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董晓琳)第12章

房屋建筑学(董晓琳)第12章

房屋建筑学(董晓琳)第12章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2、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依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等级。 3、不燃烧体:砖、石、混凝土等天然或人工的无机矿物材料和金属材料。 难燃烧体:沥青混凝土、水泥石棉板、板条抹灰。 燃烧体:木材等。 4、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5、设计任务的必要条件:主管部门的批文、城建部门的批文、设计任务书c 6、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7、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 要依据。 &建筑模数: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9、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其符号为M, —般是3M。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1、功能空间: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2、房间是组成建筑物的最基本单位。 3、一个房间的面积由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和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4、矩形教室的优点:便于家具布置、房间平面利用率较高。结构简单,施工方 便,且便于构件统一,有利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5、《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2.2m ; 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 9m;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6、楼梯的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角楼梯。 7、楼梯间的形式:开敞式、封闭式、防烟楼梯间。 &建筑平面组合形式: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 合、混合式组合。 9、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L=H/tanh L-----日照间距 H-----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 h-----当地冬至日或大寒日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1/tanh-----日照间距系数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1、C值:视线升高值 C值与人眼睛到头顶的高度及视觉标准有关,一般为120mm。 2、房间的净高:室内地面到吊顶或楼板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楼板或屋盖 的下悬构件影响有效使用空间时,房间的净高应是室内楼地面到结构下缘之 间的垂直距离。 房间的净高不宜小于2.20m。 第四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1、符合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比例与尺度。 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房屋建筑学》第01-12章在线测试(全部正确).

《房屋建筑学》第01章在线测试 A B C D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_______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 B C D 、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楼板和吊顶的耐火极限应满足__________。 A B C D 、建筑耐久年限属于二级的是________ A B C D 、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_____。 A B C D

2、古希腊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柱式上,有代表性的柱式有______。 A、陶立克柱式 B、爱奥尼柱式 C、多特斯柱子式 D、科林斯柱式 3、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_________。 A、民用建筑 B、大型建筑 C、工业建筑 D、农业建筑 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共分为____级。 A、燃烧性能 B、耐火极限 C、四 D、五 5、建筑工程设计包括_________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A、建筑设计 B、环境设计 C、结构设计 D、设备设计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房屋抗震设防的重点应在7、8、9度地区。 正确错误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为高高层建筑。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正确错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正确错误 A B C D 、为了遮挡视线,在厕所前部宜设深度不小于的________。 A B C D 、一般公共建筑中楼梯的数量不少于_________个。 A B C D 、为保证室内采光的要求,一般双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______。 A B C D 、高度超过多少米的高层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能防烟火侵袭的封闭形式_______。 A B C D

