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分布图(图中黑色阴影所示)”,绘制该分布图最佳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RS

C.GPRS D.GIS

2.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图,下列关于该城市气候特征描述最可信的是()

A.夏季气温偏低,降水季节变化大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终年降水稀少,夏热冬冷

3. 读“黄河下游艾山水文站洪峰期流量过程和冲淤过程示意图(冲大于淤,冲淤面积为“-”;冲小于淤,冲淤面积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广东省东莞市高三期末调研测试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调研测试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涂黑. 1.已知集合{} {}2 |230,|10A x Z x x B x x =∈--≤=->,则集合A B =( ) A. {2,3} B. {1,1}- C. {1,2,3}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得集合A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求得集合B ,由此求得A B 【详解】由()()2 23310x x x x --=-+≤,解得13x -≤≤,所以{}1,0,1,2,3A =-.{}|1B x x =>.,所以{2,3}A B =. 故选:A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集合交集的概念和运算,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2.己知 ()2,m i n i m n R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m n +=( ) A. 1- B. 1 C. 3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整理等式为21m i ni -=-,等号左右两边实部、虚部对应相等,进而求得m n + 【详解】由题,21m i ni -=-,所以1 2m n =-??=-? ,则123m n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相等的复数,考查复数的实部与虚部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3.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27a b +=,且a 与b 的夹角为60?,则b =( ) A. 1 B.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对2a b +作平方处理,整理后即可求得b 【详解】由题,2 22 2 244441cos 607a b a a b b b b +=+?+=+????+=, 解得1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模,考查运算能力 4.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6353a a a +-=,则7S =( ) A. 42 B. 21 C. 7 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出4a 的值,然后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的性质可求出7S 的值. 【详解】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6354553a a a a a a +-=+-=, ()174 7772732122 a a a S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基本性质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等差数列求和,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5.某调查机构对全国互联网行业进行调查统计,得到整个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年龄分布饼状图和90后从事互联网行业者岗位分布图(90后指1990年及以后出生,80后指1980-1989年之间出生,80前指1979年及以前出生),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整个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年龄分布饼状图 90后从事互联网行业者岗位分布图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今年的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二、试题解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满分30分 出现错误较多的有第3题,地图上的方向判断不准;第5题,点A在那个半球掌握不准;第11题,选项A发达国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没有看清楚;第15题,学生对由降水和气温图判断气候类型掌握不准,对气候类型的特点掌握不牢,所以丢分较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小题,满分30分 错误较多的有第16题,(3)讲过原题,但个别学生回答错误,对四季和温度带的理解不够。 第17题,东、西半球判断错误,亚洲和欧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会写。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

地理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突出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试题的命制体现了地理新课改的理念,紧扣教材,以课标的具体要求为依据,注重地理事物、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的考查。试卷内容知识覆盖面较广,对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基础题、中等难度题比重合理,但难题难度略大。不足有:①没有体现出课标要求中“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要求;②试题的生活化气息不够浓厚,没有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二、成绩情况: ********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分析: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失分率比较高的题是第10小题。 第10小题:学生对根据经度的理解存在困难,不能判断出东边时刻比西边早。(二)读图分析题: 第17小题:少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将东半球看成西半球而选择B 第18小题:学生在区别山脊与山谷时,只会死记硬背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为山谷,向低处凸出时为山脊,学生在判断时,最容易将其搞混淆。

2018年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1,回答第1-3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D.大气逆辐射强 2.图示区域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图2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读图3,回答第5题。 5.四个大洲中,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图4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6.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7.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 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图5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回答第8题。 8.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①铁矿②大城市③交通线路④钢铁消费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6,回答第9题。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4月模拟自测数学(理)【带答案】

