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5-09-21T11:19:32.563Z 来源:《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6期供稿作者:翟亭亭

[导读] 辽宁省朝阳县七道岭镇中心小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珍视儿童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翟亭亭辽宁省朝阳县七道岭镇中心小学122000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否则,就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科学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珍视儿童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学习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感悟,受到熏陶,培养语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性学习精神,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在课堂上我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孩子,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并及时赞扬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声“你真棒!”“你的说法就是个创新”“你真聪明”……把这一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畔,流入孩子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创设美好的情境,同时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这种心境之中。在上《曹冲称象》一课时,我提出这样的尝试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办法呢?”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有个学生说:“曹冲用的是石头,比较麻烦,岸上有土,可以用土,取土方便。”还有的学生说:“我用人,因为人听指挥。”教学《荷花》一课时,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步入其中,雪白的花瓣,嫩黄的莲蓬,加上碧绿的荷叶衬托,美不胜收,这时,我趁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荷花池里的荷花还会有什么不同的姿态?”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发言十分热烈,有的说:“有的荷花才展开一片花瓣,像害羞的少女。”有的说:“荷花的茎弯弯的,像美丽的少女低头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在请学生到黑板上画了“原来小村庄很像样”,有山坡、人家、树林,小河后,又要画空气清新,我就问:“怎么画空气清新呢?”没想到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认为要画上小鸟、蓝天、白云、太阳、花草,因为只有空气清新才会有这些景色。

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儿童,做到以人为本,才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

1.要让语文走向生活,基本策略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尝试–发现”为基础方法,组织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如引导学生利用书信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用书信与他人沟通,解决矛盾,增进友谊),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解决自己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合理膳食、参与自己喜欢的课外学习活动等)。

2.要让生活走进语文。基本策略是引领学生融入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以充实他们的生活;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开展调查研究、多做实践活动,以引进社会上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指导学生适度地接触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三、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第一应当热爱的,就是读书。”有益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儿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作为教师应借助有效的策略,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引领他们走上热爱读书的人生旅程。

1.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师是学生的最好榜样。如何利用自身的示范作用,引领学生热爱阅读?我经常会在办公桌上放一些儿童读物,如学生喜欢的绘本,或者自己欣赏的儿童小说,在课间阅读;有时会兴趣盎然地和学生一起读绘本、看小说、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学生对绘本特别感兴趣,当我把《爱心树》《给爸爸的吻》《长大做个好爷爷》等绘本带到课堂上时,总会赢得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学生受到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爱上阅读。此外,我还经常讲述世界各地有成就的名人热爱读书的范例,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对自己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激励他们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外阅读。

2.精心推荐,激发兴趣。我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加以循序渐进地引导,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新学期开学,我给孩子们推荐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是一个关于表达爱的故事。在阅读这个故事之前,我引导小朋友们仔细看封面,猜猜这本书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小兔子想干什么?小朋友在读故事前先猜猜故事中的内容,……这样会很有趣。我在课堂上带领孩子阅读故事,同时对几个重要的画面作指导,紧扣看画面、猜故事、读文字、想含义四个环节一起完成对故事的解读。

总之,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肩负起时代和人民的重托,在新课改的旗帜下,更新教学理念,创新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贡献自己的全部才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柏城三里湾小学于瑞丽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无疑要承担创新教育的重任。因此,更新教育观念,破旧立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破思维定势,激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中外学生对比起来,虽然外国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却经常能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而我国学生虽然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也不错,可遇到问题时却常常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柳斌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冰,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变成了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是明显地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但是,他不符合常规,根据标准答案他应得零分,但他的回答具有创新的意识。所以我们老师应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让学生头脑中不断闪现创造的火花。 二、创和谐氛围,铺创新路子 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知觉,唤醒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因而那种昏昏欲睡的思维状态,死气沉沉的思维空间,是诱发不出创新激情,迸发不出创新火花的。怎样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呢?首先,教师要以情激情,以情启智,以情动人,摒弃“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呵护,倾心于师,信从于师,“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其次,教学中把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突出主体作用,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千奇百怪的疑问,教师不得压抑、挖苦和讽刺,实事求是地解答或组织讨论,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三是打破师言堂的教学格局,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之间要共同讨论,达到配合默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创新行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研究 林甸县第二小学邹俊霞 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2012年9月---2015年7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也就是说,我们的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形式,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很是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电子产品对学生的诱惑是我们的下一代离读书这种枯燥的活动越来越远,我们课题组对林甸第二小学一千多名学生的调研中发现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漫画类的书籍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占据了孩子们大量的课余时间,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阅读消费少的可怜:经调查,林甸第二小学的学生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几乎为零: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由此可见让小学生从小课外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本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通过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为开展本项研究提出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意义