房屋建筑学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建筑是_建筑物__与___构筑物__的总称。 2、常见的三种建筑尺寸是___标志尺寸、构造尺寸_和__ 实际尺寸_。 3、墙体按施工方式不同,有块材墙、板筑墙和板材墙。 4、木门窗的安装方法有立口和塞口两种。 5、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分为___梁板式楼板_ 、__无梁楼板_ 和___板式楼板。 6、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结构形式有_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_两种形式。 7、平屋顶的排水找坡可由材料找坡与结构找坡两种方法形成。 8、常见的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 _和_防震缝__。 9、伸缩缝的内部构造有平缝、错口缝、企口缝三种。 10、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用M表示。 11、标准砖的尺寸是240mm?115mm?53mm。 12、在砖墙的组砌中,把砖的长方向垂直于墙面砌筑的砖叫__丁砖_,把砖的长度平行于墙面砌筑的砖叫_顺砖_。 13、基础按照构造形式可分为__条形基础__ 、__独立基础_ 和__联合基础_等。 14.平开木窗有门窗框、门窗扇、五金配件等组成。 15.建筑模数的数值为300mm。 16.在砖墙的组砌中,要求_错缝搭接_,并避免通缝的产生。 17.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景下部位的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18、楼梯一般有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和楼梯护栏_三部分组成。 19、墙体按所在位置不同分为外墙和内墙。 20、饰面装修基层分为实体基础和骨架基础。 21.现浇钢筋混凝土正梁式楼梯按梁的数量和位置分为正梁式、反梁式和_单梁式_三种。 22.屋顶的排水方式有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 23.在开启的状态下能挡雨的窗是悬窗。 24.顶棚按构造形式分为_直接式_和_吊顶式_。 25、地坪层主要是有_素土层_、_垫层_和_面层_三个层次构成。 26、墙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把楼梯分为_平台_和_踏步板_两个构件。 27.现浇钢筋混凝楼板按照受力特点分为板式楼板_、梁式楼板_和_无梁式楼板_三种 28.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_埋深_,但最小埋深应不小于_500_mm。 29.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_水平方防潮层,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_垂直防潮层_。 30.吊顶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_龙骨架_、_面层_和饰面材料__。 31.窗框的安装方法有_分离安装_和_成品安装_两种。 32.平屋顶泛水构造中,泛水高度应为_≥250_mm。 33.民用建筑物按规模与数量分为_大量性建筑_和_大型性建筑_。 34.窗与窗之间或窗与门之间的墙称为_窗间墙_,窗台下面的墙称为_窗下墙_。 35.根据土层的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地基可分为_人工地基_和_天然地基_。 36、地下室根据埋入地下深度的不同分为_全地下室_ 和_半地下室_。 3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按其受力和传力情况分为板式、梁板式和_无梁式三种。 38.民用建筑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分为_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_。 39.《建筑统一模数》制中规定采用_100mm_作为基本模数值。 40.低层、多层住宅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_1050_mm。 41、非刚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_钢筋混泥土_基础。 42、门窗过梁的主要形式有_砖拱过梁_、_钢筋砖过梁_和_钢筋砼过梁_。 43、应用最广泛的预制装配式楼板为预制空心板。 44、泛水是指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面交接处的_防水处理__。

房屋建筑学章节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要求: 本章主要涉及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和建筑方针;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建筑模数与模数制度概念。其次应理解建筑设计的依据和要求,对建筑的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可作一般性了解。 二、重点、难点分析: 1 、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2 、建筑的构成要素; 3 、建筑的分类; 4 、建筑的分级; 5 、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 6 、建筑工程设计的程序; 7 、建筑设计的依据。 三、单元测试 1.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坚固、适用和美观。 2.古希腊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柱式上,有代表性的柱式有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柱式。 3.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民用、工业和农业等。 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共分为4级。 5.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设备设计、结构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6.地震烈度一般划分为12度,烈度在6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一般可不考虑抗震措施。 7.《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M表示,数值为100mm。 8.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房屋抗震设防的重点应在6、 7、8、9度地区。 9.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为超高层建筑。 10.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9为高层。 11.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1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①建筑功能②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③建筑形象④建筑的经济性 12.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3属于建筑物。

房屋建筑学六章(屋顶)

第六章屋顶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屋顶按采用材料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和。 2.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防水层耐用年限、防水层选用材料和设防要求,将屋面防水分为级。 3.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有、和三种。 4.平屋顶排水坡度的形式方法有和两种。 5.屋顶排水方式分为和两大类。 6.平屋顶泛水构造中,泛水高度应为。 7.在平屋顶卷材防水构造中,当屋顶坡度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贴;当屋顶坡度或屋面受震动时,卷材可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当屋顶坡度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 8.选择有组织排水时,每根雨水管可排除大约m2的屋面雨水,其间距控制在m 之内。 9.平屋顶的保温材料有、和三种类型。 10.平屋顶保温层的做法有和两种方法。 11.屋面泛水应有足够的高度,最小为mm。 12.坡屋顶的承重结构有、和三种。 13.坡屋顶的平瓦屋面的纵墙檐口根据造型要求可做成和两种。 14.平屋顶的隔热通常有、、和等处理方法。 15.天沟的净宽应不小于,沟底纵坡坡度范围一般为,天沟上口与分水线的距离应不小于。 16.平屋顶材料找坡的坡度宜为,找坡层的最薄处不小于厚。 17.平屋顶结构找坡的坡度宜为。 18.平屋顶屋面宽度大于时,宜采用双坡排水。 19.不上人屋面须设屋面检修孔,检修孔四周的孔壁须上翻出屋面,其高度一般为㎜。 20.刚性防水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其厚度宜不小于㎜,双向配置直径㎜钢筋,间距为㎜的双向钢筋网片。

