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诸侯年表简表)

十二诸侯年表简表)
十二诸侯年表简表)

十二诸侯年表简表天涯制作

(2020年编辑)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周(前1044——前256)西周(前1044——前771)东周(前770——前256)

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 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少子根在东部争立,赵国、韓国用武力加以支持,遂分裂成西周、东周 吴(?——前473) 齐(前1046——前378) 鲁(前1046——前256)

燕(前1046——前222) 燕召公姬奭→1燕侯克 └2燕侯旨→3燕侯舞→4燕侯憲→5燕侯和→□→□→□→6燕惠侯→7燕釐侯姬莊→8燕頃侯→9燕哀侯→10燕鄭侯→11燕穆侯→12燕宣侯→13燕桓侯→14燕莊公→15燕襄公→ (以下至文公親子關係不詳)16燕前桓公17燕宣公18燕昭公19燕武公20燕前文公 21燕懿公→22燕惠公 (以下至簡公親子關係不詳)23燕悼公24燕共公25燕平公26燕孝公(43年) 27燕成公28燕閔公29燕簡公姬戴30燕後桓公→31燕後文公→32燕易王→33燕王噲姬噲→34燕昭王姬職→35燕惠王→36燕武成王→37燕孝王→38燕王喜姬喜

蔡(前1046——前447) 曹(前1046——前487) 陈(前1046——前478) 杞(前1046——前445)侯爵 01东楼公→02西楼公→03题公→04谋娶公(24,721-698)→05武公(47,前697-651/前679-633)→06靖公(23,前650-628/前632-前610)→07共公(8,前627-620/前609-602)→08惠公(18,前619-602)→09成公(德公)(18,601-584) →弟10桓公姑容(17,前583-567)→11孝公匄(17,前566-550)→弟12文公益姑(14,前549-536)→弟13平公郁(18,前535-518)→14悼公成(12,前517-506)→15隐公乞(1,前505)→弟16釐公(僖公)遂(,19,前504-485/前505—487)→17湣公维(愍公) (16,前484-469/前486—471)→弟18哀公阏路(湣公弟,10,前468-459/前470—461)→侄19出公敕(12,前458-447/前460—449)→20简公春(1,前446-445)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数不胜数,今天就让为你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确实有几百个小国,但具体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谜。非常遗憾的是,那些国家本来都有各自的历史记载,但是,只有鲁国的记载保存下来了,也就是“春秋”。如此的结果,估计是鲁国历史是孔子写的,至少他参与写了,而中国的历史基本是儒教写的,所以,孔子这个儒教祖师爷的东西才能保存,并且被扩张,而非儒教的墨家以及其他历史则被忽视,直到彻底消失。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

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与此相关的有汉语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就出自这个时代”。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进入春秋时期后,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卫、鲁,另外还有郑、陈、蔡、宋。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产生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哲学理论,如儒家学说、道家理论,学术气息极为浓厚,涌现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以后,原来的晋国被赵、魏和韩“三家分晋”;吴被越所灭,越又被楚所灭;诸侯国只剩下了秦、楚、齐、燕、赵、魏、韩。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於是由宋发起,於周简王七年(前579)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馀次。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馀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周朝诸侯国列表

