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标共振原理与应用

技术指标共振原理与应用
技术指标共振原理与应用

技术指标共振原理与应用

上世纪中叶,法国昂热市附近一座长102米的桥,因一队士兵在桥上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走,步伐周期与桥的固有周期相近,引起桥梁共振,振幅超过桥身的安全限度,而造成桥塌人亡事故,有226名士兵在这起事故中丧失生命。就桥梁的本身负载能力而言,远远超过了这队法国士兵的重量,但由于士兵们步调整齐、节奏一致,结果大桥在这种齐力的作用下而倒塌,这就是共振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要利用共振现象,例如,收音机的调谐就是利用共振来接收某一频率的电台广播,又如弦乐器的琴身和琴筒,当短频率与长频率出现倍数的关系时,就会产生共振,成为用来增强声音的共鸣器。股市技术分析中存在的共振现象往往能提供非常有效的介入时机。

技术指标的时间共振主要是指同一技术指标在不同时间内同时发出买卖信号的技术现象,这是一种非常强烈和明确的操作指示。很多技术指标都存在一定的共振现象,但不是所有的技术指标的共振现象都有实用价值的,例如,心理线指标PSY的共振现象就没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进行详细地科学统计和认真细致地比较,发现有五种技术指标的共振最具有实际作用。分别是:威廉指标W%R、随机指标KDJ、乖离率BIAS、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MACD,相对强弱指标RSI。

技术指标的时间共振在时间周期方面包括四要素:即月线指标、周线指标、日线指标和分时线指标,其中分时线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60分钟线的技术指标。这四要素构成时间共振分析的整体,可以说缺一不可。投资者在实际应用中最容易忽略的周期要素分别是月线指标和分时线指标,如果忽略月线指标,常常会使投资者的操作缺少趋势的支持,而缺少分时线指标,常常会使投资者在短线买卖点方面存有疑惑。因此,投资者在应用共振分析时必须完整的考虑四要素的状况。

一、威廉指标W%R的时间共振分析原理

威廉指标由于其计算方式的与众不同,因此,当指标数值大于80为超卖,而当指标数值小于20时反而属于超买。威廉指标的特性是反映过于灵敏,指标波动频率过快,容易引起信号频发现象,而采用时间共振分析则能很好地解决这种现象。

例如:600777新潮实业的威廉技术指标从2001年12月13日进入超卖区以后,一直到2002年1月30日从超卖区彻底摆脱出来,在近两个月时间内,威廉指标曾经发出六次卖出信号,但只有一次是准确的,其余5次的买入信号都会过早的提示投资者买入,结果,使得投资者介入时机和价位都有所欠缺。但是,时间共振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清晰地分辨市场机会,新潮实业的月线威廉指标从2001年底的79.7上升到2002年的85.9,表明该股从长线分析,已经进入超卖区;而新潮实业的周线威廉指标则急速上升到90.3,并且,在一月末该指标击穿80超卖线,发出明确的买入信号。但投资者不必过于着急,可

以耐心等待共振分析四要素中最后一个要素:分时线指标也同步发生买入信号时再介入。这样投资者可以

准确地在8.3元附近买入,此后,该股一路上升,很快涨到11.30元。

威廉指标的时间共振不仅对个股的研判比较有效,同样可以在指数的分析中发挥作用。例如:威廉指标在2002年“6.24”行情以前,曾经发生过强烈的时间共振现象。具体的情况是:2002年5月威廉指标的月线指标达到80.5,进入超卖区;而威廉指标的周线指标分别在5月末和6月中旬两次进入超卖区;2002年6月6日,威廉指标的日线指标和分时线指标几乎同时发出买入信号,当时收盘指数是1521点,不久,爆发“6.24”行情,指数在此基础上大涨200多点。

二、随机指标KDJ的时间共振分析原理

KDJ指标是投资者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指标,它反应灵敏,有非常明确的买卖信号,简单易学,深受大多数投资者的喜爱。但是,它却有一个糟糕的缺陷:那就是KDJ指标在高位和低位的钝化现象。由于受计算原理的限制,在股价攀升或下跌一段时间后,KDJ指标对股价的反映会变得极为迟钝,股价再度继续上涨或下降很多时,KDJ 指标可能才稍微动一下,这就会给我们的买卖决策提供不合实际的参考指标。也使得KDJ指标仅适合于在股价箱体运动时使用,一旦个股成为黑马或大盘彻底走熊时,KDJ指标就会提示过早的逃顶或过早的铲底。通过时间共振的分析,可以有效解除随机指标的钝化瓶颈。

进行随机指标的共振分析时,必须首先了解随机指标的特点。随机指标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随机指标的超卖超买信号以及买卖信号

都不是单一的。随机指标的超卖现象有三种情况,分别是随机指标的K值或D值小于20,及J小于0线。随机指标的买入信号有两种:一种是随机指标从负值转变为正值时,对于0线的突破;另一种方法是随机指标的K、D黄金交叉。在确认随机指标超卖信号时,要求其三种情况只要达到其中一种就可以,而确认其买入信号时,则要求随机指标的两个买入标准必须全部达到,至于时间可以有所差距。

例如:上海本地小盘股600612第一铅笔,于今年4月中旬,突然打破其长时间的横盘格局,变盘后暴跌而下,8个交易日内下跌20%多。快速下跌使得月线随机指标受其拖累而转入超卖,周线指标在进入超卖区后,于5月中旬发出买入信号。5月13日,该股股价虽然继续跳水,但日线随机指标突破0线,发出强烈买入信号,第二天分时指标见底,而日线指标出现黄金交叉,随后不久,该股产生一轮强劲反弹行情。

此外,随机指标的时间共振分析同样可以运用于指数分析和卖出操作中使用,由于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因此不再详细叙述。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时间共振的利用效率,投资者对于四要素中的月线指标的标准可以适当放宽,只要达到超卖就可以了,不必一定要发出买入信号。但对短线要素的要求必须严格。至于日线的买入和分时线的指示可以不必一定保持同步,只要日线指标先出现超卖和介入迹象就可以做为投资依据。

三,利用共振现象选股(转帖)

日线图上的技术指标能够灵敏地反映出股价的日常波动,但在盘整阶段指标往往频频发出买卖信号,导致投资者无所适从。周线图考察的时间周期延长,将一些杂波过滤掉,能够很好地把握股价中长期的趋势,根据周线图选股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但由于考察的时间过长,指标往往落后与股价走势,出现滞后现象。若将日线图与周线图结合起来考察,假如短期指标与中期指标同时向多,此时为中短期指标“共振”,在共振现象出现后选股的可靠性大大增加,投资者选股时可注意几点:

1、先利用周线图挑选扎实的底部的个股,再利用日线图寻找合适的买点

2、选股时重点参考移动平均线、MACD、KDJ,假如这几大系统同时发出买入信号,则买入的安全性较高。例如南京中北(相关新闻,实时行情)(0421),今年以来呈三波运行,从日线图上看,走势弯弯曲曲,难辨趋势,移动平均线、MACD、KDL等系统多次发出买入信号,但股价并未出现多大的涨幅便回落整理,单从日线指标难以把握该股的整体趋势。但从周线图上可发现该股长期趋势已发生逆转,该股97年从高位反复回落,99年开始至今一直在7-12元之间波动,底部极为坚实,目前MACD指标中DIF已上穿MACD,发出买入信号,同时KDJ、移动平均线等系统亦刚刚金叉,股价正向箱顶发动冲击,周线形态较佳。日线图上则价升量增突破整理区,均线已呈明显的多头排