(二)选择题 1.屋顶的坡度形成中,材料找坡是指来形成。 ①利用预制板的搁置②选用轻质材料找坡 ③利用油毡的厚度④利用结构层 2.当采用檐沟外排水时,沟底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排水坡度一般应不小于。 ①1%②0.5% ③1.5%④2% 3.平屋顶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沿屋脊方向铺设。 ①平行②垂直 ③300 ④450 4.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的防水层应采用不低于级的细石混凝土整体现浇。 ①C15 ②C20 ③C25 ④C30 5.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中,为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常在防水层与结构之间设置。 ①隔蒸汽层②隔离层 ③隔热层④隔声层 6.平瓦屋面挑檐口构造中,当采用屋面板挑檐时,出挑长度不宜大于 mm。 ①200 ②300 ③400 ④150 7.平屋顶的排水坡度一般不超过5%,最常用的坡度为。 ①5%②1% ③4%④2%~3% 8.坡屋顶多用斜率法来表示坡度,平屋顶常用来表示。 ①百分比法②角度法 ③斜率法④角度法、百分比法 9.平屋顶坡度的形成方式有。 ①纵墙起坡、山墙起坡②山墙起坡 ③材料找坡、结构找坡④结构找坡

房屋建筑学习题集答案

第4章楼地层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楼板按其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砖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等。2.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式不同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 4.楼地面的构造根据面层所用的材料可分为:_整体类地面_、__板块类地面 _、_卷材类地面_ _、 __涂料类地面__四大类。 5.木地面的构造方式有空铺式、实铺式和粘贴式三种。 6.顶棚按其构造方式不同有直接式顶棚和悬吊式顶棚两大类。 7.阳台按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凹阳台、凸阳台、半凹半挑阳台和转角阳台等。8.吊顶棚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吊筋、龙骨和面层。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 1.现浇水磨石地面常嵌固分格条(玻璃条、铜条等),其目的是 A 。 A防止面层开裂 B便于磨光 C面层不起灰 D增添美观 2. B 施工方便,但易结露、易起尘、导热系数大。 A现浇水磨石地面 B水泥地面 C木地面 D预制水磨石地面 3.吊顶的吊筋是连接 A 的承重构件。 A搁栅和屋面板或楼板等 B主搁栅与次搁栅 C搁栅与面层 D面层与面层 4.商店、仓库及书库等荷载较大的建筑,一般宜布置成 D 楼板。 A 板式 B 梁板式 C 井式 D 无梁 5.水磨石地面面层材料应为 D 水泥石子浆。 A 1:1.5 B 1:2 C 1:3 D ①或② 6.楼板层的隔声构造措施不正确的是 D A 楼面上铺设地毯 B 设置矿棉毡垫层 C 做楼板吊顶处理 D 设置混凝土垫层 7.楼板层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D A 楼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可不考虑变形问题 B 槽形板上不可打洞 C 空心板保温隔热效果好,且可打洞,故常采用 D 采用花篮梁可适当提高室内净空高度。 8.楼板层通常由 D 组成。 A 面层、楼板、地坪 B 面层、楼板、顶棚 C 支撑、楼板、顶棚 D 垫层、梁、楼板 9.现浇肋梁楼板由 C 现浇而成。 A 混凝土、砂浆、钢筋 B 柱、次梁、主梁 C 板、次梁、主梁 D 砂浆、次梁、主梁 10.根据受力状况的不同,现浇肋梁楼板可分为 B 。 A 单向板肋梁楼板、多向板肋梁楼板 B 单向板肋梁楼板、双向板肋梁楼板 C 双向板肋梁楼板、三向板肋梁楼板 D 有梁楼板、无梁楼板 11.地坪层由 A 构成。 A 面层;垫层;素土夯实层 B 面层;找平层;素土夯实层 C 面层;垫层;结合层 D 结构层;垫层;素土夯实层 12.地面按其材料和做法可分为 C 。 A 水磨石地面;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 B 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泥地面 C 整体地面;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 D 刚性地面;柔性地面 13.下面属整体地面的是 D 。 A 釉面地砖地面;抛光砖地面 B 抛光砖地面;水磨石地面 C 水泥砂浆地面;抛光砖地面 D 水泥砂浆地面;水磨石地面 14.下面属块料地面的是 C 。 A 粘土砖地面;水磨石地面确 B 抛光砖地面;水磨石地面 C 马赛克地面;抛光砖地面 D 水泥砂浆地面;耐磨砖地面 15.阳台按使用要求不同可分为 B 。 A 凹阳台,凸阳台 B 生活阳台,服务阳台