周朝诸侯国列表 西周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为中国历史上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及各诸侯国的姓氏、位置、爵位、开始灭亡年限、灭国者和资料来源等简要情况的汇编。 春秋诸侯国分布图 目录[隐藏] 1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国 1.1周王朝 1.2重要诸侯国 1.3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1.4位于山东省的诸侯国 1.5位于河南省的诸侯国 1.6位于山西省的诸侯国 1.7位于陕西省的诸侯国 1.8位于湖北省的诸侯国 1.9位于安徽省的诸侯国 1.10位于河北省的诸侯国 1.11位于四川省的诸侯国 1.12位于江苏省的诸侯国 1.13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2战国时期诸侯国 2.1周 2.2主要诸侯国 2.3其他中原诸侯国 2.4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3参考条目 4注释 5参考书籍 [编辑]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国[编辑]周王朝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西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控有首都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及周边的广大地区王(天子)前1046年-前771年犬戎《周本纪》 东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实际上只控制首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的狭小地区王(天子)前770年-前256年秦国《周本纪》 [编辑]重要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秦国嬴姓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前770年-前207年九月西楚、汉朝《秦本纪》 《始皇本纪》 齐国姜姓吕氏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姓鲁氏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姓郑氏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古代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第一单元汉字 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 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 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 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 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暖、煖;从、從;备、備;舍、捨;赴、訃;礼、禮;粮、糧;泪、淚;疲、罷;伸、信;反、返;说、悦;云、雲;拿、拏;矢、屎;惭、慙;强、彊;淼、渺;知、智;要、腰; 四、名词解释: 1、甲骨文; 2、小篆; 3、会意字 4、异体字 5、金文 6、部首 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發、髮; 2、饥、飢、饑; 3、钟、鍾; 4、丑、醜; 5、後、后; 6、余、餘; 第二单元词汇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 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革卦》) 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传•桓公二年》) 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五蠹》) 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岳阳楼记》)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上》) 5、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韩非子•初见秦》)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四、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们古今词义有和变化。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2)全文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2)全文 译文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牒》这些古籍的时候,每每读到周厉王时,都合书感叹万分说:哎,周朝至厉王衰败,师挚早有预见,但还是无能为力,商纣王用象牙做筷子的时候箕子也同样叹息。周道颓废,(孔子)作《关雎》以男女情爱昭示仁义道德,但是还是被贪婪和虚妄侵蚀。诗人作《鹿鸣》讥刺。厉王是最不喜欢别人说他的过失的人,三公九卿惧怕诛灭而作祸生乱。厉王只好出京师逃到彘(zhi)这个地方避祸,祸乱从京师爆发,京师就由周公和召公联合执政(年号共和)。这以后各诸侯以强凌弱;相互杀伐;动用军队根本就不用请示天子。挟持王室征讨攻伐(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有充当诸侯盟主者,政令均出自五霸(一、齐楚晋吴越,二、齐楚晋秦宋)诸侯横行霸道,骄奢淫欲,行为不轨,置法度而不顾;乱臣贼子层出不穷。齐、晋、秦、楚在周建立的时候均是微不足道的小诸侯,封邑大者方圆百余里,小者方圆五十里。而晋依仗三河之险;齐背靠东海;楚盘踞长江淮河之间;秦拥雍州险要。他们在周的四方兴起,充当各方霸主。当初文王、武王褒封的大诸侯慑于他们的武力而从服于他们,所以孔子彰显王道,游说于七十余诸侯国君,却没有一个听他的主张。于是孔子西行到周王室之地考察,讨论史籍记载和以前的旧闻,然后回到鲁国编撰《春秋》。上至鲁隐公,下至鲁哀公猎获麒麟的年份。简约文字,

精炼语句;删除繁冗以定修史的意义和理法,以至王道齐备,人事周全。他有七十多个高徒凭口述而领会《春秋》要义,因为《春秋》礼有讥讽;谴责;抑扬;褒奖;忌讳之言语而不便于书写示众。鲁国君子左丘明害怕众弟子各持己见,各以所解,以至尚失孔子本意所以依照孔子《春秋》论述详尽真实的记录成书,编撰成《左氏春秋》。铎椒任楚威王太傅,由于楚王不能全面理解《春秋》要义,他便抄摘其中关于国家兴衰成败的地方辑合成四十章名为《铎氏微》。赵孝成王时候,虞卿上采《春秋》,下看近代各国形势也编辑成八篇,是为《虞氏春秋》。吕不韦是秦庄襄王的相国,也上看前代古史,删减补合《春秋》汇集当时六国局势,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而成《吕氏春秋》。至于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等人往往抄摘《春秋》言论著书立说,这样的人事很多就不一一列举,汉代丞相张苍根据《春秋》编制历法。上大夫董仲舒推论《春秋》著作了不少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周及各主要诸侯国年表 周历代天子年表 西周 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 4 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 22 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 25 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 19 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 55 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 23 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 8 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 6 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 8 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 37 (共伯和) 和前841年—前828年 14 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 46 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 11 春秋时期(14位): 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至前720年 周携王姬余臣前770年至前750年 周桓王姬林前719年至前697年 周庄王姬佗前696年至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齐前681年至前677年 周惠王姬阆前676年至前652年 周前废王(王子颓)姬颓前675年至前673年 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 周中废王(王子带)姬带前635年? 周顷王姬壬臣前618年至前613年 周匡王姬班前612年至前607年 周定王姬瑜前606年至前586年 周简王姬夷前585年至572年 周灵王姬泄心前571年至前545年 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1年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前520年至前477年 周后废王(王子朝)姬朝前520年至前516年 战国时期(12位): 周元王姬仁前476年至前469年 周贞定王姬介前468年至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前441年至前426年 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02年 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

