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使用维护说明书

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使用维护说明书
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使用维护说明书

编号

密级

版本

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

使用维护说明书

江苏星宇芯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 (1)

2技术特征 (2)

2.1 功能特点 (2)

2.2技术指标规范 (2)

2.3应用注意事项 (3)

3接口规范 (4)

3.1 信号连接器类型及定义 (4)

3.2 SIM卡接口 (4)

3.3 软件接口 (5)

4标准配件 (5)

5设备安装 (5)

5.1 北斗SIM卡安装 (5)

5.1.1 主卡安装 (5)

5.1.2 副卡安装 (8)

5.2 整机安装 (9)

5.3 设备安装要求 (11)

6结构尺寸 (12)

7变更记录 (13)

1概述

图1-1 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实物图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是江苏星宇芯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针对需要高频度通信的用户开发的一款终端设备。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内部集成了北斗多频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多卡阵列以及主控板,可实现高频度短报文通信和RNSS导航定位等功能。

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体积小、功耗低,连接简单、操作方便。终端内部最大支持17张北斗卡,其中一张为主卡,用于接收信息,也可以用于发送信息,其余16张为副卡,只用于发

送信息。终端内部通过MCU合理调度可以实现高频度的数据传输,非常适合用于北斗运营平台、电力远程抄表服务中心、救援服务中心等领域。

2技术特征

2.1 功能特点

全天候的双向短报文通信和导航定位功能;

支持BDS/GPS双模工作,保证导航定位更加稳定;

支持1张主卡用于接收和发射,16张副卡只用于发射;

智能识别卡的频度,动态调度空闲SIM卡,短时间内批量传输信息;

天线和主机一体化设计,提高灵敏度和辐射功率,增加了散热效率,提高了可靠性;

采用防水设计IP67,可在室外可靠工作;

2.2技术指标规范

表2-1 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主要性能指标

2.3应用注意事项

由于北斗系统的工作方式的限制,在高频度发射的应用场景下,建议客户仅使用该终端作为发射通道使用,另外选一款

普通北斗数传终端作为接收通道使用;

设备的发射间隔设置需大于3秒;

设备需安装在空旷无遮挡的地方;

当设备安装的17张北斗卡等级不一样时,每张卡的通信内容长度会不同,请在填写通信内容时按照低等级卡能处理的

字节数进行处理。

3接口规范

3.1 信号连接器类型及定义

表3-1信号连接器规格

表3-2信号连接器接口定义

3.2 SIM卡接口

用户机要正常使用,必须插入北斗专用的SIM卡。

SIM卡主要参数:

卡号:用户卡的唯一识别号码;

入站频度:用户机在两次发送的最小时间间隔,单位秒;