房屋建筑学_课后复习题答案

《房屋建筑学》每章节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1 民用建筑设计 ①建筑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构筑物。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分别为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什么叫做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低层、多层、高层建筑按什么界限进行划分? 答:大量性建筑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学校、住宅、商店、医院等,修建的数量很大,故称之为大量性建筑。 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火车站、大型展览馆等,因规模巨大而修建数量很有限,对所在地区获国家具有代表性,故称之为大型性建筑。 民用建筑按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③什么叫做构件的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耐久等级又如何划分? 答:耐火等级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时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分级确定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样分为四级,分级的依据是主体机构确定的耐久年限。 ④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而制定出来的。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定为100m,符号为M,即1M=100mm。整个建筑物或其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都应该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扩大模数的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 (2)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和6M,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和600mm。 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值,其基数为1/10M、1/5M、1/2M等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 模数数列的幅度及适用范围如下: (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主要适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2)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36M。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3)水平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3M为3~75M;6M为6~96M;12M为12~120M;15M为15~120M;30M为30~360M;60M为60~360M,必要时幅度不限。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 (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5)分模数数列的幅度:1/10M为(1/10~2M);1/5M为(1/5~4)

房屋建筑学第八章习题

第八章练习题 1、楼板层通常由( 面层),(楼板),( 顶棚)组成. 2、楼板层通常由( ABC )组成. A.面层 C.顶棚 B.楼板 D.垫层 3、楼板层通常由( B )组成. A.面层;楼板;地坪. C.支撑;楼板;顶棚. B.面层;楼板;顶棚. D.垫层;梁;楼板. 4、楼板层通常由面层、楼板、顶棚组成.(Y) 5、简述楼板层的组成?答:面层;楼板;顶棚. 6、楼板层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的(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 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等方面的要求),(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 等多方面的要求. 7、简述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8、噪声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两种. 9、噪声的传播途径只有空气传声一种. 10、简述防固体传声的措施? 答:1.在楼板面铺设弹性面层. 2.设置弹性垫层,形成浮筑式楼板. 3.在楼板下设置吊顶棚. 11、画简图表示浮筑式楼板. 12、画简图表示楼板层的组成. 13、根据构造的不同,顶棚可分为抹灰顶棚,( 粘贴类顶棚),( 吊顶棚)三种. 14、噪声的传播途径有:(BC) A.撞击传声 B.固体传声 C.空气传声 D.漫反射传声。 15、噪声的传播途径有:(C) A.撞击传声,固体传声。 C.空气传声,固体传声。 B.撞击传声,固体传声。 D.空气传声,漫反射传声。 16、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楼板分为木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楼板)。 17、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简述楼板的分类?(木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钢楼板。) 18、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楼板可分为:(ABD) A.木楼板 B.钢筋混凝土楼板 C.肋梁楼板 D.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E.空心板 19、简述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做法? 答:用截面为凹凸形的压型钢板与现浇混凝土面层组合形成整体性 很强的一种楼板结构。压型钢板的作用既为面层混凝土的模板,又 起结构作用,从而加强楼板的侧向刚度和竖向刚度,使结构跨度加 大,梁的数量减少,楼板的自重减轻,加快施工速度。 20、根据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 (装配整体式)。 21、根据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ACD) A.现浇式 C.装配式 B.板式 D.装配整体式 E.梁板式。 22、根据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Y) 23、根据施工方法不同,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分类?