列,再从公司基本面分析,公司近期公告将参与组建三宝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介入高科技,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胜算的把握就较大。类似地,宇通客车(相关新闻,实时行情)(600066)单从日线图难以把握整体趋势,买卖信号过于频繁,难以用来指导操作,但从周线图上观察,该股99年以来重心不断上移,目前线与日线已出现共振现象,值得投资者中线关注。

三点共振法——一剑封喉

在股市里,判断某种获利方法是否长期可行、赢利模式是否长期有效,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方法是否揭示了股市的实质?是否揭示了股市运行的基本规律?并且是否遵循了这种规律?简单的说,就是您是否明白钱流向了何处?您是否有一套清晰具体的应对方法紧跟着资金在做同向运动?如没有,那是极其危险的!不了解股市运行的本质,不按规律做,即便您今天赚了明天还得吐出来!直到您吐血吐光为止!目前绝大多数的软件、指标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并且它们的具体操作千奇百态、花样百出(指标定式一大堆!),大多数是很模糊的,笼统的,几乎没有一套有着强有力理论基础支撑的清晰的、具体的、完整的操作分析方法指导您在股市里长期获利!而"三点共振法"不仅揭示了股市万变不离其中的实质,更推出了一套清晰的、具体的、

简单实用的操作理论和操作方法,仅仅就一招!对于散户来说,这是革命性的创造毫不夸张!

何为“三点共振”?三点也就是:大盘的买点,板块热点,龙头股的买点,此三者同时发出买入信号,则称之为“三点共振法”。使用“三点共振法”捕捉热点板块的龙头个股,可达到一招制敌、一剑封喉的效果。

一、理论基础

〈一〉资金推动型论,简单的说就是板块热点论

中国的股市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资金流入,股市上涨,资金流出,则股市下跌。资金的流动是股市循环的直接动因,而伴随着每次行情的涨升,都会有一个炒作热点、主线,即板块热点,这是市场的主流资金--热钱介入的结果。

板块热点的轮炒,是中国股市十多年来的主要特征之一,从96年的绩优板块,98年的资产重组板块,99年的网络科技板块,2000年的网络电子商务板块及后来的超跌股行情,再到2004年的蓝筹板块,每一次行情无一不是贯穿着板块热点的效应。因此,可以说,没有板块热点,没有热钱的效应,大盘就犹如散兵游勇,一盘散沙,是不可能涨起来的,长线如此,中线如此,短线仍然如此,即使是一次小小的波动反弹,大盘都会有板块热点的出现!总之,没有热点板块的产生和带动,股市绝对是不可能反弹或启动的,这是中国股市的特点,热点板块上涨--其它板块跟风--随之带动大盘反弹或启动,这是股市永远不变的真理。

另外,不论是短线或中线,大盘的每一次反弹或启动,最先反弹或启

动的热点板块及板块龙头肯定是涨幅最大的,在热点板块的领涨示范效应下,其它板块及个股也随之跟风反弹或启动上涨,但涨幅有限,呈现依次递减的现象,由此热点板块及板块龙头对大盘指数上涨的贡献度是最大的,其它跟风板块或个股则相应依次递减。

以上揭示的实质是股市中主流资金或热钱的运动规律,其实也就是股市运行的基本规律。

〈二〉赢利模式:三点共振法——一剑封喉

1、操作对象:捕捉热点板块及龙头个股

“三点共振法”是一种中短线的操作方法,大盘每次中短线反弹或启动时热点板块及板块龙头股往往预期收益最大,涨幅惊人,一般反弹或启动时速度快,中途不会轻易调整。而其它跟风板块或个股涨幅小,很容易调整,多数情况下表现出涨得慢(甚至不涨反跌),跌得快;即使有时涨得快,但跌得更快!非常难把握。在股市里,绝大多数的散户是不敢去介入热点板块,不敢买涨得快、涨得多的龙头股的,而宁愿买跟风板块,买未涨或涨得慢、涨得不多的个股,认为这样风险低、稳健。表面上看这种操作方法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对于资金量不是很大的散户来说,这种操作难度反而更大,首先,跟风的股票数量众多,没有一套固定的成熟选股方法和标准,被动选股,这次是这种方法,下次则是另外一种标准,方法和目标不明,难于精选,可靠性不高(选出的股票自己都怀疑);第二,绝大多数情况下,跟风板块或个股的上涨都要看热点板块及板块龙头股的脸色,后市涨幅多高,持续性有多强难于把握,靠运气的成分非常大。这样操作的结果我们可

以预料:获利不高,易被套,成功率低,节奏感差,导致反复会陷入被套--割肉--被套--割肉的死循环中,最终被深套、套死、无法操作,处于消极麻木无奈的状况,进而股民们会深感苦恼、无助,甚至绝望,因为他们实在没辙找不到办法了。所以说,做跟风板块个股是一种被动的操作方法,往往被这个市场牵着鼻子走。

相反,第一时间介入热点板块及龙头个股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操作方法,介入热点板块及板块龙头的资金肯定是先知先觉的主力(可能是游资,也可能是其它主流资金等),它们敢于较其它板块先启动,证明他们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热点板块及板块龙头一旦启动,则上涨的惯性大,持续性强,由于介入程度较深,短时间内难以全身而退,对于散户来说可操作性是非常强的。它们其实就是大盘的风向标,对大盘的短线或中线上涨起到引领的功能,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散户、股民能够做到先知先觉,第一时间紧跟热钱,捕捉到热点板快及龙头个股,把握好板块轮动,踏准股市波动的节奏将是取得高获利、高成功率、高效率(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和最佳保障!跟着热钱走,永远是赚钱的!这种专做热点板快及龙头个股的固定操作方法和模式在大盘每次反弹或启动(即大盘运行的拐点)时进行操作都是适用的,不论是短线还是中线都能获取高利润,高成功率!

