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旅游业开发旅游商业区(RBD)的探讨

无锡旅游业开发旅游商业区(RBD)的探讨
无锡旅游业开发旅游商业区(RBD)的探讨

旅游业开发旅游商业区(RBD)的探讨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晨

指导教师淳霞

摘要: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功能区——RBD(旅游商业区),它既是旅游景区的旅游购物部门,又兼景区的门户窗口功能,也属旅游观光景区的一部分,还将逐渐随着旅游者的多种需要而发展出其它的一些服务功能。本文以旅游商业区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三类景区分析了RBD目前的发展现状,认为的旅游商业区发展不能只就商论商,使得旅游商业区仅仅是些没有特色的商品街,应该充分发挥RBD的多功能,使满足旅游者需要,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旅游商业区;旅游业;旅游者

Discussion About The Exploitation Of RB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f Wuxi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Chen Chen

Tutor Chunxia Qi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ourism, a new function district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evolved gradually within cities. It is not only the shopping department of the scenic area, but also has the various service functions and is a section of sightseeing within the scenic area. And later many other service functions will come into being gradually to meet the tourists’ need s. The thesis takes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as a investigative subject, and assorts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with three types and analyses the actual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of Wuxi.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is not only a business district, and can not just sale commodity. In that case, it will make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a business street with no character and featureless.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should allow full play to the multiple functions, meet the need of the tourists and promote a sustainable, speedy and 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of Wuxi

Key words:RBD;Tourism;Tourist

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功能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简称RBD,直译为“游憩商业区”,国学者则翻译为“旅游商业区” [1]。笔者

想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对家乡的旅游商业区中的附属于景区的RBD开发进行一番探讨,为RBD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一、RBD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RBD的研究,国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对于RBD的定义及其功能,大致有如下的看法:

(一)RBD的定义

RBD最早是由C.Stansfield和J.E.Ckert (1970) 提出的,他们所给出的定义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2]。而加拿大学者Smith则认为:RBD是建立在城镇或城市里,有各类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店等高度集中的一个特定的零售商业区[3]。

国外学者把城市地理学的某些理论运用于旅游、游憩系统的研究中,较为成功地解释和描述了城市与旅游业有关的商业集聚现象,并应用生态学的方法以RBD为焦点,分析在多功能城市中旅游服务设施的供给[4]。国RBD的研究,始于吴必虎分析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特征,后又有保继刚、古诗韵在探讨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首次在国的城市与旅游中研究了城市RBD的概念、研究进展、类型和功能等问题[5]。

目前理论界较为认同并普遍使用的是Stansfield. C.A和Ckert.J.E的观点,认为旅游商业区具有三大特点:(1)主要位于城市或城镇里;(2)以吸引旅游者为主要目的;

(3)是集中了餐饮、娱乐、零售商业等服务设施的特定区域。

(二)RBD的功能

国外学者对RBD的功能做了很多的分析,分类的方法也很多,笔者参考他们的观点,把RBD与旅游相关的主要功能总结为三个。

1.购物功能

购物作为一项旅游活动,其重要性日益增强,这一点在旅游区和旅游者所到之处形成的多种多样的购物场所的红红火火中得到充分体现。虽然游览之余的购物和专门为购物而旅游的做法从罗马时代起就一直存在,然而旅游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为旅游者提供了协调购物、休闲与旅游之间关系的最佳途径。旅游商业区多位于一些自然的或历史的景点旁或一个历史的区域里,其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商业及娱乐休闲设施、底蕴深厚的地域特色文化及独特的建筑风格为购物旅游者提供了一流的旅游购物环境[6]。

2.观光功能

旅游商业区往往本身就是一个较大的景观建筑群,与景区具备相似的建筑风格,其商业建筑、商品柜台、橱窗、促销表演、纪念性标志景观、留有疏散回旋余地的入口广场空间等,可使旅客在逗留的时间静观动览、留影传真,从不同的侧面感受到城市的魅力[7。

3.门户窗口功能

旅游商业区一般位于旅游区的出入口附近,起着咨询、门户、窗口的作用。在这个窗口,游人可购得进景区的门票和导游图,了解景区的环境特征、景物组成、景观主题和游览顺序。旅游商业区给旅游者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对旅游者的游览情绪有极大影响。旅游商业区引人入胜的招徕视觉作用不可小视[8]。

二、RBD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的旅游商业区是近年来为满足来旅游的客人的需求才开始出现的,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和问题。笔者认为,旅游商业区是旅游景区的一部分,要了解RBD的状况,可以就不同风格的景区类型来加以分析。的旅游景区主要有三种类型,所以,旅游商业区也可分为三类。下文将从合理的地方与存在的问题两方

面来分析这三类旅游商业区。

(一)以佛教文化为主的旅游商业区

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寺庙景区有:位于市区的南禅寺和崇安寺景区以及位于马山的灵山景区。这三个景区的旅游商业区,从全市的旅游商业区的发展看,相对较成熟,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南禅寺景区的旅游商业区三面环抱景区,在景区的出入口前留有一个较大的广场,方便了旅游者的疏散;其旅游商业区的建筑采用的是仿古的设计,配合了整个景区的风格。商业区的规模很大,第二期工程目前还没有完成,其经营围较广,但是,经营项目太多太杂,却没有特色,反而成为其最大的不足。

