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

人类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
人类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

人类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

(一)文化与课程

①文化

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动态性的时空概念,在不同学科及背景下,有着多重的含义,我国有学者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至今已不下三百多种。在人类学的用法中,文化包括三种含义:一是文化作为一种演化论定义,指的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类史以来人类特征的演进过程。二是文化作为一种描述性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群所积累的思想、传统、风俗、技艺和工艺成果的总和,因而亦指某一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东西。三是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及规范及其所体现的社会行为的总和。人类学者界定文化有这样几个共通的特点:文化是一群人所共有的集体表象和准则,文化的个体发生源于后天习得,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文化没有高低之别。

人类学关于文化的这些认识也得到了其他学科的认同和引用。而晚近布迪厄关于文化的实践观与前人静态的文化观有着根本的不同。他把人类社会行为看做能动的符号活动,文化影响行为,行为表现文化并创造文化。布迪厄对于文化的理解走向动态化。对文化的动态化理解在其他学科领域也有所阐述。荷兰当代哲学家冯·皮尔森把文化定义为“人对周围力量施加影响的方式”,皮尔森强调文化应该被理解为动词,“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给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人不是单纯地问事物是怎样的,而是问它应该是怎样的。以这种方式,它能够通过确立超过实际状况的规范(超越性),而突破自然过程中或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确定条件(固有性)”。皮尔森对文化的定义“突出了人的活动不同于自然活动的能动性、目的性、指向未来的超越本质,使人们的文化观念冲出了‘产品型’、‘过去时’、‘凝固态’的限定,扩展到‘策略型’、‘未来型’、‘流动态’,给文化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中国学界也对文化进行了动词性的诠释;我国学者陇菲开始把动词性质的文化表述为“文而化之”,而且开始注意到与“文而化之”互为因果、往复循环之“化而文之”,即文明发生之后就传承意义而言的文化之“化而文之”的侧面。陇菲还在1988年再次强调说明:“中国历来的文化一语,原本是有关某种事即某种物事的动词,而不是有关某种物即某种事物的名词。”1990年李槐子言及:“所谓文化,并不应该被看做一个现象集合的名词,而应该被解释成为一个历史功能的动词。”学者们认识到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只是传统积淀、社会现实与意识形态的折射,它还有效地参与了对于社会与人主体性的构造。

②课程。课程是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遍但定义得最差的一个术语(斯科特)。关于课程的定义亦有百十种之多。施良方认为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对待现存各种课程定义的一种合适的方式,是仔细考察人们是如何使用课程这个术语的,以及这些术语的实际含义。他对课程进行了词源分析,归纳了六种类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课程定义的

方式,认为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课程的本质及其定义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受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关于课程的理解逐步突破名词形式的“道”,而注重于“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从我们正处予范式变革——不仅包括科学的而且也包括人文的范式变革出发,认为将形成新的科学观——比古典科学观更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互动性的科学观,并相信自组织、耗散结构、生态平衡、间断性进化,以及复杂性理论的概念都将对后现代课程具有启发性。它重新揭示了皮亚杰“生活实质上是自动调节”和杜威“教育过程没有超越自身的目的”的寓意,认为这两个声明都难以纳入机械主义方式;它们都来自有机框架,更具有生物性而非物理性。依此出发,多尔有意识地试图从过程——发展、对话、探究、转变的过程的角度丽不是从内容或材料(“跑道”)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课程,将课程理解为动词而非名词,这一观点既包括内容也包括过程,内容体现在过程之中,成为过程的一部分,超越了过程一结果、主观一客观之间的葛。课程不是传递知识的工具,而是创造我们及我们文化的过程。

文化与课程概念的演进实质上是奠定在其现实运动基础上的人的认识的演进。从人们对文化和课程定义之困难及多义,对文化、课程从名词性理解到动词性理解中,不难看出人们对文化和课程认识变化轨迹的某种一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一致性源于文化与课程的关系。

首先,人类学所定义的广义的文化是课程的源泉,课程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文化形态。文化发展影响课程内容及活动方式:人类儿童期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差距不大,文化积累集中于生产生活,文化的传递也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文字产生后,文化被客观化为文本,典籍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脱离了实际的生活过程。当知识生产突增,知识转化为技术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时,课程实际上履行着大规模的知识传递与复制的职能。当代,随着入类理性的人类学转向,加之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文化传递过程中注重对人文化选择能力的培养,形成主动的意义建构的课程模式。

其次,文化观念影响课程理念。人类的文化对个体而言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环境,但对人类群体而言或对特定社会的总体而言却是其能动性的反映形式。时代文化塑造着人的存在本性与价值理想,因此仅认识到文化是课程的源泉,课程是文化的特殊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特定时代文化对课程观念的影响,“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内部所产生的最深层的影响是对教育目的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只意味着人类知识总量和精神财富的增加,数量的增加只是文化发展的最初效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后果是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方式,即人类自身的精神世界及其表现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只要是代表时代方向的,就不可避免地、或迟或早地反映到学校教育目的上来,使每一个时代文化的内在气质在形成一代新人过程中得到体现和发扬光大。此外,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还会成为影响课程活动的间接的外在因素,如家长、社

会对子女的教育支持;儿童观和教育观改变呼唤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关系:教师从统治者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儿童发展的引导者、支持者,学生从被动领受知识转变为在主动建构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并形成一种学习生活方式;时代精神唤起并催生教师的主体意识:教育实践中教师不再完全是确定程序的操作者,而是一种面对不同对象、不同场景的情景化建构者,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反思性的实践过程,即教师能把自己的教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总之,人类文化的进化形态、水平同特定人类的教育形态、水平基本一致。

