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第6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第6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

【本章要点】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包括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等类型。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都是重要的社会化主体。

·分析社会化的主要理论视角有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以及生命历程理论等。

·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就是个性化或“个体化的社会”的来临。

·从社会互构论来看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可以发现,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

【关键概念】

社会化集体化社会个体化个体化社会社会互构论

社会化和个体化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社会学基本问题的更为具体的展开。因此,社会化与个体化构成了社会学理论的一项基础性的研究。本章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是对社会化与个体化的概括性讨论;第二是对人的社会化的定义、研究视角、过程和内容等的介绍;第三是关于人的个体化的意涵、机制以及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等探索。

第一节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

在当代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变迁的背景下,现代性呈现出高度成熟、高度发达的特征,其中有一些现象是当今社会所独具的,它们使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早期现代社会明显地区别开来。因此,研究者往往用“个体化社会”来刻画当代社会的一些特点。与之相应,早期现代社会的特征则可以概括为“集体化社会”。

“人的社会化”是古典社会学理论家对于早期现代社会的一个经典研究内容,也是有关现代人研究的较为成熟的理论。相对而言,“人的个体化”则是近数十年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关注。有关个体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新的生长点。通过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内容,我们能够把握古典社会学理论与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一个标志性的界分,同时也能够了解当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创新性探索。一、集体化社会与人的社会化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现代人而言,人类生活的现代性转型和变迁是一个广阔而深刻的视野。如果将早期现代社会与当代社会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组织方式、劳动关系、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等有着巨大的反差,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我们用“集体化社会”来概括早期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一视角,我们可以探查到社会学有关“人的社会化”理论的生长和积累的线索。

(一)集体化社会的发展

西方现代性约自l7世纪开始,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19世纪进入了高峰期,这也是建构现代社会的关键时期。与前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各种秩序逐渐瓦解,初级群体、传统社区和旧的城乡区隔,人们的集体记忆和认同也受到了削弱,各个狭小的、松散孤立的自然社会逐渐被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总体性的社会结构。与此同时,社会的组织方式也由自然状态向人为状态转变。社会对自然事物的控制和转化能力不断提升,而各种大型社会集体和组织提供了实现这种控制和转化的资源、技术及行动的实体条件,从而成为现代性推进的支撑性的社会基础。

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集合性趋向是着重以大型集体和组织方式来展现的。活跃在这一时期的一些普遍社会现象(社会群体和组织、阶级阶层、民族国家、福利国家等)都提醒我们,

这种集体性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表征了古典现代性的一种基本特征和趋势。它们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一个建构集体性的社会时代。这种建构卷入了当时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业、群体、集团和组织,从而形成了聚纳和汇集个人的社会机制,使得个人融于现代社会秩序之中,成为这个时代所期待的那种集体性存在。

这一过程确定了“集体化社会”的重要特征,并对社会学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预设形成了深刻的影响。譬如,社会是整体性的,“整体”即意味着社会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通过经验观察可以把握这种整体性的基本轮廓、直观形态、特定组成等。再如,社会是结构性的.即社会有着不同的子系统、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它们之间是结构性的关系状态,彼此作用、相互影响。再有,社会有其整合的机制,这一机制促成不同的子系统、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变化中具有进行自我调节和稳定的能力。

(二)人的社会化的经典研究

现代人是现代性转型和变迁过程的产物。社会劳动分工造就了高度分化、利益不同、价值多元的个人,与此同时,各种大型的集合体通过技术、制度和文化对个人进行调节和制导,按照标准化的行动模式对之进行教化,促使个人适应于特定行动方式和目标要求。在此过程中,个人进入了高度组织化的集体之中,以新的组合方式实现生存和获得保障,并在这种集体生活中定义其人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更高理想。这一过程使个人的全部生活基本被纳入了集体性的安排,正如我们所知,现代个人的出生、入学、就业、结婚、生育、退休等,几乎都成为集体和整体的构造。集体几乎是“全能的”,可以承载个人的全部人生,使个人命运与特定集体的命运紧紧捆缚在一起。所以,个体立存于这种“集体化社会”之中,可以说是19世纪至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的基本状况。

“人的社会化”理论反映了社会学对早期现代社会的深入研究和独特回应。譬如,在涂尔干看来,我们研究的起点,就是要考察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个人变得越自主,他就会越依赖社会?为什么在个人不断膨胀的同时,他与社会的联系却越加紧密?齐美尔着重对社会交往如何使个人属性转变为社会现象,并发展出共同体生活做了大量的探讨。韦伯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文化趋势,以及这一过程中社会与个人不断增长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给予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库利(Cooley)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以及初级群体的特殊作用做出了奠基性的研究。米德(Mead)分析了自我观念在社会互动中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强调了符号互动能力在人的自我发展和角色社会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帕森斯(Talcott Parsons)致力于解答“社会系统如何实现自身整合”,他的聚焦点始终没有离开过“个体的可整合性”这样一个问题。在他看来,个人的可整合性是社会系统均衡与稳定的关键,而个人的社会化对于这一点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化理论中有关人的个性发展、文化传递、角色承担以及“生命历程”等的视角和范式,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了当时个体的集体化和组织化趋势。

二、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

从20世纪下半期特别是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变迁,各种大型集体和社会组织也发生了持续性的消解或重组,它们的影响力也在明显地衰落或转变,相对而言,当代个人面对的是一种更为个性化的或“个体化的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个体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仍在持续。

(一)个体化社会的到来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新趋势,这一过程使得早期现代性工业化所确立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不断受到动摇,大型集体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影响力逐渐降低,推动了“集体化社会”向“个体化社会”的转变。这些趋势的重要方面如下。

第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互

联网和信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

政治、文化、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等)形成了全方位的影响。

第二,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抽象化的符码数字象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渗透,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在一些国家,以套利为目的的投机经济逐渐取代了以生产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传统地位。不确定性、高波动性和高风险性也随之成为当代经济领域的常态现象。

第三,社会生产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由重型化的工业制造业向轻型化的信息服务业的转型,以及社会生产的信息化、符码化和数字化,社会生产体系也相应形成了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

第四,社会劳动部门的白领化、年轻化、女性化。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导致了新的劳动和分工趋势,在这种变化中,我们可以识别出职业群体、年龄和性别这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项。这种趋势意味着,个人的知识、技术和信息能力等对劳动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加。

第五,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体化。借助计算机、网络、传媒等新技术,劳动时间和空间的流变性大大加强,同时劳动弹性也达到了空前水平。各种小规模的、个人的、家庭的作业方式应运而生,劳动场所不断多样、多元和分散,劳动方式也呈现出灵活、流动和权变的特点。

第六,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各种迹象表明,长期就业、稳定就业的观念日益受到挑战,职业和岗位的固定模式不断被打破,个人与群体之间“终生拥有”的现象越来越罕见。随着个人对职业选择的自由度的提高,各种形式的短期就业、临时就业或自雇用越来越成为常态。

(二)人的个体化的当代关注

在当代社会的现代性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人的个体化成为社会生活中引人注目的一种现象,甚至可以这样说,个体化现象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问题。有关个体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社会学理论的新生长点。其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反映了个体化问题上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

