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检测项目、检验频率及方法

钻孔灌注桩检测项目、检验频率及方法
钻孔灌注桩检测项目、检验频率及方法

钻孔灌注桩的检测项目、检验频率及方法

项目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

检验认可

检验频率检验方法检验程序认可程序

桩位偏差群桩按图纸要求允许±10㎝

逐桩钢尺量承包人自检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单桩按图纸要求允许±5㎝

护筒直径内径比孔径大20-40㎝

逐桩钢尺量承包人自检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顶高

高出地面30㎝

高出地下水位2m

埋深冲刷线1m下,≥1m

偏位允许5cm

钻孔孔深0--+50cm

逐桩

测锤

承包人自检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探孔器

倾斜度<1% 探孔器

沉淀层不大于设计规定测锤

泥浆清空后相对密度:1.03-1.02

每桩3-4次试验承包人自检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粘度:17-20Pa·S

含砂率<2%

胶体率>98%

钢筋笼主筋间距±10㎜

逐桩刚尺量承包人自检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箍筋间距±20㎜

笼直径±10㎜

笼长度±100㎜

导管导管悬高30-50cm 逐桩测锤导管承包人自检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

钻孔灌注桩的检测项目、检验频率及方法

长累加

导管埋深

首批1m以上,

后续浇注2m以上

拆导管后

检查

测锤承包人自检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

混凝土坍落度18-20cm 随时抽检试验承包人自检

强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逐桩试件

承包人自检和

制定测试机构

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桩头

混凝土良好,

无松散残余混凝土

逐桩自检承包人自检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

检验测桩

1类桩≥95%,

且至少为Ⅱ类桩

≥50%桩数

低应变

检测

制定

专业检测机构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1)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工艺流程 (1) 三、场地准备 (2) 四、钻孔 (3) 五、清孔 (5) 六、钢筋笼加工与吊放 (6) 七、水下砼浇筑 (7) 八、桩底压浆 (8) 九、桩身质量检测 (10) 十、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11)

一、工程概况 六峰渭河大桥斜跨渭河,桥址位于甘谷县新兴镇和六峰镇,桥梁起点桩号K13+296.25,桥梁终点桩号K13+633.75,为11×30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全长337.5m。桥梁基础分部采用钻孔桩基础,共计28根。其中桩径1.7m的20根,1.5m的8根。 二、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桩施工顺序:先深孔桩,再浅孔桩。 钻孔桩施工前,先对存在地面塌陷隐患的桩孔位采取压浆、灌混凝土、填砂石料后压浆等方法处理后再进行钻孔作业,流塑淤泥质粘土地层则采用护筒跟进法施工。 复杂地质条件下钻孔桩施工最重要的是实现快速成桩。选择既能在第四纪沉积层中高效钻进,又能在基岩中快速成孔的HCFG型旋转冲击双功能反循环钻机。 沉积层中采用回旋钻孔工艺,基岩中采用冲击成孔工艺。地质条件较好、桩长较短时,则采用GPS、KP等系列钻机钻进成孔。钻进过程中要防止出现塌孔、卡钻、掉钻等现象。 钻孔桩清孔完成后,立即用汽车吊吊放钢筋笼,为减少钢筋接头连接时间,钢筋笼接头现场采用单面焊连接,采用丝扣式导管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并保证混凝土后台供应,确保桩身混凝土能在8h内浇筑完成。 钻孔桩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场地准备 施工前先对桥址处的场地进行平整,并根据地表、地质情况进行处理,防止钻孔过程中钻机失稳,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工程质量。

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

GREEPARK PETROCHEMICAL COMPANY AMMONIA UREA FERTILIZER PROJECT 桩 基 工 程 检 测 方 案 及 价 格 中国水电八局基础工程分局 2013年1月6日

目录 一、工程概括 二、检测工作目的、工作量及执行标准 三、成孔质量检测方法 四、静载荷试验方法 五、高应变动检测方法 六、低应动力检测方法 七、桩头处理及有关事项 八、检测进度计划 九、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 附录:检测费报价清单 检测仪器设备报价清单 报价说明

