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5)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5)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5)

第七章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本章学习重点是理解对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德育的基本特点,应用德育原则及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1.学校德育的意义

(1)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在于德育产生于社会需要,并为一定的社会发展服务,我们之所以进行和加强德育,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

(2)学校德育对学校自身工作的意义在于德育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因素;

(3)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成长的意义在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包括哪些基本方面: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不仅是直接接受德育影响的心理基础,也是青少年成为良好社会公民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3)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不仅是指人在社会思想道德生活中所应具备的素质,也是时代特点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3.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教育、健康心理品质教育、人生观教育、科学世界观教育、社会主义教育。

4.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

(2)德育过程是不断激发、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性;

(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德育过程的四个基本特点也准确地反映了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如果考核中问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答四个基本特点即可。

5.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德育过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实施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的认识、情感、行为习惯的发展过程。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为条件。

6.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2)知行统一原则;

(3)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4)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原则;

(5)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原则;

(7)正面教育、疏通引导原则。

在考核中,如果请你联系实际对某一德育的基本原则进行论述时,请要把握住三个方面的内容?/p>

(1)对这一德育基本原则理论基本内涵的认识;

(2)贯彻这一德育基本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3)在实际工作中你是如何运用的。

7.应用德育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实际情况,注意多种原则综合应用,避免把德育原则单一化和教条化;

(2)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灵活的教育艺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使原则“活化”。

8.如何认识教学的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德育必须重视和利用好的一条基本途径。

(1)通过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历来是一定阶级或社会所必需;

(2)教学自身的活动过程和形式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可从教学的地位、时间优势,教学内容,教学的教育力量,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教学对象的求知欲望等方面阐述。

9.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1)知、情、意、行的统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由知到行的统一不是自然实现的,离不开情和意等因素的中介作用。

(2)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等要素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10.在德育过程中如何应用好心理咨询的方法。

(1)心理咨询的功能和方式;

(2)要学习和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

(3)教育者要做学生真诚的朋友,要关心爱护学生;

(4)应注意深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学生的各种行为中了解学生心理,“对症下药”。

德育方法在文字教材中列述了七种,如果要求结合实际谈应用好某一种方法,要把握住三点:

(1)该方法的功能;(2)该方法的方式;(3)该方法的基本要求。按照该方法的基本要求,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采用一定的方式,达到一定的效果(功能)的思路去答题。

第八章中小学课外教育

本章学习重点是了解课外教育的任务、内容、作用、特点,理解课外教育的基本要求组织形式。

1.课外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课外教育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学校教育;

(2)课外教育是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3)课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但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服务。

2.课外教育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

(2)要有广阔的知识性和丰富的趣味性;

(3)要坚持自主性和鼓励创造性;

(4)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5)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与校外教育相配合。

3.如何设计、组织课外教育活动

构思回答此题时,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1)课外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

(2)根据课外教育的基本要求设计;

(3)决定组织形式。

如果是要求结合实际的论述题,所举事例要能证明上述三个方面所提出的观点一致。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本章学习重点是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任务、内容、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和建设方法。

1.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研究和了解学生;

(2)做学生思想工作;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4)提高学生生活能力;

(5)组织班集体活动;

(6)做好校内外协调工作;

(7)做好学生评价工作;

(8)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2.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教养、教育、管理、社会化、发展功能

16.班集体建设的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健全组织;

(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习题选(第七-九章)

一、填空:

1.德育是任何社会或阶级为使自身得以__________而培养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2.德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质量构成的重要部分,而且也是保证和提高_________的主要因素。

3.德育的目标是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__________和教育对象的状况而确定的。

4.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_______,决定了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多方面的发展。

5.人生观教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人生目的、__________、人生态度等基本观点的教育。

6.德育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受教育者________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与不断提出的社会要求需要之间的矛盾。

7.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________。

8.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_________,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9.从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来看,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其中由______的转化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根本。

10.严格要求与__________学生,是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11.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_________教学之中。

12.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_________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13.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______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传入校园。

14.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______,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15.德育方法受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制约,同时也还受到_______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水平等因素所制约。