当前最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最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总结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订本教学模式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构建和实施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改革目标 1、目标多维 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还应包含学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征的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新型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诸如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价值观、品德、审美情趣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掌握学科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过程方法目标;(3)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 2、多元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缺乏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新型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师生实现交流、互动,在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中是合作的伙伴、交心的挚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元互动成为教学的亮点,只有多

元互动才能产生教学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最大的教学益。 3、以学定教 学是教学活动的本源、基础与条件,教必须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取决于能否按照学的客观规律而施教,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因学论教”。其一,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结构模式,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来筹划。其二,课堂教学要渗透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只有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才能产生积极的整体效应。 4、方法优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风格等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一方面倡导“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科学把握好和运用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实践为主线能力为目标;育人为主旨。 三、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才能,发展其个性;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发扬教学民主,还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 ——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学生心理安全方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既不拘泥于教材,又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表现在思维空间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表现在教学结果上,不满足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1.与实际生活脱轨 作文的写作本身就是运用自己生活中所积累的素材在脑海中进行加工,然后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来的过程。作文的素材通常都来源于生活,如果离开了实际生活,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将会失去活力,毫无生机。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只能在教室里学习,无法走出教室,更无法观察到外面的世界。因此,学生们写出的文章只会是用词汇拼凑起来的为了迎合老师而写的,缺乏真实情感,与生活脱节,学生写出的东西也失去了活力。 2.教学方式缺乏示范性 小学生现阶段仍处于童年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思想仍不成熟。因此,在这个阶段里的小学生比较热衷模仿,因而,教师就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广,视野也随之变得开阔起来,也就具有一些独立的思想意识,有些过于“聪明”的小学生就可能会想,老师平时那么忙,每天还要上那么多的课程,还要批改那么多的文章,那么他们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呢?此时,教师们就应该反思自己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时不

时地为学生做好示范,消除学生的怀疑,在学生们面前树立好自己的威信,让学生们信服自己的能力,不要一味地去责怪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进步,而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改进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1.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主观上的“我要学”变成“我爱学”,教师们可以用一些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设备能够把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比如说,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放些音乐或者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老师想让学生描述一种动物,就可以放一段动物的视频给他们,这样直观地展现在他们的面前,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去看。观看结束后,老师再要求学生对视频中的其中一种动物进行描写,这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2.加强作文选题创新 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之前,一定要让他们养成自己拟定题目的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教学要有创新,教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要有创新。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小学语文工作者,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应该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 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地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里上会更沟通,气氛会更宽松,也就会更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共同思考研究的合作中,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将进一步得到培养。 三、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