1.现代主义取向的个体化研究

在持现代性立场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家看来,当今社会仍处于现代性的持续过程,但相对于早期现代化和工业化时期有了很大的区别。如贝克(Ulrich Beck)将当代社会称为“第二次现代化社会”,认为“某种制度化的个人主义”是这一时期的标志,社会各个领域和过程的基本机制都是以个人为取向的,个体化进程因而越发加快并深入了,人们的集体性认同已经从内部解体。贝克援引教育、社会权利、政治权利、民事权利、劳动市场以及家庭等方面的现象指出,人们对既定的集体性范畴的依附变得很脆弱。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主张,我们处在“后传统社会”之中,这是一个真正新型的社会世界,因为社会纽带不是由过去继承而是被建立起来的,无论在个人层次还是在集体层次上,这都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在吉登斯看来,以往的集体现象比如阶级变得具有了个人特性,并通过个人的“传记”表现出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终生经历”。他认为,作为集体性人类,我们注定要分裂下去,这不可挽回。同时他也强调,应当发展出可信赖的人类生活形式,对传统的捍卫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哈贝马斯(JiJrgen Habermas)认同这一看法:社会的边界发生了动摇,并影响了生活世界的时空坐标以及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电子媒体技术和大众传播产生的效果,使特定事件在生活世界中变得无所不在,与此同时,差异消失,结构解体,具体角色多样化、生活方式多元化、生活设计个人化。他指出,社会分化的趋势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就业者、就业不足者和失业者之间生活条件的差距日益拉大,就业者群体本身的地位也因劳动市场状况、劳动合同、劳动岗位、劳动关系,以及性别、年龄、知识水平、籍贯等特征的影响而分化。

在现代主义立场的社会学家看来,当代社会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或称晚期现代性、风险化社会。他们往往用无中心、失去根基、不确定性、意外性、不可预测性、不可计算性等来描述当代社会的特征,认为生活中充满了不平衡、不可靠、不安全的因素,随时可能引发危机和风险。这种观点决定了他们的个体化研究难以避免低沉、彷徨的倾向。

2.后现代主义的个体化

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眼里,当代社会“比过去的社会学家努力去掌握的任何事情都更加流动、更具异质性以及更不成型”。他们敏锐地观察到,人们的集体信念出现了动摇,社会的秩序性和一致性受到了深刻的怀疑。这种看法也在他们的个体化研究中得到了表现。如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个人经过社会化融入到社会系统再生产过程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个人以往被塑造成生产者或士兵,现在则被组织成消费者或游戏者,从具有活动力量的劳动力载体转变为能够对新的刺激和经验作出反应和体验的有机体,从服从规章制度“有纪律的”演员转变为“有创造能力的”演员,从与他人组合形成有意义的整体转变为自我克制、自我推进、自我平衡的单元。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应当重视的社会现象不是相似性、一致性、连续性、有序、和谐,而是差异性、多元性、裂变性、无序、冲突和对抗。福柯(Foucault)甚至断言,人在西方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仅仅是一个幻觉;被非中心化之后,人被挤向了事物的外围,要接受许多力量的支配,于是他在时间的泡沫中消失了:人或许不过是事物秩序中的缝隙而已。布希亚(Jean Bau— drillard)则认为,后现代的世界里没有意义,它是一个虚无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不再有肯定的东西,否定性也就不再是一种选择;我们是在一个黑箱之中,我们或许无法理解和喜欢它,但是没有别的现实可供我们期待,没有别的地方能够作为我们的希望所在。“所以,一切尚在之物都只是一些碎片,所有剩下可做之事也都不过是去游戏这些碎片。游戏碎片——这就是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者对当代社会的弊端采取了强烈的批判姿态,他们往往用犀利的观点和极端的话语来表达这种批判性。在他们看来,当代社会呈现出过分发育、不断复制、克隆、增生的畸形状态,社会处于解体、解构、断裂、碎化、崩溃的过程。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中有一些不乏真知灼见,但总体上则表达了思想的迷失和理论的绝望。

三、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

社会互构论基于对社会与个人之问的关系这一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来阐述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

(一)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

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体化是同一现代性过程的两个侧面、两个维,它们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持续递进和现代人不断成长的实践经历。也可以说,“社会化”与“个体化”从两个基本的维度体现了巨大的“现代之谜”,集中了现代社会诸多现象中的问题、矛盾和冲突。

如果从历史的视野对社会进行过程性的探究,“集体化社会”与“个体化社会”表现了现代性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如果从现时的视角对社会展开结构性的分析,这两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社会生活状态,它们分别反映了现代社会两种不同的景观特征。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化与个体化是社会学理论家对现代性历程的一种深入思考和理论总结。

(二)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其各自特定的含义

如上所言,社会化与个体化分别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其中,社会化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基础性发展过程。经由社会化,一个人实现了从自然的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和自我、内化了社会价值标准、获得了角色技能、适应了社会生活。个体化是对当代人带有普遍意义的经历概括,也是对当代人独特发展的一种刻画。个体化意味着,在当代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了早期现代社会所未有的特征,从而提升了个人的发展指向,同时也更新了个人的现代性内涵。因此,社

会化与个体化有着不同的含义,两者不能彼此取代。

(三)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

个体化不仅内含了自然的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而且意味着一个社会人向更新的现代人的持续迈进。唯有在现时代,在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进步高速推进、社会流变快节奏条件下,个人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独特性以及自主选择和自我责任才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所以,当代社会对当代人的社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化内容势必发生一系列调整和改造,并促使社会化的各种机构(家庭、群体、教育、劳动和职业体系,以及国家政府机构、传媒、网络等)以及相应的制度和对策形成转变。这些将推动社会化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第二节人的社会化

任何社会都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参与和建设。因此,社会学必须考察:人是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怎样培养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人格和角色?如此等等,都与人的社会化相关。

社会化理论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个体从生物人到社会人、从社会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以及现代人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了深入的解释。

一、社会化概述

在社会学以外,我们也经常可以听到人们使用“社会化”这个词,比如,“保障社会化”、“养老社会化”、“后勤社会化”,等等。与这些用法不同,社会学中“社会化”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专门术语。

(一)社会化的定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概念的内涵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这一阶段的研究属于狭义的社会化研究。从50年代开始,在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一功能主义社会学和英克尔斯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推动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由于成年人生活中同样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这种观点在60年代以后为社会学家所普遍接受。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新的发展:一是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扩大

“个体”概念的内涵。以往社会化研究中的“个体”一般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物意义上的个体,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后来,社会化研究中的“个体”概念的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比如一个同龄群体(cohort)、一个文化群落,甚至处于特定发展水平上的某种文化传统。

社会化概念的内涵除了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外,还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从文化的角度,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这种研究角度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化研究中的文化学派。它形成于社会学的初创时期,美国社会学的创始人萨姆纳和托马斯(William Thomas)开创了这方面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William 09— burn)确立了社会化研究的文化角度,他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

延续。

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这个研究角度明显受到心理学中社会化研究的影响,属于社会学中社会心理学派的立场。这一学派对社会化研究的历史最为悠久。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和米德关于“自我”的研究是这一研究角度的重要体现。在他们看来,内化他人的态度,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1950年,美国社会学家萨金特(Stephen Stansfeld Sargent)在《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一书中,首次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后来,帕森斯进一步发挥这一观点,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角色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在帕森斯看来,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综合上述三个研究角度,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重要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二)社会化的类型

社会化包括五种类型。它们是: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这五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基本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比如再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基本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是相对于基本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亦称继续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是指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文化规范和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

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第一,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