16._______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

17.课外教育的特点是组织上的自愿性、_______、活动的自主性、形式的多样性。

18.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_________、教育者和领导者。

19.班集体具有教养功能、教育功能、管理功能、社会化功能、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构成人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

a.知

b.行

c.意

d.情

e.思

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

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发展能力

d.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e.教书育人

3.主张课内外结合培养人才,并亲自在帕夫雷什中学建立了“智力生活基地”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是__________。

a.凯洛夫

b.赞可夫

c.苏霍林斯基

d.巴班斯基

e.马卡连科

4.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学生的__________负责。

a.思想品德发展

b.全面发展

c.身体发展

d.智力发展

e.能力发展

三、名词解释:

1.德育(p264)

2.德育目标(p269)

3.德育内容(p273)

4.德育过程(p281)

5.自我教育(p288)

6.陶冶教育法(p323)

7.课外教育(p336)

8.群众性活动(p345)

9.小组活动(p346)

10.班级(p353)

11.班主任(p353)

四、简答题:

1.学校德育的意义

2.中小学德育的基本目标

3.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5.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6.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7.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8.应用德育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9.应用德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0.课外教育的任务

11.课外教育的作用

12.课外教育的特点

13.课外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4.课外教育的基本内容

15.课外教育的基本要求

16.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17.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8.班集体结构中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19.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2.联系实际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3.结合自己德育工作实际谈如何贯彻知行统一原则?

4.结合自己德育工作实际谈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5.结合自己德育工作实际谈如何贯彻正面教育、疏通引导原则?

6.试论教学的教育性。

7.试论如何才能运用好心理咨询的方法。

8.试论课外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设计、组织好课外教育。10.结合实际,谈谈班集体的建设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简答题: 一、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三者之间的辨析? 答:1.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1.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3.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部分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二、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特点:一是在道德教育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二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圣贤”、“君子”; 三是在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四是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局限:第一,灌输式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第三,“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严重。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答: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互相规定和互相依存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互相转化。虽然两者紧密联系,但是他们的角色不同,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也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最后,它们两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必须是互相理解的,必须是共享两者的精神的。 四、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答:过程: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形成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外部制约与内在转化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 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按照《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学校“xxx”规划,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教代会工作报告中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准确定位创新教育思想观念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近50年办学育人的历程中,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我校始终重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刻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科院精神的合格人才,为纺织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逐步确立了“创优质、办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树立以学科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纺织行业服务的办学观;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质量

观;把培养符合自身目标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重要的质量标准;确定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的办学思想,指导办学实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近三年,学校领导出版专著近十部;在《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重要期刊发表相关理论研究文章近二十篇。 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我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全校教师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创新机制,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领导率先垂范,进行教育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施全员育人;学校全方位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教育途径创新,实施全方位育人;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教育环节创新,实施全过程育人。形成了我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这一重要的办学育人特色。 我校注重以学生工作特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特色品牌工程”,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学生工作特色活动品牌,形成了“院院有亮点、个个有特色”的学生工作格局。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深入、创造性

中学生思政教育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面临着三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受到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学校忽视、老师厌教、学生逆反等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始终坚持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念并加以中国化的创新。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也由此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发展与深化,我国建立了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各个中学都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转型期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过程偏误等诸多的问题。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着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 我国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造

良好社会条件与环境的同时,也因为社会变革涉及范围和程度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1.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尚具有不成熟性、不定型性。经济政治的转型也促进着社会文化的转型,社会存在多变性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的主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2. 消极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特殊情况都衍生了各种社会腐败和消极现象。这些社会消极现象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极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他们的人生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所有这些都在侵蚀着尚未成熟的青年中学生的思想,并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可能也是困扰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 论基础。(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 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它通常是一个社 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 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人的绝大 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 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战略任务。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然而,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诸多挑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思想问题:有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有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有的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较深。对此需要认真面对并采取有效措施。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宏观层面:国内外大环境的深刻变化所导致或引发的新挑战 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社会公德、身体心理状况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对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斗下一代的斗争更加激烈,大学生成为敌对势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

式的重要目标;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3.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对“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这一命题,大学生的坚定性存在下降趋势;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走向问题,有很多大学生表现出茫然点或持非主流观。 4.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在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日益广泛,对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扩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提供了现代化手段,然而,虚假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动的信息往往乘虚而入,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乘机扩大传播范围,对广大青年学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5.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和个性需求更加鲜明,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日趋明显,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校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律能力以及自身素质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相比有所下降。他们中的一些人自我意识强、团结协作能力弱,自我期望值高、应对挫折能力差,自由权利意识强、责任义务意识弱,自尊与自卑同在、理想与失落并存。 (二)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欠佳和对象本身的变化所形成 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_考试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一、填空题 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心概念 3.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7. 思想政治教育被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 28. 有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区别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其他剥削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9.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30. 思想政治教育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备条件。 31.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32. 以环境构成要素的性质为划分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3. 以环境构成范围的大小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34. 宏观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

