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8 红楼梦研究 真题精选(九)

红楼梦测试题及答案

《红楼梦》阅读训练题 一、多选题 1.《红楼梦》的异名下列哪两个不是?()() A.《石头记》B.《风月宝鉴》C.《太虚幻境》D.《金玉良缘》E.《金陵十二钗》 选C D 分析:《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甲戌,1754年),《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 2.找出分析有误的两项:()() A.贾府中的奴仆颇具叛逆性格的两个人是晴雯和小红。 B.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平儿。 C.红楼梦》是写男女私情的。《红楼梦》以前的才子佳人小说,也是描写男女私情的,所以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D.《红楼梦》善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写的都是作者观察得到的客观的人物。 E.第三十九回,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他”指的是赖大家的。 选C E 分析:才子佳人小说发展至明末清初,才子金榜题名后与佳人洞房花烛的大团圆结局已成为小说的固定情节模式,这种大团圆结局,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和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因原,但更多的是作家怀才不遇寄希望于作品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使然。借文学作品抒写人生理想固然可以,但如果对理想的描画近乎于偏执,乃至于使大团圆结局失去了存在的生活基础,那么千篇一律的大团圆便有了美化现实、粉饰生活之嫌,理想也便成为梦想和空想。这也是此时期才子佳人小说引起当时社会关注和招来后人非议的原因之一。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这一

红楼梦研究在线考试(客观题)

单选题(共23道题) 1.( 2.0分)织造在清代是一种特殊的官职,此官职也涉及到清代的()制度问题。 A、奏折 B、密折 C、公折 D、量刑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2.(2.0分)目前比较流行的版本为: A、一百二十回 B、八十回 C、一百回 D、一百四十回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3.(2.0分)一些《红楼梦》的抄本附有脂砚斋的评语,被称为: A、程高本 B、脂评本 C、原初本 D、早期本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4.(2.0分)以下人物属于“金陵十二钗”副册的有: A、林黛玉 B、晴雯 C、巧姐 D、李纨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5.(2.0分)《红楼梦》第五回册页上画着“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是对()命运的暗示。 A、巧姐 B、王熙凤 C、林黛玉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6.(2.0分)《红楼梦》第五回册页上“一从二令三人木,苦相金陵事更哀”是对()命运的暗示。 A、林黛玉 B、王熙凤 C、薛宝钗 D、贾宝玉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7.(2.0分)《终身误》的抒情主人公是: A、林黛玉 B、贾宝玉 C、贾元春 D、薛宝钗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8.(2.0分)“木石姻缘”指的是贾宝玉和()的爱情: A、林黛玉 B、薛宝钗 C、史湘云 D、妙玉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9.(2.0分)“金玉良缘”指的是贾宝玉和()的爱情: A、林黛玉 B、薛宝钗 C、史湘云 D、妙玉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10.(2.0分)在()眼里,《红楼梦》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和寓言,故事背后隐藏这微言大义。 A、新红学

2020年江苏自考27038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

27038江苏省自考红学笔记 题目一:林黛玉性格中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各种特征,试以落花自喻挖掘其内含。 前言: 落花,是黛玉一生不幸遭遇的一个美丽的概括,新颖又贴切的描绘出在深闺自怜,又无法抗拒命运的黛玉的形象。封建社会的上天旨意、宗法势力、社会道德等,相互勾结成一种强大的压力。除皇帝外,每人头上都承担着足够的份量,迫使你低头、弯腰、折膝、匍匐,剥夺你的一切。古往今来,越是展转于淫威之下的人们越容易从心底升起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信仰。曹雪芹把这种高尚的精神情操给予了他所着意塑造的悲剧形象。林黛玉秉承这种精神情操而生,纤弱的身躯并不妨碍她仰起高昂的头,果敢之气、刚正之节也同样会在深闺少女身上体现。 从黛玉进府后的一系列微妙的不平等的待遇上,慢慢地体味出这种气质给人的感染力量。作者把黛玉放在各种矛盾纵向发展和各种社会关系横向联系之中写她内心深刻的变化。那万恶的社会,经常以金钱和地位衡量人的价值,黛玉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要以匹夫不可夺其志的决心来抗争。 举例: 有一次,凤姐见一个小旦长得像黛玉,笑道:“这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瞧不出来。”率真的湘云脱口说出她很像林姐姐的样子。倡妓、优伶处于卑下的地位,狡黠的凤姐眼睛看着戏,心里却冒出个这么罪恶的念头,并含骨露肉地稍事提醒,果然大家都向黛玉