一、工程概况 GREEPARK PETROCHEMICAL COMPANY AMMONIA UREA FERTILIZER PROJECT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本次拟检测部分桩基工程概况如下: 桩号ZH-1:桩径450mm,桩长10m,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750KN; 桩号ZH-2:桩径450mm,桩长15m,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750KN; 桩号ZH-3:桩径450mm,桩长20m,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750KN; 桩的总根数为150根。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桩身混凝土浇筑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50mm。 二、检测目的、工作量及执行标准 1.检测目的 成孔质量检测:检测钻孔灌注桩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低应变动力检测:检测桩身完整性,判断桩身的缺陷程度及位置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高应变动力检测:判定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工程桩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工作量 根据相关检测要求,并参考国内《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相关内容确定检测桩型与桩数,具体检测工作量如下: 桩号ZH-1:成孔质量检测10孔,静载荷试验7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3组,单桩竖向抗拔试验2组,单桩水平静载试验2组),高应变动力检测10根,低应变动力检测10根; 桩号ZH-2:成孔质量检测6孔,静载荷试验7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3组,

钻孔灌注桩总结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段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项目经理部 2013年3月18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施工组织及人员、设备情况 (3) 三、施工过程 (4) 1、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前准备工作; (5) 2、测量放样 (6) 3、护筒埋设 (6) 4、钻机就位 (6) 5、钻进 (6) 6、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8) 7、声测管安装 (9) 8、导管安装 (9) 9、灌注水下混凝土 (9) 四、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2) 五、试桩总结 (12) 六、后续桩基施工的改进措施 (13) 七、结论 (14) 附件:现场检测记录

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 1概述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段第一根钻孔桩位置14#-1桩基。位于现有太阳路南半幅路边,其里程桩号为K86+541.800。试桩坐标为x:55215.288 y:57208.066,桩基钻孔工艺采用了正循环,该桩为1.5m直径桩。 钻孔桩设计参数表 2施工组织及人员、设备情况 施工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总体协调工作,设现场生产经理1名,负责协调和各工序施工的指挥工作。技术员1名,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测量员及试验员各2名主要负责现场测量放样和试验工作;质检员1名,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和检查以及报检工作;安全员2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工作。钢筋工、电焊工、钻机队人员共12人,负责现场施工。 现场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 投入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详见下表,测量、试验仪器由项目部测量站、试验室提供。

现场机械设备配置表 3施工过程 该灌注桩类型为摩擦桩,且地质结构多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采用回旋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钻孔方式采用正循环钻孔。 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于2013年3月13日14时18分开始钻孔,2013年3月16日13时20分成孔,于3月17日9时35分浇筑结束,实际浇筑方量 134m3,施工过程中各项检测指标及施工时间详情过程如下: 钢筋笼制作:2013年3月11日至2013年3月13日 桩位放样:2013年3月12日 护筒埋设:2013年3月12日,护筒直径1.8m,壁厚6mm,护筒顶标高 2.68m, 泥浆制备:2013年3月13日上午,泥浆比重1.2g/cm3,粘度17秒,含砂率1%。 钻头:钻头直径1.5m,钻尖长度:腰带以下0.9m。 开钻时间:2013年3月13日(14:18)钻盘标高(基准面)4.061m。 成孔时间:2013年3月16日(9:10)孔深72.7m(桩底标高-68.288m)。 一清时间:2013年3月16日(9:10)-2013年3月16日(13:00),孔深:72.7沉渣厚度10cm。泥浆比重1.20g/cm3,含砂率2%,粘度20秒。 水密试验:2013年3月11日(压水达到1.3Mpa持续5分钟无漏水现象。)提钻时间:2013年3月16日(13:30-15:30) 下探孔器时间:3月16日15:00-15:30,累积30分钟,探孔器下放顺利。

灌注桩试桩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2 1.1技术文件2 1.2规程规范2 2.工程概况2 2.1场地位置2 2.2 建筑规模及结构特点2 2.3 地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3 2.4试桩设计参数4 3.施工部署4 4.施工准备4 4.1技术准备4 4.2 生产准备5 4.3机械设备准备5 5.施工工艺5 5.1施工顺序:5 5.2操作方法5 5.3测放桩位6 5.4 钢筋笼制作与安放7 5.5 混凝土灌注7 5.6技术要求8 5.7施工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处理8 5.8质量保证措施8 6.安全管理措施10 6.1行为控制10 6.2劳务用工管理11 6.3其它管理措施11