第三,课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生命机制,也反过来对社会文化进化产生影响。其一,课程对文化有整合、选择作用。由于每个社会的文化构成十分复杂,加之要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只能根据幼儿教育的目的,从文化总体中选择符合幼儿成长需要的部分,进行教育学的加工,组成内容体系。传统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个体生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个社会普遍持有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组成的系统化的文化精华,是最有价值、最能促进个体适应特定社会的文化的部分。在这种传递模式中,“文化被理解为一种人类已有的、已定型的存在,突出了文化的继承性,没有涉及到文化的冲突与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问题,只考虑文化的传递而没有考虑教育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有可能或有责任参与新文化的构建”。“如果教育只是将现成的知识传递给儿童,那么教育非但无法克服文化中的异化成分,教育本身也会变成异化的工具。因而要克服异化,教育本身必须对传统的文化进行批判和选择,而不是全盘将文化传统和社会的种种观念与价值不作检点而传输给儿童。”任何文化价值都存在矛盾与悖论,课程要超越文化对人的限制。其二,课程是对一定社会文化进行筛选、传递、创造的过程,应被视为社会文化的消化系统,赋予文化以生命,是一种文化的生命机制。“教育内容,从表面看来似乎不具有生命形态,但它本质上依然是生命精神能量的产物。教育内容不仅是人类生命精神能量的外化与各种形式的对象化存在,而且是人类生命精神能量高质量和高度凝聚的产物。”“教育使文化延续和更新并不是以直接的传递或增添的方式实现,它是通过把人类共创的文化财富转化为个人的知识、才能、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再通过个体发挥智慧、才能的活动,体现出已有文化对今日社会的功能,或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从而丰富人类文化的宝库,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这里,文化经历了从群体向个体转化,再由个体转化为群体的过程。教育沟通了人类群体的精神力量和每个个体的精神力量。因此,能否使原有的文化保持活力,能否创造出新文化,关键在于教育的性质,看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其三,课程是文化的存在,是活的有机体,是文化进化的先导力量,有责任通过文化选择“吐故纳新”,抵制抛弃限制人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素,积极吸纳多元文化中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素。特别是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变革时期,教育无法脱离这一具体的文化生态,也必须承担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文化使命。

2.当前幼儿因课程问题的文化表现

鉴于文化对课程的制约作用,有必要分析有哪些文化的因素阻碍着课程理想向教育现实的转化,应做些什么促进其转变?课程参与新文化的构建不仅包括吸收进步文化,还包括放弃一些陋习。如果传统的观念和态度并无重大改变,课程实践难以发生重大变革。

①幼儿教育内外的“成人本位”

前已述及,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还会成为影响课程活动的间接的外在因素。尽管历史已在外显的形态上确立了儿童的地位,但在这种改变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人本位”的潜在思维结构仍占有主导地位。由于成人以自我为中心,陶醉在自我的世界中,看不到也看不懂儿童文化的清新与神奇。更为糟糕的是,成人(指文化总体)没有感知到另一个与自己共在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于是这个世界被任意挤压、肢解、替代。成人依照自己的需要创造生活环境,很少考虑儿童的需要。如城市中供成人娱乐享受的场所五花八门,而适合儿童游戏的场所却越来越少(特别是自然环境)。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是普遍现象。此外,受科技对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如波兹曼所讲的图像文化对印刷文化的冲击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到了现当代的社会,成人文化占领了整个世界,在纯粹自然发展的条件下,一个儿童几乎无法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成年人的文化从儿童出生那一天起就‘骚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听到的是成年人的音乐,看到的是成年人的图画,感受到的是成年人的感情反应,接受的是成年人的教导。儿童没有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没有仅仅属于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就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文化过早异化的能力”。成人对教育——包括幼儿园在内的教育机构中接受的教育的认识,就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成人生活)作准备,看不到儿童当下生活的独特性及其价值。

在幼儿园内,整个教育交往关系中以教师为中心,活动的决策权、选择权属于教师,甚至课程的实施也是根据教师操作是否方便,即便在日常活动中,教师的权威和中心地位也未曾动摇过。

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依然没有“发现儿童”,难怪有人疾呼,我们尚需儿童观的近现代化。

②课程价值观中的“知识本位”

如果仅从幼儿园的招生宣传上得出这一结论有些武断的话,那么深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可以使这一观点得到确认。英语、珠心算、舞蹈、绘画、汉语拼音、国际象棋……凡此种种,将幼儿园教育推入本末倒置的教育误区,这与人类学视野下帮助幼儿在生活中成长的课程观大相径庭。在一些幼儿园中教育的第一大目标——健康目标,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一些幼儿园受园舍条件或观念的限制,压缩幼儿户外活动和自主活动时间;揠苗助长的知识灌输和语言、技能训练加重了幼儿的身体负担和心理负担;教育中师爱及情感关怀缺失使幼儿生活在不被关注的痛苦中……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将知识、教育、生产力三者组成了一个循环的工作流程,催生了现代教育的生产性,即经济属性。教育属性的变化导致教育活动的功能指向知识的传递和再生产,使教育机构成为劳动力和知识的生产基地,尽管这种功能转向导致教育目标的片面化追求,但也是社会生产客观规律的必然反映。在这一规律的影响下,以个体知识的获得、应用和生产为标准的教育成层成为社会分层的主要途径。这是教育以“知识”为本位的社会根源。但目前教育者错误的知识观却导致教育实践难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人”。受传统

