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每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腰痛

不一定每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腰痛
不一定每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腰痛

不一定每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有长短不同的腰痛病史,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疰状之一。尽管如此,并非百分之百的腰突症患者都有腰痛症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退变引起的腰椎问盘突出:这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发病迟缓,病程较长,髓核突出逐渐形成,对腰椎周围的组织刺激很小,无明显的炎症产生,故可能无腰痛或腰痛不明显。

2、有时突出的髓核可能被吸收、消散,若不能完全被吸收,久而久之逐渐与神经根发生粘连,此时病人主要腿痛为主;若突出早期无炎性反应时,脊柱侧弯没有发生,腰肌无痉挛,此时也可能无腰痛发生。

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据临床一些资料统计,高位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3、4

以上),尤其是中央型患者,腰痛的比倒不是很大。有人统计59例高位腰突症,只有14

个的患者有腰痛病史,可见的确并不是所有的腰突症患者都有腰痛症状。可能是高位腰突症症状较重,突发截瘫而腰部失去知觉,或突出物压迫神经根较重,主要表现出神经根刺激症状而掩盖了腰痛。

4、还有可能突出物对韧带损伤较轻,或者因腰部姿势无改变而不引起腰痛。确切原因目前还不甚明了。

5、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绝大多数腰突症患者经休养和治疗以后,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突出的髓核可能有部分或完全的吸收与还纳,或经推拿、理疗等治疗使韧带、腰肌等软组织的炎症得以消除,腰部的侧弯得到纠正,神经根粘连逐新被松解。上述改变均可使腰突症的症状基本消除,此时可完全无腰痛症状。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无论只有腰痛还是只存在腿痛而腰不痛都有可能,这是正常现象。(更多知识请访问腰突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5312627355.html,)

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总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亦可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即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突出症脱出的髓核一般以向椎管方向(即向后方)脱出较多,而向椎体方向(即向上或向下)脱出较为少见。脱出的髓核止于后纵韧带前方称为“突出”,而穿过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的,称为“脱出”。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可分为:(1)单侧型,一般仅产生一侧下肢症状。(2)双侧型,则产生双侧下肢症状。(3)中央型,可压迫马迫尾神经,表现为会阴麻痹及大小便障碍症状。 成人椎间盘组织无血液供应,靠淋巴的渗透维持营养,仅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液供应。椎间盘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因此,20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退行性变,髓核含水量逐步减少。由于脱水,髓核张力减低,椎间盘可变薄。同时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纤维增多,髓核失去弹性。身体的剧烈运动,可引起纤维环的各层纤维互相摩擦,产生玻璃样变,从而失去弹性,最后导致纤维破裂。因此,随着年龄的线大,腰椎间盘的结构老化,其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长期劳累与磨损,致使关节中央软骨消失或关节外围软骨肥厚、增生。骨关节折后遗症,便会导致骨关节长期疼痛。滥用激素药物和食物添加剂中所含激素,会加速骨关节的退化性变化。 腰椎的构成 腰椎共有五个椎骨,两椎体之间由软而具有弹性的椎间盘构成椎间关节,这种结构使腰椎骨之间可前后左右弯屈及小范围旋转。椎间盘是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的。软骨板为覆盖纤维环和髓核上下两面的透明软骨,它与椎体骨紧密相连,将椎间盘限制在上下两个软骨板之间。纤维环由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纤维软骨组成,各层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构成菱形,牢固地附着在上下软骨板和椎体骨缘上,可耐受各种压力,限制椎体之间的过度扭转和滑移活动,并能缓冲外力,吸收震荡。髓核是由胶原纤维、粘多糖和大量的水分所组成的半胶体,它被限制在纤维环和软骨板之间,随外力作用而改变形状和位置,并将外力平均传导到纤维环和软骨板上,使其对纤维环及软骨板的压迫降到最底,有效的保护了后两者。成年人的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怎样才知道自已得了腰间盘突出呢? 当你弯腰取物或无明显诱因引起腰痛牵掣腿痛,抬腿有明显的引拉样放射性疼痛时,你就有可能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症,你就应当马上到医院去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防止病情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里没有相应病名,散在于“腰腿痛”、“痹症”范畴。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临床治疗上,除传统药物内治、外治、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外,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创造出了药物离子导入、小针刀疗法等。 中医认识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腑。故腰痛一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椎的生理与病理和肾有着必然的联系。 根据椎间盘突出发病特点,其病机可如下; 1、肾精亏损,盘骨失养;诸般腰痛,肾气虚惫为本。这一观念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理,大量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原有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素体虚弱加之劳累过度或房

