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

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
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

1.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答案 D

解析由题干材料“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中国生丝,故D 项正确。包装布变化与质量无关,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可以满足外包装的需要,A项与题目要求不符,可排除。英国棉布运到中国是为了销售,不是为了包装,可排除B项。包装布的变化不能体现出中国生丝在英国的销售情况,可排除C项。

2.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 A

解析由“农民开始在农闲时……贩运皮毛”“从事非农业生

产的人越来越多”可知,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由此可知,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的状况,B项错误。C项“全面冲击”过于绝对,可以排除。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其标志是“耕与织分离”和“纺与织分离”,D 项错误。

3.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1883年前,胡雪岩垄断蚕丝业,获取了暴利,但此后由于世界市场对蚕丝需求下降,洋商不再购买,导致其货物大量存积,甚至腐烂,资金流失,最终胡氏一蹶不振。综上分析本题选D项。

4.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由1853年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由材料可知,中国人均消费棉纱、棉布不如印度多。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可知,这是由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所导致的,故D项为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破坏,与题干反映的现象关系不大,所以A项不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关税主权遭到破坏,无法保护本国经济,故B项错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印度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

5.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

答案 A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演变。材料强调了修建铁路对内有利于开发资源,对外收回丧失的利权,这有利于人民,也有利于国家。同时,有利于解决发展军事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这正是洋务派“求富”“自强”的主张,故选A项。抵抗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传统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态度问题,故虽同为洋务派的主张,“中体西用”超出了材料范围,C项错误;“民生主义”的核心主张是平均地权,D项错误。

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

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黄宇英 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难点: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 社会类型:从生产关系角度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被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请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传统经济结构 社会类型: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变动一: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1821-1850),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茶叶生丝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5年8010 13220 1851年9919 23040 1853年10122 62896 根据材料一、二和课本知识,概括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 2、 3、 【题目】(2015·全国Ⅰ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题目】(2016·全国Ⅰ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A.重工业B.轻工业 C.农业D.第三产业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张謇创办南通唐家闸“大生纱厂”的时间是 A.1879年8月3日B.1889年6月21日 C.1869年4月13日D.1899年5月23日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A.故宫博物院B.南京博物馆 C.南通博物苑D.西安博物馆 5.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是在 A.甲午战争之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鸦片战争之后 二、材料解析题 6.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1)张謇开办大生纱厂等实业的宗旨是什么? (2)为什么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7.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你如何看待“实业救国”活动? 三、问答题 8.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及落后的原因。 测验评价结果:_________;对自己想说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2.C3.D4.C5.B 二、6.(1)实业救国。 (2)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7.(1)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3)“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张,它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抵挡外国的经济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创办实业十分艰难,虽然民族经济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外国在华企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增长速度,外国资本主义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业”救不了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真正快速地发展实业,才能救中国。 三、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落后的原因:中国的民族工业外受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内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很难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特色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历史纵横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导学1:鸦片战争后,英国如何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手工业者,英国的经济侵 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英国的经济侵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 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这是怎样的变化? 答:倾销商品(洋纱、洋布)、掠夺原料(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破产失业;破产成为流民乞丐、被 迫把农副产品投入市场、购买洋纱洋布、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导学2、根据上题分析的结论概括:(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有哪些? 答:洋纱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导学3、(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产品、商品经济发展。 导学4、(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为什么是该地区? 答: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受列强侵略早而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商品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自此,出现很多与“洋”有关的生活用品和政治事件:洋布、洋油、洋盒火、