知识观及其影响下的学校教育学科知识中心化的影响,家庭与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一致追求小学化的训练,但是另一方面又通过名为“特长”教育实则是强化训练的方式(如背外语单词、读经)及各种技能训练的方式使孩子拥有一技之长(如各种器乐的学习、绘凰、舞蹈、武术)。此外,提前教育也是被许多家长看好的一种方式,前一个阶段学习下一个阶段的内容,如幼儿人小学前参加汉语拼音学前强化班。可见,成人视野中的知识就是教材上确定不变的符号信息,学习就是通过背诵、强化练习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这种错误的知识观和知识获得观所导致的后果是可怕的:这种只关注教科书知识学习的教育,把儿童训练成为“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根本生存方式的人”。而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可能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和危机,人在复杂的生存背景中能够主动把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能力尤为重要。同时人类社会进人了“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不可能仅靠记忆来获得适应生存所需的全部知识。对于幼儿来说,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探究、主动吸纳、形成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过程。而目前只重视确定知识的储存和复现,特定技能的训练,不重视儿童认识兴趣的培养、认识方法的掌握,把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作为法宝,不利于幼儿在集体中安全、自信地生活。

上述分析是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知识本位”的课程观探源。同时,笔者认为,在这一宏观规律殃及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市场文化对幼儿园的影响也是其成因之一。幼儿园受功利心理驱使利用家长心理将“知识”教育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幌子,在很大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此问题与幼儿园当下生存有关,但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在市场文化的影响下,没有履行“努力控制或削弱社会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扩大幼儿园对家庭、对地区文化的社会影响”的角色职责,将对儿童发展、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乃至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一问题应尽快通过政策规范和观念引导加以解决。

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分析是为了理智地看待当前“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客观后果:一切都围绕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忽视儿童发展的规律,把儿童的生活窄化为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忽略了儿童的精神需要;课程原本应丰富儿童的精神生命,使儿童更好地生活,而当下的幼儿园课程却正在消蚀着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及道德和审美属性。特别提请人们注意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学前儿童,教育必须遵循这一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方式、内在需要等一系列成长规律。因此,运用人类学知识为当前的幼儿教育解毒,认识儿童、了解儿童、解放儿童,迫在眉睫。

③教师反思意识的缺失

目前幼儿教师却反反思意识是整个幼儿教育问题的症结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合理的管理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权从而导致依葫芦画瓢。另一方面,教师的思维方式依然被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所支配,“支配传统中国民众生活的基本文化图式是重复性的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的自在的活动方式,这是一个经验的世界,一个常识的世界,一个习俗世界。其突出的特点是尚未培养出一种反思的维度,在常识思维和经验思维中,从来没有‘为什么’的问题”。一些“代代”流传下来的思想,形成强有力的课程模式,植根于大多数教师的内心世界,而且很难上

升到意识层面。

因此,我们应从人类学研究中得出一些启示,幼儿教师要走出自己习以为常的世界,走出成人的世界,观察、理解、反思,只有把自己的活动当成有意识的研究对象,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体性,并体验到理智的自由,从而获得职业幸福感,并在这种由自己建构出来的自由和幸福中不断获得专业成长,并更好地走进幼儿教育。

教育人类学讲义整理

《教育人类学引论》 第一节课 一、人类学对教育学有什么贡献? 1.对研究方法的忽视: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你的论文有什么独特的贡献: ①方法和你的选题有什么对接?②你的选题有该法(理论)与不用又有什么不同? ③你的论题最适合用何种方法、何种理论? 2.人类学对教育学的贡献: (1)打破我族中心主义,获得一种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人类意识,进而强化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自我意识; 可以有民族情怀,但是不能有民族中心主义;视野和眼光的全球性——从西方看中国、从周边看中国;中国无哲学,但是有思想,中国的语言文字不适合表达哲学,在这方面印度就好于中国,表达哲学的文字需要严谨、逻辑、严密;孟子:见幼童落井而起恻隐之心,但是有人便反驳:见幼童落井,汝之子,汝友之子,汝仇家之子,救孰?冯友兰,中国哲学浑然天成。 (2)打破坐在摇椅上玄想人类的历史; 人种志研究、民族志研究、田野研究、将先前的由业余学者或其他人的研究进行实证化。 (3)引发问题意识,提供对问题的解答; 人的本质与教育的关系(陆有铨说没有什么本质,反对本质主义,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人类进化与教育的关系;人的体质与教育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4)改变提问方式,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成尚荣:尊重与倾听;①从旁观者转为具有主体色彩的我②将教育问题由“人的教育”转为“人的认识”问题,只有在充分认识人的本质的情况下,教育才能真正展开和充分实现,会读人、能读人;③教育问题存在的理论基础,使教育人生活的表层进入到人的存在深层,使教育和人类存在、世界存在、宇宙存在联系起来。 (5)提供了表达思想的语言方式,重心下移,开放、互动生成,学生立场;习惯用一种学科、一个人物、一个理论来阐述你的问题。 《孩子的宇宙、最后20年、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实验时代》