崇安寺景区的旅游商业区位于景区的一侧,其建筑采用别致的仿古设计,从外形上与景区很相配,整体上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效果,这是它们的一个优势。但却没有可供旅游者疏散的广场,其商业建筑的体量也太大,商店很多但商品的种类却很少。

灵山景区的旅游商业区的建筑设计特具优势,在开发景区的同时,旅游局就把附属于灵山景区的旅游商业区纳入景区统一规划建设,所以景区门前的旅游商业区外形与景区建筑相协调,规模也恰倒好处,只是功能的发挥还有待补足。

(二)以园林山水为主的旅游商业区

以园林和山水为主的景区有很多,如锡惠公园、寄畅园、鼋头渚公园、蠡园、梅园、蠡湖公园等。

锡惠公园和寄畅园相连,旅游商业区共用。利用具有景观价值的街店巷铺、老房子充实其服务功能,拒绝大商场,可谓成功之举,但其规模显小,十几个小店组成的旅游商业区,显然与公园45.8公顷的占地面积不相配。锡惠公园和寄畅园是最有文化底蕴的景区,前者更被称为的露天历史博物馆,尤其是三大特产之一的惠山泥人,产自此地,而其旅游商业区竟然没有几个象样的泥人专卖店,这是很不合理的。

鼋头渚公园、蠡园、梅园和蠡湖公园相去都不远,比较靠近,但都还没有配备旅游商业区。

(三)以影视基地为主的旅游商业区

有以影视基地为主的三国城、水浒城和唐城三大影视城景区。

这比邻的三个影视城的旅游商业区全部采用相同的形式:门前大道两旁,两排商店中间一大片广场,虽然其集散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却留给游客俗气和无趣的印象,这无疑是各旅游商业区中最差的一例。“第一印象”对于游客评价景区有很大的影响,这三个景区都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其建筑也很有特色,但它的旅游商业区却如此没特色,这会让游客对景区的评价大打折扣。

三、现存RBD的进一步开发对策

RBD的存在是为旅游业服务的,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的印象和满意度,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优则锦上添花,劣则沉重打击。重视开发旅游商业区,让其发挥出旅游功能,就能更好地服务旅游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欲进一步发展的旅游业,必须进一步重视开发旅游商业区。

针对RBD良莠不齐的现状,笔者认为,旅游业下一步开发旅游商业区,应该结合RBD 本有的功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从而改进。

(一)旅游商业区的建设应与景区相匹配

旅游商业区要发挥其功能,尤其是观光功能,可以考虑从定位、定量、定形和定序四个方面来建设:

1、定位RBD

定位就是确定旅游商业区相对旅游景区的位置。

旅游商业区是旅游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改建还是新建都必须注意定位问题。它应与旅游景区保持适当的距离,过远不便于为该旅游景区配套服务,过近又会有碍景物、景区的文化气氛和景观构图,或者是喧宾夺主。另外,旅游商业区也是景区、外两种不同道路系统的交换连结点,要做到对、对外交通便利,与游览路线相配合,使人流、物流顺畅。

因此,在景区与城市间的交通结点处的RBD,对来往的游客往往具有集中疏散的作用。来时整顿行装、酝酿情绪,为旅游全过程作好心理铺垫;去时余兴未尽,回味无限,为下一次的游览留下悬念。如市区崇安寺景区的旅游商业区由于空间的限制,其集中疏散的作用无法发挥,造成接待大团队会有困难的局面,景区应在其旁边建设一个集散广场。

市旅游景观入口处的旅游商业区,要么形成一条有特殊风味的商业街区,要么构成一个专营旅游土特产品的繁华市场或文娱广场。如南禅寺和崇安寺,其景区前相配套的旅游商业区,形成热闹非凡的庙市或庙会集市景观。为保护风景区的景观,许多风景名胜区已实施拒绝旅游服务设施进景区的措施,“景区游,景区外住”已成为人们的经验之谈。但南禅寺景区的旅游商业区由于个别领导为了片面赚钱或缺乏经验,将许多不恰当的商业建筑违章建在园,不但污染了环境、毁坏了风景,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经济效益的取得,这些违章建筑应予以取缔。

我国古代在景观建筑选址上有“因山就势”、“远取势、近取质”、“因境而成”等一整套理论,用于旅游商业区的定位也是恰当的。许多大型旅游区,RBD纳入景区统一规划,组建RBD新型人文景观,从景观学的角度来看是相当成功的,各景区可采纳这一理论建设旅游商业区。

2、定量RBD

定量就是针对旅游景区的地理位置、景观特性、规模大小、周边环境及历史发展状况的区别,开发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RBD。

RBD应根据旅游项目的规模和周边固有商业环境,确定其级别或大小。如果尚未摸清旅游市场的情况,不考虑旅游的季节性,盲目地建大商场、大宾馆没有不失败的。如南禅寺和崇安寺的旅游商业区的某些商业建筑,体量过大,与景区山水、文物、花木、游路极不相称,似乎不是在逛风景,而是在逛商店,使游人在参观时产生极为抵触和反感的情绪,这种商业“霸道主义”应予以制止。RBD应作衬托景观设计来突出名胜古迹。

