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习题解答3

本科习题解答3
本科习题解答3

第三章习题解答(Page 64~66)

3-1 三相变压器组与三相心式变压器在磁路上各有什么特点?

【解】变压器组每相有一个闭合的独立磁路;心式变压器每相磁路需经过另外两相铁心柱闭合。 3-2 试标出图3-29(a)、(b)、(c)、(d)四图中变压器绕组的同极性端,并画出高、低压侧绕组的电压向量图,写出其连结组标号。

习题3-4 画相量图判定联结组标号。

(a) (b) (c) (d)

图3-29 习题3-2用图

【解】根据绕向可判断出绕组的同极性端,其标注如上图所示。

按同极性端画出相量图,其中图(b )对应于(g )图,图(a )、(c )、(

d )对应于(h )图。

O(X,x)

(g) (h)

即图(a )、(c )、(d )变压器的连结组别为I,i6;图(b )变压器的连结组别为I,i0。

(a) (b)

(c)

(d)

图3-30 习题3-4用图

【解】根据接线图上端头所对应的同极性端关系,可分别画出相应的高、低压侧电压相量图如下:

(a)图的电压相量图 (b)图的电压相量图 (c)图的电压相量图 (d)图的电压相量图 Y ,y8连结组 Y ,y10连结组 Y ,d5连结组 D,y5连结组

3-9 变压器并联运行要满足那些条件?哪些条件允许稍有松动?会带来什么后果? 【解】变压器理想并联应满足的条件有:

⑴各变压器一、二次侧额定电压相同,通常表现为变比相同。

⑵各变压器的连结组标号相同,即二次侧电压相位相同,通常表现为连结组相同。 ⑶各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百分数u K (即短路阻抗标幺值*K z )相同,并且短路阻抗角相同。 其中,条件⑴、⑶允许稍有松动;条件⑵必须满足,否则会出现极大的环流而损坏变压器。 变比不同时,各并联变压器之间会产生环流,其方向是从变比小的变压器流出而进入变比大的变压器,同时变比相对误差%100K K K K K 2

12

1?-=

?每增大1%其大小约增加额定电流的10%,结果导致变比小的变压器负载加重而容易过载、变比大的变压器负载减轻而不能充分容量。因此,实际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变比通常都应该是相同的,如不同则K ?也应该控制在1%以内。

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数u K 不同时,负载系数β就不同,即u K 小的β大、u K 大的β小,这会使变压器的利用率降低;短路阻抗角φK 不同则会造成电流相位不同,这样在总负载一定时各变压器的电流将增大,从而使铜耗增大。实际要求u K 尽可能相近,而容量比不超过1:3以保证φK 相等。

3-10 几台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其*K z 不等,并联组带负载时,哪一台变压器负载系数β最大?*K z 大的

变压器,希望其容量大些还是小些好?若K 不等又如何?

【解】由上题可知,*K z 最小的变压器负载系数β最大。为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通常希望*K z 大的变

压器容量小一些。若K 不等,希望K 小的变压器容量大,原因是容量大额定电流大,承受电流能力强。 3-12 某变电所有两台变压器连结组别相同,第一台S N1=3200kV A 、U 1N /U 2N =35/6.3kV 、u K1=6.9%,第二台S N2=5600kV A 、U 1N /U 2N =35/6.3kV 、u K2=7.5%。试求:

⑴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输出总负载为8000kV A 时,每台变压器应分担多少? ⑵在没有任何一台过载的情况下可输出的最大总负载为多少?设备利用率是多少? 【解】⑴输出总负载为S=8000kV A 时

第一台变压器负载kVA 30658000121043

463778000075.05600069.03200069.03200

S u S u S u S S *2K 2N *1K 1N *1

K 1

N 1=?=?+=+=

第二台变压器负载kVA 49358000121043

746678000075.05600069.03200075.05600

S u S u S u S S *2K 2N *1K 1N *1

K 2

N 2=?=?+=+=

或 k V A 493530658000S S S 12=-=-=

⑵在没有任何一台变压器过载的情况下

因u K1<u K2,故第一台先达到满载,即其11=β,而第二台92.0075

.0069

.0u u 2K 1K 2===

β,则有

最大输出总负载kVA 8352560092.03200S S S 2N 21N 1max =?+=β+β= 设备利用率%9.94949.05600

32008352S S S K 2N 1N max ==+=+=

3-15 何谓相序阻抗?正序、负序、零序阻抗在变压器分析中有何不同?如何理解磁路结构与绕组连接对零序阻抗的影响?

说明:对称分量法是分析交流电机(含变压器)不对称运行问题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变量代换方法。它基于《电路》课程中的叠加原理,这要求电机是一个线性系统,即其主磁路不饱和。实际电机的磁路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饱和,故运用此法所得结论只能供问题定性时参考。

【解】相序阻抗是指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所遇到的变压器内部阻抗,包括绕组漏阻抗和激磁阻抗。(它用来模拟变压器正序、负序和零序的物理状况,数值则与各序主磁通和电流的路径有关。)

从电流路径看,正、负序电流不受绕组连接影响而正常流通;零序电流则受绕组连接影响而不一定能流通。从主磁通路径看,正、负序磁通都经铁心闭合而与磁路结构无关,因此,激磁阻抗Z m 接近无穷大,变压器正、负序都能用简化等效电路分析,即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都是短路阻抗;零序磁通路径则受磁路结构影响,所以零序阻抗与绕组连接和磁路结构都有关,这就是区别。