21高考历史人教通史一轮复习精练习题高效作业:阶段六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萌发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江西名师联盟调研)167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购运南京布(即江南棉布)。乾隆末年,欧美各国购买的南京布已突破百万匹。从乾隆五十一年至道光十三年的48年中,欧美各国进口的南京布总数高达46余万匹。这表明当时中国() A.棉布成为大宗出口商品 B.欧洲工业产品受到抵制 C.开始了与西方贸易往来 D.棉纺织业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选A。材料“从乾隆五十一年至道光十三年的48年中,欧美各国进口的南京布总数高达46余万匹”,说明棉布成为大宗出口商品,故选A项;从材料看不出欧洲工业品受到抵制,排除B项;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说明我国开始了与西方的贸易往来,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棉纺织业与其他手工业,排除D项。 2.(2020·黄冈质检)1843~1852年,英商不得不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以低于成本20%~30%的价格销售棉纺织品。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近代机器棉纺业的发展 B.供过于求,超过国人购买力 C.自然经济对英货的顽强抵抗 D.英国棉纺织品的质量低劣 解析:选C。题干中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英货有很强的抵制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供过于求,超过国人购买力”是现象,并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时间可以判断,英国棉纺织业在当时主要采用机器生产,质量不一定低劣,故D项错误。 3.(2020·广东六校联考)有研究表明,中国在1842年以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经济结构的变动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农村经济的凋敝D.城乡差距的扩大 解析:选A。材料反映“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影响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专业统计实务 学生姓名孙学涛 班级学号Z12160352 指导教师黄犚 指导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孙学涛 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问题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分配间的关系日趋明显。中国作为拥有者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的不健康正默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依据目前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分析人口结构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会很有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资料和有关参考文献,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搜集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人口结构变化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加以处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环境 1.2选题的目的 1.3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1人口结构的概念 2.2人口结构变化的变量分析 2.2.1人口增长率变化情况分析 2.2.2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分析 2.3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3.1人均GDP年增长率的数据分析 第三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1建立分析模型 3.2参数估计 3.3模型统计检验 3.3.1拟合优度检验 3.3.2 F检验 3.3.3本章小结 第四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4.2政策建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含解析

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1.传统经济: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耕织结合。 2.变化原因 3.变化表现 (1)倾销商品——传统手工业破产:鸦片战争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2)掠夺原料——农产品商品化: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商品化。 (3)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4.变化影响 (1)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2)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 (3)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1.发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背景 (1)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2)内忧: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壮大。

(3)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3.表现 的大量涌入,受到猛烈冲击的显然是经营方式。因为在初期涌进来的大量商品中是以洋布洋纱为主的,它们使得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以及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就破坏了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联]这里的“冲击”指社会阶级、阶层出现变化,西学思潮已萌发。 [补] 资本输出 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在华最初建立了一些船舶修造厂,以维修来华运输货物的外国轮船为主。19世纪60年代,外商在上海开办缫丝厂、茶叶加工厂和轮船运输公司。同时,建立外资金融网络。甲午战争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设厂进行资本输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补] 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主要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官督商办企业吸收了私人资本,其生产也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又能避免封建地方势力的干扰。但官督商办企业名义上商办实则官营的性质,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 [辩]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试题及答案

1、厘金制度是19世纪中叶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饷而设的一种额外征商的税收制度,对象为华商,最初试行于扬州,后推行全国。厘金的推行( ) A.增强了土货的竞争力 B.便利了洋货的倾销 C.收回了关税的自主权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2、20世纪20年代,直皖、直奉、江浙等(军阀)争战不已,地方割据对抗。各路军阀将工商企业视为动辄可得之财源,苛捐杂税滥征,这直接造成了()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B.中央政府的权力膨胀 C.工农运动高涨 D.民主思想活跃 3、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 ) A.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 C.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4、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B.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D. 反映工业革命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5、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棉布 D.以白银换取丝茶 6、“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 C.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 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 7、美国的著名中国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混战的影响 8、江南机器制造局成立后,曾长期面临经费困难.1905年,将其中机器制造局和江南船坞分为两个企业,后者实行商务化经营,自负盈亏.结果营业额、盈余大幅增长.这反映出() A.洋务企业缺乏竞争实力 B.洋务运动收效甚微 C.经营体制影响企业发展 D.民族工业走出困境 9、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该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A. 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 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C.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目的和结局。 2、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5.讲解法。 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讲解什么是民族工业?介绍实业家张謇。