看,笑道:“果然像她!”如果黛玉此时站起来就走,又能走到哪里去呢?无怪她叹道:“双文虽然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我黛玉之薄命,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她像一团漂泊无根的柳絮,“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内心沉重的负担也常常给明丽的爱情抹上一缕暗色。当宝玉用《西厢记》中的妙词表达对黛玉的倾心时,却又大大刺伤了她的自尊。她哭起来说:“看了混帐书,也拿我取笑儿。”这一夜,黛玉倚着床栏,抱膝含泪,如木雕泥塑般坐到两更多天方才睡去。第二天就写了那完全是言志的《葬花吟》。 结语: 花,终于谢了。红消香断,难觅难寻。明媚鲜艳的鲜花,如何抵得过一年360日的风刀霜剑!如此绚烂的生命终于悄悄地叹了最后一口气,留下了最后一滴泪。那根本无法作主的命运,在曹雪芹心中有许多叠印着又十分清晰的形象。这多像怀才不遇又横遭大故的落拓不羁的才子!寂寞西郊,一灯如豆,穷困潦倒到只能举家食粥的曹雪芹。它又很像一心想报效君王,最后落得个“智穷罪极”不能自免的司马迁!它又像那“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屈原,为了维护自己的清白、理想,要下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愈是身处逆境,愈能不屈地反抗,愈是被人践踏,愈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是林黛玉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秉承的品格和气概。 题目二:试阐明《红楼梦》前五回在结构上的作用 前言:

[参考实用]北京高考《红楼梦》试题练习汇编

《红楼梦》练习集锦 一、判断题 1.《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2.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泼辣能干的探春,怯懦的迎春,孤高的妙玉,温顺世故的晴雯,忍辱吞声的尤三姐,敢于反抗的尤二姐和袭人等。() 3.《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 4.《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 5.《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分别是:宝玉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凤姐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 6.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姐,最后借刀杀人。在这个人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 7.《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写出了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心中充满了喜悦。() 8.曹雪芹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 9.《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描写,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 10.《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

(完整版)红楼梦名著阅读检测试题

红楼梦名著阅读检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 1、《红楼梦》原名,该书以、、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人是指,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弄权、逼死、破坏,最后落了个悲剧下场。 3、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 4、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 5、请写出“金陵十二钗”其中三位:、、。 6、《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 _;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涉及到她的经典情节有________ _;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 _。 7、《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说的。 8、《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人是,写出了她的性格特点是、。 9、“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______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______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_____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10、《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_______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____________。 11、《红楼梦》中第一次诗社结在(处所),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李纨的别号分别是,,,。 12、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_______、懦弱的______、精明的______、孤僻的_____,取“_________”之意。 13、《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________,冷二郎是_________ _。 14、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②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15、《红楼梦》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闻到的奇香叫,饮的仙茶叫,品的酒叫,分别指,,的隐义,听的歌曲名叫《》。 17、《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写的《》。 18、《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__________ _,最有趣的情节是__________ __,最凄惨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 。 19、贾宝玉佩戴的玉叫________,薛宝钗佩戴的是,史湘云佩戴的是_____ 。 20、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2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关于他们的神话故事是( )。 22、“,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古典名著《________》中人物_______ _写的诗《__________ 》中的句子。 23、《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 )、( )。 24、《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若笑,虽嗔视而有情。”说的( )。 25、《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人物是( ).