如何利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利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的特点,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大事件”。不可置否,微课教学模式冲破了以往授课中的局限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法宝。而利用微课,使得课堂模式在创新中优化的具体运行方案还有待探究,本论文关于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创新、课堂模式 教育事业应当紧随时代的潮流,在改革中寻求发展,若止步不前,固守传统,则无法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全能人才。“微时代”席卷了整个世界,微信、微博等接踵而至。可见,加入到微课大家庭是必然趋势。 一、微课特点 微课导入方法决定了微课课堂的效果,导入方式唯有千变万化,才可提高课堂效率。而要想得知微课导入方法,知晓打造高效微课课堂的方案,应当先了解微课的特点。 (一)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微课时,教师应以趣味作为切入点,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活跃度。例如:如果教师在微课导入时先设置悬念,或者以幽默风趣的故事引入微课,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便会提升。 (二)实效性。微课应当注重实际效果。教师在利用微课时,要抓准所教内容的重难点,观察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素材,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传授重难点内容。 二、微课创新课堂模式策略 (一)力求微课导入巧妙有效 课堂以何种方法开头,往往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因此应注重微课导入的方法,在导入时力求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具体的创新方案有以下三点: 1、衔接导入法。顾名思义,也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学习内容。这一方法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是趣味性较低。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做练习、提问等方法,进行导入。 2、问题导入法。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可通过提问,设问等方法,故作悬念的方法,打造微课课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创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创新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由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不正确,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等造成小学语 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教学;语文;阅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93-01 阅读教学应在《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以课堂为阵地,以创新为手段,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果。那么,如何进行创新阅读教学呢? 一、凭借教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提供创新的条件。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1.小学语文教材记叙了大量创新性的“事” 《冬眠》中的“我”发现刺猬冬眠的许多特点,伽俐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的实验等。这些课文记叙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创新的精神,必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 烈的震撼。 2.小学语文教材描绘了大量创新性的“物” 如巧夺天工的“马踏飞燕”,令人惊叹的“万里长城”,适用社会和自然变化的各类“新型玻璃”等。古今中外人们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各种物品,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 神培养的理想教材。 3.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歌颂了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 如发明大王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药物学家李时珍,地动仪的发明人张衡等。他 们凭着勤奋的工作、科学的态度才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而这些人的创新精神,必将在学生灵 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及培养。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一座创 新的宝库,它可以用来发展人的创造力,也可以堵塞人的创造力,其运用之功,全在教师 二、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自主性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自主意识,才 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动学生脑筋,从而培养学生自辩、自治、自学的 能力,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说,引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包括培养自主意 识和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注重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 确的方法,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在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够使其摆脱过分依赖心理,从而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形成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 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老师可以调动学生全方位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在阅读中手、眼、口 并用,在独立阅读中带着问题读课文,将有疑问的用笔划下来。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关 键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老师都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 鼓励其积极独立思考问题。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仍旧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各种 情况,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是尽心指导学生 学习的导师。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 友应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教师的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学生学习。教师要热爱学生,关 心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多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要本着“知心朋友”的思想去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再次,要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注重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不能对学生动辄斥责,要用亲切的话语、温和的表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 发表时间:2015-07-15T14:11:54.3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2期作者:朱育威 [导读] 小学语文课堂中,声、光、电全方位介入,传统教育方式似乎已退出历史舞台。教师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却流于表面,因而应该反思教育教学活动,将课堂作为真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 朱育威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山心镇大良小学537800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中,声、光、电全方位介入,传统教育方式似乎已退出历史舞台。教师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却流于表面,因而应该反思教育教学活动,将课堂作为真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 关键词:小学语文本色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气氛活跃,讨论激烈,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都予以肯定的评价,学生的各种举动被认为是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的事实依据。笔者和学生聊天,得知学生很喜欢新课型,但一节课下来脑子里空空如也。 《新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笔者认为学生应该是一堂课的最终评价者,学生对于一堂课中感觉茫然,感受不到知识带来的理性乐趣,这应该是一堂失败的课,何谈语文素养?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作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找到一个传统和改革的切合点,还原语文课堂本色,展示师生的个性风采呢?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灵与肉的关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看来,语文的工具性是第一位的因素。课改以来,好多教师谈“传统”色变,对传统教育是全盘否定。殊不知传统教学中侧重于语文的工具性,经过长期的实践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指导系统,丢弃传统将会造成知识传续的断奶。笔者认为人文性是各个学科都必须达到的一个目标,语文课应强化工具性,保持自己的本色。首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感受语文作为生活和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激发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自豪感;其次,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刻地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单纯地追求人文性,只能使语文课程流于轻浮的感知和虚假的形式;单纯的搞基础强化,只能使语文课程落入传统教学的桎梏。因此,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工具性为载体,培养语文能力为目标,统一二者,协调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应形成系列化,强调突破 培养语文素养大体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训练。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上课教师用一节课就将这四方面能力训练,且还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能力展示。笔者曾摹仿演示,发现学生在一节课里只能突破读,刚能顺利朗读,连文义都没时间疏通。笔者认为,语文课程应该形成体系,确定好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有效的突破,不要面面俱到。如果有必要的话,一篇课文设置四、五课时又何妨?这样,既挖掘了语文课程的深度,也加大了知识的密度,还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学生提问题时,就能提出一些确实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进行思维训练,而不是仅停留在为讨论而讨论的肤浅层面。 三、三维目标回归小学语文课程的本色 新课程改革强调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师引导学生,应紧紧围绕语文课程三维目标,而三维目标的范畴也应该限定在语文环境中,不宜过多过泛,将语文课上成其他课。如华盛顿砍树,本来探讨诚实,结果引入环境保护,这就偏离了三维目标。再一方面,笔者认为三维目标也是给教师提出的要求。师生之间的双边关系是一个统一整体,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本来就是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笔者认为要根据学情不同,教师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有所侧重,重点强化,展示师生的个性风采。在课改过程中,曾有一段时间教师不能讲得多,否则就是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造成教师有知识倒不出,讲课憋屈,学生也听得索然无味。上课成了师生的负担,又怎么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学生需要听讲时,教师的讲授仍有其合理之处,若是像《百家讲坛》的艺术讲解,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入神,在关键处再运用幽默互动活跃气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教给学生辨证的思维,以点带面,享受知识,快乐学习,何乐而不为? 四、课堂交流应回归真善美的本色目标 新课改要求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对学生适时激励,能保护学生求知的欲望。但不能泛滥,过分过度的表扬,跟消极负面强化等效。笔者认为,评价是表现师生平等对话的一个契机,教师的评价要真诚,是发自内心对学生的欣赏,让学生通过评价充分认识自己。言不由衷的话语,只会引来学生对教师的反感,一声充满赞许的“行”远比矫情地说一句“你真是个聪明的天才”更打动学生,也更拉近师生距离。再者,语文课不是表演,教师上课就以平时聊天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才能放下包袱进行探讨。否则,教师在讲台作秀,学生只是观众和听众,是绝不会融入这种虚假的氛围来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求真务实,艺术化地与学生交流。 回归本色课堂,才能接近真理的本质;展示师生的个性风采,才能在新形势的号召下,培养高水平的语文素质。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内容提要: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思想转变为前提,以趣为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创小学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创新教学创新理念探究性学习以人为本教育资源课程改革合作精神角色转变。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已抛弃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并且以它诸多的优势与长处,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各种个样的教学流派,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并且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无论是这流派还是那思想,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新的教学方法,这才是关键。笔者认为要实施创新教育应努力做好以下五点。 一、教师自身要提高基本素质,更新教学观念与角色转变相结合。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事业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显而易见,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那么要想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做保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条件是教师的高素质。 课程改革主要是思想理念和教材教法的改革。有了好的教材以后,就要精心地钻研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通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建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得我们的教育质量尽可能地提高。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独奏者转向伴奏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策略也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而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应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素质。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现今,教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程改革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教师。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应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第一,要求教师要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资源,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如,进行课文《四个太阳》教学时,光用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向学生讲述四种季节的太阳给大地带来的好处,是远远不够的,何不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在自己的感知世界里去感受作者的心愿和四季美丽的景色呢?广阔的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第二,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语文教学模式。教师绝对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样,你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指导时,教材作为阅读的范例,你是逐篇教会学生读,还是教给学生读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读:朗朗地读、默读、品读、美读、诵读呢?笔者认为:前者走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死胡同,滋长了学生学习的惰性,泯灭了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后者则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今天,已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时代了,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的理论修养,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要有与时俱进、创一流业绩的不懈追求,永操教育者的青春。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广泛

