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方法解析

化学分析方法解析
化学分析方法解析

QB 潍坊六合微粉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T 001-2006 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2006-3-发布2006-4-8实施潍坊六合微粉有限公司品管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 3045--2003《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的修订。此次修订,增加了三氧化二铝的容量法测定、酸可溶铁、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改进完善了二氧化硅的比色方法,从而达到与国际标准的一致。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3045--2003。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潍坊六合微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苗青、白红梅。

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化硅磨料及结晶块中二氧化硅、游离硅、游离碳、碳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酸可溶铁、水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化硅磨料及碳化硅含量不小于95%的结晶块的化学分析方法的测定。

2 规定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676 普通磨料取样方法

3一般规定

3.1 仲裁分析时,同一试样平行份数不得少于三份。分析结果的差值(绝对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

3.2 分析所用的试剂除注明溶剂外,所载溶液均系水溶液。

3.3 未注明浓度的液体试剂,均指浓溶液。如盐酸(相对密度1.19)、氨水(相对密度0.90)。未注明的固体试剂,均指原试剂,如碳酸钠等。

3.4 溶液的浓度为质量—体积百分浓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而(1+1),(1+2)……(m+n)等,系指溶质体积与水体积之比。

3.5 配制试剂及分析用水,除特殊说明外,均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6 分析天平,除特殊说明外,其感量应达到0.1mg。分析天平、砝码及容量器皿均须进行校正。

3.7 除特殊说明外,所有操作均在玻璃器皿中进行。

3.8 所载“灼烧至恒重”,系指经过连续两次灼烧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2mg。

3.9 所载“干过滤”,系指干滤纸、干漏斗过滤于干的容器中、干过滤均应弃去最初的滤液。

4试样的制备

4.1 结晶块试样

取具有统计代表性的结晶块,破碎至完全通过2mm筛网,混匀,用四分法缩至50g~60g。继续用刚研钵研细至全部通过355um筛网。用吸力9.8N~14.7N的磁铁吸出粉碎中带入的铁质。然后混匀,装入试样袋,于105℃~110℃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如果对三氧化二铁的测定有严格的要求,则应按下列方法另行制样用以测定三氧化二铁:取具有统计代表性的结晶块,破碎至全通过2mm筛网,混匀。用四分法缩至50g~60g。

再用刚玉研钵研细至全部通过355um筛网,混匀,用四分法缩至20g~25g。继续用刚玉研钵研细至全部通过500um筛网,混匀,装于试样袋,于105℃~110℃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分析试液的制备和测定方法同第8章、第9章的规定。)

4.2 磨料试样

对于F54(P50)①及以粗的试样,取样和缩分依照GB/T 4676进行,其余操作同4.1。

对于F60(P60)及以细的试样,依照GB/T 4676进行取样并缩分至50g~60g,装入试样袋。于105℃~110℃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用作测定总碳的试样需研细至全部通过150um筛网。

5二氧化硅的测定

5.1 原理

试样用氯化钠-盐酸-氢氟酸处理,使二氧化硅溶解,加钼酸铵使硅酸离子形成硅钼杂多酸,用硫酸亚铁铵还原剂将其还原成硅钼蓝,于70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

5.2 试剂

5.2.1 盐酸:(1+1)、(1+4)。

5.2.2 氨水:(1+4)。

5.2.3 氢氟酸:(1+1)。

5.2.4 氯化钠溶液:(10%)。

5.2.5 氯化铝溶液(54%):称取108g氯化铝(六水化合物)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200ml。

5.2.6 钼酸铵溶液(5%):称取5g钼酸铵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放置24h过滤后使用;若出现沉淀,应停止使用。

5.2.7草硫混酸:(1+3)硫酸一份、5%草酸一份混匀后备用。

5.2.8硫酸亚铁铵:6%水溶液,滴加硫酸5滴。有效期:3天。

5.2.9对硝基苯酚溶液(0.2%)。

5.2.10二氧化硅标准溶液:0.05mg/ml。

称取经1000℃灼烧过的二氧化硅(高纯试剂)0.5000g于铂坩埚中,与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2g仔细混匀,再覆盖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0.5g,送入高温炉中于850℃~900℃熔融20min,取出,冷却,洗净坩埚外壁,在聚乙烯烧杯中用热水浸出冷却后转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移入清洁干燥的塑料瓶中贮存。1ml此溶液含0. 5mg 的二氧化硅。

用移液管移取上述0.5mg/ml的二氧化硅溶液25ml于预先盛有10ml盐酸(1+4)的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ml此溶液含0.05mg的二氧化硅。

5.2.11 空白溶液:于聚乙烯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溶液(4.2.4)1ml、盐酸(1+1)3ml、氢氟酸(1+1)3ml、氯化铝溶液(4.2.5)10ml,混匀,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3仪器及装置

5.3.1 聚四氟乙烯烧杯,容量为100ml。

5.3.2 分光光度计。

5.4 分析步骤

5.4.1 测定

称取试样约0.2g,精确到0.0001g,放入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溶液(4.2.4)1ml、盐酸(1+1)3ml、氢氟酸(1+1)3ml在80℃~90℃水浴上加热15min~20mln,冷却,加

入氯化铝溶液(4.2.5)10ml,混匀,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止后(微粉试样可进行干过滤)用移液管移取上部澄清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溶液体积为50ml,加入对硝基苯酚溶液2滴作为指示剂,用氨水(1+4)中和至溶液呈黄色,

立即加入盐酸(1+4)5ml,加入钼酸铵溶液(4.2.6)5ml,放置15min。加入草硫混酸20ml,硫酸亚铁铵溶液(4.2.8)5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30min。用1cm比色皿于波长700nm处,用水作参比液测定其吸光度。用同样方法作空白试验(空白可以不加热)。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于工作曲线上查出二氧化硅的质量。

5.4.2 工作曲线的绘制

吸取空白溶液10ml分别放入8个100ml的容量瓶中,再于容量瓶中用微量滴定管依次加入二氧化硅标准溶液(4.2.10)0.00ml、0.50ml、1.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以下按4.4.1方法操作,测定其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与相应的二氧化硅质量相对应,绘制成工作曲线。

5.5 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的质量含量ω(SiO2),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ω(SiO2)=

m2

×100 (1)

m1×

V2

V1

式中:

m1—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分取试样溶液中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硅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

V1—试验溶液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分取试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精确到0.01。

5.6 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按表1之规定。

6游离硅的测定

6.1 原理

试样用硝酸钠-硝酸-氢氟酸处理,使二氧化硅及游离硅溶解,用硅钼蓝吸光光度法测得其含量减去二氧化硅的含量换算而得。

6.2 试剂

6.2.1 硝酸:(1+1)。

6.2.2 盐酸:(1+4)。

6.2.3 氢氟酸:(见4.2.3)。

6.2.4 氨水:(见4.2.2)。

6.2.5 硝酸钠溶液(10%)。

6.2.6 氯化铝溶液:(见4.2.5)。

6.2.7 钼酸铵溶液:(见4.2.6)。

6.2.8 草硫混酸:(见4.2.7)。

6.2.9 硫酸亚铁铵:(见4.2.8)。

6.2.10 对硝基苯酚溶液:(见4.2.9)。

6.3 仪器及装置

同5.3

6.4分析步骤

操作同5.4,但所加试剂氯化钠溶液(4.2.4)1ml改为硝酸钠(5.2.5)1ml;盐酸(1+1)3ml改为硝酸(1+1)3ml。

6.5结果计算

游离硅的质量含量ω(Si F),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ω(Si F)= [ (

m2

×100)-ω(SiO2%)]×0.4674 (2)

m1×

V2

V1

式中:

m1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2 —分取试样溶液中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硅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

