基本等量的细胞成分 D.新细胞的细胞壁都是新合成的 11.某细菌2 h中繁殖了5代,该菌的代时是( B )正确 A. 15 min B. 24 min C. 30 min D. 45 min 12.代时是指( D )正确 A.培养物从接种到开始生长所需要的时间 B.从对数期结束到稳定期开始的间隔时间 C.培养物生长的时间 D.细胞分裂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 13.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A )正确 A.巴氏消毒 B.干热灭菌 C.间歇灭菌 D.高压蒸汽灭菌 14.细菌生长曲线中,生物学性状最典型的是( B )正确 A.迟缓期 B. 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退期 15.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B )正确 A 1,4

第四章__微生物的生理_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酶:是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酶和核酸类酶。 2. 酶的活性中心: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中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酶的活性部位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3. 辅酶:全酶中与酶蛋白结合的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或者金属离子,全酶一定要在酶蛋白和辅酶或辅基同时存在时才起作用。 4. 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或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的产物。酶的第五专一性包括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 5.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的组分,同时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这是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6.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主要包括维生素、碱基、嘌呤、嘧啶、生物素和烟酸等。 7. 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物及生长因子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 8. 选择性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配制的培养基。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染料、胆汁酸盐、金属、酸、碱或抗生素等其中的一种,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目的微生物生长繁殖。 9. 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作鉴别培养基。 10. 加富培养基:由于样品中细菌数量少,或是对营养要求比较苛刻不易培养出来,故用特别的物质或成分配制而成的促使微生物快速生长的培养基,这种用特别物质或成分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加富培养基。 11.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12. 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协助扩散,或帮助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一二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1、微生物:(P1)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 助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呗,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2、微生物学:(P2)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 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他们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P3)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症 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的目的的一门科学 4、代时:细菌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 5、细胞壁:包被于细菌细胞膜外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6、肽聚糖或粘肽: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由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间交联桥构成 7、脂多糖:(P13)LPS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 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3个部分组成 8、$ 9、质粒:(P15)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双链闭合环状DNA结构,带 有遗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可使细菌或的某些特定形状,如耐药、毒力等 10、荚膜:(P16)某些细菌能分泌粘液状物质包围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 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 其主要功能是抗吞噬,并有抗原性 11、鞭毛:(P16)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 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12、菌毛:(P17)是存在于细菌表面,由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 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那个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13、芽孢:(P18)那个环境条件下,某些革兰阳性菌能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 光性很强的不易着色小题,成为内生孢子,简称芽孢 14、细菌L型:(P14)即细菌缺陷型。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 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 15、磷壁酸:(P12)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多 聚物。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有两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16、细菌素:(P25)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 白质与脂多糖的复合物 17、/ 18、专性需氧菌:(P 23)此类细菌具有较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 为受氢体,只能在有氧的情况下生长繁殖。 19、热原质:(P25)是细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将它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 引起发热反应 20、专性厌氧菌:(P23)此类细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无氧条件 下生长繁殖 21、抗生素:(P25)为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有机体的各细胞组分协调而平衡地增长,为生长。 微生物的繁殖:单细胞微生物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等方式形成子细胞,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为繁殖。多细胞微生物唯有通过形成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等使个体数目增加的过程才能称为繁殖(细胞数目的增加若不伴随着个体数目的增加,只能叫生长,不能称繁殖)。 微生物的发育:从生长到繁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发育。 个体生长个体繁殖群体生长 群体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 第一节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一、测生长量 测定生长量(原生质含量的增加)的方法很多,适用于一切微生物。 (一)直接法 1、粗放的测体积法 2、精确的称干重法 (二)间接法 1、比浊法 用分光光度计对无色的微生物悬液进行测定,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光密度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常选450~650nm波段。光束通过菌悬液时引起光的散射或吸收,从而降低透光度。 菌悬液中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或透光度即可反映细胞的浓度。将未知细胞数的悬液与已知细胞数的悬液相比,可知前者所含细胞数。