视频:张謇纪念馆 一、张謇兴办实业 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1.张謇为我国民族工业作出了什么贡献? 2.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3.他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开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展示图片:张謇兴办的实业(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等) 出示材料:张謇的经济事业在1920年前后达到了顶峰。 提出问题: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得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呢?他提出“实业救国”,“实业”是创办了,那么如何“救国”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组讨论: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什么? 教师小结: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有不同凡响的远见、爱国之心、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 学生思考:大生纱厂后来的发展怎样?--------一战后陷入困境,被吞并。 出示两则材料,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张謇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小结:“失败”---“实业救国”失败了;“英雄”-----至死仍存救国之志 小组讨论:由大生纱厂等企业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小结: 1.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2.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小组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填写表格)

第7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7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题点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 A.先进的技术的传入B.商品市场的扩大 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B.重庆 C.上海D.北京 题点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创办的企业是() A.机器制造B.面粉、纺织等 C.农业D.军事工业 4.右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5.中日甲午战争前后(1873~19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上升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B.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强化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强 6.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必要的资金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劳动力素质较低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7.《解放日报》1946年7月8日载文感叹:“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上海人民生活现代化了 B.美国货汹涌而入,充斥了中国市场 C.上海人生活水平高,全部用美国货 D.上海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题点3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11·天津高考)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D.1928~1937年 9.(2011·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1.下列哪一因素对图示主题影响不大()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业及答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张謇是_____________人,清末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家和_______家。 2、他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并毅然回乡创办了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企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原因是这些民族工业受到了____________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5、____________ 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___________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_________________者,今也其时矣。” 6、_______________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了了“__________________”。 7、一战后,______________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__________ 和_________,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8、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___________的。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_____、_______ 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9、“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这是_______在___________中说的。 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区上主要集中在。 11、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其时”指的是________。 二、列举题 1、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及所创办的实业。 2、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发生的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治运动。 3、列举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4、列举在近代史上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5、查找资料或访问老人,列举出5个中国近代著名的国货品牌。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2、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3、近代以后,中国为什么落伍了? 4、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近代的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清末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近代清末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经济学院 1100015486 【摘要】1840年至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的前期。这一阶段是中国社会剧变的时期,这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上,而在经济结构上也有非常明显的表现。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演变,这一过程便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但不再是唯一的经济形式,外资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多种经济形式的出现及其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本文着重讨论的主题。 【关键词】经济结构;清末;工业化;资本主义经济 1.前言 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私田的大量出现,开始产生了封建自己自主的自然经济形式。这一经济形式在随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绝对支配地位,并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经济具有的分散、自给自足、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等特点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了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并不断加强,在文化上造就了独特的农耕文化。自然经济对中国的汉,唐等时期的盛世的出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明朝中期以来,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同时,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以及“一条鞭法”的施行,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萌芽悄然出现,并且在之后的几百年里有所增长。但由于封建的专制统治,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却仅仅停留在萌芽阶段,并无实质性进展。自然经济仍然在经济社会中的绝对统制地位。然而,这样的经济结构会在清末——中国近代的剧变时期发生变化。 2. 20世纪初以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首先需说明的是,这一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处于统治地位,但是,它不再是社会经济中唯一主角。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继出现,并使得自然经济在一些地区开始了逐步的解体,这使得中国经济类型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经济类型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也开始了经济工业化的步伐,这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现代化。 2.1 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的出现,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虽然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并未明确写有允许在中国建设工厂的语句,但事实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华资本输出已然开始。根据已有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到1841年是中国就有了外资企业4家[1]。从这一时期到1885年,即《马关条约》明确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之前,虽然西方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是以商品输出为主的,且外国在华设厂尚未得到合法地位,但外资企业就已经有142家之多。[2] 而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由于条约中明确认定了外国在华设厂的合法性,其他西方各国根据“片面最惠国”规定也纷纷在华设厂,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变成了以资本输出为主。且经营的范围也从原先的纺织、船坞等向电力、采矿等重工业领域转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国争相在中国修筑铁路,并以此来获取自身利益。 外资经济的侵入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影响巨大:首先,它是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就打破了以往自然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封建生产方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而产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其次,外资经济的出现对后来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最后,由于外资企业主要分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专题讲座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张汉林(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讲座分四个部分,分别是: 第一部分主题知识详细解析; 第二部分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第三部分学生常见问题分析; 第四部分学生学业检测评价。 第一部分主题知识详细解析 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课标要求;二、知识结构;三、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课程标准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我们注意: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1)产业结构;(2)分配结构;(3)交换结构;(4)消费结构;(5)技术结构。 近代民族工业:包括洋务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 中国资本主义:即民族资本主义。 此外,根据课程标准,我们还要追问自己一些问题: 变动前的中国经济结构怎样? 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是什么?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兴起是什么关系? 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有何地位与作用? 下面,我们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变动前: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变动中:“织”与“耕”分离;“纺”与“织”分离。 关系:为民族工业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因素:阻碍因素(三座大山)、促进因素(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民族危机程度、政府政策扶持等)。 地位:近代中国社会中的进步、革命因素; 作用:为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提供经济基础。 【知识结构】