简论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

第23卷第1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Vol .23 Journal of Hubei I nstitute f or Nati onalities (2005年第1期)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s) No .12005 收稿日期:2004-10-05 作者简介:巴战龙(1976-),男,裕固族,甘肃肃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文学人类学。 ① 教育工作者的这些情绪和心向的表达最常见的方式是把当下的教育同国家、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或划上等号。② 据笔者所知,马凌诺斯基也许是最早给了“教育”一个“名分”的人类学家,他将文化具体分为八个方面,教育是其中一个方面。请参阅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 ].费孝通.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P4—8.③ 例如,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四大板块之一即是宗教人类学(信仰与仪式研究),其他三个板块分别为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政治人类 学、经济人类学。 简论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 巴战龙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西方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展示我们在中国教育研究应该被理解为各个学科就教育这个主题进行对话的学术场域。 关键词:人类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05)01-0128-03 自从“古典进化论”把“人与文化”的研究推上了“科学史”的舞台,人类学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科学之林”中已经获得了公认的“一席之地”。了解人类学的人都知道,田野调查、民族志撰写和文化理论建构是自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对人类学做出“杰出贡献”———提出了“整体性田野调查法”———以来公认的人类学最基本的 三项学科“规训”(disci p line )。也就是说,你要想从一个普通人摇身一变,戴上一顶“人类学家”的帽子,你就必须接受那些业已成为“人类学家”的人的“文化濡化”(enculturati on ),视“规训”为“信仰”,还必须获得某种形式的“认证”。同时,“规训”也是 “标签”,使人类学成为一门“专业”(maj or )和“职业” (p r ofessi on )。在大多数人眼里,人类学家常常就是一些麻烦 的制造者,他们总是不断地把一些“常识”(common sense )头头是道地“论证”为“偏见” (bias ),把原本“明明白白的事儿”解释为矛盾百出的“问题”。如果有人追问说:“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呢”,或者“为 什么会是这样呢?”人类学家就会给他(们)或她(们)诗情盎然地回答说:“‘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并没有忘记教育这个人 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在美国,人类学家休伊特第一 次将“文化的镜头”对准了教育,在欧洲,将“人类学的镜头”对准教育的历史则被追溯到了德国哲学家、哲学人类学家康德那里。现在,教育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它的出现使教育及其从业者头上的光环有些黯然。这是因为,教育人类学从一开始就重申了人类学的基本信条,即教育只是众多人类文化现象或文化行为中的一种,这使自视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的教育工作者颇为“尴尬”、“不安”和 “痛心不已”。① 在人类学家开列的一长串文化名单里,自视“理性”的教育不得不和启蒙运动以来“声名败坏”的宗教平起平坐,有些时候,那些粗心大意 的人类学家甚至忘了给“教育”一个“名分”,② 而被一些人视为“非理性”的“宗教”则时时受到人类学 家的“宠爱”。③ 靠研究“非西方文化”和想象“东方”起家的西方人类学家不时地跳出来给现代西方教育这架庞大的“机器”诊断“弊病”。美国的女人类学家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的副标题———“一 项为西方文明做的原始青年的心理学研究” (A Psy 2chol ogical Study of Pri m itive Youth f or W estern Civili 2zati on )———清楚地表明了她的抱负,既给西方教育工作者就“青春期问题”上了“精彩一课”,同时也为 8 21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与分析 一、课程的内涵 (一)西方“课程”的词源 用名词形式解释:“跑道”即“学程”。课程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用动词形式解释:“奔跑”即“学习的过程”。课程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 H.)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首次提及课程。这里课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科,也可以指学校所有学科 (二)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四种维度) 学科(领域)维度课程即学习课目或教材(教科书、教材) 基本观点: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 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问题 不足:1.限制了教师视野; 2.只关注“教什么”,不关注“为什么而教”和“怎样教”; 3.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 所学知识对学习者个人的意义; 4.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对课程本身的理解仅局限于客观外在的间接经验,忽略学习者在学校生 活和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鲜活的直接经验和主体体验

计划维度课程即教学计划和培养人的蓝图 基本观点: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和计划。 解决的问题:力图纠正“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 不足:遗漏课程实施部分,过分强调静态设计、预成课程,忽视动态设计、生成课程的倾向。 经验维度课程即经验 基本观点: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学习经验, 解决的问题: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转换研究者注意的中心,使教师从过去主要关注“教什么”,到现在开始关注“为什么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不足:学习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带有主观性、个人性和模糊性,这对于教师来说难以把握实践上很难实行。 活动维度课程即活动 基本观点: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参加了什么活动,课程应为“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解决的问题:避免了课程经验说的无标准性,比较好地把握了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不足:1、把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造成本末倒置,为活动而活动。 2、过分强调一切学习都要从活动实践开始,强调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of chenheqi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思政教育专业屠益琼指导老师李淑杰 摘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在以长子为观察对象进行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研究中国二十世纪初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创建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了幼稚园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发展幼儿教育的主张,最终形成了幼儿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发展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Abstract:Chen Heqin is one of the famous educationalists, experting in kidology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also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ontemporary infant education in China. He constructs his own infan psychology, summarize seve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of kids, which are based on his long-term research of observing his older son as a testee, and also by absorbing the relative educational theories of infant education. Researching on the main problems of infant education in early 20s century and establishing Gulou kindergarten, he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 for develop infant education, then, forms his own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topic sentence he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 for develop infant education, then, forms his own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 With the persistently development of infant education and in-depth revolution of infant education, Chen’s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play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instruction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fant education。 关键词:陈鹤琴;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Keyword:chenheqin;kidology;infant education theory;practical significance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8月考取公费赴美国留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授,东南大学教授和教务主任。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他以自己的长子一鸣为观察研究的对象,进行连续808天的儿童发展研究,最早在我国提倡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陈鹤琴在儿童心理学方面吸收了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主张,认为教育应该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引进了西方其他儿童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际观察研究的事实基础上,结合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原则,运用克伯屈教授的启发式教育法、民主自由讨论法以及德可乐利学校的分组教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思想。他的幼教思想是我们的宝贵遗产,对我们进行幼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再研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所指的幼儿教育不包括家庭里的幼儿教育,是狭义上讲的学校幼儿教育。

