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考试复习资料
1.园林发展的4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亲和 亲和 对立,敌斥 亲和
2.中国古代的瑶池和悬圃,基督教的伊甸园,佛教的极乐世界,伊斯兰教的天园
3.园林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四项工作;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4.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分为小中大型,天然山水园分为山地园和山水园的水景园
5.园林隶属关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寺观园林
6.人工和天然山水园的区别;基址不同,人工多建于平地,以城镇内居多,天然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
7.园冶论造园相地以“山林地”为第一
8.皇家园林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9.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以内,紧邻皇居,便于日常临幸,西苑和慈宁宫花园和大明宫。行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静宜园和静明园和南苑。离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畅春园和避暑山庄和圆明园和颐和园
10.私家园林分为宅院和别墅园的游憩园
11.寺观园林分为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12.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全盛期(隋唐)成熟期(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对山水植物这些构景要素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突出表现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和植物配置方面。筑山即堆筑假山,包括土山,土石山,石山,许多优秀叠山作品高不过8-9米,却都能以小尺度创造峰峦悬崖峭壁等形象的写照,园林假山都是真山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能在很小地段上表现咫尺山林。园林之所以能体现出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是得之于叠石艺术创作。2.水体。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有人做,宛自天开”。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全貌3.植物配置。以树木为主调,往往以三株五株虬枝古干而予人蓊郁之感,运用少量树木的艺术概括而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力求山水花木三造园要素有机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甚至把后者转化为前者。1.木框架结构的个体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建筑群体自由随宜,因山就水,高低错落,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的嵌合。2.为

使建筑更好的协调融糅于自然环境中,特别重视细节处理。例如临水之舫.陆地上的船亭.水廊。游廊.爬山廊.漏窗.小空间处理等。三.诗画的情趣
诗情,不仅在于把前人诗中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形象浮现出来,或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直接点题,还在于借助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如对比等。中国园林是把作为大自然的概括和升华的山水画又复现到生活中。在人工山水园中,从假山尤其是山石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植物配置,建筑外观中都体现得十分明显。四.意境的含韵。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大体三种情况1.借助人工叠山理水把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间2.先设定一主题,后借助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境将其表现出来3.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园林建成之后再据现在的意境特征作出文字点题即匾额等
12.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园前十一世纪,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园圃是第三个源头
13.囿用于栽培圈养,台用于通神望天
14影响着园林向风景式发展的三个重要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15.贵族园林中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两处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
16.东周形成了以王宫为中心的“前朝后市”的格局。
17.始皇“大咸阳计划”内容:1信阳宫与渭北的咸阳宫构成南北呼应的格局。2按天上的星座的布列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布局“天人合一”的体现3以咸阳宫为中心,具有南北中轴线的大宫苑集群。
18兰池宫利用挖池筑岛摹拟海上仙山,在生成期的园林发育中占重要的地位。1引渭水为池,池中建筑岛山,乃是首次见于时在的园林筑山,理水之举。2堆筑岛山模拟仙境,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个求仙功能。
19西汉众多众多宫苑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
20汉代的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山水动植物宫台观,生产基地
1上林苑是一个天然山水环境2疏朗的随意的“集锦式”布局。3上林苑是一多功能园林
21建章宫的总体布局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它的园林一区是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22铜雀园内铸有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是一座兼军事坞堡功能的皇家园林。
23仙都苑中封土堆筑五座山象征五岳,引漳河之水分流四读为四海。
24洛阳宫城正门前形成一条直达南城门的御街——铜驮街,重要的衙署分布两侧,御街与其后的宫苑构成城市的中轴线,开创了我国皇都规划的新格局。
25干