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它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婴儿刚出生时并不能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因而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即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就逐渐形成了。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库利还注意到“初级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角色扮演”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也曾研究过自我意识的形成。米德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出生之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提高,人开始将“我”作为一个符号,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思考,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产生了。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role taking),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米德将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imitation stage)、嬉戏阶段(play stage)和博弈阶段(game stage)。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能力是不同的。相应地,“客我”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也是不同的。在模仿阶段,孩子只能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角色扮演”是非常有限的;到了嬉戏阶段,孩子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到了博弈阶段,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色的范围更大,开始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米德认为,随着一个人从只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客我”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

3.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S.Freud)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

的~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居间调节作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他认为,前三个时期对一生人格的发展至为重要,一生人格在这三个时期即已基本确定下来。这三个时期的基本需求,特别是性欲的满足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健康与否。

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观点,他也因此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无意识的发现和早期社会化的强调也深受重视。

4.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了修正。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观点以及人格在四五岁时既已基本完成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他认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个人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个人不能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婴儿如果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料,各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能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相反,则会对他人和环境产生不信任,以致对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对自己的肢体活动加以自主控制,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周围环境。父母应有意识地鼓励孩子的这种自主性活动,过多的指导和责怪或限制,会使儿童产生羞耻感,并对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产生疑虑,不利于青年期建立独立自主的个性。

(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5岁)。由于儿童具有了语言的能力和从事游戏活动的能力,他开始表现出与他人交谈和一起从事游戏活动的主动性。父母如果对儿童主动的要求不予理睬或管束太多,取笑或惩罚儿童一些带有创造性甚至有点荒诞的做法,就可能使他产生内疚感,影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ll岁)。在这一时期,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用途和构造的好奇心增强,乐于使用工具去进行操作活动。这时成年人应鼓励儿童积极动脑并努力完成自己喜爱的活动,从而培养起儿童完成工作的勤奋精神。不理解或压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活动,会造成儿童的自卑感。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中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这一阶段个人将经历求爱和建立家庭等事件。顺利地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个人学会和异性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方面活动的失败,会使个体陷入难以自拔的孤独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由于个人的社会成就已相对达到顶峰,自己的子女已逐渐长大,个人增加了对他人特别是对下一代人的关心。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形成对后代关注的个人,则会沉溺于对自我、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关注之中。

(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在这人生的最后阶段中,个人会经常回忆和总结自己一生的活动,力图给自己的一生做出一个使自己满意的解释,并给它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如果个人不能找到这样一种满意的解释,将陷入追悔和绝望的情绪之中。

5.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1ife course)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一种研究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①该理论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创造的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使研究不再停留在假设阶段,从而使自己与其他微观社会学视角区分开来。

生命历程理论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问题的研究。60年代,经济危机、越南战争、学生运动、民权运动等重大社会事件引起西方社会的动荡,个体的生命模式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这促使人们去思考社会变迁与个人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生命历程理论因此而迅速地发展起来。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比如,一个人一生中会经历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这些生命事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问、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这样,以“生命事件”概念为中介就打通了社会结构与个体社会化过程之问的关系。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亦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生命历程理论之所以确定这么一个研究主题,是因为:第一,同样一组生命事件,如果排列顺序不同,对人生的影响也会大不相同。比如有这样一组生命事件:(1)上学;(2)丧父;(3)就业。如果按(1)、(3)、(2)的顺序排列,就意味着一个人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才遭遇了丧父之痛,丧父这一事件对此人人生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收入,能够自立了。相反,如果是按(2)、(1)、(3)的顺序排列,就意味着一人还没有开始学业之前就丧失了父亲。早年丧父,显然会直接影响到他一生的成长。第二,生命事件之间是相互有影响的,这使得研究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在上面这个例子中,上学、丧父、就业这三个事件显然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只有在明白了这三个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它们对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问的关系时,有以下四个要点:第一,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问的生命会面临不同的社会景观。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利和回报。比如,同是中国人,l950年出生的那一代人与1980年出生的那一代人就面临着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场景。前者在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的关键时刻,碰上了“文化大革命”;后者却一生下来就赶上了好时候。而同样是l980年出生的人,出生地点是农村还是城市,面临的机会又会有很大差别。第二,生命的相关性。任何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换句话说,生命与生命之间是相关的,生命历程与生命历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父亲的生命历程显然会影响到儿子的生命历程。生命的相关性,要求考察不同生命历程之问的互动关系。第三,生命的时间安排(timing)。生命的时问安排,是指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一个社会一般会有一个“标准时间表”,指明主要生活事件和社会角色发生的适当时间。“标准时间表”表明了一个社会对人们不同年龄阶段的期望。生命的时间安排描述的是个体的生命历程与整

个社会期待之问的相互关系。个体关于生命历程的时间安排如果符合社会的期待,就会比较顺利,反之则有可能遭遇麻烦。比如,一个人才30岁就“退休”了,就不符合社会对这个年龄的期待。不过,违反社会时间表有时也带来一些好处。生命的时间安排,可能会因某些突发事件而打乱。第四,人的能动性。上面三点着重指出的是影响个体生命历程的外部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生命历程完全决定于外部环境。事实上,个体的能动性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也有很大作用,因此也是生命历程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方面。社会化过程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对生命历程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社会化过程的分析,因此,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范式是可以移用于社会化过程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生命历程理论视为一种社会化理论。

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作为生物个体的人经过社会化,能够成为具备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规范的社会人,需要一定的生物条件,不是任何生物都可以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人的。另一方面,社会化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离开这些条件,即使具备了生物条件的人类个体也不能成为正常的社会人。

(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在生物界中,只有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的训练而具备社会属性并参与人类社会生活,离开了人类特有的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这种社会化所依赖的生物基础主要在于人类具有经生物进化和人类长期劳动实践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大脑。人脑在容量和结构上与其他动物的脑有很大差别,从而使人脑在功能上大大超过动物的脑,形成了人类具有接受社会化的一系列潜在能力。这些潜在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能力

人类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是人类个体接受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使用的工具和符号。人类只有借助于口头、书面、手势等语言形式,才能彼此传达信息,交流思想。语言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语言能力是以人类高度进化的大脑机能为基础的,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和劳动活动中,发展了语言的器官和大脑有关语言的机能,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动物所发出的叫声只是本能的或对感官刺激的直接反应,而人的语言则能表达头脑中的表象、概念和思想。

另外,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的,人能够借助语言来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和社会技能,通过语言广泛地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迅速扩展自己的信息量。人们大量的社会互动也凭借语言来实现,人们借助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要求,同时也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没有这种社会互动,个体的社会化是难以完成的。

2.思维能力

在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中,直接与人类语言能力联系在一起的,是人类的思维能力,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人的大脑及高级神经系统使人具有能动地反映客观外部世界的特殊思维活动能力,其中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人脑和动物脑在机能上相互区别的关键在于,动物脑只能在第一信号系统范围里活动,即只能对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做出反应;而人脑不仅可以在第一信号系统内,而且更主要和更大量的是在第二信号系统中活动,即对作为信号刺激的语言做出反应。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人在脑的机能上才大大超过其他动物,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思维能力。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正是运用了特有的思维能力,才能对所接受的各种有关外部事物的信息加以分析、归纳,形成判断和进行推理;才能把所学到

的知识、技能通过记忆存贮在大脑中,并根据社会活动的需要,随时提取这些信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理性思维对周围事物做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各种社会规范对自己的要求,确立起自己的角色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3.学习能力

