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

最新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
最新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

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

"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上,农村手工业一直是农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很少有人对其兴衰加以注意。近代以来,农村手工业和中国其他经济部门一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手工业曾一度相当兴盛,尤其是20年代,农村手工业的繁荣极为引人注目。然而,仅仅几年之后,在30年代初期却出现了急剧的衰退,这一现象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有不少论著分析过一些部门的衰退原因,其中对农村手工棉纺织业和丝织业的研究尤为详细。如果说,当时的研究者较多关注具体的经济现象的话,当代学术界则更多的注重理论上的分析。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学术界较普遍的看法是,农村手工业是一种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带有浓重的自然经济色彩,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30年代的衰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于近代农村手工业的性质和作用,笔者已有专文论述[1],本文主要是对30年代初期农村手工业衰退的原因作一些简要分析,同时说明这一衰退只是暂时现象,并不意味着农村手工业的根本衰亡。

当时人和后来的研究者提出过多种造成30年代乡村手工业衰退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即属于生产过程自身的因素,也就是经济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落后;以及生产中的偷工减料和粗制滥造等。而外因则包括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政治状况、经济环境等社会机制,这些外部因素通过影响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市场需求而对农村手工业的兴衰发生作用。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近代华北农村手工业的研究,对于华北农村手工业中主要部门的生产、市场、进出口贸易、兴衰状况等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一区域面积庞大,人口众多,有平原,也有山区,有沿海,也有内陆。在近代中国,华北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非贫困地区;人口密度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境内有大城市,有港口,但都不是国内最大;有铁路、公路和通航河流,却也不是交通最方便的地方;农业生产条件不如南方,但比西北和西南都要好一些。总而言之,从各个方面看,这一地区都处于中间或中间偏上的地位,因而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所以本文主要依据华北三省(河北、河南和山东)的具体情况,同时参照一些其他地区以及全国性的史料。

在属于经济机制的因素中,首先引起注意的是农村手工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落后。人们普遍认为小农经济的致命弱点是个体农户生产规模狭小,缺乏社会分工,无法容纳先进的生产力。这也正是某些学者论证乡村手工业必然衰亡的主要依据之一,在他们看来,因为生产力落后和停滞致使手工业无法与机器大工业竞争,除非个体手工业能够发展成为作坊手工业,进而成为手工工场,并最终成为机器工厂,否则,就只有走向衰亡。(然而,在30年代的具体条件下,由个体手工业沿着作坊─工场─机器工厂的道路发展,对于农村手工业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这一方面表现最明显的似乎是纺织业,特别是棉纺

织业──对农村手工业和近代机器工业来说都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之一──在这一行业中,手工纺织与机器工厂生产效率相差悬殊,产品质量也无法比拟。加之纺织品染整工序,除少数工厂使用机器和近代工艺外,大多数还是手工作坊,土法染轧,效率既低,质量又差,由此而造成土布的生产成本远远大于机织布。

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等行为在当时也曾引起过广泛的注意,论者多认为这是出于小生产者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并把这种现象也作为农村手工业必然衰亡的依据之一。这种论断并不公正。这类行为多出在纺织业中,如高阳白布应该八斤重一匹的,有时只有七斤或七斤数两不等,最轻的甚至不足七斤。应该百二十尺一匹的,也许只有一百零几尺甚或不足百尺[8]。宝坻织户常以油料、肥皂、白粉、食盐等渗入棉纱以增加布匹重量,或减少经纱道数,往往布匹未经售出即已腐烂,据说一次运布至山西,在运输途中发酵霉变,酿成诉讼[9]。平纹柞丝绸也可以用减少经纱道数,布面放稀,然后上浆增重的方法偷工减料。山东柞丝绸在出口早期,就曾因掺粉,硫磺薰白造成的质量问题引起市场缩小。但是,这些行为并不是多么普遍,它们一般都出现在资本主义包买主控制生产的情形下,而且,只发生在白布和平纹柞丝绸的生产中,因为提花布、格子布、斜纹布和提花丝绸的经纬纱都有一定的数目,无法偷工减料,同时,这几种纺织品也不以重量作标准。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市场萎缩时,包买商采用压低工资的方式以保持利润,小生产者迫不得已而反抗,但独立织户则不能这样做,因为这种时候商人对布匹质量十分挑剔,不要说粗制滥造,即使稍有瑕疵都会拒绝收购。类似情形只在高阳、宝坻等资本主义家庭劳动盛行的地区出现,已可说明它不是30年代农村手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即使在上述地区,与其说这类行为

