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恋爱观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2009-06-05 23:59:10| 分类: 学习的东西 | 标签: |字号大

小 订阅

人际关系心理学之恋爱观

——计科院0802班刘琼

前言

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成双成对的身影,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在谈恋爱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不好的品质在学生身上体现了出来,傲慢,任性……这些性格严重影响了自己对爱情本质的理解;由于性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不能把握好性与爱的区别,做出越轨的行为;甚至产生很多极端的恋爱方式,使得在恋爱过程中出现了打架斗殴,自杀等悲剧,也有的因为谈恋爱而荒废了学业……那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恋爱观呢?如何正确的定位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呢?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必要性,特点,心理分析,形成原因

正文

一.大学生了解恋爱观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国外的“性自由”、“性开放”的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成熟的阶段逐渐提前。然而中国毕竟是一个比较封建保守的国家,所以对于性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十分到位,导致性心理的不成熟,使得许多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产生。这种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不进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心理、生理的成长;而且将影响国家对新世纪青少年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如同一个小型社会,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的不健康信息、社会的不良风气,使得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当代大学生的畸形恋爱观也油然而生。恋爱关系处理得当、正确,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恋爱观念是必要的。





二.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恋爱观是异性之间生理、心理和周围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植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大学生恋爱是大学生心理、生理上相对成熟的表现。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外界的影响、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新型”的恋爱观念。

1.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爱情,是人类开发心灵潜能的学校。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小学生,懂得对方想要什么的人,是中学生,能使双方无遗憾的是大学生,再使双方都有成就的人,是研究生,不同层次的人,表明了人的心灵差异。”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思维、行为成长
的阶段,

能使双方无遗憾吗?多数大学生的恋爱是苦涩的、失败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表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度,由于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的缺乏,加之思想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完善。则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特点表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浪漫化。

(1)恋爱过程简单化。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是简单的、快速的。男生们已经不喜欢欲言又止,欲进又退的恋爱花招,他们想爱就爱、想恨就恨,嘴上不明说,行为却很直接,遇到心仪的女孩,他们就会很快表示自己的爱意,追求的手段也由以前的“飞鸽传书”到现在的电话、短信、网络。女孩子们也没有了以前的“矜持”,当感觉还可以,不怎么讨厌的时候,便开始了恋情。

(2)恋爱中片面化。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比较片面,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彼此的感情得到升华,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相脱离。有的同学是为了排除内心的孤寂,找个人陪自己去打发多余的时间;有的是为了赶时髦认为没有恋爱的大学是不完美的,看到别人找到了伴自己也想拥有,甚至有的是为了满足身理上的所需,满足自己的性欲……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都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做事不计较后果的心态。

(3)恋爱中浪漫化。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在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都看得相当的重要,等待着给对方送去自己的礼物。在有的校园里,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在我们学校经常可以看到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劳师动众的大摆宴席、精心准备让对方感觉到惊喜。但在浪漫的同时,恋人对爱情的成功却并不看重,甚至认为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

(4)恋爱中理想化。当代大学生在其心里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但往往在交往和寻求对象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则忽视了实际的现实情况,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2.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和意识形态趋于成熟的阶段,歌德诗云:“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正值青春后期的青少年们,在性思慕期和性爱慕期的趋使下,对异性产生了好感。但在性心理上,却体现出不成熟的表征。

(1)恋爱观的排他性。恋爱观的排他性表现在对恋人的控制和占有上,经常表现在热恋时期及感情不稳定时期。

两个人在相处的日子里,在思想上、意识上排斥一切与对象相接触的事物,尤其是接触恋人的异性,不允许自己的恋人与异性单独的接触和交往。拥有这样恋爱观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排他性来捍卫自己的爱情,恋爱观排他性充分表现出心理的不成熟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2)恋爱观的冲动性。恋爱观的冲动性表现在两个人交往之间“性”问题和感情出现问题时的心理冲动。使恋人为了爱而冲破一切枷锁和干涉,为爱付出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在情欲高涨和性爱激发时,恋爱观又会冲破一切,冲动的发生越轨行为,而不考虑后果。

(3)恋爱观波动性。恋爱观的波动性表现在交往两个人思想上的波动。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思想上比较孤傲和脆弱,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与别人分担,表现出极端和消极。恋爱观的波动性使当代大学生在恋爱中,表现出极其不稳定的状态。热时可达白热化,冷时可骤然降到零点,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有时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尤其感情脆弱的青年们,容易出现自杀、他杀等伤亡的后果。2007年4月16日就读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韩国人赵承熙,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哈珀楼为女友的分手进行枪击事件,打死32人后自毙。

(4)恋爱观幻想性。年轻人的心理永远都有美丽的幻想,想象着自己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当他们确立关系后,便常常独自一人或两个人在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明天,编织他们理想的梦,甚至开始了性幻想。当幻想醒来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这时感情就出现了问题,两个人的感情逐渐淡化,慢慢走到尽头。