人所特有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动物也具有学习能力,例如人们可以训练老鼠穿过迷宫,许多食肉动物的捕食能力也是在本能基础上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心理学家们的实验研究表明,三岁以下的黑猩猩的学习能力与同龄的小孩相差无几,但三岁以后两者的学习能力迅速拉开距离。儿童的学习能力很快提高到黑猩猩一生都无法达到的水平。这是由于动物不具有运用第二信号系统的抽象思维能力,动物的学习只限于直接或间接的模仿,缺乏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而三岁以后的儿童由于发展起了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其学习能力立即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人所特有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化中的作用表现为:(1)人凭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更迅速、正确和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所处社会环境的意义,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2)人在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事物的同时,能迅速根据所了解和学习的知识,确立起自己的思想观念、态度、动机和行为模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3)人类意识活动中的意志能力,可以使人主动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使个体的社会化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

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受到生理发育上的限制,有一段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个体在出生后要经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依赖生活期,在这一时期,个人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要依赖于父母或其他人的照顾才能生存和正常地发育成长。一方面,这就决定了一个人一出生就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活动,不能不接受周围的生活方式,并且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特定的风俗,养成与所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儿童与其抚养人或监护人之间的这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使得儿童倾向于把所依赖的人看做是一种权威的形象而对他们怀有依恋、敬爱和畏惧的感情;父母或抚养人作为儿童心目中这样的权威,对于个体早期社会化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权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儿童的绝对服从,对儿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具有巨大的指导和制约作用。

(二)社会化的主体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对于一个健康、正常的儿童来说,其社会化过程的完成还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社会化所必需的这些社会条件。如果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个体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的水平。

1.家庭

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终生。

其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所可能给予个人的感情的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地发展,他能否理解爱,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这种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条件。

最后,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儿童的依赖生活期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儿童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很容易使父母成为儿童心目中全知全能的权威。而父母借助于这种权威形象对子女所进行的社会化指导,是子女所无法抗拒的。

2.学校

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之一,其特点主要有: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学校中的社会化强调专门的学习,带有半强制性。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学校受社会的正式委托,负责年轻一代的社会化工作,帮助他们学会特定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本领。学校的社会化具有系统性,它一方面传授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努力培养和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这种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在学校里,儿童第一次面对次级群体中的社会权威,要遵守那些带有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儿童不再像在家庭中那样被视为宠儿,而要在更大的群体中作为一个普通的成员去努力培养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合作性和独立性,学会参照他人的评价来评价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3.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当儿童逐渐长大,发现自己的一些兴趣和爱好在家庭和学校中不能得到满足时,便开始寻找同龄伙伴。

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首先,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这种活动可以使儿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提高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其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在年轻人组成的同龄群体中,往往有着独特的亚文化,包括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服饰发型、隐语、符号等。这些都构成了对个体社会化发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4.工作单位

当一个人结束自己的学校生活后,就要走人社会,在工作单位里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个人社会化的结束,而是社会化在工作单位这一新的

社会环境中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学会扮演职业角色等等,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因此,工作单位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其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一个人离

开学校,进人工作单位,意味着他开始真正地走人社会,他在家庭和学校中所受的社会化训练能否使他适应这个社会,需要在工作单位这一社会生活环境中加以检验。人们会在工作单位中发现许多书本上没有或与书本上不相符合的文化因素,这些新的因素甚至会冲击和威胁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

5.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信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

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你觉得电视对中国儿童的社会化有什么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它在人们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电视被社会学家称为儿童的主要社会化力量。

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社会化过程既是连续的,又具有阶段性特征。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标准来看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可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差别,社会化也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

(一)早期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进行的主要是初级社会化。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ean Piaget)曾经研究过个体的认识发展。根据他的研究结果,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决定了具体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Baumrind)的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影响很大。最适宜的教养方式是威信型的,即父母为子女所订立的规则,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本人率先垂范。相反,父母过于专制或宽容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此外,家庭关系对儿童的成长也有重要影响。那些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的家庭,孩子会显得自信、有朝气。相反,父母之间的冲突容易使孩子心理机能较差,发生情绪混乱,甚至罹患精神分裂症。研究还发现,那些有严重家庭冲突但尚未离婚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使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更多。

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青年期的起止时间因个体和社会条件而有差别。现在,青年期一般位于ll~21岁之间。青年期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个体性器官趋于成熟,开始出现青春期性征,由此而带来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即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所作所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不相符合。“自我认同危机”不能及时化解有可能会导致偏离行为。正因为如此,青少年犯罪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中日益严重的犯罪问题。青年期大量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青年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二)成人继续社会化

在成年期,人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并将面临许多重大生命事件的发生,比如恋爱、

结婚、生子、就业,等等。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在这一阶段,初级社会化已经完成,自我形象已经基本确立,人格已经基本定型;个体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能力,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扮演某种角色,还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某种角色。个人在成年期需要扮演的角色比人生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并且,扮演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社会变迁速度快,而且程度剧烈,继续社会化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转型能否顺利完成。个人要适应时代的快速变化,就必须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技术、规范和价值等。

在成人期内,继续社会化甚至可能包括再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所处的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如移民到文化反差巨大的社会,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个人必须对早期的社会化内容进行更新。二是个人在基本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失败,例如青年人的越轨和犯罪,从而导致个人必须接受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如劳动改造,以弥补早期社会化的不足。

此外,个体在进入老年期后,社会化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不仅包括生理方面,而且包括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因素,如家庭、社会地位的变化。如何让老年人适应自身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中国正进入老年化社会,因此关注老年人继续社会化问题意义非常重大。

(三)代差问题

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因此,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从这个意义上说,代差的存在是客观的,代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社会的变迁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代差问题听之任之。如果对代差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有意识地加以调适,势必造成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世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种种社会问题。对代差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正是通过这样的“变异”和扬弃,社会文化才得以向前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代差是好事,而不

是坏事;代差并不表明“一代不如一代”,而恰恰表明一代强于一代。

另一方面,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不能笼统地说老年人保守或说青年人激进,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管是来自老年人的,还是年轻人的,都要反对,都要限制;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管是来自年轻人的,还是老年人的,都要鼓励,都要支持。

你和父母之间有代差吗?你如何看待代差?

(四)社会化的内容

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

在早期社会化阶段,个人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是劳动和文化知识。生活技能学习主要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进行的,家庭占主要位置,然后是邻里和伙伴群体。个人在初级社会群体中,主要通过模仿和重复实践逐渐掌握独立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在现代社会,正式组织在传授生活和劳动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园和学校中,个人通过集中学习而掌握更为丰富的技能和知识。

社会化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就是道德社会化,也就是社会成员学习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用规则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行动选择的过程。

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功能。一些经典社会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此做了论述。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将会越来越细密。社会分工的发展将会破坏以强烈的集体意识为特征的道德规范,使社会出现“失范”状态,严重者会导致“社会解组”。为了克服社会失范,避免社会解组,必须全面加强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功能,建立一种与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道德体系,以保证社会分工体系的各个部分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有机地团结在一起。在这里,道德规范不是狭义的道德,而是广义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个人要成为社会的一员,必须保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同时需要了解和遵守社会的各种规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行为规则就难以维持社会秩序。

第三节人的个体化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人的个体化做一些具体的探讨,譬如,个体化的意涵、个体化发展的历程及主要阶段、对个体化进行观察和研究的重要维度,以及个体化的过程和机制等。

一、个体化的意涵

所谓个体化,概括地说,是指在当代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和劳动、就业方式及社会生活进一步开放和快速流变的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的过程。

从逻辑概念的演进来说,作为“个体”的人是从作为“类”的人发展而来的。从历史过程的实践来看,作为“个体”的人是在现代性进程中,在现代社会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独特的生平经历和生活实践的产物。也可以这样说,“个体”是“个体化”过程的结果。而且,个体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作为“个体”的人也将随着这一过程的展开向更高的境界趋近。由此可见,有关作为“个体”的人的讨论也就引发了关于“人的个体化”问题的思考。