V1 —试验溶液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_ —分取试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6.6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按表2之规定。

7 游离碳的测定

7.1 仪器及装置

7.1.1 高温电阻炉。

7.1.2 燃烧瓷舟:(60mm ×0mm ×15mm )耐高温。 7.2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约1克,精确至0.0001g ,置于已灼烧至恒重的燃烧瓷舟中,于750℃±10℃灼烧30min ,至恒重后的减量可作为碳化硅中游离碳的近似值;#800、F500(P1000)及以细的碳化硅试样于650℃±10℃灼烧20min ,至恒重后的减量可作为碳化硅中游离碳的近似 值,如有增重,以前一次灼烧称量或缩短灼烧时间。 7.3 结果计算

游离碳的质量含量ω(C F ),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3) 式中:

m 1――――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 2-------- 恒重后-燃烧瓷舟和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 3-------。燃烧瓷舟质量和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计算精确到0.01 7.4 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按表3之规定。

表3

8 碳化硅的测定

8.1 原理

试样经氢氟酸-硝酸-硫酸处理使游离硅及二氧化硅生成挥发性的四氟化硅逸出;F400(#700)以细的微粉只用氢氟酸与硝酸处理。用盐酸浸取使表面杂质溶解,测定残留物的量即为碳化硅的含量。 8.2 试剂

8.2.1 硝酸(密度1.42g/cm 3). 8.2.2 氢氟酸(不小于40%)。 8.2.3 盐酸:(1+1)、(5+95)。 8.2.4 硫酸:(1+1)。 8.3 分析步骤

ω(C F )= (m 3-m 2)

×100

m 1

8.3.1 #700、F400(P800)及以粗的试样的测定

称取试样约1g ,精确至0.0001g ,放入铂皿中,用少量水湿润,加硝酸(7.2.1)15滴、硫酸(1+1)3滴、氢氟酸15ml ,置于砂浴上蒸发至三氧化硫白烟冒尽,取下稍冷,加盐酸(1+1)15 ml ,于电炉上加热10~15min 使表面杂质溶解,稍冷,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温热的稀盐酸溶液(5+95)洗涤铂皿及残留物7~8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于250 ml 容量瓶中,冷却后稀释至刻度,摇匀,留作测定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

将残留物及滤纸放入铂皿中,低温灰化后于750℃±10℃灼烧,冷却,称量,反复灼烧至恒重。

8.3.2 #700、F400(P800)及以细的试样的测定

称取试样约1g ,精确至0.0001g ,放入铂皿中,用少量水湿润,加硝酸(1+1)4滴、氢氟酸15ml ,置于砂浴上蒸发至干,保持30 min ,取下稍冷,加盐酸(1+1)15 ml ,于电炉上加热10~15min 使表面杂质溶解,稍冷,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温热的稀盐酸溶液(5+95)洗涤铂皿及残留物7~8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于250 ml 容量瓶中,冷却后稀释至刻度,摇匀,留作测定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

将残留物及滤纸放入铂皿中,低温灰化后于600℃±10℃灼烧,冷却,称量,反复灼烧至恒重。

8.4 结果计算

碳化硅的质量含量ω(SiC ),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4) 式中:

m 1――――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 2-------- 铂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 3-------残留物加铂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计算精确到0.01 8.5 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按表4之规定。

9.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9.1 原理

在pH8~ pH11.5的氨性溶液中,三价铁离子与磺基水杨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磺基水杨酸铁络盐,于波长420nm 处测其吸光度,从而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 9.2 试剂

ω(SiC)= (m 3-m 2)

×100

m 1

9.2.1 盐酸:(5+95)。 9.2.2 氨水:(1+1)。

9.2.3 磺基水杨酸溶液(15%)。

9.2.4 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0.1mg/mL 。

称取已烘干的三氧化二铁(光谱纯试剂)0.1000g ,置于250 mL 烧杯中,加入盐酸(1+1)30mL ,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1 mL 此溶液含0.1mg 的三氧化二铁。 9.2.5 空白溶液:以盐酸(5+95)代替。 9.3 仪器及装置

分光光度计。 9.4 分析步骤 9.4.1 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8.3的滤液25mL 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磺基水杨酸溶液(9.2.3)10mL ,滴加氨水(9.2.2)至呈现稳定黄色,再过量3mL ,冷却,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水作参比溶液,用1cm 比色皿,于波长420nm 处测定其吸光度。用同样方法作空白试验。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于工作曲线上查得三氧化二铁的质量。 9.4.2 工作曲线的绘制

用移液管移取盐酸溶液(5+95)10mL 分别放入7个50mL 的容量瓶中,再于容量瓶中用微量滴定管依次分别加入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9.2.4)0.00mL 、0.50mL 、1.00mL 、2.00mL 、4.00mL 、6.00mL 、8.00mL ,以下按8.4.1方法操作,测定其吸光度,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后,与相应的三氧化二铁质量相对应,绘制成工作曲线。 9.5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含量ω(Fe 2O 3),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m 1——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 2——分取试样溶液中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三氧化二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V 1——8.3制备的滤液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V 2——从8.3滤液中分取试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9.6 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按表6之规定。

ω(Fe 2O 3)= m 2

×100 ………………..(5) m 1× V 2

V 1

QB/T 001-2006

10三氧化二铝的测定(比色法)

10.1原理

铝与铬天青S在pH4~ pH6的溶液中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藉此进行铝的比色测定。

10.2试剂

10.2.1盐酸:(1+1)、(1+20)、(1+60)、(5+95)。

10.2.2氨水:(1+9)。

10.2.3对硝基苯酚溶液(0.2%)。

10.2.4抗坏血酸(1%)。

10.2.5铬天青溶液(0.05%):称取0.5g铬天青S用适量的水溶解,加乙醇500ml,用水稀

释至1000ml。

10.2.6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

10.2.7铝标准溶液:0.05mg/ml。

称取高纯铝0.5000g,置于塑料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10%)10ml,水浴加热溶解。加水100ml滴加盐酸(1+1)酸化并过量10ml,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ml此溶液含0.5mg的铝。

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铝溶液1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1+1)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铝标准溶液。1ml此溶液含0.005mg的铝。

10.3仪器

分光光度计。

10.4分析步骤

10.4.1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7.3的滤液2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10ml另滴对硝基苯酚溶液(9.2.3)1滴,滴加氨水(9.2.2)至黄色消失,补加盐酸(1+60)5ml,加抗坏血酸(9.2.4)2ml,铬天青(10.2.5)5ml,六次甲基四胺(9.2.6)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5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后,于工作曲线上查得铝的质量。

10.4.2工作曲线的绘制

用移管移取盐酸溶液(5+95)2ml分别放入7个50ml容量瓶中,再于容量瓶中用微量滴定管依次加入铝标准溶液(9.2.7)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以下按9.4.1方法操作,测定其吸光度,减去空白溶液吸光度,与相应的铝质量相对应,绘制工作曲线。