27038_红楼梦研究__论述题

《红楼梦研究》[论述题] 提示:1、所有论述试题、答案要点均来源于教材《红楼梦研究》(何永康主编); 2、所有论述题都要在通读并记忆原文的基础上作答,便于论述要点的展开。 1、论述《红楼梦》前五回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首先,通过甄士隐、贾雨村荣枯浮沉的故事作为前奏,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甄士隐是一个由荣到枯的典型人物,《红楼梦》由盛而衰的主题可以从甄士隐的经历中预示出来,甄士隐的大彻大悟也预示着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结局; ②其次,通过甄士隐、贾雨村的牵引,介绍了小说中的重要人物。 小说写贾雨村被革职,游至维扬听到林如海任盐政的信息,推出了核心人物林黛玉;再由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交代了贾府的谱系血脉;由林黛玉进贾府继而基本交代了书中的主要人物; ③复次,通过甄士隐、贾雨村把天上的爱情故事搬到人间。 第一回交代了情鬼前缘,即贾宝玉是补天石,林黛玉是绛珠仙草;第二回交代了林黛玉年幼丧母之不幸;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开始了木石前盟;第四回薛宝钗投奔贾府开始了金玉良缘;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交代了情鬼的性格、经历和结局; ④最后,交代了特殊的艺术手法。 小说人物“甄士隐”、“贾雨村”用谐音的方法交代了“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艺术虚构手法。 2、论述“宝玉挨打”的主要原因及其矛盾冲突。 宝玉挨打是贾府内外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①根本原因:两条道路的矛盾,即正统与叛逆的矛盾,表现为贾政与贾宝玉父子矛盾; ②远因:金钏之死,主奴矛盾; ③近因:雨村来访,两条道路的矛盾; ④导火线:忠顺亲王府派人到贾府寻找琪官,两个护官符之间的矛盾; ⑤催化剂:贾环告状,嫡庶之间的矛盾。 3、论述高鹗续书哪些方面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①“家道复初,兰桂齐芳”,抄没的家产被发还,革去的世职被恢复,逮捕的贾赦、贾政被放还,贾兰和贾桂均飞黄腾达; ②宝玉中举,宝玉平生最讨厌仕途经济,写他中举有违人物性格逻辑; ③有些任务结局描写不符合曹雪芹原意。例如王熙凤,其判词是“一丛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绝大多数人认为王熙凤被休,哭向金陵娘家一说,可见“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的结局不合原意。 4、论述《红楼梦》描写爱情的作用有哪几个方面。 ①直接表现了反对封建主题,歌颂了叛逆爱情。 例如小说着力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建立在反封建基础上的爱情发展的全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的批判;而对于宝黛爱情悲剧表示出同情和歌颂; ②用爱情描写来烘托贵族家庭衰败的情况。 例如贾元春加封贵妃的高攀、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的低就、出于某种政治目的的远嫁、尤二姐等人的私情苟合等,这样的爱情描写对于贾府的衰败产生了烘托作用; ③用爱情描写掩盖某些政治斗争描写。

红楼梦1-5回资料(试题+整理)答案

高一语文练习(2014.11.17) 《红楼梦》(1—5回) 班级:姓名: 1.《红楼梦》先后用过许多书名,如《》、《》、《》、《》等,是我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 2.《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人名)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一群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 3.“玉在箧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中秋之夜,(人名)在院内赏花时,吟诵此诗以表逸兴与抱负。 4.元宵佳节时,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着孩子(人名)去看灯,结果孩子丢了,后来被拐子卖给,后来又卖给 5.为《好了歌》作注,指出盛衰荣辱瞬息变化,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6.《红楼梦》中的(歌名),认为“好”即是“了”,“了”即是“好”,虽说消极悲观,但也体现了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有力批判。 7.小说中最早介绍荣、宁二府的情况的是古董行中做贸易的。 8.说“女儿”这两个字时,必“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这话是出自之口。 9.、贾珍是宁国公贾演的后代,贾蓉、秦可卿等是宁府中人;、贾政、贾敏(黛玉之母)是荣国公贾源的后代。其中元春、迎春、探春、与宝玉、贾兰等等是荣府后人。 10.贾氏宗族的长房是,次房是。《红楼梦》主要写荣国府的事。太虚幻境中有两句判词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宁府的罪孽超过荣府。 11.黛玉刚进贾府时,对她的印象是“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12.和“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事有关的人物有:、、、等 13.关于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现了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赞扬了宝玉的性格。14.《红楼梦》中集中了古代读书人丑恶的一面,他“乱判葫芦案”,以此作为投靠贾府的资本;后来贾府被抄,也是由于他“狠狠的踢了一脚”,以求自保。 15.“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贾宝玉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16.在宁府内上房房内看到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忙说“快出去!快出去!”表明他自由率真,追求平等,反对老于世故,厌恶虚伪丑恶。 17. 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带他游历了太虚幻境,并品了千红一窟茶,饮了酒,看了“薄命司”的册子,听了12支名叫《红楼梦》的曲子。 18.《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妙玉、、、李纨。 19.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瑕”指的是。20.《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出场亮相“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弄权、逼死、破坏爱情,最后落了个“,”的悲剧下场。 21、、《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