重要概念

个体化.概括地说,是指在当代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和劳动、就业方式及社会生活进一步开放和快速流变的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的过程。

(一)关于“个体”

一般而言,“个体”是作为“整体”的对应概念来使用的。相对于整体的个体,是一个具有广谱含义的概念,可以泛指任何一个在整体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单位。个体可以是生命现象的一个单位,我们往往用以指称有生命的个体,如人类个体、动物个体等;也可以是非生命现象的一个单位,如一个器物也可以作为一个个体来看待。

就逻辑学而言,个体既可以是集合概念,也可以是非集合概念。如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体单位可以视为一个个体,这是非集合性的个体;而若干个单体单位的集合也可以构成一个个体,如一个群体、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等,这是集合性的个体。

在社会学中,“个体”概念一般是作为生命现象的单位和非集合性单位来使用的。也就是说,社会学中的“个体”,特指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终端单位,即“个人”。

(二)关于“个体化”过程

从基本的意义说,个体化是个人及其自我的生成、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每一个人都经由各自独特的社会生活实践,成为一个独特而生动的个体,这种个体在本质上就是他的自我。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个体化所思考的,是人如何成为独特而生动的个体,以及作为个体的他(或她)与社会的演替和变迁过程这两者之间的一体同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个体化”即“人的个体化”,是与传统上社会学使用的“人的社会化”相应的一个概念。所以,在关于“个体化”的讨论中,“人的个体化”与“人的社会化”是相依不离的两个方面。

关于个体化的上述观点,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会互构论的基本思想:“在社会互构论看来,个人和社会分别表现了人类生活共同体相互关联的二重含义:个人是社会的终极单元,

社会则是个人的存在方式;从共同体的构成而言,它是众多的个人,从众多个人之间的关系上看,它就是社会。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发展就是个人与社会的互构关系的演变过程。”①也就是说,任何个人都既是他自己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个体化即是个人与社会这两个侧面的一体同构过程。

(三)关于“个体化”与“个体分化”

“个体化”与“个体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成为独特而生动的个体本身就意味着个体之间的分化。可以说,当代个人之间的高度分化是个体化的一个基本含义。

社会学家的大量思索和讨论,都这样或那样地涉及了现代人的分化问题。如涂尔干对劳动分工、个人分化、社会团结、法人组织及国家作用的讨论,帕森斯关于社会行动的系统、功能分化和功能需要、系统的整合与均衡倾向的理论,达伦多夫关于社会的一致与冲突的两面性、社会制度化过程和“强制性协作团体”、权力再分配和社会冲突的消除的分析,布劳的社会异质性参数及其交叉或重合、对于宏观社会结构的一种富于创意的探索,韦伯的行动、意义赋予、行动的理想类型,舒茨的社会世界和主体间性等理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与系统、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和关于交往沟通的理想构想,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社会学的双向解释方法,布迪厄的心智结构与社会结构、惯习与场域等的对应关系和实践逻辑,埃利亚斯的个人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相互依存,等等,从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个体之问的分化这一问题。

个体分化意味着,随着现代社会的专业化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体系的不断发展,个人之间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差别性和异质性。个体的分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体的独特性得以生动地展开,每一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也形成了明显的分殊。他们对自我利益赋予不同的定义,对自身的权利作出不同的理解,其目标取向是多元的,行动能力是有差异的,手段方式也是多样的。与此相应的是,个体在社会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在不断变化、解组和重组,这些都会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具体地反映出来。不同个体的专业分工、职业岗位、社会阶层、角色身份等等标识,也会表现出层化、级化甚至极化现象。由此,个体分化过程必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出巨大的、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二、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

我们知道,人的主体性对于人,尤其是现代人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当我们说个体化是一个人的独立性、独特性、完整性的日益充分的显示和表达之时,即意味着人的主体性是人的个体化的实质性蕴涵。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的个体化过程是以人的主体性发展到一定水平为标志的。

(一)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

关于人的主体性,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道德伦理等) 可以作出不同的界定。在社会学中,所谓人的主体性可以理解为,人作为一个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其行动过程体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概括地说,人的主体性突出体现为自觉能动性,能够使自我内在的主观意识活动与外在的客观实践过程能动地形成联结、过渡和转化,以及预设性的意义赋予,即对自我和他人的行动动机、意图和意义给予解释,并对行动的目标、方式、环节等预先进行制定和设计。

简单地说,在社会学中,人的主体性意味着,人是对社会生活实践具有主导能力的行动者。我们以、“个体化”来描述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当代阶段。在我们看来,这是当代个人正在经历的一种过程。

通过现代性的宏大视角我们能够看出“个人”是如何不断成长、站立和丰满起来的,而人的主体性的获得和发展一直是这一过程的一个实质性内容。

1.人的主体性是获得的

前现代社会只有极少部分人享有特权和主体身份,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着传统社会关系的束缚,很难具有独立的主体人格和自主行动权。与之不同,现代人则是普遍具有主体

性的人,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人以自我为主体进行的一项宏伟工程。可见,个人具有自我的主体性是现代人与前现代人的一个实质区别。

2.人的主体性是不断发展的

随着现代性的不断扩展和走向全球,现代社会也呈现出越来越成熟的发展趋势,现代个人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这一进程也是一致的。从普遍的过程来看,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体性的获得是个人的人生进程的一个开端,仅仅是个人主体性的继续发展的一个前提。在未来的生活岁月里,个人还将经历自我主体性的不断成长和成熟,这既是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现代社会进入一个又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的主体性发展构成了现代性变迁的一个基本趋势,是衡量社会现代性进程的一项标识性内容。

(二)人的主体性的发展阶段

依据现代性的进程,我们可以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概括性地描述为三个重要的

阶段,即人的“人类化”阶段、人的个性化阶段、人的个体化阶段。

1.从自然界的剥离——人的“人类化”

人类初始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界,完全从属于自然,人类也把自己看成是与其他自然事物相同的自然存在。人类对自己的这种意识状态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已存在约50万年”,“大约2万年前,一些狩猎采集群体开始饲养家畜和开垦固定的小块田地,以此来维持生活”。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原始自然与自然人群社会的关系呈现出“浑然一体”状态。

因此,将人视为一个不同于其他自然生物的“类”的存在,对于人对自己的主体性的知觉和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经典社会学理论家涂尔干曾这样指出,卢梭、孟德斯鸠、孔德以及斯宾塞等“几乎所有思想家”有一个假设,即“自然的终点是个体”。把人视为一种“个体”,在人的历史进程初期是一个重大事件。因为,一旦人成为了另类的“个体”,自然界与人、自然群体与人的“浑然一体”便走上了终点:一方面,人与其他的自然生物“个体”区分了开来;另一方面,人也在自然人群之中形成了分化。这样,人从对自然界的依属状态中剥离了出来,迈开了走向“社会”漫长途程的第一步。

人作为与自然事物以及其他自然生命相区别的个体,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初始。从自然个体发展为社会个体,使人的主体性未来发展获得了最初的基础,也标志着人对自己的主体性认识的第一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从宽阔的历史视野考察和分析人的发展,揭示了作为“自然个体”的人的终结,即是“社会人”的开端,论述了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如何使人突破了自然界的限制,从而开始了人和社会的真正历史,阐释了劳动实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锤炼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2.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人的个性化