2、操作方法:三点共振法——一剑封喉

确立了热点板块及板块龙头股作为我们散户每次操作的操作对象,然而,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操作这些热点呢,答案是否定的!操作热点板块及板块龙头股必须严格按照一套程序和方法,这个方法就是:

三点共振法。三点也就是:大盘的买点,板块热点,龙头个股的买点。三者同时发出买入信号、同时共振时,即是热点板块及板块龙头股的最佳出击点、起涨点。大盘的买点实际上就是大盘的拐点、起涨点,它是大盘经过一段时间下跌或横盘调整后止跌、结束调整继而改变趋势向上的一个关键点!同样,龙头个股的买点和大盘买点的出击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大盘和龙头个股的“买”点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它们的出击点在稍后的案例中大家可以看到。而板块热点的选择通过板块指数的涨跌幅正排序就可选出,涨幅居前的指数板块就是我们操作的板块对象,热点板块确立了,然后再从热点板块中选出有买出击的龙头个股即可。在热点板块中并不是所有的个股都可以操作的,只有发出买入信号的个股才符合条件。

“三点共振法”的操作思路原则上是这样的(三步曲):从大盘买点入手--到热点板块--龙头个股--买卖点。做股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开大盘做个股(短、中、长线皆如此),必须在大盘止跌反弹或启动的第一时间介入热点板块,第一时间介入龙头个股。“三点共振法”讲究的是短中线的顺势而为,讲究的是大盘或个股短中线趋势发生改变、发生拐点的第一时间!讲究的是先知先觉。如果错过了大盘或个股发出买入信号的第一时间,在别的时间,比如大盘已连涨几天再去做热点板块龙头,则就真正成了后知后觉、追高追涨,你就很有可能成为接力的最后一棒!或在大盘短中线趋势开始向下时去做热点板块股票,则就变成了逆市追涨,风险自明。后知后觉的追高追涨及逆市追涨都是“三点共振法”所坚决反对、坚决避免的!

大盘、板块、个股三者同时发出买入信号,同时共振是我们散户进场的最佳时机,是最及时、绝佳的短中线买入点、起涨点,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做到一买就涨就开始拉升,基本上很少出现买入就调整、被套的现象!真正地做到波段操作!“三点共振法”由于考虑了大盘、板块热点、个股三方的因素,买入点都是大盘或龙头个股的起涨点,这个点可以说是庄家主力的要害,最难受的地方,就犹如蛇的七寸(对我们散户来说这个起涨点就是我们最舒服的地方),庄家想甩都甩不掉,因此它完全起到了一招制敌、一剑封喉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获利水平、大大提高了出击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三点共振”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描述来比喻:一群敌人想通过潜水过河来偷袭对方,而对方早有准备,狙击手正在岸边等候伏击。狙击手知道水下有敌人但看不见,如果在敌人还在水下没有浮出水面时就开枪,结果浪费子弹没打着,把敌人吓跑了,甚至反而暴露了自己,给对方机会;如果选择敌人上岸了再打,可能没等开枪自己就被消灭了(我们很多散户就是这样被消灭的)!什么时候是消灭对方的最佳时机呢?敌人在水下要换气、要上岸肯定要浮出水面吧,那浮出水面的瞬间就是射杀敌人的绝佳时机!谁先露头就打谁,只要他一露头就打,不给他喘息时间!如果此时你愣呆了,两手颤抖、双脚直打哆嗦,那你肯定完了!做股票不也是这样吗?

中国的股市是一个资金市,由于“三点共振法”始终紧紧跟踪的是市场中最活跃的那些主流资金、主力部队,因此,任何时候“三点共振法”都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它的操作理念是相当科学、非常正确的!在这

完全可以用一句股市中通俗的话来概括它:跟着热钱走,想不赚都难!

二、“三点共振法”与传统的技术分析方法比较

现在大多数软件或发明指标所用技术分析方法大多数是建立在技术指标的基础上的,具体在操作时基本上是重指标、定式,轻大盘板块热点,即先指标定式后股票的这种选股次序的倒置,操作的成功率是极低的,尽管有时也考虑大盘板块热点,但最后还是要回到指标定式分析上来。而“三点共振法”始终首先考虑的是大盘状态,再到板块热点资金的流向,然后是个股,最后考虑的才是指标,显然指标定式在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两种分析方法在指导具体的操作时,思路最终是刚好相反的,很显然,“三点共振法”是有道理的,且成功率相当高。而前者犹如空中楼阁,随时会掉下来,因为实在没太多的道理来支撑!目前所有股票软件中的绝大多数指标都是通过价、量、时间计算得来的,大多情况下就是K线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随机性,它的规律性也不强!否则通过一台高性能的计算机就可以找到一只百分之百上涨的股票,但这可能吗?世界上有这样的计算机吗?不是计算机不好,而是通过指标、定式分析是永远都做不到的!但现在很多人都热衷于去发明指标,做定式,想通过数字、数据等采用数学的方法来取得高的成功率,试想,连用电脑都无法解决的指标和定式分析方法,它的理论基础在哪?它有正确的操作理念支持吗?没有!你敢相信它吗?它只是一堆数据,想通过数学分析方法试图找到一种固定的规律让你长期的获利,那是痴人说梦!这几年ZNZ所走的弯路,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些发明指标、定式、平台等等不知误导、害惨了多

少股民。

再说说指标,大多情况下它只是K线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是较直观、易看懂些。任何股票短中长线有相当的涨幅后,其相应的短中长线指标也走得很完美,但当任何一只股票在盘整时,任何短中长线指标都会失效、失灵,可以说任何指标皆如此,都无法解决在盘整时失效的情形,如何尽可能的过滤掉盘整时反复的金叉死叉找到涨幅大的股票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从板块入手,因为板块热点上涨的惯性大、持续性强,相应的短中长线指标肯定会走好,这恰好可以从另一方面印证大盘如没有热点板块,仅是个股零星行为,大盘就会象一盘散沙是涨不起来的。只有出现板块热点,大盘才能反弹或启动,抓住板块热点龙头,就可以去伪存真,就可以过滤掉很多虚假的买入点(仅凭一个或多个指标过滤筛选永远是办不到的!就象秦始皇派人东渡寻找长生不老的仙丹一样--永远没有结果),“三点共振法”就符合以上这个操作思路。另外,平时人人都极力说要波段操作,然而按指标来分析操作是完全做不到的,如果你介入的是弱势股,当股票盘整或微涨一点时你会发现指标已走完波段,但股票根本就没有形成波段就开始下跌了。因此,在同一时间,弱势股不易行成波段(或简单偏激一点的说,弱势股根本没有波段,弱势股难于做波段!),可是如果采用“三点共振法”专做热点板块的龙头个股,则你就可以真正做到中短线波段操作,因为热点板块的龙头个股涨幅大,极易形成波段。做热点板块龙头个股,做中短线波段操作这是我们散户梦寐以求的,是我们做股票的终极目标,低风险,高收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三、操作使用说明(案例、图例)

在股市里,不要轻易去寻底和找顶,否则您将会不断地被市场无情地嘲弄!中国有股市以来,有哪位高人或哪种炒股软件能自始至终成功测出顶底?哪怕有50-60%的成功率,绝对没有!这一次很多发明指标不是又闹了大笑话吗?!(事后他们又得修修补补修改参数了)现在,“三点共振法”教您一种全新的炒股理念,不去寻底和找顶,您耐心等,只要有“买”“卖‘出现,那就十有八九就是中短期的底或中短期的顶,顶底是走出来的,不是测出来的。您只要按“买”“卖”做好中短线的热点,波段操作即可!为何那么累的去寻底测顶呢?按中短线趋势波段操作,您永远是赢家,因为趋势无敌!