周朝诸王世系表

周朝诸王世系表 文王(姬昌) 武王(姬发)(前1046—前1043) 成王诵(前1042—前1021) 康王钊(前1020—前996) 昭王瑕(前995—前977) 穆王满(前976—前922) 恭王繄扈(前922—前900) 懿王囏(前899—前892) 孝王辟方(恭王)(前886—前892 ) 夷王燮(懿王子)(前885—前878) 厉王胡(前877—前841) 共和执政(前841—前828) 宣王静(前827—前782) 幽王宫湦(前781—前771) 平王宜臼(前770—前720) 太子泄父 桓王林(前719—前697) 庄王佗(历子克之乱)(前696—前682)釐王胡齐(前681—前677) 惠王阆(历叔颓之乱)(前676—前652)

襄王郑(历叔带之乱)(前651—前619) 顷王壬臣(前618—前613) 匡王班(前612—前607) 定王瑜(匡王弟)(前606—前586) 简王夷(定王子)(前585—前572) 灵王泄心(前571—前545) 景王贵(前544—前520) 悼王猛(为弟子朝弑)(前519—前519) 敬王匄(悼王弟)(前519—前476) 元王仁(前475—前469) 贞定王介(前468—前441) 哀王去疾(为弟叔袭弑)(前440—前440)思王叔袭(为弟嵬弑) (前440—前440)考王嵬(前440—前426) 威烈王午(前425—前402) 安王骄(前401—前376) 烈王喜(前375—前369) 显王扁(烈王弟)(前368—前321) 慎靓王定(前320—前315) 赧王延(前314—前256)

年表细解: 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纣王。纣王兵败自尽,商亡。武王建立周朝。封周公旦于鲁、封弟召公奭于燕、封武王封弟叔度于蔡、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振于曹。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商丘,比于诸侯,使管叔、蔡叔(武王二弟)为其相以制商遗民。周武王求舜后裔得妫满,封之于陈。封姜子牙于营丘(今淄博东南),建立齐国。 前1042年:武王崩,子周成王诵继位,成王年少,周公旦(武王弟)摄政。 前****年:成王与弟叔虞戏,削桐叶为珪封以叔虞。史佚督成王择日封叔虞于唐(后改名晋)。 前****年:管、蔡疑周公不利成王,遂与武庚禄父发兵袭周公。周公奏成王后起兵平乱,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封弟康叔封于康(子孙改国号为卫)、封微子开(商纣庶兄)于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 前1035年:成王年长,周公返政于成王,北面就臣位。 前1021年:成王崩,太子钊继位,是为周康王,以召公、毕为相。康王在位时天下安宁,百姓乐业。 前996年:康王崩,子周昭王瑕继位。昭王时王道微缺。 前979年:楚国不臣,昭王伐楚,取胜。 前976年:昭王再伐楚,至汉水,全军覆末,昭王死于江中,子周穆王满继位。穆王在位时,王道衰微。 前922年:穆王崩,子周共王繄扈继位。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诸小国世系 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纪文侯.(姜静)>1046-1026 纪景侯996-1026 纪昭侯975-996 纪穆侯964-975 纪烈侯948-964 纪历侯942-948 纪灵侯930-942 纪怀侯903-930 纪愍侯899-903 纪悼侯897-899 纪成侯891-897 纪康侯889-891 纪殇侯880-889 纪炀侯880-865公元前 纪献侯前862年至前865年 纪泯侯前859年至前862年 纪厘侯前859年至前848年