三.当代大学生不当恋爱观的形成原因

(1)升入大学后,思想上的自由感和孤独感决定的。从生理的角度来看,青少年从初中就开始了异性的向往,渴望被异性关注、与异性交往。但那时也是学习最关键的时刻,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家长和老师的双高压抑制着学生情感的正常发展,此外有着升学的压力,心里也怕自己在情感上出现问题,耽误自己学习影响未来。就像我在高中时,爸妈总是在我耳边说着学习的重要性,而我们班主任一看到男女单独站在走廊上连天就要找人谈话。进入大学以后,生活、学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更,有了较多的自由空间,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孤独的感觉,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精神上的空虚,就开始了恋爱。

(2)独生子女的孤傲、任性的性格决定的。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惯了父母的宠爱,养成孤傲任性的性格。开始恋爱的他们,则会用从小到大养成的“脾气”

来与对方交往,在思想上只
要求对方付出,不懂得奉献;在行为上只会索取,不会互助。因为一句话而大打出手,提出分手的比比皆是。

(3)各界环境的影响。

a.网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的存在的大量的消极颓废,黄色下流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们影响是相当巨大的。他们侵害着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渐成熟的大学生们,使他们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

b.周围环境的影响。当自己身边的人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而自己仍然是孤身一人时,思想上的反思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学生则是为了追求时髦,就像我一个同学,由于他们宿舍的女生都找到了男朋友,于是就随便的接受了一个人的表白。

c.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把“现实”摆在首位带有严重的功利性。我初中有一个女同学,在为了顺利进入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与一个教育局局长的儿子谈恋爱,等到顺利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就提出与男友分手。同时大学生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性”是“恋爱”的基本保证和基础,既然爱了就一切都可以放弃,不考虑后果和影响。享乐主义的滋生蔓延,"谁有钱我就跟谁好",用自己所谓的爱去换取物质的满足。

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象征着纯洁、忠贞、美好和神圣,是男女在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最热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当代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虽然基本成熟,但性心理还有许多不足,人生观不够稳定,学习基础不够牢固,但大学生迫切渴望爱情,但不能正确理解恋爱的含义。因此,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使大学生减少走“弯路”,进“死胡同”是必要的。

(1)充分认识到爱情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一生会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

(2)充分认识恋爱观包含着道德责任感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在大学校

内外总会出现各类日租房和旅馆的广告,每到周末和房价日租房都会很
抢手日租房等似乎就成了大学生的性爱乐园。另外,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物质金钱出卖感情与肉体的比比皆是。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而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3)充分认识恋爱观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为此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4)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有的同学因为恋爱而耽误学习,似乎在他们眼里恋爱与学习时有冲突的。我的一个同学在高中时,因为沉沦于爱情的圈子中而导致学业荒废,最终提前进入了社会。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5)寻找志同道合,互相促进的伴侣。这是高尚而纯洁爱情的思想基础。所谓志同道合,就是双方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基本一致。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生活理想,有相似的人生态度。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爱情支配的。相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理想,

可以使两个人心心相印,对各种事情达成共识,行动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在恋爱中互相促进,达到事业和学习和双赢,在婚后的日子里,才能走到永远,经历任何事情的洗礼。

(6)认识爱情的真谛——理解、信任、责任、奉献。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中升华,达到爱情的顶峰。我的一个同学的男朋友自从和她交往后禁止他与其他的任何异性有近距离的接触,这使得他们的感情很快就走到了尽头。两个人确立了恋爱关系,要相互理解信任,彼此间对对方有了一个责任,相互支持、相互关心,交往过程中要懂得奉献,爱情不是利益,奉献出了不一

定能得到回报,但爱情却是彼此无私的奉献。

(7)学会识别爱情“真伪”,保护自己。在爱的时候,恋人的
智商几乎为零。表面的假象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我认识的一个女生曾经爱一个男的爱的死去活来,把自己最宝贵的贞操给了他,但最终两个人还是分手了,以致于自己后悔莫急。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总结

当代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识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所以,当代大学生在受到不同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才能有助于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在这个柳絮飘飘、绿荫环绕的大学校园里,我们四年的本科学习似乎才刚刚开始。在湖北师范学院学习的一年里,我知道了做人的真谛,更在心理课上懂得了人际关系心理学对于正在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我那是多么的重要。没有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一个不完美的大学生活,但是我们更需要正确的恋爱观和健康的恋爱心理知识,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大学里面过得精彩,让我们的学习与爱情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李清亚、辛红、赵素芬《大学生健康方案》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5月

[2] 贺淑曼 《大学生心理优化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3] 董广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作用》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年

[4] 吴纪饶 《大学生健康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5]黄希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6]林乐香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与调适》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年

[7]田爱民《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理性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7月

[8]戴正清孔瑞婷《大学生恋爱心理归因分析》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12月

[9]白侠、杨晶《大学生自我心理辅导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年

[10]冯丽《大学生如何远离恋爱误区》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