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伯峻《论语译注》有感

读杨伯峻《论语译注》有感
读杨伯峻《论语译注》有感

读《论语译注》有感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人精神上的道德国粹,是中国思想的发源地和集成,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书籍。随着时间的流失,历史的前进,儒家被打倒了,与之相关的思想与世隔绝,《论语》也就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短短的百年间,《论语》的思想湮没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我很庆幸自己在这个不太冷的寒假借着这个惬意的冬天,读完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记得一位同学的个性签名:你从未走近我就不必诉说我。这句话真的是在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慨,我从未走近过论语,也无从诉说有关于它的评价。

《论语》曾出现在我的面前,那是在学生时代的初中、高中,语文素养不是很好的我,并不在乎语文课本上的它的语句,只是记得它的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起来也很有韵味,但是道理确是直白的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甚至是我本人都能总结出来这样的道理。我未走近你却如此诉说你,我很愧疚。《论语》的智慧不像兵法那样的实用,可以随处应用的生活的为人处事之中,在我看来《论语》是在教我们如何表现如何尊重,在生活中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它是融入在我的本身的具体的行为举止之中的。当初我很很多人一样,认为时代的大发展,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更加多彩、自由不受拘束的思想来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论语》很显然已经不再适合这个历史的舞台它就应该被高高的放在架上任其落灰不再理睬。虽然我还是很享受着自由放荡的生活,但是我却不能不承认《论语》是不能够退出历史的舞台的。

它真的是凌驾在社会道德之上的,再回首如今的社会。虽不能有道德沦丧这么严重,但是人们真的是被物质生活所驱使为自身的利益为了金钱,哪里还在乎面子、道德,社会的变化依旧需要《论语》的力量来约束。要不然为何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先?为何有道德模范的存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仁德。孔子道:“出门[工作]好像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都得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

仲弓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这是《论语译注》中的一段节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广为流传,它不但是孔子的心声也是我们很多人的心声,为人处事将心比心,当大家都知道彼此的难处都各退一步,纠纷会变少,和谐就会变多。《论语》交给我的大智慧远不止这些,虽然《论语》中的思想也会有落后的地方,但它毕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所以取其优永存、去其弊借鉴。思恋成病,很想你,云儿。假如哪一天你看见了,就原谅我所犯的错。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 ___。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只求一声问候、一起吃个饭、常回家看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回头看看那为我们而白了的头发,为我们而皱了的脸颊。 论语中的“孝”让我们拾起那颗久违的“孝心”吧!!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杨伯峻版《论语译注》应该是了解孔子思想和《论语》精髓的 一本教为权威的书。以下是分享的关于论语译注读书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 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译注个人读后感心得六篇

论语译注个人读后感心得六篇 论语译注个人读后有感读书笔记心得1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着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仅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仅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仅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就是说,仅有克制自我,让言行贴合礼就

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贴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到达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我的行为,这样就能够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忙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当是自我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我期望到达也帮忙别人到达,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我每一天都要再三反省自我:帮忙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教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

论语译注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子!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达到“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摘抄及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论语译注摘抄及读后感 《论语》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面是为大家的论语译注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中有一句话我甚为喜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话的原句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在人与人关系中体现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在人与人关系中体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我们遇见不会做的事情想做的时候,总会要求自己的父母去完成,然而当父母没有办好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抱怨、责怪。总是责怪父母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好。 再向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男孩,脾气很暴躁,整天都喜欢生气,怨天尤人。后来有一天,父亲对小男孩说,从今天开始,你每生一次气就在墙上顶一颗钉子,只要保持一天不生气,就拔下一颗钉。一开始,墙上钉了好多钉子,后来渐渐地,男孩开始克制自己的情绪,每天拔一颗钉,一颗两颗……,钉子终于拔光了,男孩也逐渐变得开朗了。

我想说的是:面对一切的事物,我们都应该学会宽容和体谅,而不是一味的责怪与抱怨。 《论语》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现代化社会,论语中的思想依然具有意义。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我们变得浮躁,尤其是对于金钱名利的追求,有时甚至使一些人迷失了自我。而《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段对话讲的是子贡认为境界,重在”克制“二字,克制内心的欲望而达到清心寡欲,实则可取。然而其危险万分,稍一动摇,便至于不仁不义之地,实在不够坚定。而孔子所谓的君子,则将德行化为自发之道,由内心顺乎自然地感到快乐与敬礼,则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欲望功名如何进攻,都不可动摇,才是正道。而现实生活