如果景区的旅游商业区太小甚至不配备也是不合理的,这样不但给旅游者造成不便,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的鼋头渚公园、蠡园、梅园和蠡湖公园都是在太湖之畔的,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距离不是太远,但这些景点都没有配备旅游商业区,只是在周边零散地分散着一些酒店,游客的很多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些景点可以连成一片,在其旁边建设一个共用的旅游商业区[9]。

3、定形RBD

定形就是选择忠实体现旅游区文化涵的建筑造型和地方性建筑符号设计旅游区的旅游商业区。如拓展古典名园,让旅游商业区衍生历史风情。

旅游商业区应围绕古典名园拓展景区,配套整合景观,使所有相关设施,如祠寺、书院、街巷、商铺、茶园、、林木等构成风景旅游区有机统一体,并利用具有景观价值的街店巷铺、老房子充实其服务功能而构成,拒绝大商场。旅游商业区平面设计因功能复杂,对旅游景观建筑要求严格,如果按一般商铺设计则将使旅游景观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旅游商业区只要按景观建筑文化风格设计,就地取材,朴实美观,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服务设施宜藏、宜隐、宜暗、宜小、宜淡,或景观小品形式化。

4、定序RBD

定序就是要使旅游商业区本身构成旅游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或作为主要景点的序

幕,或作为景点的拓展、陪衬或尾声,具体可应用对景、引景、漏景、障景等手法进行园林化空间艺术布置。

总之,决不能让旅游商业区将主题性的历史文化景观逼到绝地。如传承地方形象风格,将旅游商业区融入自然山水系列风光,这可作为旅游商业区开发的基本思路。的旅游资源以古典园林、佛教庙宇和山水为主,而在这些景观面前,为实现大众化的旅游活动免不了也得有相应的旅游商业区建设活动。这里的RBD很可能相对自然景观是醒目耀眼的人工景观。唯有让组成旅游商业区的所有建筑物实现景点化、小型化、民族化与地方风土化,具野色、野香、野味、野趣,巧妙配置在不损害精彩绝妙自然景点的地带,使两者协调、循序渐进、时隐时现、高潮跌宕,才是成功的关键[10]。

(二)重视开发多样化的服务设施

旅游商业区在定性建设后,基本框架就成型了,之后就需要扩充其容,完善其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旅游商业区不单纯是商业区,但也不光是单纯的旅游功能区。就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它不是纯旅游区,所以的大部分旅游商业区都难见旅游服务设施。既然旅游商业区具有旅游功能,那它要配备旅游服务设施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旅游商业区应采取多种措施满足日益增多的旅游者,特别是外国旅游者的需要,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配备多语种服务员的旅游商业区接待服务台、免费向旅游者发放城市和景区地图、引领旅游者到旅游商业区各空间的多语种导游服务、专业化的商业服务设施及各种定期或不定期的表演等。

旅游商业区要有特色,综合性要强,服务设施要齐全。多种多样的设施:各式餐馆、各种专业书店、各式百货商店、娱乐场所、工艺美术品商店、城市公共休闲游憩设施及定期、不定期的各种表演等来满足前来此旅游商业区的旅游者的多种需求,旅游商业区在其空间上要有高度密集的商业设施、娱乐设施、休闲设施、公共设施及其它各种方便游客的服务设施。

(三)注重以点带面式的宣传促销

旅游商业区的硬件设施完备了,还需要有良好的宣传,发挥它本有的门户窗口功能。不但为旅游商业区自身作宣传,还要为景区作宣传,采用以点带面的宣传促销。所谓以点带面的宣传促销,就是无论在的哪一个旅游商业区,旅游者都可以通过其宣传媒体不仅了解该旅游商业区和其景区,还可以了解的其他旅游点,也就是相互宣传。有些旅游者可能只知道的一两个景点,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其它的景点推销出去。

具体的宣传促销措施就是把标有它们位置分布的城市地图作为最基本的信息工具,在各景区的旅游商业区接待服务台免费发放给旅游者,这对游客,特别是散客来说意义重大。在地图上除了重点标明重要历史景点外,还重点标明每一个旅游商业区的位置。这些地图也充当了专门的旅游商业区形象标识物的作用,可以帮助旅游者快速准确地到达想去的景点及商店,一旦到了商业区及商店,多种语言的商业区信息小册子可以在接待服务台领取,小册子中提供了景点及商店的详细信息及商业区每一个部门的具体位置,这将给旅游者在景区和旅游商业区的活动带来很多方便,同时也加深游客对及各景区的印象,再者如果小册子设计的别致,游客甚至会将其作为纪念品带回去,当其向别人讲述旅游经历时,小册子就起到再宣传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11]。

四、结语

近年来,的旅游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但明显的不足就是只重购物功能的商业开发,而忽略RBD的观光与门户窗口等功能,导致畸形发展。如能多多研究与相属景区的整体相应的观光美学效果,及更多发挥门户窗口的宣传效应等,对提升旅游业的整体形象意义极大。总之,重视进一步开发好的RBD,是旅游业进一步优化发展的保证。

感旅游系以及教导我的所有的老师!感我的同学四年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最后,

特别要感老师在此次撰写论文中对我的指导和鼓励!

