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和长江对比表

黄河和长江对比表

黄河和长江对比表(附图)

黄河和长江对比表 长江黄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注入东海渤海 长度6300千米长度、流量、流域面积5500千米,呈“几”字形 干流流 经省区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秦-晋-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祁连山-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 重要支流嘉陵江、岷江、汉江、湘江、赣江; 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 汾河、渭河 河段分 界点 湖北省的宜昌、江西省的湖口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桃花峪 各河段特征上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水能丰富,但开发不够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青铜峡水流急/缓分界线 中 多支流,多湖泊;河道弯; 地上河-九曲回肠-荆江洪涝易发 支流多;含沙量大 下江阔水深,航运便利泥沙沉积于河床,形成“地上河” 水利枢 纽 三峡工程、葛洲坝(中下游)三门峡、小浪底(中下游) 其它1.巨大的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集中在上 游河段(源头~宜宾、三峡河段),水能资源蕴 藏量占全国1/3,利用率较低) 2.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近 8万千米,内河运输居全国第一位 3.多洪涝 (1)原因:自然-降水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人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 (2)裁弯取直、兴修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 清理河道。 4.治理:关键是防洪 1.“母亲河”(1)塑造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 原-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塞上米粮川;(2)提 供灌溉水源 (3)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 2.忧患(1)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2)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 (3)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 3.治理:治黄的关键是治沙; 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4.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黄河对比知识点

对比长江、黄河 1、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渠 2、长江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黄河: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3、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主要支流:长江嘉陵江、汉江、赣江等黄河:洮河、湟水、渭河等 5、长江:流域范围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黄河: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黄河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2、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 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4、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5、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 河段划分界限: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桃花裕。 上游:荒漠化凌汛原因:气候干旱草地退化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河 水挟冰块而下水势凶猛导致水位猛涨可采取措施:多植树造林等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人为自然原因可采取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 下游:地上河原因:书p49最后一段可采取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大坝等 长江 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整理by Shelly Zhou 2010-12-19 长江忧患: ①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

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③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长江治理措施: 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导)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黄河忧患: ①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黄河治理措施: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湖泊: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治理水资源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

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 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市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 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达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长江黄河 长度6300千米5500千米 发源地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 形态“V+W”字形呈“几”字形 特点长度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我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大 的河流 注入东海渤海 流经青、藏、川、云、渝、鄂、 湘、赣、皖、苏、沪(11 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 共同流经青、川青、川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河口、孟津 支流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湟水、汾河、渭河 开发①著名水电站:三峡、葛洲 坝。 ②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 通航。①著名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治沙)。 ②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长江忧患: ①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③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长江治理措施: 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导)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黄河忧患: ①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黄河治理措施: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湖泊: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治理水资源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 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黄河水文特点(1)水少沙多、水沙异源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雨量仅约400mm,水量极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黄河泥沙之多,为世界大河所罕见,其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t(入黄总沙量),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m3,水少沙多。此外,在空间分布上是水沙异源。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上游地区,其控制面积为花园口以上控制面积的30%,水量占58%,沙量仅占9%,黄河的90%以上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如头道拐(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黄土高原面积为11×104km2,区间径流仅73×108m8,占花园口以上的13%,但该区间的输沙量高达×108t,占全河总输沙量的57%。显然,黄河水文是上述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水沙不同组合的过程,使下游和河口的水沙过程更加复杂多变。 (2)高含沙量输沙 黄河流域半干旱气候,雨量既小,变率又大,沙源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使黄河输沙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大沙年,甚至集中在几场大洪水过程内。据统计,黄河干支流各站最大年输沙量,可占25年总输沙量的10—20%,最大6年的输沙量约占25年输沙量的5%,在一年之中,输沙较径流更为集中,干流站7—9月输沙可占全年的80%,支流站接近100%。陕县站1933年输沙量高达×108t,7—9月输沙量占了全年的90%,其中8月输沙量为×108t,占全年输沙量的71%。黄河干流主要测站的多年平均的水沙相关曲线表明,其时序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反映了黄河上中下游洪峰和沙峰在时间上出现的同步性。这种同步性反映了全河输沙在年内分配上的不均匀性。 (3)径流和输沙量年际变率大 黄河流域雨量小,雨区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如是中水大沙年或小水大沙年,则下游河道输能力减弱而淤积,尾阎河道淤积,延伸加快。 长江水文特征 1.汛期降雨和洪水