10.5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铝的质量含量ω(AL2O3),数值经%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AL2O3%=1.8895×

m2

×100 (6)

m1×

V2

V1

式中:

m 1——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QB/T 001-2006

m 2——分取试样溶液中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铝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V 1——7.3制备的滤液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V 2——从7.3滤液中分取试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11 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铝

11.1 方法要点

在弱酸性溶液中,三价铝与EDTA 反应生成中等强度的络合物,AI 3++H 2Y 2-→AIY -

+2H +

,此反应进行缓慢,不能直接用于滴定,须采用反滴定,即先加入过量的EDTA 标 准溶液,调整PH2.3~3.0左右,加热使三价铝离子与EDTA 完全络合,调整PH5~6左右,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锌盐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 ,溶液由黄色为橙红色终点。三价铁离子在此条件下一起被测定,故计算时扣除。 11.2 试剂。 11.2.1 氨水:(1+1)。 11.2.2 盐酸:(1+1)。

11.2.3 甲基橙指示剂(0.05%)水溶液。 11.2.4 二甲酚橙指示剂:1:100。

称取二甲酚橙0.5g ,与氯化钠50g 充分研混匀。 11.2.5 六次甲基四胺:(15%)。

11.2.6钙试剂羧酸钠盐指示剂:1:100

称取钙试剂羧酸钠盐0.5g ,与氯化钠50g 充分研细混匀。 11.2.7 EDTA 标准溶液

称取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4.88g 于烧杯中,加水300ml ,低温加热溶解,冷却后转入2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EDTA 标准溶液,并按以下操作进行标定。

标定:称取经110℃烘干2h 的碳酸钙(基准试剂)1.7848g 于250ml 烧杯中,加水50ml ,滴加盐酸(1+1)至完全溶解,并过量2滴~3滴。加热煮沸逐去二氧化碳,冷却后,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氧化钙标准溶液(含氧化钙1mg/ml )。 用移液管移取上述氧化钙标准溶液25 ml 于300 ml 锥形瓶中,加水80 ml ,氢氧化钠溶液(20%)10 ml ,摇匀,加适量钙试剂羧酸钠盐指示剂,用制备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为终点。测四次平行试验,取平均值。

式中:

m -氧化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T Cao = m

………………..(7) V

V-滴定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减去空白后),单位为毫升(ml);

T Cao-EDTA标准溶液体积对氧化钙滴定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11.2.8 硫酸锌标准溶液

QB/T 001-2006

称取硫酸锌5.76g于烧杯中,加水100ml,溶解,加3滴硫酸,转入2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EDTA标准溶液,并按以下操作进行标定。

标定:准确称取0.02mol/LEDTA标准溶液10.00ml于锥形瓶中,加水50ml,六次甲基四胺5ml,加适量二甲酚橙指示剂,用硫酸锌滴定至微红色,测四个平行试验,取平均值。

K= V2

V1 (8)

式中:

K-1ml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硫酸锌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滴定时消耗硫酸锌标准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1.2.9计算:

T AI2O3 = T Cao×0.9091

K (9)

式中:

K -1ml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硫酸锌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T Cao-EDTA标准溶液体积对氧化钙滴定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T AI2O3-硫酸锌标准溶液体积对三氧化二铝滴定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11.3 分析步骤

11.3.1 用移液管移取7.3的滤液50ml与300ml锥形瓶中,放入EDTA(0.02)标准溶液10ml,加水30ml加入甲基橙指示剂一滴,滴加氨水(1+1)至溶液呈黄色,再滴加盐酸(1+1)至溶液呈红色,并过量二滴,加热微沸2~3min,取下冷至室温,加入六次甲基四胺(15%)10ml,适量二甲酚橙指示剂,以0.01M硫酸锌溶液滴定至黄色变橙红色为终点。

11.4 计算

三氧化二铝的质量含量ω(AL2O3),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ω(AL2O3)%=(K.V1-V2)×T AI2O3 ×100-( Fe2O3%×0.6383) (10)

G

式中:

V1-加入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滴定时消耗硫酸锌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G-被测试样量,单位为克,(g);

0.6383-由氧化铁换算为三氧化二铝的系数;

K-1ml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硫酸锌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T AI2O3-硫酸锌标准溶液对AI2O3的滴定度。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12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

12.1原理

分离过铁、铝等干扰元素的滤液总体积的数值在pH ≈13时,以钙试剂羧酸钠盐作指示剂,用EDTA 容量法测定CaO 含量;在pH ≈10时,以铬黑T 作指示剂,用用EDTA 容量法测定CaO 、MgO 合量;减去CaO 含量后,计算MgO 的含量。 12.2 试剂

QB/T 001-2006

12.2.1 氨水(密度0.90g/cm 3)。 12.2.2 盐酸:(1+1)。

12.2.3 氢氧化钠溶液(20%)。 12.2.4 六次甲基四胺(15%)。 12.2.5 甲基红指示剂(0.1%)。 12.2.6 铜试剂。

12.2.7 钙试剂羧酸钠盐指示剂:1:100

称取钙试剂羧酸钠盐0.5g ,与氯化钠50g 充分研细混匀。 12.2.8 铬黑T 指示剂:1:100

称取铬黑T0.5g ,与氯化钠50g 充分研细混匀。 12.2.9 氯化铵-氨水缓冲溶液:pH =10。

称取氯化铵67.5g 溶于250ml 水中,加氨水(12.2.1)750ml 转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2.2.10 EDTA 标准溶液

称取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5g 于400ml 烧杯中,加水200ml ,低温加热溶解,冷却后过滤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EDTA 标准溶液,并按以下操作进行标定。

标定EDTA 标准溶液对CaO 、MgO 的滴定度:

称取经110℃烘干2h 的碳酸钙(基准试剂)1.7848g 于250ml 烧杯中,加水50ml ,滴加盐酸(1+1)至完全溶解,并过量2滴~3滴。加热煮沸逐去二氧化碳,冷却后,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氧化钙标准溶液(含氧化钙1mg/ml )。

用移液管移取上述氧化钙标准溶液10 ml 于300 ml 锥形瓶中,加水80 ml ,氢氧化钠溶液(12.2.3)10 ml ,摇匀,加适量钙试剂羧酸钠盐指示剂,用制备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为终点。

按下列公式计算EDTA 标准溶液对CaO 、MgO 的滴定度:

式中:

m -氧化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V -滴定消耗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T Cao -EDTA 标准溶液体积对氧化钙滴定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

T Mgo -EDTA 标准溶液体积对氧化镁滴定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

12.3 分析步骤 12.3.1 试液制备

T Cao = m

....................(11) V T Mgo = T Cao×0.7188.. (12)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分 1、(× )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 )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 )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 )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 溶液中进行。 3 7、(√ )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 )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着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20分

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 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 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 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B )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 D ) A:优级纯的Na 2B 4 O 7 ·10H 2 O B:99.99%的纯锌 C:105-110。C烘干2h的Na 2C 2 O 4 D:烘干的Na 2 C0 3

铥镱镥富集物化学分析方法

铥镱镥富集物化学分析方法 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意见汇总表 实验报告 验证报告 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2018年8月