房屋建筑学第1阶段-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房屋建筑学》第一篇第一章至第一篇第四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建筑工程设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3、《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________表示,数值为_________。 4、民用建筑中房间的面积一般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5、为满足采光要求,一般单侧采光的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________倍,双侧采光的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________倍。 6、浴室、盥洗室与厕所布置在一起时,通称为________。 7、厨房的平面布置形式有单排、双排、________、________几种。 8、交通联系部分按交通联系的性质和方向不同有________、________和交通枢纽。 9、民用建筑中常采用的平面组合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式等。 10、窗台高度一般常取_________,为了遮挡视线,浴室、厕所的窗台高度可取_________。 11、在民用建筑中,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为_________。 12、形式美的根本规律是多样统一,即_________、_________。 13、建筑立面的虚实关系通常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建筑是指()的总称。 A:建筑物 B:构筑物 C:建筑物,构筑物 D:建造物,构造物 2、判断建筑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的具体条件有()。①构件是否失去支持能力②构件是否被破坏③构件是否失去完整性④构件是否失去隔火作用⑤构件是否燃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3、初步设计的具体图纸和文件有()。①设计总说明②建筑总平面图③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④工程概算书⑤建筑构造详图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4、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剖面形式是()。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2、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依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等级。 3、不燃烧体:砖、石、混凝土等天然或人工的无机矿物材料和金属材料。 难燃烧体:沥青混凝土、水泥石棉板、板条抹灰。 燃烧体:木材等。 4、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5、设计任务的必要条件:主管部门的批文、城建部门的批文、设计任务书。 6、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7、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8、建筑模数: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9、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其符号为M,一般是3M。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1、功能空间: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2、房间是组成建筑物的最基本单位。 3、一个房间的面积由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和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4、矩形教室的优点:便于家具布置、房间平面利用率较高。结构简单,施

工方便,且便于构件统一,有利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 5、《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9m;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6、楼梯的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角楼梯。 7、楼梯间的形式:开敞式、封闭式、防烟楼梯间。 8、建筑平面组合形式: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混合式组合。 9、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L=H/tanh L-----日照间距 H-----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 h-----当地冬至日或大寒日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1/tanh-----日照间距系数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1、C值:视线升高值 C值与人眼睛到头顶的高度及视觉标准有关,一般为120mm。 2、房间的净高:室内地面到吊顶或楼板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楼板或屋盖的下悬构件影响有效使用空间时,房间的净高应是室内楼地面到结构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房间的净高不宜小于2.20m。 第四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1、符合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

《房屋建筑学》试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采用防水砂浆做建筑物水平防潮层不适于。 A.地基潮气大的建筑 B.地基会产生变形的建筑 C.地基埋深过大的建筑 D.地基埋深小的建筑 2.屋面泛水是指屋顶上所有防水层的铺设沿突出屋面部分的。A.沿口 B.女儿墙 C.变形缝 D.垂直面 3.常用的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压实法 B.换土法 C.桩基 D.筏形基础 4.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医院、办公楼、中小学 B.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C.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 D.医院、展览馆、图书馆 5.当门窗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其过梁可选用。 A.平拱砖过梁 B.弧拱砖过梁 C.钢筋砖过梁 D.钢筋混凝土过梁6.倒铺屋面,其保温材料为。 A.珍珠岩 B.蛭石 C.膨胀珍珠岩 D.聚氨脂发泡材料7.低层、多层住宅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mm. A.900 B.1000 C.1050 D.1100 8.对有保温要求的墙体,需提高其构件的。 A.热阻 B.厚度 C.密实性 D.材料导热系数 9.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建筑设计一般采用设计阶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要求确定的。 A.使用功能 B.物质技术 C.经济条件 D.空间艺术效果 11.刚性屋面的浮筑层可用的材料为。 A.水泥砂浆 B.石灰砂浆 C.细石混凝土 D.防水砂浆 12.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是。 A.使墙角挺直 B.加快施工速度 C.增强建筑物的刚度 D.可按框架结构考虑 13.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有深基础、浅基础和不埋基础之分。当基础埋置深度大于多少时称为深基础。 A.0.5m B.2.0m C.4.0m D.5.0m 14.管线穿越楼板时,何种管线需加套管。 A.下水管 B.自来水管 C.电讯管 D.暖气管 15.基本模数的数值为。 A.600mm B.300mm C.100mm D.50mm 16.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建筑功能 B.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 C.建筑形象 D.建筑的经济性1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对比 B.均衡 C.统一 D.韵律 18.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属于建筑物。 A.住宅、堤坝等 B.学校、电塔等 C.工厂、水塔 D.工厂、展览馆等