纪襄侯前837年至前828年 纪定侯前827年至前822年 纪闵侯前821年至前800年 纪共侯前799年至前791年 纪懿侯前790年至前764年 纪孝侯前763年至前758年 纪夷侯前757年至前741年 纪厉侯前740年至前708年 纪武侯708-696公元前707年齐国和郑国想灭纪国特地来访问纪国,公元前706年他想和鲁国结盟,鲁国不同意,于是他把女儿嫁给周天子周恒王.然而齐国等仍敌对我国,与是他取得鲁国郑国的信任结盟击败了齐宋燕卫四国联盟 纪哀侯(姜叔姬)696-690前695齐国入侵,693齐二次入侵并占据三城移走人民,691秋季,齐吞并纪国 纪威侯,(姜季.上任之弟)690-673在纪国灭后作为一城之主并作为齐国的附庸国而又存在了167年 纪宣侯前674年至前672年 纪幽侯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纪庄侯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纪平侯前590年至前560年 纪桓侯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纪荘侯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纪僖侯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纪隐侯前528年至前523年九月 公元前693年,齐国军队驱走纪国的郱鄑郚三邑居民,占有三邑土地。公元前691年,纪国分裂。纪侯之弟纪季以纪国的酅地投降齐国,做齐国的附庸。同年鲁庄公试图和郑君子婴商量保全纪国,郑君以国内部不安定为由拒绝。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纪侯将剩下的国土交给纪季,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灭亡。 薛(?-前481) 薛侯 薛伯 献公(任榖) (68) 癸未前578 襄公(~定) (3) 庚寅前511 薛比君(1) 癸卯前498 惠公(~夷) (4) 甲辰前497 薛国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 秦国嬴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约前900年- 前206年西楚、汉朝《秦本纪》 《始皇本纪》 齐国姜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 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 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公前11世纪- 前286年田氏齐国《宋世家》

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前11世纪- 前209年秦国《卫世家》 陈国妫(音:归)河南省淮阳县侯前11世纪- 前478年楚国《陈杞世家》 《左传.哀十七年》 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侯前11世纪- 前447年楚国《管蔡世家》 吴国姬江苏省、安徽省东部一带子、王前11世纪- 前473年越国《吴世家》 越国姒浙江省一带子、王前20世纪- 前306年- 前222年- 前110年楚国《勾践世家》 《战国史》 初亡于楚国,后降秦,建闽中郡,秦亡后受汉封为闽越、东瓯二国。 唐国 后改称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西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

家分晋《晋世家》 《战国史》 楚国芈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后扩张至安徽、江西、湖南、江苏子(自称为王)建于商代前11世纪受封- 前223年秦国《楚世家》 《战国史》 [编辑] 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酆国姬陕西省户县东侯前11世纪- 成王十九年周朝 温国己河南省温县西南子?- 前650年狄国 刘国姬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前712年- 前455年周朝 荣国姬河南省巩义市一带公 甘国姬河南省原阳县公周襄王时立 樊国姬仲

史记总论及作品选读

《史记》综论及作品选读 教学要求 掌握史记的基本常识,以及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比较熟悉《史记》全书的大致内容,重点作品要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学会分析。 教学内容(教学大纲)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主要是以人物为主的历史散文。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史记》研究概况的讲解和具体篇目的阅读分析,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史记》,进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增强分析思考的能力,培养分析历史人物、文学人物的兴趣。 本课程分两大部分,一为研究综述,为宏观性理论性的讲授。内容主要是史记的研究概况。重点是对于史记的思想性和文学性的总体把握。具体内容分为司马迁及其生平、体例、研究概况、史记的思想以及《史记》的文学成就。二为具体篇目阅读。关于篇目的选择,既着眼于历史性更重视其文学性,同时兼顾其学术性。限于时间关系,只选择其中的若干重要篇章。初步选定如下篇目:《太史公自序》、《伍子胥列传》、《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具体内容见教学大纲)师资队伍 讲授者,张学成,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教材 主要为《史记》相关篇章 考试考核方式 考查等自由方式 教学手段及教学条件配置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质量评价 备注 初步定为选修课,总共十周40学时。 《史记》研究与作品选读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主要是以人物为主的历史散文。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史记》研究概况的讲解和具体篇目的阅读分析,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史记》,进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增强分析思考的能力,培养分析历史人物、文学人物的兴趣。 本课程分两大部分,一为研究综述,为宏观性理论性的讲授。内容主要是史记的研究概况。重点是对于史记的思想性和文学性的总体把握。具体内容分为司马迁及其生平、成书、体例、研究概况、史记的思想以及《史记》的文学成就。二为具体篇目阅读。关于篇目的选择,既着眼于历史性更重视其文学性,同时兼顾其学术性。限于时间关系,只选择其中的若干重要篇章。初步选定如下篇目:《太史公自序》、《伍子胥列传》、《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具体内容见教学大纲) A.课堂教授内容 《史记》综论 一、司马迁及其生平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90),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汉代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 出身于一个史官家庭 三次大的漫游 遭李陵之祸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二、体例 《史记》有本纪十二,列传七十,此外还有世家三十、表十、书八,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五千六百字,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约三千年间史事。 “本纪”是全书的总纲,以编年为体,记载历代帝王的世系,年代久远的