道——衙署——宫城——御苑自南向北构成城市中轴线,建立此后皇都格局模式
26寺观园林的三种类型1毗邻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2寺观内部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城市化3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
27公共园林——兰亭
28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繁荣城市
29大内御苑:大明宫 洛阳宫 禁苑 兴庆宫 西苑(清) 慈宁宫花园 建福宫花园 宁寿宫花园 离宫御苑:畅春园 避暑山庄 圆明园 颐和园 行宫御苑:静宜园 静明苑 南苑
30禁苑包括禁苑 西内苑 东内苑
31一池三山:隋西苑 建章宫
32.隋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小园林集群,其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33.前宅后院布局:履道坊.拙政园.
34.唐代别墅园分三种情况:1.单独建筑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而风景优美的地带.(平泉庄.浣花溪草堂)2 单独建在风景名胜区内.(庐山草堂)3 依附庄园而建。(辋川别业.嵩山别业)
35.杜甫:浣花溪草堂. 白居易:履道坊.庐山草堂
36.长安城内,公共园林包括三种情况:1利用城南一些坊里内的岗阜——“原”。乐游园。2利用水渠转折部位的两岸而创为以水景为主的浏览地。曲江。3。街道绿化。
37.宋东京的皇家园林只有大内御苑和行宫御苑。大内御苑有后苑,延福宫.艮岳.行宫御苑有景华苑,琼林苑.玉津园.
38.论述.艮岳的造园成就.
1.筑山.万岁山为主位.万松岭 –侧岭,芙蓉城为余脉.寿山-宾位.形成宾主分明,有远有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既把天然山岳作典型化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论的构图规律.假山的用石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山上道路是斩石开径.万岁山上多设奇特石景.2置石.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重要峰石均有命名.3理水,园内形成完整水系.河.湖.沼.溪.涧.瀑.潭.水系与山系配合形成山嵌水抱的态势.是大自然山水成景最理想的地貌的概括。4植物配置。品种多,配置方式孤植。丛植。混交.成片栽植.按景分区,许多 景区,景点均以植物为主题.林间放养珍禽奇兽。5。建筑。几乎包罗同当时全部形成.建筑布局充分发挥点景.观景作用.艮岳称得上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代表着宋代自家园林的风格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39.金明池是一座以略近方形的大水池为主体的皇家园林.
40.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 1.简远。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造园诸要素。不追求品类之繁复。不滥用设计之技巧。也不过多地划分景域或景区。意境的深化除了以视觉景象的简约向留有余韵之外。还籍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像外之旨。疏朗。园林筑山往往主山连绵。客山拱