引起了农村手工业的衰退,倒不如说它们是衰退的结果。在市场畅旺时,商人付给织户的工资往往比较高,织户既能得到较高收入,又希望能与商人保持长久关系,一般都比较注重产品质量。当然,这种时候,商人对商品质量要求比较宽松,部分织户可能为图快而放松质量,但不会有意识地弄虚作假。30年代初,土布业进入衰退后,商人包买主日益压低工资,并在收布时百般挑剔,有时会将工资压低80 ─ 90%,甚至完全不付工资[10],织户为求生存,只能设法偷工减料以节省一点儿原料自己织布卖。至于纺织业之外的其他农村手工业,例如造纸业、榨油业或者制粉业,能否节省原料,降低成本,主要依靠技术水平,粗制滥造反而会浪费原料。因而,这一因素也不是造成农村手工业衰退的根本原因。

根据上面的论述不难看出,在30年代,农村手工业内部的经济机制,包括它自身所具有的一切不利因素都不足以造成农村手工业的全面衰退,那么,外界因素是否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呢?

其次是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市场需求的变化表现出来。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中有不少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随着人口的增长,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扩大,虽然有些行业中出现了机器工业的竞争,但一方面,近代中国机器工业的发展尚不足以覆盖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手工业和机器工业产品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它们有时候可以分别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或同一

层次消费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因而,抛开机器大工业与农村手工业在生产力上的差距不谈(这一问题前文已经论及),机器工业与农村手工业在这一时期是各自有自己的市场范围的,尽管双方的市场范围可能会有一些重叠。此外,有些人把农村手工业各种产品之间的替代也看成竞争,看成手工业的衰退原因,如认为仿洋布和改良土布在市场上排挤了土布,毛巾代替了土布手巾,针织品取代了部分棉纺织品,从而造成土布业的衰退[11],单就传统的土布业来说,这的确是事实,但如站在整体的角度看,这种情形恰好说明农村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华北另一重要农村手工业是柞丝绸业,柞丝绸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军侵占东北对柞丝绸业的打击也是灾难性的。华北柞丝绸主要产在山东省的山东半岛上,在近代柞丝绸出口蓬勃发展的刺激下,与山东半岛一海之隔的辽东半岛上迅速发展起柞蚕养殖业,成为山东柞丝绸业的一个原料生产基地。最初,辽东半岛上的柞茧都是运往山东半岛上缫丝,一时间,烟台市及烟台附近的农村缫丝业勃勃兴起,但隔海运输柞茧总不如运丝更方便,一些商人开始在辽东半岛设厂制丝,山东省的柞丝制造业受到了打击。不过,辽东半岛的柞丝仍然要运到山东,或供出口,或供山东省的柞丝绸业作原料,因而对山东省的柞丝绸业利大于弊。“九一八”之后,日本控制了东北,将辽东半岛的柞茧和柞丝直接运往日本加工,并在欧美市场上与中国柞丝绸产品展开竞争,华北柞丝绸业内失原料,外失市场,到30年代中叶终至一蹶不振。