国学宝典《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国学宝典《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昭公二十三年》 【原文】 【经】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叔孙□若如晋。癸丑,叔鞅卒。晋 人执我行人叔孙□若。晋人围郊。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秋七月,莒子庚舆来奔。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天王居于狄泉。尹氏立王子朝。八月乙未,地震。冬,公如晋,至河,有疾,乃复。 【传】二十三年春,王正月壬寅朔,二师围郊。癸卯,郊、鄩溃。丁未,晋师在平阴,王师在泽邑。王使告间,庚戌,还。 邾人城翼,还,将自离姑。公孙锄曰:「鲁将御我。」欲自武城还,循山而南。徐锄、丘弱、茅地曰:「道下,遇雨,将不出,是不 归也。」遂自离姑。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而弗殊。邾师过之, 乃推而蹶之。遂取邾师,获锄、弱、地。 邾人诉于晋,晋人来讨。叔孙蹶如晋,晋人执之。书曰:「晋人 执我行人叔孙□若。」言使人也。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叔孙曰:「列 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邾又夷也。寡君之命介子服回在, 请使当之,不敢废周制故也。」乃不果坐。 韩宣子使邾人取其众,将以叔孙与之。叔孙闻之,去众与兵而朝。士弥牟谓韩宣子曰:「子弗良图,而以叔孙与其仇,叔孙必死之。鲁 亡叔孙,必亡邾。邾君亡国,将焉归?子虽悔之,何及?所谓盟主,讨 违命也。若皆相执,焉用盟主?」乃弗与,使各居一馆。士伯听其辞而 诉诸宣子,乃皆执之。士伯御叔孙,从者四人,过邾馆以如吏。先归 邾子。士伯曰:「以刍荛之难,从者之病,将馆子于都。」叔孙旦而立,期焉。乃馆诸箕。舍子服昭伯于他邑。

范献子求货于叔孙,使请冠焉。取其冠法,而与之两冠,曰: 「尽矣。」为叔孙故,申丰以货如晋。叔孙曰:「见我,吾告女所行货。」见,而不出。吏人之与叔孙居于箕者,请其吠狗,弗与。及将归,杀而与之食之。叔孙所馆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夏四月乙酉,单子取訾,刘子取墙人、直人。六月壬午,王子朝 入于尹。癸未,尹圉诱刘佗杀之。丙戌,单子从阪道,刘子从尹道伐尹。单子先至而败,刘子还。己丑,召伯奂、南宫极以成周人戍尹。 庚寅,单子、刘子、樊齐以王如刘。甲午,王子朝入于王城,次于左巷。秋七月戊申,鄩罗纳诸庄宫。尹辛败刘师于唐。丙辰,又败诸鄩。甲子,尹辛取西闱。丙寅,攻蒯,蒯溃。 莒子庚舆虐而好剑,苟铸剑,必试诸人。国人患之。又将叛齐。 乌存帅国人以逐之。庚舆将出,闻乌存执殳而立于道左,惧将止死。 苑羊牧之曰:「君过之!乌存以力闻可矣,为必以弑君成名?」遂来奔。齐人纳郊公。 吴人伐州来,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吴人御诸钟离。子瑕卒,楚师熸薳。吴公子光曰:「诸侯从于楚者众,而皆小国也。 畏楚而不获己,是以来。吾闻之曰:『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啮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楚令尹死,其师熸。帅贱、多宠,政令不壹。而七国同役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若分师先以犯胡、沈与陈,必先奔。三国败, 诸侯之师乃摇心矣。诸侯乖乱,楚必大奔。请先者去备薄威,后者敦 陈整旅。」吴子从之。戊辰晦,战于鸡父。吴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三国争之。吴为三军以击于后,中军从王,光帅右,掩余帅左。吴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国乱。吴师击之,三国败,获胡、沈之君 及陈大夫。舍胡、沈之囚,使奔许与蔡、顿,曰:「吾君死矣!」师噪 而从之,三国奔,楚师大奔。书曰:「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君臣之辞也。不言战,楚未陈也。