伏而构成一体,山势多平缓不作故意大起大伏。水体多半以大S来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P配置以大S丛植。林植为主。建筑低数量少。个体多于群体。
③雅致,园中种竹十分普遍且呈大面积栽植,作为园林雅致格调的象征,此外还有菊,梅;盛行太湖石“特置”,表现文人爱石的高雅情趣;建筑多用草堂,草庐,草亭,不流俗;曲水流觞;景题而名抒发情趣
④天然,a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b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40楠溪江苍坡村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
41楠溪江布局:纸笔墨砚的文房四宝象征寓意
整个村落略近方形,作为一张铺开的纸,长方形水池像一方大砚池,池北岸放置的三块长条石代表墨锭,水池北岸是一条笔直的通向村西的街道,正对着村外西面的笔架山,仿佛一支笔搁在笔架前
42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整式的有御花园,金明池,慈宁宫花园
43畅春园是人工山水园
44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是清初的三座大型离宫御苑,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三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45寄畅园是一座以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远借惠山优美山形,锡山龙光塔。
水体划分:①水池南北长而东西窄,于东北角上的出水尾,以显示水体有源有流②中部西岸的鹤步滩与东岸的知鱼(木监)对峙收束,把水池划分为似隔又合的南北二水域,适当地减弱水池形状过分狭长的感觉③北水域的北段又利用平桥“七星桥”及其后廊桥,再划分为两个层次,南端作成小水湾架石板小平桥,自成一小巧水局,于是北水域又呈现为四个层次,从而加大景深
46清华园是一座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
47造园家:张南垣 张然 计成 三步代表作:园冶 一家言 长物志
《园冶》计成 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山,选石,借景
“兴造论”泛指营园要旨,是全书总纲,好的园林评价标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园说”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细节(4篇)两个规划原则“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一篇“相地”山林地,城市地,郊野地,村庄地,旁地宅,江湖地。第二篇“立基”总体布局。第三篇“屋宇”园林建筑。第四篇“装折”装修。
第二卷‘栏杆’ 信手化成,以简便为雅
第三卷 一二三篇讲门窗,墙垣铺地的常见形式和做法。四,‘掇山’讲述叠山的施工程序,构图经营的手法和禁忌。五,‘选石’应考虑,开采和运输成本。六,‘借景’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一家言》李渔 叠石 土石相间 土多于石
《长物志》文震亨 共十二卷 与造图右直接关系的为室庐 花木 水石 禽鱼四卷。
‘室庐’卷中,把不同功能,性质的建筑及门,阶窗,栏杆,照壁等分门结论述
‘花木’42种另用园林观赏树木花卉
‘水石’常见水体,石料18节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48乾隆时北京西北邻主要分布: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漪春园,畅春园
49琼华岛的建置:东坡,北坡,西坡,南坡
南破永安寺,是一组堆成均齐的山地佛寺建筑群,从山门到白塔,构成南破明显的中轴线
西坡地势陡峭,建筑布置依山优势配以局部的叠石而显示其高下错落的变化趣味。主要的一组建筑群居中,后殿甘露殿,前殿琳光殿与临水码头三者构成中轴线。着重创造山地园林的气氛。
北坡是一处既幽邃又开朗的山地小园林,小水系有溪,有涧,有潭,有瀑,有潺潺水音,伏流暗脉,构成北坡一处精巧的山间水景。
东坡植物为主,建筑比重小
50濠濮间——画舫斋
水系南端的另一部分筑土为山,北面第二部分为以水池为主体的小园林濠濮间。石坊以北为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即画舫斋。自南而北依次构成山水丘陵建筑的序列,把自然界山水风景的典型缩移与人工建置交替展现在300m的地带上。
51静心斋山水层次划分
山池空间是园林的主景区,景区地段进深过浅,因地制宜运用增加层次的方法来弥补地段缺陷①跨水建水榭‘沁泉廊’将水池分为两层次,与正厅,园门构成一条南北中轴线②池北假山也分南北并列的北高南低的两重,与水池环抱嵌台,形成了水池的两个层次以外的山脉的两个层次3通过这种多层次既隔又透的处理,景区的南北进深看起来就仿佛比实际深远得多。
52具有流杯渠:慈宁宫花园、兰亭、萃锦园、潭柘寺。
53静宜园全园分为内垣、外垣、别垣三部分
54燕京八景:群岛春莺、玉泉垂虹、西山晴雪。
55有园中园:静宜园、清漪园、静明园、圆明园。
56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前者为人工山水园,后两者为天然山水园。
57圆明三园都是水景园,三园都是人工创设的山水地貌作为园林骨架。长春园、绮春园、圆明园集锦式。圆明园水面大中小相结合;长春园以一大水面为主体,周围岗阜回环;绮春园则全部为小型水面结合岗阜穿插的集锦。
58长春园北景区即西洋楼包括六幢西洋建筑: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兮外观、海晏堂、远瀛观。三组大型喷泉:谐奇趣南面的弧形石阶前和北面的双跑石阶前;海晏堂的西面大门前;远瀛观南面大水法。若干庭院和点景小品:万