红楼梦前十回高考的重点小测测试题

《红楼梦》专题阅读测试一(1-10回)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50分) 1、《红楼梦》原名,后空空道人改为《情僧录》,曹雪芹在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它题为。 2、女娲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顽石36501块,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 ____ 下这块顽石由一僧念咒,变成了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僧人在正面刻了四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反面刻八个文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3、宝黛二人情缘前世已定, 宝玉前世是 ___ ,日以甘露灌溉西方灵河岸上的,这棵草受天地精华,脱去草胎木质换成人形,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心中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的心意。 4、甄士隐女儿 ______ 在元宵节被偷,正应了疯癫的僧人的谶语: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后来这个女儿被人称为“呆霸王”的 ___ 强夺去,改名叫 ___________ 。 5、填出《红楼梦》开卷诗前二句:“_____ ______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6、 ______ 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女,出生于 _______ 因而取名。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作女史,后被选入 _________ 封为贤德妃。 7、冷子兴说的:“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快,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她是_______________之妻,王夫人的_______________。 8、贾政是荣国府(填父亲名)儿子。和林黛玉母亲是兄妹关系。 9、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在空格上填写上相应的隐意。甄士隐—— _______ 贾雨村——________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___________ 甄英莲---_________ 10、黛玉到贾府带有一贴身丫鬟叫____ ,后贾母又给她一个丫鬟叫鹦哥,后改名为。宝玉有一贴身丫鬟叫 ____ 原是贾母身边丫环,原名 ___。第五回宝玉到“太虚幻境”见到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写得就是她。 11、“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就是四大家族的 12、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 ____ _ 、 _____ 、 _____ 、 _______ 、 ___ 、 _____ 、 _______ 、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13、“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盘,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写是 _______ 文案大全

红楼梦试题及答案

红楼梦试题及答案 【篇一:红楼梦试题及答案2】 /p> 1、曹雪芹的祖父是( a ) a、曹寅 b、曹玺 c、曹振彦 d、曹锡远 2、教香菱作诗的老师是( b ) a、宝钗 b、黛玉 c、湘云 d、宝琴 3、新红学、旧红学的说法最早是(c )提出的。 a、胡适 b、俞平伯 c、顾颉刚 d、鲁迅 4、大观园诗会的发起人是( c ) a、李纨 b、宝玉 c 、探春d、黛玉 5、林黛玉所作的《五美吟》组诗,每首诗吟咏历史上一个美人。其第四首所吟美人是( b ) a、红拂 b、绿珠 c、西施 d、明妃 二.填空 1、高鹗,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 2、使下列两组人物间形成婚姻联系的器物是 柳湘莲与尤三姐(鸳鸯剑) 贾琏与尤二姐(九龙珮) 3、下列回目所指主要人物是: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黛玉)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小红)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晴雯)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宝钗) 4、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亲戚关系是(姑表兄),与薛宝钗的亲戚关系是(姨表弟)。 5、《红楼梦》(《石头记》)早期抄本上有大量评语,其中最主要的 两(脂砚斋)和(畸笏叟)。

6、俞平伯红学代表作最初叫(《红楼梦辨》),建国后易名为(《红楼梦 研究》)。 7、贾府“四春”名字的谐音寓意是(原应叹息)。 三.名词解释 1、程乙本 (1)程即程伟元,他和高鹗一起对《红楼梦》的流传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分 (2)乾隆56年,程伟元同高鹗将《红楼梦》前80回与搜集到的后40回合为一体印行,世称“程甲本”,但甲本中有不少错误,转年又出修订版,且白话成分增加了,世称“程乙本”,比程甲本普及程度还要广。—1分 (3)程乙本的印行,扩大了《红楼梦》的影响,在《红楼梦》版本史上有重要意义。—1分 2、“一击两鸣”法 (1)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一种艺术手法,指作者描绘某一人或某一事物而实际上连另外的人或事都描绘出来了。—1分 (2)“一击两鸣”法是脂批中常提到的术语,如第五回说林黛玉“寝食起居,一如宝 玉”,甲戌本夹批:“妙极,所谓一击两鸣法,宝玉身分可知。—1分 (3)“一击两鸣”法与中国古代小说传统评点有着渊源关系,如金圣叹批《水浒传》 中的“一笔两用”;张竹坡评《金瓶梅》中的“一笔千万笔”等,有类似之处。—1分 3、索隐派 (1)红学索隐派的产生与当时反满的历史环境、作品本身的原因有关,同时也渊源于文学和文化传统。—1分 (2)在操作上,索隐派是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清代人物机械比附,犯了“文 史合一”的错误。—1分 (3)但索隐派对扩大《红楼梦》的影响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一派注重对作品微 言大义的阐发也有意义。在红学史上它突破了题咏、评点等印象式批评,