人类社会生活的现代性变迁揭开了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人的个性化阶段。

一般认为,约l7世纪,人类生活和社会组织发生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变迁。至19、20世纪,现代性在西方一些国家全速推进。在这段大约三个世纪的时问里,人类社会生活经历了“建构现代”的关键时期,前现代的各种人类生存群体、传统社区、城乡区隔纷纷瓦解,各个狭小的、孤立的、分崩离析的自然社会被融为一体,现代民族国家得以崛起和屹立,民族的和国家的意识取代了传统上松散的集体记忆和认同。

这种变化促成了一种学术上的关注:当人走出了对自然的完全依属,成为现代社会集体中的一个行动单位,其个性特征是怎样的?我们前面所介绍的各种社会化理论视角,实际上都涉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例如,从文化的角度,个人如何传递和延续文化,以及如何内化文化及价值观;从社会结构的角度,个人如何被整合到社会系统之中,获得社会角色和地位、

满足社会的某种功能需要。特别是有关人的个性与人格的研究,对于人的基本特征和特性提供了丰富的描述和分析。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个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八个阶段理论等,对于人的个性特征的研究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3.现代性的当代发展——人的个体化

当代社会生活变迁使个人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独特性充分显示了出来,这种个体化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前面我们分析了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明显的新趋势,如经济的信息化、符码化和数字化,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生产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社会劳动部门的进一步白领化、年轻化、女性化,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体化,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等等。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个体化阶段正是对这些变化的一种回应。

总的看来,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日益脱出以往的固定形态,表现出更为流变、多样和未定的状态。与社会结构、组织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变迁相应的是,以往集体化和组织化的社会景观正在被改造,个人变得更为异质、多元和多样。作为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的个体,我们的生活境况、劳动就业、社会流动变得更加因人而异,集体性的记忆、命运、经验图式、行动方式愈趋淡化,人们也更加难以复制出彼此的经历和体验。大型的集体化和组织化社会渐行渐远,“个体化社会”成为最新的生活动向。

总之,在有关人的主体性的认识方面,如果说人的“人类化”得益于自然史、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人的个性化得益于心理学的贡献,那么人的个体化则是社会学向我们提供的一种新的理论刻画。个体化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阶段,这是一种我们自身正在经历的过程。关于人的个体化的研究和分析,表达了社会学对当代个人的最新认识。

三、个体化的机制

人的个体化过程是随着人的生命周期展开和推进的。我们大致可以观察到人的个体化的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主要阶段。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每一个个人必然经历自己独特的个体化,这一过程不会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当代个人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异质、万千形貌。

如同社会生活的大多数领域和过程一样,人的个体化过程也有其内在的机制。“机制亦称机理,原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引申为事物或自然现象的作用原理、作用过程及其功能。”“概括地说,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根据机制的上述解释,我们可以对个体化机制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谓个体化的机制.即指人的个体化过程的带规律性的模式。

在人的个体化过程中,贯穿着一些基本的机制。把握这些基本的机制,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个体化过程的规律性。

(一)个体化的自主机制

所谓个体化的自主机制是指,个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行动的自主性.在行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觉意识和支配能力,对实践过程形成主导和控制作用,并为自己的自主行动后果承担责任。个体化的这种自主机制体现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推进了现代社会这项人为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同时也塑造出了每一个人的历史。正因如此,马克思这样主张:“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

(二)个体化的能动机制

个体是具有行动自主性的实践主体这一点,逻辑地决定了他也是能动的行动主体。所谓个体化的能动机制是指,个人在行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对自我意识、心智状态、身体机能等

主观内在因素进行调整,从而积极地应对环境、机遇、挑战等迅速变化的客观外界因素。由于当代社会的快速变迁,相对于以往,个体在社会生活会更多地面对自我主观方面的困境和客观外界的挑战,这些实践中的多重压力和动力使得个体的能动机制显示出更为重要的意义。许多实例都说明,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能动机制对于人的个体化过程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决定个人、组织、企业的兴衰。

(三)个体化的选择机制

所谓个体化的选择机制是指,个人在实践中会预先对自己的行动给予意义的预设,制定行动的目标,进行行动方案的策划、手段和方式的比较、步骤和环节的设计,并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做出预测和评估,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选择机制是与个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现实生活中,选择机制的发挥能够促使人们对人生机会进行合理的“核算”,比如,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公益事业,然而具体的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选择参与或是不参与,或者选择参与的方式和形式。再如,在青年时期,个人会遇到各种重大的人生事件,如入学、选专业、就业、择偶等等,这些事件的应对和处理都需要选择机制的发挥。面对同样的人生事件,个体的选择机制的发挥也是带有独特性的。

(四)个体化的创新机制

所谓个体化的创新机制是指,个人通过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投入和参与,使得自己的活动以及社会生活能够成为一种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过程。当代社会的迅速变化,使得社会生活的性状日益显露出“轻盈”、“流畅”的特点。对于个人来说,创新往往意味着一种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一个人必须能够打破已有的优势和成就,不断创造新的优势、取得更新的业绩。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创新机制的具体发挥带有很突出的个人特点。譬如,现代社会拥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使越来越多的人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创新能力,成为专门领域中的学者、专家或有用人才。也有一些人是通过实际T作的锻炼逐渐培育出了创新能力,我们社会中的许多_丁程师、技术标兵、革新能手,他们的成长就经历了这样的道路。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人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2.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

3.如何理解“个体化的社会”的来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特征?

4.怎样理解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

5.个体化有哪些重要机制?如何理解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阅读书目】

1.[美]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l999.2.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第七章 社会互动)【圣才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一、填空题 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 【答案】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二、选择题 1.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下列某个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答案】C 2.准确地来说,社会化的类型可以有下列哪几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A.初始社会化 B.文化社会化 C.人格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E.发展社会化 【答案】ADE 3.社会化的生命周期有()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A.婴儿期 B.儿童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答案】BCDE 三、概念题 1.社会化(华中农大2011、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包括五种类型:①初始社会化;②预期社会化;③发展社会化;④逆向社会化;⑤再社会化。 2.反向社会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

答: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3.政治社会化(中财2011年研) 答: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对政治系统进而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①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②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 4.再社会化(西南大学2010年研;人大2008年研) 答: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人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社会学教程》第三章至第六章复习资料

