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原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 ?网络拓扑定义了(终端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它包括(物理拓扑和逻

拓扑)2种含义。

2.物理拓扑是指(物理结构上各种设备和传输介质的布局),它包括(总线型、环型、星型、扩展星型、树型、网状)等结构(至少列出 4种)。

3 ?逻辑拓扑定义了(发送数据的主机访问传输介质的方式),它包括(广播和令牌传递)

这2种常见的方式。

4?冲突是指(当2个比特信号同时在同一物理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一种情形),它的产生

主要和(信道的传输方式)有关。

5?信道的传输方式包括(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3种,其中(半双工)方式下会

产生

冲突。

6. IEEE局域网标准(802 )把数据链路层分为了(逻辑链路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2层。

7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定义了(如何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帧),它处理(每一个相关设备

物理寻址、网络拓扑定义以及线路规程)。

&令牌环属于(确定性)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属于(不确定性)的介质访问

控制方法。

9?以太网MAC地址长度(48位),由(厂商代码和设备编号)2部分组成。

10. 以太网MAC地址(48位全为1 )表示为广播地址,(第 8位为1 )表示为组播地址。

11. ( CSMA/CD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是广播式以太网共享传输介质的理论基础。

12?交换机构建的以太网通过(冗余链路)来防止网络中单点失效的问题,但它也导

致了

(交换回路)的出现。

13?为了解决冗余链路下交换回路问题,交换机采用了(IEEE 802.1d )协议。

14?数据链路结构可以分为(点对点链路和点对多点链路)2种,其中包含(主站、

站、复合站)3种角色的是(点对点链路)结构。

15?数据链路控制的功能主要包括(帧控制、帧同步、寻址、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

管理、透明传输和异常状态恢复)。(至少列出6种)

16?帧同步和透明传输的实现方法由(成帧方式)决定。

17?帧的成帧方式主要包括(面向字符型和面向比特型)2种。

18?面向字符型的成帧方式以(一些特殊字符,如SYN、DLE STX等)标识帧的起始、

终止位置及帧的组成部分,采用(字符填充法)实现透传。

19?面向比特型的成帧方式以(二进制序列01111110 )作为帧的开始和结束标志,采

(位填充法)实现透传。

20?广域网运行在 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是一种(为用户提供远

离数据通信业务)的网络。

21 ?广域网连接中的本地环路是(连接分界点(或者CPE)到服务提供商的最近的中心

交换机的线缆(铜线或者光线),也称为“最后一英里”)。

22?广域网链路类型分为(点到点专线、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3种。

23.异步串行通信采用(起止式异步)协议。

24?同步串行通信的成帧方式有(面向字符和面向比特)

25. 广域网链路类型中需要事先建立连接的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模式)。

26. 分组交换网络分为(虚电路和数据报)2种类型。

27. IP网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提供面向无连接服务的分组交换)网络。

28. 电路交换的3个过程是(电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电路拆除)。

29. HDLC采用(面向比特)的成帧方式,其数据传输方式有(正常响应方式、异步响

应方式和异步平衡方式)。

30. HDLC 3种类型的站中负责控制链路的操作与运行的是(主站和复合站)。

31. HDLC的帧类型有(信息帧、监控帧和无编号帧),其中用于设置链路的工作方式、

实现链路的建立与拆除等控制功能的是(无编号帧)。

32. ( PPP )协议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广域网协议,是在点对点链路上运行的数据链路层

协议。

33. PPP的协议结构包含(1个LCP和1 组NCP )。

34. NCP协议用来(建立和配置不同网络层协议),LCP提供了(对点对点链接进行建立、配置、维护和终止的方法)。

35. PPP链路在运行过程中经历了(链路不可用、链路建立、验证、网络层协议和链路终止)等阶段。

36. PPP帧格式的地址字段的值为(0xFF )。

37. LCP的协议报文分为(链路配置报文、链路终止报文和链路维护报文),其中用来管

理和调试链路的是(链路维护报文)。

38. LCP链路配置中,若接受对端的配置选项采用(Con fig-Ack )报文进行响应,若对配

置选项不认可采用(Co nfig-Nak )报文进行响应,若对配置选项不识别则采用

(Con fig-Reject )报文进行响应。

39. PPP支持(PAP和CHAP ) 2 种认证方式。

40. PPP认证中采用2次握手协议的是(PAP ),采用3次握手协议的是(CHAP)

41. ( IPCP )协议主要负责完成IP网络层协议通信所需配置参数选项的协商。

42. IPCP对IP地址的协商支持(静态和动态) 2种模式。

43. IP协议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服务。

44. IP报文经过MTU比其总长还小的物理网络时需要进行(分片),并在(报文的目的

主机)进行重组。

45. IP协议通过(其首部中的标识、标志、片偏移量三个字段)来控制数据报的分片与

重组。

46. IP分片中根据(IP首部的片未完位为0值)来指出本片中的数据是原始数据的最后

一片。

47. IP首部的片偏移量字段以(八字节)为单位,从(0 )开始计数。

48. IP首部的(TTL )字段设置了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其最大值为(255 ), 主要用来防止(路由环路)。

49. 在以太网中 ARP报文分为 ARP Request和ARP Response,其中ARP Request在网络是(广播)传送,ARP Response是(单播)传送。