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全)

《红楼梦研究》 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最复杂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 地位。2.《红楼梦》作为一部艺术杰作,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精粹结晶 体。3.《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 史。4.《红楼梦》是伟大的,也是复杂的。因此,就像歌德感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那样,人们也常常感叹“说不尽的《红楼梦》”。5.《红楼梦》的伟大之处还 在于它是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株奇葩,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 《红楼梦》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和作品的世界,这表明《红楼梦》与中国文 化中的各种主要的思想、观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6.我们要强调的是,无论从什么 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反复阅读《红楼梦》。7.《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大的背景来说,应该产生于清代康、雍、乾时期,即传统所说的“康雍乾盛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从具体的诞生时间看,它应 该产生于乾隆前期。 8.满清入关后,以亡明为鉴,针对所说的种种弊端,励精图治,国势日隆,终于在康 乾时期走向全盛。 9.《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活年代大概是雍正元年到乾隆二十七年,这部小说的创 作前后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10.曹 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也正是在这种压抑的政治氛围中 不得不采取的艺术手法。 11.曹雪芹对当时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着最为切身的体验。《红楼梦》 在五十三回写宁国府庄头乌进孝年底来交租便是对此形象的描绘。 12.明末清初的中国思想界,从总体来说,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复杂历史时期。13. 曹寅的口头禅:“树倒猢狲散”。 14.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明末清初三大儒)等人在思想上能取得巨大突破,显然与他们适应了时代的呼唤与期待有关。 15.明代中后期,由阳明心学思潮而掀起的狂飙突进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性自由的渴望,对物质欲望的肯定,使人们痛彻淋漓地感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16. 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三人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他们以研究明 亡为契机,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转而对君主专制、民族大义、学校制度等现实问题提 出自己的鲜明看法,成为了时代最强音。17.《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1)作 者对明末以来的男女真情、个性自由等传统命题做了全新的探索,高举思想解放大旗,歌颂男女发乎自然的真情,继承并发展,并对传统儒学思想做了激烈的批判;(2)作 者又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导致人欲横流的时代作了毫不留情的指责。 18.(1)对林黛玉、贾宝玉、晴雯、司棋、尤三姐等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对“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爱情独立”的强烈渴望与不懈追求。 (2)对薛宝钗、花袭人、贾探春、史湘云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既肯定她们身上过 人的才气,又对她们忠于时代的道德约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27038 2002年红楼梦研究历年真题

2002年 江苏省2002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填空题 1.《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 2.《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3.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 4.按照周汝昌先生《红楼经历》的编年,到第八十回的时候,贾宝玉已经岁。 5.《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所作。 6.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是以为底本的。 7.《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即字辈、“代”字辈、字辈、“玉”字辈、“草”字辈。 8.《红楼梦》第一回至第回堪称小说的序幕。 9.《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所介绍的乳名“兼美”的是。 10.大观园中,宝玉住怡红院,宝钗住,住缀锦园。 11.的《红楼梦评论》,第一次将西方美学批评理论引入到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领域。 12.王梦阮和沈瓶庵的《红楼梦索引》认为《红楼梦》写的是清世祖(顺治)与的爱情故事。

二、单项选择题 1.《题红楼梦诗》二十首的《小引》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其作者是( B ) A永忠 B明义 C敦诚 D敦敏 2.《红楼梦》中的著名开场诗句“一夜北风紧”的作者是( C ) A林黛玉 B薛宝钗 C王熙凤 D史湘云 3.判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指得是( A ) A晴雯 B袭人 C麝月 D小红 4.《红楼梦》脂评本中,被称为脂怡本的是( C ) A甲戌本 B庚辰本 C己卯本 D有正本 5.《妙复轩评石头记》的评者是( B ) A王希廉 B张新之 C姚燮 D王瀣 6.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的“飞燕”指的是( A ) A林黛玉 B薛宝钗 C尤三姐 D尤二姐 7.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遣九龙杯”中的“浪荡子”指的是( D ) A贾珍 B柳湘莲 C薛蟠 D贾琏 8.下列作品中,模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是( D ) A《姽婳词》 B《芙蓉女儿诔》 C《葬花词》 D《秋窗风雨夕》 9.第二十三回,林黛玉所听到的戏文“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出自( B ) A 《牡丹亭》 B《西厢记》 C《荆钗记》 D《邯郸记》