第三章 社会化的含义:(狭义)对象为少年儿童,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广义)社会化不是‘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校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①强调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即个体社会化对于整体社会良心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②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个体既可以指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社会化的类型:初始社会化(生命早起的社会化,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的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的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发展社会化(成年人问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如改革开放政府官员学习市场经济)、逆向社会化(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不同:1发转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再社会着眼于人的改造;2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和强制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如新兵入伍、移民。 社会化与社会化的运行(社会化的作用)——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史有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的必要的构成要素;人需要通过系统的社会化过程接受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规范,才能立足,社会也才能良心运行和协调发展,2文化具有完善个人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的延续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社会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 理解社会化的角度:1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看做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2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3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 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条件):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社会化的社会主体:1家庭(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有重大影响)2学校(特点: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生必须学习遵守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3同龄群体(条件背景兴趣爱好相似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儿童感受到不同于家庭学校环境中的新东西,平等独立的和他人交往,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习社会化成果的场所。)5大众传播媒介(社会组织为在广大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等方式,为广大社会青年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 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1早起社会化的困境(儿童青少年生理、心里不成熟,容易受外界影响)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无效的文化传递。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未能有效的传递给下一代,如青少年犯罪;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如户籍制度导致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入学和就业的差异)3代差(社会的不同时代之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①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②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有利有弊);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和再社会化)1政治社会化含义: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校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作用:从个体角度,它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社会角度,它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过程:家庭式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①家庭出身往往决定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反过来直接影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六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圣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一、概念题 1.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堕距 答:“文化堕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3.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 答:(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文化相对主义是对文化模式评价的一种倾向,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5.文化震惊[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得当的话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文化?它有哪些特征? 答:(1)文化的含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后天习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语言、符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六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界定 (一)社会互动概念 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行动。 (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的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所谓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布鲁默 符号互动理论的很多关键思想都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最早的著作中作了论述。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符号互动理论解释为:第一,我们通常用符号来代表一些事务,这些符号都是能够由意义地代表另一事务地,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地;第二,我们针对我们对符号的意义来采取行动;第三,我们对彼此的行动有所反应之前,经历了一个内在阐释的过程。 (二)拟剧论戈夫曼 拟剧论使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戈夫曼。 (三)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加芬克提出了常人方法学这一词。 常人方法学的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常人方法学是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 第二节社会化的类型与过程 一、交换 (一)交换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互动的表现形式是交换。 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换言之,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的的行动。 按照这个定义,构成交换应该有四个要素:目标、付出、回报和效益。 (二)交换的类型 交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质的交换和非物质的交换。 (三)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 交换主要是有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中,处于交换行为中的各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 二、合作 (一)合作的概念 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之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二)合作的类型 按照合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合作划分为四种类型:

(整)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11.7)

1、什么是人,人有哪些属性,其本质是什么? 答:从社会学角度看,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从事生产劳动的、有意识的生命个体。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个人都有这两种属性的对立统一。 首先,人是由动物发展而来的。因此人具有与动物类似的自然属性。表现在:第一,人有肉体的需求。包括食、性、休息等,第二,人有体力与智力,第三,人有遗传和变异。人的自然属性不完全等同于动物,它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 其次,由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行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社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人还具有社会属性。其主要表现在:人能制造、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为阶级性。 关系: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人的社会属性是在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其中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本质。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有区别的,社会的运动和发展具有自然历史过程的特点,表现出对一切个人都独立的性质,不以某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个人也有自身的特点,每个个人都有自身物质和精神的不同需要。 (2)个人和社会虽然有区别,但二者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密不可分相互统一,主要体现在个人和社会密切联系,互为因果上。 个人和社会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人离不开社会,研究人不能从孤立的个人出发,而必须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出发。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研究社会关系不能离开人的活动。 个人与社会又互为因果。一方面,人的活动受到社会客观必然性支配,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的一切又都是人所创造的,由人来改变的。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西方学者有“社会唯实论”跟“社会唯名论”之争。 3、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02简答)? 答:一般来说,社会学所表述的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导生存技能,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必须懂得并掌握两方面的技能:一是衣食技能,即维持生存的能力;婴儿有衣食需要,但无医食本领,必须靠成人抚养,接受第一步的社会化。二是职业技能,即谋求生存的本领;人不能一直依赖他人生活,他要通过劳动自谋生路,这就必须接受第二步教化,掌握职业技能。 第二,传递社会文化,其核心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价值观念体系,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及较为持久的信念。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调整、控制人们行为的文化手段的总和。 第三,完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完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第四,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办事。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经济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案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课程名称:社会学 授课导师:毕天云 职称:教授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涵义 (一)定义社会化的角度 1.文化的角度(文化人类学) 2.人格发展的角度(心理学) 3.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学) (二)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长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这个界定表明: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个人与社会双向作用的过程,既是社会将一个“生物人”(或自然人)转化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又是一个生物人通过学习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因此,个人既是社会化的客体又是社会化的主体,社会化既是社会教化个人,又是个人的自我转化。 二、社会化的特性 (一)社会强制性 社会为了延续自身,就不得不对新生的人口实施教化,强迫他们接受社会所规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强制性首先表现为父母对幼儿行为的硬性规定,后来则表现为周围的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塑造。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社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努力按照某种模式造就一代新人。如“灌输式的教育”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 (二)个体能动性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并不总是完全被动第接受社会影响,还会主动地认识社会,加工、改造周围的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他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能动性即使在婴儿阶段也有所表现,如婴儿通过对哭和笑的控制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身心成熟程度的提高,以及生活经验的丰富,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能动性表现得更为显著。主要表现为个体的自觉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三)终身持续性 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社会本身处于不停的变化发展之中,个人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的,因此,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无法造就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个人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并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学习型社会”或“学习型社区”。 三、社会化的类型 (一)初始社会化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的社会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6.1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1)“社会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 a.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b.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 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

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③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1)初级社会化 ①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②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①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②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期就完成了的,它实际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社会化分为4种: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下面仅对几项主要的作些介绍,他们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节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 这一节主要是讲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教养的关系问题。 人和其它动物相比有超长的依赖期,这种依赖期为我们在社会学习文化、技能提供了机会。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形塑人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认为生物因素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关键作用,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后天教养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决定作用。(视角) 生物因素个体的方面、繁衍的方面和基因的方面。 第二节婴幼儿的社会化

一.婴幼儿与人类的接触爱抚 二.情感的发展 婴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过程: 出生—5周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 6-8周快乐 3-4个月生气 8-9个月悲哀、害怕 12-18个月亲切感 18个月害羞 2岁骄傲感 3-4岁内疚感 5-6岁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虚、信任、嫉妒他人青少年罗曼蒂克激情哲学沉思 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 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人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自我问题。小孩子最初是没有我的,不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开来。我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小孩子眼里先有别人后有我。 自我建立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提出各异的理论。 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社会学概论-第四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圣才出品】

第一篇 社会学概论 第四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宁夏大学2017年研;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研;河北大学2014年研;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研;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研)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包括五种类型:①初始社会化;②预期社会化;③发展社会化;④逆向社会化;⑤再社会化。 2.反向社会化 相关试题:逆向社会化(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 答: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以往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而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知识的反向传递。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 3.政治社会化

答: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1958年,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首次提出了“政治社会化”的概念。现在,政治社会化已经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对政治系统进而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①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②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是现代民主制度运转的必要条件,否则,即使设计得十分精致的政治制度也会沦为一具空壳。 二、简答题 1.请简述社会化的主要类型。(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相关试题: (1)社会化有哪些基本类型?(宁夏大学2018年研) (2)再社会化(概念题,山东大学2017年研) (3)简述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的区别。(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研) (4)简述社会化的五种类型。(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 (5)举例说明预期社会化。(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社会化的基本类型有五种:(1)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其主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6.1 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1)“社会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 a.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b.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 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

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③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1)初级社会化 ①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②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①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②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任何社会都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参与;反过来,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学必须考察:人是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怎样培养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人格和角色?如此等等。这便是本章所要讨论的社会化问题。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专门术语。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由于成年人生活中同样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因此,社会化不仅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文化的角度、人格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迄今为止,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它们是: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这五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初始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比如再社会化。 由于社会化关系到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社会结构的维系和发展,不言而喻,它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表现在:第一,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第二,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作为生物个体的人经过社会化,能够成为具备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规范的社会人,而为什么猪、狗、牛、羊等动物不能呢?这说明,社会化需要一定的生物条件,不是任何生物都可以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人的。另一方面,那些“狼孩”、“猪孩”和“熊孩”,具备了人类的生物条件,为什么最终却只能像动物一样爬行和嚎叫,而不能成为正常的社会人呢?这说明,社会化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离开这些条件,即使具备了生物条件的人类个体也不能成为正常的社会人。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在生物界中,只有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的训练而具备社会属性并参与人类社会 生活,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类特有的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这种社会化所依赖的生物