最大发送电文BIT数:用户机能够一次发送的最大信息BIT 数。

ZB2110-16K型北斗高速型数传终端最多可以支持17张SIM 卡,其中一张为主卡,其SIM卡号即为该台数传终端的接收地址,

所以必须安装;另外,终端还支持副卡阵列用于发射,副卡阵列最多可支持16张北斗SIM卡,副卡只参与发射,不能用于接收。

3.3 软件接口

软件接口参见《江苏星宇芯联多卡终端设备数据接口协议规范(基本版指令集)V1.06》。

4标准配件

5设备安装

5.1 北斗SIM卡安装

5.1.1 主卡安装

将终端主机倒立放置,用内六角扳手拆掉图5.1中所示的8颗内六角螺钉(图中箭头所指),打开终端上盖。

将终端上盖打开,如图5.2所示

如图5.3所示,用细长形工具按压卡座黄色按钮,待卡托

弹出后将其取出。

图5.3 主SIM卡位置示意图

将SIM卡放在卡托中(注意方向),如图5.4所示。

图5.4 主SIM卡安装示意图

将装有SIM卡的卡托放入设备的卡座中,卡芯向下,如图5.5所示,将卡托推入卡座中。

图5.5 主卡安装示意图

5.1.2 副卡安装

副卡卡座采用上下双层的双卡卡座,16个卡座分布在结构件的两侧,并分别配有挡卡条来保护SIM不会在使用

中被震出卡槽。挡卡条如图5.6所示。

图5.6 挡卡条示意图

拆开图5.6所示挡卡条终检的两颗螺钉,会看到每个挡卡

条后面都有四个卡孔,该设计中每个卡孔可插两张SIM

卡。按照结构的丝印数字顺序,依次插入SIM卡,切勿

颠倒插入顺序。卡的方向和插入方式如图5.7所示。

图 5.7 副卡安装示意图

将16张副卡全部安装完毕后,将挡卡条重新安装好

5.2 整机安装

将图5.8所示防水胶圈放置平整,放好上盖,然后将5.1.1中拆掉的内六角螺钉重新均匀拧紧。

图5.8 防水胶圈示意图

标准电缆长度为10m ,电缆的一头为12芯的航空插头,与主机对接,另外一头为电源线(红黑鳄鱼夹,红色接正极,黑色接负极)与串口线(DB9母头,RS232电平); 将电缆的航空插头一端穿过固定杆,如图5.9所示。

图5.9

电缆线连接到主机时请先将电缆插座的标志和用户机插头的标志对齐后插到底部,并将其拧紧,如图5.10所示;

图5.10 航空头连接示意图

将固定杆与用户机拧紧,此时完成了终端的组装,如图

5.11所示。

图5.11 组装成品示意图

5.3 设备安装要求

使用时需用喉箍将组装好的终端牢牢地绑定到固定物上;

请确保用户机圆形天线端朝上,并安装牢固;

确认是否有东西会遮挡用户机,如果用户机被遮挡请及时清理,否则将使用户机性能变差或失效。

用户机未连接电缆时,必须给电源接口装上密封套。

6结构尺寸

如有其他未尽事项,可以和相关技术人员联系。

7变更记录

基于单片机的北斗定位显示终端设计

第1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环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GSNS)即能够实现全宇宙范围内实时高精准的目标定位以及路线导航。该系统可以堪称国家高科技发展产物,GSNS是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象征,不仅能够监控领土的各项数据,从而达到安全保障,而且能够推动人类物质精神文明前进的步伐。 尽人皆知,自从二十世纪中后期至今,西方巨头以欧美为代表,特别是美苏的发达国家,这可谓航天卫星领域的领头羊,他们纷纷意识到外太空的资源十分重要,不约而同,逐步展开发射高领域导航卫星的任务。为了与发达国家相媲美,更重要的是拥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我们是不屈不挠的民族,果断不甘落后,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便独立建设卫星导航系统,其名为北斗。 可喜可贺的是,在2003年中,我国已将三颗北斗成功发射到外太空,与此同时,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不断完善,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基本能够实现全天任意时刻卫星导航通信,可以达到实时无死角。这一伟大成果,是我国成为世上第三个拥有完善卫星导航的国家,弥补了定位导航领域的空白[1],即使这样与美苏相比仍 然有一定的差距,要戒骄戒躁不断学习与完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市面上的环球卫星导航已出现了不少种类,首先西方巨头美国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最为著名,其次就是亚洲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两者各有各的特色,不易从局面上分清哪款更优,在此期间欧洲也奋发图强开始针对“伽利略”(Galileo)这一系统展开研究,不久就会有所成果。 95年的四月份,美国成功实现了GPS系统的完全组网运行。从整体来看,所谓的GPS分别由二十四颗小卫星构架而成,并且其均匀等距排布在6个类圆形的轨道,不难得出结论,每个类圆形轨道都有4颗。其中GPS系统的信号接收由一个主控站与五个监控站协同完成。具体运行过程中,在某一特定时刻节点上,能够准确得到4种卫星信号的传送时间间隔,即可实现三维坐标性质的实时定位情况。目前所看,正是第二代GPS卫星导航系统,其突出特点引入了星钟、星链以及自控导航等,这将导致其实用性大幅上升。 95年末,GLONASS导航在俄罗斯本土诞生,不过当时受限于美方的恶性抵