2、生理指标法 与微生物生长量相平行的生理指标很多: 含氮量(细菌含氮量为干重的12.5%、酵母见7.5%、霉菌为6.5%,含氮量×6.25为粗蛋白含量); 含碳、磷、DNA、RNA、ATP、DAP、几丁质、N-NAM 及产酸、产气、耗氧、粘度、产热等。

二、计繁殖数 单细胞状态的细菌和酵母菌要一一计算各个体的数目,放线菌和霉菌等丝状生长的微生物只能计算其孢子数。 (一)直接法 用血球计数板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并进行计数的方法。得到的数目是死、活细胞的总菌数。特殊染料可将死、活细胞区分开,可用于活菌和总菌记数。 (二)间接法 活菌计数法。活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会使其变混或在固体培养基上(内)形成菌落。常用菌落计数法。 1、平板菌落计数法 可用浇注平板或涂布平版等方法进行,适用于各种好氧菌或厌氧菌。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

章名:03|微生物的生长0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难度:1|易 1.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 A.葡萄糖 B.纤维素 C.NaCl D.叶酸 答:D 2.要对土壤中放线菌孢子进行计数最好使用() A.浇注平板法 B.划线平板法 C.涂布平板法 D.弹平板法 答:C 3.在典型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最大的生长期是() 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答:A 4.在典型生长曲线中,代时最短的时期是() 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答:B 5.在曲型生长曲线中,细胞产量最高的时期是() 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答:C 6.在曲型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最不规则的时期是() 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答:D 7.作接种用的“种子”,最好取自典型生长曲线上()的培养液。 A.延滞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8.凡是厌氧菌,其细胞中都缺乏() 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B.过氧化氢酶 C.过氧化物酶 D.葡萄糖氧化酶 答:A 9.利用酒精作表面消毒剂时,其最适浓度是() A.70%-75% B.75%-80% C.80%-85% D.85%-95% 答:A 10.链霉素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胞壁合成 B.干扰细胞膜功能 C.抑制蛋白质合成 D.抑制DNA复制 答:C 11.四环素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细胞壁合成 B.抑制蛋白质合成 C.抑制DNA合成 D.抑制RNA合成 答:B 12.最适生长温度低于20℃的微生物被称为() A.耐冷菌 B.嗜温菌 C.耐热菌 D.嗜冷菌答:D 13.常用的高压灭菌的温度是() A.121℃ B.200℃ C.63℃ D.100℃ 答:A 14.巴斯德消毒法可用于()的消毒。 A.啤酒 B.葡萄酒 C.牛奶 D.以上所有

第六章-微生物代谢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发酵 2.呼吸作用 3.有氧呼吸 4.无氧呼吸 5.异型乳酸发酵 6.生物固氮 7.硝化细菌 8.光合细菌 9.生物氧化 10.初级代谢产物: 11.次级代谢产物: 12.巴斯德效应: 13.Stickland反应: 14.氧化磷酸化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

径。 2.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 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 作用下被NADH 还原为乳酸。异型乳酸发酵经 、 和 途径分 解葡萄糖。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 。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 酵、 发酵和 发酵等。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 , 发 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 磷酸化和 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 的能量储存在ATP 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 能储存在ATP 中。 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5.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 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 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 。 6.巴斯德效应是发生在很多微生物中的现象,当微生物从 转换到 下, 糖代谢速率 ,这是因为 比发酵作用更加有效地获得能量。 7.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外源电子受体,像 22322423、CO O 、S 、SO 、NO NO ----等无机化合物,或 等有机化合物。 8.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 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能量的产生是通过 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 2。电子供体是 、 、 和 , 还原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 能量。 9.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 2还原为NH 3的过程称为 。该过程中根据微生物和其