1.编制依据 1.1技术文件 《11火车站工程总平面图》 《11火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1火车站桩位图》 1.2规程规范 2.工程概况 2.1场地位置 11站位于海南省11市鸭仔塘国家粮库南侧,距11市中心约4.7Km, 站房区开阔平整条件好,但地下管线布置丰富;站台及雨棚区有既有线路影响,施工区域平面布置困难。 2.2 建筑规模及结构特点 主站房共2层,另有局部地下室,建筑面积14991m2,站台无柱雨棚47679 m2,进站天桥1379 m2,出站地道1589m2。 基础桩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行包用房区桩径600mm,桩数33根;主站

房区桩径800mm,桩数299根;站台区桩径600mm,桩数329根,由于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护壁钻孔灌注桩,对成孔质量和成孔速度要求较高,否则会因此延误而影响工期。 2.3 地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①层素填土(Qml) 分布于场地大部,层厚0.50~8.40m,填料较杂,为粉质黏土、黏土质砂、中粗砂等,稍湿~饱和,松散,堆填时间约5年。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120kPa,属欠固结土,均匀性差,线路附近的经过P压实,而线路外的为自然堆填,工程性质差,不能作为拟建站房、雨棚、人行天桥和地下室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②层中砂 (Q 4 m) 分布于场地局部,层厚0.80~4.40m,湿~饱和,松散,标贯实测击数为4~10击,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130kPa,均匀性差,岩土性能差,基坑开挖时易产生流砂,不能作为拟建站房、雨棚、人行天桥和地下室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③层粉质粘土(Q 2 m) 分布于场地大部,局部缺失,层厚 1.00~10.00m,可塑~硬塑状,标贯实测击数为8~22击,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180kPa,均匀性较差,岩土性能较好。不能作为拟建站房雨棚、人行天桥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作为地下室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④层粘土质粗砂(Q 1 m) 分布于全场地,层厚0.50~6.50m,饱和,稍密~中密,标贯实测击数为13~30击,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200kPa,均匀性较差,岩土性能较好。不能作为拟建站房雨棚、人行天桥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作为地下室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④ 1层粉质粘土 (Q 1 m) 分布于场地东部,层厚1.20~5.90m,可塑~硬塑状,标贯实测击数为10~19击,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200kPa,均匀性差,岩土性能较好。不能作为拟建站房、雨棚或人行天桥的桩端持力层。 ⑤层粉砂(Q 1 m)

钻孔灌注桩垂直度的简易检验方法

钻孔灌注桩垂直度的简易检验方法 桩孔垂直度是钻孔灌注桩的检验项目之一,一般规定桩孔垂直度 < 1%H(H为桩孔垂深)。钻孔灌注桩口径一般较大,使用口径小的测斜仪器,偏差值测不出来,满足不了工程需要。 我们在某新建的工程施工600 mm嵌岩钻孔灌注桩时出现了桩孔偏斜,钢筋笼下不到底,导管下不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要求:桩孔垂直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垂直度检验栏内必须填上数据,否则不能施工。我们利用重锤原理制作了一套检验器,根据几何原理计算桩孔垂直度(偏斜率)。随时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和掌握钻孔轴线在空间的位置,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甲方非常满意。现将检测方法介绍如下。 2检验器的制作 按设计桩孔直径用钢筋制作平底同径检验器(相当于重锤),其规格尺寸为:直径等于桩孔设计直径,长度为3倍桩径;主筋616 mm;加强筋14 mm@1000-1500 mm,在首尾加强筋内设呈90°交角的内支撑;上部为提引梁圆环,圆环中心与检验器轴线重合;用14 m m 钢筋制作与转盘通孔槽直径相等的开口检测圆环,内用12 mm钢筋呈90°焊牢,交点处用钢锯锯成十字条痕 3检验方法 (1)移开转盘(桩孔直径小于转盘通孔直径时,可不移)。 (2)用升降机将检验器下入孔内,将转盘移回原位固定。