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问题提出 (一)自主创新自主学习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和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实施自主创新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动手、精于实验的习惯和能力。这些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创新性人才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就一定意义上说,自主创新学习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础途径、基础方式和基础保证。 (二)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实施自主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内外环境和实施保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显而易见,不仅自主创新性学习实验与研究的目标与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与具体目标十分一致,而且自主创新性学习实验与研究的实施,其实质就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等新一轮改革的最终目的与具体目标的实证性研究,同时,也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新一轮改革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思和实践价值。 二、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从哲学基础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基础是人其有主观能动性,从事自觉的活动,奴驾着人的自身发展。学习活动应该是人发展自己的实现活动,必须让学生以其自身发展的自主意识参与全过程。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环境、教育与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发展的外部因素,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注重激励、唤醒与鼓舞,让学生在接受外部影响的同时,主动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自主学习,勇于创新,促进多方面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2、认知心理学。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目标是揭示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如何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而创新教育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反思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上述目标。我觉得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创新教育,体现新的教学方法主要应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更新教学观念与角色转变相结合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事业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显而易见,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那么要想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做保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条件是教师的高素质。 课程改革主要是思想理念和教材教法的改革。有了好的教材以后,就要精心地钻研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通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建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得我们的教育质量尽可能地提高。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独奏者转向伴奏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策略也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而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