稀土行业标准《铥镱镥富集物化学分析方法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立项目的 铥镱镥富集物是以铥、镱、镥三种稀土元素对应的氧化物或碳酸盐形式存在的产品,它是近几年贸易流转比较活跃的稀土中间产品。由于国内稀土分离企业对十五种稀土元素的分离能力或者分离需求各不相同,铥镱镥富集物作为稀土原矿的生产尾料而存在,但它和其它稀土矿产品一样,可作为有能力或需求的稀土分离企业分离生产铥、镱、镥单一元素化合物的重要原材料。 目前国内氧化镥的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离子型稀土矿储量较丰富的地区,但矿物镥元素配分较低,一般不到矿物总量的0.3%,属于极度稀缺资源。而铥镱镥富集物有8%~20%的镥含量,作为氧化镥的原料有极大的利用价值。所以铥镱镥富集物在稀土行业发挥着它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铥镱镥富集物的产品标准也在制定过程中,但产品标准中关键的化学成分元素指标的测定方法均无指定检测方法。 根据稀土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铥镱镥等重稀土参照国家发布的其它相关稀土产品的分析方法已不太适用,也未见发布有关铥镱镥富集物稀土配分的检测方法标准,随着铥镱镥富集物产品标准的出台,并且贸易结算过程中,贸易双方多次在稀土配分结果的问题上存在争议,故亟需建立配套的分析方法。 目前,稀土产品标准方法测定配分都是按主体元素为主,总量加和归一,然而铥镱镥富集物是以铥镱镥为主体元素,现行的测定稀土配分量的方法如GB/T 18882.2、 GB/T 23594.1、GB/T 18114.8、GB/T 16484.3等都不能适用铥镱镥富集物中稀土配分量的测定。因此,特提出铥镱镥富集物中十五种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分析方法标准,以满足市场和企业对产品性能、质量及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2、任务来源 本单位在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于2016年向全国稀标委秘书处提出分析方法立项申请,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2016年度全国稀土标

常用分析方法在化学药品中的检查及注意事项

常用分析方法在化学药品检验中应用与注意事项 摘要:分析方法在国民经济地各个部门,各有关学科都有着重要地作用,同样在药物分析和检验中,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地作用,特别是其中地几种常用地分析方法,例如紫外,高效液相,和滴定法 关键字:分析方法;滴定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法 分析方法按不同分类,可将分析方法归属于不同地类别.按目地分类,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按对象分类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原理分类,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还有按数量分类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现主要简单介绍按原理分类地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地化学反应为基础地分析方法.被分析地物质称为试样,与试样起反应地物质称为试剂,试剂与试样发生地化学反应称为分析化学反应.根据定性分析反应地现象和特征鉴定物质地化学组成,属于化学定性分析.例如:鉴别中地化学反应,根据定量分析中应用地试样和试剂地量来测定物质组成中各组分地相对含量,属于化学定量分析,又可分为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容量分析).例如化学药品中地许多含量测定都用到了滴定分析. 仪器分析:又叫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主要包括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其中光学分析包括旋光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等.色谱分析,按流动相可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其中紫外和高效液相,我们最为常用. 今年,我共完成了批次地化学药品,其中合格率为,全检率为,合格全检数为批次,复检批次,完成省所调配批次,共完成个品种.对个品种地检验项目中各类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列表如下: 由表中数据可得,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所占地比率较大,应用较多,详细介绍以下四种分析方法: 一、化学定性分析:主要是用在鉴别,绝大多数地药品鉴别中都用到了化学定性分析分析法,因为此法称为经典地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了物质之间地有特征地特殊地化学反应原理.最后根据反应地过程中,

市场调查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手段

第四编 市场调查中的数据分析 第十五章 市场调查数据的录入与整理 第一节 调查问卷 的回收与编辑 数据资料的处理过程是从回收第一份问卷开 始的。 按照事先调查方案的计划,尽量确保每份问 卷都是有效 问卷(所谓 “有效 ”问卷,指的是在调查 过程中按照 正确的方式执行完成的问卷) 。问卷回 收以后,督导员 必须按照调查的要求,仔细的检查 问卷。检查问卷的目 的在于将有错误填写, 或者是挑出不完整或不规 范的问卷, 保证数据的准 确性。 所谓错误填写即出现了那些不合逻辑 或根本不可能的结果, 通过对 调查员的复核, 可以检查出哪些调查员 没有按照调查的要求去访问, 那 么,该调查员完成的问卷可能存在很 多问题。还有可能出现漏答了某些必须 回答的问题, 比如被访者的人 口特征等基本情况,造成问卷回答不完整。 鉴于这些情况, 不管是由于调查员造成的还是被访者的原因, 通 常 有两种方式进行补救: 对于出现漏答的问卷, 通常要求调查员对受 访者进 行重访, 以补充未答的问题; 如果不便于重访或重访后的问卷 还有问题, 数目不是很多,可以当作缺失值计。如果数量非常大,这 份问卷就只能当作 废卷处理, 并且按照被访对象的抽样条件, 补作相 关的样本。 问卷检查 问卷的检查一般是指对回收问卷的完整性和访问质量的检查,目 的是要 确定哪些问卷可以接受,哪些问卷要作废。检查的要点包括: 本编重点 变量类型 频数(百分比) 众数、中位数 均值、标准差 卡方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简单相关系数 因子分析 调查报告的结构

(1)规定详细的检查规则,一份问卷哪些问题是必须填写完整的,哪些问题出现缺失时可以容忍等,使督导员明确检查问卷的每一项流程。 (2)对于每份调查员交回来的问卷必须彻底地检查,以确认调查员或者被访者是否按照相关的要求完成了访问,并且完整的记录在问卷恰当的位置。 (3)应该将问卷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完成的问卷,一种是作废的问卷,第三种是有问题的问卷,但是通过追访还可以利用的问卷。 (4)如果抽样中有配额的要求,那么应将完成的问卷中的配额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问卷是否完成配额的要求,以便及时的补充不足的样本。 (5)通常有下面的情况的问卷是不能接受的:所回收的问卷明显不完整,缺了一页或者多页;问卷中有很多内容没有填答;问卷的模式说明调查员(被访者)没有理解或者遵循访问指南回答等;问卷的答案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如在态度的选项上全部选择第x项的情况;问卷的被访者不符合抽样要求;问卷的回收日期超过了的访问的时限等。 问卷的校订 为了加强问卷的准确性,对那些初步接受的问卷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校订,在校订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现问卷中存在有字迹模糊、问题漏选的、前后回答不一致的、答案模棱两可的和跳答错误的问题。 问卷的某些问题答案可能出现字迹模糊的情况,特别是碰上无结构的开放式的问题时,因为调查员记录的不好,答案不容易识别。如果发现这样