(3)提引绳从转盘中间穿过与检验器连接,将开口检测圆环放到转盘槽内,这时检测圆环的内支撑的交点0即是转盘中心又是设计钻孔中心。 (4)将检验器提起,下放到孔口,使其处于悬垂状态,此时提引绳与转盘平面有一个交点B(见图1),用直尺量出0B距离(精确到 1mm)。理论上0、B两点重合,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5)量出天车滑轮前沿距转盘平面的距离h(此高是固定的),以及转盘平面距孔口距离(精确到1mm)。 (6)继续下放检验器到预测定的位置,此时提引绳与转盘平面又会产生一个交点B',量出0B'的距离。 4桩孔垂直度(偏斜率)计算 把检验测定的数据代入下列公式,计算出桩孔垂直度(偏斜率)i,参看图1。 图1钻孔垂直度(偏斜率)计算要素示意图 桩顶偏斜距S' =0B(1+h ' /h)

素混凝土桩试桩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试桩目的 (2) 四、施工组织及试桩安排 (3) 1、素混凝土试桩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 (3) 2、素混凝土试桩主要机械配备 (3) 3、素混凝土试桩施工计划时间及试桩地点 (3) 4、试桩类型及数量 (3) 5、试桩各项工艺参数 (4) 五、施工准备 (4) 六、施工工艺 (4) 1、施工准备 (4) 2、钻机就位 (4) 3、钻孔 (5) 4、孔深及垂直度检查 (5) 5、灌注混合料 (5) 6、成桩验收 (6) 七、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6) 八、试桩总结 (6)

一分部地基处理素混凝土桩工艺性试验方案 一、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路基设计图》 《铁路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二、工程概况 1、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4标一分部起止里程为 DK143+745.88~DK157+895.27, 路线长14.15km 。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 7.24km/12段,桥梁6.91km/12座,车站一座(随州南站),长1950m,涵洞426.02横延米/14座,框架桥116.63横延米/5座。其中区间路基5.29km,站场路基1.95km。根据设计文件显示,本分部承建段混凝土素混凝土软基处理地段包括: 1)、DK148+304.5~DK148+374.5段C30素混凝土桩+0.2m厚碎石垫层,桩径 0.6m,桩间距3m,正方形布置,桩长5~6.5m。 2)、DK148+485~DK148+606段C30素混凝土桩+0.2m厚碎石垫层,桩径0.6m,桩间距3m,正方形布置,桩长5~6.5m。 3)、DK154+142~+149.2涵洞基地采用C30素混凝土桩加固,正方形布置,桩间距3m,桩径0.6m,桩长10~11.5m。桩顶设0.4m厚C35钢筋混凝土筏板,下铺设0.2m厚碎石垫层。 4)、DK156+139~+181 C30素混凝土桩+垫层,桩径0.6m,桩间距2.5m,正方形布置,桩长4~7m。 5)、DK156+398~+437 C30素混凝土桩+垫层,桩径0.6m,桩间距2.5m,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方案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方案

编号:NHWB-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公司 项目部

第一章概述 其中综合楼工程采用砼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旋挖桩、冲孔桩桩机施工,布置有桩径d600、d1000 两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桩端要求进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不少于5米。长34-42米约3300根(以上数据为概算数据)。为了检验工程基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和基桩的桩身质量特制定本检测方案。 第二章检测工作内容 车辆段工程按设计图纸要求、低应变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20%,每个承台至少一根,两承台及单桩承台应全做,且总数不能少于10根。 所有的检查(包括静载荷试验、低应变)均应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 开始静载试验时,钻孔灌注桩单桩龄期至少应在混凝土浇捣完成后28天以上。 单桩静载荷试验、检测方法及检测报告均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的相关要求进行。 试桩时需密切注意施工控制和泥浆配合比,严防塌孔现象,并完整记录在案,为工程桩施工做好必要准备。 低应变检测的桩,当桩身质量为IV类桩时,应判定为废桩;当为III类桩时,可由设计单位会同甲方、监理公司及质检部门任意指定若干根桩采用静载荷试验或其他

有效方法进行检测。对于II类桩,检测单位应指明桩身缺陷的位置及缺陷程度,以便设计院处理。 工程桩验收合格并经设计人同意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回填采用2:8的级配良好粘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4,遇有淤泥的地方,应及时清除,然后进行回填。 第三章检测依据的规范标准 3.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3.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3.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5《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3.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3.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3.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 3.9《岩石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第四章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 4.1基桩单桩静载试验检测 4.1.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4.l.1.1 试验前应明确:数量、最大加载量、试验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