中国朝代皇帝表

中国朝代皇帝表 春秋战国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秦朝(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 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2]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3]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 秦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画像) 秦惠文王嬴驷 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嬴则 秦孝文王嬴柱 秦庄襄王嬴子楚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嬴胡亥 秦三世嬴子婴 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汉朝前202—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代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1-2] 公元前206年刘邦封为汉中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西汉王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史称“汉武盛世”,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结束。不久之后发生了绿林和赤眉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23年新朝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3]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朝政黑暗,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皇帝皇后历代列表 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有14个皇帝,历经211年。 秦朝灭亡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获胜。[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史称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景象。 西汉皇帝表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春秋战国诸侯国名称3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 秦国嬴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约前900年- 前206年西楚、汉朝《秦本纪》《始皇本纪》 齐国姜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 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 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公前11世纪- 前286年田氏齐国《宋世家》 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前11世纪- 前209年秦国《卫世家》 陈国妫(音:归)河南省淮阳县侯前11世纪- 前478年楚国《陈杞世家》 《左传.哀十七年》 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侯前11世纪- 前447年楚国《管蔡世家》 吴国姬江苏省、安徽省东部一带子、王前11世纪- 前473年越国《吴世家》 越国姒浙江省一带子、王前20世纪- 前306年- 前222年- 前110年楚国《勾践世家》 《战国史》 初亡于楚国,后降秦,建闽中郡,秦亡后受汉封为闽越、东瓯二国。 唐国 后改称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西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家分晋《晋世家》 《战国史》 楚国芈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后扩张至安徽、江西、湖南、江苏子(自称为王)建于商代前11世纪受封- 前223年秦国《楚世家》 《战国史》 [编辑] 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酆国姬陕西省户县东侯前11世纪- 成王十九年周朝 温国己河南省温县西南子?- 前650年狄国 刘国姬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前712年- 前455年周朝 荣国姬河南省巩义市一带公 甘国姬河南省原阳县公周襄王时立 樊国姬仲 尹国姬公 周国姬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公前11世纪- ? 王叔国姬公周襄王时立 成国姬陕西省境内 一部迁入山东省境内公 原国姬公 召国姬陕西省岐山县西南公前11世纪- ? 苏国姬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公 单国姬河南省济源市东南伯周朝 詹国姬伯

周朝世系表及诸侯世系表

周朝世系表及诸侯世系表 一、周朝世系表 1、西周(公元前1106年-公元前770年) 周文王: 在位51年,文王姬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周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死时54岁。 周成王:在位30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周康王:在位25年,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周昭王:在位19年,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周穆王: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周共王:在位23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周懿王:在位8年,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周孝王:在位6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周夷王:在位8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周厉王:在位37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后被国人放逐。 周召共和: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周宣王:在位46年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周幽王:在位11年,(前781-前771)。 2、东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 周平王:(姬臼),在位51年,(公元前770-公元前719年)。 周桓王:(姬林),在位23年,(公元前719-公元前696年)。 周庄王:(姬佗),在位15年,(公元前696-公元前681年)。 周厘王:(姬胡齐),在位5年,(公元前681-公元前676年)。 周惠王:(姬阆),在位25年,(公元前676-公元前651年)。 周襄王:(姬郑),在位33年,(公元前651-公元前618年)。 周顷王:(姬壬臣),在位6年,(公元前618-公元前612年)。 周匡王:(姬班),在位6年,(公元前612-公元前606年)。 周定王:(姬瑜),在位21年,(公元前606-公元前585年)。 周简王:(姬夷),在位14年,(公元前585-公元前571年)。 周灵王:(姬泄心),在位27年,(公元前571-公元前544年)。 周景王:(姬贵),在位25年,(公元前544-公元前520年)。 周悼王:(姬猛),在位1年,(公元前520-公元前519年)。 周敬王:(姬匄),在位44年,(公元前519-公元前475年)。 周元王:(姬仁),在位7年,(公元前475-公元前468年)。 周贞定王:(姬介),在位28年,(公元前468-公元前441年)。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汇总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 鲁 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 孝公/姬称28 公元前796 乙巳年惠公/姬弗涅46 公元前768 癸酉年隐公/姬息姑11 公元前722 己未年桓公/姬允18 公元前711 庚午年庄公/姬同32 公元前693 戊子年泯公/姬启02 公元前661 庚申年釐公/姬申33 公元前659 壬戌年文公/姬兴18 公元前626 乙未年宣公/姬馁18 公元前608 癸丑年成公/姬黑肱18 公元前590 辛未年襄公/姬午31 公元前572 己丑年昭公/姬稠32 公元前541 庚申年定公/姬宋15 公元前509 壬辰年哀公/姬将19 公元前494 丁未年 齐 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 庄公/姜赎64 公元前794 丁未年僖公/姜禄父33 公元前730 辛亥年襄公/姜诸儿12 公元前697 甲申年桓公/姜小白43 公元前685 丙申年孝公/姜昭10 公元前642 己卯年昭公/姜潘20 公元前632 己丑年懿公/姜商人04 公元前612 己酉年惠公/姜元10 公元前608 癸丑年顷公/姜无野17 公元前598 癸亥年灵公/姜环28 公元前581 庚辰年庄公/姜光06 公元前553 戊申年景公/姜杵臼58 公元前547 甲寅年晏儒子/姜茶01 公元前489 壬子年悼公/姜阳生04 公元前488 癸丑年简公/姜任04 公元前484 丁巳年平公/姜骜05 公元前480 辛酉年 晋 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 文侯/姬仇35 公元前780 辛酉年昭侯/姬伯06 公元前745 丙申年孝侯/姬平16 公元前739 壬寅年鄂侯/姬卻06 公元前723 戊午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论争