参考文献:

[1] 古诗韵.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14).

[2] Stansfield C A,Rickert J E.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70(2).

[3] Smith S L J. Dictionary of Concept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tudies[M]. Greenwood

Press,1990.

[4] 吴志强,吴承照.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2005.

[5] 鄢慧丽,邓宏兵.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环境和功能[J].城市问题,2004(1).

[6] 卞显红,树夫.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J].经济地理,2004(24).

[7] 胡庸.论城市旅游中央游憩区(RBD)的开发[J].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

[8] 宏烈,广庆.论创建RBD的旅游景观特色[J].建筑论坛,2002(6).

[9] 晶,宏烈. RBD的旅游景观特色评析[J].规划师,2002(12).

[10] 娜.构建城市游憩商业区[J].财经大学学报,2006(2).

[11]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中国物资,2005.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行业SWOT分析

中国的旅行社在旅游行业的竞争态势分析 应用模型的解释和描述 PEST 分析 P—政治法律因素:主要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政府政策、政府管制、国家政局、法律法规等因素。 E—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财务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经济发展形式等。 S—社会因素:包括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公众的价值观念等。 T—技术因素:包括产品寿命,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技术变化速度、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波特的五力分析 1.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新加入者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但它取决于进入行业的障碍和原有行业的反击程度。 2.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包括目前竞争者采用的价格战,广告战,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和质量等。 3.替代产品的威胁:包括那些与本行业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它产品。 4.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商要求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的服务和质量,这取决于购买商的实力是否强大。

5.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的威胁手段一是提高供应价格,二是降低供应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如果供应商的势力强大,这些手段就较容易实现。 目前的旅游业特征描述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多,他们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不断前进。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PEST分析 1. 经济环境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包括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国民的人均收入,交通状况等旅游业发展水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形式良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段提高,旅游业发展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将自己的收入投入到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领域上去,作为满足人们目前需求的旅游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我国政府目前的经济政策也在大力鼓励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交通

无锡的文化旅游现状和待开发方向

无锡的文化旅游现状和待开发方向-旅游管理 无锡的文化旅游现状和待开发方向 陈枫叶 无锡市坐落于太湖畔,风景优美,有“太湖明珠”之称。无锡也是一个旅游城市,在当前“文化旅游”理念兴起的风潮下,我认为无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并成为其特色,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 一、什么是文化旅游 我们把文化旅游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文化旅游以“文化”为旅游对象,强调“感知”、“体验”的旅游过程。相比普通的观光旅游,它提升了旅游效率,以获得文化知识或文化体验为主,是比较高级的旅游类型。 二、无锡的现有的文化旅游景点 无锡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之于无锡,并不陌生,吴文化、佛教文化等。 另一方面,灵山景区的开发已经较有文化旅游理念,比如九孔灌浴景点和梵宫景点等。下面我分别详细分析: (一)九龙灌浴 九龙灌浴的主体是全身鎏金的小太子坐于巨型莲花之中的造型,造像宏伟壮观,但其音乐表演的设计更符合文化旅游的理念:随着音乐奏响、莲花开合,太子佛从中徐徐升起,在九龙喷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转一周,当乐声飞扬、泉水灵动,给观赏者全新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动态地再现了佛祖释迎牟尼诞生时的场景。(二)灵山梵宫

位于灵山胜境景区的东侧的灵山梵宫,绿树掩映,碧水环抱,庄严神圣,气势磅礴。梵宫的建造,从细节到打造的活动,都很注重游客的体验:走在高大的梵宫廊厅,如同漫步在艺术的长廊,廊厅两侧“世界佛教传法图”的巨幅油画,以时间为序,以佛教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为主题,生动地展示着佛教传播交流的历史图景;廊厅中央的塔厅,华美、辉煌,气宇轩昂的穹顶、超大体量的渗透佛教元素的东阳木雕,都给人们以神圣神奇之感;梵宫的镇宫之宝——巨制琉璃浮雕“华藏世界”,展示了佛教“华藏世界”的光明、圆融和智慧;集佛教论坛、梵音演艺于一体的多功能超大型圣坛,把当代光影声控、室内场景制作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到极致的极品之作,不定期举行中外佛教论坛,并每天定时上演传奇剧目《觉悟之路》的圣地。 (三)佛教文化博览馆: 佛教文化博览馆,也是一个具有文化旅游理念的景点。它展示了中国丰富的佛教文化内容。整个展馆面积宏大,展馆众多,格调高雅,利用详尽的文字介绍、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向游客全面展示着佛教的历史起源、传播、流变。(四)灵山佛教活动 灵山的文化旅游理念还表现在其举办的各类型活动中,比如、佛诞法会、无锡灵山盛会等,这些活动让游客参与到佛教的文化当中去;甚至佛教协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议、世界佛教论坛也曾在灵山举行,使得灵山景区的档次不与一般宗教景区相同。当地人的佛教意识逐渐增强,参与佛教活动的兴趣随之越来越浓厚,甚至越来越多人成为信徒,都是灵山体验性文化旅游的发展成果。 三、无锡尚可开发的文化旅游方向 (一)灵山佛教文化旅游