教育人类学研究

(二)欧洲哲学教育人类学的定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哲学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义 台湾詹栋梁在其《教育人类学理论》一书中,列举了5位德国学者关于教育人类学的定义。 ①(1)陆特的教育人类学定义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陆特在其所著的《教育人类学》中将教育人类学定义为:“教育人类学是探讨由人的本质到人的心灵与精神改变的一门学问。” ①詹栋梁:《教育人类学理论》,39—46页,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 滕星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民族出版 (2)哈曼的教育人类学定义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哈曼(BrunoHamann)在其所著的《教育人类学——理论、模式、结构导论》一书中,提出的教育人类学定义是:“教育人类学提出人类学问题,在教育科学范围内加以解释,一方面解释教育的现象和教育行为的建立,一方面解释对人的要求的正确观点。” (3)胡希克的教育人类学定义德国埃森大学教育人类学系教授胡希克(RollBernhandHusch—ke)在其《从人类学批判到行为人类学——科学理论和规范批判的思考》的论文中,提出教育人类学的定义为:“教育人类学所探讨的不再是根据那些成人或儿童所具有的本质,而是根据那些教师或儿童所需所愿来探讨。也就是扬弃人的本质,找寻了解人的行为。” (4)布尔诺的教育人类学定义德国梯宾根大学教授布尔诺(OttoFriedrichBoHnow)在其《教育人类学即普遍教育学的整体核心》一书中,将教育人类学定义为:“教育人类学是经验的人类学,是不同的邻近科学的原则,其结果的综合把握。” (5)萧艾尔的教育人类学定义德国汉堡大学教授萧艾尔(HansScheuerl)在《教育人类学》一书中,将教育人类学定义为:“教育人类学探讨的是人的生活之路,从儿童开始就针对他的学习能力与教育的需要性的生活之路提出探讨,并长时期地给予教育的帮助。”詹栋梁认为:“上述5位教育人类学家对于教育人类学所下的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而下的,有其代表性。例如陆特的定义偏重在哲学方面,布尔诺则偏重在经验方面,哈曼偏重在现象学方面,胡希克则偏重在心理方面,而萧艾尔是偏重在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方面。”詹氏认为,无论从哪一方面去为教育人类学下定义,都离不开人与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在总结了上述5位教育人类学家的定义后,詹氏为教育人类学的定义提出了他的观点:“教育人类学是从教育的个别现象研究所获得的概念,对人进行综合性了解,并根据教育的事实性不同的观点而建立以人为主的教育学,其理论探讨人的知、情、意,利用人的本质作用与教育条件,促使人的改变与人的形成,而达到研究的目的。”2.哲学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陆特认为,教育人类学有4个主要内容需要加以研究:即A.人的可塑性,B.遗传的作用,C.人的成熟,D.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梅尔兹(FritzMarz)在其教育人类学专著《教育学的问题——教育人类学》中提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内容有:A.人的学习的需要性,B.人的教育的需要性,C.人的学习能力,D.人的可教育性;戴波拉夫在其所写的《在教育学的范围中的教育人类学的问题与课题》一文中提出了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A.人的生长——教育与生物学的关系,B.人的成熟——成熟即学习,C.人的学习——学习改变人的本质,D.人的适应——人的社会适应;加纳在其《教育人类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教育人类学研究的7个内容,即A.人的身体生长,B.人的情绪发展,C.人的知识来源,D.人的沟通工具——语言,E.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F.人的历史文化,G.人的宗教信仰与道德培养;布尔诺提出了4个主要内容:A.人的情绪本质,B.人的本质与现象,C.人的希望,D.人的道德。詹栋梁将上述5位教育人类学家提出的教育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即:人的教育可能性与人的教育的需要性。综上所述,欧洲德奥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社会学基础 第三节哲学基础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一)皮亚杰理论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1.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是主动地建构内部的心理结构、主动地进行学习的。 2. 皮亚杰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 ——社会建构理论 一批欧洲学者将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带入了社会交往的领域,提出了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社会文化背景在儿童的知识建构中起重要作用。 3.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既要重视儿童自身建构活动在儿童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的影响。 (二)维果茨基理论和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维果茨基(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 1.维果茨基理论的主要观点 (1)儿童建构自己的知识; (2)发展与社会背景不可分离; (3)学习能引导发展; (4)语言在心理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2. 维果茨基理论中三个影响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1)“最近发展区” 所谓的“最近发展区” ,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2)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 (3)“心理工具” “心理工具” (Mental Tools)是指能扩展心理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如各种符号、记号乃至词、语言,而语言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 3.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1)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应该既能适合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 (2)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使儿童获得成功; (3)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是获得语言的技能。 二、精神分析理论与 幼儿园课程和教学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说。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1.心理学与课程的关系:心理学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之一,主要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决定的。为了使课程效果实现最佳状态,必须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客观依据。以儿童发展为本,课程要适宜儿童的发展,是许多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要规划优质的幼儿园课程,需要以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为理论。 2.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一)成熟理论:代表人物斯坦利·霍尔和阿诺德·格塞尔。霍尔{复演论}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而不是去遵守来自外部的规则。因此,他被认为是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驱。格塞尔继承了霍尔的主张,认为儿童的发展由遗传因素决定,并把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成熟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1)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在儿童尚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应耐心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的促进儿童发展。 (2)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和创设环境。 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气氛,让儿童能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二)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皮亚杰创造了儿童发展阶段论和知识建构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不仅是建立在生理年龄的基础上,而且还建立在儿童自身主动活动的基础上,即儿童通过与世界的互动来积极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而主动地尝试认识外部世界的意义。皮亚杰理论中的发展观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能涉及的经验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思维的机制:同化,顺应,总结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客体永恒性” B.前运算阶段(2-7岁):1)自我中心:皮亚杰三山实验2)泛灵论:幼儿会由己推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即“万物有情”3)思维的不可逆性(无法达到守恒):长度守恒、液体质量守恒4)分类能力 C.具体运算阶段(7-11):获得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群集结构形成(分类系统) D.形成运算阶段(11-15岁):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影响: A.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 B.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 C.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三)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其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 2、埃里克森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他最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就是“同一性危机”,提出发展是依照渐成原则进行的观点,且每个阶段都有危机,顺利解决则有助于发展健康的人格。 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1)强调早期儿童人格的培养,强调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重视游戏的作用(能够解决心理冲突),教师要观察儿童的游戏,记录儿童游戏的行为。