2020年东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自测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涂黑. 1. 已知集合{}{ }2 230,210A x x x B x x =+-<=->,则A I B= A 1)2(-3, B. (-3,1) C. 1(,1)2 D. 1(,3)2 2. 设复数z 满足1iz i =+, 则复数z 的共轭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像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玫瑰花窗(如右图)是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镶嵌着彩色玻璃 的玫瑰花窗给人以瑰丽之感.构成花窗的图案有三叶形、四叶形、 五叶形、六叶形和八叶形等.右图是四个半圆构成的四叶形,半 圆的连接点构成正方形ABCD ,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 点取自正方形区域的概率为 A. 22π+ B. 11π+ C. 42π+ D. 2 1 π+ 4. 己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 当x >0时,2()log x f x =;且 f (m )=2,则m = A. 14 B.4 C.4或14 D.4或14 - 5. 已知平面向量a r 、b r 的夹角为135°, 且a r 为单位向量,(1,1)b =r ,则a b +=r r A. 5 B. 32. C.1 D. 32 6. 已知F 1、F 2分别为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过F 1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交 椭圆C 于A ,B 两点,若?AF 2B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则椭圆C 的方程为 A. 22143x y += B. 22 196x y += C. 221164x y += D. 22 1169 x y += 7.定义运算a b *为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则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大徳九年制学校 巩兴达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情况 这次期末考试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试卷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分析技能,本次试题的难度还是很高,大部分都是中等偏上的题目。归结起来整份试卷有以下这几点好的方面:1、知识点覆盖面广。从卷面知识点分布来看,覆盖整本书整章内容,较为全面。2、重

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3、重视对地理读图分析的考查,特别是对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和五带的划分考查。4、试题大部分考查了与学生现实较为接近的地理知识,但又不离开课本,没有脱离考点内容。 二、答题的情况 本次三个班88人参加考试,41不及格,及格率为53.4%,平均分58.64分,优秀率为6.8%,最高分88分,最低分20 分。 (一)选择题填空题答题情况:30小题共60分,平均分32 分,满分没有人。具体情况分析如下:第10,11,15,18,19、21、23、24、25 题,做错的多,主要是对课本的天气预报图形不熟悉,对世界只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没有能记住,对气候的特点容易混淆,对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组织了解不够,有几个题看不清造成失分。第1,2,4,6,9,,17,20 题是简单的题目,而且是平常已做过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掌握,得分较高。(二)综合题答题情况:第1题,考的是经纬网,共10分,平均分4分,失分多,大部分失分在于不懂得分东西半球以及东经和西经颠倒。第2 题,考大洲大洋的位置名称,共10分,平均分8 分,这题做的是比较好的,只有极少数学生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位置颠倒过来。第3 题,等高线,共10 分,题中的图太小,学生看不清,导致失分过多,第4 题,考地球五带的划分,总分10 分,平均分8.5 分。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择题没有拿到满分的,说明在基础题目方面,这次考试做的不是很好,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平时对地理不是很重视,等到考试的前一周或者

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版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5页,共100分。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 图1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图2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图3 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图4 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8.该山地 图5

广东省东莞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

广东省东莞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6高三下·习水期中) 欧拉公式eix=cosx+isinx(i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e2i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 A .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 第四象限 2.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7高一下·温州期末) 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若S9=45,则3a4+a8=() A . 10 B . 20 C . 35 D . 45 4. (2分)(2018·邢台模拟) 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A . B . C . D . 5. (2分)(2018·广安模拟) 元朝时,著名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有一首诗:“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与店添一倍,逢友饮一斗,店友经三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用程序框图表达如图所示,即最终输出的时,问一开始输入的 =()

A . B . C . D . 6. (2分) (2015高二上·济宁期末) 已知实数a,b,则“ >”是“a<b”的() A .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 充要条件 D .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7. (2分) (2016高一上·景德镇期中) 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 ﹣a2|+|x﹣2a2|﹣3a2),若对于任意x∈R,都有f(x﹣2)≤f(x),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 [﹣, ]