红楼梦41-50回测试题

《红楼梦》 (四十一回——五十回)测试 一、填空题 1、贾母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吃茶,只见妙玉亲自捧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贾母便吃了半盏。《四十一回》 六安茶老君眉是旧年蠲的雨水 2、出了栊翠庵,且说贾母因觉身上乏倦,便命和迎春姊妹陪了去吃酒,自己便往来歇息。凤姐忙命人将小竹椅抬来,贾母坐上,两个婆子抬起,凤姐李纨和众丫鬟婆子围随去了,不在话下。《四十一回》 王夫人薛姨妈稻香村 3、刘姥姥醉酒睡错房,袭人与他两碗茶吃,方觉酒醒了,因问道:“这是那个小姐的绣房,这样精致?我就象到了天宫里的一样。”袭人微微笑道:“这个么,是的卧室。”那刘姥姥吓的不敢作声。袭人带他从前面出去,见了众人,只说他在睡着了,带了他来的。《四十一回》 宝二爷草地下 4、凤姐请刘姥姥给女儿取名。刘姥姥听说,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这叫作‘’的法子。”《四十二回》七月初七日巧哥儿以毒攻毒,以火攻火 5、凤姐生日,话说众人看演,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林黛玉因看到这一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四十四回》 《荆钗记》《男祭》 6、凤姐听了房中二人之语,气的浑身乱战,又听他俩都赞平儿,便疑平儿素日背地里自然也有愤怨语了,那酒越发涌了上来,也并不忖夺,回身把平儿先打了两下,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撕打一顿。又怕走出去,便堵着门站着骂道。《四十四回》 鲍二家的贾琏

【江苏自考真题】2016年10月红楼梦研究27038试题

2016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红楼梦研究试卷 (课程代码27038)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2页,共2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 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3页至4页,共2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涂错、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红楼梦》诞生时间应在 A. 顺治的前期 B. 康熙的前期 C. 雍正的前期 D. 乾隆的前期 2. 刊于乾隆五十六年的《红楼梦》程甲本为 A. 抄本 B. 木活字本 C. 铜活字本 D. 石印本 3. 第三十四回的中是宝玉与黛玉旗帜鲜明地结合起来,共同走向叛逆道路的标志是 A. 抄检大观园 B. 金钏之死 C. 题帕定情 D. 宝玉挨打 4. 最早查禁《红楼梦》的是嘉庆年间的 A. 玉麟 B. 陈其元 C. 梁恭辰 D. 丁雨生 5. 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提出《红楼梦》 A. 隐射明珠家事 B. 写清世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 C. 为康熙朝政治小说 D. 是一部“明清兴亡史” 6. 吴宓的《红楼梦新谈》解释《红楼梦》悲剧所用的悲剧理论源自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莎士比亚 D. 尼采 7 抄检大观园导致的结果是晴雯被逐、入画遭撵以及 A. 金钏的自杀 B. 司琪的自杀 C. 鸳鸯的自杀 D. 傻大姐的自杀