看看以下症状就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可要当心了

看看以下症状就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可要当心了 腰椎间盘突出也算是一种 ,是白领一族中易发的病情。因为在工作中,白领们因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 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对于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肯定就连患有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也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专家介绍,人是由爬行进化到直立行走的,原始的爬行对脊椎没有太大的压力,待直立后 脊椎压力增大很多。躺着睡眠可使脊椎得到休息,坐着入睡的话,脊椎无法保持正常的弯 曲状态,而是扭曲的,久而久之,容易给椎间盘和腰肌带来伤害,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及腰 肌劳损。此外,睡着后血液流动减慢,而由于体位的关系,坐着睡时,头部供血会比躺着 睡时要差,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脑意外,比如缺血性脑卒中。 腰椎间盘突出后出有的症状包括如下几种: 1、下肢放射痛 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易发作,每次时间约2~3周,可以逐渐缓解。在发作时 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减轻。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反复弯腰活动者发生腰腿痛几率高。 还有缺乏锻炼的人,腰背部肌力差,即使偶尔弯腰抬重物或腰部扭伤,也易诱发腰腿痛。 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 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2、腰部活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后伸活动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密切相关。如纤维环未完全 破裂,腰椎取前屈位置,后伸受限。原因在于腰椎前屈时,椎板间的黄韧带紧张,增加了 椎管容积和椎间隙后方空间,相应的后纵韧带紧张度增加使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从而减 轻了神经根压迫的症状。 3、腰部疼痛 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 以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一定会发生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痛多为刺痛,常伴有麻木、酸胀的感觉。 4、脊柱侧凸 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减轻疼痛所采取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表现是腰椎在向左侧或右 侧弯曲,在背部触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发现棘突偏歪,但这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 有体征,约50%的正常人也有脊柱棘突偏歪。 5、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是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或退变同时纤维环变性破裂髓核脱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多数本病患者经正规保守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约有10%~20%的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一、流行病学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男性多于女性,这与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有关。90%以上腰椎 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和L5~S1椎间隙。青少年也可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明显外伤使软骨板破裂所致。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骨质疏松或退变性不稳导致椎间盘脱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及腰椎畸形,病情较为复杂。 二、临床表现 因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病理变化、椎管管径以及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 (一)症状:

1.腰痛伴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2.下肢麻木无力; 3.大小便功能障碍(巨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 4.腰椎活动受限,姿势异常。 (二)体征: 1.立位检查:腰椎畸形,生理前凸变小、消失,甚至变为后凸,不同程度侧凸;腰部压痛点,可引发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腰椎活动受限。 2.仰卧位检查: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下肢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异常。 3.俯卧位检查:腰部压痛点;股神经牵拉试验。 (三)辅助检查: 1.腰椎正侧位X线片:可提供一些间接征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大致定位及初步诊断。同时为鉴别诊断腰椎其他疾病提供依据。 2.CT、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膜囊受压移位情况,是明确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最重要的方法。 三、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较高,但真正需要住院治疗者甚少,一般早期仅卧床休息加服药物均可缓解或治愈。对需进行特殊治疗的一定要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有突出者并非称之为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及防治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及防治探讨 发表时间:2017-12-01T15:09:18.1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9期作者:刘金兰 [导读]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 030024 一、基本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坐骨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臀部疼痛,下肢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常因行走、咳嗽、打喷嚏、弯腰或排便而引起疼痛加剧。 二、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2、损伤,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4、遗传因素 5、腰骶先天异常 6、诱发因素:常见诱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受潮等 三、症状 (一)一般症状 1、腰痛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在打喷嚏、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加剧。放射痛多为一侧肢体。 3、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较少见。 (二)神经系统症状 (1)感觉障碍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逐渐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 (2)肌力减退 (3)反射改变:也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 四、治疗 1、非手术疗法 大多数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包括大小便均应卧床解决,3周后可以带腰围保护具起床活动,症状缓解后加强腰背肌锻炼以防复发。 (2)牵引 (3)理疗、推拿、按摩 (4)支持治疗:可尝试用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进行支持治疗,有病例报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5)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6)髓核化学溶解法 2、经皮髓核切吸术或髓核激光气化术 3、手术治疗 五、自我防护和锻炼 1、坐姿训练:患者在有靠背的木椅上,双髋、双膝屈曲九十度,腰椎和靠背靠紧,不留空隙。不翘二郎腿。 2、站姿训练:患者腰背部紧贴墙面直立,以腰椎和墙之间伸不进手为原则,然后逐渐屈髋屈膝下蹲。 3、步行训练:方法(一)头上顶一物品,在保持腰椎垂直和尽量不使头顶上物品掉落的前提下逐步前行;方法(二)两手各提一较轻物品,腰椎保持直立,同时迈步前进。 4、倒走训练:叉腰倒走,防止摔倒,倒走时,腰背脊肌肉会得到有效锻炼。 5、直腿抬高训练,人平躺着,腿伸直抬高到九十度,神经根在椎间孔里滑动,能防止神经根的粘连。 6、空蹬法:就是躺着蹬自行车 7、滚床法:就是在床上两个腿屈过来,两个手抱住,来回在床上滚动。 8、小燕飞法:患者保持俯卧位,将四肢翘起,只有腹部挨床;对于完成不了这个动作的患者可以采取五点支撑法,即双足、双肘、头部挨着床,让腰和臀部抬起后再下落的运动,强度根据患者自己的承受能力来选择。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病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床不要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要注意桌椅高度,

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03T16:27:24.2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作者:彭秀华 [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骨科疾病,危害性极大,腰痛、下肢放射痛是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保靖县人民医院外科湖南保靖 416500)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n=65)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n=65),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负性情绪改善程度、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6.92%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所得结果更高,P<0.05;组间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护理;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骨科疾病,危害性极大,腰痛、下肢放射痛是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不仅使患者饱受折磨,还妨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基于此,本文选择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以便选择最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方案,现详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课题共选择实验对象130例,均为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74例、女56例,年龄区间为36岁至67岁,年龄均值为(48.43±6.32)年,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12年,平均病程为(6.35±1.42)年。采用计算机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相互比较后可做进一步对比与研究,P>0.05。 1.2 方法 观察组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案。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交谈,掌握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分析患者负性情绪的成因,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调整和舒缓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②功能锻炼。护理人员需要组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通过播放视频,帮助和指导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技巧,鼓励患者进行适量、适度的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③日常生活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实际病情恢复程度,对患者的饮食及日常行为予以规范,保证饮食营养的均衡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坐、卧姿态[2],避免疾病复发。 针对65例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3],按照医生嘱咐完善护理工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对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期间形成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实验样本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负性情绪及护理依从率对比 观察组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的改善程度以及护理依从率明显比对照组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更具有优越性,实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种腰椎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一旦发病,如未及时接受治疗,极容易出现坐骨神经痛、血管损伤、肉痉甚至是瘫痪等并发症[4]。由于大部分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知不足,未正确的认识到疾病的危害,依从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治疗与预后。大量的临床研究指出[5],优质、及时、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依从率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偏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发布部门:康复医学科批准人:高永忠版本号:2.0 1.目的:保证康复医师、治疗师、理疗师、护理人员等按规范程式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与康复。 2.适用范围:康复医学科。 3.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由于创伤、劳损、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常见腰腿痛原因之一。本病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男性和体力劳动者多见。 4. 职责:保证在治疗及康复上达到质和量的标准。 5. 标准: 5.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5.1.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 史。 5.1.2.常发生于青壮年。 5.1.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5.1.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腰活动受限。 5.1.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 弱。偶有二便失控或/和鞍去麻痹。 5.1.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5.1.7.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5.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 5.2.1. 旁侧型:多数为一侧突出,少数为双侧突出。 5.2.1.1.跟肩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将神经根压向后内侧,临 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多向患侧弯曲,向患侧突起,患侧椎旁 压痛及放射痛。 5.2.1.2.根腋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将神经根压向后外侧,临 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多向健侧弯曲,向健侧突起,健侧椎旁 压痛及放射痛。 5.2.1.3.根前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将神经根压向后侧,临床表 现为严重根性放射痛,脊柱生理前凸消失,前后活动受限,多无侧 弯畸形,椎旁压痛及放射痛明显。 5.2.2. 中央型:髓核从间盘后方中央突出。 5.2.2.1.偏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中央偏于一侧,主要压迫神 经根及马尾神经,或两侧均受压,但一侧较重而另一侧较轻。 5.2.2.2.中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正中央,一般突出范围较大, 主要表现为广泛瘫痪及鞍区感觉障碍,二便功能障碍,并无神经 根刺激或压迫症状。

