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荡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记亦______。 (3)有志则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如______,如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 3.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 (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______ ______ ______ 4. 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4)“欲饮琵琶马上催”上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厌”字的意思是讨厌。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意思是: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6.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别诗)

20《古诗两首》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杨欣 教学目标: 1、明白诗歌中“送别诗”的概念。 2、通过想象诗句中关键词背后所蕴含的画面,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领会古诗中“借景抒情”的写法,感受古诗的含蓄美。 3、通过比较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了解“送别诗”中存在“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别情。” 4、激发孩子们搜集、了解、积累更多送别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课时设置: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读熟古诗,并且释疑解难。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来有节奏地读读这两首诗。 2、复习易错字:朝、舍,给多音字组词。 3、这两首诗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分别讲述。两首诗都是讲述送别的,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把这样的诗称作——“送别诗”。(板书送别诗) 4、谁愿意试试有感情地读读这两首诗。诗歌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诗中的离情别绪、浓浓的友情) 世间最打动人的莫过于一个“情”字。(板书“情”) 这两首诗中有“情”这个字吗?却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情,“情”藏在哪些字眼中?让我们今天来找找藏在诗歌中那份深情厚谊。 二、悟读《送孟浩然之广陵》,感悟“借景抒情”的写法。 1、让我们先来体会《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诗中动人的情谊。 自己反复读,边读边抓住关键词语发挥想象,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面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 给一个句式:

读到这个词语时,我联想到。(预设,孩子们会提到“黄鹤楼”“烟花”“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等) 2、老师发现你们提到的这些关键词语,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景物的词语(板书“景”字)。作者意在言情,却着力写景,让景中有请,情景交融,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借景抒情”(补充板书为“借景抒情”)。语言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李白为什么不直接表达出自己的那份情呢?他为什么不直接在诗中说明:孟浩然,我舍不得你,孟浩然,我祝福你,孟浩然,我希望你早点回来,……为什么,你们懂吗?是的,这就是古代诗人创作诗词时讲究的含蓄之美,隐隐约约,朦朦胧胧,隐约朦胧中,你却更能感受到那份言说不尽的深情,那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厚谊,这样的情,美得醉心,美得深沉。 4、要读出这份情,就要读着文字,想象“景”所呈现的画面,突出画面的意味深长,来,试试朗读中突出景,来突出那份情,那份美。学生试读,指名读,评议,师范读。 三、比较《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合作学习,感悟不同诗作中,相同的离情,不同的别意。 1、景是通向诗人内心的路,是了解诗人情感的一座桥。《送元二使安西》也表达了诗人王维对元二依依不舍的离情,那么这两首同为送别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请各小组同学,借助老师提供的学习表来思考、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交流。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鹧鸪天?送人【南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将至桐城【清】王士禛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登快阁【北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汇总

【小学四年级】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时学生请假条

——————————老师: 我因—————————————————————————————————————(事),所以需请假—————————————(时间),望您批准! 此致 敬礼! 请假学生:————————所在班级:————————————— 请假时间:————月————日教师签名:———————————— 学生请假条 ——————————老师: 我因—————————————————————————————————————(事),所以需请假—————————————(时间),望您批准! 此致 敬礼! 请假学生:————————所在班级:————————— 请假时间:————月————日教师签名:—————————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1. 名言诗句我会用。(填序号)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⑤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老师告诉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不应该骄傲,而应该“______ ”。 2.爸爸希望我珍惜时间,常对我说:“______。” 3.吃饭时,看着碗中那白白的米饭,我想起了“______”这两句诗。 4.“______”的意思是说人多力量大。 5.“______”,要想实现目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2.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______”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②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诗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______,盛放着像______一样的君山。 阅读提高 3. 先解释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尝:______。诸:______。 意思: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______。唯:______。 意思:______。 (3)取之,信然。 信然:______。 意思: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年的模样 鞭炮噼里啪啦响, 饭菜满街满巷香; 对联喜气洋洋贴, 灯笼红红火火亮; 年画上墙满屋美, 老歌出口大家唱; 衣服新新鲜鲜美, 笑声家家户户淌。 (1)这首小诗描写的节日是() (2)这首小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______ ①放鞭炮②贴对联③划龙舟④挂灯笼⑤贴年画⑥吃水饺 (3)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请写下来。 6. 下列诗句不是赞美“顽强生命”的一项()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7. 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 8.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部编版(人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 1. 根据情境提示写句子。 (1)《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原因是:______。(填诗句) (2)苹苹学习很努力,老师经常鼓励她说:“欲穷千里目,______。” (3)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______。培养一个人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4)“不以规矩,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遵守规则。 2.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丝绸之路,东起______,往西一直延伸到______。 (2)看到小孩在剥蓬蓬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平乐·村居》中的“______,______”这句词。 (3)“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出______自代诗人______写的《______》。(4)我们每个人都应自强,正如《周易》中所说:“______”。 3. 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 (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 (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题:______ ②缘:______ ③不识: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练习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练习 1.”这条名言的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失败在于因循守旧。 相互之间都有可取之处。 ”来告诫人们,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告诉人们时间宝贵,一去不复返,鼓励人们应该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5.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终究会取得成功,表示这个意思的名 言是:”