《教育人类学》读后感

教育让人更完美 ——《教育人类学》读后感 南京市江宁区陶吴小学刘庆录 《教育人类学》是德国教育学家博尔诺夫所写。这本书是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德国文化教育学派是关注精神科学的价值与独特性,倡导教育关注文化,关注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教育学学派。这一教育学派在20世纪分别经历了狄尔泰的开创,斯普朗格的文化教育学,李特的陶冶教育学,福利特纳的解释学、教育学和博尔诺夫的人类教育学阶段。 在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中,他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其中的观点就有人的可教育性,教育与人的关系,非连续性教育等。 通过学习,我对博尔诺夫提出的人的可教育性观点感受颇深。博尔诺夫认为,“我们需要把人作为一种可以教育并需要教育的生物来理解”,从这儿我们不难看出,人是一种生物,但我们这种生物与别的生物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人是“可以教育”的生物和人是“需要教育”的生物。人可以教育,人需要教育,很明确地指出了我们人与别的生物的不同之处,别的生物不可以教育,而人是可以教育的。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对牛弹琴”,在这儿我们可以套用一下,我们对牛进行弹琴(教育),牛又能听懂些什么?而对人进行弹琴(教育),人就会理解弹琴的人所表达的情感,感受琴声所表达的意蕴,并且还能仿而学之,自己去弹琴,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博尔诺夫的“人需要教育”我们还可以理解到,我们人只有在不断的教育中才会不断地得以发展,才会通过教育来弥补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正如博尔诺夫认为,“正是由于要通过较高的能力来弥补现存的缺陷这种必要性,人成了‘不断求新的生物’,成了虽不完美,但因此而能不断使自己完美起来的生物。”博尔诺夫在书中说:人天生是“有缺陷的生物”,但我们需要看到这正是缺陷和完美在人身上的体现。人正因为有缺陷,才需要去教育,才需要去发展,去克服人身上所涉及的不足,人才会完美起来。 人怎样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完美呢?博尔诺夫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必要性”:“人原则上是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因此人在整个一生中始终在向更新的阶段发展,始终在产生新的学习任务。”从这儿联系我们的工作来看,我们的身份是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想教好书,育好人,绝不能满足于自己以前所学的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彝族跳菜文化变迁分析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彝族跳菜文化变迁分析 摘要:教育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文化与教育有密切关系。近20年来, 伴随南涧彝族的社会文化变迁,跳菜被人为地从村寨文化中剥离出来,经过艺术 加工然后走向都市舞台、宾馆酒店,呈现出舞台表演和商业展演等新形式。跳菜 在民族传统资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功能的转变,其中蕴含着从自在文化向自觉文 化的变迁,这种变迁了的文化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文化变迁和教育有怎样的 关系?教育如何引领文化变迁走上发展性的道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跳菜;文化变迁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南涧彝族地区的教育,要注重文化变迁过程中民族的特殊 需要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和谐统一。这是教育本身的 文化属性决定的。教育对文化的能动作用应引领文化变迁走有意识的发展性道路。 一、文化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笔者认为文化变迁是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接触加深,文化环境(物质环境、人口、技术、经济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文化内容、特质的增量或减量,并由此引 起的文化系统结构、文化模式、文化风格等的变化。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能通过 体内遗传,而必须借助教育代代承袭,文化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文化范 畴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受到文化变迁的制约;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传承,积极对文 化变迁发生作用。总之,文化变迁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又加速或延缓文化变迁,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大理南涧跳菜的变迁 跳菜在南涧县流传历史悠久,影响面较大。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在红白事的场 合才会跳菜,那会能跳菜的人很少。当时在大众看来跳菜艺人从事的是“不入流” 的工作,跳菜艺人到宴席上表演跳菜时不能靠近堂屋,只能像吹鼓手一样在猪圈 旁站立做准备,艺人得到的回报以实物和简单的饭食为主,即便为跳菜支付钱财,数量也是极少的。新中国成立初,跳菜风俗没什么变化,而到了大跃进、公社化 时期,由于娶媳妇时不允许请客,故表演跳菜也不大可能了。20世纪60年代初,跳菜稍微有所转机,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又使初露端倪的跳菜再次远离了 大家的视线。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对传统风俗放宽政策,跳菜才又从封闭走 向开放,村民完全恢复了跳菜的风俗。1984年跳菜第一次有文字记载。1991年 南涧跳菜队第一次登上舞台。伴随旅游业是发展,跳菜的舞台表演范围在不断的 扩大,艺人的生活交往范围也在扩大,加之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以及政府赋予文 化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责,一些善于抓住商机的人士感到,跳菜在商业利润 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遂将其引入商业运作之中,使跳菜成了一种可利用的文 化资本,由此具有了它的第三种表现形式——“商业展演跳菜”。 2008年跳菜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属于Ⅲ类(民间舞蹈)。为 普及跳菜文化遗产,南涧积极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开展跳菜进校园、进社区 等活动,使跳菜广播操、跳菜健美操、跳菜群众广场舞成为丰富当地社区群众文 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南涧彝族跳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格局基 本形成。如今,跳菜艺人成了社区精英,人们也以跳菜艺人为骄傲,跳菜是艺人 维持生活的手段,并且现在逐渐变为喜事跳得多,丧事跳得少。这其中除了人们 的观念和需求变化外,可能与跳菜艺人的地位提高有很大的关系。 三、教育如何引导文化变迁走上发展的道路 文化变迁对教育的内容、方式、目标、制度等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文化变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附答案)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1.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指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关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2. 幼儿园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 幼儿园课程有3种典型的定义,具体指的是: 1、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但是,该定义相当狭隘,只关注学科知识,容易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知识的。 2、幼儿园课程即教育活动: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在的体验和心理结构的变化。 3、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同时,该课程定义对课程的理解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体验。但是,经验具有主观性,教育者往往很难把握,该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1、个体适宜性。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首要特点是个体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应努力做到适合个体幼儿的发展,注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的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2、整体性。“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幼儿园课程作为培养完整儿童的载体,要致力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发展儿童某一方面的技能。3、实践性。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局限,幼儿园课程注重的是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而不是间接知识的传授。幼儿园课程实践较多的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让幼儿运用感官进行生动的生活实践,从而积累直接经验。 3.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含义是什么?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主体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及自身的需要,对课程的目标、属性、功能等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它是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所持有的价值理念。 4.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是什么?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揭示了儿童认知的发生和发展的