50. ( ICMP )协议为IP网络层提供了一个差错报告机制,它封装在( IP报文)中传输。

51. PING命令使用了( ICMP的ECHO服务)实现。

52. 当1个IP报文经过路由器处理后,其 TTL值变为0,则(路由器丢弃该报文,同时向报文的源端发送代码为 0的ICMP数据报超时报文)。

53. ICMP的(源站抑制)报文是路由器的简单拥塞控制技术。

54. 当路由器由于选路失败而丢弃 IP报文时,则会(向该报文的源端发送网络不可达的ICMP目的不可达报文)。

55. ICMP (重定向)报文可用来让具有很少选路信息的主机逐渐建立更完善的路由表。

56. 当路由器由于直接交付失败而丢弃IP报文时,则会(向该报文的源端发送主机不可达

的ICMP目的不可达报文)。

57. ( ARP )协议实现主机根据IP 地址查找MAC地址的功能。

58. 主机进行IP通信,在执行ARP协议的过程,若发现要通信的目的主机与其处在同一子网,则请求(目的主机)的MAC地址;若要通信的目的主机与其处在不同子网,则请求(默认网关)的MAC地址

59. 主机一般都维护着(ARP缓存表),它记录主机学习到的 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

关系,且每条记录都是有(生存周期的)。

60. ( IP地址)是整个IP协议的核心,是网络数据传输的依据,是(网络实现互连及网

络路由选择)的基础。

61. IPv4地址(32 )位,分为(用于标识该地址所从属网络)的网络号和(用于指

该网络上某个特定主机)的主机号2部分。

62. 用来将一个IP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本地网络的所有主机的地址,称为(有限广播地

2017福师TCP-IP协议原理与编程在线作业(含答案)

201710TCPIP协议原理与编程作业 1.( 2.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CP伪头部和长度补足部分要进行传输 B、RARP是传输层的协议 C、TCP连接的三次握手目的是为了同步连接双方发送数据的初始序列号 D、I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我的答案:C 2.(2.0分)IP头部中,“头部长”字段的度量单位是 A、8位 B、16位 C、32位 D、64位 我的答案:C 3.(2.0分)关于ARP的说法错误的是 A、ARP使用询问/回答机制 B、ARP缓存用于减少地址解析需要的通信 C、ARP实现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D、ARP只能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使用 我的答案:C 4.(2.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SI的发展比TCP/IP早10年左右 B、OSI具有完整的七层结构 C、OSI架构很少有实际运行的系统 D、TCP/IP现已成为Internet的主流协议

我的答案:A 5.(2.0分)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数为 A、10 B、15 C、16 D、32 我的答案:B 6.(2.0分)以下哪个IP地址可以在Internet上使用 A、/ B、/ C、/ D、/ 我的答案:A 7.(2.0分)滑动窗口协议是一种 A、超时判断机制 B、差错纠正机制 C、差错检测机制 D、确认重发机制 我的答案:D 8.(2.0分)OSPF采用( )方式进行路由通告 A、单播 B、组播 C、广播 D、以上皆是 我的答案:B 9.(2.0分)以下不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

A、ARP B、IGMP C、ICMP D、FTP 我的答案:D 10.(2.0分)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A、SMTP B、PPP C、IP D、FTP 我的答案:A 11.(2.0分)对已经是分片的IP数据包再进行分片后得到的每个分片中的标志位是 A、一定是1 B、一定是0 C、可能是0 D、以上皆错 我的答案:A 12.(2.0分)TCP协议利用()来提供可靠服务 A、三次握手协议 B、建立连接 C、流量控制 D、超时重发机制 我的答案:A 13.(2.0分)ICMP的类型字段中,字段值为0表示的是 A、超时