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种疾病原因分析

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种疾病原因分析[关键词]误诊;原因 回顾我院近年来,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种疾病病历资料,即:①多发骨髓瘤;②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③腰段椎管内肿瘤;④腰椎转移瘤;⑤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分析误诊原因,旨在为基层医院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正确率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 1.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女,56岁,主因行路时不慎摔倒后腰痛,即往有慢性腰痛史。以腰痛收入我院内科,经查常规腰段腰椎间盘CT提示L4~5,L5-S1椎间盘膨出。诊断为:中医诊断:腰痛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疼痛加重,遂转入我科。经过查体患者疼痛部位位于脊柱及骨盆,无明显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实验阴性,症状及体征与诊断不符,查骨盆x线片及腰椎CT后提示多发性骨髓瘤,后经过行骨髓穿刺后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经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15个月后去世。 1.2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女,63岁,平素有慢性腰痛史,于当地个体诊所行腰部按摩后疼痛加重,转侧不能,于疼痛科行针灸理疗治疗无好转,经查常规腰段腰椎间盘CT提示L4~5,椎间盘膨出,L5-S1椎间盘突出,并钙化左侧硬膜囊受压,故收入内科行保守治疗,无好转后转入我科,当时患者卧位疼痛减轻,转侧不能,动则痛甚,汗出,查体受限,经给予PCA自体镇痛术治疗后,查体疼痛点位于T12S1棘突水平,无放射痛,双下肢直腿抬高实验90°,加强实验阴性,左侧脐平面至髂嵴水平皮肤痛觉过敏,经查胸腰段MRI提示T12S1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绝对卧床6周,口服接骨药物后恢复良好。 1.3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男,46岁,主因右下肢麻木疼痛4年余,右下肢肌肉萎缩2年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患者入院前因经济困难拒绝住院系统检查,曾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于多家医院门诊行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外贴膏药,牵引,按摩等多方法保守治疗,均无效,且逐渐加重。入院后询问病史患者发病早期有间歇期,咳嗽或用力大便时疼痛加重,且疼痛向下肢放射,呈刀割样,卧位加重,坐位可缓解,后期疼痛逐渐加重,且出现右下肢肌肉萎缩,查体右侧直腿抬高实验30°,加强实验阳性,腰椎CT加强扫描及MRI检查提示腰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鞘瘤,后经手术切除肿瘤送病检,回报为神经鞘瘤。术后1年回访患者原有麻木疼痛症状消失,肌肉萎缩部分恢复。 1.4腰椎转移瘤患者男,78岁,腰及双下肢疼痛5d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既往有肺癌病史1年。患者疼痛呈持续性且夜间剧烈,腰椎棘突旁扣击痛阳性,右下肢麻木,痛觉减退,直腿抬高实验阳性,CT汇报腰L4~5,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症状无好转,经MRI及ECT检查明确诊断肺癌,多发骨转移。半年后去世。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害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有什么危害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脊柱疾病,与长期弯腰工作和久坐有关,压迫神经血管会造成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不及时治疗,会继续加重,可能会压迫神经造成截瘫。如果有腰椎间盘突出,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可应用-腰椎骨世医贴-调理,缓解症状,桃宝有。平时要注意休息,适当进行腰背部的伸展锻炼,清淡饮食,避免烟酒刺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害 1、腰椎不稳: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切除术的一部分病人中,坐骨神经痛消失而腰痛持续存在,其中一些原因是由于腰椎不稳,表现在腰椎前屈时出现异常活动。 2、感染:是较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表现,尤其是椎间隙感染给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带来的痛苦很大,恢复时间长。 3、腰椎骨赘形成:骨赘多发生在退变椎间盘的相邻边缘,在椎间孔的骨赘和后纵韧带上的较大的骨赘可压迫神经根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征象。 4、腰椎不稳和椎间盘变窄: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是指腰椎的三关节复合体中的椎间盘的后关节退变,均可导致相互间的影响,使得腰椎出现不稳,无法维持脊柱的稳定,椎体和关节突关节出现增生,最终出现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5、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一方面腰椎间盘突出及退变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松弛;另