华北的苇席业亦以东北为主要市场,在“九一八”之前,河北丰润县的苇席有60%运销东北,事变后,伪满洲国征以重税,运销关外的数量大减,仅占总产量

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然而,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历史性剧变,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挑战,它不再是中国人所接触的唯一文化。从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中国国门,到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迅猛加快,经济上的全球化势必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发生改变,而它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人们又是如何去适应这种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不失其内涵的情况下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中国历史悠久,在古代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文化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在封建统治的时代里,整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相对于世界上任何地区都是值得骄傲的,这也使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极强。也正是这种认同感和优越感让中国一度孤立于世界,然而,最终,这一千多年来沉淀下来的优势被西方一次工业革命彻底赶超,当英国的使臣来到大清国试图劝说乾隆皇帝放宽港口贸易,与英通商时,得到的却是一脸的不屑和拒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一句话暴露了当时中国的闭塞性,也注定着清朝的灭亡。同时,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也很难让中国人快速的转变,所以19世纪的历次改革失败也无不与这有关,然而,中国人终究还是醒了,面对列强的侵略,他们一方面感叹西方文明的强大,一方面也开始反思自己,中国是该改革了。 改革的步伐是艰难的,当辛亥革命摈除了譬如缠足,留辫子,跪拜礼等陋习,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这为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为中国政治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一次大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沉浸在革命胜利的喜悦之中,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化由于与外部隔绝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然而文化大革命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严重摧毁,且不说政治层面的迫害对我国经济,政治产生的恶劣影响,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采取了极端的态度,在文革十年期间内,很多文物被摧毁,诸如孔子这样的伟大思想家和诸葛亮这样历史杰出人物,都被极端的扭曲化,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在新中国发展阶段各种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挑战,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一种纯粹的破坏,许多历史古迹被破坏,这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场灾难。 后来,改革开放的序幕在中国拉开,经济建设迅猛发展,我们在大量吸收外来资金的情况下也在潜移默化的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化,在享受物质文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书第36页) 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局限: (1)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 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3) 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 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目 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 敌。 (4)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 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代潮 流。 (5)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 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 策、制定纲领。 (6)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 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江南由于 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 灵涂炭。甚至在狂飙过去许多年之 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7)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 乏理性的认识。 (8)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表明, 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代表,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 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 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 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意义: (1)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 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 近代教育。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 人们打开了眼界。 (2)冲击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念,使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人们 开始学习和模仿西方的各种技术和 器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风气的改变。 局限: (1)具有封建性。指导思想是在 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 条件下发展新的生产力,注定了失 败的结局。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 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 的,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 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虽然具有 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在封建衙 门式的管理方式下,无法维持企业 的运行。 6.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 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 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 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 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 次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 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 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 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 也为我们揭示了必须用革命的手段 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后来 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 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 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 想上无法摆脱封建思想。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 反对帝国主义,但幻想帝国主义能 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这是不可能 实现的。 (3)惧怕人民群众。维新运动局 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 分子的狭小圈子里,维新派脱离不 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 视人民群众,因而未能获得深厚的 阶级基础,使自身得阶级相当软弱。 内容: 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 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 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 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 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 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幻想 通过这套方案来建设一个“新天、新 地、新世界”。 影响: 思想先进、超前,是最早提出 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 者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纲领;从 世界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 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 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 方国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 但太平天国后期严峻的军事形 势,内部的腐化堕落、民心丧失, 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 导致《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 使得影响相当有限。 8.辛亥革命的纲领、意义、失 败的原因及启示 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 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 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 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 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 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 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 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 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 决土地问题。 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 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 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 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 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 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 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 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 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 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 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 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 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 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 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 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 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 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 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 力的核心。 启示: 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 弱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 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 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9.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 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 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 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 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 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 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 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 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 —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 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 运动 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 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 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民主 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 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 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 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 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 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 动。来源:考试大-自考10.中国共 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 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 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 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 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 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 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 进一步提高;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 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 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 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 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 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 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 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 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 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第二阶段, 从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到党的成立 为进一步结合阶段。 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 国工人阶级的这种结合,才有了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 11.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有工人阶级、 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 范围的革命运动。它具有反帝反封 建的彻底性、群众性、及促进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 人运动相结合的性质。 意义: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 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并给予先进 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为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 的准备。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 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 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 是崭新的。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 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在五四运动 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必 然性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产 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 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 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 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 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正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 政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 社会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 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 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 导。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 产党,正是适应中国革命的这种要 求而成立的。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 运动; (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 命高潮,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 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 备了必要的条件。 13.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了《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 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 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14.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占领黔北重 镇遵义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 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 义会议”。 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 军事问题,又在组织上结束了“左” 倾领导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会议的 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 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 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 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 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 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 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 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 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 习并汲取教训的。 1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启示 意义) 在革命中必须端正思想路线, 反对教条主义,实行马克思列宁主 义与中国相结合的原则。必须达到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 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 想。 16.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 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 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 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 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 挥;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 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 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 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 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 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 地结合起来。 (3)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 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 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货不对他们 随声附和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的方针,使“左”倾教条 主义错误无法及时地得到纠正。 17.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 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 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方针: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 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在90后,肯定是经历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热潮。但是在相对落后一点的农村,我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谈及现代农村的诸多变化,他们也都是十分感慨,现在的生活真的远超从前了。从自身经历而言,童年时没有见过的许多事物,现在纷纷涌现,那些年经历的一些农村苦,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历史洪流中的一片浪花。 小时候包括现在,也是经常听大人说着,以前吃的粮食只有玉米面粗粮,吃红薯干儿、红薯粉儿、红薯叶,当时要想吃上一回白面,那得等到过年,还不一定吃得上。农村呢,除了过年,没有过其他节假的习惯,一是没钱没物过,二是都要出工做活,也没时间过。那时,农民最大的奢望与梦想,就是能天天吃大白米饭。至于菜,就只有天天开水煮蔬菜了,油肉这些平常是没有的,也只能是过年时能吃几天。 古代晋惠帝曾问老百姓何不食肉糜?那么要问那时候的农村有肉吃吗?当然有,只不过吃肉的机会也是很少。听父亲说,当时生产队里养猪,遇到特殊的日子,就会选一头猪杀掉,全队人吃肉。那个时候吃肉叫打牙祭。父亲还说,80年代中后期,农村里吃肉的机会已经开始多了起来。 这时农村也通电了,一开始出现了 收音机,慢慢黑白电视开始出现,不过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对于农村的住房变化,这个算是最直观、最明显可以看到的变化了。当年的建筑,土墙,灰瓦,屋顶竹结构,易腐朽,由此也导致了下雨天屋里漏水的现象。在奶奶去世之前一直住的是这种房子,我也在里面住过很多次。冬天可以挡得住风,但是下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住土墙茅草房,最凄惶的时候是下大雨时,