房屋建筑学第一二章练习题

房屋建筑学第一、二章练习题 1、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建筑物由(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部分组成。 2、建筑物的使用部分是指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3、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 4、从主要使用房间的功能使用要求来分类,有(生活用)房间、(工作学习用)房间和(公共活动用)房间。 5、从主要使用房间的功能使用要求来分类,有(A、B、C、E)。 A、生活用房间 B、工作用房间 C、学习用房间 D、社会活动用 E、公共活动用 6、商场营业厅、剧院、学校中的教室、电影院的观众厅是公共活动用房。F 7、生活、工作和学习用房间要求安静,少干扰,并且有良好的朝向。T 8、对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是什么? 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9、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有(A、B、C、D )。 A、房间内部活动特点 B、使用人数的多少 C、家具设备的数量 D、家具的布置方式 E、结构布置形式 10、影响主要使用房间面积的主要因素是:(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家具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式等。 11、房间内部的面积根据它的使用特点,可分为(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交通)面积和人们的(使用活动)面积。 12、房间内部的使用面积根据它的使用特点,可分为(A、B、C )。 A、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B、使用活动面积 C、交通面积 D、结构所占面积 E、管道井所占面积 13、中小学教室常采用矩形、方形和六角形平面。T 14、一般功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的原因是什么? 矩形平面体型简单,便于家具和设备布置,能充分利用室内面积,有较大灵活性;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组合。 15、房间形状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哪几方面因素? 在具体设计中,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房间形状。 16、房间形状的确定主要取决( A、B、C、D、E )等几方面因素? A、使用要求 B、结构形式 C、结构布置 D、经济条件 E、美观 17、房间平面尺寸的确定应从哪几方面考虑? 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满足视听要求;良好的天然采光;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18、教室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2)m,以保证垂直视角大于(45)度。 19、教室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D)m,以保证垂直视角大于()度。 A、2;15 B、1.5;45 C、2;30 D、2;45 20、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距黑板过远,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 )m。 21、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距黑板过远,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B )。 A、8m B、8.5m C、9m D、9.5m 22、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及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大于等于(D)度。 A、10 B、15 C、20 D、30 23、试绘出某教室平面布置,标出头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最后一排距黑板的距离、水平视角。 24、为保证室内采光的要求,一般单侧采光时房间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时增大两倍。F 25、为保证室内采光的要求,一般单侧采光时房间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 )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时增大( 1 )倍。 26、绘图说明单侧采光与双侧采光两种采光方式各自对房间进深的影响。 27、房间的开间和进深一般以100mm为模数。F 28、房间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人体尺寸)、(通过的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 29、房间中门的最小宽度是如何确定的?房间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人体尺寸、通过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

