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生产标准

饮料生产标准
饮料生产标准

附件8: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乙醇含量小于0.5%的各种软饮料(又称非酒精饮料)产品。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6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即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水)、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对于某些特殊用途饮料,可根据其生产工艺和设备情况参照上述某个单元的细则进行审查,检验按其明示标准进行,在生产许可证上注明为饮料(特殊用途饮料)。

其他尚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饮料类产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塑料瓶(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瓶(桶)装饮用水产品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以及瓶(桶)装饮用水等产品。不包括矿物质水等向水中加过各种物质的产品。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饮用天然矿泉水及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

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

(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瓶(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的使用;操作人员的卫

生管理等。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水源、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必须设置水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回收容器清洗消毒间、包装车间、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生产场所。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以免受到污染。

2.水处理、容器清洗消毒和灌装车间的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及鞋靴消毒池(或其他消毒设施);容器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应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设施,入口处应有风淋设施;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00级且灌装局部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级,或者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整体应达到1000级。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粗滤设备;

2.精滤设备;

3.杀菌设备;

4.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设施;

5.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设施;

6.空气净化设备及风淋门;

7.自动灌装封盖设备;

8.灯检设施;

9.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10.去离子净化设备(适用瓶装饮用纯净水,如离子交换、反渗透或蒸馏装置等)。

水处理设备、灌装线、输水用管材、管件和储水器以及用于水处理、灌装和其他设施消毒的设备必须是经监管部门

许可的产品。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所用原辅材料应符合GB10791-1989《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的规定;包装材料应符合GB10790-1989《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规定,不得使用以回收废旧塑料为原料制成的瓶、桶和盖;所用的消毒剂应是食品级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有监管部门的批准文号;对于饮用天然矿泉水,其水源应有相关管理部门的鉴定和批准开采的文件,即水源评价报告、采矿许可证、取水证、水源水质跟踪监测报告。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获证企业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二)灭菌锅;(三)微生物培养箱;(四)生物显微镜;(五)浊度仪;(六)计量容器;(七)酸度计(适用瓶装饮用纯净水);(八)电导率仪(适用瓶装饮用纯净水);(九)分析天平(0.1mg)。

七、检验项目

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和瓶(桶)装

饮用水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和出厂检验分别按下列表中列

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项目注有*标记的,企业每年应当进行2次检验;带有★的项目为蒸馏法生产的瓶

(桶)装饮用纯净水(蒸馏水)测定项目。

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1.必须标明矿泉水水源地的名称、国家或省级鉴定认可的批准号。

2.必须标明特征界限指标、pH值、溶解性总固体、主要阳离子(K+、Na+、

Ca+、Mg+)、阴离子(HCO

3─、SO

4

2─、Cl─)的含量范围。

3.必须标明是否含二氧化碳,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加入的。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1.有采用蒸馏法加工的产品才能使用“蒸馏水”名称。

2.在使用“新创名称”、“奇特名称”、“牌号名称”或“商标名称”时,其产品名称后需用醒目字样标明“饮用纯净水”。

瓶(桶)装饮用水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八、抽样方法

在企业的成品仓库内,从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对于同时生产矿泉水、纯净水及其他瓶装饮用水的企业,每类产品抽一个品种;对于既生产瓶装水又生产桶装水的企业应抽查桶装水产品。瓶装水的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瓶,桶装水的抽样基数不得少于100桶,瓶装水的抽样数量为18瓶,桶装水的抽样数量为6桶。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分备查。抽样人员与被抽查企业陪同人员确认无误后,双方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并当场加贴封条封存样品。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和抽样日期。

碳酸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碳酸饮料(汽水)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等具体品种,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气的饮料。碳酸饮料(汽水)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水处理→水 + 辅料瓶及盖的清洗消毒

↓↓

基料→调配→制冷、碳酸化→灌装封盖→暖罐→灯检→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车间,尤其是配料和灌装车间的卫生管理控制;水处理工序的管理控制;管道设备的清洗消毒;配料计量,尤其是添加剂的使用控制;瓶及盖的清洗消毒;制冷充气工序的控制;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水处理工序、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制冷充气工序控制、包装材料密封性等问题易造成二氧化碳气容量不达标,失去抑菌作用;技术管理和配料计量管理等问题造成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对于生产碳酸饮料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水处理车间、配料车间、包装瓶(罐)及盖清洗消毒车间、冷却充气车间、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场所。各生产车间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以及符合要求的鞋靴消毒池(或其他设施)。