一方面,上关节突的骨质增生可使椎间孔进一步狭窄,增加神经根受压机会。6、黄韧带肥厚、钙化:慢性腰肌劳损可使黄韧带肥厚≥1CM,椎板间黄韧带肥厚可使椎管狭窄而压迫硬脊膜囊,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可压迫神经根,产生类似椎间盘突出的征象。 7、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或退变造成的椎间隙狭窄、纤维环松弛后突、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和椎间关节的骨质增生都可造成椎管变小,使原来较小的椎管产生狭窄,属继发性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和退变可导致关节突骨关节炎和腰椎不稳,这两者是退行腰椎滑脱症的主要原因,都会出现各种腰、腿症状。 8、引起疼痛:腰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部胀痛、坐骨神经放射痛、下肢麻木胀痛、感觉减退、肌肉萎缩、患腿变细,行走困难等,严重时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 9、闭孔神经的受累:闭孔神经是来自腰2-4脊神经,由腰大肌到小骨盆。在临床上,如果腰椎间盘突出侵害闭孔神经时,主要可变现为臀部深层等部位的疼痛或麻木。 10、脊椎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脊椎侧弯。多数患者弯向患侧,少数弯向健侧,这主要是因为髓核突出的位置不同,神经根为躲避髓核的压迫,减轻疼痛症状,保护性地使腰部脊椎发生不同方向的侧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管理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腰痛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脊柱侧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中医症候诊断 基本症候——血瘀症: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兼症: 血瘀兼寒湿症: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三)西医病理分型 1、按突出程度分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 2、按突出解剖位置分型:中央型、中央旁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型、极外侧型。 三、诊疗方案 1、中药疗法: 血瘀证:基本治法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汤剂: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成药:血塞通针400mg(亦可红花针、灯盏花针、川芎嗪针等辩证使用)加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0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 兼寒湿证:基本治法为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汤剂:独活寄生汤加减;中成药:汉桃叶片,1次4粒,温开水送服,1日2次。 2、非药物疗法: 新医正骨——冯氏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特效针灸——浮针,埋针,电针疗法,肌肉起止点疗法等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一、急性腰扭伤多数有急性腰扭伤史,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功能失调,以及突然发作的急性疼痛,常处于强迫体位,由于保护性肌紧张使脊柱强直或侧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屈髋屈膝时可引起腰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无坐骨神经牵拉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二、慢性腰部劳损可由急性腰扭伤后未经及时合理治疗或长期积累性腰部组织损伤引起。常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或钝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改变体位及局部捶打按摩后症状减轻,不能坚持弯腰工作,疼痛严重时可牵掣到臀部及大腿后侧。腰骶部竖脊肌附着点处是最常见的压痛点,椎旁、棘间及第3腰椎横突深压痛,臀肌起点及臀部可有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无放射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蒋赞利三、退行性变腰椎骨关节病以腰椎退行性改变为主,有腰椎广泛骨与关节增生性改变,并继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为晨起腰部僵直或酸胀感明显,活动后症状逐渐减轻,但活动时间较长后病人又可出现腰痛加重,卧床休息、局部按摩后可以缓解。腰部常无明显压痛点,局部按压后有舒适感。退变较严重的患者,小关节不对称,该节段的腰椎间盘变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以致骨质增生,向后压迫神经根,或因腰椎不稳、小关节增生内聚而刺激神经根,而出现下肢