无锡鼋头渚旅游攻略

物料:硬币or交通卡(无锡全市基本是投币车,支持上海市的交通卡,一般有1角到8角的折扣),伞(这些天阵雨不断,伞是个必需品),相机,充电器与电池,手机,花露水(山上虫子挺多)。 PS:有学生证的可以带上,但是据今天的观察,似乎没有学生票,只有儿童票和成人票 出发地点:无锡民航大酒店(锡沪公路108号) 行程耗时:约8个小时 地理位置:鼋头渚风景区坐落于无锡市的西南角,距离无锡市中心约有10公里的距离。 A处为民航大酒店,在锡山区与崇安区之间,崇安区为市中心区域,B处为鼋头渚北门(犊山门),B处以南岛区均为鼋头渚。 交通: (1)TAXI:到达鼋头渚风景区约需48元。(半个多小时) (2)公交:由民航大酒店出门后向东走(右行)至第一个路口后往南走(右拐),在马路靠近民航大酒店的这一侧乘坐100路至终点站无锡火车站站,而后从火车站南广场穿过人行地道到达北广场,找到公交站A岛后在A岛乘坐1路公交,坐到底就是鼋头渚风景区。(一小时三刻,与TAXI大约相差三刻钟,主要是火车站换乘走的路略长) 门票票价:成人票105 套票135(加上几个园林景点) 景点地图: 我的时间安排表: 由于前一天晚上有活动弄到 很晚,因此第二天很晚才起 来的,十点多才出的宾馆门, 因此计划从10:30开始安排。

10:30—12:00 乘坐100路(¥1.9)奔赴火车站,而后换乘1路(¥1.2)到达鼋头渚风景区充山门处。(地图右下方) 12: 00—12:30 购买门票(¥105,附赠景区地图),乘坐景区门口的免费观光巴士(一共停靠三站,充山门,犊山门及游览中心(地图左上方横云饭店—公园大门附近) 12:30—13:00 进入鼋头渚公园,在太湖人家(横云饭店边)就餐。两个人一笼小笼包子(¥20,大约8个),两碗银鱼馄饨(¥18*2,馄饨比较大,量很足)。 13:00—17:00 正式游览鼋头渚公园景区 PS:注意,那儿大部分景点在16:00之后就基本没什么人了,尤其是要走山路的景点,建议尽量将行程安排的早一些。 路线:游艇码头——太湖佳绝——长春桥(长春花漪)——云逗楼——横云山庄牌坊——诵芬堂——灯塔——鼋头渚石碑——鼋渚春涛——神鼋——包孕吴越——澄澜堂——飞云阁——憩亭——戊辰亭——太湖通宝——万方楼——广福古寺——小南海——72峰山馆——王昆仑纪念馆——卷雪亭——苍鹰渚——市委党校——省干部疗养院——芦湾消夏——九松亭——天远楼——湖山真意——藕花深处——十里芳径——鹿顶迎晖——充山大门 重要景点介绍: 1、游艇码头 有游轮前往毗邻的太湖仙岛,上面有玉帝影壁,三山道院,凌霄阁,金沙滩,水帘洞,太乙天坛等景点,是一个道教岛屿。如果对道教有兴趣可以去游览。一般需要1-2个小时,轮渡费用早上是单程35元,下午单程约需50元。 2、太湖佳绝,长春桥,诵芬堂 一个类似园林一样的景点,由于最近绿藻很厉害,这块地方一直在污水治理,环境受到的影响挺大的。诵芬堂是一个类似戏院的房子,里面有人在唱戏,感觉都是比较鸡肋的景点。 3、灯塔,鼋头渚石碑,神鼋 灯塔:古时引导船只航行. 鼋头渚石碑:正面有鼋头渚,反面有鼋渚春涛四字,适合拍照。 神鼋:景点之所以叫鼋头渚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像水面上浮起的昂首乌龟。神鼋像正是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显著提高,三亚市旅游业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也愈来愈明显,成为促进三亚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的主导力量。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给三亚市旅游业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挖掘旅 游市场的巨大潜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强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推进旅游国际化,这是需要 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三亚市以“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 目标,积极实施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 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 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规模 扩大、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三亚市旅游业发 展,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旅游过夜人数、旅游收入 均保持较快增长,占全省比重均有较大提高。全市接待旅游 过夜人数由2004 年的363.84 万人次增长到2009 年的669.05 万人次,年均增长13.0%,占全省接待旅游过夜游客人数由2004 年的25.9%提高到29.7%;旅游总收入由2004 年39.14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103.77 亿元,年均增长21.5%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2004 年的35.3% 提高到2009 年的49.0%。 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 开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9 年三亚市拥有共有 A 级景区8 处,其中5A 级景区 2 处,4A 级景区 3 处。海棠湾“国家海岸”开发建设态势强劲, 2009 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7 亿元,配套设施进一步 完善,国家海岸形象进一步提升。槟榔村5A 级乡村旅游区 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旅游设施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截止2009 年底,全市列 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187 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0 家, 四星级宾馆21 家,三星级宾馆25 家,二星级宾馆16 家, 一星级宾馆5 家,待评五星级宾馆15 家;拥有客房32177 间,床位57210 张,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强对外 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全力办好国 际性赛事和活动,树立城市整体形象,取得了积极成效。一 是加大旅游营销投入,建立旅游营销系统,积极整合旅游协 会、航空、旅游企业和媒体的力量,巩固传统客源,积极开 拓新客源市场。二是积极参与筹办了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一一以无锡市为例-旅游管理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一一以无锡市为例 邓斐乐 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 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影响力的窗口,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旅游产业即对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礼仪等)进行开发、营销和推广的过程。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 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影响力的窗口,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二)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助力 以文兴旅,以文促旅”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并进的基本模式,文化旅游产业作为