花阵、线法山、线法墙。
59圆明园的象征意义: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抑扬有利于帝王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宣扬儒家的哲言、伦理和道德观念。九州清晏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鸿慈永祜标榜孝行,涵虚朗鉴标榜豁达品德,澹泊宁静标榜清心寡欲,濂溪乐处象征对哲人君子之仰慕,多稼如云象征帝王之重农桑。
60避暑山庄的分区及象征寓意。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湖泊景区具有波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苑若塞外景观,山岳景区象征北方名山,宫墙犹如万里长城,外八庙分别为藏、蒙、维、汉的民族形式,整个大意为以清王朝为中心的多民族大帝国缩影。
61清漪园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
62清漪园前山前湖景区、建筑轴线、网格处理控制。以佛香阁为中心的中央建筑群。
63 西汉建章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备一池三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颐和园是最后一座.
64 清漪园模拟杭州西湖的异同
同:A清漪园的总体规划以西湖为蓝本,昆明湖的水域划分,万寿山与昆明湖的位置关系,西堤在湖中的走向一级周围环境都很像西湖
B清漪园之模拟西湖还表现在前山前湖景区的景色建筑之总体布局乃至局部设计中
异:A杭州西湖的景色建筑自由随意的半藏半露于疏柳淡烟中,显示人工意匠与天成自然之浑为一体,清漪园的景点建筑则以其乙烯利的显露形象和格律秩序,于天成的自然中更突出人工的意匠经营.
B:杭州西湖湖面辽阔,但三面近山环抱,一面是城市屏障,因而总的地貌景观便呈现为以湖面为中心的一定程度的内聚性和较强封闭度,较少园外借景可能,清漪园景观开阔度很大,外向性亦很强,为园外借景创造了优越条件.
65惠山园仿寄畅园
A首先建园基址相似,B园林本身设计也以寄畅园为蓝本,主体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和布局环境,土石假山均宛若园外真山的余脉,理水手法相似,都以水面作为园林的中心
66颐和园怎样着眼于西北郊全局,以三山五园为主题的大环境整治
A首先考虑的是与西邻静明园的关系,昆明湖往西开凿外湖,稍后又在静明园的东南接拓高水湖于养水湖,前者沿湖不设宫墙,后者亦不再纳入静明园宫墙之内.再加上田畴的穿插,园林建筑的点缀,村舍的星罗棋布,构成一个完成的风景小区,从而加强了万寿山与玉泉山在景观上的整体感和一定程度的联属关系.
B其次,把考虑的范围再扩大到三山五园的大环境整体.清漪园建成,昆明湖开拓后,构成了万寿山和里湖的南北中轴线,静宜园的宫廷区,玉泉山主峰,清漪园的宫廷区三者,又构成一条东西中轴线,往东延伸交汇于圆明园与畅春园间的南北轴线的中心,这个轴线系

统把三山五园串缀成整体的园林集群,而清漪园起到枢纽地位.
其布局形式为三山五园的相互借景,彼此成景创造了良好条件:静宜园之俯借静明,清漪,圆明.畅春诸园,静宜,静明互借, 静明,清漪互借,静明,清漪与圆明,畅春之互借等,而最晚建成的清漪对这个庞大园林集群的有机整体及环境全局的形成,作用关键
67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一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二突出建筑形象的早就作用。三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技艺。四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
皇家园林全面引进江南造园技艺:1引进江南的造园手法。在保持北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江南常见的园林建筑形式,堆叠假山的手法,临水码头,石矶,驳岸处理手法。2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圆明园“坐石临流”绍兴兰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避暑山庄狮子林,苏州狮子林。圆明园坦坦荡荡,杭州西湖玉泉观鱼。
园林的象征寓意:1圆明园的后湖景区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洲”,圆明园的整体象征当时所理解的世界的范围,间接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寓意。2避暑山庄及其外围的环园建筑则作为多民族封建大帝国——天朝的象征。
68个园的四季假山:春山,石笋和竹子。夏山,太湖石山和松树。秋山,黄石山和柏树。冬山,雪石山,不用植物,象征荒漠疏寒。
69网师园东南西北四岸的构图中心: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
70拙政园的借景
71留园入口处理:巷道长达50余米,夹于高墙间;匠师们采取了收,放相间的序列渐进变换的手法,运用建筑空间的大小,方向,明暗的对比,甫入园门是一个较宽敞的前厅,从厅的东侧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再进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最后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作为结束,过此转至古木交柯。折而西至绿荫,已置身园中。“南厅北山,隔水相望”—留园
73举两例以建筑的小尺度反衬假山的大气势A网师园水池东南水屋上的小拱桥故意缩小尺寸以反衬两旁假山的气势。水池东岸堆叠小巧玲珑的黄石假山,意在适当减弱其后过于高大的白粉墙所造成的尺度失调;园东北角高大楼房前建置一组单层小体量,玲珑通透的廊榭,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B十笏园,近池的东南岸由山脉延伸出一小岛,上建六角单檐小亭—漪岚亭,小巧玲珑,柱间距仅75厘米,高约2米,利用建筑物的小尺度来衬托假山千岩万壑的气势。
74余荫山房以两个几何形水池为中心
75林本源园林总体布局采取化整为零的一系列庭院组合方式,全园利用建筑分为5区,一,园主人书斋“古书屋”与“汲取方鉴斋”,二接待宾客的“来育阁”,观赏花卉