零序电流受绕组接线的影响是:星形(Y )不能流通;三角形(△)不能在线电流(△外部)但能在相电流(△内部)中流通;带中性线星形则能流通。零序磁通受磁路结构的影响是:变压器组中经铁心闭合,零序激磁阻抗Z m0=Z m ;心柱式变压器中经漏磁路闭合,|Z m0|比|Z m |小得多。因此,从接线为Y 或△的一侧看,零序阻抗Z 0=∝;从接线为YN 的一侧看,零序阻抗还与另一侧绕组接线方式有关,如是△接线则Z 0=Z K ,若是Y 接线则Z 0=Z m0。

3-16 何谓中性点位移?三相变压器日常供电时,三相负载总会有一定的不平衡,是否会产生中性点位移?会带来什么影响?

【解】变压器中性点偏离三角形中心是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除二次侧为Y 接线的情况外,其他情况下变压器都会产生一定的中性点位移,结果使负载重的一相电压降低,其他两相电压往往升高,从而影响用电器正常工作,甚至有损坏电器的可能。

3-17 已知三相不对称电流的分量为:1A I =20A ,2A I =5-j8.66A ,0A I =j5。试求不对称电流A I 、B I 、C I 。 【解】A 33.83.2566.3j 255j )66.8j 5(20I I I I 0A 2A 1A A ?∠=-=+-+=++=

A 8.1432.65j )66.8j 5()32.17j 10(I I a I a I I I I 0A 2A 1A 20

B 2B 1B B ?-∠=+++--=++=++=

A 86.131305j )10()32.17j 10(I I a I a I I I I 0A 2A 21A 0C 2C 1C C ?∠=+-++-=++=++=

第3章习题及解答

第3章习题及解答 3.1分析图P3.1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写出输出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说明电路完成 何种逻辑功能。 F 图P3.1 题3.1 解:根据题意可写出输出逻辑表达式,并列写真值表为: B A AB F += 该电路完成同或功能 3.2 分析图P3.3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写出输出1F 和2F 的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说明 电路完成什么逻辑功能。 A B C F F 1 2 图P3.3 题3.3 解:根据题意可写出输出逻辑表达式为:

= + AC ⊕ = F+ ⊕ AB BC F C B A 1 2 列写真值表为: 该电路构成了一个全加器。 3.5 写出图P3.5所示电路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其中以S3、S2、S1、S0作为控制信号,A,B 作为数据输入,列表说明输出Y在S3~S0作用下与A、B的关系。 图P3.5 题3.5 解:由逻辑图可写出Y的逻辑表达式为: A S + ⊕ = + AB Y+ S S B B S A B 3 2 1 图中的S3、S2、S1、S0作为控制信号,用以选通待传送数据A、B,两类信号作用不同,分析中应区别开来,否则得不出正确结果。由于S3、S2、S1、S0共有16种取值组合,因此输出Y和A、B之间应有16种函数关系。列表如下:

3.7 设计一个含三台设备工作的故障显示器。要求如下:三台设备都正常工作时,绿灯亮; 仅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黄灯亮;两台或两台以上设备同时发生故障时,红灯亮。 题3.7 解:设三台设备为A 、B 、C ,正常工作时为1,出现故障时为0; F 1为绿灯、F 2为黄灯、F 3为红灯,灯亮为1,灯灭为0。 根据题意可列写真值表为: 求得F 1、F 2、F 3的逻辑表达式分别为: C A C B B A F C AB C B A BC A F ABC F ++=++==321;; 根据逻辑表达式可画出电路图(图略)。 3.9 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该电路有三个输入信号ABC ,三个输出信号XYZ,输入和输出 信号均代表一个三位的二进制数。电路完成如下功能:

题库3答案

1、现在有很多的晚会,春节联欢晚会、中秋晚会、颁奖晚会、有人认为这是很好的娱乐方式,有人认为是对资源的浪费,你怎么看? 【考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面对观点类的题时能否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且进行详细的论述。 【参考要点】1、破题表态:晚会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些晚会还能够传递一些正能量,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但是我们在举办晚会的同时要注意节约资源。 2、分析晚会的作用:(1)有很多晚会是在重大节日期间播出的,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节日喜庆的气氛,比如说春节联欢晚会。(2)有一些晚会能够传递一些正能量,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比如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 3、要注重资源节约:当前有很多晚会的确比较铺张浪费,而且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一些没有必要开的晚会我们应该取消,在举办晚会过程中也要注意勤俭节约,提倡八项规定的号召。 2、你们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在项目总结会议上,有专家指出你们的项目成果有抄袭的嫌疑,你作为总结发言人,该怎么办? 【参考解析】如果在会议中出现这种情况,我应该及时处理,不应该出现慌乱的情绪,配合主持人稳定现场秩序,使会议可以顺利进行。 第一,我会希望这位专家可以先冷静下来,对于他的批评,我不会立即反驳。因为专家毕竟是这个领域的翘楚,他对这方面的了解应该比我们更丰富,他的批评也是以工作为出发点,所以我一定会虚心接受,作好记录。 第二,如果是我的报告在一开始就被专家批评,我希望他能耐心的听下去,并详细介绍我们项目完成的过程和付出的努力以及参考研究的资料来源,因为无论什么研究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可能我的表述出现了问题,没有说明引用的问题,以至产生误会。 如果是我们的项目成果中出现与他人类似的研究成果,我会表示回去之后会立即改正,查找原因,不会再次引起抄袭的误会。 第三,与此同时,我会请求在座专家和主持人可以协助我将会议继续下去,有问题可以在我发言之后,统一发问,并让我请我们小组的具体相关负责人释疑。如果有疑问,我们会从我们项目的整个进展情况、数据的搜集、成果的得出等多方面实际例证来解释存在的误会。 第四,会议结束之后,我会再组织小组成员会议,将专家意见汇总,并积极解决问题, 将问题解决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专家,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我会总结这件事,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每一项工作都应该有其充足的准备,保证我们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保证科学的严肃性和真实性,避免抄袭的现象存在,确保以后的项目研究中,把好学术关卡。 3、领导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告诉过你不要打扰他。这时有一个人风风火火地来找你的领导反映问题,还说和你的领导是同学,你作为秘书如何处理? 【参考解析】作为领导秘书,我一定要做好领导的得力助手,领导参加重要会议时,他的同学也是群众来反映问题。我一定要认真对待。 第一,我先安慰他,给他沏一杯茶,使其情绪稳定下来,并且耐心地解释说领导在开会,我一定认真记录他反映的问题,让他稍等一会。 第二,如果他反映的问题我能够解决,并且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的话,我一定先给他解决,使其满意。领导结束会议之后,我再向领导汇报我解决问题的情况,并且对于他们老同学的见面表示祝贺。 第三,如果他反映的问题我无法解决,我也会耐心地劝导他稍等一下,如果他反映的问题涉及相关部门的话,我会帮助他找到相关的部门,先解决相关部门涉及的问题或者情况。 最后,领导会议结束以后,我听取领导的建议再解决领导所管辖的范围的问题。 总之,作为领导秘书,替领导分忧解难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问题放在心上,温总理说过“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就会把谁放在台上”。解决群众的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题3解答

习题3 3.1多道程序可以提高系统效率,是否在内存中尽可能多的存放多个程序,为什么? 答: 如果内存中可同时运行的程序过多,这些程序之间可能会因为相互等待被其它程序占用的设备资源(如I/O设备),反而可能会影响系统效率。当然,处理机的竞争在作业道数过多的情况下更加激烈,可能会产生两个不利后果。一是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二是产生过多的系统开销(系统本身需要运行必要的程序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 3.2操作系统通过什么概念来刻画程序的并发执行、资源分配及随机性? 答: 进程 3.3试画出下面5条语句的前趋图: S 1:x = 5;S 2 :y = x + 8;S 3 :z = x + y;S 4 :a = x + y + z;S 5 :b = y + a。 答: 3.4从多个程序在单处理机上执行的角度来考察,并发的含义是什么?答: 在时间上来表示,并发执行是一个程序的开始是在另一个程序结束之前3.5有下面的5条语句,试画出前趋图; S 1:a = x+10;S 2 :b = a + 10;S 3 :c = 4*x;S 4 :d = b + c;S 5 :e = d + 5; 并根据Bernstein 条件,证明S 2和S 3 是可以并发执行的,而S 4 和S 5 语句是不能并 发执行的。答: S 2和S 3 是可以并发执行,因为: R(S 2)∩W(S 3 )={a}∩{c}={ }。 W(S 2)∩R(S 3 )={b}∩{x}={ }。 W(S 2)∩W(S 3 )={b}∩{c}={ }。 S 4和S 5 语句不能并发执行,因为: W(S 4)∩R(S 5 )={d}∩{d}={d}。 3.6在书中给出的有关进程描述中,它们所具有的本质是什么?答: 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执行过程。 3.7并发运行因为什么发生结果不可再现性? 答: 由于失去了封闭性。 3.8进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5章习题解答

第5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直流稳压电源 习 题 4 5.1 电路如图5.1所示,1k ΩR =,测得D 5V U =,试问二极管VD 是否良好(设外电路无虚焊)? 解:内部PN 结或电极已开路,D 已损坏。 5.2 电路如图5.2所示。已知直流电源的端电压5V U =,测得1mA I =,若将直流电源的电压U 提高到10V ,试问这时的I 是等于、 大于还是小于2mA ? 解:由于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当U 增大时,I 将大于2mA 5.2 图5.1 习题5.1电路图 图5.2 习题5.2电路图 5.3 分析判断图5.3所示各电路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计算电压ab U ,设图中的二极管都是理想的。 解:(a )断开VD ,U D =5+5=10V>0,V D 导通 ,ab 5V U =-; (b )断开V D ,D 2151V 23 U =- ?=-+ ,VD 截止 ab 252V 23 U = ?=+; (c )断开VD 1 VD 2,D1D212V,5127V U U ==-+=,所以V D 优先导通, D15V U =-,VD 2截止,U ab =0V ; (d) )断开VD 1 VD 2,D1 D212V,12517V U U ==+=所以 VD 2优先导通, D15V U =- VD 1截止,ab 5V U =-

图5.3 习题5.3电路图 5.4 一个无标记的二极管,分别用a 和b 表示其两只引脚,利用模拟万用表测量其电阻。当红表笔接a ,黑表笔接b 时,测得电阻值为500Ω。 当红表笔接b ,黑表笔接a 时,测得电阻值为100k Ω。问哪一端是二极管阳极? 解:b 端是阳极 5.5 用指针式万用表的不同量程测同一只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其测试结果不一样,为什么? 解: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是非线性的,外加不同电压,直流电阻不同,万用表量程不同,加在二极管上的电压不同。 5.6 二极管电路如图5.4(a)所示,设输入电压i ()u t 波形如图5.4(b)所示,在05ms t <<的时间间隔内,试绘出输出电压o ()u t 的波 形,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图5.4 习题5.6电路图 解:i () 2t u t =,断开V D ,