房顶漏水,家中盆桶罐之类的容器得全部用上,晚上直接无法安睡。但漏水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最让人恼火的事墙脚浸水进水。老土墙房,通常没做什么基础,经年累月,墙脚被老鼠打了好多洞,雨水会从洞中浸进来,浸湿家中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担心土墙会被泡松垮塌。所以,每当下大雨,我们小孩在屋内用盆桶罐接漏水,大人得冒雨在屋外掏檐沟,使雨水尽可能地流走不形成积水,保护墙脚。这种住房现在还存在的原因是不舍得拆,基本上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变成了砖瓦结构,结构比较科学合理,屋顶也不再漏水。更有许多的人盖起小楼,买上了小车,脱离了贫困生活。 当时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的购买量都是有记录的。买布用来做衣服,但是当时好几年都不会有新衣服穿,基本上都是打补丁,一件衣服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鞋,男人一般穿解放鞋,女人多是自己做的鞋。小孩一年可能有大半年是打光脚板,冬天天冷才穿鞋,袜子基本没有。 慢慢地,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出去务工做生意赚钱,相当部分农民由此成为"城里人"。农民已不墨守成规,守着"一亩二分田"过日子,农民利用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农业经济,也是土地流转的运作,让很多农民离乡不弃土,放手务工经商。农民不再愚昧无知,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和运用新科技、新品种。在劳务上,积极主动参加实用技能培训,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培养下一代上更加重视教育和投入。 改革开放即将四十年,农村发展变化巨大,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把"三农"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重中之重工作,进一步制定了农村发展和惠民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辅农业,农民权益保护,农村