TCP和UDP协议简介

TCP和UDP协议简介 从专业的角度说,TCP的可靠保证,是它的三次握手机制,这一机制保证校验了数据,保证了他的可靠性。而UDP就没有了,所以不可靠。不过UDP的速度是TCP比不了的,而且UDP的反应速度更快,QQ就是用UDP协议传输的,HTTP是用TCP协议传输的,不用我说什么,自己体验一下就能发现区别了。再有就是UDP和TCP的目的端口不一样(这句话好象是多余的),而且两个协议不在同一层,TCP在三层,UDP不是在四层就是七层。TCP/IP协议介绍 TCP/IP的通讯协议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 协议和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 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

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第4版,pdf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第4版,pdf 篇一:tcp,ip原理与应用实验 tcp/ip原理与应用实验(专业限选课)experimentaloftcp/iptheoryandapplication以下部分标题填写用黑体五号字体,具体填写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课程编号】xz26108 【学分数】1.5 【学时数】21【课程类别】专业限选【编写日期】20xx.3.30【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tcp/ip原理与应用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网络工程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掌握组建局域网和连接internet 的关键技术,能熟练使用tcp/ip网络设备,掌握理解tcp/ip 和tcp/ip网络设备各种协议原来及应用。培养学生从事局域网设计、组建及网络应用的基本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实验是一门专业课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tcp/ip的原理,各层的主要协议以及实现方法,同时理解网络层次体系结构的思想。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tcp/ip 协议的原理及在协议栈中各个基本协议在实际通信工程中 的应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组网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21) 实验一网络层协议分析3学时(基础性) 1、aRp协议分析 主要内容: 分析aRp协议报文首部格式; 分析aRp协议在同一网段内和不同网段间的解析过程。 教学要求: 通过在位于同一网段和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执行ping 命令,截获报文,分析aRp协议报文结构,并分析aRp协议在同一网段内和不同网段间的解析过程。 2、网络层分片 主要内容: 分析tcp/ip协议中网络层的分片过程。 教学要求: 通过在路由器与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报文,设置mtu的

TCPIP协议族 第四版 第四章答案

CHAPTER 4 Introduction to Network Layer Exercises 1.We mention one advantage and one disadvantage for a connectionless service: a.The connectionless service has at least one advantage. A connectionless service is simple. The source, destination, and the routers need to deal with each packet individually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is means there are no setup and teardown phases. No extra packets are exchanged between the source and the destination for these two phases. b.The connectionless service has at least one disadvantage. The packets may arrive out of order; the upper layer that receive them needs to reorder them. 3.An n-bit label can create 2n different virtual-circuit identifier. 5.Each packet started from the source needs to have a fragmentation identification, which is repeated in each fragment. The destination computer use this identifica- tion to reassemble all fragments belonging to the same packet. 7.The delay in the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is always more than the delay in the connectionless service no matter the message is long or short. However, the ratio of the overhead delay (setup and teardown phases) to the data transfer delay (trans- mission and propagation) is smaller for a long message than a short message in a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9.A router is normally connected to different link (networks), each with different MTU. The link from which the packet is received may have a larger MTU than the link to which the packet is sent, which means that router needs to fragment the packet. We will see in Chapter 27 that IPv6 does not allow fragmentation at the router, which means the source needs to do some investigation and make the packet small enough to be carried through all links. 11.A fragment may have been lost and never arrives. The destination host cannot wait forever. The destination host starts a time and after the time-out, it can sends an error message (see Chapter 9) to inform the source host that the packet is lost and, if necessary, should be resent. The time-out duration can be based on the informa- 1

TCP协议通讯工作原理

TCP协议通讯工作原理 一、TCP三次握手 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面向连接是指一次正常的TCP传输需要通过在TCP客户端和TCP服务端建立特定的虚电路连接来完成,该过程通常被称为“三次握手”。可靠性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提供保证,在这里我们关心的是数据序列和确认。TCP通过数据分段(Segment)中的序列号保证所有传输的数据可以在远端按照正常的次序进行重组,而且通过确认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要通过TCP传输数据,必须在两端主机之间建立连接。举例说明,TCP客户端需要和TCP服务端建立连接,过程如下所示: TCP Client Flags TCP Server 1 Send SYN (seq=w)----SYN--->SYN Received 2 SYN/ACK Received<---SYN/ACK----Send SYN (seq=x),ACK (w+1) 3 Send ACK (x+1)----ACK--->ACK Received,Connection Established w: ISN (Initial Sequence Number) of the Client x: ISN of the Server 在第一步中,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连接请求。这时TCP SYN标志置位。客户端告诉服务端序列号区域合法,需要检查。客户端在TCP报头的序列号区中插入自己的ISN。服务端收到该TCP分段后,在第二步以自己的ISN回应(SYN标志置位),同时确认收到客户端的第一个TCP分段(ACK 标志置位)。在第三步中,客户端确认收到服务端的ISN(ACK标志置位)。到此为止建立完整的T CP连接,开始全双工模式的数据传输过程。 二、TCP标志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TCP分段中的标志(Flag)置位情况。如下图所示:

MODBUS-TCP协议介绍

MODBUS-TCP ~ ~~ IEEE 802.3 CSMA/CD 10Mb/s (1)10 Base 5 RG-8 500m (2)10 Base 2 RG-58 185m (3)10 Base T UTP STP 100m ~~ 100Mb/s 802.3a 100 Base Tx 100 Base Fx ~~ 10/100M 100M “ ” (UTP) 100m 2 3km 100km 1000Mb/s 802.3z/802.3ab 10Gb/s 802.3ae ~ ~~ IEEE802.3 EN50081-2 EN50082-2 1 DIN UTP STP( ) ~TCP/IP 1. TCP/IP ~~ TCP/IP 20 80 X.25 TCP/IP ( ) TCP/IP TCP/IP TCP/IP

Internet TCP/IP TCP/IP ~~ TCP/IP OSI OSI TCP/IP 1 TCP/IP 2. Internet Protocol(IP) ~~IP Internet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9042447.html, RFC79 ( RFC: Request For Comments ) ~~IP IP “ ” I/O IP IP IP “IP ” “ ” “ ” “ ” IP IP ~~IP IP 2

~~IP 4 ( 3 ) A 16387064 (1 126) B 64516 ( 128 191) C 254 ( 192 223) D (“0.0.0.0”) 1 (“255.255.255.255”) 3.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TCP ( 4 ) RFC793 TCP TCP TCP

TCPIP协议分析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TCP/IP网络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影响最重要的一种网络。TCP和IP是两种网络通信协议,以这两种协议为核心协议的网络总称为TCP/IP网络。人们常说的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就是一种TCP/IP网络,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网也是TCP/IP网络。 作为一名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对TCP/IP协议进行深刻的解析。通过对协议的分析进一步了解网络上数据的传送方式和网络上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本实验就是对文件传输协议进行分析来确定FTP协议工作方式。 目的:通过访问FTP:202.207.112.32,向FTP服务器上传和下载文件。用抓包工作来捕捉数据在网络上的传送过程。为的方便数据包的分析,通过上传一个内容为全A的TXT文件,来更直观的分析文件传输的过程。 过程: 1.在本机上安装科莱抓包软件 2.对科莱进行进滤器的设置(arp、ftp、ftp ctrl、ftp data) 3.通过运行CMD窗口进行FTP的访问 4.用PUT和GET进行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5.对抓到的包进行详细的分析 CMD中的工作过程: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ftp 202.207.112.32 Connected to 202.207.112.32. 220 Serv-U FTP Server v5.1 for WinSock ready... User (202.207.112.32:(none)): anonymous //通过匿名方式访问 331 User name okay, please send complete E-mail address as password. Password: 230 User logged in, proceed. ftp> cd 学生作业上传区/暂存文件夹 250 Directory changed to /学生作业上传区/暂存文件夹 ftp> put d:\aaa123.txt //上传aaa123.txt文件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aaa123.txt.

TCPIP协议族 第四版 第五章答案

CHAPTER 5 IPv4 Addresses Exercises 1. a.28 = 256 addresses b.216 = 65536 addresses c.264 = 1.846744737 × 1019 addresses 3.310=59,049 addresses 5. a.0x72220208 b.0x810E0608 c.0xD022360C d.0xEE220201 7. a.(8 bits) / (4 bits per hex digits) = 2 hex digits b.(16 bits) / (4 bits per hex digits) = 4 hex digits c.(24 bits) / (4 bits per hex digits) = 6 hex digits 9.We use Figure 5.6 (the right table) to find the class: a.The first byte is 208 (between 192 and 223) →Class C b.The first byte is 238 (between 224 and 299) →Class D c.The first byte is 242 (between 240 and 255) →Class E d.The first byte is 129 (between 000 and 127) →Class A 11. a.Class is A →netid: 114 and hostid: 34.2.8 b.Class is B →netid: 132.56 and hostid: 8.6 c.Class is C → netid: 208.34.54 and hostid: 12 1