黄河和长江练习题

黄河 1、黄河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河南、山东流经下游地上河段) 2、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3、长江与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共同流经的省区青海 和四川,长江与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水能资源丰富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 5、读“黄河水系图”,说出各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1)黄河的发源地G 巴颜喀拉 山,注入的海洋H 渤 海。 (2)上、中游的分界线: 1是内蒙古的 河口 镇,中下游的分界线:2是河南省 的 孟津 。 在图中找出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3)主要支流 3 是 汾河 位于山西省,4 是 渭河位于陕西省,都位于 黄土高 原。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 。原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 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知道哪些是自然原因) (4)G 青藏高原(地形区) 能找到内蒙古高原的位置 平原:A 宁夏平原 B 河套平原 C 华北平原 ,其中上游的河套平 原和宁夏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5)水电站D 龙羊峡 E 三门峡 F 小浪底 ,这几处水能丰富的原因是在地势阶 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6、黄河各河段的特点及丰富的资源:上游特点:水能丰富;资源:水能资源。 中游特点:泥沙多,资源:煤炭资源;下游特点:地上河,资源:石油资源。 7、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 坏严重,夏季多暴雨。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植树种草;修梯田、修挡土坝;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禁止过度放牧等 8、黄河下游“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 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于 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 危害:“地上河”容易决口改道。 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少的原因 下游是“地上河” (悬河)。 10、黄河下游断流的自然原因是 降水少;支流少 ,人为原因是 人口增多,生H 1 F E 2 A B C 3 4 G

黄河和长江对比表

长江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注入东海渤海 长度6300千米,“V+W”形状5500千米,呈“几”字形 干流流经省区两湖两江两海安,川西云渝 ............六千三 ...(.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秦晋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 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重要支流金沙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长江最大 的支流)、湘江、赣江等 上游:洮河、湟水、中游:汾河、渭河等 上中下游分界 点 湖北省的宜昌、江西省的湖口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桃花峪 各河段特征上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支流多,水能丰 富, 河水清;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梯级开发 中河道弯;多支流,多湖泊(洞庭湖、鄱阳湖); 水灾易发地段 河水浑浊,含沙量大;多支流(黄河的泥沙90%来自中游) 下江阔水深,航运便利泥沙沉积于河床,形成“地上河”(下游) 水利枢纽葛洲坝、三峡工程三门峡、小浪底 其他1.巨大的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集中在上游河段 (源头~宜宾、三峡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 但水能资源利用率较低 2.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之称,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 万千米,内河运输居全国第一位 3.多洪涝(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1)人为原因:森林砍伐,围湖造田 自然原因:流经地区河道弯曲,降水丰沛,暴雨时各支 流往往同时涨水 (2)治理措施:植树造林,退田还湖,兴修水利工程。 1.“母亲河”(1)塑造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其 中后两个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2)提供灌溉水源 (3)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 2.忧患(1)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凌汛(植树种草、合 理放牧、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 (2)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在山坡修水平梯 田、在沟壑打坝淤地) (3)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凌汛;(加固黄河大堤、 兴修水库、节约用水)断流 3.治理:治黄的关键是治沙; 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4.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

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千米。黄河和它的支流,哺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黄河流域被称作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很久以前,黄河水并不怎么黄,它的名字不叫黄河,而叫大河。到唐代,人们看到的大河是黄色的,就给它取个“黄河”的外号,没想到外号竟最终代替了它原先的名字。在周秦时,黄土高原大半是森林,黄河水也较清澈。随着黄土高原的开发,山上的林木被逐渐砍掉,每逢下雨,雨水夹带着毫无抵抗能力的泥土,由山上流到山下,由小河流进大河,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使得黄河水的含沙量日益增大,最终造成黄河河水浑浊变黄。这就是黄河水变黄的根源所在。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运行过程不协调。黄河65%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但二者在时间上常不相适应,当中游来沙多,上游来水少时,就造成河道的严重淤积,洪水位不断抬高,威胁堤防安全。 目前,上游兴建了一系列梯级电站及控制性水库,减少了汛期输沙水量,使水沙运行过程更加不协调,泥沙更容易淤积,沿黄两岸工农业用水的大量增加,也使输沙水量相应减少,影响下游河势的恶化。四十年来,加固加高了两岸大堤(大堤按1958年实测花园口站22000m3/s设防);建成了三门峡、陆洋(伊河上游)、故县(洛河上游)和东平湖等水库;兴修了北金堤、北展、南展分滞洪区及沿河护岸护滩工程,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中间分滞”的防洪体系。但是,河底不断加高,大堤质量不均,潜在危险很大;三门峡、东平湖水库因淤积影响和库区移民等原因,蓄洪运用受到限制;北金堤滞洪区(在北金堤与临黄河大堤之间)内有人口150万,耕地16.7万公顷和中原油田85%以上油区,使用时也很困难。因此,黄河的防洪问题仍十分严重。 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郑州铁桥一高村间宽浅游荡性河段的治理,通过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的工程措施,变游荡性河道为流路固定的弯曲河道,是防止产生横河、斜河,确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位于三门峡以下130千米处,是黄河干流上最后一个峡谷水库,兴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缓解三门峡拦蓄洪水的压力,控制三门峡与小浪底间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积65万平方千米,按设计计算,小浪底工程可拦沙100亿吨,相应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7亿吨(相当于20年的总淤积量),可长期保持有效库容50亿立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