“三点共振法”主要是一套专门捕捉热点板块及龙头个股的中短线操作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大盘的买点、热点个股的买点相当关键,哪一个是真正的起涨点关系到操作的成功与否。同时,板块热点的分析是绝对缺不了的,是点睛之笔。达到三点的同时共振合一,是最完美的结合!因为它是大盘和热点板块个股的起涨点,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买就涨,极少极少调整!因为它是热门股!有资金关照!而跟风股、弱势股就很容易调整或下跌。“三点共振法” 系统中的买卖信号是中短线操作相当精确的一个信号,可以说就是中短线趋势的拐点,即上涨的起涨点和下跌的拐点!“三点共振法”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大盘当天如有“买”字信号出现,收盘后,按热点板块指数正排序,找到热点板块及相应板块有“买”字出击的个股,选出2-5个股(最少2个,最多5个),第二天开盘分批买进。原则上个股涨5%先卖掉1/3或一半,剩

余的等“卖”字出击再卖掉(这是一个时时保持主动的好方法,心态很重要!)。有时候,大盘见顶,而手中的股还没有卖出信号,则持股,直到发出见顶信号,也就是说买进以大盘和个股为准,卖出基本以个股的卖出信号为准。大盘见顶及个股获利了结后,耐心等待下一个大盘的“买”点出现,然后再介入新的热点板块和个股,这就踏准了股市的节奏!其实也就是赚钱的节奏!

使用“三点共振法”操作,对于资金二三百万以下的散户,在大盘出现“买”点时,大多情况下一样可以满仓操作,只是资金大的多分几个帐户和注意分仓即可。稳健的做法是白色的反弹“买”字半仓左右操作,黄色的启动“买”可大半仓或满仓操作,当然,这些都得灵活操作和运用。它既适合专职股民也适合上班族(上班族没时间看盘,开盘买进后第二天挂单赚5%卖掉1/3或一半,剩余的等“卖”字出击再卖掉,做热点板块绝大多数情况下惯性大,上涨持续性强,赚5%不难,难的是赚钱不走人,不会卖!)

以下为案例和图例:

“三点共振法”是一套智能买卖操作系统、一种具体战法,首先它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它有先进、科学、正确的操作理念,以及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因此,对比市场上众多的股市软件及多如牛毛的发明指标,应该说是独树一帜,且在理论基础上更胜一筹,在操作上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散户来说,要战胜股市,战胜主力、庄家,获取暴利,“三点共振法”是一件利器,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能够一招制敌、一剑封喉!

股市的上下波动,其实就是资金流动使然,“三点共振法”就反映了资金流动的现象,股市的涨涨跌跌都可以用,“三点共振法”表现出来,因此,“三点共振法”应该永远是有生命力的!朋友们,假如您非常认同“三点共振法”这一理念,认可这一操作方法,那么您对了,您有眼光!它将彻底改变您的一生!可以说,“三点共振法”操作系统可以说是破译了股市的密码,他是散户打开股市财富之门的金钥匙,它是散户赢利的最佳模式,是散户炒股的最高境界。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对职工所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A、职务 B、责任 C、职责 D、岗位 2、()是严格按照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A、定编 B、定员 C、定额 D、岗位责任制 3、岗位研究中,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A、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 B、测验法、面谈法、调查法 C、观察法、参与法、测验法 D、面谈法、观察法、参与法 4、美国工程师()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A、弗兰克·吉尔·雷斯 B、泰勒C怀特D、迈克尔·朱修斯 5、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作时利用情 况,按()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时间消耗 B、工作的繁简程度 C、工作重要性的大小 D、技术操作 6、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 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A、人力资源B工时消耗C、财力消耗D、体力消耗 7、工作抽样法是根据()的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的一种方法。 A、微积分和概率论 B、测量学和统计学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 D、数理统计学和微积分 8、()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A、岗位调查 B、岗位分析 C、岗位评论价 D、岗位分类 9、()是通过调查者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深入、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A、面谈法 B、参与法 C、关键事件法 D、书面调查法 10、岗位分析的结果——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以及职务晋升图必须以良好的()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岗位分类 B、岗位设计 C、岗位调查 D、岗位评价 11、()是把既可归为熟练工种又可归为技术工种的某些特殊工种,先分别划岗归级,再根据这些工种在不同类型中的岗位等级,求出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之间的统一岗级换算比例,然后归级。 A、经验判断法 B、基本点数换算法 C、交叉岗位换算法 D、专家评判法 12、测评误差可分为()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登记误差 13、()就是岗位纵向分类中的细类或称小类,是若干性质相同但其他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岗位群。 A、岗级 B、岗等 C、岗系 D、岗类 14、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有()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A、劳动时间率和工作利用率 B、工作利用率和能量

机械振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机械振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王力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研13-4 学号2013214511) 摘要:现实生活中机械振动现象很多,本文简述了振动在人类生活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振动利用中的若干新工艺理论与技术,振动机械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机械振动;振动设备;振动测试工艺;非线性振动系统 Abstract:In real life, there are many mechanical vibration phenomen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vibration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life and work. It detail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tudy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of some new technology theory and technology. Keywords:mechanical vibration; vibration equipment; vibr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nonlinear vibration system 一、引言 振动是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实际上,人类就生活在振动的世界里,地面上的车辆、空气中的飞行器、海洋中的船舶等都在不断振动着。房屋建筑、桥梁水坝等在受到激励后也会发生振动。就连茫茫的宇宙中,也到处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振动,如风、雨、雷、电等随时间不断变化,从广义的角度来解释,就是特殊形式的振动(或波动),而电磁波不停地在以振动的方式发射和传播。就人类的身体来说,心脏的跳动、肺叶的摆动、血液的循环、胃肠的蠕动、脑电的波动、肌肉的搐动、耳膜的振动和声带的振动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振动,就连组成人类自身的原子,也都在振动着。 所谓机械振动,是指物体(或物体系)在平衡位置(或平均位置)附近来回往复运动。在机械振动过程中,表示物体运动特征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将时而增大、时而减小地反复变化。在工程实际中,机械振动是非常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及原理 温度测量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生产工艺需要温度控制,有些电子产品还需对它们自身的温度进行测量,如计算机要监控CPU的温度,马达控制器要知道功率驱动IC的温度等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是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测试的参数,从钢铁制造到半导体生产,很多工艺都要依靠温度来实现,温度传感器是应用系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本文对不同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简要概述,并介绍与电路系统之间的接口。 热敏电阻器 用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种类很多,热敏电阻器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NTC),也就是说温度下降时它的电阻值会升高。在所有被动式温度传感器中,热敏电阻的灵敏度(即温度每变化一度时电阻的变化)最高,但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曲线是非线性的。表1是一个典型的NTC热敏电阻器性能参数。 这些数据是对Vishay-Dale热敏电阻进行量测得到的,但它也代表了NTC热敏电阻的总体情况。其中电阻值以一个比率形式给出(R/R25),该比率表示当前温度下的阻值与25℃时的阻值之比,通常同一系列的热敏电阻器具有类似的特性和相同电阻/温度曲线。以表1中的热敏电阻系列为例,25℃时阻值为10KΩ的电阻,在0℃时电阻为28.1KΩ,60℃时电阻为4.086KΩ;与此类似,25℃时电阻为5KΩ的热敏电阻在0℃时电阻则为 14.050KΩ。 图1是热敏电阻的温度曲线,可以看到电阻/温度曲线是非线性的。