化学分析

一、分类 1、分析化学按照分析原理的不同:化学分析方法(依赖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的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除化学分析法外的一些分析方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测定时往往需要借助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仪器设备,习惯上把这类分析方法称为仪器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2、按照分析对象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照分析时所取的试样量的不同或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的不同,分析化学又可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痕量分析等。 二、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1 分析的一般过程 1.取样(sampling) 合理的取样是分析结果是否准确可靠的基础。 2.预处理(pertreatmnt) 预处理包括试样的分解和预分离富集。 定量分析一般采用湿法分析,即将试样分解后制成溶液,然后进行测定。正确的分解方法应使试样分解完全;分解过程中待测组分不应损失;应尽量避免引入干扰组分。分解试样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溶解法和熔融法,操作时可根据试样的性质和分析的要求选用适当的分解方法。 在定量分析中,当试样组成比较简单时,将它处理成溶液后,便可直接进行测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组成比较复杂的试样,测定时各组分之间往往发生相互干扰,这不仅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时甚至无法进行测定。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消除其干扰。控制分析条件或采用适当的掩蔽剂是消除干扰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并非任何干扰都能消除。在许多情况下,需要选用适当的分离方法使待测组分与其他干扰组分分离。 有时,试样中待测组分含量极微,而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不够,这时必须先将待测组分进行富集,然后进行测定。 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separation)和富集(preconcentration)方法有沉淀分离、液-液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色谱分离、蒸馏和挥发分离、超滤、浮选吸附等。 如何选用分离方法?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灵活性。要在工作经验积累和宽厚的知识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测定的目的是定性还是定量?是成分分析还是结构分析?是全分析还是主成分分析?②样品的数量、来源难易及某些组分的大致含量。大批样品中痕量成分的分离,首先要进行萃取、吸附等富集方法,再行分离。③分离后得到产品的数量、纯化是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概论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概论 教师:李国清 一. 教学目的: ⑴掌握电化学电池的结构和表示方法 ⑵了解电极电位、液体接界电位、电极极化的形成过程 ⑶了解电极的作用及分类 二. 教学重点: ⑴掌握电池的表示方法 ⑵了解电极的极化和电极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 电池的表示方法、电极的分类 四.教具:多媒体计算机。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提问、讨论。 六.教学过程: §1. 电化学分析的定义及特点: 一、电化学分析: 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它是以溶液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与被测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基础。 二、电化学分析法优点: 1、准确度高 精密的库仑滴定分析法,不需要标准物质做比较,仅参考法拉第常数,误差为0.0001% 2、灵敏度高; 一般可测到10-4 ~ 10-8 mol/L,伏安分析法可测到10-10 ~ 10-12 mol/L 3、选择性好 可通过控制化学电池的某些条件,大大提高测定的选择性 4、分析速度快; 5、测定范围宽:电导、电位、电解分析法可测定常量组分,而极谱和伏安分析法可以测定痕量组分 6、仪器设备简单

§2. 电化学分析方法分类 电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类: 1.电导分析法 2.电位分析法 3.电解分析法 4.库仑分析法 5.极谱法和伏安法 1.电导分析法 (1)电导滴定法:通过电导的突变来确定滴定终点,然后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2)直接电导法:直接测定溶液的电导值而测出被测物质的浓度。 2.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用一指示电极和一参比电极与试液组成电化学电池,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依此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⑴直接电位法⑵电位滴定法3.电解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应用外加电源电解试液,电解后称量在电极上析出的金属的质量,依此进行分析的方法。也称电重量法。 4. 库仑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应用外加电源电解试液,根据电解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分为: ⑴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直接根据被测物质在电解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来求含量。 ⑵库仑滴定法:用恒电流在100%的电流效率下进行电解,使电解过程中产生一种物质,该物质与被测物进行定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计量点可用指示剂或电化学方法来指示,根据电解电流和电解消耗的时间按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分析物的量。 5.极谱法和伏安法 两者都是以电解过程中所得的电流—电压曲线为基础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⑴极谱法:使用滴汞电极或其它表面能够周期性更新的液体电极,称为极谱法。 ⑵伏安法:使用表面静止的液体或固体电极,称为伏 安法。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98394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一、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分析: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又称银量法(以

常用市场分析方法概述

市场分析方法概述 1. 分析方法概述 市场分析方法或者说分析工具,信息分析方法有以下12种: 1.数据分析基于公司已有的关于销售员,区域,客户,产品,时间的销售数据的分析。涉及产品,行业,区域三个维度,和饼图(现在的格局),趋势图(时间的变化),立方图(数量及增长)三种图形方式。通常进行整体和重点二级分析。 2. SWOT分析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是一种涉及四个维度的分析思路。 3. 波士顿矩阵分析产品组合的一种分析方法,有助于分析产品线的构成。 4. 4P分析经典的产品、价格、销售模式(渠道)、市场推广(促销)的四个方面的分析方法。 5. 4C分析站在客户角度的,客户,成本,便利,沟通的分析。 6.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判断产品所处的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的不同阶段。 7. 目标市场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产品定位 8. 五力模型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顾客,供应商 9. 战略群体分析这是对主要同行的一种分析。 10. 宏观环境分析经济,法律,政治,人文,科技 11. 微观环境分析行业,竞争者,下游客户,上游供应商,替代品,潜在进入者, 12. 专项分析涉及到具体的内容,如产品货期》供应链分析;产品价格》成本分析;产品质量》结构分析 2. 常用分析方法 五力模型,战略群体分析,宏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分析是对环境的认识,这些分析方法偏理论性,是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深入认识,是分析工作的底层信息基础,但是很难落实到真正的企业实践中。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从长远来看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产品更新十分快的软件和电子行业。工业品领域在一定时间内(3-5年)产品的变化不大。专项分析的目的旨在专项问题,专项解决,并不是常规的分析方法。因而常用的有六种4P,4C,STP,数据分析,波士顿矩阵,SWOT。 4P分析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这是站在公司角度的分析。该分析起源于消费品行业,在自动化行业可以引申为产品组合,价值体系,销售模式,市场推广。 4C分析包括客户(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四个部分。这是站在客户角度上对市场的分析。