一项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融大众性、亲和性、品位性、易传播性于一体,是旅游业借以“造势”、展示形象、树立品牌的有效途径。 (三)文化旅游产业是传统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十五”期间乃至相当长时期内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是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单一的度假旅游形式已经逐步被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探险旅游所代替,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文化旅游,说明文化才是旅游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必须凭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吸引旅游者,实现传统旅游产业的升级。 三、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自身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旅游产品单一、城市吸引力减弱、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全市旅游产业后继乏力,形势不容乐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不清,重要程度认识不足 制约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产业观念、管理体制和立法缺 失。产业观念的概念泛化误区模糊了文化旅游产业特性和主体,管理体制的冲突和障碍 耽误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产业体系的建立,旅游业非独立产业地位和行业综合立法 的缺失,直接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统领作用,阻碍了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二)文化旅游资源分散管理、保护利用水平不高 无锡文化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为多部门管理,难于协调。在各种同类型上,同级别上,各文化旅游景区面临着同市其他景区的竞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上,灵山、電头渚、三国城三大文化旅游景区占据了无锡旅游的半壁江山,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三)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缺失,产品创新能力不够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极有可能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4.十六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融资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决议,使民营资本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疑会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对于进入成本较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的贵州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机遇。 (三)贵州旅游市场的劣势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学习资料

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行旅游成为人们节假日休息消遣的首选。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正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应成为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大大小小景区不计其数,因而在景区的建设上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交通依旧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在节假日时期尤为突出,给游客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景区的安全措施不完善,使游客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最后,景区的环保、卫生等配套设施不齐全,制约了旅游发展。 2、旅游产品创新不够。 中国旅游产品早已存在的缺乏创新、品种单一的状况未有根本改观,旅游产品依旧是观光型产品与度假型产品占主流。各个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大同小异,没有代表景区特色的产品。 3、旅游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旅游生态环境的退化,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环境退化问题: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加重,植被覆盖量下降,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不断缩小。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地的建设开发既缺乏科学指导,又缺乏合理监督。加上我国大多数旅游者与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不强,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许多旅游景点在规划之时就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环保设施的配套开发,而环境保护管理又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严重的旅游污染问题。 4、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 这个不平衡主要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力度不够;没有特色的旅游品牌。东部地区资源紧张但发展太快以至于超过了环境承载力。 5、旅游企业竞争力依旧低下。 特别旅行社的发展存在小、散、弱、差等问题。竞争手段单一,过度竞争现象严重。据相关统计资料,中国各类旅行社有8 993家,其中国内旅行社就有7 726家,真正形成规模效应,效益好的旅行社所占比例较小,普遍存在着无序和恶意竞争的现象。不仅使旅游企业的利润率普遍下降;而且造成旅游产品内容“缩水”,质量下降,游客数量减少,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旅游企业效益下滑的状况。 6、旅游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中国旅游业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一些旅行社、景区景点的管理者、导游人员违规违法经营,任意削价无序竞争,欺客宰客,既侵害了旅游者的权益,又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旅游概况