题库3

“安康杯”知识竞赛题库(三) 1、劳动保护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目的。 A.卫生 B.安全健康及保护劳动生产资料 C.主要是生命 2、道路养护车辆、工程作业车进行作业时,过往车辆和人员( ) 。 A.可以超越 B.应当注意避让 C.可以不让行 3、我国劳动保护从工作任务内容来分,主要包括劳动保护技术、劳动卫生工作()三个部分。 A.劳动保护管理 B.劳动保护监督 C.分级管理 4、国家规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主体是企业,()是第一责任人。 A、分管领导 B.法定代表 C.分管主席 5、()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全面责任。 A.工会法 B.劳动法 C.安全生产法 6、事故责任的追究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 A.刑事责任 B.经济责任 C.渎职责任 7、《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2001年10日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8、新《职业病防治法》于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所修改。 A、2011年12日31日 B、2011年5月1日 C、2011年1月1日 9、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督、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B、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管理方针 1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地方政府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11、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有。 A、9类99种 B、11类102种 C、10类115种 1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A、对从事接触危害不大的作业的劳动者不必 B、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C、在劳动者没感到特别不适的情况下不必 13、职业健康检查费用承担。 A、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由劳动者承担,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由用人单位 B、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由用人单位承担,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由劳动者 C、均由用人单位 14、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求纠正。 A、无权 B、不确定 C、有权 15、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不得安排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A、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B、高空作业 C、夜班作业 16、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A、无权 B、有权 C、不需要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1、画出与语句表对应地梯形图 LD I0.0 O I1.2 O I1.3 ON I0.2 LD M10.2 A Q0.3 LD I1.0 AN Q1.3 OLD ALD A M10.5 = Q0.0 梯形图如下: 2. 写出与图5-41所示梯形图对应的指令表 指令表 LD I0.0 A I0.2 LD I0.3 AN M0.0 OLD LDN I0.1 O M0.1 ALD O M0.3 AN T37 = Q0.0 S Q0.1, 3 A M0.4 TON T37, +200 3、写出与图5-42所示梯形图对应的指令表 指令表 LD I0.0 O Q0.0 LPS AN I0.1 LPS A I0.2

= Q0.0 LPP A I0.3 R Q0.1, 2 LPP LPS AN M0.2 = M0.0 LPP A I0.4 END LD SM0.5 EU LD I0.5 CTU C12, +16 4、画出图5-43中Q0.1的波形。 解;时序图如下; 5、设计一个实现图5-44所示波形图功能的程序电路。

解:是四分频电路,梯形图和指令表如下: network1 LD I0.0 EU LD C1 CTU C1, 4 network2 LDW= C1, 1 OW= C1, 2 = Q0.0 6、用置位、复位指令设计一台电动机的启停控制程序。 梯形图和时序图如下: 7、试设计一个照明灯的控制程序。当按下接在I0.0上的按钮后,接在Q0.0上的照明灯可发光30s。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又有人按下按钮,则时间间隔从头开始。这样可确保在最后一次按完按钮后,灯光可维持30s的照明。 解:LD SM0.0 LPS A I0.0 EU = M0.0 LRD A M0.0 TON T33, 300 LPP AN M0.0 EU S M0.0, 1 8、设计一个对两台电机控制的程序。控制要求是:第1台电机运行30s后,第2台电机开始运行并且第1台电机停止运行;当第2台电机运行20s后两台电机同时运行。 9、设计一个计数范围为30000的计数器。

第3章 习题解答

第三章 习题解答(部分) [1]求以下序列)(n x 的频谱()j X e ω,其中0a >。 (2)()an e u n - (5)0sin()()an e n u n ω- 解:对题中所给的)(n x 先进行z 变换,再求其频谱。 (2)由于111)]([)(----==z e n u e Z z X a an ,所以ωω ωj a e z j e e z X e X j --=-==11)()(。 (5)由于a a a an e z e z e z n u n e Z z X 22010 10cos 21sin )]()sin([)(-------+-==ωωω,所以 ω ω j e z j z X e X ==)()(a j a j a j e e e e e e 2200 c o s 21s i n ------+-=ωωωωω [2] 设()j X e ω和()j Y e ω分别是()x n 和()y n 的傅里叶变换,试求下面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7)(2)x n (8)(), ()2 0n x n g n n ??=???=偶, =奇 解: (7)2 )()2()]2([ω ω n j n n jn e n x e n x n x DTFT -∞ ∞ -∞ =-∑∑= = 为偶数  2)]()1()([2 1ωn j n n e n x n x -∞ -∞=-+=∑ ) (2 1)(21)(21)(212222 ?? ? ??+∞-∞ =?? ? ??+-∞-∞=-+= +=∑ ∑πωω πωωj j n n j n n j e X e X e n x e n x (8))()'()2/()]([2''2ωω ω j n n j n jn e X e n x e n x n g DTFT == = ∑∑∞ -∞ =-∞ -为偶数 [3]求出下面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1))5(2)(-δ=n n x (4))3()2()(--+=n u n u n x 解:由DFT 定义有: (1)ωω ω δ52)5(2)(j n jn j e e n e X -∞ -∞ =-=-= ∑ (4)ω ωωω ω ω j j j n jn n jn j e e e e e n u n u e X ---=-∞ -∞ =---== --+= ∑∑1)]3()2([)(322 2