的“香玉”三,宴集场所“定静堂”四,登高远眺的“观犌稼阁”五,山池游赏的“榕荫大池”
76江南园林的造园特点:1石料品种很多,用量很大,手法多样,技艺高超。2花木种类繁多,以落叶种类为主,配合若干常绿,讲究树木孤植和丛植的画意经营及象征寓意。3建筑形式多样丰富,具柔媚气质,空间通透,工艺水平精致。4园林空间各式各样,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级对框景,对景,透景创造条件
77寺观园林类型:1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如大觉寺,白云观,普宁寺。2寺院内部的庭院。如法源寺。3寺观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如乌尤寺,圆觉寺,太素宫。大觉寺,白云观,普宁寺,潭柘寺,为北方风格。黄龙宫,太素宫,为江南风格。古常道观乌尤寺,圆觉寺,为西南地方风格。
82西藏形成了为极少僧,俗统治阶级所私有的三个类别的园林:庄园园林,寺庙园林,行宫园林。
83罗布林卡---行宫园林。东半部:罗布林卡;西半部:金色林卡。三处相对独立的小园林:一格桑颇章和以长方形大水池为中心的一区。二紧邻于前者北面的沂宫一区。三西半部的金色林卡,金色颇章




第一部分:中国三大园林比较及代表

北方园林:一个人的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历代帝王为满足自己的享乐需要而兴建的在建筑上具皇权至上的规划思想,可从其宏大的规模及严谨的空间安排上看出往往是红柱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具浓郁的宫廷色彩,充分表现出古代帝王纵情享乐的自私;再者,皇家能够利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特权把大片山水风景据为己有,因此多数皇家园林都具有真山真水的地貌,形成风景绝美的天然山水画卷现存的皇家园林中,较负盛名的有北京的颐和园故宫御花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
苏州园林:文人雅士的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是按中国园林的传统,沿文人园林的轨辙,以自然为宗,置堂摆榭自由高树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树形树姿,古朴或秀丽,以供欣赏巧用竹品,再以丹桂红枫金橘秋菊等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作点缀建筑风格淡雅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皇家苑囿所取法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也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已成为宋以后中国园林的主流一派诗情画意,文人墨客多会于此
岭南园林:众人的岭南园林
与皇家园林和江南园林相比,岭南园林亦有比较鲜明的特色

:轻盈通透朴实大众传统的岭南园林很少利用自然山水构筑,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其面积多则三五亩,少则仅数十平方米大多是与住宅结合一体的庭院形式:四面环楼中间水池树木很高,园里摆的大多是兰花这种设计与岭南的气候条件有关,天气热,到了这园子里来,周围很高,日照不到,夏天很风凉装修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不及皇家园林或江南园林高贵典雅,但也不乏精美和华丽;创作手法上讲究点景借景和升华意境,常用富有诗意的景题作为画龙点睛表达意境手段,激发游赏者的联想而细细玩味因此,观赏者在欣赏时,是以近观静赏为主,动观浏览为辅;值得一提的是,岭南园林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都反映出中西兼容并包的岭南文化特点,在造园手法上带有明显的世俗性和随意性与大众的口味相印,凡人赏游其间,无所拘束
在宁静的圆明园颐和园,皇帝一个人赏心游园,当然跟着些随从但园林是他家的,当然不容布衣,普通百姓只可远观;江南园林,文人雅士多会于此,谈诗论道,岂平民所能及?只有在南粤的园林里,人们成群结队,进出自如,不分身份的高低贵贱,自自然然皇家园林,一个人的空间;江南园林,一撮人的空间;岭南园林,普罗大众的空间
岭南园林符合岭南人户外活动时间长的特点,彰显大众性开放性和人性化不象皇家园林的高贵气派,也不如江南园林的艺术感染力在冷落的眼光中,岭南园林却旺盛地发展着它的自然空间她旺盛的生命力和开放兼容的品性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是独领风骚,令人耳目一新一时间,不仅出现了酒家园林,与自然山水相结合的庭院,还有一些有岭南园林特色的大型公园但自始至终,没离开它的主题:大众的,开放的,人性的没有偏离为岭南人提供自然空间的轨道