《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等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6墙体与基础 ⑴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答: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得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根据墙体与门窗位置的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 ⑵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答:结构布置方式主要指承重结构的布置。砖混结构的墙体承重方案主要有四种: ①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横墙组成。楼面荷载依次通过 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由于横墙起主要承重作用且间距较密,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但是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纵墙只承受自身的重量,主要起围护、隔断和联系的作用,因此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这一布置方式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面积不大,墙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住宅、宿舍、旅馆等。 ②纵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长度方向的纵墙承受楼板或屋面板荷载。楼 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其特点是内外纵墙起主要承重作用,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建筑物的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为抵抗横向水平力,应适当设置承重横墙,与楼板一起形成纵墙的侧向支撑,以保证房间空间刚度及整体性的要求。此方案空间划分较灵活,适用于空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的空间、墙位置在同层上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如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但对在纵墙上开门窗的限制较大。相对横墙承重体系来说,纵墙承重体系楼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 ③双向承重体系:即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混合组成。双向承 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国内几次大地震后的震害调查表明在砖混结构多层建筑物中,双向承重体系的抗震能力比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都好。此方案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适用于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医院、实验楼等。 ④局部框架体系: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如商店、综合楼等,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为 墙承重。楼板自重及活荷载传给梁、柱或墙。房屋的刚度主要由框架保证,因此水泥及钢材用量较多。 ⑶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有哪些措施? 答: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一般有三种措施: 第一,增加外墙厚度,使传热过程延缓,达到保温目的。但是墙体加厚,会增加结构自重、多用墙体材料、占用建筑面积、使有效空间缩小等。 第二,选用空隙率高、密度轻的材料做外墙,如加气混凝土等。这些材料导热系数小,保温效果好,但是强度不高,不能承受较大的荷载,一般做框架填充墙等。 第三,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解决保温和承重双重问题。 ⑷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答:①保温与隔热要求 1)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2)防止外墙出现凝结水 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房屋建筑学全部作业

房屋建筑学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 1.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楼板可分为(A )。 A:木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B: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空心板C:肋梁楼板、空心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D: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木楼板、空心板 2.多层厂房采用( B )平面布置对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更为有利。 A:内廊式B:统间式C:混合式D:套间式 3.在初步设计阶段,可根据( C )来估算厂房采光口面积。 A:造型要求B:建筑模数C:窗地面积比D:立面效果 4. 无障碍设计对坡道坡度的要求是不大于( C )。 A:1/20 B:1/16 C:1/12 D:1/10 5. 下列哪种构造层次不属于不保温屋面(C )。 A:结构层B:找平层C:隔汽层D:保护层 6. 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 B )以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应响等。 A:最高水位200mm B:最低水位200mm C:最低水位500mm D: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 7. 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楼板和吊顶的耐火极限应满足( B )。 A:1.50h, 0.25h B:1.00h, 0.25h C:1.50h, 0.15h D:1.00h, 0.15h 8. 墙脚采用( D )等材料,可不设防潮层。①粘土砖②砌块③条石④混凝土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 9. 普通粘土砖的规格为( B )。 A:240mm×120mm×60mm B:240mm×115mm×53mm C:240mm×110mm×55mm D:240mm×115mm×55mm 10. 影响建筑构造的外界环境因素有( D )。 A:外力作用、人为因素、地表影响B:外力作用、气候条件、地表影响 C:火灾的影响、人为因素、气候条件D:外力作用、人为因素、气候条件 11. 在需要人工照明与机械通风的厂房中,采用(D )式柱网则较为合适。 A:内廊式柱网B:等跨式柱网C:对称不等跨柱网D:大跨度式柱网 12. 多层厂房的柱网采用(A )式柱网有利于车间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A:内廊式柱网B:等跨式柱网C:对称不等跨柱网D:大跨度式柱网 13. 下列哪种建筑的屋面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C )。 A:高度较低的简单建筑B:积灰多的屋面C:有腐蚀介质的屋面D:降雨量较大地区的屋面