初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试题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总体来看,试卷有如下优点: 1、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难易度适中,重点突出,整卷能紧扣新课标和泰州市地理会考说明的考试要求,重视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怪题、偏题。基础题比较到位,学生容易得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地理学科的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知识取材于课本或稍有改编。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文字准确凝练,语言简明而易懂,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 3、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题重视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 二、答题分析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手机零部件种类多,生产分工细,部分零部件需要在不同的工厂间进行往返加工。 美国某知名品牌手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主要分布在中国(391家)、日本(139家)和韩国(32家)。目前美国国内出现了该品牌手机基础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是否回归的争论。表1示意该品牌手机生产分工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该品牌手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商集聚分布在中、日、韩的驱动力主要来自 A.协作条件 B.劳动力成本C.同质化竞争 D.品牌效益 2.美国国内有人支持该品牌手机的基础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回归美国,首要考虑的是 A.完善产业链 B.提高经济效益 C.产业升级 D.扩大就业 3.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手机发展的主要瓶颈是 A.劳动力成本上升 B.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弱 C.市场趋于饱和 D.基础制造业薄弱 越南首都河内地处红河三角洲,人口800多万。在政府“提倡摩托车,限制私家汽 车”政策的引导下,摩托车成为河内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近年来,可内开始大力发展城市轻轨及其他的公共交通,并将在2030年禁止摩托车在城区上路。2018年9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河内城市轻轨吉灵至河东线开始试运行。据此完成4-6题。 4.河内市政府推行“提倡摩托车,限制私家汽车”政策,主要考虑 A.人均道路面积 B.人均收入水平 C.石油储量 D.河网密度 5.与摩托车相比,河内大力发展城市轻轨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天气影响小 B.安全便利 C.污染小 D.成本低 6吉灵至河东轻轨的开通能够 A改善河内物资供应 B.扩大河内城市服务范围 C.缩小城市发展空问 D.带动城市内部形态及人口布局的变化 磨刀门水道是西江的主要八海水道,多年来受上游来水来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 水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图1为磨刀门水道上游马口水文站1960-2007年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偏离平均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2020年全国高考文综卷2地理试题

2020年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 “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 B.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图1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 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 稻茬。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 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图2 5.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6.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 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图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9--11题。 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 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 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2017-2018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经结束了。这次期末考试既是对学生这个学期来地理学科学习情况的验收,也是对我个人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验。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新的学科。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说它重要,其实只是众多科目里的一门;说它不重要,它又始终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门课的重要性,一直是我教学工作寻求的突破点。教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生活中学习地理,一直是我的教学理念。 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测试卷选择题50%,综合题50%。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一)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就占了5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有一部分题目基础性强,如第1.2.3.7.8.17.20题,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还有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题目较灵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如第4.6.13题。当然,关键是要细心、灵活,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并赋予不同的问题情境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60多分,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本试卷考察的方面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一)单选题:第1、2、22、18、14等小题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比较好一些。第4、20、16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读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础掌握不够牢固,审题不仔细造成的。 (二)综合题:综合题考察了经纬网、二分二至图、等高线、大洲与大洋的分布、气候,考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放到不同的情境中赋予人文性。 读图分析题:尽管这些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题,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最后一题,多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结合本试题的难易度,本次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应该说,不管是学生个体之间还是班级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所反映,那些分数较低甚至不及格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时课堂上的“陌生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从自身方面分析,我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还需更加周全,照顾到不同兴趣点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活动,只有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有收获,有长进。 其次,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还比较扎实,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应该多提、多问,做到及时复习、及时巩固。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201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文综地理试卷(高清版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4.4本试卷共12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富有老北京风情,近年已成为北京旅游热点之一。图1为南锣鼓巷街区及四合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图1 1.图中 A.从南锣鼓巷南口行至北口最短距离大约为1200米 B.按行走路线从南锣鼓巷北口向南再向东可至菊儿胡同东口 C.四合院封闭的围墙与北京夏季多雨的气候特征紧密相关 D.四合院的建筑结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 中。图2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 答第2、3题。 2.图中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3.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图2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4.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海拔高度为100米。下表为该地某日某时段垂直方向的气温实测数据。