(完整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练习 1.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近代工业家是() A.荣宗敬 B.张之洞 C.张謇 D.范旭东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鼎盛时代是指() A.19世纪初 B 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3.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商务印书馆 B.京师大学堂C.中华书局 D.人民出版社 4.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京张铁路 B.滇越铁路 C.平汉铁路 D.淞沪铁路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 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6.从张家口乘坐火车到北京有时会途径一条“人”字形线路,这条铁路全线开通的时间是在() A.1906年 B.1907年 C.1908年 D.1909年 7.下列属于民族资本家的是() A.张謇 B.李鸿章 C.严复 D.詹天佑 8.中国第一家营业性的照相馆出现于()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说来是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了一个“洋”字。如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灰――水泥、洋钉――铁钉等。(1)从材料中可看出,中国近代工业的特点是什么?(2)为挽回中国利益,号召“实业救国”的实业家是谁?他有一个什么称号?(3)他有没有改变近代民族工业的面貌,原因是什么?答案:1.C 2.B 3.A 4.A 5.D 6.D 7. A 8. C 9.(1)总的来说很薄弱,对外国有很大的依赖性。(2)张謇,状元实业家。(3)没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的,要改变落后的状况,就必须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十五)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

课时检测(十五)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近代上海农村地区的妇女善于纺织土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土布滞销,许多妇女转而进城中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这说明( ) A.工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 B.民族工业受到外资刺激而兴起 C.手工业出现规模化生产 D.上海农村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解析:选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在沿海地区开设了一些工厂,这样一些妇女便可进城做工,即沿海工业的发展导致了人口的流动,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列强的刺激,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但是这与题干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洋纱厂、洋布局采用的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业生产,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完全解体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2.(2019·惠州调研)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实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后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下表是其1873年至1884年的利润分配表,从中可以推知轮船招商局( ) A.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B.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C.垄断了近代水上运输业D.推动了官办工业的发展 解析:选A根据材料,股息、利息的利润占比较大,刺激了民间资本投资,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积累、其他占比过少,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调动员工积极性,故B 项错误;材料仅涉及轮船招商局利润分配比例,不能表明其在近代水上运输业的地位,故C 项错误;股息、利息的利润占比较大、积累和其他占比小,也不利于官办企业的发展,故D 项错误。 3.晚清时期,中国传统棉织业出现了以洋棉纱代替手工棉纱现象,如“川省(四川)购办洋棉纱者,异常踊跃。计由汉(口)镇装轮来宜(昌)者,去岁(1889年)仅6 700余担,今岁多至69 700余担”。(《光绪十六年宜昌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这一现象说明( )

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设计者:于晶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表现。 (2)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认识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 (2)创设历史情境,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课堂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思路设计 1.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2.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3.课时:1课时 4.类型:多媒体 5..学法指导 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后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入侵来进行分析。 2、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对史料进行分析,提高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图说历史:多媒体播放一组历史老照片,展示晚清时期中国农村的生活状况,男耕女织、