岭南四大园林:
佛山梁园
佛山老房子是什么样的?从代表岭南私家园林文化精髓的梁园便可以寻找到
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由嘉庆道光年间时任内阁中书的岭南书画名家梁蔼如及其侄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叔侄四人陆续精心营建的,历时四十余年梁园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备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

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作为闻名遐尔的粤中四大名园之一,其与众不同的是,梁园是把住宅祠堂和园林三者浑然融为一体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群而在我国的私宅庭园中,将祠堂住宅和园林三者融为一体的非常少见
顺德清晖园
始建于嘉庆五年,为清代龙氏家族所建清晖园整体风格以雅致古朴著称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清晖园集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诗书雕刻等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我国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的特点造型构筑也别具匠心,各具情态,灵巧雅致,门窗古朴精美,品味无穷园内树木繁茂,品种丰富,多姿多彩,与古色古香的楼阁亭榭交相掩映,倘佯其间,步移景异,令人流连主要景点有船厅碧溪草堂澄漪红蕖书屋澄漪亭惜阴书屋等其主龙家子孙一门三进士的辉煌创举,闻名遐迩
余荫山房
又名余荫园,位于番禺南村镇,是清道光年间举人邬燕山为纪念其祖父邬余荫而建的私家花园全园建筑面积只有近二千平方米,为四大名园中最小巧玲珑的,并因它小巧玲珑的建筑风格而著称,这座古庭园,布局精巧将亭台楼馈堂馆轩榭桥廊堤石山碧水尽纳于三亩之地,缩龙成寸,且藏而不露,使得小小园林显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正是对余荫山房恰如其分的写照与顺德清晖园一门三进士的创举一样,番禺余荫山房一门三举人在当时的广东也被传为佳话
东莞可园
始建于清代道光三十年,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其名源于前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的赞词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在3.3亩的土地上,楼亭桥榭,厅堂轩院,山水花木,一并俱全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占水栽花,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极富岭南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可园的创建者莞城人张敬修,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常邀张维屏简士良等文人在园内联吟颂赋传艺岭南画派开山祖师居廉,曾在可园作画十年,其学生等创立了岭南画派,使可园成为岭南派的策源地之一


第二部分:较实用的园林知识点介绍
1汉字中与园含义相近的六字:囿圃苑院庭墅
其中室庐花木水石禽鱼4卷与造园有着密切的联系
2现存苏州最早的私家园林是宋代的沧浪亭
3山水花木建筑,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物质要素
4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拙政园的芙蓉榭耦园的山水

间等,都是榭的典型作品
5拙政园的浮翠阁狮子林的修竹阁可以了解它的不同样式
6亭有方亭长方亭六角亭八角亭圆形亭梅花形亭海棠形亭扇形亭又有单檐重檐
7廊按形式分,有直廊曲廊波形廊复廊四种
8廊按位置分,有沿墙走廊楼廊爬山廊水廊等
9苏州园林常见的漏窗花纹图案:全用直线的有万字定胜菱花水纹等;全用弧形的有鱼鳞钱纹如意波纹等;
有自然形体的图案:柏松牡丹芭蕉佛手狮虎蝙蝠等;还有人物故事小说传奇等题材
10罩,一般用于厅堂内,起分隔空间和装饰作用
11常见的有飞罩落地罩挂落三种留园林泉耆硕之馆的圆光罩,拙政园留听阁的飞罩,耦园山水间水阁的落地罩,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例
12苏州园林中的家具陈设品种丰富,式样繁多,大致可分为六大类:桌案凳椅几架床榻橱柜屏座
13苏州园林中的家具用料主要有榉木楠木紫檀黄花梨等上等木材
14苏州园林中,往往在壁面上镶嵌大镜,它的妙用:游人在镜中可以清晰地观赏到对面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无形中扩大了视觉空间,使园景显得更加丰富深邃这种利用明镜借景的方法,也是苏州园林中常用的艺术手段
15盆景大体有五大流派:苏派扬派岭南派海派川派另外,安徽的传统桩景河南的柽柳盆景也很有特色
16中国四大名园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
17明四家是指: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
18苏州四大古典园林按时间顺序排列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19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20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是茶经,作者是唐人陆羽,被称为茶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