钻孔桩试桩总结报告

钻孔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 随岳南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钻孔灌注桩基础共有以下几种形式:陆上钻孔灌注桩:φ100cm464米,φ120cm11472米,φ150cm22172米,φ180cm1836米;水中钻孔灌注桩:φ120cm584米,φ150cm328米,φ180cm902米。按照有关监理程序和要求,本合同段在K29+233双岭高架桥进行钻孔灌注桩试桩。 双岭高架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为摩擦桩,桩径150cm、,总计104根,累计桩长6838m,平均桩长65.75m。桩身混凝土标号均为C25。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桥址处地层分布依次为淤泥层厚4.0~9.0,淤泥质粘土层厚10.0~20.m细砂层埋层埋深在14~29.0m以上。试桩选择在该桥24-1#桩进行。采用旋转钻孔,泥浆护壁成孔,用垂直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二、钻孔桩试桩目的 双岭高架桥24-1#桩做为试桩,桩径1.5m,桩长65m,桩顶标高27.11,钻机平台高28.6m,于2005-4月18号10:18开钻,钻机型号GPS180旋转钻机,本次试桩由第三驻地办胡名英监理工程师旁站,通过试桩,对照设计院地质勘测报告,获取详细的地质资料,了解各土层的特点来确定成桩过程中的各种相关的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如泥浆比重,钻进速度等。通过试桩还可以了解各个部门各工种协调过程中成在的问题及设备性能。 三、钻孔桩试桩工艺流程和过程 施工准备→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取样→成孔验收→测量孔深、斜度→第一次清孔→安装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灌注水下混凝土。 本桩于2005年4月18日10点18分开钻,22日20点30分终孔,24日0点至7点第一次清孔,24日8点30分到22点吊装钢筋笼,24号22点至25

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41141

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 阳光路站 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二局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0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目录 阳光路站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2) 一、试桩目的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工程概况 (3) 四、工程地质条件 (3) 五、桩位选择 (3) 六、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3) 6.1施工总体安排 (4) 6.2机械、实验、测量设备计划 (4) 6.3主要人员计划 (4) 七、具体施工 (6) 7.1施工工艺流程 (6) 7.2测量定位及复检 (6) 7.3制作和埋设护筒 (6) 八、试桩施工进度安排 (8) 九、工期保证措施 (8) 十、信息反馈 (9) 十一、对施工操作人员、施工机具的具体要求 (9) 十二、资料的归档整理 (10) 十三、质量措施 (10) 13.1质量目标 (10) 13.2质量保证体系 (11) 13.3质量保证措施 (11) 13.3.1钻孔的垂直度控制 (12) 13.3.2护壁泥浆比重控制 (12) 十四、安全环保及消防保卫措施 (13) 14.1安全保证措施 (13) 14.2 环保措施 (13) 14.2.1防止道路污染措施 (13) 14.2.2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14) 14.3消防保卫措施 (14) 十五、成品保护措施 (14)

阳光路站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一、试桩目的 由于本工程地质以砂层为主且围护桩有抗拔作用,重要性较高。因此,合理选择桩型、桩长,在此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过试桩还可以验证桩基施工工艺、打桩钻孔机具是否合理,以及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泥浆指标和泥浆置换时间等参数控制是否可行,以便在施工中加以改进。 试桩检验和确定本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包括泥浆配方、钻进工艺、清孔效果以及成桩后质量等。 试桩应取得的具体指标: 1、对不同地质状况的机具选型。 2、钻进时的参数:进尺、钻压、泥浆性能等。 3、灌注前二次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及清孔方法。 4、成孔质量控制的措施(孔径、倾斜度、中心偏位等)。 5、为施工提供实际地质情况、优化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南昌地铁3号线工程招投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 2、施工图纸; 3、从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图纸审核所获取的资料;国家、地方政府现行的有关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钻孔灌注桩检检测方案