微生物学章节总结笔记第六章

第六章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第一节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1、生产菌株来源 ?索取或购买 ?自己选育 用原有菌株进行遗传改造进行育种 向菌种保藏机构索取、购买出发菌株进行选 从自然界中分离菌种 从自然界中分离菌种就是从自然界微生物资源中有目的、快速、准确地选出所需要的菌种。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的一般步骤 二. 增殖培养(富集培养) ?适用:样品中目的菌数量不够多时 ?目的:提高样品中目的菌的数量和比例 ?原理:通过控制营养成分或培养条件,使目的菌得以繁殖和/或非目的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三. 纯种分离 3、厌氧性微生物的分离法 (1)去除培养基中的溶解氧,降低Eh (2)创造无氧环境 物理除氧空气置换法:干燥器或厌氧培养罐 化学除氧H2 + O2→H2O (钯作催化剂) GASPAK罐除氧:硼氢化钠、柠檬酸,碳酸氢钠化学反应产生H 和CO2,H2与O2反应生成 2 水 (3)厌氧分离(培养)技术 ?高层琼脂柱技术 ?厌氧罐技术 ?厌氧手套箱技术 好氧培养 五、培养工艺条件试验与生产试验

1、摇瓶发酵条件 培养基组成、初始pH、通风量(装液量)、接种量、培养温度… 2、小型台式发酵罐发酵工艺条件 溶解氧控制,pH值控制,原料添加模式,消泡剂… 第二节基因突变 突变(Mutation)定义:遗传物质核酸(DNA或病毒中的RNA)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突变是一种遗传的状态,是基因由于结构发生改变从而由原来的存在状态变为另一种存在状态,即它的等位基因。 突变体:带有突变基因的细胞或个体 突变型:突变体的基因型或表型称为突变型,和其相对的原存在状态称为野生型。 一、突变类型 按变化范围分突变类型 (一)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或染色体结构发生较大片段的异常 改变。 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整倍体(euploidy):含有完整的染色体组 ?单倍体:haploid ?二倍体:diploid ?三倍体:triploid ?四倍体:tetraploid 2、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缺失deletion: ?重复duplication : ?倒位inversion: ?易位translocation : (二)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染色体局部座位内的变化 ?点突变:只涉及DNA分子中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的改变。突变发生在一个基因范围内。?多位点突变:突变超出一个基因范围。 1、碱基置换base replacement DNA链上的某一碱基对为另一碱基对所取代。 ?转换transition : ?颠换transversion: 2、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由于一对或少数几对(不是三的倍数)核苷酸的插入或缺 失而造成此后一系列遗传密码子的阅读框发生移位错误的突变。

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试题及答案doc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第四章微生物营养试题 一.选择题: 40680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 :( ) 40681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 :( ) 40682 E.coli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 :( ) 4068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 A.构成细胞物质 B. B.提供能量 C. C.A,B 两者 答 :( ) 4068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 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 A.碳素物质 B. B.氮素物质 C. C.水 答 :( ) 4068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酵母菌 B.蓝细菌 C.苏云金杆菌 答 :( ) 40686 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A.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C.A,B 两者 答 :( ) 4068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 A.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B.所需碳源不同 C. C.所需氮源不同 答 :( ) 4068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 A.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 B.需要消耗能量 C. C.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答 :( ) 4068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 A.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 B.前者不需能量 , 后者需要能量