35. 经济环境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36. 微观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 37.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依托的“社会亚文化”。 38. 思想政治教育所说的研究对象,广义角度研究是指一切人。 39. 青少年和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40.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功,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目标。 42. 按教育对象的范围,可将目标分为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 4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双重的功能,它既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的终点。 42.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 1. 2. 3. 4. 5. 6. 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思想政治教育。(错误。在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 7. 行为支配思想。(错误:思想支配行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的绝大的多数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 8. 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不一定反映人的思想。(错误。人的行为反映人的思想。) 9. 管理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10. 主体因素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错误。客体因素) 11. 客体因素在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能动作用。(错误。主体因素) 12. 自我教育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新型的有控影响。

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夏晓东

2014年10月 总第369、370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102014 Sum No.369、 370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夏晓东(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可以获取海量的 信息,更是对人们思维认知、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冲击与改变。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改进教育方式,利用大数据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4)10-02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MFD -114),主持人姓 名:聂娜。[作者简介]夏晓东(1986— ),男,山东昌邑人,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郑州大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3G /4G 技术的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人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数据总信息量产生惊人的增长,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互联网以及各种联网传感器,都在采集者数量惊人的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 )在其研究报告《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 》中指出,2011年全球数据总量为1.8ZB ,到2020年将超过40ZB ,届时全球数据总量甚至超过可存储空间总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掀起了一场全新的信息革命,让人们以全新的角度认识社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带来的不仅仅是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更是对他们的思维认知、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冲击与改变。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改进教育方式,利用大数据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大数据的含义与价值 大数据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提出,美国宇航局研究员迈克尔·考克斯和大卫·埃尔斯用“大数据问题”来描述超级计算机生成的大量信息。首次对大数据进行科学界定的是麦肯锡公司,他在其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领域》中提出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是之那些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采集、储存、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大数据是一个动态的数据集合,它 将跟随这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增多。 ”[1]维克·托迈尔在其著作的《大数据时代》中指出, “大数据是人们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小规模数据的基础上是无法完成的。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 ”[2] 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他指出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价值观、方法论。 ”[3] 大数据的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数据数量巨大 (volume ),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 ),价值密度小(value ),处理速度快(velocity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库有所不同,它拥有的不是支离破碎的数据片段,而是完整的数据集合;它的来源也纷繁复杂,跨领域、跨门类,能够凸显出以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事物之间的潜在关联性。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全面整理,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从而探索出各种事物的关联性,判断事件发生的概率,预测事物变化的走向,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策略并完成决策。 二、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逐步由单个独立的事件转化为探索研究事物之间的潜在关系。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整理,从深层次挖掘出事件产生的本质原因。大学生作为社会各阶层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必然受到海量数据的冲击和影响。在大数据时代下,深刻了解大数据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及影响,把握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掌握更全面 传统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往往是通过谈心谈话、开展主题班会、组织集体活动等形式开展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通过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手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初见成效,然而我们对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却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往往缺乏针对性、实时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思想行为信息采集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样本分析等方式进行的,调查结果虽然能够反映学生整体的思想动态,但是针对性不强、精确度不高,容易忽视同学们思想上或情绪上存在的隐性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信息采集方式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有效逆转。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机可以自动采集学生 · 112·DOI:10.14129/https://www.360docs.net/doc/524525934.html,ki.forwordposition.2014.za.07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学生党团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学生党团建设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充当的社会角色也越来越多,担任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名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高职也要大力建设学生党员的队伍建设。只有大学生党团的建设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并保质保量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性人才承担起国家的接班人,同时在大学里也开展起了学生党员的培养,把党的建设和大学生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我们的学生党组织,我们的口号是:“一名党员,一名旗帜”。让理想从这里起飞,让新的生命从这里开始,让我们的种子在这里发芽,成长,最终成为一个能撑起一片绿荫的大树,发挥我们的作用肩负起我们的责任,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为实现富强昌盛的国家,而为知奋斗终生。 一.党员建设在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团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实施教兴战略、人才强国的基础工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青年大学生更是将来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着全