论语译注读后感15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1500字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

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 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

矣。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范文《论语》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该书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现在较为流行的看法是由孔子的弟子曾参的学生编写的,大概成书于春秋与战国之交。《论语》的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一些对话集。我们年轻人读书,应该做到“读一部书,该要进一步了解此书的作者从事学问,不能只看重材料,若只看重材料,便可不要一部一部书地读。每一部书应作一全体看,不专是零碎材料的拼凑,不专为得些零碎知识而读书。我们必须了解每一书的作者,才懂得这一书中所蕴涵的一种活的精神。”①“文史之学背后,则每有一种艺术存在,或说精神存在,所以我们读文史方面每一书,必定要读到此书背后之人。”②因此,我认为,读《论语》应该先了解一下孔子本人和《论语译注》一书的作者杨伯峻。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XX 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

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杨伯峻(1909~1990)语言学家。原名杨德崇,湖南省长沙市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译注方面。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研究方面,他著有《中国文法语文通解》、《文言语法》、《文言文法》、《文言虚词》(、《古汉语虚词》、《春秋左传词典》等。在古籍的整理、注释和译注方面,著有《列子集解》、《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等。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提到一个人, 杨伯峻的叔父杨树达,杨树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经文学家,著有《论语疏证》等书,其人对杨伯峻影响极大。《论语译注》一书影响非常大,曾被香港、台湾翻印,日本的两所大学用做教材。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结论

论语释注读书心得

论语释注读书心得 篇一: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探索实践 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张建成 摘要: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这一问题,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培养课外阅读的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方案方法措施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一方面,它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大语文教育观”得以实现的有力抓手,是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的践行。另一方面,课外阅读对高中生的成长也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它是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学生语文素养的助推器,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还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提出了具体要求。“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第10 条规定:“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 万字。”这条目标首先指出了课外阅读的总体目标。目标强调“正确自主地选择”,是希望学生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逐渐过渡到有正确目的的阅读。喜欢读什么书,读书是为了什么,这里分明渗透着价值观的因素,新课标的目标导向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其次,该目标还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 虽然课外阅读如此重要,新课标对

课外阅读也有明确的要求,但高中课外的现实却令人担忧。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的效果较差。为使课外阅读回归它应有的地位,使阅读顺利进行,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理清课外阅读与考试的关系。 课外阅读的总目标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是对语文考试这一较低目标的超越。合理的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兴趣,必然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很多老师重“课内阅读”而轻“课外阅读”,实际上还是担心考试成绩。目前的新课标卷十分注重阅读题的考查,不论是“古诗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实质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一定阅读量作为保障,如果以为课内阅读就一定立竿见影,课外效果不大,那就是模糊了教材的实质,把教材作为一种桎梏,

论语译注读后感7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1): 《论语译注》读后感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与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形象直接关联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这个时代的召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不朽的追求。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教师的爱与众不一样,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因此,在这条道路上,我愿将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们一齐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将一只只凝聚着师爱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蓝天!个性签名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样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正因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因此能够安于贫穷,正是正因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正因他们的喜怒并不依靠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 《论语》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正因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近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新崛起,对孔子的研究不仅是国内文化热点,而且也成为全球文化热点之一。孔子作为世思想闪烁着界十大文化民人之首,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孔子的智慧。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各代伟人的思想,而《论语译注》是一本必读书,里面记载着孔子对于生活、学习、为人处事的态度。下面我就着重说一我读了这本书后深刻的心得吧!学而篇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孔子也曾经这样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和理解,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但是现在的学生又有多少可以做到把温故而知新作为一种快乐呢?特别是现在的80 、90 后的大学生又有多少是在下课后去看书的呢?这样的学习状态,我认为是很难有人才的出现了,也是中国现在的一个状况吧。但是我相信中国人可以做到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乐乎。因为中国人传统以来都是好客的,我们都喜欢热闹,喜欢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玩、说说话,这样的快乐,我想不会有人不喜欢吧。最后,"人不知而不愠"我想很少有人做到吧。我觉得90 后是希望得到别人理解的一代,在被误解的时候,我们会苦恼,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篇第二十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亨犹犬羊之亨。"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棘子成道:"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便够了,要那些文采(那些礼节、哪些形式)干什么?"子贡就说,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和文采,是同等重要的。假如把虎豹和犬羊两类兽皮拔去有文采的毛,那么这两类皮革就很少有区别了。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就是作为人,本质必定是很重要的,本质甚至可以衡量一个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是有思想的,能够完全决定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好的本质是从好的文采和好的礼节中体现出来的,那么着能够说是君子不需要有好的文采和礼节吗?我认为不,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好的礼节可以使人们之间更加亲密和融合;而文采就是看出这个人的文化水平了。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6篇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6篇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论语译注》读后感6篇,喜欢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译注》读后感一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不幸福。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