《红楼梦》课外阅读测试题讲解学习

《红楼梦》课外阅读测试题 1、曹雪芹有很多个“号”,以下不是他的“号”的一项是: A、芹溪 B、芹圃 C、雪芹 D、梦阮 2、《红楼别》最初的书名是: A、《金陵十二钗》 B、《石头记》 C、《风月宝鉴》 D、《情僧录》 3、下列都是咏海棠的诗,那句是林黛玉写的? A、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B、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C、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D、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4、妙玉出家修行的地方是: A、水月庵B、馒头庵C、芦雪庵D、栊翠庵 5、下列不属于十二钗的人物是: A、妙玉B、巧姐C、薛宝琴D、史湘云 6、“幽淑女悲题五美吟”,不属于“五美”的人物是: A、虞姬 B、绿珠 C、红拂 D、貂婵 7、秦可卿的丧事是由谁主持操办的? A、贾珍B、王熙凤C、贾琏 D、贾政 8、在大观园里,李纨的住处名叫:A、稻香村B、秋爽斋C、蘅芜苑D、紫菱洲 9、林黛玉的老家在: A、苏州B、杭州C、扬州D、金陵 10、元春薨逝时终年: A、39岁B、43岁C、36岁D、45岁 11、史湘云喝醉了后在石凳上酣眠,什么花瓣飞了她一身? A、蔷薇花 B、芙蓉花 C、芍药花 D、玫瑰花 12、迎春的贴身丫鬟是:A、司棋B、入画C、彩云D、 13、“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中的“薄命女”是谁? A、尤二姐 B、迎春 C、史湘云 D、香菱 14、凤姐故意捉弄刘姥姥,叫刘姥姥用银箸夹什么蛋? A、鹌鹑蛋 B、鸽子蛋 C、鸡蛋 D、鸭蛋 15、“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分别写的是哪两个人物? A、探春迎春 B、探春薛宝钗 C、史湘云迎春 D、史湘云薛宝钗 16、“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是谁说的? A、林黛玉 B、贾宝玉 C、妙玉 D、史湘云 17、尤二姐是以什么方式自尽的? A、投水B、服毒C、上吊D、吞金 18、“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此话是谁说的? A、贾政 B、贾琏 C、王熙凤 D、探春 19、“抄检大观园”领头的下人是谁? A、周瑞家的 B、王善保家的 C、来旺家的 D、郑华家的 20、元妃省亲是在什么节?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21、贾环和贾兰是宝玉的: A、侄儿弟弟B、弟弟侄儿C、侄儿侄儿 D、弟弟弟弟 22、“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人物是谁? A、五儿B、小红C、晴雯D、小燕 23、袭人姓什么? A、金B、李C、刘D、花 24、说话咬舌头,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的人是谁? A、薛宝琴 B、史湘云 C、邢岫烟 D、探春 25、“凹晶馆联诗”的是哪两个人物? A、薛宝钗林黛玉 B、林黛玉探春 C、史湘云薛宝琴 D、林黛玉史湘云 26、宝玉黛玉共读《会真记》的地点在:A、沁芳桥B、凹碧堂 C、柳叶渚 D、蜂腰桥

红楼梦前十回高考重点小测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红楼梦》专题阅读测试一(1-10 回) 一、填空题。(每格1 分,共50 分) 1、《红楼梦》原名,后空空道人改为《情僧录》,曹雪芹在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它题为。 2、女娲补天时,在大荒ft无稽崖炼成顽石36501 块,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下这块顽石由一僧念咒,变成了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僧人在正面刻了四个字:反面刻八个文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日以甘露灌溉西方灵河岸上的,这棵草受天地精华,脱去草胎木质换成人形,因尚未3、宝黛二人情缘前世已定, 宝玉前世是 酬报灌溉之德,故心中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的心意。 4、甄士隐女儿在元宵节被偷,正应了疯癫的僧人的谶语: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后来这个女儿被人称为“呆霸王”的 强夺去,改名叫。 5、填出《红楼梦》开卷诗前二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6、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女,出生于因而取名。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作女史,后被选入封为贤德妃。 7、冷子兴说的:“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快,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说的是,她是之妻,王夫人的 。 8、贾政是荣国府(填父亲名)儿子。和林黛玉母亲是兄妹关系。 9、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在空格上填写上相应的隐意。甄士隐——贾雨村——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甄英莲--- 10、黛玉到贾府带有一贴身丫鬟叫,后贾母又给她一个丫鬟叫鹦哥,后改名为。宝玉有一贴身丫鬟叫原是贾母身边丫环,原名。第五回宝玉到“太虚幻境”见到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写得就是她。 11、“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就是 四大家族的 12、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 _ 、、、、、、、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13、“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盘,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写是

27038红楼梦研究2012年01月试题及答案

2012年1月红楼梦研究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题 31.蒙古王府本 32.《好了歌》 33.“红楼二尤” 34.旧红学 35.“弄权铁槛寺” 四.简答题 36.《红楼梦》的程本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37.简述贾府衰败的原因与主要标志。 38.简述“薛宝钗”性格中“做人”与“恋爱”的矛盾。 39.举例说明《红楼梦》叙事艺术中“复现”的艺术特征。 40.简述《红楼梦》在小说创作方面对后代的影响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五.论述题 41.《红楼梦》前五回与正文内容有联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2.脂砚斋评宝玉为“今古未有之一人”,此语该如何理解? 43.如何理解《红楼梦》作为一部“诗体”小说的特质?