最新中国近代现代的文化

第十六单元中国近代现代的文化 [复习目标] 1.依据具体史实概括近代前期、近代后期、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准确掌握其思想、文学、艺术、教育、科技以及史学等方面的成就。 2.掌握梁启超、严复、李大钊、鲁迅、郭沫若、李四光、陶行之、钱学森、施今墨等著名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活动。 3.运用唯物主义原理分析文化发展与政治斗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不同社会制度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比较分析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封建旧史观与资产阶级新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区别、中国近代科技、文化、教育落后和社会主义科技、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原因。 5.运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的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正确认识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本身的阶级性。 [要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中国近代前期(1840年-1919年)、近代后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主要涉及思想、科技、文学、史学、教育、艺术等的发展。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在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领域中,也都呈现出来。无论是旧民主主义文化还是新民主主义文化,都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文化领域也充分反映出来。 近代前期文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封建文化发生动摇,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 近代后期文化中除原有的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外,还产生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是进步文化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并成为近代文化主流。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除了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可喜成就,文化领域生机勃勃。 2.思想领域的巨变 (1)近代前期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在90后,肯定是经历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热潮。但是在相对落后一点的农村,我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谈及现代农村的诸多变化,他们也都是十分感慨,现在的生活真的远超从前了。从自身经历而言,童年时没有见过的许多事物,现在纷纷涌现,那些年经历的一些农村苦,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历史洪流中的一片浪花。 小时候包括现在,也是经常听大人说着,以前吃的粮食只有玉米面粗粮,吃红薯干儿、红薯粉儿、红薯叶,当时要想吃上一回白面,那得等到过年,还不一定吃得上。农村呢,除了过年,没有过其他节假的习惯,一是没钱没物过,二是都要出工做活,也没时间过。那时,农民最大的奢望与梦想,就是能天天吃大白米饭。至于菜,就只有天天开水煮蔬菜了,油肉这些平常是没有的,也只能是过年时能吃几天。 古代晋惠帝曾问老百姓何不食肉糜?那么要问那时候的农村有肉吃吗?当然有,只不过吃肉的机会也是很少。听父亲说,当时生产队里养猪,遇到特殊的日子,就会选一头猪杀掉,全队人吃肉。那个时候吃肉叫打牙祭。父亲还说,80年代中后期,农村里吃肉的机会已经开始多了起来。 这时农村也通电了,一开始出现 了收音机,慢慢黑白电视开始出现,不过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对于农村的 住房变化,这个算是最直观、最明显 可以看到的变化了。当年的建筑,土墙,灰瓦,屋顶竹结构,易腐朽,由此也 导致了下雨天屋里漏水的现象。在奶 奶去世之前一直住的是这种房子,我也 在里面住过很多次。冬天可以挡得住风,但是下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住土墙茅草房,最凄惶的时候是下大雨时,房顶漏水,家中盆桶罐之类的容 器得全部用上,晚上直接无法安睡。但漏水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最让人恼火的事墙脚浸水进水。老土墙房,通常没做什么基础,经年累月,墙脚被老鼠打了好多洞,雨水会从洞中浸进来,浸湿家中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担心土墙会被泡松垮塌。所以,每当下大雨,我们小孩在屋内用盆桶罐接漏水,大人得冒雨在屋外掏檐沟,使雨水尽可能地流走不形成积水,保护墙脚。这种住房现在还存在的原因是不舍得拆,基本上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变成了砖瓦结构,结构比较科学合理,屋顶也不再漏水。更有许多的人盖起小楼,买上了小车,脱离了贫困生活。 当时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的购买量都是有记录的。买布用来做衣服,但是当时好几年都不会有新衣服穿,基本上都是打补丁,一件衣服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鞋,男人一般穿解放鞋,女人多是自己做的鞋。小孩一年可能有大半年是打光脚板,冬天天冷才穿鞋,袜子基本没有。 慢慢地,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选择一项: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新民主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封建社会 1923年,()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选择一项: A. 党的四大 B. 党的二 C. 党的三大 D. 党的五大 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选择一项: A. 小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大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除了()。 选择一项: A.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B.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C. 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D. 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敌强我弱的形势,广大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选择一项: A. 南昌起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五四运动 D. 十月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选择一项: A. 封建主义 B. 帝国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民族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选择一项: A. 社会主义革命 B.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选择一项: A. 农民阶级,尤其是贫农 B. 城市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选择一项: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选择一项: A. 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B. 独立的社会形态 C. 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 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工作是()。 选择一项: A. 党的建设 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 经济建设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 选择一项: A. 1927年9月19日 B. 1927年9月9日 C. 1927年9月1日 D. 1927年9月8日