2.生产车间依其清洁度要求应分为:非食品生产处理区(办公室、配电、动力装备等)、一般作业区(品质实验室、原料处理、仓库、外包装等)、准清洁作业区(杀菌车间、配料车间、预包装清洗消毒车间等)、清洁作业区(灌装车间等)。各区之间应给予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3.准清洁区和清洁作业区应相对密闭,设有空气处理消毒设施,清洁作业区应为10万级以上洁净厂房,入口处应设有人员和物流净化设施。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水处理设备;

2. 配料罐;

3. 过滤器;

4. 混比机;

5. 瓶及盖的清洗消毒设施;

6. 自动灌装封盖设备;

7.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

8. 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设施。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T10792-1995《碳酸饮料(汽水)》;GB2759.2-2003《碳酸饮料卫生标准》;GB15266-2000《运动饮料》;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所用二氧化碳应为食品级并符合其产品标准规定;所用的消毒剂应是食品级,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规定,有监管部门的批准文号;其他原辅材料应符合GB10791-1989《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的规定;包装材料应符合GB10790-1989《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规定;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有证企业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二)灭菌锅;(三)微生物培养箱;(四)生物显微镜;(五)二氧化碳测定装置;(六)计量容器;(七)折光仪;(八)酸碱滴定装置;(九)分析天平(0.1mg)。

七、检验项目

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和出厂检验按下列表中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项目注有“*”标记的,企业每年应当进行2次检验。带★的检验项目为可乐型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及充气运动饮料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1.执行GB/T10792—1995的碳酸饮料产品,果汁型产品必须标明原果汁含量,果味型产品必须标明“果味”标志,可乐型必须标明酸味剂的名称,低热量型必须标明甜味剂的名称、热值。

2.运动饮料产品标签还应符合GB13432的规定,标明可溶性固型物和各种营养素含量,果汁类运动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植物蛋白类和含乳类运动饮料应标明蛋白质含量。

八、抽样方法

在企业的成品仓库内,从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若企业同时生产碳酸饮料和充气运动饮料,则每类产品应抽查一个品种。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瓶,抽样数量为18瓶,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抽样人员与被抽查企业陪同人员确认无误后,双方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并当场加贴封条封存样品。封条上应有抽样人

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和抽样日期。

九、其他要求

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三批)》(国家经贸委令第32号)规定,在2002年底前淘汰每分钟生产能力小于100瓶的碳酸饮料生产线。

茶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茶饮料产品包括所有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不包括以茶作为调味料加工而成的各种茶味饮料,如菊花茶饮料等。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水+辅料

↓茶叶的水提取物(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调配(或不调配)→过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车间,尤其是配料和灌装车间的卫生管理控制;水处理工序的管理控制;管道设备的清洗消毒;配料计量;杀菌工序的控制;瓶及盖的清洗消毒;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水处理工序、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原料质量及配料控制等环节易造成茶多酚、咖啡因含量不达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生产茶饮料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

库、成品仓库、水处理车间、配料车间、包装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杀菌及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场所。各生产车间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以及符合要求的鞋靴消毒池(或其他设施)。

2.生产车间依其清洁度要求应分为:非食品生产处理区(办公室、配电、动力装备等)、一般作业区(品质实验室、原料处理、仓库、外包装等)、准清洁作业区(杀菌车间、配料车间、预包装清洗消毒车间等)、清洁作业区(灌装车间等)。各区之间应给予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3.准清洁区和清洁作业区应相对密闭,设有空气处理装置和空气消毒设施,清洁作业区应为10万级以上洁净厂房,入口处应设有人员和物流净化设施。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水处理设备;

2.配料罐;

3.过滤器;

4.杀菌设备;

5.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设施;

6.自动灌装封盖设备;

7.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

8.混比机(适用碳酸型茶饮料)。

四、产品相关标准

QB2499-2000《茶饮料》;GB19296—2003《茶饮料卫生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所用的茶叶应符合GB9679《茶叶卫生标准》、GB/T13738.2-1992《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1992《第四套红碎茶》或GB/T14456-1993《绿茶》的规定;其他原辅

材料应符合GB10791-1989《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的规定;

包装材料应符合GB10790-1989《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规定。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获证企业的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茶多酚、咖啡因为原料调制茶饮料。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二)灭菌锅;(三)微生物培养箱;(四)生物显微镜;(五)酸碱滴定装置(适用碳酸型茶饮料);(六)二氧化碳测定装置(适用碳酸型茶饮料);(七)定氮装置(适用奶味茶饮料);(八)酸度计;(九)计量容器;(十)分光光度计;(十一)分析天平(0.1mg)。

七、检验项目

茶饮料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和出厂检验按照下列表中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项目注有“*”标记的,企业每年应当进行2次检验。带☆的项目为非罐头加工工艺生产的罐装茶饮料微生物指标检验项目,带★的项目为罐头