《房屋建筑学》第6章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第6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尺度所研究的是哪三个之间在度量上的比较关系()A ①建筑物整体②建筑物局部③人体④形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哪种不是体型设计中常采取的几种连接方式()D A.直接连接 B.咬接 C.以走廊或者连接体相连 D.铰接 3、窗台和栏杆的高度一般为()B A.800-900mm B.900-1000mm C.800-1000mm D.900-1100mm 4、以实为主,常用于哪些建筑()C A.剧院门厅 B.商店 C.纪念性建筑 D.车站 5、根据纹理结构的不同组合会有哪几种典型的质地效果()D ①粗而无光②细而光③粗而光④细而无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 1、体型设计中常采用的连接方式有哪些(ABD) A.直接连接 B.咬接 C.铰接 D.以走廊或者连接体相连 2、建筑外立面常出现的凸部分有(ABC) A.阳台 B.挑檐 C.雨篷 D.门洞 3、哪些建筑外部体型和立面设计着重研究建筑物的前提(ABD) A.体量大小 B.体型组合 C.设计原则 D.立面及细节处理 4、什么是整个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AC) A.建筑体型 B.建筑形体 C.立面设计 D.立面模型 5、体型反映了建筑物总体的哪些(ABC) A.体量大小 B.组合方式 C.比例尺度 D.功能特点 三、填空题 1、门窗高度为。2000~2400mm 2、踏步高度。150~175mm 3、对称的体型具有明确的。中轴线 4、材料质感的处理包括哪两个方面、。 本身特性、人工创造的某种特殊质感 5、建筑中的比例主要指形体本身、、在度量上的一种比较关系。 形体之间、体部与整体之间 四、问答题 1、建筑物体型和立面设计要求有哪些? 答:反应建筑的性格特征、考虑物质条件的特点、适应环境和建筑群体规划要求建筑本身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掌握建筑标准、考虑经济条件。 2、建筑构图原理要点主体是什么? 答:既是统一与变化,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以此为主要内容) 3、对称的建筑有哪些特点或优点? 答:绝对均衡。它以中轴线为中心,并加以重点强调,两侧对称容易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给人以端庄、雄伟、严肃的感觉。

房屋建筑学复习题及答案(精华版)

《房屋建筑学》考试大纲 (一)民用建筑设计 考试要求: 1.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的程序、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设计的依据。 2.掌握建筑的含义、建筑的构成要素、民用建筑的分类、建筑的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建筑模数的概念。 (二)建筑平面设计 考试内容: 平面设计的内容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主要使用房间面积、形状、尺寸的确定,门窗的设置辅助使用房间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交通联系部分的分类及其设计方法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因素、平面组合形式、平面组合与总平面的关系建筑物组成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防火分区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考试要求: 1.了解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因素。2.掌握建筑物房间面积、形状、尺寸确定方法,门窗大小及位置确定,掌握建筑物平面组合方法。 3.理解建筑物组成构件的耐火极限概念,学会建筑物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设计。 (三)建筑剖面设计 考试内容: 影响房间剖面形状的因素房间净高和层高的概念影响建筑物高度的因素窗台高度室内外地面高差影响房屋层数的因素建筑空间组合的方法建筑空间的利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影响房间剖面形状的因素、影响建筑物高度的因素、影响房屋层数的因素。2.掌握房间净高和层高的概念、窗台高度、室内外地面高差。 3.掌握建筑空间组合的方法并能运用于具体建筑物设计。 (四)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考试内容: 影响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体型的分类和组合方法立面设计中整体与细部的处理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影响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建筑体型的分类。 2.掌握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体型的组合方法,立面设计中整体与细部的 处理方法。 (五)建筑构造概论 考试内容: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考试要求: 1.识记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 2.掌握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六)墙体与基础 考试内容: 墙体类型墙体的设计要求砖墙的组砌方式砖墙的尺度砖墙的细部构造变形缝的概念墙体变形缝构造砌块的类型与规格砌块墙的组砌与构造特点隔墙构造墙面装修的种类抹灰类墙面装修特殊部位的墙

房屋建筑学课后答案12章

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民用建筑设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念 1-1建筑的含义是什么? 答: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 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建筑物, 不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构筑物 1-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构成建造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现象。 1-3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和层数各如何分类? 建筑物按使用性质通常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三大类。 按层数分类:1住宅建筑:(1)低层住宅(1~3层)。 (2)多层住宅(4~6层) (3)中高层住宅(7~9层) (4)高层住宅(≥10层) 2其他民用建筑:(1)单层建筑(建筑层数为1层的) (2)多层建筑(指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一般为2~6层)(3)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 (4)超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 1-4如何划分建筑物的耐久等级和耐火等级?何为耐火极限? 答: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分级确定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建的耐火极 限和燃烧性能。 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样分为四级,分级的依据是主体机构确定的耐久年限。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材料、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 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以h表示。 1-5两阶段设计与三阶段设计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两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三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两阶段设计适用一般的建筑工程,三阶段设计适用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 工程。 1-6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有:一、人体和家具设备所需的空间尺度。 二、自然条件、气象资料、地形、地质及地震资料、水文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