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产品说明书

保定市贝尔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 Q/BEH001-2013 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 保定市贝尔电子有限公司

声明 本说明书可能包含技术上不准确的地方或印刷错误。本说明书的内容将做不定期的更新,恕不另行通知;更新的内容将会在本说明书的新版本中加入。我们随时会改进或更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产品或程序。若存在说明书中对产品的描述与实物不符,一律以实物为准。 警告 ●将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放置在足够通风的空间。 ●使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工作在技术指标允许的温度及湿度范围内,请不要在北斗 /GPS定位通信终端放置盛液体的容器,比如花瓶等。 ●设备电路板上的灰尘在受潮后会引起短路,在安装设备时,请尽量做好防尘、防潮工作。 ●请选择SD卡生产厂商推荐的、适合设备工作要求的SD卡,以满足长时间、大数据量的 读写要求,同时请从正式渠道购买,以保证SD卡的品质。 ●禁止带电打开机盖;禁止带电插拔外设接口。

目录 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 (1) 声明 (2) 警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概述 .. (4) 1.1用途 (4) 1.2型号及其含义 (4) 1.3使用环境 (4) 1.4技术特点 (5) 1.5 产品主要功能 (5) 1.5.1压缩处理功能 (5) 1.5.2录像 (6) 1.5.3预览与回放 (6) 1.5.4报警 (6) 1.5.5用户 (6) 1.5.6网络功能 (7) 二、技术指标 (7) 三、安装指南 (8) 3.1 清点设备及其附件 (8) 3.2 硬件接口连接说明 (8) 3.2.1前面板连接说明 (8) 3.2.2后面板连接说明 (9) 3.3 J1、J2引脚定义说明 (9) 3.3.1 J1引脚定义说明 (9) 3.3.2 J2引脚接口说明 (11) 四、安装使用及维护 (11) 4.1安装SD 卡和SIM/UIM 卡 (11) 重要提示: (11) 4.2安装SD 卡 (12) 4.3安装SIM/UIM卡 (12) 4.4 ACC启动控制连接说明 (13) 4.5 ACC 接口与汽车点火开关相连 (13) 4.6设备接口及插接设备维护 (13) 五、安装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通用规范(预)要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通用规范(预) 2014.08.1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以下简称北斗测量型终端)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静态测量、后处理动态测量、RTK测量的北斗测量型终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标志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868—1995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船用无线电设备和海上导航设备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范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9391—2003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GB/T 20512 GP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

中国北斗导航终端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北斗导航终端市场调研报告

前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15年相关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4000亿元。随着“北斗”系统逐渐向民用方面转化,投资机会显现。中国预计于2012年建成北斗亚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左右建成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今明两年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建设和应用发展非常关键的两年,这两年将陆续发射多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并开始在各个领域大量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发射了13颗卫星,系统建设当前已进入密集发射组网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又要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涉及最广、技术最复杂和建设周期最长的航天基础工程。这个系统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服务,它是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经验,仅作参考,请公司同事修改补充。