该日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 .霾 B .寒潮 C .沙尘暴 D .强雷雨 图3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 A.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自西向东逐渐递增 B.甲地因深居内陆,年降水量低于300mm C.乙地终年盛行西北风,降水较丰富 D.东北部年等降水量线稀疏,降水变化大于西南部 6.图示区域 A.南部的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两海区 B.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C.丙地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丁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多雨 图3 图4为北半球某区域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第7、8题。 图4 7.图中 A .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B .乙处岩石由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 C .①-②-③岩层年代由老到新 D .地表形态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8.图中河流 A.在丙处常形成洪积、冲积扇 B.丁处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 C.丙、丁间河道弯曲,水流平稳 D.冬、春季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图5表示某天气系统通过图示区域时的相关气象资料。读图,回答第9、10题。 海拔(米) 100 500 1000 1500 气温(0C ) 2.1 2.2 0.9 -5.5

2021届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1届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央广网1月29日报道:连日来,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出现低温雨雪冻雨等天气,影响城市交通、电力、天然气等系统。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大气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天气预报中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判断依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大气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融化层”应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B.清远C.安庆D.赣州 右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 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冰间湖是极地 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 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据研究,南极 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 “近岸冰间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根据材料判断该区域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4.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高,融冰快B.近岸有河流注入,导 致融冰快 C.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D.近岸暖流增温作用明 显 5.南极“近岸冰间湖” A.使南极沿岸温度升高B.使海水盐度降低 C.使南极沿岸变得湿润D.有利于海鸟寻找食物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 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降雨强度为 40mm/h 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7.降雨强度为 140mm/h 时,降雨历时 35 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4月模拟自测 数学(文)(含答案)

东莞市2020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自测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涂黑. 1. 已知集合{}{ }2 230,210A x x x B x x =+-<=->,则A I B= A 1)2(-3, B. (-3,1) C. 1(,1)2 D. 1(,3)2 2. 设复数z 满足1iz i =+, 则复数z 的共轭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像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玫瑰花窗(如右图)是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镶嵌着彩色玻璃 的玫瑰花窗给人以瑰丽之感.构成花窗的图案有三叶形、四叶形、 五叶形、六叶形和八叶形等.右图是四个半圆构成的四叶形,半 圆的连接点构成正方形ABCD ,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 点取自正方形区域的概率为 A. 22π+ B. 11π+ C. 42π+ D. 2 1 π+ 4. 己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 当x >0时,2()log x f x =;且f (m )=2,则m = A. 14 B.4 C.4或14 D.4或14 - 5. 已知平面向量a r 、b r 的夹角为135°, 且a r 为单位向量,(1,1)b =r ,则a b +=r r 532. C.1 D. 32 6. 已知F 1、F 2分别为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 点,过F 1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AF 2B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则椭圆C 的方程为 A. 22143x y += B. 22 196x y += C. 221164x y += D. 22 1169 x y += 7.定义运算a b *为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则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杨涛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和第三章的前两节。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气温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30分,1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70%,计21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填空题共计20分,10道题,每道题2分,学生得分率为60%,计12分。其中第四、第六、第七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三部分综合题50分,学生得分率为44%,计22分。第27题(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三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6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7题考查的是二至二分,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29题的第2问。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六个班233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54.7,合格率是42.1%,优生率(85分以上)是2.5%。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仅复习一节课,结课比较仓促。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复习不充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

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一模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5月11日,美国波音公司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落户舟山,此前天津、西安沈阳都是波音公司中国工厂的热选城市。浙江舟山群岛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是中国难得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航空产业国以“一因两区”的方式协同布局(见图)。其中飞机制造因区位于朱家尖岛,用于飞机完工总装、交付试飞、航空运营、科研培训等产业;零部件制造园区则位于舟山本岛北部的舟山经济开发区,用于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产业,读图完成1-3题。 1.与沈阳相比,舟山吸引波音公司工厂布局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①航空工业基础雄厚②海陆交通便利③生产协作条件好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舟山航空产业园规划为“一园两区”,最主要的原因是 A.环境保护需要 B.行政区划不同 C.预留发展空间 D.土地面积有限 3.舟山航空产业园的建立对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B.生态环境改善