新的文化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做好高校中发展党员工作是保证党员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二.我院党团建设的现状 (一)对团员进行管理教育 我院学生约有4000人,团员占总人数的96%,占全校学生的很大一部分,同时要加强对团员思想上的建设,只有团员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才能带动班风、系风,甚至校风的提高。对未加入团员组织的学生进行培训学习团章,并组织活动锻炼提高他们的对团的认识,并组织学习团知识考试,凡考试合格、在校无违纪现象、学习成绩科目无大挂、各方面表现良好者方可加入团员的队伍中。 对已经是团员的学生们进行“三会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给一个统一的题目或是由本班的团支书组织以多样的形式,进行团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并由系部的团总支书记进行检查;由院部的团助委进行抽擦查;并对抽查的结果进行评比,并在星期一的升国旗时公布最好的班级以及较差的班级。三个星期组织一次德育课实践,由团委的老师进行检查,资料由班长写入班主任工作手册中,同时不定期的由班级、系部、院部组织一月最少一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并把青年志愿者的名单同参加人数以及时间一起上交团委,并由系部团总支统一填写在青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法政学院 11思政1班芷芊 2011644112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总的来看,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中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学生较之小学生来说,思想和心理都更成熟了,也是三观世界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一)、作为学生,学校是学生的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其中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容和教育目标,使政治课堂成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政治课堂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用各种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要求了老师要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课堂上做好学生引路人的工作。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显得枯燥无趣,而毫无兴趣的东西学生不爱听,容易走神,没有激情学习。所以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很关键。要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学生感兴趣的容、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把生活融入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感受和体验。例如上一节初中的政治课,教材要求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板桥的”丝竹图”,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上出现了冷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改变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老师让同学们由竹子所想到什么来发言,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由于学生熟悉竹子,所以很快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就变得踊跃。比如有的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那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篇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和教育 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理论学习法、()、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 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 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思想品德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四、论述题(15分) 1、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专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思想道德建设 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3、马克思主义哲学 4、理论讲授法;理论宣传法 5、有道德;有文化 6、共产主义 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 二、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 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 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 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 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 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三、简答题 1、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 2、答: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 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 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4)教育者与教 育环体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6) 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1)社会发展的客 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 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4、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1)管理载体;(2)文化载体;(3)活动载体;(4)大众传媒载体。 5、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 者的素质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基础;(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四、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答:(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 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不在 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因素与 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要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都与一定 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条件下,才肯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2)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