(完整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合的是() A.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B.其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曲折历程 C.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 2.关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B.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 C.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D.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3.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最好的时间段是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一战期间 C.一战结束后 D.抗日战争期间 4.“他是一个状元,但是却放弃高官厚禄,从事士大夫鄙夷的末业,开办工厂。”他是() A.张骞 B.荣宗敬 C.李鸿章 D.张謇 5.清末状元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他“遗留一二有用事业”是() A.创建大生纱厂 B.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兴办湖北织布局 6.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 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 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 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 资企业 B.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 族企业 C.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 7.张謇被胡适誉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的创业活动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他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8.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 A.康有为 B.荣宗敬 C.陈独秀 D.张謇 9.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创办大生纱厂,走“实业救国”之路。他是() A.张之洞 B.张謇 C.詹天佑 D.严复 10.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创大生纱厂.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周学熙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的经典力作,作者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核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修正的基础上,运用交易成本、公共产品、相对价格等分析工具,建立了以经济史的经验性材料为论据的制度变迁理论,从而构筑起包括所有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 作者认为由于人类受自身生产能力和生存环境的约束,随着人口的增长将导致资源的稀缺,加剧资源利用的竞争,从而要求明确所有权,所有权的建立即激励机制的形成可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现有技术和组织制约下,所有权的界定、裁决和行使代价极为高昂,于是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提供所有权保护和强制力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国家规定着所有权的结构并最终所有权结构的效率负责。此外,由于意识形态提供了一种价值和信念,可以节约个人与社会达成协议的费用,以及约束个人行为的衡量费用,成功的意识形态更能有效的克服“搭便车”行为。 诺思把制度看成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 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其中相互作用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关系得以确定,从而构成了一个社会,特别是构成一种经济秩序。换言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制度在指导和决定经济活动时起到激励或抑制的作用,决定这一个社会基本的福利和收入分配。所以在诺思看来,一个可以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可以说正是制度变迁构成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而决定制度变革的主要因素不是生产力及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科学技术,而是人口变动。以早期人类社会发展为例,起初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人口可以大量繁殖,但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当人口增长一旦达到资源基础被完全利用的程度,那么人口的任何继续增长都会引起狩猎、采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下降,人们于是觉得有必要建立一种可以限制资源利用速度的所有权,并为之付出代价。所有权正是为更合理的利用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制度。随着所有权的建立,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按所有权的效率来衡量,原始农业的专一所有权和狩猎的共有权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这样整个过程就是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的逐步转变过程,一万年前的农耕发明和经济增长的起点就在这里。作者主张,农业是发明并不是最重要的,专一所有权引起的激励机制的变化必然会创造出农业。同样,对于近代西方世界的兴起也可以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予以解释,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产业革命推动了经济增长,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根本改观。而诺思独树一帜的提出,产业革命不过是经济增长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增长的起源可追溯到前几个世纪产权结构的缓慢确立,该结构为更好地分配社会财富和社会活动创造了条件,为技术创新和扩散提供了刺激。总而言之,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才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诺思从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的角度完整的提出了一套经济史理论,并用这套理论来考察自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至现代经济增长的漫长历史。其推导逻辑可总结为:人口增长导致制度创新,从而产生激励作用,进而推动知识、技术的进步。有意思的是这一过程恰好与马克思理论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相反,并以人口因素代替了生产力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诺思打破了传统叙述经济史的框框,真正做到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历史,赋予了经济史新的内涵。而这似乎正是国内经济史研究中所欠缺的。当然,书中也有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7讲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7讲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目标解读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4.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大史实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西方对华商品输出;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地区。 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 ①洋纱、洋布涌入,“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 ②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 (3)影响: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易错点拨】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但就整体而言,其解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 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陷入的窘境。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统治阶级中一部分当权人物发动了“求强”“求富”的洋务新政。 (2)兴起: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3)活动 ①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 ③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三支海军。 ④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问题思索】洋务经济 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生产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和近代性;以垄断面目出现,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 本主义。 (4)失败: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影响 ①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发展。 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对本国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洋务官办企业占主体情况下民营企业的产生) (1)背景 ①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其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②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起到了刺激作用。 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起到了诱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