C.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D.减少能源消耗 下图1为某区域简图,图2为该区域中甲城人口年龄统计图。读图完成4~6题。 4.全球变暖对图示区域矿产开发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开采难度增加 B.油气输送成本升高 C.交通条件改善 D.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 5.与1975年相比,甲城2014年 A.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 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C.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D.出生率下降,青壮年人口迁入 6.乙城一年中出现极昼的时间大约 A.半个月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主要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段单位面积土地上生活的生物体干物质总量。生物量的大 小及变化受水热条件的影响。下图是我国祁连山南坡亚高山灌丛草甸种群结 构相似的四个研究区5-9月地上生物量变化图,研究区是祁连山重要的夏季 牧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推断,研究区土地退化最严重的是 A、乌鞘岭 B、祁连 C、门源 D、野牛沟 2.、与其他三个研究区相比,野牛沟5~6月生物量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雨水多 B、植物种群少 C、春季光照强 D、春温回升慢 深受喜爱的“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网上销售为主的企业。2016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全网电商食品销售第一。9月30日,三只松鼠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在芜湖正式营业。第一天人流达到7500人,日营业额110万元。在店内,货架上除王牌坚果产品,还有各种点心、熟食,多达80款的松

鼠周边产品成为该店的最大特色。“饮品不好喝免费换”、“拆袋不好吃无偿退”、“同款不同价当场补”,优质的服务结合有趣的购物体验,是各年龄段都无法抗拒的。回答3~4题。 3.芜湖炒货历史悠久,芜湖曾一度以“瓜子城”闻名海内外,三只松鼠把坚果从产地运至芜湖加工的最主要原因是 A.坚果相对炒货而言,更便于长时间保存和运输 B.芜湖炒制后销售更靠近消费市场,节省运费 C.芜湖炒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集聚效应明显 D.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达度的快速提升 4.与三只松鼠的红火相反,万达百货、七匹狼、美邦等知名店铺关店的消息频繁爆出,亏损、客流稀少等词汇不断出现,网店的存在可能导致实体店消失的原因是 A.网络销售减少了实体占地,人工成本低,灵活性好 B.网络销售没有销售人员开支,降低成本 C.支付方式等技术为网上销售提供了技术保障 D.实体店服务人口少于网上销售服务人口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5—6题。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文科)二模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文科)二模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 2 |3A x x x =<,{}1,1,2,3B =-,则A B =( ) A .{}1,1,2- B .{}1,2 C .{}1,2- D .{}1,2,3 2.已知复数1234+= +i z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 15 B C . 12 D . 2 3.在一个圆柱内挖去一个圆锥,圆锥的底面与圆柱的上底面重合,顶点是圆柱下底面中心.若圆柱的轴截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面积为( ) A B C .3π D .4π 4.等差数列{}n a 中,其前n 项和为n S ,满足346a a +=,529a =,则7S 的值为( ) A . 35 2 B .21 C . 492 D .28 5.某轮船公司的质检部要对一批轮胎的宽度(单位:mm )进行质检,若从这批轮胎中随机选取3个,至少有2个轮胎的宽度在1953±内,则称这批轮胎基本合格.已知这批轮胎的宽度分别为195、196、190、194、200,则这批轮胎基本合格的概率为( ) A . 25 B . 35 C . 45 D . 710 6.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在他的著作《圆锥曲线论》中记载了用平面切割圆锥得到圆锥曲线的方法.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圆锥对顶放置(两圆锥的轴重合),已知两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均为1,母线长均为3,记过圆锥轴的平面ABCD 为平面α(α与两个圆锥侧面的交线为,AC BD ),用平行于α的平面截圆锥,该平面与两个圆锥侧面的交线即双曲线Γ的一部分,且双曲线Γ的两条渐近线分别平行于,AC BD ,则双曲线Γ的离心率为( )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淮南第十九中学地理备课组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图》和。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经纬线和经纬度、地球自转和公转、四季、五带、等高线地形图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50分,2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74%,计37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综合题50分,学生得分率为78%,计39分。第27题(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二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9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7题考查的是二至二分,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

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27题的第5问。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8个班378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68.63,合格率是71.16 %,优生率(85分以上)是27.51%。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复习三节课,复习较充分。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是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