民间手工艺剪纸知识介绍

中国传统手工艺——剪纸、刻纸是不分家的一种艺术。说白了就是纸张镂空技术!无论刀剪,一个课题,抒情抒感;无论刀剪,一个目的,求形求意。中国传统手工艺——剪纸、刻纸,历史年代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是一个人,一片文章可以说清楚的,我就大概的阐述一下个人的心得。 1、勾勒之光,图腾之美 剪纸、刻纸这门手工艺术。是美术,术者变幻也;是美学,学者明理也。中国传统剪纸,刻纸艺术就是用镂空纸张来记述美,来表达美,来创造美。或是勾勒:连绵的断的线条表现艺术;或是光影,大气的合的色块表现艺术;再或是勾勒之光,线和面的完美结合,柔柔而生。

2、点线分开,阴阳分明 剪纸、刻纸这门手工艺术。是点的节奏;是线的韵律。点线分开,阴阳中出。阴剪刻,稳成,神秘;阳剪刻,犀利,高雅。阴阳交错,太极形成,这就是中国剪纸,刻纸的文化底蕴。 3、乡情而和,异地而生 剪纸、刻纸这门手工艺术。是因地而生;是因地而名。中国红的衬托下,中国传统手工艺剪纸,刻纸百花争鸣。因为地区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所以剪纸,刻纸的艺术表达形势,地域文化内容,工艺流程特点等,都是不同的。因为不同,所以经典,所以也有了地区的名气,例如吉林剪纸,北京剪子,山西剪纸,新疆剪纸等等。说是不同,也有相同,这些剪纸,刻纸艺术都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4、大千一题,古今一刀 剪纸、刻纸这门手工艺术。是传统艺术;是当代文化。剪刀,剪出魅力;刻刀,刻出品味。剪纸,刻纸中所展现出来的是民族的历史文明。十二生肖,一年一个课题,剪纸、刻纸在这一课题上的表现堪称经典。无论过年题材,婚庆题材,地方文化题材——喜庆!剪纸、刻纸都表现的活灵活现。 中国传统手工艺——剪纸、刻纸这千年的文明,不是这几百字可以说清楚的,作为手工艺人,我们一直努力,不断的继承和创新。 文章来源:北京礼品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214355938.html,/

近代中国历次土地改革

近代中国历次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1931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泽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为了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一)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二)发动群众清理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标定界,标签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 抗战时期土地改革(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由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转变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5月3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提出准备“用立法和别的适当方法去解决土地问题”。8月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利用“减租、减息、减税”等合法的斗争方式,以“求得群众生活的改善”。 到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决定把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重新印发了毛泽东1933年主持制定的《怎样分析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两个重要文件。同年召开的中共中央12月会议讨论了有关土地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 1948年3月,毛泽东对土改总的指导思想作了完整的表述:“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在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华东解放区,凡是过去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全部或大部分被废除、土改基础较好的地区,均实行抽补、调剂政策,以