应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素质: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现今,教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程改革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应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第一,要求教师要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资源,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如,进行课文《四个太阳》教学时,光用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向学生讲述四种季节的太阳给大地带来的好处,是远远不够的,何不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在自己的感知世界里去感受作者的心愿和四季美丽的景色呢?广阔的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第二,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语文教学模式。教师绝对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样,你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指导时,教材作为阅读的范例,你是逐篇教会学生读,还是教给学生读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读:朗朗地读、默读、品读、美读、诵读呢?我认为:前者走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死胡同,滋长了学生学习的惰性,泯灭了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后者则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今天,已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时代了,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的理论修养,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凉州区康宁杜景成希望小学张子成 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在突出地位,这便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的挑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本人认为关键能否做到以下四个转变。 一、从强调教师权威到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转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师权威的隐性影响,学生倾向于揣摩教师的心思,回答问题总是小心翼翼,希望得出老师期待的答案。在这中教师权威导致学生“人”主体的精神压抑状态下,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意识的。 陶行知认为:“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所以,教学中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形成创造力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得到了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机会,无拘无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不怕出错和失败。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能积极探求,积极思考,产生探求创新的强烈的心理愿望,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的性格特征。 二、从带着问题读课文到从课文中读出问题转变。

传统的语文课中往往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带着问题读,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问题调动了,思维被启发了,但是,事实上却影响了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语文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教材,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阅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现问题和读出问题是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由带着问题读课文向读出问题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读出问题呢?开始时,可以由“多问”向“少问”过渡,由“具体问”向“抽象问”过渡,由“问答”向“点拨”过渡。本人在实践中做了这样的尝试:学生打开课文,让他们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等抽象问题,按照“整体感知,读通课文——部分识别,读懂课文——整体回顾,赏读课文”的思路进行阅读。首先,学生在“整体感知,读通课文”时,最初形成的是“认知问题”——对教材内容与结构的整体性认识。学生的认识因人而异,它不等于教材的内容与结构,但是它将作为“后续学习的生长点”。在“学什么”、“怎么学”的激活下,形成了“目标问题”——学习任务。“学什么”主要建立学习内容目标,“怎么学”主要建立学习过程目标,这将作为“后续学习的动力点”。其次,学生在“部分识别,读出问题”时,就会带着形成的“认知问题”、“目标问题”进行品读,在品读中解决问题,验证认知。同时,又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写”进一步探究,形成新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上课前在大屏幕上打出学案情况反馈:规范认真的个人及团队,予以表彰激励。 1.课前准备:(1)激情培训设计。(2)认真批阅学案,发现集中的问题,做好难点突破设计。(3)课前培训:预习要求培训;学习状态培训确保小组成员积极投入本节课学习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环节的培训;对学习过程的达标过关、评价记录.(要对预习、讨论、展示、点评与质疑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厌其烦的专题培训,通过反复培训,使学生学会预习、讨论、展示、点评和质疑,能够深下去预习与讨论,高效展示与点评,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2.导入新课,用好学习目标,引领课堂方向: (1)板书课题:课题板书要认真、工整且醒目,通常是写在黑板的正中央。 (2)板书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易实施、目标容易达成且效果好,如: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等。(3)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犹如序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体现学科特点,我们用物理学发展史、丰富的视频资源、形象的flash课件、老师制作的教具、小组自主制作的模型等等来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好玩。(附学生自制的水流星,引入新课效果非常好!) 看我做的水流星,里面盛满了水!转起来在最高点水真的流不出来呀! (4)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最后回扣目标,总结归纳。 温馨提示:学习目标的达成要做到一到位、二围绕、三生成、四回 扣。“一到位”,对学习目标阐释到位;“二围绕”,课堂学习活动要围绕学习目标达成展开;“三生成”,引导学生解决好生成目标;“三回扣”,一堂课结束时要回扣学习目标,清出学习目标的底子。 3.自主学习、整理问题(5分钟) (1)迅速整理导学案,把没做完的题作完 (2)有困难的问题红笔标记出,等待讨论时解决 (3)完成同学进行概念规律总结记忆 要求:①分层目标:AB层同学积极思考,及时补充和拓展C层大胆质疑。 ②在导学案上用红笔做好勾画和补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研究 摘要:为了有效推动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避免出现传统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为例,介绍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为语文课程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性 小学是学生认识世界和学习知识的起步阶段,也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语文是小学中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相关知识,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习中主要为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的汉字拼写和造句;在高年级阶段则主要教会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但是现阶段很多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思路前进即可,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较差。另外这种教学方法还导致语文阅读的学习变得非常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下面我们就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调整最佳的阅读速度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具备了较高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