眼科题库3

第一章:解剖生理: A1 1.视觉器官包括:( A) 1.11 A.眼球、眼附属器 B.眼球泪器、眼外肌 C.眼球、眼附属器、视路和视中枢 D.眼球、角膜、晶状体 E.眼球、血管、眼神经系统 2.眼球向前方平视时测两眼球突出度正常人两眼间相差不超过:(A) 1.33 A. 2mm B. 5mm C. 3mm D. 5mm E. 1mm 3.眼球壁分为哪三层:(D) 1.22 A.纤维膜、虹膜、葡萄膜 B.纤维膜、角膜、视网膜 C.纤维膜、巩膜、视网膜 D.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E.纤维膜、虹膜、视网膜 4.组织学上角膜分为五层,后弹力层为( C ) 1.11 A. 鳞状上皮细胞组成 B. 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 C. 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 D. 胶原纤维素薄板 E. 六角形扁平细胞 5.组织学上巩膜分为:( D ) 1.12 A.表层巩膜、板层巩膜和深层巩膜 B.表层巩膜、巩膜血管丛和深层巩膜 C.表层巩膜、深层巩膜和中层巩膜 D.表层巩膜、深层巩膜和棕黑板层 E.表层巩膜、结缔组织和胶原层 6.视神经孔内除视神经经过外,还有下列哪项通过:( D ) 1.22 A.眶下静脉 B.第III脑神经 C.第IV、VI脑神经 D.眼动脉和交感神经 E.以上都不是

7.角膜组织学分五层,下列哪些损伤后可以再生:( C ) 1.22 A.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 B.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 C.角膜上皮层和后弹力层 D.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 E.内皮层和后弹力层 8.房水中下列哪项不包括( C ) 1.34 A.乳酸、维生素C B.葡萄糖 C.氧气、二氧化碳 D.钠、钾、氯 E.尿酸、蛋白质 B1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外展神经 D.面神经 E.三叉神经 1 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是(D) 1.22 2 支配外直肌的神经是( C) 1.22 3 支配上斜肌的神经是(B ) 1.33 4 支配眼内肌、提上睑肌的神经是(A ) 1.33 C A.瞳孔括约肌 B.瞳孔开大肌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 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司缩瞳作用( A ) 6.33 2 受交感神经支配司散瞳作用( B ) 6.33 3 受感觉神经支配( D) 6.33 X 1组织学上巩膜分为( A C E ) 1.22 A.表层巩膜 B.巩膜筛板 C.巩膜实质层 D.巩膜内血管丛 E.棕黑板层 2视神经从视盘起至视交叉前共分为( A C D E ) 1.11

习题三证明解答

习题三证明解答 9、设r r a a a b a a b a b +++=+== 2121211,,,,且向量组 r a a a ,,,21 线性无关,证明向量组r b b b ,,,21 线性无关. 证明 设02211=+++r r b k b k b k 则 ++++++++++p r p r r a k k a k k a k k )()()(2211 0=+r r a k 因向量组r a a a ,,,21 线性无关,故 ???? ?? ?==++=+++000221r r r k k k k k k ??????? ? ??=??????? ????????? ??0001001101121 r k k k 因为011001101 1≠= 故方程组只有零解 则021====r k k k 所以r b b b ,,,21 线性无关 11、设向量组m a a a ,,,21 线性相关,且01≠a ,证明存在某个向量 )2(m k a k ≤≤,使得k a 可以由121,,,-k a a a 线性表示。 证 因为向量组m a a a ,,,21 线性相关,则有不全为0的数 m λλλ,,,21 使 011=++m m a a λλ (1) 成立,假设中m λλλ,,,21 最后一个非零的数为)0(1===+m i i λλλ ,显

然1≠i ,否则01≠λ,而01≠a 与01=a λ矛盾,所以m i ≤≤2。 由0,01===≠+m i i λλλ ,(1)式变为 01111=+++--i i i i a a a λλλ 故) (1 1111--++- =i i i i a a a λλλ 12、设向量组m a a a ,,,21 线性无关,且1b 可以由m a a a ,,,21 线性表示,而2b 不能由m a a a ,,,21 线性表示,试证2121,,,,b tb a a a m + 线性无关,其中t 是任意常数。 证 反设2121,,,,b tb a a a m + 线性相关,而m a a a ,,,21 线性无关,所以21b tb +可以由m a a a ,,,21 唯一线性表示,其中t 是任意常数,可取0,则当t =0时,2120b b b +=可以由m a a a ,,,21 唯一线性表示,这与2b 不能由m a a a ,,,21 线性表示相矛盾。 故2121,,,,b tb a a a m + 线性无关。 14、设 123213121 n n n n βαααβαααβααα-=+++??=+++?? ??=+++? 试证明:向量组12,,n ααα 与向量组12,,n βββ 等价。 证 由条件得