前言 (1) 第一章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4) 一、军用领域 (4) 二、民用功能 (5) 三、其它应用领域参考资料 (8) 第一节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地位 (10) 一、美国GPS系统(产业链成熟,应用广泛) (10) 二、欧洲GALILEO 系统(定位精度高、还未组网完成) (11) 三、俄罗斯GLONASS 系统 (12) 四、中国北斗系统 (13) 第二节北斗导航系统发展规划 (14) 一、发展路线图 (14) 第三节北斗导航系统优势 (15) 第二章中国北斗导航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16) 第一节国内北斗导航经济环境分析 (16) 一、2012年中国北斗导航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16) 第二节中国北斗导航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一、相关标准 (18) 二、相关政策 (19) 三、标准及相关分析 (19) 第三章国内导航产业现状分析 (20) 第一节GNSS产业链分析 (20) 第四章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应用分析 (36) 第一节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运行 (36) 第二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 (36) 一、北斗导航产业链 (36) 二、北斗导航竞争态势 (37) 第五章应用重点市场—高精度GNSS市场 (38) 第六章应用重点市场—车载导航市场 (38) 第一节中国车载导航产业动态分析 (38) 一、首款3D导航GPS登陆重庆 (38) 二、GPS汽车导航进入宽屏时代 (38) 三、PND拓宽汽车导航仪市场 (39) 四、个人导航设备席卷汽车导航系统市场 (43) 第二节中国车载导航产业运行格局 (56) 一、中国汽车导航市场尚处于市场启动初期 (56) 二、GPS上下游合作模式改变 (60) 三、我国车载导航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发展 (61) 四、电子地图成车载GPS“瓶颈” (65) 五、前装和后装市场发展不均衡 (68) 第三节中国汽车导航企业运行现状 (68) 一、千家厂商混战车载定位 (68)

北斗终端与室内外定位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北斗多模行业手持终端与室内外无缝定位服务平台研制与产业化 项目申报单位(制造商):北京东方联星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联系人:柳进宇 联系电话:传真: 电子邮箱: 二○一三年二月一日 项目基本情况表

目录 一、项目研制背景 (9)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15) (1)行业对位置服务通信调度需求现状 (15) (2)卫星导航国外产业现状 (16) (2)卫星导航国内产业现状 (20) (3)室内外无缝覆盖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22) (二)项目研制意义 (25) 二、项目研制内容 (28) (一)主要研制和示范应用 (28)

(1)项目研制目标 (28) (2)项目研制内容 (29) (3)项目应用示范内容 (33) (二)主要性能指标及先进性 (35) (1)主要性能指标 (35) (2)先进性 (41) 三、项目研制方案 (44) (一)技术方案 (44) (1)北斗多模卫星导航芯片OTrack-32A技术方案 (44) (2)项目终端技术方案 (49) (3)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61) (4)多媒体协同通信调度系统技术方案.....................69(二)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 (78) (三)项目研制基础 (86) (1)研制方北京东方联星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86) (2)应用方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5) (3)项目研制相关基础 (104) (4)项目应用相关基础 (121) (四)研制进度及实施周期 (130) 四、项目投资测算 (132) (一)编制依据 (132) (二)投资规模汇总分析表 (132) (三)资金来源及使用范围 (135) (四)年度投资计划 (136) 五、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139) (一)合作模式 (115)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设计方案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方案 三、技术原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采用了多模块化、组合式优化设计,内置高性能芯片,各模块之间的接口采用标准接口,充分利用系统平台、移动通讯网络、因特网络,将汽车行驶记录仪、卫星定位、卫星导航、油耗检测功能集于一体,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GSM、GPRS、CDMA)和GPS接口,能与监控中心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移动位置的定位,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除具有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外增加了定位导航、监控跟踪、数据实时传送、油耗检测等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对车辆实时监管、调度,遇险报警远程网络监控,彻底改变了现有汽车行驶记录仪只能实地监管、事后监督的弊端;GPS/北斗2双模卫星定位模块,可以灵活配置信号处理通道工作于单GPS模式,或单北斗2模式,或GPS/北斗2混合模式;兼容目前现有的GPS单模定位,且能实现双模捕获、双模跟踪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因此,基于以上原理设计的卫星车载终端监控系统,大大超出了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具有极为光明的发展前景。 四、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 1、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系统采用成熟的高新科技,以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实现需要的功能,保证系统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领先水平。 2、通用性和安全性相结合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均留有相应的通信接口,系统的各个模块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在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安全性。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有严格的认证(司机卡身份识别)体制,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进行分级控制和限定。 3、安全可靠性 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从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考虑到非法用户及病毒入侵,数据采用纠错冗余技术)、技术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系统尽可能地采用成熟的技术、商品化的软硬件产品,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4、实用性 整个系统的操作以方使、简捷、高效为目标,多操作平台整体设计,统一操作,既充分体现快速反应的特点,又能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处理和综合管理,便于运输交通管理层及时了解各项统计信息和决策信息,便于执法部门的远程监督。 5、可扩展性 考虑到业务功能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要求系统在结构、容量、通信和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可扩充性和升级能力。 (二)设计依据 1、多样化的完备的授权模式能够满足账户和权限管理上的各种需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公安部道路交通违法信息代码

