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数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858686.html,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数学

作者:徐继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2期

[摘要]快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就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如何让孩子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需要创设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下快乐、自信地学习。愉快的教学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数学小学方法学习兴趣情感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98-02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那么,如何让孩子喜欢、主动学习数学,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得轻松快乐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和谐师生关系,吸引学生乐学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信任、互尊、互敬、互助关系,要使学生热爱老师,老师首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他们从内心中感到快乐。学生只有喜欢教师,才会喜欢其所教的科目,才会对你敬佩,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学生能把对教师的这份情感迁移到他所教的科目上。教师还应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位学生,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朋友和同伴,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敢想、敢问、敢创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创设情境,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小学生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有趣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如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我借助一个同学过生日的例子,说班上为他开生日party,要分蛋糕给大家吃,这是同学们感兴趣的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怎么分蛋糕,“半个”怎么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几分之一”是用来表示怎么样的一个数,怎么样折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