第5章习题解答

第五章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工作原理 5-1 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哪些特点? 答:可编程序控制器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2)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应用灵活; 3)编程方便,易于使用; 4)功能完善,扩展能力强; 5)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方便; 6) 维修方便,维修工作量小; 7) 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5-2 整体式PLC、组合式PLC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特点? 答:整体式结构的PLC是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电源、通信端口、I∕O扩展端口等组装在一个箱体内构成主机。另外还有独立的I/O扩展单元等通过扩展电缆与主机上的扩展端口相连,以构成PLC不同配置与主机配合使用。整体式结构的PLC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小型机常采用这种结构。 组合式结构的PLC是将CPU、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电源单元、智能I∕O单元、通信单元等分别做成相应的电路板或模块,各模块可以插在带有总线的底板上。装有CPU的模块称为CPU模块,其他称为扩展模块。组合式的特点是配置灵活,输入接点、输出接点的数量可以自由选择,各种功能模块可以依需要灵活配置。 5-3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比较,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答: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比较见下表:

5-4 PLC的硬件指的是哪些部件?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PLC的基本结构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扩展接口,通信接口,编程工具,智能I/O接口,智能单元等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其主要作用有 ①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 ②诊断PLC内部电路的工作故障和编程中的语法错误。 ③用扫描的方式通过I∕O部件接收现场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输入映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中。 ④PLC进入运行状态后,从存储器逐条读取用户指令,解释并按指令规定的任务进行数据传送、逻辑或算术运算等;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位的状态和输出映像存储器的内容,再经输出部件实现输出控制、制表打印或数据通信等功能。 2)存储器 PLC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和运行数据的单元。按其作用有系统存储器与用户存储器。 系统存储器用来存放由PLC生产厂家编写的系统程序,并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内,用户不能直接更改。他使PLC具有基本的功能,能够完成PLC设计者规定的各项工作。系统程序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系统管理程序,他主要控制PLC的运行,使整个PLC按部就班地工作。第二部分为用户指令解释程序,通过用户解释程序,将PLC的编程语言变为机器语言指令,再由CPU执行这些指令。第三部分为标准程序模块与系统调用程序,他包括许多不同功能的子程序及其调用管理程序,如完成输入、输出及特殊运算等的子程序。PLC的具体工作都是由系统程序来完成的,这部分程序的多少也决定了PLC性能的高低。

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表设计器的“允许空”单元格用于设置该字段是否可输入空值,实际上就是创建该字段的(D)约束。 A.主键B.外键C.NULL D.CHECK 2.下列关于表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只要用户表没有人使用,则可将其删除B.用户表可以隐藏 C.系统表可以隐藏D.系统表可以删除 3.下列关于主关键字叙述正确的是(A)。 A.一个表可以没有主关键字 B.只能将一个字段定义为主关键字 C.如果一个表只有一个记录,则主关键字字段可以为空值 D.都正确 4.下列关于关联叙述正确的是( C )。 A.可在两个表的不同数据类型的字段间创建关联 B.可在两个表的不同数据类型的同名字段间创建关联 C.可在两个表的相同数据类型的不同名称的字段间创建关联 D.在创建关联时选择了级联更新相关的字段,则外键表中的字段值变化时,可自动修改主键表中的关联字段 5.CREA TE TABLE语句( C )。 A.必须在数据表名称中指定表所属的数据库 B.必须指明数据表的所有者 C.指定的所有者和表名称组合起来在数据库中必须唯一 D.省略数据表名称时,则自动创建一个本地临时表 二、填空题 1.Transact-SQL语言创建数据表的语句是CREA TE TABLE ,删除数据表的语句是DROP TABLE 。 2.Transact-SQL语言将数据插入到数据表的语句是INSERT INTO,修改数据的语句是UPDA TE。 3.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正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4.数据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引用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5.实体完整性是要求一个关系中所有主属性非空。 三、问答题 1.简述SQL Server中常用哪几种数据类型。 答:SQL Server中常用数据类型有:二进制数据、字符数据、日期和时间数据、货币数据、数字数据。 2.在数据库中,取“NULL”值与取“0”值的含义相同吗?如果不同,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关系数据库中,取“NULL”值与取“0”值的含义不相同。取“NULL”值即空值实际上是一个占位符,它表示“该属性的值是未知的,可能是值域中的任意值”,而取“0”值是一个确定的值。例如,某个学生的某科成绩为0,和某科成绩为NULL是不同的含义。成绩为0表示该学生的该科成绩已经有了,是0分;而为NULL则表明该成绩还没有被填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举例说明参照完整性的含义。 答:参照完整性也称为引用完整性,是用来维护相关数据表之间数据一致性的手段。通

题库 3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行驶并应()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和()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和()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和()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A 1000-4000辆 B 3000-7500辆 C 5000~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行车速度。 A 最小 B 最大 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三、名称解释 1.公路技术标准 2.设计车速 3.交通量 4.公路通行能力 第二章平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和()。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消耗和()磨损。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和()三种。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米。

信号系统习题解答3版-3

信号系统习题解答3版-3

第3章习题答案 3-1 已知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重复频率 5 kHz f =,脉宽20 s τ=μ,幅度10V E =,如图题 3-1所示。用可变中心频率的选频回路能否从该周期矩形脉冲信号中选取出5,12,20,50,80及100 kHz 频率分量来?要求画出图题3-1所示信号的频谱图。 图 题3-1 解:5kHz f =,20μs τ=,10V E =,1 1 200T s f μ= =,41210f ππΩ== 频谱图为 从频谱图看出,可选出5、20、80kHz 的频率分量。 3-3 求图题3-3 所示周期锯齿信号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并大致画出频谱图。 图 题3-3 解: ()f t 在一个周期(0,T 1)内的表达式为: 11 ()()E f t t T T =- - 111110011111()()(1,2,3)2T T jn t jn t n E jE F f t e dt t T e dt n T T T n π -Ω-Ω==--=- =±±±??L 11010011111()()2 T T E E F f t dt t T dt T T T ==--=?? 傅氏级数为: n c 1 2(kHz) f 5205010015080