TCP-IP协议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TCP/IP协议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TCP/IP模型很成功,其设计已经经得起多年的磨练。无奈,TCP/IP协议族是很繁杂的一个模型,为了全面理解它,宜采取先全局后局部的庖丁解牛式。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试着去理解TCP/IP的全貌,配合例 子加以讲解。 本文目的: 巩固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作为深入TCP/IP协议族的基础。 本文内容: 1. TCP/IP协议族组成 从字面上理解,TCP/IP协议族只有TCP、IP协议,其实不然。其真正的名字是Internet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 。和大型软件一样,其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每一层的功能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层上服务的协议也不是有区别的。从上往下看: 应用层(产生|利用数据) 协议:FTP、HTTP、SNMP(网管)、SMTP(Email)等常用协议; 职责:利用应用层协议发送用户的应用数据,比如利用FTP发送文件,利用SMTP发送Email;由系 统调用交给运输层处理。 运输层(发送|接收数据) 协议:TCP(有连接)、UDP(无连接); 职责:负责建立连接、将数据分割发送;释放连接、数据重组或错误处理。 网络层(分组|路由数据) 协议:IP、ICMP(控制报文协议)、IGMP(组管理协议); 职责:负责数据的路由,即数据往哪个路由器发送。 链路层(按位发送|接收数据) 协议:以太网卡设备驱动、令牌网卡驱动程序、ARP、RARP等; 职责:负责传输校验二进制用户数据。 从可靠性角度看各层区别: 网络层IP协议是不可靠的协议,为此,如果其上面的层也不做任何特殊处理,也将是不可靠的。于是, 运输层的TCP协议弥补了这个空缺,提供有连接的、可校验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用层的话可对数据进行加密之类的处理,增强的是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如https。 链路层可对数据进行校验。 从运行进程态看各层区别: 应用层运行在用户程序进程中,属性用户态; 其他层则在系统内核进程运行,属于核心态; 从通信方式上看各层区别: 传输层是端对端的通信,也就是说,处理的是进程与进程之间的通信,如两个TCP进程; 网络层是点对点的通信,也就是说,处理的是机器之间的逻辑连接。 从传输数据单元上看区别: 传输层上形成的是TCP或UDP报文段; 网络层形成的是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形成的是帧(Frame)。 从寻址方式上看各层区别: 网络层通过IP寻址; 链路层通过MAC寻址。 注解:

详解TCPIP协议总结

TCP/IP 协议 TCP/IP 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IP 协议、 IMCP 协议、TCP 协议。 这里有儿个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互联网地址:也就是IP 地址,一般为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域名系统:通俗的来说,就是一个数据库,可以将主机名转换成IP 地址 ? RFC : TCP/IP 协议的标准文档 ?端口号:一个逻辑号码,IP 包所带有的标记 ? Socket :应用编程接口 数据链路层的工作特性: ?为IP 模块发送和接收IP 数据报 ?为ARP 模块发送ARP 请求和接收ARP 应答(ARP :地址解析协议,将IP 地 址转换 成MAC 地址) ? 为RARP 发送RARP 请求和接收RARP 应答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TCP/IP 的工作流 程: 数据链路层从ARP 得到数据的传递信息,再从IP 得到具体的数据信息 IP 协议 IP 协议头当中,最重要的就是TTL (IP 允许通过的最大网段数量)字 段(八位),规定该数据包能穿过儿个路山之后才会被抛弃。 IP 路由选择 版本首部长圍区分服务 总长度 标识 标志 片偏移 生存时间 协议 首部检验利 源地址 目的地址 可选字段(长度可变) 填充 I 4 8 24 31 部分 16 19 数 据 部 分 固 皆定 部分 发送在前 IP 数据

箝古畫帕igiKMudeu ICMP 协议(网络控制文协议) 将IP 数据包不能传送的错误信息传送给主机 查询报文 1. ping 査询:主机是否可达,通过计算间隔时间和传送多少个包的数量 2. 子网掩码 3. 时间戳:获得当询时间 优元幔萦匹配 ?SEE 失? ■ 匹杞同孑協1的跨用器 ?成切? 发送冷總民避 丿 1 丿 V / 、 Z 、 匹配同网号杓路Fh 器 ?或6 发送IP SS 冕包绘跑国器 1 丿 1 丿 芨索SKIAB^田 发迭IP 数据给淫呂器 艾败 丢弃担个? ARP 协议工作原理 ( e?*Aw>?a? r^?WARpr?s 爸旁丰0?榜 ?ommeu

TCP-IP协议原理与编程在线作业

TCPIP协议原理与编程作业 1.( 2.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CP伪头部和长度补足部分要进行传输 ? B、RARP是传输层的协议 ?C、TCP连接的三次握手目的是为了同步连接双方发送数据的初始序列号 ? D、I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我的答案:C 2.(2.0分)IP头部中,“头部长”字段的度量单位是 ? A、8位 ? B、16位 ?C、32位 ? D、64位 我的答案:C 3.(2.0分)关于ARP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RP使用询问/回答机制 ? B、ARP缓存用于减少地址解析需要的通信 ? C、ARP实现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 D、ARP只能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使用 我的答案:C 4.(2.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SI的发展比TCP/IP早10年左右 ? B、OSI具有完整的七层结构 ? C、OSI架构很少有实际运行的系统 ? D、TCP/IP现已成为Internet的主流协议