虽然这里的热敏电阻数据以10℃为增量,但有些热敏电阻可以以5℃甚至1℃为增量。如果想要知道两点之间某一温度下的阻值,可以用这个曲线来估计,也可以直接计算出电阻值,计算公式如下: 这里T指开氏绝对温度,A、B、C、D是常数,根据热敏电阻的特性而各有不同,这些参数由热敏电阻的制造商提供。 热敏电阻一般有一个误差范围,用来规定样品之间的一致性。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误差值通常在1%至10%之间。有些热敏电阻设计成应用时可以互换,用于不能进行现场调节的场合,例如一台仪器,用户或现场工程师只能更换热敏电阻而无法进行校准,这种热敏电阻比普通的精度要高很多,也要贵得多。 图2是利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典型电路。电阻R1将热敏电阻的电压拉升到参考电压,一般它与ADC的参考电压一致,因此如果ADC的参考电压是5V,Vref 也将是5V。热敏电阻和电阻串联产生分压,其阻值变化使得节点处的电压也产生变化,该电路的精度取决于热敏电阻和电阻的误差以及参考电压的精度。

铸铁件的时效处理及方法

铸铁件的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可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自然时效是将铸件置于露天场地半年以上,便其缓缓地发生形,从而使残余应力消除或减少,人工时效是将铸件加热到550~650℃进行去应力退火,它比自然时效节省时间,残余应力去除较为彻底. 振动时效技术发展史 使用振动处理方法消除或均化金属件的残余应力,以代替热时效(焖火)。这种新技术在国外被称作:“Vibratory Stress Relief Method”(简称VSR)引进我国后又称“振动时效”该技术源于美国发展和应用于英国、法国、前苏联。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VSR 设备有一万台以上,许多国家都已将振动时效定为某些机械构件必须采用的标准工艺,我国的振动时效技术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机理和应用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些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 人工时效是退火吗? 对于铸铁件来说,人工时效就是热时效。也就是一种能够快速降低铸件内应力的退火工艺。时效现在有三种方式:自然时效、人工时效、振动时效。 自然时效和热时效,即工件露天长时间放置,由于温度的自然变化以及其它环境变化使工件的尺寸日趋稳定。一般说来这需长达两年的时间。用木锤敲击工件,用风握直接振动等,在实际生产中都有应用,有人认为用机械施加工件即相当于加速自然时效,这种方法在国外早有专刊。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激振器的周期外力-激振力的作用下,使之与工件发生共振(激振器产生与工件本征频率相一致的振动频率)。从而获得相当大的振动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和热能相比的、共振中交变的初应力与残余应力相叠加,驱使工件产生更大的振动,发生局部屈服,使晶体内部错位和晶界产生微观滑移,引起微量塑性变形,促使大量错位一部分钉轧在杂质上,另一部分聚集到晶粒间界上,另外还有一部分错位获得足够大的能量,可以穿过晶界而进入另一个晶粒内,这样从总体看工件的残余应力得到松弛或均化,在宏观上表现为尺寸稳定、刚度、耐腐蚀性、耐疲劳性提高,金属内耗下降,塑性得到改善。由于晶粒内位错大量聚集在晶界和杂志上,所以造成各个晶粒内应力的完全不均匀性,使微观应力提高。由此错位处在更大的大型应力场内,滑移阻尼增大,所以位错再滑移是非常困难的。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就是将激振器紧紧固定于工件上施加机械振动,工件放置于橡胶块或者其他弹性支撑上,以防止地面对振动的阻尼作用,振动频率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节电机转速获得,频率通常在167HZ以内,整个设备消耗电能很低,一般不超过1KW,对于大多数工件,15分钟振动即可消除或均化应力,使工件尺寸稳定精度提高,处理的工件重量从几十公斤到上百吨。 时效三种方式: 对于铸铁件来说,人工时效就是热时效。也就是一种能够快速降低铸件内应力的退火工艺。时效现在有三种方式:自然时效、人工时效、振动时效。 自然时效和热时效,即工件露天长时间放置,由于温度的自然变化以及其它环境变化使工件的尺寸日趋稳定。一般说来这需长达两年的时间。用木锤敲击工件,用风握直接振动等,在实际生产中都有应用,有人认为用机械施加工件即相当于加速自然时效,这种方法在国外早有专刊。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激振器的周期外力-激振力的作用下,使之与工件发生共振(激振器产生与工件本征频率相一致的振动频率)。从而获得相当大的振动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和热能相比的、共振中交变的初应力与残余应力相叠加,驱使工件产生更大的振动,发生局部屈服,使晶体内部错位和晶界产生微观滑移,引起微量塑性变形,促使大量错位一部分钉轧在杂质上,另一部分聚集到晶粒间界上,另外还有一部分错位获得足够大的能量,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1.传感器有哪些组成部分在检测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检测过程中所起作用是: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一定联系的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电阻式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可将力转换为位移。传感元件是能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参量的元件,如应变片可将应变转换为电阻量。测量转换电路可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信号。 2.传感器有哪些分类方法各有哪些传感器 答:按工作原理分有参量传感器、发电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和特殊传感器;按被测量性质分有机械量传感器、热工量传感器、成分量传感器、状态量传感器、探伤传感器等;按输出量形类分有模拟式、数字式和开关式;按传感器的结构分有直接式传感器、差分式传感器和补偿式传感器。 3.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表示方法分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误差来源分有工具误差和方法误差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有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按使用条件分有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按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有定值误差和积累误差。 4.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中起什么作用 答: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检测系统的基本元件,它能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压力等)的变化,进而将其转化为本身的应变或位移,然后再由各种不同形式的传感元件将这些量变换成电量。 5.弹性敏感元件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用途和特点 答:弹性敏感元件形式上基本分成两大类,即将力变换成应变或位移的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和将压力变换成应变或位移的变换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 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通常有等截面轴、环状弹性敏感元件、悬臂梁和扭转轴等。实心等截面轴在力的作用下其位移很小,因此常用它的应变作为输出量。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测量范围宽、可承受极大的载荷、缺点是灵敏度低。空心圆柱体的灵敏度相对实心轴要高许多,在同样的截面积下,轴的直径可加大数倍,这样可提高轴的抗弯能力,但其过载能力相对弱,载荷较大时会产生较明显的桶形形变,使输出应变复杂而影响精度。环状敏感元件一般为等截面圆环结构,圆环受力后容易变形,所以它的灵敏度较高,多用于测量较小的力,缺点是圆环加工困难,环的各个部位的应变及应力都不相等。悬臂梁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输出位移(或应变)大,灵敏度高,所以常用于较小力的测量。扭转轴式弹性敏感元件用于测量力矩和转矩。 变换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通常有弹簧管、波纹管、等截面薄板、波纹膜片和膜盒、薄壁圆筒和薄壁半球等。弹簧管可以把压力变换成位移,且弹簧管的自由端的位移量、中心角的变化量与压力p成正比,其刚度较大,灵敏度较小,但过载能力强,常用于测量较大压力。波纹管的线性特性易被破坏,因此它主要用于测量较小压力或压差测量中。 作业二 1.何谓电阻式传感器它主要分成哪几种 答: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电阻值,再经相应测量电路处理后,在显示器记录仪上显示或记