第6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 【本章要点】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包括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等类型。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都是重要的社会化主体。 ·分析社会化的主要理论视角有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以及生命历程理论等。 ·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就是个性化或“个体化的社会”的来临。 ·从社会互构论来看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可以发现,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 【关键概念】 社会化集体化社会个体化个体化社会社会互构论 社会化和个体化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社会学基本问题的更为具体的展开。因此,社会化与个体化构成了社会学理论的一项基础性的研究。本章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是对社会化与个体化的概括性讨论;第二是对人的社会化的定义、研究视角、过程和内容等的介绍;第三是关于人的个体化的意涵、机制以及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等探索。 第一节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 在当代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变迁的背景下,现代性呈现出高度成熟、高度发达的特征,其中有一些现象是当今社会所独具的,它们使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早期现代社会明显地区别开来。因此,研究者往往用“个体化社会”来刻画当代社会的一些特点。与之相应,早期现代社会的特征则可以概括为“集体化社会”。 “人的社会化”是古典社会学理论家对于早期现代社会的一个经典研究内容,也是有关现代人研究的较为成熟的理论。相对而言,“人的个体化”则是近数十年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关注。有关个体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新的生长点。通过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内容,我们能够把握古典社会学理论与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一个标志性的界分,同时也能够了解当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创新性探索。一、集体化社会与人的社会化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现代人而言,人类生活的现代性转型和变迁是一个广阔而深刻的视野。如果将早期现代社会与当代社会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组织方式、劳动关系、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等有着巨大的反差,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我们用“集体化社会”来概括早期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一视角,我们可以探查到社会学有关“人的社会化”理论的生长和积累的线索。 (一)集体化社会的发展 西方现代性约自l7世纪开始,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19世纪进入了高峰期,这也是建构现代社会的关键时期。与前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各种秩序逐渐瓦解,初级群体、传统社区和旧的城乡区隔,人们的集体记忆和认同也受到了削弱,各个狭小的、松散孤立的自然社会逐渐被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总体性的社会结构。与此同时,社会的组织方式也由自然状态向人为状态转变。社会对自然事物的控制和转化能力不断提升,而各种大型社会集体和组织提供了实现这种控制和转化的资源、技术及行动的实体条件,从而成为现代性推进的支撑性的社会基础。 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集合性趋向是着重以大型集体和组织方式来展现的。活跃在这一时期的一些普遍社会现象(社会群体和组织、阶级阶层、民族国家、福利国家等)都提醒我们,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社会构成——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圣才

第四章社会构成 4.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的本质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1)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 ①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 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代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法国的涂尔干等。 ②社会唯名派 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德等。 (2)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解释 ①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②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2.社会的特征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人也就无社会可言。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文化形成后,又成为社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这样社会便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而组织起来。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活动,所以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础和本质。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3.社会的要素 (1)人口要素 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 ①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的总数。人口数量可以通过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到反映。 ②人口质量是指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③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 (2)资源要素 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社会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资源是由人类从自然界或世界中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①资源大体分为两大类型: a.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又可分为两类:可再生性资源和不可再生性资源; b.人文资源 人文资源可划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六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 答:(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文化的类型也存在差别,主要包括: ①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a.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因自然规律的作用,物质文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 b.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精神文化可区分为理念文化(或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理念文化是还处在思想、观念状态的文化,还没有变为社会规范。制度文化则是已成为多数人遵循的规范,它反过来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非物质文化可以反复被使用而不损耗。 ②主文化与亚文化 a.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b.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c.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文化与反文化 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 a.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b.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④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根据不同民族文化比较,可将文化分为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 a.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包括优性文化和劣性文化。人们对于它的态度明确,即吸收和发展优性文化,剔除和抛弃劣性文化。 b.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中性文化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内聚力。 2.什么是文化的基本特性? 答:文化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 文化的超生理性或超生物性,指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的、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人类学习文化主要依靠符号性学习和意义性学习。 (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超个人性又被称为文化的共享性。个体、个人虽具有接受文化或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文化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100字社会学小论文——浅谈当代个体化

浅谈当代个体化 在当代社会的现代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人的个体化成为社会生活中引人注目的一种现象,甚至可以说,个体化现象称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问题。我的论文将从五个方面浅谈当代人的个体化,分别是:个体化的定义、个体化的特征、个体化的机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个体化与社会化的辩证关系。 个体化的定义所谓个体化,概括来说是指在当代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和劳动、就业方式及社会生活进一步开放和快速流变的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得到显示和表达的过程。 个体化的特征个体化理论研究者乌尔里希·贝克从普世化的视角看,将个体化的特征归纳为四个基本特征:(1)去传统化;(2)个体的制度化抽离和再嵌入;(3)被迫追寻“为自己而活”,缺乏真正的个性;(4)系统风险的生平内在化。在贝克看来,个体化并不像许多人所设想的那样,意味个人获得越来越多的选择自由,并借此使个人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个体化的实质是制度性动力推动的结果。笔者认为,即使个体化是制度性动力推动的结果,这也并不意味着个体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相反,个体化让个体有了更多的自由。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现代社会的婚姻自主、恋爱自由。 个体化的机制 (1)个体化的自主机制,个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行动自主性,在行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觉意识和支配能力,对实践过程形成主导和控制作用,并为自己的自主行动后果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当个体自主机制的形成过程,意味着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渡过程。(2)个体化的能动机制,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对自我意识、心智状态、身体机能等主观因素进行调整,从而积极地应对环境、机遇、挑战等外界因素。能动机制也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因素。(3)个体化的选择机制,个人在实践中会预先对自己的行动给予意义的预定,并制定计划,对可能情况进行预测与评估,以达到预期目标。笔者认为,随着个体的逐渐社会化,个体的选择机制会更加成熟。比如说小孩子与成年人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不同选择,通常情况下,成年人会考虑的更为全面,做出的选择会更加理性。(4)个体化的创新机制,个人通过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投入和参与,使得自己的活动以及社会生活能够成为一种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过程。笔者认为,个体化的创新机制是将个体与社会相联系的重要纽带,个体通过创新机制,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创新机制也充分的体现了个体化的含义。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最本源的研究问题之一。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体系当中,有关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即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与社会互动论。持社会唯实论的学者认为,社会是独立个体之外,并且凌驾于个体之上的客观存在;而在社会唯名论者看来,个体是真正存在的,而社会不过是个人及其行为的一种集合;社会互动论者则试图调和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之间的紧张,将个体组成的社会和社会化的个体视为一种双重互动的关系。笔者认为,社会是个体存在的前提,个体作为一个有人格意义上的人,首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然后通过社会化成为社会人。个体是社会产生的基础,社会唯实派学者将社会与个体分割,无异于将社会理解为一个乌托邦。 个体化与社会化的关系要辨析个体化与社会化的关系必须明确个体化与社会化的定义,个体化前文已有论述,此处不谈。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第七章 社会互动)【圣才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 答:(1)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化研究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个体如何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认为社会化更是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了新发展:强调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拓宽对个体概念的理解,认为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 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其含义分别为: (1)初始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

角色。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4)逆向社会化。即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 (5)再社会化。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 答:(1)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这种社会化所依赖的生物基础主要在于人类具有经生物进化和人类长期劳动实践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大脑,这使人类具有了接受社会化的一系列潜在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人所特有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 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 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在这种长达十几年的依赖生活期内,个体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风俗、父母或抚养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2)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