5.(2.0分)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数为 ? A、10 ? B、15 ? C、16 ? D、32 我的答案:B 6.(2.0分)以下哪个IP地址可以在Internet上使用 ? A、/ ? B、/ ? C、/ ? D、/ 我的答案:A 7.(2.0分)滑动窗口协议是一种 ? A、超时判断机制 ? B、差错纠正机制 ? C、差错检测机制 ?D、确认重发机制 我的答案:D 8.(2.0分)OSPF采用( )方式进行路由通告 ? A、单播 ? B、组播 ? C、广播 ? D、以上皆是

9.(2.0分)以下不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 ? A、ARP ? B、IGMP ? C、ICMP ? D、FTP 我的答案:D 10.(2.0分)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 A、SMTP ? B、PPP ? C、IP ? D、FTP 我的答案:A 11.(2.0分)对已经是分片的IP数据包再进行分片后得到的每个分片中的标志位是 ? A、一定是1 ? B、一定是0 ? C、可能是0 ? D、以上皆错 我的答案:A 12.(2.0分)TCP协议利用()来提供可靠服务 ? A、三次握手协议 ? B、建立连接 ? C、流量控制 ? D、超时重发机制

tcp,ip详解卷1,协议,下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tcp,ip详解卷1,协议,下载 篇一:tcp_ip协议详解 tcp/ip协议详解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 (userdatagramprotocol)协议、icmp (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

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

TCPIP协议族4-9131415章答案

第4章IP地址:分类编址 8.试把以下的IP 地址从二进制记法转换为点分十进制记法。 a.01111111111100000110011111111101 b.110000001111000000011101 c.101100000001111101011101 d.111101111100011100011101 e.111100111000011111011101 解 我们把每一组8 位换成其等效十进制数,并增加隔开的点: a.127.240.103.253 b.175.192.240.29 c.223.176.31.93 d.239.247.199.29 e.247.243.135.221 11.试找出以下IP 地址的netid 和hostid: a.114.34.2.8 b.19.34.21.5 c.23.67.12.1 d.127.23.4.0 解 以上IP 地址都是A 类地址,故前8 位为netid,后24 位为hostid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9042447.html,id:114hostid:34.2.8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9042447.html,id:19hostid:34.21.5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9042447.html,id:23hostid:67.12.1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9042447.html,id:127hostid:23.4.0 15.试用图表示出:IP 地址为8.0.0.0 的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到IP 地址为131.45.0.0 的网络。试为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选择IP 地址。还要在每一个网络上画出几个标有IP 地址的主机。每个网络是什么类别? 18.IP 地址为185.67.89.34 的主机需要进行环回测试。试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什么? 解 源地址为:185.67.89.34 目的地址为: 127.x.y.z 28.什么是下面每一种情况的最大子网数目?

3-TCPIP协议编程实验(winsocket)

第三节TCP/IP协议编程实验 |━Windows环境下基于TCP/IP的信息传送程序设计 1.1实验目的: 1、掌握基于TCP/IP协议进行远程通讯的原理 2、掌握Sockets网络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3、理解面向连接服务、面向无连接的特点 1.2 实验任务 1 学会Winsock 网络编程基础 2 Winsock控件的属性和方法 1.3 实验环境 Windows98 或Windows2000 操作系统,编译环境任选。 1.4 实验方法 一、实验原理 (一)TCP/IP的特点和Socket TCP/IP是网络上广泛应用的协议,其中IP是网络层的协议,它是无连接的;TCP是传输层的协议,它是面向连接的。在实际系统中,TCP/IP通常在操作系统内核中实现,用户所能感受到的和可以用来进行网络程序开发的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网络编程界面。在TCP/IP 网络环境下,网络编程界面称为套接字(Socket)(见图1)。 图1、TCP/IP协议核心与应用程序关系图 图1中的应用程序1和2可以是位于不同主机上的2个进程,他们的作用方式是客户/服务器模式。 1、Sockets编程原理 (1)Sockets编程中的主要概念 ●协议、地址、端口: 在Sockets编程中,传输层的协议既可以是TCP,也可以是UDP。 Sockets是用于网间进程通讯的,因此在标识上要进行网间进程标识。地址是标识主机的,在Sockets编程中通常指IP地址;而端口标识通信的进程,它可以是1-65535间的任何一个数字,其中1-255保留给特定的服务、256-1023保留给其它的一般服务(如路由函数)、