更深刻的认识,进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阅读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避免出现材料过难,超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的现象。 合适的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完成之后感到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然后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对于教学中使用的阅读材料,可以是报纸上刊登的文章,也可以是网络中发表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必须要巨白较高的学习价值。一方面实现学生视野的拓展,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文章不同阶段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如课前预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所用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性质差别较大,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和主旨,然后在课堂上带着探究的目的进行阅读能够极大的提升阅读的质量。但是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不通过预习,直接进行文章的阅读,不能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含义进行了解,导致整个阅读过程比较盲目,阅读速度较慢,思维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能够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使用基础性的工具,从而在阅读中通过工具查阅不认识的生词,从而实现对阅读材料更好的理解。同时对于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生词,教师要引导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语文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也是我国教育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 的重大任务之一。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伟人毛主席也曾经说过“小学生就像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小学生作为祖国明天的希望,需要不断提 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适应时代进步需求。语文也是我国的母语,语文教育有 着最根本的作用。本文对语文教学方法的创设进行了有效讨论,进而分析在新课 程背景下运用合作学习制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合作学习;小学 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对语文教学工作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 学来说,在教学方法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其 原因可总结为,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教 师的专业意识相对薄弱,教学策略不够新颖,难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 极性。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 显著成效,但是需要改进的空间还很大,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方法策略,更好提升 教师语文教学工作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的过程两个阶段,即教学准备阶段和教 学实施阶段,阐述语文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教学的反思,提出小学语 文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准备阶段合作学习策略 语文教学质量反应我国国民素质,然而合作制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关键。在教学准备阶段的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上。首先,在教师备课方面,要主动认清备课思路,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方面 进行全面的总结;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具体方式是按照班级学生 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并安排好每组对于课程的预习任务。如一位老师在准备 《小马过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2 课)这篇课文时,她根据可以利用手工 课件的制作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去制作课文中提到的小马、牛伯伯、松鼠的图片或者是美工作品。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将美工知识应用到语文学习中,加深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印象,提升 学习效率。合作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不产生陌生的感觉, 新的课改的思路就是以课本为准转变成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要求老师要不断改 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的习惯,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实现有 意义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上课时教学沉闷的气氛,使得每个学生都 善于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 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的去探求能够激发学生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那么合作教 学是改变课堂教学沉闷气氛的重要举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教师要起 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课上合 作学习时间,以便留有充足的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的时间。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局 限性较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足,所以需要留给各学习小组充足的学习时间。其次,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形式的提问方式。教师要用创新的方式去探究 每个课堂问题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很自然的深入到课堂学 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