加工工艺生产的罐装茶饮料微生物指标检验项目。

茶饮料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茶汤饮料应标明“无糖”或“低糖”;花茶应标明茶坯类型;淡茶型应标明“淡茶型”;果汁茶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奶味茶饮料应标明蛋白质含量。

八、抽样方法

在企业的成品仓库内,从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所抽品种应为企业生产的主导产品,对于有碳酸型茶饮料产品的企业应抽查碳酸型茶饮料产品。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瓶,抽样数量为18瓶,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抽样人员与被抽查企业陪同人员确认无误后,双方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并当场加贴封条封存样品。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和抽样日期。

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产品包括所有以各种果(蔬)或其浓缩汁(浆)为原料,经预处理、榨汁、调配、杀菌、无菌灌装或热灌装等主要工序而生产的各种果(蔬)汁及其饮料产品。不包括原果汁低于5%的果味饮料及果醋类饮料。

二、基本生产流程和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以浓缩果(蔬)汁(浆)为原料

水 + 辅料

浓缩汁(浆)→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2.以果(蔬)为原料

果(蔬)水 + 辅料

↓↓

预处理→榨汁→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车间,尤其是配料和灌装车间的卫生管理控制;水处理工序的管理控制;管道设备的清洗消毒;配料计量;杀菌工序的控制;瓶及盖的清洗消毒;

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水处理工序、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原料质量及配料控制等环节易造成原果汁含量与明示不符、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对于生产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水处理车间、配料车间、包装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杀菌及自动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场所。各生产车间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以及符合要求的鞋靴消毒池(或其他设施)。

2.生产车间依其清洁度要求应分为:非食品生产处理区(办公室、配电、动力装备等)、一般作业区(品质实验室、原料处理、仓库、外包装等)、准清洁作业区(杀菌车间、配料车间、预包装清洗消毒车间等)、清洁作业区(灌装车间等)。各区之间应给予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3.准清洁区和清洁作业区应相对密闭,设有空气处理装置和空气消毒设施,清洁作业区应为10万级以上洁净厂房,入口处应设有人员和物流净化设施。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果(蔬)预处理设施(适用直接以果蔬为原料);

2.

榨汁机或制浆机(适用直接以果蔬为原料);3.水处理设备;

4.贮罐;

5.杀菌设备;

6.自动灌装封盖设备;

7.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

8.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设施。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19297—200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使用的水果(蔬菜)或其浓缩汁(浆)应符合生产的基本要求和GB17325-1998《食品工业用浓缩果疏汁(浆)卫生标准》等有关标准的要求;其他原辅材料应符合GB10791-1989《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的规定;包装材料应符合GB10790-1989《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规定。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获证企业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二)灭菌锅;(三)微生物培养箱;(四)生物显微镜;(五)计量容器;(六)酸度计;(七)折光仪;(八)酸碱滴定装置;(九)分析天平(0.1mg)。

七、检验项目

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及出厂检验按照下列表中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项目注有“*”标记的,企业每年应当进行2次检验。带※的项目为橙、柑、桔汁及其饮料的测定项目;带☆的项目为以非罐头加工工艺生产的罐装果

蔬汁饮料的微生物测定项目;带★的项目为以罐头加工工艺生产的罐装果蔬汁饮料的微生物测定项目。

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八、抽样方法

在企业的成品仓库内,从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对于同时生产果汁饮料及蔬菜汁饮料的企业,每类产品应抽查一个品种。果汁饮料中橙、柑、橘汁饮料为必抽品种。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瓶,抽样数量为18瓶,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抽样人员与被抽

果蔬汁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果蔬汁饮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蔬汁饮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纯净水、浓缩果汁(浆)、蔬菜汁(浆)、红枣、山楂为原料,红枣、山楂经清洗、浸泡、打浆、均质、过滤,辅以白砂糖、食盐、添加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柠檬酸、柠檬酸钠、结冷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胭脂虫红、焦糖色、食用香精),经配料、均质、过滤、杀菌、灌装而成的果汁含量≥10%,蔬菜汁含量≥5%的果蔬汁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17 白砂糖 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789.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 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 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 5009.1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 GB/T 5461 食用盐 GB/T 5835 干制红枣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GB12695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代替GB l2695-19904饮料厂卫生规范》。 本标准与GB 12695—1990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增加了原标准中未包括的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内容; ——增加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设备”等内容; ——增加了“机构与职责”内容; ——增加了量化指标,原标准中量化指标为18个,修订后为33个; ——删去了原标准中“原料采购、运输、贮藏的卫生”、“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成品贮藏、运输的卫生”和“卫生与质量检验管理”等条款,相应的内容分列到修订后标准的有关条款中。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 12695—1990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海南省卫生防疫站、天津市防病中心、广东省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广东健力保集团公司、海南椰