温度传感器原理

一、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的应用原理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1.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甸、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2.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的结构

(1)精通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工业常用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感温元件(电阻体)的结构及特点见表2-1-11。从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温度传感器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同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有关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第一节. (2)铠装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铠装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③能弯曲,便于安装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端面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超爆炸。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 3.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温度传感器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

振动理论课后答案

1-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台面上,当台面沿铅垂方向作频率为5 Hz的简谐振动时,要使物体不跳离平台,对台面的振幅应有何限制? 解:物体与桌面保持相同的运动,知桌面的运动为 , x=A sin10πt; 由物体的受力分析,N = 0(极限状态) 物体不跳离平台的条件为:; 既有, , 由题意可知Hz,得到,mm。 1-2有一作简谐振动的物体,它通过距离平衡位置为cm及cm 时的速度分别为20 cm/s及cm/s,求其振动周期、振幅和最大速度。解: 设该简谐振动的方程为;二式平方和为 将数据代入上式: ; 联立求解得 A=10.69cm;1/s;T=s 当时,取最大,即: 得:

答:振动周期为2.964s;振幅为10.69cm;最大速度为22.63m/s。 1-3 一个机器内某零件的振动规律为 ,x的单位是cm,1/s 。这个振 动是否为简谐振动?试求它的振幅、最大速度及最大加速度,并用旋转矢量表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 振幅A=0.583 最大速度 最大加速度 1-4某仪器的振动规律为。此振动是否为简谐振动?试用x- t坐标画出运动图。 解:因为ω1=ωω2=3ω,ω1≠ω2.又因为T1=2π/ω T2=2π/3ω,所以,合成运动为周期为T=2π/3ω的非简谐运动。两个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合成不是简谐振动,当频率比为有理数时,可合称为周期振动,合成振动的周期是两个简谐振动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1-5已知以复数表示的两个简谐振动分别为和,试求它们的合成的复数表示式,并写出其实部与虚部。 解:两简谐振动分别为,, 则:=3cos5t+3isin5t =5cos(5t+)+3isin(5t+) 或; 其合成振幅为:=

HK2000系列全自动振动时效装置操作说明

LM-10Y液晶系列全自动 振动时效使用说明书

济南利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1) 二、主要技术性能---------------------------------------(1) 三、使用条件-------------------------------------------(2) 四、操作配置说明---------------------------------------(2) 五、运行准备-------------------------------------------(4) 六、操作步骤及方法-------------------------------------(8) 1、定时全自动运行模式------------------------------(8) 2、全自动运行模式----------------------------------(8) 3、半自动运行模式----------------------------------(9) 4、手动运行模式------------------------------------(9) 七、时效时间的控制-------------------------------------(10) 八、注意事项-------------------------------------------(11) 1、怎样判断对零件的时效效果是否达到时效要求?------(11) 2、加速度过大,曲线打印不完整怎么办?--------------(11) 3、扫描过程中发现了共振峰但不停机怎么办?----------(11) 4、工件已振动,但无加速度值显示怎么办--------------(11) 5、电流太大怎么办?--------------------------------(12) 6、什么是飞车,飞车的危害是什么?-------------------(12)

振动理论及应用期末复习题题

2008年振动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题(20分) 1、在图示振动系统中,已知:重物C 的质量m 1,匀质杆AB 的质量m 2,长为L ,匀质轮O 的质量m 3,弹簧的刚度系数k 。当AB 杆处于水平时为系统的静平衡位置。试采用能量法求系统微振时的固有频率。 解: 系统可以简化成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以重物C 的位移y 作为系统的广义坐标,在静平衡位置时 y =0,此时系统的势能为零。 AB 转角:L y /=? 系统动能: m 1动能:2112 1 y m T = m 2动能:2222222 22222)3 1(21))(31(21)31(2121y m L y L m L m J T ====? ω m 3动能:2322 32333)2 1(21))(21(2121y m R y R m J T ===ω 系统势能: 221)2 1 (21)21(y k y g m gy m V ++-= 在理想约束的情况下,系统的主动力为有势力,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因而有: E y k gy m gy m y m m m V T =++-++= +2212321)2 1 (2121)2131(21 上式求导,得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E y m m m k y '=+++) 2 1 31(4321 固有频率和周期为: ) 2 131(43210m m m k ++= ω 2、质量为m 1的匀质圆盘置于粗糙水平面上,轮缘上绕有不可伸长的细绳并通过定滑轮A 连在质量为m 2的物块B 上;轮心C 与刚度系数为k 的水平弹簧相连;不计滑轮A ,绳及弹簧的质量,系统自弹簧原长位置静止释放。试采用能量法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解:系统可以简化成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以重物B 的位移x 作为系统的广义坐标,在静平衡位置时 x =0,此时系统的势能为零。 物体B 动能:2212 1 x m T =

HK2000系列全自动振动时效装置操作使用说明书

HK2000系列全自动振动时效装置操作使用说明书 一、主要功能特点: 1、彩色液晶动态显示曲线及数据 2、傻瓜式操作主式 3、强大的3.0版本软件控制技术 4、双主回路设计 5、中文提示功能 二、主要技术性能: HK2000K1 HK2000K2 HK2000K3 HK2000K4 HK2000K5 型号 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激振力(N0) 10 15 30 40 50 调速范围(r/min)1000~100001000~80001000~80001000~8000500~6000 可处理工件重量(T) 0.02~2.50.2~100.5~502~1005500 稳速精度(r/min)±1 0~99.9 加速度测量范 围(m/s) 彩显功能在线动态显示a—n、a—t曲线及参数数据 打印功能a--n、a—t曲线、参数数据及参数对比,应力消除率(选) 三、操作配置说明: 1、操作面板配置(见图一) 1)、彩色液晶屏幕,于在线动态显示a-n、a-t曲线、数据及操作提示。 2)、打印机,用于打印a-n、a-t曲线及数据。 3)、运行(停止)键:第一次按该键,整机将自动进行振动时效处理的全过程。 第二次按该键将在任何状态下都立即停止。 4)手动降速键:按第一次慢降速,再按一次常速降速,再按一次快降速。升速 进行中,按此键,升速停止。 5)、手动升速键:按一次慢升速,再按一次常速升速,再按一次快升速。降速 进行中,按此键慢速停止。 6)、打印键:用于将屏幕显示的的内容通过打印机(2)打印出来。 2、控制器后面板配置 四、运行准备: 在本机投入运行准备前,请详细阅读本公司提供的《振动时效原理书》一书中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六章,以便准确地掌握对要时效工作的支撑位置、激振器的 装夹位置和传感器的放置位置。若已基本了解振动工艺过程或已经编制了零件 的振动时效工艺卡片,请按下列步进入运行准备过程。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依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分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测量电路三个部分组成。 2.半导体应变计应用较普遍的有体型、薄膜型、扩散型、外延型等。 3.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敏元件,根据光电效应可以分为 外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热释电效应三种。 4.亮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 5.光电管的工作点应选在光电流与阳极电压无关的饱和区域。 6.金属丝应变传感器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横向效应,可采用直线栅式应变计 和箔式应变计结构。 7.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在位移-输出曲线的前坡区呈线性关系,在后坡区与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 8.根据热敏电阻的三种类型,其中临界温度系数型最适合开关型温度传感 器。 9.画出达林顿光电三极管部接线方式: U CE 10.灵敏度是描述传感器的输出量对输入量敏感程度的特性参数。其定义为:传 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比,用公式表示k(x)=Δy/Δx 。 11.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是否保持理想线性特性的一 种度量。按照所依据的基准之线的不同,线性度分为理论线性度、端基线性度、独立线性度、最小二乘法线性度等。最常用的是最