佛平路(南海大道至桂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 编制单位:华樵建筑工程(盖章) 编制人:(签字) 审核人(项目负责人):(签字) 审批人(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1) 二、桩基承载力静载试验................................................................................. .. (1) 三、桩基承载力静载试验现场情况分析................................................................................. .. (3) 四、桩基承载力高应变法检测................................................................................. (6) 五、桩基承载力高应变法检测现场情况分析................................................................................. .8

一、概述 佛平路(南海大道至桂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本项目位于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管辖区,本道路路线起点位于南海大道交叉口,终点位于新湖大酒店旁,呈东西走向,路线全长1.062km。本工程中涉及桥梁为3座新建人行天桥,人行天桥横跨佛平路,拟建天桥包括两侧设置楼梯、扶梯和电梯。本工程为单跨刚构桥,跨度为33.0~45.0m,主梁用钢箱梁结构,两侧梯道用钢结构,电梯为四面钢结构的观光电梯,墩柱采用钢管,楼梯和扶梯基础用桩基础,电梯井采用扩大基础。主桥及梯道墩柱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1号人行天桥主桥为桩径φ1000摩擦桩,有效桩长为 30米,梯道桩为桩径φ800摩擦桩,有效桩长28米,电梯井桩径为φ600,有效桩长25米;2号人行天桥主桥桩径为桩径φ1000嵌岩桩,有效桩长为1#主墩25米、2#主墩30.5米、3#主墩34.5米,梯道桩为桩径φ800嵌岩桩,有效桩长北侧桩长24.5米,南侧桩长34.5米,电梯井桩径为φ600,有效桩长20米;3号人行天桥主桥为桩径φ1000嵌岩桩,有效桩长:1#主墩 40.9米,2#主墩35米,3#主墩38.9米,梯道桩为桩径φ800嵌岩桩,有效桩长北侧37米,南侧38米,电梯井桩径为φ600,有效桩长25米。为了检验工程基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制定本检测方案。 二、桩基承载力静载试验 1、检测目的 灌注桩基静载荷试验目的在于确定桩的承载力,取得桩基设计参数,检验成桩工艺的合理性,以便经济合理地确定桩径、桩长、改进桩的设计,改进和完善成桩工艺和机具。 2、检测标准及数量规定 本次试验按照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14)和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根据规规定,静载试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时不应少于2根。 3 、静载荷试验方法(锚桩法) 单桩静载荷试验是在桩顶向试验桩逐级施加荷载,观测并记录其沉降量,直至试桩破坏或达到设计要求的终止荷载,绘制Q?s与s?lgt曲线,然后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确定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加载的计量装置在试验前应通过国家指定的计量单位进行标定。 试桩桩顶沉降量用4只50mm量程的百分表量测,百分表通过磁性表座固定在基准梁上,百分表的触针座落在固定于桩侧的沉降观测装置上,桩在某级荷载作用下于栽个时刻所产生的沉降量可通过4只百分表测得。 试桩加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下试桩沉降量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后,再加

冲孔灌注桩试桩方案样本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桩目的和试桩位置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试桩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试桩位置及设备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试桩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主要工艺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人员及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人员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安全用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文明施工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旋挖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

旋挖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

会签页

溢彩家园工程基桩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设计概况 1、中山市溢彩家园工程场地东面接近富康路,南面为龙腾路,西面为名门家具城,北面为龙凤路,建筑面积:92264.6平方米,本工程主楼25/31层,裙楼二层(商铺),有地下车库,地下二层,人防工程建筑面积为4940.85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基坑开挖深度约8/11米。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桩径分别为800mm,1000 mm,1200 mm,1400 mm,1500 mm,1800 mm,20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桩长约7--20m,总共303根,如按平均每根桩长13.5米计算,其总工程量约4091米。 2、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要求桩端打入持力层不少于0.6 m,持力层厚度不少于3 m,纯地下室部分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基础部分持力层为全风化花岗岩,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少于300kpa。 (二)、工程地质情况 根椐本工程岩土详细报告可知:场地面下约1.5米为填土层,褐灰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石英砂和少量碎石块组成土质不均;约-1米为淤泥质土,灰黒色,流塑,饱和,染手,微含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粉砂;约-5米粗砂,浅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稍密-中密,饱和,砂粒成分主要为石英,次棱角状,分选差,级配良好;约-13米地方为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原岩结构可认,岩芯风化呈坚硬土状,水浸崩解;约在-18米为强风化花岗岩,岩体风化强烈,裂隙很发肓,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块手折可断;根据工程地质斟察资料,嵌岩深度深浅不同。中风化花岗岩一股呈灰白色,裂隙很发肓,岩质较硬,岩身较完整,呈短柱状,局部块状。根据以上地质及目前基坑支护的情况,经有关单位讨论确定,本工程桩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旋挖钻孔灌注桩最主要的优点是:减少周边环境影响、施工快捷减少振动、提高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系数,且入岩值能100%达到设计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机械钻孔灌注桩工程隐蔽验收记录(建资荟萃)