工场手工业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我们原则上以有10人以上的厂坊为工场手工业。鸦片战争后,沿用此例。1929年公布《工厂法》,规定使用发动机器并雇工30人以上者为工厂;此后统计资料皆以此为准,我们遂以雇工10人(或稍少)以上而不足工厂标准者为工场手工业。解放后,国家统计局作有10人以上工厂统计,中央手工业管理局遂以4-9人的厂坊为工场手工业。 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之初以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主要形式。生产者仍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劳动,但是他们在企业家的组织下形成一个生产集体,有一定的劳动分工。商人为保障其货源,将统一购买来的原料交给雇佣工人去加工,付给一些报酬,然后销售成品。所谓报酬实质上就是工资。这已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但又不彻底,因为加工的工具大都是那些受雇者自己的,劳动过程也是工人在各自家里分散进行,每一种产品是依次经过不同的家庭工人的劳动制造出来的。 分散的手工工场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一无所有,集中在资本家的厂房内,使用资本家提供的劳动工具,在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与雇主的关系是彻底的雇佣关系。在集中的手工工场,分工越来越细,一件产品的制成要经过许多道工序。 简单协作、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三种形式,它们虽然在时间上是承袭的,但又往往是并存的。下面让我们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典型的英国为例进行考察。 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于毛纺织业。毛纺织业兴起之初,其生产组织在城市是行会作坊,在农村是家庭手工业。农村中没有行会的控制,手工业者的分化比较迅速。商人以各种方式控制分散的生产者,简单协作很快过渡到手工工场。早在15世纪,分散的手工工场就在英国农村出现了。由商人先到市场上购买羊毛,交给各家纺工纺成毛线,他再收取毛线,分给各家织工织成毛呢,收取成品出售,付给纺工、织工以工资。这时生产分散进行,纺工织工多为农家妇女,她们还保有自己的一点生产资料,资本家的资金还不十分雄厚,没有集中的厂房设备。当时,北方约克郡的广大农村,这种手工工场很普遍。 到16世纪,集中的手工工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随着集中的手工工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生产者由于经受不住竞争,变为雇工。他们在1539年的一份请愿书中写道:“富有的呢绒商在他们的家里拥有织机,同时有织工和技工按日工作。正由于此,我们这些在自己家中做工的请愿者,包括妇女和儿童,时常失去收入。……但是,我们这些贫苦的臣民为了避免失业和得到收入,只有被迫接受呢绒商所规定的工作。”就这样,英国的毛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毛织品输出激增,而羊毛输出则大减。英国的呢绒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占居首要地位,毛纺织业成了英国的“民族工业”。除毛纺织业外,玻璃、肥皂、火药、书写用纸等制造业也普遍采用手工工场的形式。 手工工场直到18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它有以下特点:第一,工场手工业仍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这是与后来机器生产的主要区别;第二,工场手工业不同于以前家庭手工业的是,它已经是大生产了,并逐渐实行了生产过程的分工,主要包括手工技术的分工和雇佣工人的分工。分工使工人经常从事某一生产环节的操作,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1)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答: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文学的基本特点?答:一,文学的政治性和战斗性有所增强。二,王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领域有所扩大。三,文学呈现出以罕见的复杂状态与过度状态。 3.欣赏《己亥杂诗》其五.其一百二十五。其五:“浩荡离愁。。。更护花”。一二两句写离京南归时的情形,失落与惆怅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笔锋突转,以落红华泥护花作比,说明自己身虽离官场,仍心系国家,形象生动而含蓄沉著。其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侍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分明,分三层: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社会现实,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语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诗人热情的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的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4.龚自珍是个成就和特点:(1)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社会批判,尖锐有力。(2)追求理想,展望未来,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又不时流露杳茫孤独之感。(3)敢于创新,尽文字之美,抒一家之言。(4)艺术方法基本算是浪漫主义的,突破形式限制,不拘一格,瑰丽中显得古奥,犀利明快的同时往往又隐晦艰深。 5.龚自珍《咏史》的艺术特点:(1)吟咏历史与讽喻现实的统一。诗从“金粉东南”写起,紧扣“咏史”之题;最后又借田横义不降汉的历史故事反讽士人不能坚持节操,仍回应标题。同时在咏史的格局框架内,填入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现实内容,发抒感慨,批判时政,实是托古刺今,借题发挥之作。 (2)政治思想与艺术概括的统一。作者善以政论作诗,此篇即可看作用诗体写成的杂文,它针对当时官场、士林这些特定阶层,抽出其本质特征予以批判,提升到历史高度予以针砭,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力量;同时其重表意而多陈述的表达,并不使诗歌流于概念化、空泛化,而是富有概括力、形象性,此诗既是政治家之诗,又是诗人之诗。 (3)全诗层次清晰,笔锋犀利,用典贴切,叙议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批判性;造语凝重端方,属对严谨工整,音调铿锵悦耳,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 6.黄遵宪的诗歌题材及艺术特点:一,题材:1反对列强侵略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书愤》,2批判收旧势力要求变法图强的诗《感怀》,3描绘异国风光吟咏科学文明的诗《樱花歌》,4表现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与同情的诗《逐客篇》。二,艺术特点:1提倡创造革新,又强调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称所作为“新派诗”。2在诗中广泛地描写了重大历史事件,突出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3诗中表现新的社会思潮,包括外国奇异风物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新意境。4代表作有《哀旅顺》、《书愤》、《今别离》等。(四)为要保存旧有风格,而未能打破旧形式;用典过多,往往难懂;具有浓厚的改良派色彩。 7黄遵宪《哀旅顺》的艺术特点:(1)概括有力,表达委婉。此诗采取史诗般的笔法,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甲午海战加以高度概括与真实记录,显示了作者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同时作者采取了十分委婉的表达方式来凸现诗篇的意旨,全诗并未从正面点出导致旅顺失陷的原因,而是把这一问题留给读者去思索,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2)欲抑先扬,大起大落。此诗前十四句极言旅顺港的形式之险要、战备之精良、军威之雄壮,真是天下无双,固若金汤。最后两句却骤然转折,写旅顺轻而易举地沦入敌手,将前文陡然抹倒。两相对照,反差强烈,取得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也在大起大落的结构中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悲愤叹惋。(3)感情强烈,音韵调谐。全诗前十四句气势轩昂,充溢豪情,最后两句虽平平道来,哀恸悲怆之情却力透纸背,更显示出哀旅顺之沉痛无比。其感情之所以能如此剧烈动荡,是与作者善于用韵密不可分的。全诗逐句用韵,前十四句押仄声韵,急促而铿锵,最后两句忽然转用平声韵,暗喻旅顺失陷之轻易,与全诗的思想内容达成了高度和谐。 8. 梁启超与“新文体”的特点:戊戌变法前后,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文体。文笔平易畅达,“条理清晰,笔端常带感情”,富有鼓动性,成为风靡一时的新文体,号称“新民体”,亦称报章体。 9.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艺术特点:(1)强烈的感染性。作者以饱带情感之笔,或说理,或喻事,或状物,往往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务求恣睢淋漓,充分表达出炽热挚烈的爱国激情,在奔放激荡中给人以慑心动魄般的巨大震撼,

中国文化近代史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论文题 目: 指导教师: 2012年12月20日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 一、人物简介: 李鸿章,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 他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清末的外交家、政治家。他受业于曾国藩门下,继曾国藩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并得到西太后的器重,参与掌管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最显赫的封疆大吏。在太平天国时期,他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镇压太平军。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每当揭开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国之大器,百年不遇。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风云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生平主要事迹 1、创建淮军 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在太平军的攻击下,失去了整个长江下游的最后一支主力军。李鸿章临危受命,开始了淮军的招募与组建。再后来,它发展成为了清政府军队力量的后备支柱、清廷的国防军。 2、倡导洋务运动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利箭,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各行各业。还创办了江南制造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等等,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这些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洋务运动不仅开放了中国的封建大门,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和文化,还使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走进了近代社会,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组建北洋海军 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海军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他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实力、增强本国军事力量。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黑暗,以财力空缺为由,下令停止向西方国家添船购炮。自此,北洋海军的建设陷于停顿、倒闭、倒退的困境。但是,李鸿章所创建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却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伟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