(牛顿) 23.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我怎么也想不出方法,就 在我时,老师给了我一个提示,我恍然大悟,真是,马上就把题做出来了。 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咏鹅》的作者是()。 A.孟郊 B.高适 C.骆宾王 D.杜甫 2.“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指()。 A.杭州 B.苏州 C.徐州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李白的()。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赠汪伦》 4.“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A.乘、搭 B.同“座” C.因为 5.下列诗篇中王昌龄写的有()。

A.《凉州词》 B.《出塞》 C.《鹿柴》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渔歌子》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志和。() 2.《望洞庭》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3.《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4.《送元二使安西》、《悯农》、《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5.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人。() 三、名句联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6.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8.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提示补充诗句。 (一)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晓看红湿处,()重锦官城。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语文教案 1. 【设计理念】 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 ⒈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 ⒈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 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 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⒈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tíng ,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____(省、市、区、县)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⒉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3.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3)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4)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6)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7)兔不可复得,______。 (8)雅人四好:______ (9)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2. 名言诗句我会用。(填序号)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⑤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老师告诉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不应该骄傲,而应该“______ ”。 2.爸爸希望我珍惜时间,常对我说:“______。” 3.吃饭时,看着碗中那白白的米饭,我想起了“______”这两句诗。 4.“______”的意思是说人多力量大。 5.“______”,要想实现目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本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______ 一瞬——______ (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4. 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根据片段内容填空。 秋的声音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绽开--______匆匆--______ (3)用“匆匆”造句。 5. 课外阅读。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诗的一、二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最可贵的地方是()(多选)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1.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年的模样 鞭炮噼里啪啦响, 饭菜满街满巷香; 对联喜气洋洋贴, 灯笼红红火火亮; 年画上墙满屋美, 老歌出口大家唱; 衣服新新鲜鲜美, 笑声家家户户淌。 (1)这首小诗描写的节日是() (2)这首小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______ ①放鞭炮②贴对联③划龙舟④挂灯笼⑤贴年画⑥吃水饺 (3)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请写下来。 2. 读儿歌,猜谜语。 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装个皮口袋。 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谜底:______。(用拼音写出来) 3. 请默写诗、文。 (1)老吾老,______;幼吾幼,______。 (2)______晒谷不用翻。 (3)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4)青籍笠,绿養衣,______。 (5)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______。 (6)王義之写字______。 (7)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解释划线的字。 ①绿:______ ②还: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6. 课外阅读。 春光好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1)这首词写______的情景。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渔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下片连用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______”。 (2)解释词语。 ①明 ②绿汀 ③棹歌 ④红粉 7. 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______ ②逶迤——______ ③磅礴——______ ④云崖——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 8. 课外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词

●古诗二首 ●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书写,题写。2)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3)缘:因为。 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家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1)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2)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3)豚:猪。4)疑:以为,怀疑。 ●古诗二首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2)之:去,到。3)故人:这里指老朋友。4)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使:出使 2)浥:湿润 3)更尽:再饮完。 5.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3)厌:满足。

6.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的月色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4)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7.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1)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2)谙:熟悉。3)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8.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3)子规:杜鹃鸟。4)了:结束。 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杂兴:各种兴致。2)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3)绩麻:把麻搓成线。4)未解:不懂。5)供:从事。6)傍:靠近。 1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2)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3)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4)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最新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大全

1 回乡偶书 2 [唐]贺知章 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4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5 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 [唐]李白 8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 1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 [唐]王维 1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宿建德江 16 17 [唐]孟浩然 18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9 20