放射痛,疼痛以股部前外侧为主,有时可表现为根性痛,此时应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为腰椎管外病变,该横突尖部软组织因损伤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导致腰痛或腰臀痛。多发于青壮年、腰背肌较弱者,男性多见,有外伤史和长期工作姿势不良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及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俯卧位检查时可触及一侧或两侧竖脊肌轻度痉挛及压痛,可在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扪及硬结和条索状物,触压痛明显,有时可在臀中肌后缘或臀大肌上缘扪及条索状物及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刺激症状,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无特殊异常。五、腰椎椎弓崩裂与滑脱指腰椎椎弓在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缺损或断裂,使椎弓失去完整的骨性连接,又称峡部不连。在椎弓崩裂的基础上椎体产生向前滑移,又称真性滑脱。若椎弓完整椎体产生滑脱,则称为假性滑脱。当椎弓峡部断裂时,椎弓断端活动,形成假关节。由于反复的活动摩擦使断端产生大量的纤维软骨样骨痂,这些增生的纤维软骨组织,可引起神经根粘连产生腰腿痛,并可造成神经根性受压产生根性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要点:①椎弓崩裂及崩裂性滑脱一般病程较长,无明显加重或缓解期。②对神经根影响不如椎间盘突出明显。 ③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可确定滑移的程度,可加摄腰椎动力位X片以明确椎体结构稳定性,必要时可结合CT、MRI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 时间:2011-09-23 13:58来源:弘医堂作者:弘医堂专家组 腰椎间盘突出的迫害性极大,严重危害到部分病患的正常工作及生存,此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状,如坐骨神经痛(是由其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微循环改变以及神经根炎性反应和神经免疫因素起作用),该病临床表现为腰痛伴/或下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可表现为行走无力,甚至轻瘫。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数不胜数,达到一个混乱的程度,但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仍困扰着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没有做到分型诊断和对应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医学全名叫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西医的诊断名。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按病理分型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由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变脆以致最后断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还有位置分型、形态分型、还有综合分型。 位置分型根据突出物与椎管的位置分为中央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内型、椎间孔外型。前两型常见,后两型少见,且多发于腰3~4和腰4~5水平。中央型又分类Ⅲ度,中央Ⅰ度突出:突出居中但以一侧为主,伸展已过中线2mm;中骨Ⅱ度突出:突出居中但以一侧为主,伸展已过中线4mm;中央Ⅲ度突出:突出居中,伸延到两侧。根据神经根与突出椎间盘的关系分为肩上型、肩前型、腋下型。肩上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肩外侧;肩前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腹侧,将神经根顶向后方;腋下型:突出物位于硬膜囊与神经根之间,神经根受压,向上迂曲变形。 形态分型分为:凸起型、破裂型、游离型。凸起型是纤维环内部破裂,外层因受髓核压力而凸起,常呈半球形,孤立凸起于椎间盘后外侧,居神经根外前方或内下方(约占30%)。临应表现:年轻,发病缓慢,发病初期腰痛重于腿痛,神经根刺激症状较明显,如皮肤过敏,但肌肉萎缩不明显。X线片可表现椎间隙前窄后宽。破裂型是纤维环全层破裂或几乎全层破裂(67%),已纤维化的髓核或破碎的纤维环致部分软骨板向后移位入椎管,突出块表面高低不平,仅有薄膜覆盖,突出范围一般较凸起起型广泛,与神经根可有粘连。重者可压迫两条条神经根或产生马尾神经受压综合征,腰椎后凸为主要体态。X线片见相依为命本边缘硬化。个别造影显示较大的一侧或前方压迫,中央型突出我属此型。游离型比较少见,突出物已离开突出的破裂口移到椎管中,甚至破入硬膜腔,可压迫硬膜囊和刺激神经根,临床征象与破裂型相似,神经根痛较轻,但马尾神经受压症状较重。非手术闻法以凸起型最好,破裂型次之,游率型应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综合分型:蒋位庄1985年提出了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三个分型,即弹力型、退变失稳型和增生狭窄型。 (1)弹力型 青壮年多见。常伴有跌、扑、闪、扭、等损伤史。发病急,腰痛明显,持续,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诊断的重要性 为了正确治疗,首先必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在骨伤科,一个正确的诊断包括病变的部位,同时还要明确病变的程度、性质和原因。 定位诊断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对它的病变部位尽快明白其性质,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它进行治疗,尤其是牵扯到手法深部的重力动态治疗。如定位诊断不明确,治疗往往就会趋向盲目性而收效甚微,有时失手会造成医源性损伤而出现差错性事故,因此治疗前首先要对病变诊断明确。