论语读书笔记3000字

论语读书笔记3000字 论语读书笔记3000字1 《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粗读有些时候了,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这次的任务却是又

一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

[读后感]论语译注读后感7篇

[读后感]论语译注读后感7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1): 《论语译注》读后感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与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形象直接关联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这个时代的召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不朽的追求。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教师的爱与众不一样,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因此,在这条道路上,我愿将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们一齐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将一只只凝聚着师爱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蓝天!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样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正因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因此能够安于贫穷,正是正因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正因他们的喜怒并不依靠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 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务必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论语》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正因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译注读后感(2):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与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形象直接关联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这个时代的召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不朽的追求。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教师的爱与众不一样,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1500字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1500字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

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800字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8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800字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译注》读后感800字。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现在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么着也算得上是特别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

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么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现在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应该与他的能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是我在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欢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论语译注》读后感800字《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

《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读书心得 内容摘要:古往今来研究《论语》的学者,对“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的意思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意见,其分歧的根源在于对“攻”和“已”二字的解释。 关键字:《论语》“攻”“也已”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的意义分歧,主要出在两个字上面,分别是“攻”“已”。攻,有两个意义项,分别解作“攻击”和“专治、研究”。已,也有两个意项,分别是“止”和语气词。于是产生了四种意思。分别是:(1)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学说、观点),那么它的危害也就会消失(停止)。 (2)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学说、观点),(这种行为)是有很大危害的呀。 (3)致力于别种学说(这里应该是指有别于儒家的学说)的研究,(对其进行适当地磨合改造)那么它有危害的那些弊端就会消失了。 (4)对别种学说进行研究,是有害的呀。 杨伯峻先生采取是第一种观点的,他翻译的原文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用以佐证的理由是:“《论语》共用四次‘攻’字,像《先进篇》的‘小

子鸣鼓而攻之’,《颜渊篇》的‘攻其恶,毋攻人之恶’的三 个‘攻’字都当‘攻击’解,这里也不应例外。”乃是“以 本经用语例决之”(程树德《论语集释》)的方法,是比较可 信的考证方法,但是杨伯峻先生只将这种方法用了一半,没 用彻底,在他的这种翻译中将“已”字解做“停止、消灭” 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论语》中“也已”二字的情况。全书 共出现了六次,分别是: 《学而》――可谓好学也已(1.14第九页);《为政》――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16第十八页);《雍也》――可谓仁 之方也已(6.3.第六十五页);《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8.11第八十二页);《子罕》――虽欲从之,未由也已(9.11 《子罕》――斯亦不足畏也已(9.23第九十四页)。第九十页); 除了第二条之外,杨伯峻先生自己也全将其余五条看做 语气词,没有译出具体意思。那么“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 话,《论语》里共用六次“也已”,其他的五个都是语气词, 一般无意,这里也不应例外。用“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方 法再进一步的话,就可以得出我们上面列出的第二种解释了, “攻”解为“攻击”,“也已”解为语气词,即“攻击他种学 说,这是很有害处的(行为)”。 程树德先生即采取这种观点,也是笔者偏向接受的。其 原话是:“《论语》中凡用‘攻’字均作‘攻伐’解,如‘小 子鸣鼓而攻之’,‘攻其恶,毋攻人之恶’,不应此处独训为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 导语:《论语译注》是杨伯峻的研究心得。如何在新的“文化重建”里使古老的典籍重新释放出新的活力?《论语》是中国儒家的宝典,其中记载着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

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