北斗车载导航终端市场分析报告

北斗车载导航终端市场分析报告 中宇华星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1月8日 目录 1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2)

1.1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地位 (2) 1.1.1美国GPS系统(产业链成熟,应用广泛) (2) 1.1.2欧洲GALILEO 系统(定位精度高、还未组网完成) (3) 1.1.3俄罗斯GLONASS 系统 (5) 1.1.4中国北斗系统 (5) 1.2北斗系统发展规划 (7) 1.3北斗系统优势 (7) 2北斗导航系统市场环境分析 (8) 2.1国内北斗导航经济环境分析 (8) 2.2国内北斗导航政策环境分析 (9) 2.2.1相关标准 (9) 2.2.2相关政策 (10) 2.2.3标准及相关分析 (10) 3国内导航产业现状分析 (11) 3.1.1北斗导航产业链 (11) 3.1.2北斗导航竞争态势 (12) 4国内车载导航市场现状分析 (13) 4.1GPS车载终端分析 (13) 4.1.1车载GPS定位监控应用 (13) 4.1.2车载GPS导航应用 (16) 4.2北斗车载终端分析 (17) 4.2.1 一体式终端 (17) 4.2.2 分体式终端 (19) 5公司车载终端发展方向 (20) 5.1 定位监控方向: (20) 5.2 纯导航方向 (20) 1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1.1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地位 1.1.1美国GPS系统(产业链成熟,应用广泛)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

称,是世界上现唯一一个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有效、持续定位导航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工程,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宣布,在保证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号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改善,利用C/A码进行单点定位的精度由100M提高到10M,这将进一步推动GPS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力、作业效率、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刺激GPS市场的增长。 1.1.2欧洲GALILEO 系统(定位精度高、还未组网完 成) Galileo卫星导航计划是由欧共体发起,并与欧洲空间局一起合作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计划。该计划将有助于新兴全球导航定位服务在交通、电信、农业或渔业等领域的发展。 2003年5月26日,Galileo卫星导航计划。Galileo卫星导航

全方位系统介绍卫星终端之北斗终端

目录 一、什么是卫星终端 (2) 二、什么是北斗终端 (2) 三、北斗终端分类 (3) 3.1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 (3) 3.1.1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优势及应用 (3) 3.2北斗导航定位终端 (4) 3.2.1北斗导航定位终端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5) 3.2.2北斗导航定位终端现状 (5) 四、北斗终端介绍 (5) 4.1北斗短报文开发一体机 (5) 4.2北斗便携终端 (6) 4.3北斗短报文船载一体机 (6) 4.4北斗短报文车载一体机 (7) 4.5卫星上网设备 (7) 4.6北斗手机 (8)