小二乘法线性度。 12.根据敏感元件材料的不同,将应变计分为金属式和半导体式两大 类。 13.利用热效应的光电传感器包含光---热、热---电两个阶段的信息变换过程。 14.应变传感器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温度补偿,温度补偿的方法电桥补偿 法、计算机补偿法、应变计补偿法、热敏电阻补偿法。 15.应变式传感器一般是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电路两部分组成。 16.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灵敏度、线性度、灵敏度界限、迟滞差和稳定性。 17.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入 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18.光电管是一个装有光电阴极和阳极的真空玻璃管。 19.光电管的频率响应是指一定频率的调制光照射时光电输出的电流随频率变 化的关系,与其物理结构、工作状态、负载以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多数光电器件灵敏度与调制频率的关系为Sr(f)=Sr。/(1+4π2f2τ2) 20.光电效应可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21.国家标准GB 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 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22.传感器按输出量是模拟量还是数字量,可分为模拟量传感器和数字量传感器 2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灵敏度用公式表示为:k(x)=输出量的变化值/输入量的变 化值=△y/△x 24.应变计的粘贴对粘贴剂的要求主要有:有一定的粘贴强度;能准确传递应变;

智能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智能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论文摘要】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他具有独特的单线总线接口方式。文章详细的介绍了单线数治露却 衅鱀S18B20的测量原理、特性以及在温度测量中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具有接口简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相比,他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 ms和750 ms内完成9位和12位的数字量,并且从DS18B20读出的信息或写入DS18B20的信息仅需要一根口线(单线接口)读写,温度变换功率来源于数据总线,总线本身也可以向所挂接的DS18B20供电,而无需额外电源。因而使用DS18B20可使系统结构更趋简单,可靠性更高。他在测温精度、转换时间、传输距离、分辨率等方面较DS1820有了很大的改进,给用户带来了更方便的使用和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1DS18B20简介 (1)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2)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 (3)可用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3.0~ +5.5 V。 (4)测温范围:-55 ~+125 ℃。固有测温分辨率为0.5 ℃。 (5)通过编程可实现9~12位的数字读数方式。 (6)用户可自设定非易失性的报警上下限值。 (7)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惟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测温。 (8)负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2DS18B20的内部结构 DS18B20采用3脚PR35封装或8脚SOIC封装,其内部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1) 64 b闪速ROM的结构如下:

实际生活中的机械振动以及利用有益的振动

实际生活中的机械振动以及利用有益的振动 陈欣20110238 (一)实际生活中的机械振动 振动是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实际上,人类就生活在振动的世界里,地面上的车辆、空气中的飞行器、海洋中的船舶等都在不断振动着。房屋建筑、桥梁水坝等在受到激励后也会发生振动。就连茫茫的宇宙中,也到处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振动,如风、雨、雷、电等随时间不断变化,从广义的角度来解释,就是特殊形式的振动(或波动),而电磁波不停地在以振动的方式发射和传播。就人类的身体来说,心脏的跳动、肺叶的摆动、血液的循环、胃肠的蠕动、脑电的波动、肌肉的搐动、耳膜的振动和声带的振动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振动,就连组成人类自身的原子,也都在振动着。 所谓机械振动,是指物体(或物体系)在平衡位置(或平均位置)附近来回往复运动。在机械振动过程中,表示物体运动特征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将时而增大、时而减小地反复变化。在工程实际中,机械振动是非常普遍的,钟表的摆动、车厢的晃动、桥梁与房屋的振动、飞行器与船舶的振动、机床与刀具的振动、各种动力机械的振动等,都是机械振动。 工程中有大量的振动问题需要人们研究、分析和处理,特别是近代机器结构正向大功率、高速度、高精度、轻型化、大型化和微型化等方向发展,振动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因此掌握振动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只有掌握了振动规律和特征以后,才能有效地利用振动的有益方面并限制振动的有害方面。 (二)利用有益的振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振动带了的危害。例如,运载工具的振动会使乘客感到不舒服;环境噪声使人烦躁不安;共振及次谐波共振会引起机械设备、桥梁结构及飞机的破坏;地震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对于有害振动来说,往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振动加以限制以至消除。但是振动并非都是有害的,在许多方面合理地利用振动也能给人类造福,改善人民的生活。例如,拨动琴弦能发出美妙动人的乐章,使人心旷神怡;在医疗方面,利用超声波能够诊断、治疗疾病;在土建工程中,振动打桩、振动拨桩以及混凝土灌注时的振动捣固等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电子和通信工程方面,录音机、电视机、收音机、程控电话等诸多电子元件以及电子计时装置和通信系统使用的谐振器等都是由于振动才有效地工作的;在工程地质方面,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测、地质勘探和油水混合及油水分离;在石油开采上,还可以利用振动提高石油产量;海洋工程方面,海浪波动的能量可以用来发电;在许多工矿企业,可以利用振动完成许多工艺过程,或用来提高某些机器的工作效率。近40多年来,应用振动原理而工作的机器(振动机械)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振动机有百余种之多。例如,振动给料机、振动输送机、振动整形机、振动筛、振动离心脱水机、振动干燥机、振动冷却机、振动球磨机、振动光饰机、动平衡试验机和振动破碎机、振动压路机、振动摊铺机、振动冷冻机、仓壁振动器、振动夯土机、振捣器、振动沉拨桩机和各种形式的激振器等,这些振动机械在各个工业部门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正在努力从事振动利用工程方面的研究,并已在振动利用工程学科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促进了该学科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 (三)振动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完整版)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已做)

:填空题(每空1分) 1.依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分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测量电路三个部分组成。 2.金属丝应变传感器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横向效应,可米用直线栅式应变计 和箔式应变计结构。 3. 根据热敏电阻的三种类型,其中临界温度系数型最适合开关型温度传感器 4. 灵敏度是描述传感器的输出量对输入量敏感程度的特性参数。其定义为:传 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比,用公式表示 k (x)=△ y△ x。 5. 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是否保持理想线性特性的一 种度量。按照所依据的基准之线的不同,线性度分为理论线性度、端 基线性度、独立线性度、最小二乘法线性度等。最常用的是最小二乘法线性 度。 6. 根据敏感元件材料的不同,将应变计分为金属式和半导体式两大类。 7. 应变传感器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温度补偿,温度补偿的方法电桥补偿法、 计算机补偿法、应变计补偿法、热敏电阻补偿法。 8. 应变式传感器一般是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电路两部分组成。 9.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灵敏度、线性度、灵敏度界限、迟滞差和稳定性。 10.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 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11. 传感器按输出量是模拟量还是数字量, 可分为模拟量传感器和数字量传感器12.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灵敏度用公式表示为:心)=输出量的变化值/输入量的变化 值=△ y/ △ x 13. 应变计的粘贴对粘贴剂的要求主要有:有一定的粘贴强度;能准确传递应变;蠕 变小;机械滞后小;耐疲劳性好;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对弹性元件和应变计不产生化学腐蚀作用;有适当的储存期;应有较大的温度适用范围。 14. 根据传感器感知外界信息所依据的基本校园,可以将传感器分成三大类:物理传 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B原理及其应用