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临床上多参照MCJVOCH提供的依据,(详情可登录https://www.360docs.net/doc/5312627355.html,):(1)单侧腿痛比腰痛明显,疼痛几乎都沿患侧坐骨神经或股神经分布区放射。(2)患侧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支配区皮肤肌肉麻木酸胀。(3)患侧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减少呈阳性反应,为正常的50%以上。(正常时,双下肢直腿抬高80度以上并无疼痛,若一侧抬高低于40度以下即不能继续抬高,同时有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有时健侧肢体抬高时,患侧则表现牵拉性疼痛。(4)①有肌肉萎缩②肌力下降③感觉障碍④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四个症状的2个。(5)影象学检查(核磁共振MRI、CT或椎管造影)显示椎间盘突出或碘柱盈缺损与临床表现相符。以上5项诊断中有3项以上者,就可确定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通过综合了解病史和细致体检,不仅能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而且能基本上作出定位诊断,这主要依据不同的神经根在受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下,产生特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95%以上的腰椎间盘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这段椎间隙,直接压迫刺激腰5或骶1神经根,因此患者主要表现在疼痛或麻木沿坐骨神经区分布,另外2%以下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3—4椎间隙,直接压迫刺激腰4神经根,出现疼痛或麻木沿股神经根分布区放射等症状。 不同部位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在检查体征也有所不同,根据这些不同的要点,可做出基本的定位鉴别诊断,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以下几种: 1、腰5—骶1椎间盘突出:髓核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出现患侧下肢外踝、足低外和小趾区域过敏性反应或麻木感觉,疼痛沿大腿后外方、小腿三头肌和外踝放射,可见腓肠肌、比目鱼肌、趾屈肌的肌力减退,肌张力试验可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反应,神经反射检查可见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腰4—5椎间盘突出:髓核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出现患侧下肢小腿前外侧,足背和拇趾过敏性或麻木反应;疼痛沿大腿后方、小腿三头肌、足背放射出现;踝背屈肌、拇长伸肌肌力减退;在肌张力试验中可见直腿抬高呈阳性反应;膝和跟腱的神经反射可正常。 3、腰3—4椎间盘突出:髓核突出压迫腰4神经根,出现患侧大腿和小腿内侧过敏性或麻木反应,疼痛则沿大腿、膝前方放射出现,股四头肌出现肌力减退:在肌张力试验中可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病历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病历 入院记录 主诉:间歇性腰痛1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疼4天。 现病史:患者汽车修理工,长期弯腰工作,自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在私人诊所予“腰痛宁胶囊,VitB1、VitB12肌肉注射”未见好转,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4天前,劳累过度,致腰痛加生,今日来我院,行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门诊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收住入院住院。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中毒等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不详;预防接种史不详;未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省,无异地长期居住史,居住条件可,无阴冷潮湿之弊,生活上无特殊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一男一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6℃P :76次/分R:20次/分BP:140/90㎜/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舌质淡, 苔白腻,脉迟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专科情况: (一)腰脊柱姿势 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腰椎轻度侧右弯畸形。 (二)压痛点 L4、L5,、S1棘间及棘右旁压痛(+),右环跳穴压痛(+),用力按压时诱发右下肢放射疼痛、麻木。 (三)特殊检查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左侧(-)。腹压增高则且右下肢麻木加重。 (四)腱反射改变 右膝腱反射减弱,右跟腱反射消失,右下肢外后侧及足底感觉减弱。踇趾背伸力。 (五)腰部功能活动(站位) 前屈500、后伸100、左侧屈100、右侧屈100、左右侧旋100。 (六)其他骨盆挤压试验(-)、双侧“4”试验(-),双侧梨状肌牵拉试验(-)。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其余脊柱、四肢关节形态、功能均正常。 辅助检查: 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肾阳虚 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 医师签名:

轻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的全身症状主要包括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肌肉瘫痪、间歇性跛行、脊柱姿势改变。具体腰椎间盘突出的全身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 3、麻木及感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 4、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腰4、5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5神经根麻痹所致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和伸趾肌瘫痪。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骶1神经根受累麻痹而出现小腿三头肌瘫痪。 5、间歇性跛行: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视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侧弯能使神经根松弛,减轻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前外侧时,脊柱则凸向患侧。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时,脊柱则凸向健侧。侧弯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压迫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腰间盘突出症在青壮年人中常见,尤以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可怀疑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应及早就医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的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症六个点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了解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很常见的骨科疾病,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应该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做好其带来的危害。腰椎间盘突出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这些并发症都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下以下详细的描述。 (1)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尤其是椎间隙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很大,恢复时间长,一般感染率为14%左右。主要表现是:原有的神经痛和腰腿痛症状消失,5~14天后发生剧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痉挛,不能翻身,痛苦很大。 (2)血管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血管损伤,主要发生在经后路手术摘

腰间盘突出的危害

腰间盘突出的危害 腰椎间盘突出是比较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而该病也使得患者的身体承受这巨大的痛苦,但是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而专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是很大的,大家应及时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有哪些呢 1、腰间盘突出的危害还可导致腰部胀痛,坐骨神经放射痛,下肢麻木胀痛,感觉减退或疼痛过敏,肌肉萎缩,患腿变细,行走困难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患者时常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 2、肌肉瘫痪:突出部位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的腰间盘突出患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伸趾肌瘫痪,小腿三头肌瘫痪、肌肉瘫痪。这也是由于腰间盘突出的危害所引起的。 3、腰间盘突出患者会感觉身体麻木及感觉异常,同时腰间盘突出的危害可累及腰椎神经根并出现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及拇趾背侧感觉麻木异常。如果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而出现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情况。 4、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一方面腰椎间盘突出及退变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松弛;另一方面,上关节突的骨质增生可使椎间孔进一步狭窄,增加神经根受压机会。 5、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还可导致患者的黄韧带肥厚、钙化,慢性腰肌劳损可使黄韧带肥厚>1CM,椎板间黄韧带肥厚可使椎管狭窄而压迫硬脊膜囊,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可压迫神经根,产生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征象。 6、腰椎间盘突出或退变造成的椎间隙狭窄、纤维环松弛后突、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和椎间关节的骨质增生都可造成椎管变小,使原来较小的椎管产生狭窄,属继发性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和退变可导致关节突骨关节炎和腰椎不稳,这两者是退行腰椎滑脱症的主要原因,都会出现各种腰、腿症状。因此,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危害。 1、首先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出现。 2、其次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腰椎滑脱。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腰椎滑脱的发病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4.7%~5%。发病年龄以20~50岁较多。 3、第三是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腰椎骨赘形成。一般来说骨赘多发生在退变椎间盘的相邻边缘,在椎间孔的骨赘和后纵韧带上的较大的骨赘还可能压迫神经根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 4、第四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下坠感、下肢放射痛等一系列现象。 5、第五是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的出现。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哪些 1 ,牵引:这个方法是各种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疗的治疗,拉带滞后,专门为身体牵拉练习的特定部分设计的设备弓。其目的是增加间隙和椎孔舒缓神经失真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重设盘。 2 ,针灸:针灸有效,无需特殊设备,患者痛苦小,方便。该方法包括本体电针,拔罐拔罐,针灸,耳针疗法,针灸疗法,清除淤血疗法。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适用的早期,可以抑制疼痛,但晚期患者或考虑其他治疗方法来控制疾病的进展。 3 ,按摩,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并发症少的优点,很多患者都在使用,但美中不足的是,该疗法可以缓解病情,但不完全治愈的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 【临床表现】 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两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L3、L4间隙突出,因L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

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2.脊柱侧凸畸形主要弯曲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凸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例如,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曲,如向健侧的弯曲则疼痛加剧。 3.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4.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

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6.神经系统检查 L4、L5突出(L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L4、L5突出(L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躅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L5、S1间突出(S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分瘫痪。 【辅助检查】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拍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