全方位系统介绍卫星终端之北斗终端一、什么是卫星终端 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用户段需要通过地面段接入移动卫星通信网络中进行移动通信。 代表用户段的通信终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手持终端或车载终端等,用户终端作用是通过安装有无线收发天线实现终端用户对通信状态的设置、获取,完成通信。对于不同频段的移动卫星通信网络,体现之一就是用户终端使用的频率不同,采用不同频段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具有不同的通信功能和设计方法。 二、什么是北斗终端 北斗终端,即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及导航的终端设备。 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及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一起,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技术要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时型终端通用规范(预) 2014.08.1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时型终端(以下简称定时型终端)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定时型终端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也是制定北斗定时产品标准、检验产品质量和产品应用选型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标志 ?GB/T 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20512 GP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技术要求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北斗定时型终端 BeiDou timing terminal 基于北斗系统授时功能,可以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完成解算、测量、时间修正并复现、输出BDT标准时间信息、时标信息功能的接收设备。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GCS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2000(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EIRP: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 ?PDOP: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ositional Dilution of Precision); ?PPS: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 ?TOD:时刻(Time of Day)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终端组成 定时型终端根据其业务特征通常分为北斗RDSS和(或)RNSS单向定时型、北斗RDSS 双向定时型,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主要由下列部件和组件组成: 1.接收天线(北斗RDSS双向定时型则需用发射/接收共用天线)、馈线; 2.接收主机,由北斗定时模块(包括射频信道、基带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电源模块、 信号/数据输入/输出接口以及前后面板/机壳等部件组成; 3.显示屏或显示单元(可选); 4.定时信号扩展输出单元(可选)。 4.1.2 尺寸及质量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方案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方案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方案 三、技术原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采用了多模块化、组合式优化设计,内置高性能芯片,各模块之间的接口采用标准接口,充分利用系统平台、移动通讯网络、因特网络,将汽车行驶记录仪、卫星定位、卫星导航、油耗检测功能集于一体,经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GSM、GPRS、CDMA)和GPS接口,能与监控中心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移动位置的定位,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除具有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外增加了定位导航、监控跟踪、数据实时传送、油耗检测等功能,而且能够实现对车辆实时监管、调度,遇险报警远程网络监控,彻底改变了现有汽车行驶记录仪只能实地监管、事后监督的弊端;GPS/北斗2双模卫星定位模块,能够灵活配置信号处理通道工作于单GPS模式,或单北斗2模式,或GPS/北斗2混合模式;兼容当前现有的GPS单模定位,且能实现双模捕获、双模跟踪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因此,基于以上原理设计的卫星车载终端监控系统,大大超出了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具有极为光明的发展前景。

四、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 1、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系统采用成熟的高新科技,以当前较为先进的方法实现需要的功能,保证系统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领先水平。 2、通用性和安全性相结合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均留有相应的通信接口,系统的各个模块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在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安全性。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有严格的认证(司机卡身份识别)体制,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进行分级控制和限定。 3、安全可靠性 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从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考虑到非法用户及病毒入侵,数据采用纠错冗余技术)、技术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系统尽可能地采用成熟的技术、商品化的软硬件产品,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4、实用性 整个系统的操作以方使、简捷、高效为目标,多操作平台整体设计,统一操作,既充分体现快速反应的特点,又能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处理和综合管理,便于运输交通管理层及时了解各项统

全方位系统介绍卫星终端之北斗终端

全方位系统介绍卫星终端之北斗终端

————————————————————————————————作者:————————————————————————————————日期:

目录 一、什么是卫星终端 (4) 二、什么是北斗终端 (4) 三、北斗终端分类 (5) 3.1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 (5) 3.1.1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优势及应用 (5) 3.2北斗导航定位终端 (6) 3.2.1北斗导航定位终端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7) 3.2.2北斗导航定位终端现状 (7) 四、北斗终端介绍 (8) 4.1北斗短报文开发一体机 (8) 4.2北斗便携终端 (8) 4.3北斗短报文船载一体机 (9) 4.4北斗短报文车载一体机 (9) 4.5卫星上网设备 (9) 4.6北斗手机 (10)