“太湖明珠”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历史遗迹。无锡由江苏省省辖,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东邻上海市128公里,西接省会南京市183公里。无锡总面积4650km2,其中市区面积518km2。无锡市下辖江阴、锡山、宜兴三市及崇安、南长、北塘、郊区、马山、新区六个行政区。无锡市总人口518万,人口密度1114人/km2。无锡市市区人口109.56万,人口密度2116人/km2。滔滔长江在境内流过无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日照数202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48MM。·全年无霜期平均230天无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素有“吴中胜地”之称的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兼具湖海之美,湖中“七十二峰”散立,山青水秀。太湖风景的精华部分-梅梁湖景区,湖光山色秀美如画,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水萦绕,水抱山簇。近代园林建筑-鼋头渚、蠡园、梅园等点缀其间。锡山、惠山景区内汇集着的古泉、古园、古寺、古塔,有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之誉。无锡还拥有充分体现东方古国悠久文化、充满神奇色彩的古运河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遗址旧物、诗文墨迹,如明代园林精品寄畅园,唐代茶圣陆羽品定的"天下第二泉"等。宜兴的溶洞、竹海茶林生态旅游以及陶都文化旅游,江阴市的桥、江、山组合风景区和徐霞客、刘天华故居等以及锡山市的吴文化公园等已经形成富有特色且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九十年代开始,无锡的旅游走出了单一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局限,进入了现代旅游的新领域。从1992年起中央电视台在无锡建立影视外景基地,建成了“唐城”、“三国城”、“欧洲城”、“水浒城”等特色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无锡已成为中国旅游的热点城市。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25页)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25页)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回顾 (2)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2) 1、全市旅游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2) 2、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2) 3、文化旅游建设初具规模 (3) 4、旅游休闲度假名城打造初见成效 (3) 5、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3) (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1、旅游品牌形象影响力和招徕力仍显不够 (3) 2、上规模、多功能、大容量的旅游区较少 (3) 3、旅游类型较单一,区域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3) 4、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4) 二、“十二五”无锡旅游业发展环境 (4) (一)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与特点 (4) 1、旅游业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 (4) 2、中国旅游业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4) 3、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旅游区 (4) (二)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5) 1、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5) 2、长三角区域规划中对无锡旅游业发展定位 (5) 3、“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 (三)规划依据 (6) 三、“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发展定位 (6) (三)发展目标 (7) (四)发展战略 (8) 1、“旅游即城市”战略 (8) 2、创新驱动战略 (8)

3、资源整合战略 (8) 4、旅游国际化战略 (8) 5、区域合作战略 (8) (五)“十三五”展望 (8)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9) (一)着力打造一个“旅游城” (10) (二)重点开发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两大精品系列 (10) 1、文化旅游精品系列 (10) 2、休闲度假旅游精品系列 (11) (三)全面提升大灵山、鼋头渚、惠山三大品牌景区 (11) 1、大灵山景区 (11) 2、鼋头渚景区 (11) 3、惠山景区 (12) (四)建设完善四大旅游休闲度假区 (12) 1、蠡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配套设施建设 (12) 2、太湖(环梅梁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区 (12) 3、宜兴湖滏综合旅游休闲度假区 (13) 4、江阴华西村--滨江黄山旅游休闲度假区 (13) (五)优化发展五大旅游类型 (14) 1、整合观光旅游产品 (14) 2、丰富文化旅游产品 (14) 3、完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14) 4、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14) 5、提升商务会展旅游产品 (14) (六)旅游业支持保障系统建设 (15)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产业配套 (15) 2、旅游市场开拓 (16) 3、旅游营销策略 (17) 4、旅游生态环境建设 (17) 5、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8) 6、环境影响评价 (18)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湖南农机2010年7月收稿日期:2010-03-14作者简介:曹友情(1990-),女,江西九江人。 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自 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应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改善旅游环境,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旅游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10)04-0126-02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CAO You-qing ,WU You ,FEI Li-ya (School of Economic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China ) Abstract :T ourism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as a whole.China has abundant natural and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but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domestic tourism i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So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acilities domestic tourism industry should be to strengthen ,use of economic ,legal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tourism market fully ,improve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Key words :T ourism ;national economy ;tourism statu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曹友情,吴 优,费黎娅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统计,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从而拉动内需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国民收入、赚取更多的外汇,对于扩大就业领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作用巨大。 (1)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旅游收入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收入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旅游牵涉甚广,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相关产业的收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59-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旅游业产值占整个GDP 的产值比重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我国旅游业的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更是超过了4%,2010年 我国旅游业预期目标是实现总收入1.44万亿元,增长12%。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高的行业,不仅能带动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也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只有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最终端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1元钱的旅游业直接收入,可以带来4.5元相关产业的收入,由此旅游业总收入对整个国家收入的带动作用是多么显著。它不仅为铁路、民航、公路、水路运输和旅馆住宿等输送了大量客源,而且对文化娱乐业有约50%的贡献率,对餐饮业、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 (3)增加外汇收入。外汇在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对外汇收入更是重视。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生产地进行消费,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保险等费用,降低了换汇成本;旅游出口不受客源国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不受关税影响;旅游业创汇方便,无须产品包装、储运和其他繁杂的进出口手续……种种优势使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增加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 (4)扩大就业领域。旅游业是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也很好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为游客 湖南农机 HUNAN AGRICUL TURAL MACHINERY 第37卷第4期·学术 V ol.37No.4 2010年7月 Jul.2010

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命脉。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 (二)资源优势 ①从空间环境来看,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 ⑥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多姿多彩。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 (三)客源优势 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四)宏观优势 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旅游”、“和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相脱节。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保存完好,但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摘要: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梳理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特点,预测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旅游业发展可资借鉴的启示。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4.2%,总额为9.2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实施意见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企业登记管理旅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锡政发[2013]175号 【发布部门】无锡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11.07 【实施日期】2013.11.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实施意见 (锡政发〔2013〕175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经研究决定,现就组建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文旅集团)有关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建方式 (一)企业性质 无锡文旅集团作为无锡文化旅游设施投资、建设、管理及其相关产业经营管理的主体,经营管理文旅集团国有资产并承担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二)组建形式