浅谈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

浅谈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9-09-11T09:42:24.68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作者:吴兴健 [导读] 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化学分析表现出较强的严谨性,因此对工作过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东莞市大成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化学分析表现出较强的严谨性,因此对工作过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鉴于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对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故以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出适合的分析方法,以控制化学分析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化学分析,探讨了对化学分析方法合理选择的过程,仅供参考。 关键词:方法选择;化学分析;质量控制 当今时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从检测原材料、控制生产工艺一直到新品试验、检测成品等,均离不开严格的质量监督,以控制生产线高效运行。为切实控制生产产品的质量,则应系统地分析各个流程中的原材料,由此便产生了很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在日常的生产中,对分析方法的正确选择便显得极为关键。 一、概述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的实用性较强,是实践应用中的理论代表之一。通常化学分析包括重量与滴定这两种分析。在当今社会,作为独立的科技之一,化学分析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针对新研发出的药物,通过化学分析,便可以知晓分量不一样的药品经过搭配后,会获得怎样的效果等。化学分析往往会从定量化学反应来探讨计量关系,属于一个不断测试的过程,且任一步骤出现偏差,均会导致相应的连带效果,要想获得准确的测试数据,则要精心做好每个步骤。这整个过程之中,最初对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过程的准确把握、控制试剂和仪器精度、对实验条件的充分利用等,均会影响到最终的测量结果,这些也均是导致误差出现的根源。作为经济发展所需,化学分析也化学技术优化的关键所在。对化学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能控制化学结果,值得引起重视。 二、对化学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 1、明确分析目的、准确度 在分析产品时,应弄清具体的分析目的,以做好产品检测,确保生产的顺利运行。在研究分析实践中,也不免会出现一定的意外问题,这时就需要分析人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平常积累的工作经验,来确保生产的顺畅性。通过化学分析,除了检验产品质量外,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也有涉及。应用化学分析,也并不是很简单,一般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因此,在选用化学分析方法时,宜根据一定的标准,来控制分析的准确性,减小分析难度。例如,在分析产品质量过程中,以一一检验产品的各项特性,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以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均合格。这样方才可促进产品销售,提升企业效益。通常情况下,化学分析均会用到仪器,如自动检测仪以及光谱与碳硫等分析仪,可以充分控制产品质量。但是,并不是实验室均有配备足够化学分析仪器,在规模较小的实验室,还可考虑利用湿法系统化这种分析方法,比如电化学等分析方法。 2、确定好准确度 通过化学分析能控制产品质量等,其中分析的准确度便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准确度控制也变成分析产品质量环节的难题之一。现阶段,以利用一件标准物来衡量具体的化学分析准确度最为常见,但往往却难以确定这个标准物。这样加标回收法便为大量的化学分析人员所套用,但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却无法保障科学性。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回收完全时,也有可能会出现误差。只能某个侧面显示标准检测足够准确,但化学分析却无法加以全面明确。 3、全面分析物料物性 为了选择更好的化学分析方法,来分析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则宜先认真查找相关文献或各种化工词典,来全面了解这种物质的物料物性,以及其中含有的有机物成分、无机物成分,还有具体的化工用途等,以上这些均有助于分析人员的分析工作。这是因为全面了解基本的物质属性,能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也唯有深入了解该物质,方才可选择出正确的分析方法。 4、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分析方法 为了选择好化学分析方法,除了要全面了解基本的物质属性外,还要切实了解具体的化学分析方法。先宜了解分析方法的种类,然后学会、熟悉各种分析方法。在化学分析工作中,常常要用到两种或以上种方法,这便需要工作人员可以灵活、熟练地使用各种分析方法,而且化学分析法常常适合常量分析。此外,通过微量分析获得数据的准确度,一般不如其他分析的结果,在对比常量成分分析时,该化学分析方法的误差往往较大。例如,在进行滴定时,鉴于反应不完全的原因,最终结果便会不符合预计数据,又或尚未控制好条件,或副反应出现等,均会导致大量的测定误差。所以,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学会正确选择分析方法,以降低误差,同时所选的样品更要适用。 5、注意控制好质量 作为分析人员必须完全理解分析方法的原理,以便在实验中防止返工出现。首先,分析室应制定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分析人员应可以熟练操作日常的分析项目;其次,切不可局限在规定的条条框框上,应能灵活变通,严格控制质量。 实际上,任一分析方法均有缺陷和优点。因此,任一分析方法均无法被应用在全部的分析工作中。在每个标准化的化学分析实验室,均应购置几种分析方法下的设备,以便提供给分析利用。一般应结合材料的基本特性、实验成本、现有技术水平等,来正确选择分析方法。分析人员应擅长比较,以保障最终选择出的方法最为适合。然后根据所选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影响分析过程质量的因素,并就分析方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选择最优化学分析方法的重大实践意义 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各种竞争愈演愈烈,更加体现出工作的速度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倘若分析工作并不存在意义,则定会在浪费不必要资金的同时,甚至会令工作人员自己也失去了工作的机会。通过优质的研发工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缩短工作所需的时间,以节省生产的成本。所以,作为分析人员以将分析做好,选择最优的化学分析方法,以获取准确的结果,以辅助对研发合理性的判断。一旦错误选择了分析方法,工艺研发甚至会被引向误区,不仅研发工作无法获得预期效果,而且整个企业也会深陷困境之中。

市场调研方案分析报告

市场调研(市场研究部) 抽样系统培训资料

2003年 目录 一抽样概述 1、抽样定义 (3) 2、抽样作用 (3) 3、抽样原则 (3) 4、抽样误差 (3) 5、几个基本概念 (3) 6、抽样步骤 (3) 二抽样前期工作 1、抽样准备 (4) 2、应答策略 (4) 三实地抽样 1、抽样方法 (5) 2、注意事项 (5) 3、填表画图要求 (7) 4、交表要求 (7) 四项目管理 1、前期准备 (8) 2、实施流程 (8) 3、后期工作 (9)

五日常管理 1、样本库的建立与完善 (10) 2、抽样的后勤管理 (10) 六抽样种类 1、异地抽样 (11) 2、办公室抽样 (11) 3、农村抽样 (12) 4、居委抽样 (12) 第一部分抽样概述 抽样定义 在指定的范围内选取一起点,以一定间隔,以右手原则抽取居民户。 抽样作用 1、用少量样本反映总体情况,使研究具有代表性。 2、访问员可以按照指定的居民户进行访问。 抽样原则 1、客观性原则:样本确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2、连续性原则:整个区域上的行走路线都是不间断的连续。 3、机会均等原则:任和样本者均有机会被抽到。 抽样误差 误差是固有的,只能减少。误差越大,调查研究的准确性越差,从而导致企业得到错误信息。 几个基本概念 1、居委――抽样的基本单位。(用于确定抽样的具体范围) 2、样本――抽样对象。 3、间隔――样本间相隔的户数 4、抽样数――所要抽取的样本数目。

5、等距抽样――根据一定的间隔在抽样范围内抽取要进行访问 的地址。 6、全面抽样――即普查,在整个抽样范围内,一个不漏的逐一 抽取可进行访问的地址。 抽样步骤 1、明确抽样的居委(地段)及方法。包括居委总户数,抽样 的间隔。 2、实施抽样。实地抽样,按要求填写抽样表,并画出详细的 路线行走图。 3、交表。按督导要求时间交回《抽样地址登记表》和《入户情 况登记表》,及《行走路线图》。 第二部分抽样前期工作 抽样准备 1、听取内容:居委地址与范围;抽样数;间隔数;交表时间。 2、访问工具:有效证件;胸卡;白纸(画行走路线图);笔; 手表;地址表。 应答策略 如果在访问过程中遇到盘问,可按照如下原则回答。 1、你们公司是干什么的? 答:我们公司的工作就是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并将它们反馈给厂家, 使厂家能生产更好的产品给消费者使用。 2、想了解什么问题? 答:我们只想了解一下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以及他们对某些产品的意

化验室化学分析方法

化验室化学分析方法 1.适应范围:测定高岭土和高岭土粉的化学组分 2总则 2.1除测定水分及有特殊要求之项目外,试样均应在105 20C烘2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方可称样。 2.2试样称量除有特殊规定外,均应准确至0.2mg,本方法中所指“恒 重”系指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2 mg。 2.3 本方法中所指“水”系指蒸馏水。所用溶液除特殊指明外均系 水溶液。 2.4 每批分析均应随同试样进行“空白试验”。空白试验须与试样 测定采用完全相同的试剂和分析步骤并进行平行操作。 2.5本方法所用试剂除特别指明外,纯度不得低于“分析纯”. 2.6除特殊规定外,测试结果的百分含量应表示至第二位小数。 3.试样制备 样品经均匀捣碎后(粒径为几毫米)以四分法分至最后试样为50G,在以高锰钢制成的圆盘粉碎机上加工,使全部通过孔径为220目的试样筛,充分混匀,备用. 4.试剂和仪器设备 4.1试剂 4.1.1无水乙醇 4.1.2氢氧化钠(片状或粒状) 4.1.3 1%盐酸:1ml浓盐酸与99ml水混合。 4.1.4盐酸:浓度为37%--38%. 4.1.5 1%动物胶:1g动物胶溶于100ml 80O C左右的热水中. 4.1.6 2-5%盐酸:2ml-5ml盐酸与95-98ml水混合. 4.1.6 1:1(V:V)硫酸 . 4.1.6 氢氟酸(HF含量不少于40%). 4.1.7焦硫酸钾(片状) 4.1.8 0.05M EDTA: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8.613g加适量氢氧化 钠溶于水中,以水稀释至一升. 4.1.9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5.7):称取醋酸钠200g溶于水中,加 冰醋酸6ml,以水稀释至一升. 4.1.10 0.05M乙酸锌:称取16.56g乙酸锌溶于水中,加数滴醋酸以水 稀释至一升. 4.1.11 0.005M乙酸锌:1份0.05M之乙酸锌加9份水混匀. 4.1.12 20%氟化钾:20g氟化钾溶于一定量水中,稀释至100ml. 4.1.13 2%抗坏血酸溶液:2g抗坏血酸溶于一定量水中,稀释至