1024-4999可以被任意的客户机端口使用、5000-65535可以被任意的服务器端口使用。地址+端口就实现了网间进程标识。 (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远程地址、远程端口号)是一组五元相关。 ●面向连结、无连接、Socket类型: 传输层中的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UDP协议是无连接的,因此Socket主要有两种类型:流套接字用于TCP/IP编程,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报套接字用于UDP/IP编程,提供无连接的服务。 ●网络字节顺序: 不同的计算机存放多字节值的顺序不同,为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在网络协议中必须指定网络字节顺序。TCP/IP协议使用16位整数和32位整数的高位先存格式。在编程中,调用htons()和htonl()函数来转换端口(短整型数值)和地址(长整型数值)参数的字节顺序(2)Sockets编程原理 ●创建套接字:用socket()来创建套接字。 ●指定本地地址:用bind()来指定本地地址。 ●侦听连接:面向连接的服务中,服务器套接字在socket()和bind()后,就要调用listen()来侦听客户机的请求。 ●建立套接字连接:面向连接的服务中,客户机在socket()和bind()之后,要调用connect()来向服务器请求连接,服务器在侦听到客户机的请求后,要调用accept()来接受连接。 ●数据传输:当一个连接建立以后,就可以传输数据了。在传输数据时,用到send()和recv()。 ●输入/输出多路复用:用select()函数指定你想等待数据的套接字,当数据被套接字接收到以后,select()返回,并确定在输入队列中哪个套接字在等待数据,然后,就可以接收数据。 ●关闭套接字: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字,并释放分配给该套接字的资源。 2、使用已封装好的类进行Windows Sockets编程 以上所提到的WinSock编程的方法和函数是标准Sockets调用和WinSock API所提供的,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任何编程语言、开发环境都可以实现。现在,很多开发环境都提供了已经封装好的用于Windows Sockets编程的类,这些现成的类使得WinSock的程序开发更方便、快速。

tcp-ip协议详细讲解

TCP/IP协议详解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

tcpip协议原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 ?网络拓扑定义了(终端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它包括(物理拓扑和逻 辑 拓扑)2种含义。 2.物理拓扑是指(物理结构上各种设备和传输介质的布局),它包括(总线型、环型、星型、扩展星型、树型、网状)等结构(至少列出 4种)。 3 ?逻辑拓扑定义了(发送数据的主机访问传输介质的方式),它包括(广播和令牌传递) 这2种常见的方式。 4?冲突是指(当2个比特信号同时在同一物理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一种情形),它的产生 主要和(信道的传输方式)有关。 5?信道的传输方式包括(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3种,其中(半双工)方式下会 产生 冲突。 6. IEEE局域网标准(802 )把数据链路层分为了(逻辑链路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2层。 7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定义了(如何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帧),它处理(每一个相关设备 的 物理寻址、网络拓扑定义以及线路规程)。 &令牌环属于(确定性)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属于(不确定性)的介质访问 控制方法。 9?以太网MAC地址长度(48位),由(厂商代码和设备编号)2部分组成。 10. 以太网MAC地址(48位全为1 )表示为广播地址,(第 8位为1 )表示为组播地址。 11. ( CSMA/CD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是广播式以太网共享传输介质的理论基础。 12?交换机构建的以太网通过(冗余链路)来防止网络中单点失效的问题,但它也导 致了 (交换回路)的出现。 13?为了解决冗余链路下交换回路问题,交换机采用了(IEEE 802.1d )协议。 14?数据链路结构可以分为(点对点链路和点对多点链路)2种,其中包含(主站、 从 站、复合站)3种角色的是(点对点链路)结构。 15?数据链路控制的功能主要包括(帧控制、帧同步、寻址、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 管理、透明传输和异常状态恢复)。(至少列出6种) 16?帧同步和透明传输的实现方法由(成帧方式)决定。 17?帧的成帧方式主要包括(面向字符型和面向比特型)2种。 18?面向字符型的成帧方式以(一些特殊字符,如SYN、DLE STX等)标识帧的起始、 终止位置及帧的组成部分,采用(字符填充法)实现透传。 19?面向比特型的成帧方式以(二进制序列01111110 )作为帧的开始和结束标志,采 用 (位填充法)实现透传。