机械钻孔灌注桩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桩号 C1-C4栋A轴交1/1轴(1# 孔) 桩型 机械钻孔灌注 桩 砼标号C30 开孔时 间 2016/4/7 钻具总长 m 机余m 吊筋长 度 9.81 m 终孔时间2016/4/7 转盘标高(m)验收意见钻孔直径(m) 设计1000mm 施工单位: 实际1000mm 桩顶标高(m) 设计-5.650m 实际-5.650m 设计单位:桩底标高(m) 设计 实际1188.34 桩长(m) 设计 监理单位: 实际8.7m 钻孔深度(m) 设计 实际8.9m 扩大端直径(m)设计/ 建设单位:扩孔高度(m)设计/ 笼顶标高(m) 设计/ 实际 / 勘察单位:平面偏差(mm) 设计±20 实际 桩垂直度偏差(m)设计0.5% 实际0.3% 泥浆比重沉渣mm 检查项目偏差实测点偏差及合格 率 主控 笼长±100 符合设计要求主筋间距±10 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箍筋间距±20 符合设计要求直径±10 符合设计要求钢材质检复试经复试合格 桩钢筋笼验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导管长度/ 节数/ 导管下口距孔底距离0.5m 浇砼时间日时分至时分 浇筑方量m3充盈系数/

塌落度160±30 mm 混凝土浇筑申请书编号 工程名称兴义市2015年坪东洒金公共租 赁住房建设项目C1-C4栋 申请浇筑日期2016年月日 施工单位贵州新世纪建筑有限公司计划开盘时间 申请浇筑部位C1-C4栋A轴交1/1轴(1#孔)浇筑方量M3 技术要求160±30mm 强度等级C30 搅拌方式 (搅拌站名称) 兴义市三立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申请人郑传江施工准备检查情况专业工长备注 1、钢筋隐蔽验收情况□已完成,□未完成 2、模板验收情况□已完成,□未完成 3、混凝土委托准备情况□已完成,□未完成 4、水电预留预埋情况□已完成,□未完成 5、劳动力准备情况□已完成,□未完成 6、机械设备准备情况□已完成,□未完成 自检结论: 1、原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到位 2、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工作已落实 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工单位:贵州久智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日期:

工程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模板

工程钻孔灌注桩试 桩方案

勒中心工程 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有限公司 -3-5

目录 一、试桩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有关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规范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相关法律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企业内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企业管理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地下水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试桩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桩数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桩身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承载力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施工总体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机械设备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主要人员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旋挖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演示教学

会签页

溢彩家园工程基桩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设计概况 1、中山市溢彩家园工程场地东面接近富康路,南面为龙腾路,西面为名门家具城,北面为龙凤路,建筑面积:92264.6平方米,本工程主楼25/31层,裙楼二层(商铺),有地下车库,地下二层,人防工程建筑面积为4940.85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基坑开挖深度约8/11米。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桩径分别为800mm,1000 mm,1200 mm,1400 mm,1500 mm,1800 mm,20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桩长约7--20m,总共303根,如按平均每根桩长13.5米计算,其总工程量约4091米。 2、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要求桩端打入持力层不少于0.6 m,持力层厚度不少于3 m,纯地下室部分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基础部分持力层为全风化花岗岩,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少于300kpa。 (二)、工程地质情况 根椐本工程岩土详细报告可知:场地面下约1.5米为填土层,褐灰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石英砂和少量碎石块组成土质不均;约-1米为淤泥质土,灰黒色,流塑,饱和,染手,微含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粉砂;约-5米粗砂,浅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稍密-中密,饱和,砂粒成分主要为石英,次棱角状,分选差,级配良好;约-13米地方为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原岩结构可认,岩芯风化呈坚硬土状,水浸崩解;约在-18米为强风化花岗岩,岩体风化强烈,裂隙很发肓,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块手折可断;根据工程地质斟察资料,嵌岩深度深浅不同。中风化花岗岩一股呈灰白色,裂隙很发肓,岩质较硬,岩身较完整,呈短柱状,局部块状。根据以上地质及目前基坑支护的情况,经有关单位讨论确定,本工程桩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旋挖钻孔灌注桩最主要的优点是:减少周边环境影响、施工快捷减少振动、提高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系数,且入岩值能100%达到设计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3)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相关通知;