无锡文旅集团由市政府、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集团)、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产业集团)、市太湖新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湖新城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具体出资方式如下: 1.市公园景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园管中心)及其所属单位的资产、负债,经审计评估确认的净资产作为市政府出资,由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2.国联集团将债务重整后的子企业-惠山古街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核心区的资产,经审计评估确认后,注入文旅集团; 3.市政产业集团和太湖新城集团分别以货币资金10亿元人民币出资。 二、职能定位 无锡文旅集团承担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运营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功能。 (一)承担公园景区、文化旅游设施、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开发、保护、旅游产业经营发展和建设融资职能,实行“建、融、管、还、投”一体化运作。 (二)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的公司法人实施城市文化旅游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获得投资收益和经营收益。 (三)承担集团范围内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职能,按照市场化原则,盘活资产存量,积极发挥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功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承担市级公园景区公益性职能,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深化公园景区运营维护管理。承担市政府委托的风景名胜文物管理职责和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与管理职责。 (五)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全资、控股子公司和公园景区管理处的重要人事任免,并负责培训、考核、监督及奖

无锡水上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调查

关于太湖新城开展水上旅游的调研报告近期由资产部和瑞景公司文化旅游部组织人员就我市水上旅游营运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也对省内周边城市水上旅游开发建设情况也作了了解,并结合太湖新城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市水上旅游现状 目前无锡现有三类水上旅游: 1)古运河:无锡古运河水上旅游运营单位主要有2家,即无锡市城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太湖及蠡湖: 市园管中心(现文旅集团)下属的蠡湖、鼋头渚及外事旅游游船公司主要经营蠡湖景区、蠡园、鼋头渚及太湖中的水上旅游项目。 3)湿地 长广溪湿地公园内游船由山水城管委会及滨湖区城投负责,新区梁鸿湿地及惠山区阳山旅游度假区也有分散的摇橹船经营。 二、周边城市开发水上旅游的基本做法 水上游作为旅游开发的新亮点,越来越受到各地滨水城市的青睐和重视。省内各城市都在充分挖掘自身条件,大胆创新开发机制,加大力度发展水上旅游,打造城市旅游品牌。以下以苏州和南通为例, 南通市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统一运营管理机制。南通市在濠河风景名胜区实行管养分离改革后,整合各方资源,组建濠河旅游园景建设发展公司,统一实施景区旅游开发营销、园林绿化管护服务、园林市政工程建设,将濠

河沿线资源串点成线、水岸联动,推动水上游项目做大做强。目前濠河水上游共有大型游船20艘,每艘载客量11-40人,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近8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左右。 苏州市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创新旅游开发机制。2003年12月出台《苏州市环古城河水上游管理办法》(政府令第45号),明确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通过招投标取得经营权后均可从事环古城河水上游。市交通、旅游等部门会同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工程投资建设单位根据市场需求和环古城河的具体条件,对水上游的游船投放实行额度管理。苏州环古城河水上游自2003年开发至今,市场培育较为充分,目前有苏州文旅集团及6家民营游船公司参与运作,有效监管之下的适度竞争有利于游客选择和市场发展。 三、我市水上旅游开发的存在问题分析 与周边城市相比较,我市水上旅游开发,尤其是水上游的营运管理体制仍存在诸多问题: 1)各单位都是市区级投融资平台下属国有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现代管理体系,体制机制不甚灵活。 2)是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以古运河水上旅游为例,南长区城投和市城投各自组建不同的营销团队,且产品十分类似,不得不相互拉低价格,平均每人的销售价格仅30元左右。 3) 投入机制比较单一,以上水上旅游项目由于准入门槛较高,且投资和管养成本巨大,目前都是以市区投融资平台下属国企作为经营主体,民间资本进入难且意愿低。

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趋势及对策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尚珑杰 摘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东部地区,但其自身独特而丰富的各类资源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契机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崭新道路。 关键词:青海旅游现状问题对策 一、浅析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面积72万平方公里。与其他中西部省区相比较,青海省既是一个特色突出、潜在优势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总体来说青海省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旅游部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宣传青海,如推出系列特色旅游新项目和旅游专线,开展节假日旅游活动,同时不断提高旅游综合质量,使青海省的旅游事业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2002年,青海省旅游业接待的人数和旅游创汇收入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使其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几年伴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加。2002年,青海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创汇990万美元,旅游收入达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以青海湖、鸟岛、孟达天池、南山、互助北山、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可可西里、阿尼玛卿雪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塔尔寺、瞿坛寺、清真寺等宗教圣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日趋升温。 3、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在显现。2002年青海旅游业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0余个。目前,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7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入。 4、旅游业引入市场机制,全力推进投资结构调整,一大批非公有制旅游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省101家旅行社中,52%为股份制和民营企业;39家星级宾馆中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占了38%。 (二)青海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虽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旅游指标在国内仍处在落后位置。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青海旅游业观念陈旧的原因在于,青海的经济发展落后,国有经济改革进程普遍慢于东部其他省份,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人仍然抱着“靠国家吃饭”的老观念、老思想。要实现青海省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