全方位系统介绍卫星终端之北斗终端一、什么是卫星终端 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用户段需要通过地面段接入移动卫星通信网络中进行移动通信。 代表用户段的通信终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手持终端或车载终端等,用户终端作用是通过安装有无线收发天线实现终端用户对通信状态的设置、获取,完成通信。对于不同频段的移动卫星通信网络,体现之一就是用户终端使用的频率不同,采用不同频段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具有不同的通信功能和设计方法。 二、什么是北斗终端 北斗终端,即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及导航的终端设备。 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及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一起,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及方案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案 三、技术原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采用了多模块化、组合式优化设计,置高性能芯片,各模块之间的接口采用标准接口,充分利用系统平台、移动通讯网络、因特网络,将汽车行驶记录仪、卫星定位、卫星导航、油耗检测功能集于一体,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GSM、GPRS、CDMA)和GPS接口,能与监控中心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移动位置的定位,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除具有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外增加了定位导航、监控跟踪、数据实时传送、油耗检测等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对车辆实时监管、调度,遇险报警远程网络监控,彻底改变了现有汽车行驶记录仪只能实地监管、事后监督的弊端;GPS/北斗2双模卫星定位模块,可以灵活配置信号处理通道工作于单GPS模式,或单北斗2模式,或GPS/北斗2混合模式;兼容目前现有的GPS单模定位,且能实现双模捕获、双模跟踪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因此,基于以上原理设计的卫星车载终端监控系统,大大超出了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具有极为光明的发展前景。 四、设计案 (一)设计原则 1、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系统采用成熟的高新科技,以目前较为先进的法实现需要的功能,保证系统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具有领先水平。 2、通用性和安全性相结合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均留有相应的通信接口,系统的各个模块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在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安全性。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有格的认证(司机卡身份识别)体制,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进行分级控制和限定。 3、安全可靠性 在经济条件允围,从系统结构、设计案(考虑到非法用户及病毒入侵,数据采用纠错冗余技术)、技术保障等面综合考虑;系统尽可能地采用成熟的技术、商品化的软硬件产品,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4、实用性 整个系统的操作以使、简捷、高效为目标,多操作平台整体设计,统一操作,既充分体现快速反应的特点,又能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处理和综合管理,便于运输交通管理层及时了解各项统计信息和决策信息,便于执法部门的远程监督。 5、可扩展性 考虑到业务功能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要求系统在结构、容量、通信和处理能力等面具有可扩充性和升级能力。 (二)设计依据 1、多样化的完备的授权模式能够满足账户和权限管理上的各种需求 2、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公安部道路交通违法信息代码

北斗卫星定位及终端设置

XX北斗终端平台及手柄设置 1、平台设置 2、登陆平台添加终端 车辆号码:即车牌号,如实填写 终端型号:AC型 终端号码:是一个7位数字的编码,终端白色标签最后7位数字 CDMA卡号:如实填写 车牌颜色:如实填写 3、终端手柄设置,在话机设置----出厂设置里,设置相关参数 IP地址202.102.112.018,端口根据平台给出为准(终端出厂按照平台参数设置好,返修终端需重新设置)(例如:苏州地区:VPN手柄设置IP192.168.001.095.19005,平台端口9003对应19005,VPN用户名密码正常输入,APN--自定义--输入VPN用户名密码) 本机号码:设置为终端内SIM卡卡号 中心号码:不需要设置 794设置: 车牌号码:根据实际填写,与平台对应。进入车牌号码设置,选择2----选择省市前缀码,再输入后面的号码。如苏州车牌苏E00001为例,进入车牌号码设置----选择2----选择苏----确认----输入E00001,保存 车牌颜色:根据实际填写,与平台对应。如果是蓝色,平台选择蓝色,终端内设置1。黄色,平台选择黄色,终端内设置2。黑色为3,白色则是4(终端出厂设置黄色,返修终端需重新设置) 设备代码:与平台设置的终端号码一致,为设备白色标签上L5后7位数字(终端出厂设置好,返修终端需重新设置) 省域代码、县域代码:目前平台没有限制,出厂默认设置1,不需要改动。 APN设置:默认card,card,不需要设置 连接方式:默认UDP,不需要设置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后,重启终端 IP地址端口、本机号码、车牌号码、车牌颜色、省域县域代码均支持短信远程设置及修改