风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东莞石龙津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穆源浦、包大跃、顾清、杨斌、洪文华、徐娇、须欣、邓瑞文、李仗、杨炳坤、邓峰。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饮料厂厂区环境、厂房及设施、设备、机构与人员、卫生管理、原料、生产过程、品质管理、生产人员、成品贮存与运输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水果、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花、叶、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果肉、糖类、香精香料、液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为原料,生产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檀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和其他饮料的工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7液体二氧化碳标准 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的plc

湘潭大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的PLC控制 学院:兴湘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2012964118 姓名:苏博 指导教师:李明富 完成日期: 2016年1月20日

目录 摘要 (3) 设计题目要求 (4) 前言 (5) 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6) 1.1 PLC的定义 (6) 1.2 PLC的基本组成 (6) 1.3 PLC的功能与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PLC的应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7)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8) 3.1 传感器的选择 (9) 3.2 PLC控制部分硬件设计 (9) 3.2.1 PLC控制系统外部接线图 (10) 3.2.2 输入/输出接口(I/O)功能量 (10)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11) 4.1 控制系统顺序功能图 (11) 4.2 梯形图 (13) 4.3 指令表 (14) 第五章程序调试 (15) 第六章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7)

摘要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众多工业企业均面临着传统生产线的改造和重新设计问题。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工业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在工业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其实现了工业控制领域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在世界工业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设计者利用PLC的功能和特点设计出了一款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 文章刚开始介绍了PLC的相关知识,接着以饮料灌装流水线为例,采用三菱公司的FX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介绍了PLC 在饮料灌装流水线中的应用,给出了详细的程序设计过程。利用PLC控制饮料灌装生产过程,可有效提高灌装生产效率,并显著增加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柔性。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灌装流水线、顺序功能图、梯形图

CCAACTS 0026-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饮料生产企业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CCAA/CTS 0026-2008 CNCA/CTS 0026-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饮料生产企业要求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beverage production establishments 2008年9月11日发布 2008年9月11日实施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

目 次 前 言.................................................................II 引 言.................................................................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人力资源 (2) 4.1食品安全小组 (2) 4.2人员能力、意识与培训 (2) 4.3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 (2) 5前提方案 (3) 5.1 基础设施及维护 (3) 5.2 其它前提方案 (3) 6 关键过程控制 (5) 6.1采购控制 (5) 6.2配料水的处理 (6) 6.3配料控制 (6) 6.4 杀菌 (7) 6.5 灌装(包装)过程控制 (7) 6.6 储存和运输 (7) 6.7产品的标识 (8) 7检验 (8) 7.1 检验能力 (8) 7.2 检验要求 (8) 8 产品追溯与撤回 (8) 附录A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0) 附录B 饮料生产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MP)要点 (12) 附录C 饮料分类一览表 (13)

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总体设计48329785

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总体设计48329785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题目名称: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总体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运动饮料国家标准 GB 15266-94

运动饮料国家标准GB 15266-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266-94 运动饮料 Sportdrink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运动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供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饮用的软饮料。 2引用标准 GB2759冷饮食品卫生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作用了卫生标准 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T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 GB/T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方法

GB/T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 GB/T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GB/T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 GB10792碳酸饮料 GB/T果蔬汁饮料中L-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乙醚萃取法GB/T12285水果、蔬菜及制品锌含量的测定 GB/T12390食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食品中硫胺表的测定方法 GB/T12391食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方法 GB/T12396食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方法 GB/T12397食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食品中钾、钠的测定方法 GB/T12398食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食品中钙的测定方法GB/T13112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的测定方法 GB13432特殊营养食品标签 3术语 运动饮料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运动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并能提高运动能力的软饮料。 4技术要求

食品安全监测的标准

目前,我国已制定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指标进行了规定。其中,《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对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食制品、即食豆类制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即食调味品、坚果籽实制品等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致病菌限量规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对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类、调味品、饮料、食用菌、肉类、蛋类等12大类38种农药进行了限量规定,涉及3650项农药限量指标。《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规定了水果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将类、乳及乳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饮料类、酒类、特殊膳食用食品10大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 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了铅、镉、汞、砷、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 那么,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下面由拜恩检测的工程师具体介绍: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强制性标准,应当包括八项内容。 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满足人们对食品品质的新需求。但如果滥用食品添加剂,则会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我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90-2012),规定了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名称,每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等内容,同时还明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食品生产者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此外,制定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6687-2011)、《食品用香精》(GB 30616 - 2014)、《硬脂酸钾》(GB 31623-2014)等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规格标准。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食用的主辅食,对营养成分有特殊的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必须科学搭配,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少了会导致营养不足,多了也可能引起营养过剩,甚至中毒,因此必须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规定营养成分的最高量、最低量等要求,既要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又要保证食用安全。我国已经制定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2010)、《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等特殊膳食用食品安全标准。 4、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的PLC控制