夏商周断代工程论争 夏商周断代工程论争 《前沿学刊》总第36期出版:2003年7月15日学说连线主办夏商周断代工程论争 1.“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阶段成果 2.李学勤: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发现与新探索 3.揭开夏商周断代的千年历史陈案 4.曾军:“夏商周断代工程”远未结题――一个民间学者质疑两百多位专家 5.中?古文明研究引?中西?? 6.我们的文明有没有五千年? 7.江晓原:众口纷纭说“断代” 8.李勇:武王到底哪年伐纣?――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关结论 更多文章“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阶段成果 编者按"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在1995年秋开始筹备,1996年5

月16日正式启动。经过多学科的200位专家五年来的集体努力,目前已经达到计划预定的目标。今年9月15日,在科技部组织召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验收会"上,断代工程顺利通过了由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验收组进行的验收。《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日前已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为了满足关心这一工程的广大读者的愿望,本刊今天开辟"夏商周断代工程"专版,介绍这一工程所取得的成果。 西周年代学研究 西周自武王克商到幽王,共11世12王。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给出了自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下的纪年,是建立西周年代学的可靠的基准点,所以"工程"涉及的西周年代学研究范围为: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孝王-懿王-夷王-厉王-共和元年。 西周年代学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测年,建立年代学框架,同时构建金文(青铜器铭文)历谱并对有关天文材料进行计算,排出列王年代。 与西周年代学相关的考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房山

读书笔记.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读书笔记.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By wei_信: ystutechan 读完后,第一个感觉是,凡关于殷商以前的各种记载,不能再轻易相信了。人家作者司马迁都说,殷以前尚yi,是说太久远了,他自己都无法考察了,更何况我们呢?其实,俺觉得读书吗,持有怀疑的态度总是好的,至少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这篇文章讲的是皇帝打下天下后,封侯封爵分封土地的事情,也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古代人要奖励一个人怎么办呢?分土地,分户邑,分地盘。那会中国是赤裸裸的农业社会啊!土地是权利的象征!分土地也就是分权利。今天的我们或许无法想像为啥要这样?分完土地,那个地盘就是你的了,规章制度什么的各制定各的,国家管不了啊,基本上就是国中之国。我们看这种奖赏制度,其实弊端很大,无论是殷商还是周朝还是汉朝,都曾引起过大的动乱,但是当时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好的办法也是一代又一代演变出来的!老实说,无论人的意识还是思想都受限于时代发展,在那个时代,这应该是人们能想到的最佳的奖励方法了。 说说这种制度为啥总是出问题呢? 古代的统治制度是金字塔式的,是中央集权,一切由皇帝说了算(今天难道不是这样吗?)但这种分封土地的做法,却打破了金字塔式的统治,让权力趋于平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你想啊?整个天下,分而治之,皇帝(也就是朝廷)和诸侯王们共同分割天下,这块区域是朝廷的,南边区域是梁王的,东边区域是吴王的等等,区别无非是大和小。你说皇帝和诸侯这样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是统治关系吗?不是统治关系!就算是统治关系也是名义上的,皇帝想统治别人,靠什么呢?皇帝有的,人家也有,土地,宫殿,军队。。所以,皇帝和诸侯,诸侯与诸侯间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制约的关系而非金字塔式的统治关系了,这样皇帝可不高兴了,手里没有制约别人的权柄了,说句话,别人不听也没办法啊;诸侯们也发现自己有足够的资本不听皇帝话了,于是各种矛盾开始慢慢积聚。。直至爆发战争。当然,这些能封王的基本上是有皇家血缘的,也就是和皇帝一个姓的同一家族的人,或许皇帝以为全部是自家人,江山就稳固了?事实证明皇帝错了!关系真的靠不住,还真就是自家人反自家人,比如汉朝的七国之乱。不靠关系靠什么?靠实力。绝对的实力才是统治的根本保证,而这种分封制度只能削弱顶层统治者的权利,诸侯一旦联合,皇帝就要被孤立,天下混乱是必然的。 因此,分封土地这种做法其实是诸侯之间(皇帝也算在内)把天下重新分割,结果是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利而增强诸了侯国的力量,是引起天下混乱的根源。