北斗通讯定位终端

北斗通讯定位终端 目前北斗设备大多采用有线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会有诸多不便。针对这一应用现状,研发了兼容蓝牙模块的蓝牙通讯定位终端。 1.产品特点 具备北斗终端设备的定位与通信功能; 可以通过手机、PDA或计算机的蓝牙与本机蓝牙连接,控制本机的定位或通信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也可通过本机自带串口外接计算机软件操作; 可选配MG758型移动GIS平台PDA,采用工业级三防设计,支持野外恶劣环境下作业。 整机采用密闭式结构设计,防水性能良好; 电池和IC卡拆卸安装方便; 环境适应能力满足野外环境使用 具有防误触及紧急定位报警功能。 2.性能指标 接收灵敏度≤1×10-5(方位角0°~180°,仰角20°~50°, 接收信号电平-154.6dBW); ≤1×10-5(方位角0°~180°,仰角50°~70°, 接收信号电平-157.6dBW) 首捕时间≤2s 重捕时间≤1s 3.功能指标 基本功能蓝牙无线传输、北斗定位、短报文通信、紧急定位报 警功能。 蓝牙无线传输蓝牙传输距离≤10米 蓝牙工作频段 2.40GHz-2.48GHz,ISM band 北斗定位 短报文通信 校时功能

报警功能 4.结构特征 外型尺寸整机长×宽×高:≤121mm×68mm×36mm(带包角尺寸) 重量≤0.5kg 接口 RS232接口、蓝牙接口 安装方式手持式 MG758移动GIS平台(选配):内置蓝牙、GPRS、摄像头,大容量锂电池,支持高容量存储卡。真正实现移动办公,为空间数据采集和信息 化建设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可以通过蓝牙和蓝牙手持北斗终端之 间的互联。 5.电源 待机功耗≤2W 供电方式内置电池供电 待机时间不少于10小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报告与短报文型终端通用规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报告/短报文型终端通用规 范(预) 2014.08.14 1 范围 本通用规范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报告/短报文型终端(简称为北斗通信终端)的技术要求(包括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斗通信终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也是制定北斗通信终端产品标准、检验产品质量和产品应用选型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5702—1995 电子海图技术规范 ?GB 15842—199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中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BeiDou)。具有卫星无线电测定(RDSS)和卫星无线电导航(RNSS)两种业务,可以提供导航、定位、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服务。 3.1.2 北斗终端BeiDou terminal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数据接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数据接口(预) 2014.08.14 1 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接口相关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应用研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07—2000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GB/T 11014—1989 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 3 要求 3.1 硬件 3.1.1 概述 北斗终端应可以通过一根连接线缆并入连接多个接收器。接收器的数目取决于发送器的输出驱动能力、终端的输入驱动要求和是否使用终端电阻器。

3.1.2 互连线 互连线可以通过一根屏蔽双绞线外加一根使装置共地的接地保护线互连。应对屏蔽双绞线增加一根单线使装置共地的接地保护连线。应对屏蔽双绞线增加一根单线或利用双层屏蔽绝缘电缆线的内绝缘层。 3.1.3 连接器 终端中尽量选用通用连接器。 3.1.4 发送器和接收器 发送器和接收器电信号特性应符合GB/T 6107—2000中第2章和GB/T 11014—1989中第4章的要求。 3.2 数据传送 数据以串行异步方式传送。第一位为起始位,其后是数据位。数据遵循最低有效位优先的规则。所用参数如下: ?波特率:4800~115200 bps,可根据需要设定,默认值为115200 bps; ?数据位:8 bit(d7=0); ?停止位:1 bit; ?校验:无。 3.3 数据格式协议 3.3.1 字符 3.3.1.1 预留字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