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原理及其应用 DALLAS最新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简介新的"一线器件"体积更小、适用电压更宽、更经济Dallas 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一线总线独特而且经济的特点,使用户可轻松地组建传感器网络,为测量系统的构建引入全新概念。DS18B20、DS1822 "一线总线"数字化温度传感器同DS1820一样,DS18B20也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为-55°C~+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C。DS1822的精度较差为±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与前一代产品不同,新的产品支持3V~5.5V的电压范围,使系统设计更灵活、方便。而且新一代产品更便宜,体积更小。DS18B2 0、DS1822 的特性DS18B20可以程序设定9~12位的分辨率,精度为±0.5°C。可选更小的封装方式,更宽的电压适用范围。分辨率设定,及用户设定的报警温度存储在EEPROM中,掉电后依然保存。DS18B20的性能是新一代产品中最好的!性能价格比也非常出色!DS1822与DS18B20软件兼容,是DS18B20的简化版本。省略了存储用户定义报警温度、分辨率参数的EEPROM,精度降低为±2°C,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成本控制严格的应用,是经济型产品。继"一线总线"的早期产品后,DS1820开辟了温度传感器技术的新概念。DS18B20和DS1822使电压、特性及封装有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可以构建适合自己的经济的测温系统。 1. DS18B20的新性能 (1) 可用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3.0~5.5V; (2) 测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0.5℃; (3) 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 (4) 12位分辨率时最多在750ms内把温度值转换为数字; (5) 负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2. DS18B20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下: 图(1)DS18B20外形图 引脚定义: (1) 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 (2) GND为电源地;

振动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振动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最近十多年来,国内外使用振动处理的方法消除金属构件内的残余应力,以防止构件变形和开裂,代替传统的热时效和自然时效。这种技术在国外称做”VSR”技术,它是”Vibratory Stress Relief”的缩写,由于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和均化构件内的残余应力,因此可以提高构件的使用强度,可以减小变形而稳定构件的精度,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热时效和焊接产生的微观裂纹的发生。特别是在节省能源、缩短生产周期上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被许多国家大量使用。我们在该项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振动时效工艺的简单程序 振动处理技术又称做振动消除应力法,在我国称做振动时效。它是将一个具有偏心重块的电机系统称做激振器安放在构件上,并将构件用橡胶垫等弹性物体做支撑,如图所示。 通过控 制器启动电机 并调节其转 速,使构件处 于共振状态, 约经20—30 分钟的振动处理即可达到调整残余应力的目的。图中的振动测试系统是用来监测动应力幅值及其变化的。实际生产上使用中不需要做动应力监测,振动时效设备本身具有模拟振幅监测系统。 可见,用振动调整残余应力的技术是十分简单和可行的。 二、振动时效工艺特点 振动时效之所以能够取代热时效,是由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 1、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经过振动时效处理的构件其残余应力可以被消除20%—80%左右,高拉应力区消除的比例比低应力区大。因此可以提高使用强度和疲劳寿命,降低应力腐蚀。可以防止和减少由于热处理、焊接等工艺过程造成的微观裂纹的发生。可以提高构件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构件的精度,提高机械质量。 2、适用性强 由于设备简单易于搬动,因此可以在任何场地上进行现场处理。它不受构件大小和材料的限制,从几十公斤到几十吨的构件都可以使用振动时效技术。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构件无法使用热时效时,振动时效就具有更加突出的优越性。 3、节省时间、能源和费用 振动时效只需30分钟即可进行下道工序。而热时效至少需要一至两天以上,且需要大量的煤油、电等能源。因此,相对与热时效来说,振动时效可节省能源90%以上,可节省费用95%以上,特别是可以节省建造大型焖火窑的巨大投资。 三、振动时效工艺的发展及应用 用振动的方法消除金属构件的残余应力技术,于1900年在美国就取得了专利。但由于人们长期使用热时

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重点总结

本文档根据老师最后一次课上课时所说的相关内容并根据我自己的个人情况简要整理,相对简洁,和大家分享一下。考虑到老师说的内容和考试内容相比,可能不够完整;而且个人水平有限,不可能把握的很准确,所以只是参考而已。。。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完善~ 第一章:传感器概论 1、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或敏感元件)基于一定的变换原理/规律将被测量(主要是非电量的测量,可采用非电量电测技术)转换成电量信号。变换原理/规律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等学科。 2、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将非电量变成某一中间量)、转换元件(将中间量转换成电量)、测量电路(将转换元件输出的电量变换成可直接利用的电信号)三部分组成,有的传感器还需加上辅助电源。 3、传感器的分类 按变换原理分类——>利用不同的效应构成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等传感器。 按构成原理分类: 结构型:依靠机械结构参数变化来实现变换。 物性型:利用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来实现变换。 按输入量的不同分类——>温度、压力、位移、流量、速度等传感器 按变换工作原理分类: 电路参数型:电阻型、电容型、电感型传感器 按参电量如:Q(电量)、I、U、E 等分类:磁电型、热电型、压电型、霍尔型、光电式传感器 4、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教材表述:发现新现象、开发新材料、采用微细加工技术、研制多功能集成传感器、智能化传感器、新一代航天传感器、仿生传感器 老师表述:微型化、集成化、廉价。 第二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静态特性 检测系统的四种典型静态特性 线性度: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程度。传感器的理想输出-输入特性是线性的。 灵敏度:系统在静态工作的条件下,其单位输入所产生的输出,实为拟合曲线上某点的斜率。 即S N=输入量的变化/输出量的变化=dy/dx 迟滞性:特性表明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产生的原因:传感器机械部分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陷。) 重复性:重复性表示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多次测量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程度。曲线的重复性好,误差也小。产生的原因与迟滞性类似。 精确度. 测量范围和量程. 零漂和温漂. 2、动态特性:(传感器对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 动态误差:输出信号不与输入信号具有完全相同的时间函数,它们之间的差异。包括:稳态动态误差、暂态动态误差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第1章传感器基础理论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 解: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1.2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的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它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常把传感器的特性分为两种: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输入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它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下输入输出的关系。动态特性是指输入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它表示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1.3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解: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调节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调节转换电路是指将非适合电量进一步转换成适合电量的部分,如书中图1.1所示。 1.4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 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意义略(见书中)。动态参数有最大超调量、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响应时间等,应根据被测非电量的测量要求进行选择。 1.5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量变化5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300mV,求其灵敏度。 解:其灵敏度 3 3 30010 60 510 U k X - - ?? === ?? 1.6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为:S1=0.2mV/℃、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