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4525934.html, 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作者:胡玲 来源:《祖国》2019年第09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要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必须与时俱进,始终 把握时代和社会的脉搏,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从而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除了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做到与时代接轨之外,还必须积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融合渗透的方法,通过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本文将着重就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进行。 大数据推动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的巨大变革,也让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把大数据技术、思维、方法等重要因素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研究当中并且贯穿全程,实现大数据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密切整合与相互渗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与信息化进步。毋庸置疑,這是大数据时代给思政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的创新要求,也是思政教育方法顺应时代与时代接轨的必然举措。借助国家大力推进大数据战略带来的重要契机,助推思政教育方法创新改革,形成对社会先进思潮的引领,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与主导权,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促进思政教育持续性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及全新任务。 (一)步入信息化 大数据时代让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带来了极大 的影响力,这也使得思政教育方法显现出了创新性特征,其中步入信息化是第一个显著特点。该特点指的是思政教育方法以传播学与信息论为根基,依照信息传播规律,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推动思政教育方法的现代化与先进化。把信息作为重要纽带教育方法和大数据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大数据可以为思政教育信息的获得、加工、传递、反馈等提供技术支撑。所以思政教育方法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对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信息进行运用,可以实现教育方法的全面创新。 (二)趋向可视化 趋向可视化是大数据时代下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第二个明显特征,主要指的是在思政教 育方法应用与研究环节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利用直观生动的方法对思政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整个过程进行生动展示的发展趋势。信息可视化能够有效强化人的认知实践活动,进而可以驾驭更多的数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数据信息呈海量增长的趋势,这也让信息可视化进入了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加大了信息可视化趋势。信息可视化体现在思政教育方法创新方面,分别是方法实施过程可视化、思想信息精确量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地理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2011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要求,我系的德育工作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任务和要求 我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是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我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我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基本观念: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社会主义观念。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的需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发挥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两课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具有“培养信仰、提升道德、指引理想”的“立德立言”的教化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外国语学院班级:114班 姓名:陈晓 学号:2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恋爱观。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我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主要表现在急功近利,理想淡化;极度自我,道德缺失;生活安逸,缺乏进取。所以针对大学生思想现状,进行正确的、有方向性的教育引导迫在眉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 而其中,大学生的校园文化、体育运动、大学生活又是重中之重的三个环节,必须统筹兼顾,予以重视。 在这三个要素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过分放大学习、校园文化生活在生活中的比重,无数的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链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马拉松两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猝死的阴霾还未散去,近日上海媒体又报道了一起大学生在中长距离跑步后倒地猝死的消息,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仅是一段1000米的体质检测,大学生乃至青少年体质再次引发人们的讨论。在广州马拉松比赛当天,21岁大学生参加10公里比赛突然昏厥,经抢救无效身亡,现在则是1000米就分隔了两个世界,而在百度里输入“学生猝死”等关键词,广东、江苏、浙江等地都有中学生、大学生因跑步猝死的新闻,联系到早些时候华中科技大学校运会取消秋季运动会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的体质到底有多差? 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2002年世界卫生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体力活动不足或者久坐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世界引起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前10项原因之一,每年约造成190多万人的死亡。这一残酷的现实,很多人并未感到灾祸临头,从而唤起足够的重视,而是习以为常,自我辩解。据文献揭示的事实应引起我们的警醒:“中国知识分子目前参与体育活动的占36%,其中经常锻炼的人占25.6%;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仅仅维持在中学水平,耐力素质和肺活量指标在下降。大多数大学生体育知识贫乏,75%大学生没有形成体育特长,90%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11.87%大学生踏入社会后即间断或结束体育活动。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将来发展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开始引起关注。随着人们对体育锻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其对策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中学生的思想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和挑战,由于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等问题滞后形势的发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 种种问题。本文就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意义、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回首过去的20世纪,在党的领导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曾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前列,为新中国的诞生、建设作出了贡献。而今,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下世纪我国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到下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那时,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但是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力拼搏,共同努力。现在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这一代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下世纪我国国民总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下世纪的中国能否牢牢发展的主动权,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能否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承载着庄严的使用,为使新时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不负重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我国即将加入WTO,我们同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将更加广泛、深入。这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集中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大量进入我国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宣传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生活呈现“四个多样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一系列的变化逐步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诱发了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社会上还出现了黄赌毒、腐败、非法宗教活动、封建学信活动等社会丑恶现象。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干扰着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再一方面,当今时代,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载体和开展舆论斗争的新舞台,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是开放的,网上信息诚杂多样,即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同时,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这些错误的不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也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面前,我们只有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大力探索新路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年轻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二、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 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观念陈旧,一些家长、老师存在偏面的成才观、价值观,没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用学习成绩以偏盖全,忽视甚至抵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阻碍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是很多人的思想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看成是一种说教,在很多地方,政治思想教育也往往仅仅留于形式,照本宣科。所以,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很多人就立刻把它和“枯燥”二字联系起来,这使得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难度。是现在的学生思想非常活跃、独立意识很强,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他们对于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很容易接受,但对于事物的好坏善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点一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点一览 第一章绪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完全等于政治工作或思想工作,它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宽广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泛义是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特指则是指无产阶级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联系和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领域及其矛盾。(1)特殊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而且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2)特殊矛盾:一定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根据,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 2、对象的确定。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2)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3)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4)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阶段性(反映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实践性(来源实践,用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综合性(多角度分析,应用各种学科)。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参与和非参与),实验法(标准实验和自然实验),社会调查法(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访问法和问卷法),总结经验法。 2、意义: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导。(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哲学的指导(基础),政治经济学的指导(物质利益),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方向);(2)坚持列宁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必须灌输的原理;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结合经济工作做好思想工作、宣传鼓动工作;开展共产主义教育,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1)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思想来源于社会存在;B、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密切结合,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C、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D、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亲自抓思想问题,加强领导; E、提高党性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当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培育“四有”新人,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1、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人的思想发展依赖于社会存在(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