陈鹤琴的理论

陈教授提出“活教育”的口号,试图用“活教育”来改革中国的旧教育。活教育”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何为“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前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自1940年在江西办幼师时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直到1947年他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思想体系 参加招聘面试,最怕考官提些让人“无从下口”的问题,像“你有哪些缺点?”,就是典型的面试难题。对这个问题,可以把自己的优点当成缺点来说,既解答了难题,又全方位地推销了自己一把,运用这样技巧才能在面试的时候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一般来讲,对应聘有利的优点有:注重学习、办事认真、容易相处、敢拼敢闯、不轻易认输、以厂为家等。了解了考官的偏好,回答就容易多了,关键看你如何将上述这些优点逐一分解为“缺点”: 1、我脾气太急,具体表现在: ①我打心眼里不喜欢磨洋工的人,总想尽快完成工作;②遇到干活投机取巧的人,我常常会不给人家面子,大家说我是“太平洋警察”;③工作要是干不好,我就会跟自己过不去,自寻烦恼。

教育人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育人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育人类学综合运用了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方法、手段,同这些学科有许多联系或交叉现象,但又有根本的区别。明确这种联系和区别,不仅有益于我们发展自身学科,又能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和进行学科间的合作。这种关系一般表现为两个维度,一是与各种人类学的关系,主要为哲学教育人类学所关注;一是与各种教育科学的关系,多为文化教育人类学所关心。 1.哲学教育人类学视域 哲学教育人类学认为,教育人类学与其他相关人类学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与哲学人类学的关系 哲学人类学是教育人类学的基础,它通过抽象概括的形式来建立关于人的理论,从而形成“人的图像”:健康的、发展的、能力强的有社会适应性的人。它为教育人类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人类学就是根据这种人的图像,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这一图像的具体措施、形式和不同民族及制度之间的差异。 (2)与神学人类学的关系 神学人类学企图建立人与神的关系,认为教会与神学有教育性,用十诫等规则来模塑人的精神,因而在许多方面与教育人类学的作用

一致,但前者是寻找对上帝的虔诚和来世幸福,后者是人对实际的把握。神学人类学对教育的贡献是提供一种有力的劝告和如何探讨“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能通过努力使自身从原罪中得到拯救。 (3)与心理人类学的关系 心理人类学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对教育人类学也提供了重要的根据,例如,人性研究;从社会生活的内涵和规范来研究精神的意义与教育的唤醒力量;人的心理改变中教育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教育人类学借助这一研究,建立人的学习理论。 (4)与社会人类学的关系 两者都研究社会发展和人的形成,有诸多共通之处,至少有三种意义:一是对社会现状有新的发现、接受或拒绝,注重实际化;二是研究社会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三是社会变迁中的教育与人的发展对社会变迁的作用。 2.文化教育人类学视域 文化教育人类学较关心与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一般认为与下列学科关系最大。 (1)与教育社会学的关系

2017答案答案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

xx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xx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观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2.xx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xx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 1)xx课程即教学科目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 但是,该定义相当狭隘,只关注学科知识,容易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知识的。

2)xx课程即教育活动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 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在的体验和心理结构的变化。 3)xx课程即学习经验※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 同时,该课程定义对课程的理解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体验。但是,经验具有主观性,教育者往往很难把握,该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2.xx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1)个体适宜性 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首要特点是个体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应努力做到适合个体幼儿的发展,注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的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 2)整体性