TCPIP协议详解-配置选项

附录E 配置选项 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冠以“依赖于具体配置”的T C P/I P特征。典型的例子包括是否使能U D P的检验和(11 .3节),具有同样的网络号但不同的子网号的目的I P地址是本地的还是非本地的(1 8.4节)以及是否转发直接的广播(1 2.3节)。实际上,一个特定的T C P/I P实现的许多操作特征都可以被系统管理员修改。 这个附录列举了本书中用到的一些不同的T C P/I P实现可以配置的选项。就像你可能想到的,每个厂商都提供了与其他实现不同的方案。不过,这个附录给出的是不同的实现可以修改的参数类型。一些与实现联系紧密的选项,如内存缓存池的低水平线,没有描述。 这些描述的变量只用于报告的目的。在不同的实现版本中,它们的名字、默认值、或含义都可以改变。所以你必须检查你的厂商的文档(或向他们要更充分的文档)来 了解这些变量实际使用的单词。 这个附录没有覆盖每次系统引导时发生的初始化工作:对每个网络接口使用i f c o n f i g 进行初始化(设置I P地址、子网掩码等等)、往路由表中输入静态路由等等。这个附录集中描述了影响T C P/I P操作的那些配置选项。 E.1 BSD/386 版本1.0 这个系统是自从4 .2B S D以来使用的“经典”B S D配置的一个例子。因为源代码是和系统一起发布的,所以管理员可以指明配置选项,内核也可重编译。存在两种类型的选项:在内核配置文件中定义的常量(参见c o n f i g( 8)手册)和在不同的C源文件中的变量初始化。大胆而又经验丰富的管理员也可以使用排错工具修改正在运行的内核或者内核的磁盘映像中这些变量的值,以避免重新构造内核。 下面列出的是在内核配置文件中可以修改的常量。 IPFORWARDING 这个常量的值初始化内核变量i p f o r w a r d i n g。如果值为0(默认),就不转发I P数据报。如果是1,就总是使能转发功能。 GATEWAY 如果定义了这个常量,就使得I P F O R WA R D I N G的值被置为1。另外,定义这个常量还使得特定的系统表格(A R P快速缓存表和路由表)更大。 SUBNETSARELOCAL 这个常量的值初始化内核变量s u b n e t s a r e l o c a l。如果值为1(默认),一个和发送主 I P地址被认为是本地的。如果是0,只有在同一个子

TCPIP协议族中文版答案3.0

文件说明: (1)据最后一节课老师的讲解,学过的章节为1-9、13、14、15、19、22。必考章节为1-9、13、14、15、22,共十三个章节,其中4、5、6、7(checksum)、9、11(3个路由协议)章节为重点章节,具体考卷内容也许会与此有所出入。 (2)翻译之后的答案习题颜色深浅有所区别,参考之时希望注意,能力有限,个别题目没有做出中文解释,还望谅解,英文图的上方出现的Figure1.E2 Solution to Excercixe13字样,译为关于习题2的解决方法图1。 (3)此文件是所给英文答案所有习题的答案,但据整理英文答案发现,老师所给答案只有奇数题号的习题,然而整理人不确定老师是否只考所给答案的习题,还望分享一二。 (4)整理过程难免有误差,许多专业名词的翻译也会出现些许出入,望慎重参考此文件,如若有所疑问可自行在IEC群文件中下载相关英文版习题答案,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并加深个人对题意的理解。(5)如若明确文件中有错误出现,还望告知身边人,文件整理中尽量使得题意与答案处于同一页面中,如若带来不便,还请见谅,某些习题下方会有些许标注,还望注意到,以防理解出现偏差。 (6)此文件的最后会给大家一些老师提及的重点词汇、问题和整理过程中get到的一些专业名词,也许会对大家理解题意及英文版答案有所帮助。 (7)分享快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因D = T * V,D是传播距离,T是传播时间,V是传播速率,所以T=D/V,插入相应的值找寻需要的时间并在电缆中的传播。 T = D / V = (2500 m) / (200,000,000 m/s) = 0.0000125 s = 12.5 μs 【注】10base5,一种以太网标准,该标准用于使用粗同轴电缆、速度为10Mbps 的基带局域网络,在总线型网络中,最远传输距离为500米。1 * 10 -6 s= 1 μs 假设最小的帧大小为65字节或者520比特,L = T * R,L是帧的长度,T 是所用时间,R是数据率,因T=L/R,可以计算时间 T = L / R = (520 bits) / (10,000,000) bits/s = 0.000052 s = 52μs 【注】Mbps:传输速率是指设备的的数据交换能力,也叫"带宽",单位是Mbps(兆位/秒),目前主流的集线器带宽主要有10Mbps、54Mbps/100Mbps自适应型、100Mbps和150Mbps四种。1字节=8比特,也就是65字节=520比特, 填充需要46字节的数据部分,如果数据从上一层接收到的是42字节,则仍需要在这个数据上填充46-42=4字节 (1)相同点:对媒体访问有同等的权利;都可以访问媒体。 (2)不同点:CSMA/CD: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即延迟后重发;可以引发碰撞。 CSMA/CA:它需要介质有一个特殊的时间量来通知其他站点;不会发生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