21 望洞庭 22 [唐]刘禹锡 23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4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5 望天门山 26 27 [唐]李白 28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9 30 31 32 回乡偶书(二) 33 [唐]贺知章 34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35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6 37 38 芙蓉楼送辛渐 39 [唐]王昌龄 40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4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43 44 [唐]王维 45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6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7 48 天净沙 49 秋思 50 [元]马致远 51 枯藤老树昏鸦, 52 小桥流水人家, 53 古道西风瘦马。 54 夕阳西下, 55 断肠人在天涯。 56 57 枫桥夜泊 58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9 60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敕勒歌 62 63 北朝民歌 64 敕勒川, 阴山下。 65 66 天似穹庐, 67 笼盖四野。 68 天苍苍, 69 野茫茫。 70 风吹草低见牛羊。 71 72 寄扬州韩绰判官 73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74 75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76 77 登幽州台歌 78 [唐]陈子昂 79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古诗词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 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以题目导入:齐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什么?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 3.回顾学过的有关乡村的古诗有哪些。(《村居》《所见》……) 4.简介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2)介绍作者:播放课件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正音。 注意生字,要读得字正腔圆、准确流利、有板有眼。 指名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读通诗文。(注重纠正字音)

2.注意节奏。 (1)听范读。(出示课文朗读) (2)自主练习朗读。(朗读诗歌,要求准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试读,评议。 (4)教师示范指导。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再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乡村场景。(读注释) 2.交流感想。 透过文字与画面你还能看到什么场景?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体验分享一下。(农家忙)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4.理解诗意。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查阅自己不明白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译文: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果实肥硕;荞麦扬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篱笆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 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 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 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 腊月寒梅斗冰霜。 (1)连一连。 三月______ 菊花 六月______ 桂花 八月______ 荷花 四月______ 牡丹 九月______ 桃花 (2)“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______一样红。“茉莉花如雪”是说茉莉花像______一样白。 (3)正是农历______月,冬月是农历______月,腊月是农历______月。 2. 按原文内容填空。 (1)少年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潜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震惶。鹰隼______,______。 3. 课外阅读。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静夜思: 疑: 举头: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读课文《画》,完成练习。 远看有色,近听无声。 春花还在,人鸟不惊。 (1)在诗中田字格里写出正确的字,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 (3)用横线画出诗中写“人走近了,小鸟也不惊慌,不会飞走”的诗句。 (4)这首诗的内容是一个谜面,它的谜底是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 金波 阳光透过枝叶, 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 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 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 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 (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 6. 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4)“欲饮琵琶马上催”上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厌”字的意思是讨厌。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意思是: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7. 赏析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整理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的水与天光相映。 子规声里雨如烟。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四月闲人少,乡村的四月没人闲着, 才了蚕桑又插田。刚刚忙完蚕桑的事又要插秧。 (《乡村四月》写了江南农村夏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的拿手本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 (《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描写了乡村农民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天上的鸟儿都飞得无影无踪了, 孤云独去闲。连天边仅有的一朵白云也越飘越远。 相看两不厌,我静静的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静静的看着我, 只有敬亭山。只有我们俩谁也不厌烦谁。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无风镜未磨。无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那月光下洞庭湖苍翠欲滴的君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从远处看,就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能不忆江南?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 1. 请默写诗、文。 (1)弟弟平常老说,他们几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是“______——生死之交”。没想到为了一只彩笔就翻脸无情,这真是“孙猴子的脸——______” (2)我能从“______,____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3)当你的朋友面临困境,正悲观失望时,你会选择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______,春天还会远吗?”来激励他。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刘禹锡笔下描写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______,”中找寻到杨氏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6)看到弟弟整日游手好闲,爷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 (7)《少年中国说》中“______”意思是只才有不断地创新和成长。 2. 课外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3. 读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1)请翻译整首诗。 (2)“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姓氏谣 东方慕容和上官, 诸葛司徒与欧阳。

中华姓氏上千种, 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 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_____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 5.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7.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将诗句补充完整。 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潋滟:______ 亦:______ 奇:______

小学语文四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参考译文: 傍晚的时候心情不好,我赶着马车登上了乐游原。快要落山的太阳无限美好,只是已经接近黄昏了。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参考译文: 锦城(成都)的管弦乐器每日热闹、错杂而又和谐地弹奏着,那悠扬动听的乐曲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白云间。这种曲子只应该在天上才有,人间又能听到几回呢?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参考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参考译文: 秋夜里的银白色的烛光冷清照映画屏,宫女手拿轻罗小扇扑打着飞萤。皇宫的石阶上夜色像水一样冰凉,可是宫女还静坐着仰望天上的牵牛织女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参考译文: 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千仞华山高耸上云天。陷入敌手的百姓流干了眼泪,盼望官军收复失地又过了一年。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参考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参考译文: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山林更加空寂、安静。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里睡觉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不时地在空旷的山涧中回荡。 采莲曲(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