第一章证券投资分析概述

第一章证券投资分析概述 【考点一】证券投资分析的含义及目标 一、证券投资的含义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 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产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 二、证券投资分析的含义证券投资分析是指人们通过各种专业分析方法,对影响证券价值或价格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证券价值或价格及其变动的行为,是证券投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证券投资分析的目标 1.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是投资者正确认知证券风险性、收益性、流动性和时间性的有效途径,是投资者科学决策的基础。因此,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有利于减少投资决策的盲目性,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2.实现证券投资净效用最大化 证券投资的理想结果是证券投资净效用( 即收益带来的正效用与风险带来的负效用的权衡) 最大化。因此,在风险既定的条件下投资收益率最大化和在收益率既定的条件下风险最小化是证券投资的两大具体目标。 【考点二】证券投资分析理论的发展与演化 一、证券投资分析理论证券投资分析理论是围绕证券价格变化特征、证券估值、证券投资收益预测和风险控制而发展起来的一套理论体系。 二、早期的投资理论早期的投资理论涉及的主要人物包括: 1 ?被称为会计学之父”的是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 2?第一次编制了生命表”对死亡率与人口寿命做了分析的是英国统计学家约翰格兰特。 3?提出了代表性个人”的概念的是近代统计学之父”凯特勒。 4?提出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之比为常数的所谓韦伯定律”的是德国心理学家韦伯。 5 ?提出心理感受与刺激之比为常数的所谓费希纳定律”的是费希纳。 6?提出有界效用函数的概念的是奥地利数学家K.门格尔。 7。将“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区分,并认为“不确定性”是企业利润的来源的是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奈特。 &提出正常的反向市场”的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9?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的是格雷厄姆。 10.提出股利贴现模型(DDM)的是威廉姆斯。 三、经典投资理论 1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1)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2)分离定律。 (3)市场模型。 (4)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5)套利定价理论与多因素模型。 2.证券市场的竞争性均衡理论。 3.资本结构理论。 4.随机游走与有效市场理论 (1)奥斯本提出了随机漫步理论。

电化学分析法(最全)汇总

电化学分析法 [日期:2011-06-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和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这类方法都是将试样溶液以适当的形式作为化学电池的一部分,根据被测组分的电化学性质,通过测量某种电参量来求得分析结果的。 电化学分析法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最为主要的一种类型,是利用试样溶液的浓度在某一特定的实验条件下与化学电池中某种电参量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这些电参量包括电极电势、电流、电阻、电导、电容以及电量等;第二种类型是通过测定化学电池中某种电参量的突变作为滴定分析的终点指示,所以又称为电容量分析法,如电位滴定法、电导滴定法等;第三种类型是将试样溶液中某个待测组分转入第二相,然后用重量法测定其质量,称为电重量分析法,实际上也就是电解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所需仪器简单,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析速度快,特别是测定过程的电信号,易与计算机联用,可实现自动化或连续分析。目前,电化学分析方法已成为生产和科研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第一节电势分析法 电势分析法是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它是利用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即用电势计测定两电极间的电势差),以求得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电势分析法又可分为直接电势法(potentiometric analysis)和电势滴定法(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直接电势法是根据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直接求出被测物质的浓度。应用最多的是测定溶液的pH。近些年来,由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相继出现,应用它作为指示电极进行电势分析,具有简便、快速和灵敏的特点,特别是它能适用于其它方法难以测定的离子。因此,直接电势法在土壤、食品、水质、环保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势滴定法是利用电极电势的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的分析方法。电势滴定法确定的滴定终点比指示剂确定的滴定终点更为准确,但操作相对麻烦,并且需要仪器,所以电势滴定法一般适用于缺乏合适的指示剂,或者待测液混浊、有色,不能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滴定分析。 基本原理 在电势分析法中,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的电极电势能够指示被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变化,称为指示电极;而另一个电极的电极电势不受试液组成变化的影响,具有恒定的数值,称为参比电极。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共同浸入试液中构成一个原电池,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求得被测离子的活度(或浓度)。 例如某种金属M与其金属离子Mn+组成的指示电极Mn+/M,根据能斯特公式,其电极电势可表示为: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方法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方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方法 一、光谱分析(分光光度技术) 利用各种化学物质所具有的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征,来确定其性质、结构或含量的技术,称为光谱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是生物化学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技术。 发射光谱分析:荧光分析法和火焰光度法 吸收光谱分析:可见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散射光谱分析:比浊法 二、电泳分析 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三、离心技术 离心技术分为制备离心技术和分析离心技术。制备离心技术主要用于物质的分离、纯化,而分析离心技术主要用来分析样品的组成。 四、层析技术 层析法是利用不同物质理化性质的差异而建立起来的技术。所有的层析系统都由固定相和流动相组成。 五、电化学分析技术 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测定化学电池的电位、电流或电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电化学分析法。包括电位法、电导法、电容量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ISE)能对某特定离子产生响应,在一定范围内,其电位与溶液中特定离子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因此可用离子选择电极来定量分析某些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例题用于分离不同分子大小蛋白质的方法

是 A.琼脂糖凝胶电泳 B.凝胶层析 C.密度梯度离心法 D.免疫比浊法 E.电化学分析法 【正确答案】B 血清酶催化活性浓度和代谢物浓度检测技术 一、酶反应动力学原理 酶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酶催化反应的过程与速率,以及各种影响酶催化速率的因素,定量时的观察对象是总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或产物增加的量。 当底物[S]>>Km时,公式可近似为V=Vmax;从理论上说只有测定的是酶Vmax,反应速度才和酶量成正比。 二、酶活性的定义及单位 在实验规定的条件下(温度、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时),在1分钟内催化1μmol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作为1个酶活力国际单位(U)。 习惯用U/L来表示体液中酶活性浓度。 三、测定酶活性浓度的两大类方法 (一)固定时间法(取样法) (二)连续监测法:酶耦联法(指示酶、辅助酶) (三)影响酶活性测定的因素 1.底物浓度的影响:底物的种类和浓度。多种底物中,Km最小的底物往往是此酶的生理底物。 2.反应体系的最适pH、缓冲液的种类和浓度。 3.温度的控制:37℃。 四、代谢物浓度酶法测定 (一)代谢物酶促终点法测定 1.一步法:最简单的底物法测定。 2.酶促耦联法:工具酶(指示酶、辅助酶)