111122()22244j t j t j t j t E jE jE jE jE f t e e e e ππππ Ω-ΩΩ-Ω=-+-+-L (1,2,3)2n E F n n π = =±±±L (0)2 (0)2 n n n π?π?->??=? ??? 其中:112T πΩ= 111124 01112411()cos T T T T E a f t dt E tdt T T π --==Ω=?? n F 2E π 6E π 10E π1 Ω13Ω1 5Ω1-Ω13-Ω15-ΩL L 4E π 12Ω14Ω8E π 2E 12-Ω14-Ω2 π- 2 πn ?15-Ω13-Ω1 -Ω1 Ω1 3Ω1 5ΩL L 1 2Ω12-Ω14-Ω14Ω

3篇2章习题解答

第三篇第2章习题 题3.2.1 所示电路中,D1、D2为硅二极管,导通压降为。 (1)B端接地,A接5V时,V O等于多少伏 (2)B端接10V,A接5V时,V O等于多少伏 (3)B端悬空,A接5V,V O等于多少伏 (4)A接10k电阻,B悬空,V O端电压等于多少伏 题图3.2.1 解:该题在各种输入电压下,主要决定二极管导电还是不导电,然后决定输出电压,请见表。 输入二极管工作情况输出电压 A B D1D2V O 5V0V截止导电0.7V 5V10V导电截止5.7V 5V悬空导电截止5.7V 10KΩ悬空导电截止5.35V 题在题的电路中,若在A、B端加如题图所示波形,试画出V O端对应的波形,并标明相应的电平值。 题图3.2.2

解:根据电路图,电路是一个“与”逻辑功能,当加上二极管导电后的压降,则输出高电平为,输出低电平时为电压。所以波形图如图所示: 题 试写出题图所示逻辑电路的输出函数Y 及Y 表达式, 并画出相应的逻辑图形符号。 题图3.2.3 解:这是一个射极耦合逻辑门电路(ECL ),T 1和T 2的集电极和A 、B 间是或非逻辑关系,T 3集电极和A 、B 间构成或逻辑关系,而T 4和T 5是射极输出,所以:Y 1输出是或逻辑关系,Y 2是或非逻辑关系。B A Y +=1, B A Y +=2,其逻辑符号为: 题 已知TTL 反相器的电压参数为V OFF =,V OH =3V ,V TH =,V ON =,V IL =03V ,

V CC =5V ,试计算其高电平输入信号噪声容限V 和低电平输入信号噪声容限V 。 解:低电平输入信号噪声容限: V V V V oL off NL 5.03.08.0=-=-≤ 高电平输入噪声容限: V V V V V V On OH IH H NH 2.18.10.30=-=-=-≤ 题 3.2.5 TTL 门电路如题图所示,已知门电路参数I IH /I IL =25μA /-,I OH /I OL =-500μA/12mA 。 (1)求门电路的扇出系数N O ; (2)若电路中的扇入系数N I 为4,则扇出系数N O 又应为多少 题图3.2.5 解:(1)低电平输出扇出系数:425.112 |max 0=?== OL V IL OL L I I N 高电平输出扇出系数:102 25500 |min 0=?==OH V IH OH H I I N 扇出系数为N0=4(个门) (2)如果门的扇入为4,则低电平和高电平扇出分别为2和5个同类门。 扇出系数为N0=2(个门) 题3.2.6 TTL 门电路如题图所示。已知门的参数V OH /V OL =,V IHmin /V ILmax =,I IH /I IL =20uA/-10mA 。为了实现图示的逻辑关系,试确定电阻R 取值范围。

第三章 习题解答分析

第三章 习题解答 1.用落球法测定某液体的黏度(落球黏度计),将待测液体置于玻璃容器中测得直径为6.35mm 的钢球在此液体内沉降200mm 所需的时间为7.32 s,已知钢球的密度为7900 kg/m 3,液体的密度为1300kg/m 3。试计算液体的黏度。 解:小球的沉降速度: 设在斯托克斯区沉降,则由斯托克斯定律: 校核:算出颗粒雷诺数: 属斯托克斯沉降。上述计算有效。 ∴该液体的黏度为5.31Pa.s 2.密度为1850kg/m 3的固体颗粒,在50℃和20℃水中,按斯托克斯定律作自由沉降时,求: ①它们沉降速度的比值是多少? ②若微粒直径增加一倍在同温度水中作自由沉降时,此时沉降速度的比值又为多少? 解:①由附录查得有关温度下水的性质: 20℃时,密度ρ20=998kg/m 3,黏度μ20=1.005×10-3 Pa ·s 50℃时,密度ρ 50=988kg/m 3 ,黏度μ 50=0.549×10 -3 Pa ·s 85.110005.118)9981850(10549.018)9881850(18)(18)(323220 2025050s 220 50 =??-??-=?-?-=--g d g d g d g d u u s t t μρρμρρ ②此时,d ′=2d ,ρs ,ρ,μ均相同;据2()18s t d ρg u -=ρμ 可得:

418)(18)()2(s 2s 2/=--=μ ρρμρρg d g d u u t t 3.拟采用底面积为14m 2的降沉室回收常压炉气中所含的球形固体颗粒。操作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为0.75kg/m 3,黏度为 2.6×10-5Pa·s ;固体的密度为3000kg/m 3;要求生产能力为2.0 m 3/s ,求理论上能完全捕集下来的最小颗粒直径d min 。 解:①在该降尘室内能完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t u 为: ②假设沉降在滞流区,则可用斯托克斯公式求d min 。 校核沉降流型: 故原假设正确,求出的d min 有效。 4.用一多层降尘室以收集去玉米淀粉干燥尾气中的细玉米淀粉(简称细粉)。细粉最小粒径为8μm ,密度为1500kg/m 3。降尘室内长4.1m ,宽1.8m ,高4.2m ,气体温度为150℃,黏度为3.4×10-5Pa·s ,密度为0.5kg/m 3,若每小时的尾气量为2160m 3。试求降尘室内的隔板间距及层数。 解:①操作条件下炉气处理量为: ②假设沉降在滞流区,可求出u t

考试题库3参考答案

数据库试卷3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试题答案(C)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定义,视图对应的数据 2、Alter 3、框架,记录格式 4、关系元组属性 5、笛卡尔积,并差投影选择 6、用户标识与鉴定存储控制定义视图审计数据加密 7、冗余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B2.A3.D4.C5.A6.D7.C8.B9.A10.C 三、简答题(15分,每小题5分): 1.什么是数据库? 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2.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 答: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视图即用户的逻辑文件)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之间的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发生变化(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之间联系的变更或增加新的数据类型等)时,它不影响某些局部的逻辑结

构的性质,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内视图)改变时,对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概念视图)和应用程序不必作修改的一种特性,也就是说,数据库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独立。 数据独立性的好处是,数据的物理存储设备更新了,物理表示及存取方法改变了,但数据的逻辑模式可以不改变。数据的逻辑模式改变了,但用户的模式可以不改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这将使程序维护容易,另外,对同一数据库的逻辑模式,可以建立不同的用户模式,从而提高数据共享性,使数据库系统有较好的可扩充性,给DBA维护、改变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提供了方便。 3.叙述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和联系。 答:等值连接表示为RA=BS,自然连接表示为RS;自然连接是除去重复属性的等值连 接。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自然连接一定是等值连接,但等值连接不一定是自然连接。 等值连接不把重复的属性除去;而自然连接要把重复的属性除去。 等值连接要求相等的分量,不一定是公共属性;而自然连接要求相等的分量必须是公共属性。 等值连接不把重复的属性除去;而自然连接要把重复的属性除去。 四、综合题(45分): 1.(1)σSdept='IS'(Student)或σ5='IS'(Student)结果: SnoSnameSsexSageSdept 95002刘晨女19IS 95004张立男19IS

习题3解答

习题3 1.单项选择题。 (1)8051所提供的中断功能里,(D )的自然优先级最高。 A.T0 B. TI/RI C.TI D. 0 INT (2) 80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用作定时模式时( B )。 A.对内部时钟计数,每一个振荡周期加1 B.对内部时钟计数,每一个机器周期加1 C.对外部时钟计数,每一个振荡周期加1 D.对外部时钟计数,每一个机器周期加1 (3)8051定时/计数器的( C )具有重装载初值的功能。 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 (4)80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用作计数模式时,计数脉冲是( B )的。 A.外部计数脉冲由T1(P3.5)输入 B.外部计数脉冲由T0(P3.4)输入 C.外部计数脉冲由内部时钟频率信号提供 D.外部计数脉冲由(P3.2)输入 (5)80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1用作定时模式时,采用工作方式2,则方式控制字TMOD 为( D )。 A.0x02 B.0x20 C.0x01 D.0x10 (6)8051单片机在同一级别里除串行口外,级别最低的中断源是( D )。 A.外部中断1 B.定时器T0 C.定时器T1 D.串行口 (7)启动T0开始计数是使TCON的( B )。 A.TF0置1 B.TR0置1 C.TR0置0 D.TR1置0 2.填空题。 (1)80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由(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服务)、(中断返回)四部分组成。 (2)8051单片机的T0用作计数方式时,用工作方式1(16位),则工作方式控制字为(0x01 )。 (3)8051的中断系统由(TMOD )、(TH0 )、(TL0 )、(TCON )等寄存器组成。(4)8051的中断源有(外部中断0 )、(外部中断1 )、(定时中断0 )、(定时中断1 )。(5)如果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中的IT1和IT0位为0,则外部中断请求信号方式为(低电平)。 (6)外部中断0的中断类型号为(0 )。 3.问答题。 (1)80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定时功能和计数功能有什么不同?分别应用在什么场合?答:定时方式实际是用CPU的运行时钟进行计数。对象是内部的晶振周期。根据你要定的时给THx/TLx一个初值。计数方式是用外部引脚上的脉冲计数。对象是外部输入的波形。根据设定好触发方式后,一个上升或者下降源来一次累加一次。 (2)80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四种工作方式的特点有哪些?如何进行选择和设定? 答:方式0:13位定时/计数器模式 方式1:16位定时/计数器模式 方式2:8位可重装载定时/计数器模式 方式3:两个单独8位定时/计数器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