2012年1月红楼梦研究答案 一、选择题 1-5ACDAA6-10DBCAD11-15BADBC 二、填空题 16.高鹗 17.正白旗 18.顽石 19.死而不僵 20.侠人 21.石头记索隐 22.红楼梦评论 23.王 24.脂砚斋 25.意淫 26.冷香丸 27.金玉缘 28.周春 29.十 30.青楼梦 三.名词解释题 31.蒙古王府本 32.《好了歌》 33.“红楼二尤” 34.旧红学 旧红学:指“五四”时期以前,有关《红楼梦》的评点、索隐与题咏。其中以评点派最具代表性,贡献也最为卓著。 35.“弄权铁槛寺” 指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利用权势,活活拆散和逼死了一对未婚夫妻,恣意作为,好卖弄手段。

奸尼静虚,老谋深算,钻营说事,封建社会末期事态人情毕现。 四.简答题 36.《红楼梦》的程本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答:程刻本,又称程本,是由程伟元、高鹗将原文的八十回抄本补足一 百二十回后而印行的版本。一般有如下特点: 1.都是刻本; 2.都是一百二十回; 3.书名是《红楼梦》; 4.没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 37.简述贾府衰败的原因与主要标志。 (1)钱财越来越少,经济是权势的基础,经济崩溃必然导致权势丧失。 (2)贾府主子资质平庸,缺少才干,升不了大官,影响了权势,这是关键。 (3)史家、林家、薛家早在贾府垮台之前就寿终正寝了。小说第十四回叙及巡盐御史林如海逝世,而史家、薛家失势更早,这对于贾府极为不利,势单力薄必然崩溃。 (4)元春早逝,后台倒坍,使贾府大伤元气,一蹶不振,否则不至于抄家。第九十五回元春薨逝,时隔不久,贾府便被查抄。 38.简述“薛宝钗”性格中“做人”与“恋爱”的矛盾。 39.举例说明《红楼梦》叙事艺术中“复现”的艺术特征。 复现:是指在同一部作品中多次描绘同一类生活景观和画面,在反复出现的同一类生活现象中艺术地表现出其中蕴含的意义和差异。《红楼梦》里就写了许多“吃饭”的日常生活场景。此外,庆寿、游戏、互访等等,《红楼梦》也不厌其烦,写了许多。关键在于同中求异,“随物以婉转”,依照实际生活的微妙变化,去构筑最得体的、各抱地势的艺术“楼台”。 40.简述《红楼梦》在小说创作方面对后代的影响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从小说创作方面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红楼梦》续书的大量涌现。据学者统计,仅18世纪末至19世纪80年代,《红楼梦》的续书就多达三十多种,嘉庆年间最盛,续书有《补红楼梦》、《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红楼圆梦》、《增红楼梦》、《红楼复梦》等等。另外还有《红楼幻梦》、《红楼梦

27038《红楼梦研究》-2004年考试及答案(江苏自考)

2004年10月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红楼梦研究27038》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_________”。 2、《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________”是一部浓缩的__________。 3、《红楼梦》产生的大的背景,应该是清代的_______时期。 4、曹雪芹在小说中,借“_______ ”,将“真事隐去”。 5、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_______》卷二中说:“康熙间,……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6、曹雪芹的祖籍应该是________,本为汉族,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的“______”。 7、曹雪芹,名________,字__________,号雪芹。 8、《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______年的历史。 9、《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即“水”字辈、“代”字辈、“____”字辈、“___”字辈和“草”字辈。 10、新红学是指以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考证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康熙六次南巡,其中住在曹寅任职的江宁织造府的有()次。 A两 B三 C四 D五 12、《红楼梦》中的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出自谁人之口() A林黛玉 B薛宝钗 C王熙凤 D史湘云 13、判词“可令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指的是() A英莲 B惜春 C妙玉 D芳官

14、《红楼梦》脂评本中,被称为脂铨本的是() A甲戌本 B庚辰本 C己卯本 D有正本 15、《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的评者是() A王希廉 B张新之 C姚燮 D王瀣 16、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的“玉”指()A宝玉 B黛玉 C红玉 D香玉 17、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中,贾宝玉祭奠的是() A秦钟 B金钏 C晴雯 D司棋 18、下列作品中,为悼念晴雯而作的是() A《姽婳词》 B《秋窗风雨夕》 C《葬花词》 D《芙蓉女儿诔》 19、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所看之书为() A《牡丹亭》 B《西厢记》 C《荆钗记》 D《邯郸记》 20、《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其中“伏贾家之败”的是() A《豪宴》(出自《一捧雪》) B《乞巧》(出自《长生殿》) C《仙缘》(出自《邯郸记》) D《离魂》(出自《牡丹亭》) 21、《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出现的灯谜中,“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其作者是() A贾母 B贾政 C元春 D迎春 22、《红楼梦》第三回“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描写的是()A林黛玉 B王熙凤 C贾宝玉 D贾探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