化学分析方法解析

QB 潍坊六合微粉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T 001-2006 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2006-3-发布2006-4-8实施潍坊六合微粉有限公司品管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 3045--2003《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的修订。此次修订,增加了三氧化二铝的容量法测定、酸可溶铁、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改进完善了二氧化硅的比色方法,从而达到与国际标准的一致。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3045--2003。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潍坊六合微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苗青、白红梅。

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化硅磨料及结晶块中二氧化硅、游离硅、游离碳、碳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酸可溶铁、水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化硅磨料及碳化硅含量不小于95%的结晶块的化学分析方法的测定。 2 规定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676 普通磨料取样方法 3一般规定 3.1 仲裁分析时,同一试样平行份数不得少于三份。分析结果的差值(绝对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 3.2 分析所用的试剂除注明溶剂外,所载溶液均系水溶液。 3.3 未注明浓度的液体试剂,均指浓溶液。如盐酸(相对密度1.19)、氨水(相对密度0.90)。未注明的固体试剂,均指原试剂,如碳酸钠等。 3.4 溶液的浓度为质量—体积百分浓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而(1+1),(1+2)……(m+n)等,系指溶质体积与水体积之比。 3.5 配制试剂及分析用水,除特殊说明外,均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6 分析天平,除特殊说明外,其感量应达到0.1mg。分析天平、砝码及容量器皿均须进行校正。 3.7 除特殊说明外,所有操作均在玻璃器皿中进行。 3.8 所载“灼烧至恒重”,系指经过连续两次灼烧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2mg。 3.9 所载“干过滤”,系指干滤纸、干漏斗过滤于干的容器中、干过滤均应弃去最初的滤液。 4试样的制备 4.1 结晶块试样 取具有统计代表性的结晶块,破碎至完全通过2mm筛网,混匀,用四分法缩至50g~60g。继续用刚研钵研细至全部通过355um筛网。用吸力9.8N~14.7N的磁铁吸出粉碎中带入的铁质。然后混匀,装入试样袋,于105℃~110℃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如果对三氧化二铁的测定有严格的要求,则应按下列方法另行制样用以测定三氧化二铁:取具有统计代表性的结晶块,破碎至全通过2mm筛网,混匀。用四分法缩至50g~60g。 再用刚玉研钵研细至全部通过355um筛网,混匀,用四分法缩至20g~25g。继续用刚玉研钵研细至全部通过500um筛网,混匀,装于试样袋,于105℃~110℃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分析试液的制备和测定方法同第8章、第9章的规定。)

市场分析报告方法..

市场分析方法 1.分析方法概述 市场分析方法或者说分析工具,信息分析方法有以下12种: 1.数据分析基于公司已有的关于销售员,区域,客户,产品,时间的销 售数据的分析。涉及产品,行业,区域三个维度,和饼图(现在的格局), 趋势图(时间的变化),立方图(数量及增长)三种图形方式。通常进行 整体和重点二级分析。 2.SWOT分析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是一种涉及四个维度 的分析思路。 3.波士顿矩阵分析产品组合的一种分析方法,有助于分析产品线的构成。 4.4P分析经典的产品、价格、销售模式(渠道)、市场推广(促销)的 四个方面的分析方法。 5.4C分析站在客户角度的,客户,成本,便利,沟通的分析。 6.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判断产品所处的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的不同阶 段。 7.目标市场 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产品定位 8.五力模型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顾客,供应商 9.战略群体分析这是对主要同行的一种分析。 10.宏观环境分析经济,法律,政治,人文,科技 11.微观环境分析行业,竞争者,下游客户,上游供应商,替代品, 潜在进入者, 12.专项分析涉及到具体的内容,如产品货期》供应链分析;产品价 格》成本分析;产品质量》结构分析 2.常用分析方法 五力模型,战略群体分析,宏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分析是对环境的认识,这些分析方法偏理论性,是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深入认识,是分析工作的底层信息基础,但是很难落实到真正的企业实践中。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从长远来看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产品更新十分快的软件和电子行业。工业品领域在一定时间内(3-5年)产品的变化不大。 专项分析的目的旨在专项问题,专项解决,并不是常规的分析方法。 因而常用的有六种4P,4C,STP,数据分析,波士顿矩阵,SWOT。 4P分析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这是站在公司角度的分析。该分析起源于消费品行业,在自动化行业可以引申为产品组合,价值体系,销售模式,市场推广。 4C分析包括客户(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四个部分。这是站在客户角度上对市场的分析。 STP分析包括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Targeting) 、定位(Positioning),这是针对客户的市场定位。 数据分析是源自于公司销售数据的分析,是最理性的市场信息。包括三种图:饼图(格局),折线图(趋势),立方图(同期);三级细分:整体,重点,特殊;三方面:产品,行业,地区。 波士顿矩阵包括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两个维度,形成了“问号(?)”、“明星(★)”、“现金牛(¥)”、“瘦狗(×)”四个象限。这是对公司的业务板

市场分析方法

市场分析方法 第5章 1, 市场细分:是根据消费者之间需求的明显差异性,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两个以上不同类型 的消费者群,每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即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需要,愿望,动机等消费需求特性大体相同的消费者组成的。 2, Q 型聚类和R 型聚类:前者是指案例或样品之间的聚类,是最常用的一种聚类方式。或 者是指变量或指标之间的聚类。 3, 切比雪夫距离:是指各样本所有变量值之差绝对值中的最大值(K 个变量)。其表达式为 d ij (无穷大)=max|xik-xjk|, 4, 最长距离聚类法:以当前某个样本于已经形成的小类中的各样本距离中的最大值作为当 前样本与该小类之间的距离进行聚类的方法 5, 第一主成分:是指标准化变量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它与其他主成分不想关, 且方程的系数向量是变量协方差阵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6, 累计贡献率:前K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是指前K 个特征值之和占所有特征值之和的比 值。 7, 因子旋转:是指对初始共性因子进行线性组合使得组合后的共性因子彼此相互独立同时 能很好地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的共性因子实际意义更明确。 8, 因子得分:是指共性因子在每一个样本点上的得分。 简答题 1, 简述市场细分的作用。 答:正确的把握市场细分,对企业优化营销组合,进行科学管理,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1)能有效地发现和把握企业的市场机会(2)有利于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3)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开发目标市场;(4)有利于企业增强营销能力,与竞争对手抗衡;(5)有利于企业制定最优营销方案,调整营销策略。 2.距离和相似系数都是对现象相关性或相似性的度量。距离测度的出发点是把每个案例看作p 维空间(p 为变量个数)中的一个点,在p 维空间中定义点与点的距离。距离越近的点,相似程度越高,聚类时更可能归为一类。相似系数测度的是现象在聚类变量模式变化上的相似性,较少受到变量值大小差异影响。因而在应用上距离测度更普遍。一般而言,在应用上距离主要对于样品或案例的聚类,而相似系数主要对于变量或指标的分类。 3.进行主成分分析包括四个步骤: (1)对于n 个p 指标样本,现对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处理后的样本矩阵: X 1’X 1X 12…X 1P X 2’X 21X 22…. X 2P X = .= . . =( x (1)x (2). . .x (p)) . . . . . . X n ’X n1X n2…X n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