旋挖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江西建工第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1 瑞祥嘉苑项目 旋 挖 钻 孔 灌 注 桩 试 桩 施 工 方 案 编制:职务:项目技术负责人 审核:职务:项目经理 审批:职务:公司技术负责人 编制单位:江西建工第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 3 月10 日

江西建工第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2 旋挖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提供的试桩桩基础工程施工图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A15C6308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11) 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1、现场具体情况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湾里区兴湾大道西侧、江西中医药大学南侧、江西警察学院北侧,试桩区域为瑞祥嘉苑高层区,试桩桩基类型为旋挖钻孔灌注桩基础,试桩桩径为700mm,根数为3根,试桩的目的是为高层区工程桩提供承载力设计依据。 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各土层及岩层的长度和强度及结合设计提供的试桩方案,我项目部建议1#试桩桩长为21.5m,极限承载力为7200KN,持力层为强风化⑥-2层;4#试桩桩长为23.5m,极限承载力为7200KN,持力层为强风化⑥-2层;5#试桩桩长为27m,极限承载力为7200KN,持力层为强风化⑥-1层;混凝土强度等级:

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方案(建资荟萃)

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方案 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主要适用于就地灌注的基桩,包括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等。为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确保工程质量。 1.2检测项目(参数名称) 灌注桩钢筋笼长度 1.3技术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 《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技术规程》 DGJ32/TJ60-2007;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 2技术要求 2.1检测人员 实施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人员须经内部或外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2.2检测设备 采用武汉岩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RS-RBMT 钢筋笼长度磁法测试仪。 2.3检测环境 工作温度:测量探管0~50℃,地面仪器-10~45℃;相对湿度<85%。 检测方法检测条件 充电法桩头有且能暴露钢筋 磁测井法桩周五其它铁磁性体干扰 3抽样方法和数量 3.1抽样方法 如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无明确规定,一般工程的抽样方法应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随机、均匀抽检,并应有足够的代表性。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疑问的桩必

须进行检测,但其数量不应计入随机抽测的比例内。 3.2抽样数量 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因少于3根;当工程桩总数少于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4检测步骤 4.1测前准备 钻孔布置:钻孔宜设置在距灌注桩外侧边缘不大于0.5m的土中,且钻孔中心线应平行于桩身中心线,即孔桩距沿桩的纵向保持不变;钻孔也可设置在灌注 桩中心线的混凝土中,且钻孔中心线应平行于桩身中心线。钻孔内径宜为 60-90mm,钻孔深度宜大于钢筋笼底设计深度3m。当钻孔周围存在软弱土层是, 为防止塌孔埋管,宜在钻孔中设置PVC管,PVC管内径宜大于60mm。检查钻孔或 PVC管的畅通情况,井下探管应能在全程范围内升降畅通。 连接钢筋笼长度磁法测试仪主机、记数电缆,探头,用三脚架架好记数滑轮。 4.2钢筋笼长度检测 4.2.1按下仪器电源开关,进入系统后自动加载采集软件。测试前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利用按钮选择功能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点击相应的按钮,使用模拟键盘分别设置工 地名,桩号,起点深度以及记录步距(建议使用25 cm),其它参数为默认设置。 连接传感器,点击确定进入采集界面,显示当前读数(如下图)。 Z:磁场垂直分量 H:磁场水平分量 T:总磁通量 D:深度 4.2.2将探管放入测试孔中,以10~50cm的采样间距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进行垂直(Z) 分量磁场强度的测量。记录并绘制深度-垂直分量(H-Z)曲线,有条件时宜实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