陈鹤琴:儿童的七种天性

一、陈鹤琴情况简介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他以自己的长子为观察研究的对象,最早在我国提倡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陈鹤琴认为教育应该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引进了西方其他儿童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际观察研究的事实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儿童心理,即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指导下进行教育。而陈鹤琴也恰恰是在其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后,逐渐形成了自己崭新的儿童观,再进而建立了自己独特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幼儿教育思想。因此,我们要研究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就必须了解他的儿童心理学。 二、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学 (一)陈鹤琴研究的儿童心理主要有七个特点: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喜欢称赞的。 1、陈鹤琴认为“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近世教育利用这种活泼的动作,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幼稚教育,根据游戏动作的地方格外来得多”。游戏是一种自然的、儿童感兴趣的、活泼的动作,所以儿童在游戏中能身体放松,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身体发展不无裨益。在游戏中儿童也能学习诚实、相互合作的品德,因此游戏还可以培养儿童的高尚道德。在陈鹤琴看来,游戏具有很好的价值,而且儿童又是以游戏为生活的,儿童生来好玩,所以我们应该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获得完美游戏的生活。但是幼儿所喜欢的未必是我们成人所喜欢的,同样我们成人所喜欢的也未必是幼儿所乐意的,所以我们应当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儿童喜欢游戏的心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游戏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的教育途径。 2、好模仿也是儿童的一大特点。儿童喜欢模仿,言语、习惯、技能等都可以经模仿获得。但是儿童模仿是毫无选择性的。在儿童期,一般的善恶观念、是非观念都很淡薄,所以在模仿时,儿童无法辨别被模仿的对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所以学校可以根据儿童爱模仿的心态去创造一些场景或环境,让儿童去模仿,去学习。同时做教师的一定要“以身作则”,一举一动都要为孩子考虑,学校的环境也要尽量纯美。所以我们要创造好的并能引起儿童模仿兴趣的对象供他们模仿,以引出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3、好奇心也是儿童的天性之一。陈鹤琴说“好奇心是儿童学问之门径,吾人不可不注意,不得不利用它的”。好问是儿童好奇心的一种重要表现,儿童的好问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对于这一点,陈鹤琴给出了三条结论:“第一,从问句可以知道儿童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儿童问的是“是什么”的问题,那就表明儿童的知识和经验还很缺乏;如果儿童问的是“有什么用处”的问题时,就表明儿童已经知道了东西是什么,这时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丰富起来。“第二,由问句可以看出儿童的兴趣。”儿童问什么就表明儿童对所问事物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针对儿童的兴趣施教,而不会盲目教给儿童不感兴趣的东西,导致儿童对学习的

教育人类学的学科领域

教育人类学的学科领域 学科的研究领域是限定和表现学科目的的重要标志。教育人类学产生于教育与人类学这两个有广泛渗透性学科的联姻,这就注定了它有着一个面对教育所有领域的复杂广泛的学科领域。这就使许多研究者常常无法招架,很难真正把握,也推迟了学科成熟的时间。目前,教育人类学仍属发展性的,各种派别、团体、个人把握其研究都有限,又由于学术观点不同,因此不同领域各有千秋,纷繁多样。有人对美国几本权威的教育人类学文献目录和杂志作随机抽样调查,其研究所涉及领域不下十来个方面,这里归纳为十个方面。 1.教育与人的生成 通过人的本质这一根本问题来考察教育如何使人变成人,成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社会人,考察教育与人的存在、与人性的关系,与人的特性以及人的自我定义的关系,阐述教育与人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性、人类的可塑性、可受教育性及对教育的需要性和意向性等教育的本质功能。 2.教育与人类演进 在探讨文化进化论等人类学流派基础上,从宏观上研究教育与人类的关系,研究教育与人类起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考察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的特点和演变,以及在不同社会制度中,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中的差异,从而形成一种历史的整

体教育观点,重新定义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揭示教育影响人发展的根本机制,提出现代教育的模式和未来教育的合理设想。 3.教育与文化变迁 一方面研究文化变迁与教育的相互关系,教育对文化整合的作用;另一方面研究教育的文化功能,揭示教育与文化是如何在相互作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1)教育人类学把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赋予文化以生命的高级文化体,文化与教育是互为条件的。(2)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对教育的作用,以及这种不同文化功能对人的影响,考察其功能及原理,比较其差异,提供各民族、各地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普及科学的教育战略目标。(3)同时,教育人类学还应研究教育文化功能的演变,教育与个人发展中的文化不连续性问题,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个性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4.儿童学习人类学研究 (1)研究人与动物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别,研究儿童的体质和智力发展在何种程度上复演了生物的进化史,研究儿童各种才能发展的关键期及其教育策略。(2)研究学习差异,即不同民族儿童的学习,个体与群体的学习,广义与狭义的学习,多子女与独生子女的学习,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学习,性别学习等差异。(3)研究儿童的生物性能力、认识模式、心理倾向、大脑学习机制以及一切潜在的遗传程式

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4800047.html, 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 作者:朱家雄王峥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01期 [摘要]教育人类学关注复杂文化背景中人的发展和文化传递。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任何学前教育的政策不可脱离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可脱离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应该借助其他文化中的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但是,立足点必须是自己的文化。同时,我们也要着眼于新文化的建立,在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上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学前教育;政策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知识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强调人的社会化不同,教育人类学研究强调的是文化传递,包括在群体内文化的代代传递,以及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的跨文化传递;与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的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不同,教育人类学更关注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中人的发展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人类学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广,它所研究的“教育与文化的传递和文化的变迁”问题,就包括作为具有文化传递功能的教育如何进行跨文化研究,明确各种文化的利弊,从而扬优弃劣,选择、保存、传递和创造新的文化,避免个体或群体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由于文化的不连续性而导致的文化不适应问题,还包括研究每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据此制定教育政策、设计课程和教育方案等实践层面的问题,等等。[1] 在教育人类学家的眼里,文化具有普遍性,一切入都拥有文化,但文化在每个地区或每个地域都具有独特性;文化具有稳定性,存在内聚力和结构,但文化也在持续不断发生着动态变化;文化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但很少被人意识到。根据这样的理论进行推论,那么人的信仰、理念和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它们在普适意义上的推广和运用都是不合理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一种文化中的信仰、理念和行为也不能被当作一种标准,用以对另一种文化中的信仰、理念和行为进行有意义的评价。 学前教育政策是政府为实施和发展学前教育事业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实施学前教育行动的出发点以及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任何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都反映了政策制定者的政治立场、文化倾向和价值观念。从教育人类学的视野看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问题,无论是在整个国家的层面,还是在地方层面,都不可能运用一种“去文化”“去背景”思考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这就是说,不能运用惟一的“正确理念”,所谓经由科学论证的“标准”,作为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