精品文档 C. 前者不需要载体 , 后者需要载体 答 :( ) 4069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 ( 生长因素 ) 是: A. A.微量元素 B. B.氨基酸和碱基 C. C.维生素 D. D.B,C 二者 答 :( ) 4069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A.生长因素 B.C 源 C. N 源 答 :( ) 4069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 A.单纯扩散 B. B.促进扩散 C. C.主动运输 D. D.基团转位 答 :( ) 40693 制备培养基中常用的碳源物质是: A. A.糖类物质 B. B.碳酸盐 C. C.农副产品 答 :( ) 40694 微生物细胞中的 C 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A. A.10% B. B.30% C. C.50% D. D.70% 答 :( ) 40695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A. A. C 源 B. B.N 源 C. C.生长因素 D. D.A,B,C 都提供 答 :( ) 40696 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A. A.细菌 B. B.放线菌 C. C.真菌 答 :( ) 40697 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A. A.厌氧菌 B. B.兼性厌氧菌 C. C.好氧菌 答 :( ) 40698 基团转位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A. A.厌氧菌 B. B.兼性厌氧菌 C. C.好氧菌 D. D. A 和 B 答 :( ) 40699 缺少合成 AA 能力的微生物称为: 精品文档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5学时)培训讲学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5学时)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 1、在10 分钟内杀死某微生物的最低温度称为该微生物的致死温度。 2、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温度比菌丝生长温度要高,故冬天栽培食用菌要用薄膜复 盖。 3、连续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终保持在最高稳定生长阶段。 4、酒精的浓度越高,杀菌能力越强。 5、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 与合成某种代谢产物的pH 是一致的。 6、0.1% 升汞可用于各种金属器皿的消毒。 7、黑曲霉菌丝生长温度比产酶温度要高。 8、丙酸、盐酸都可用作防腐剂。 9、由于分子量越大的物质产生的渗透压越高,所以罐藏食品通常用 50-70% 的糖溶 液。 10、青霉素因为能阻止G+细菌肽聚糖的形成,所以也能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 11、同种微生物菌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与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相同的。 12、同一种微生物由于环境中的PH 不同可能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 13、细胞大小相同的同种微生物可用来进行同步培养。 14、在培养根瘤菌时常加二十万分之一的结晶紫抑制G+细菌的生长。 15、专性厌氧微生物( 如产甲烷菌) 生长的最适Eh 值通常为-0.3 至-0.4V。 16、丙酮丁醇梭菌积累丙酮丁醇的最适pH 是4.3-5.3。 二、选择(每小题1分) 1、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 A 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 高温使核酸变性。 C 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 A - C。 2、光波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 A 0.06-13.6nm。 B 250-280nm。 C 300-400nm。 3、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A 50%。 B 70%。 C 90%。 4、巴氏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 62-63℃30min。 B 71-72℃30min。 C 60-70℃30min。 5、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6、测微生物活菌数通常采用: A 稀释平板法。 B 滤膜培养法。

第4章 微生物的生长

第4章微生物的生长 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⑴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概念,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的关系。 ⑵掌握衡量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指标,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⑶了解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 微生物生长 1.1微生物生长的概念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其自身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所以: 个体生长→个体繁殖→群体生长 群体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微生物生长的阶段性,对于单细胞微生物来说是不明显的,往往在个体生长的同时,伴随着个体的繁殖,这一特点,在细菌快速生长阶段尤为突出,有时在一个细胞中出现2或4个细胞核;除了特定的目的以外,在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中,只有群体的生长才有实际意义,因此,在微生物学中提到的“生长”,均指群体生长。这一点与研究高等生物时有所不同。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也都与它们的生长繁殖和抑制紧密相关。下面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的规律作较详细的介绍。 1.2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生长的方法也都直接地以此为根据,而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 1.2.1 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 是一种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取一定体积的稀释菌液与合适的固体培养基在其凝固前均匀混合,或涂布于已凝固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在最适条件下培养后,从平板上(内)出现的菌落数乘上菌液的稀释度,即可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数。在一个9cm直径的培养皿平板上,一般以出现50~500个菌落为宜。 这种方法在操作时,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应使样品充分混匀,并让每支移液管只能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液。有人认为,对原菌液浓度为109个/mL的微生物来说,如果第一次稀释即采用10-4级(用10μL菌液至100mL无菌水中),第二次采用10-2级(吸1mL上述稀释液至100mL无菌水中),然后再吸此菌液0.2mL进行表面涂布和菌落计数,则所得的结果最为精确。其主要原因是,一般的吸管壁常因存在油脂而影响计数的精确度(有时误差竟高达15%)。这一稀释过程的示意图详见实验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