周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

周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来。 列国诸侯中著名的有: 鲁国---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以辅周室。 齐国---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封地,今山东青州府。 燕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国地为今幽州蓟县。 魏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封国地为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 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鲜。封国地为今河南信阳县。 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封国地为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 曹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封国地为今济阳定陶县。 成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封国地为今山东兖州府汶上县。 霍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处。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 卫国---姬姓,侯爵。系王同母少弟,为康叔。封国地为今北京冀州。 滕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绣。封国地为今山东章丘县。 晋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翼城。 吴国---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封国地为今吴郡。 虞国---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后。曰姬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封国地为今河东太阳县。 虢国---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封国地为今陕县东南之虢城。 楚国---芈姓,子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丹阳南郡枝江。 许国---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后,曰文叔。封国地为今许州。 秦国---嬴姓,伯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陕西西安。 莒国---嬴姓,子爵。系少昊之后。封国地为今莒县。 纪国---姜姓,侯爵。系太公次子。封国地为今东莞县。 邾国---曹姓,子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封国地为今山东邹县。 宋国---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封国地为今睢阳县。 杞国---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后。封国地为今开封府雍丘县。 陈国---妫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封国地为今陈县。 蓟国---姬姓,侯爵。系帝尧之后裔。封国地为今北京顺天府。 吴(?——前473) 太伯 仲雍 季简 叔达 周章

卷一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doc

卷一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索隐】:应劭云:“虽名为王,其实如古之诸侯。”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於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襃有德也;太公於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索隐】:案:汉书封国八百,同姓五十馀。顾氏据左传魏子谓成鱄云“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是也。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以辅卫王室。管、蔡、康叔、曹、郑,或过或损。厉、幽之後,王室缺,侯伯彊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索隐】:纯,善也,亦云纯一。言周王非德不纯一,形势弱也。汉兴,序二等。【集解】:韦昭曰:“汉封功臣,大者王,小者侯也。”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集解】:徐广曰:“一云‘非有功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虽【集解】:徐广曰:徐广曰:“齐、楚、荆、淮南、燕、赵、梁、代、淮阳。”【索隐】:徐氏九国不数吴,盖以荆绝乃封吴故也。仍以淮阳为九。今案:下文所列有十国者,以长沙异姓,故言九国也。独长沙异姓,而功臣侯者百有馀人。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集解】:韦昭曰:“辽东辽阳县。”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大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自陈以西,南至九疑,东带江、淮、穀、泗,【集解】:徐广曰:“穀水在沛。”薄会稽,为梁、楚、淮南、长沙国:皆外接於胡、越。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

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正义】:京兆也。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邪臣【索隐】:忕音誓。忕训习。言习於邪臣之谋计,故尔雅云“忕犹狃”也。狃亦训习。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观於上古,然後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索隐】:案:武帝用主父偃言而下推恩之令也。国邑,故齐分为七,【集解】:徐广曰:“城阳、济北、济南、菑川、胶西、胶东,是分为七。”赵分为六,【集解】:徐广曰:“河间、广川、中山、常山、清河。”梁分为五,【集解】:徐广曰:“济阴、济川、济东、山阳也。”淮南分三,【集解】:徐广曰:“庐江、衡山。”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馀焉。吴楚时,前後诸侯或以適削地,【索隐】:適音宅。或作“过”。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集解】:如淳曰:“长沙之南更置郡,燕代以北更置缘边郡,其所有饶利兵马器械,三国皆失之也。”【正义】:景帝时,汉境北至燕、代,燕、代之北未列为郡。吴、长沙之国,南至岭南;岭南、越未平,亦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於汉。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馀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索隐】:错音七各反。错谓交错。相衔如犬牙,故云犬牙相制,言犬牙参差也。秉其戹塞地利,彊本幹,弱枝叶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