XXXXXX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的PLC控制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设计题目 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的PLC控制 二、设计要求 (1)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罐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后,传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 (2)当瓶子定位在罐装设备下时,停顿1秒,罐装设备开始工作,罐装过程为5秒钟,罐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秒后停止并不再显示报警. (3)用两个传感器和若干个加法器检测并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一旦系统启动,必须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设最多不超过99999999瓶. (4)可以手动对计数值清零(复位). 三、上交材料 (1)开题报告 (2)说明书 四、进度安排 第1周:(1)熟悉题目,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进行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PLC选型及外部接线图)。 第2周: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设计(控制顺序功能和梯形图设计)。

第3周:查找不足,整理说明书。总体分析,准备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众多工业企业均面临着传统生产线的改造和重新设计问题。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工业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在工业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其实现了工业控制领域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在世界工业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设计者利用PLC的功能和特点设计出了一款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 文章刚开始介绍了PLC的相关知识,接着以饮料灌装流水线为例,采用三菱公司的FX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介绍了PLC 在饮料灌装流水线中的应用,给出了详细的程序设计过程。利用PLC控制饮料灌装生产过程,可有效提高灌装生产效率,并显著增加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柔性。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灌装流水线、顺序功能图、梯形图

风味饮料4(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风味饮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味饮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饮用水为原料,辅以食盐,添加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木糖醇、冰乙酸、DL-苹果酸、柠檬酸、乳酸、柠檬酸钠、山梨酸钾、黄原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食用香精、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苋菜红、乙基麦芽酚、焦糖色(普通法)],经调配、过滤、杀菌、灌装等工序调配制成的风味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8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醋酸) 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 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GB 188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GB 1886.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 GB 1886.17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 GB 1886.2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 GB 1886.2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亮蓝 GB 1886.2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 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1886.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 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47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苋菜红 GB 448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PLC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了工业控制领域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在世界工业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的组成的了解,利用PLC的功能和特点设计出了此系统.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罐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后,传送带驱动电机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当瓶子定位在罐装设备下时,停顿1秒,罐装设备开始工作,罐装过程为5秒钟,罐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秒后停止不再显示报警;用两个传感器和若干个加法器检测并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本课题主要用了PLC,传感器,继电器等。采用它的自动控制能力好的特点,这样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无需有人控制。同时还介绍还介绍了PLC的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控制

ABSTRACT As a general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of the industrial control logic to the storage area of wiring the leap in logic, industrial control in the world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canned drink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line control system composed of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the PLC functions and features designed to the subject. The main topic of the Mitsubishi PLC, sensors, relays, and so on. Its ability to control the use of good characteristics, this ca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ithout some control. The article has just begun on the PLC's knowledge, give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LC,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and extended to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The article on the subject of system design has also made detailed, and also introduced the PLC programming and applications. Key words:Canned drinks production lines control

出口饮料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标准

出口饮料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 2005-04-18 11:11:34 前言 本规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0号令《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中的附件2《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下的针对出口饮料生产企业特定要求而制定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系列良好操作规之一。 本规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制定。 本规代替1996年5月27日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发布的《出口饮料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本次修订除参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0号令《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中的附件2《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附件3《卫生注册需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外,还借鉴了CAC/RCP1-1969,Rev.3(1997)Amd.(1999)《食品卫生通则》及《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21CFRPart120美国FDA果蔬汁产品HACCP法规的有关容。 本规与原《出口饮料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编写格式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制定。 ——编写容与国际法规相协调并引入了相关国家标准。 ——增加了果蔬汁(含果蔬汁饮料)生产企业HACCP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附件。 ——增加了包装容器、更衣间、给排风体系容。 ——删除了原规第2章卫生质量管理容,避免与《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重复。 ——修改了原规第1.2条,本规的围不包括啤酒。 ——修改了原规第5.6条,强调了饮料工艺用水的特殊要求。 ——补充完善了禁用药物、水处理、供水体系、设备、卫生控制、包装等相关容。 ——强调了不同饮料工艺的卫生要求。 本规的附录A为规性附录。 本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部提出。 本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 本规起草单位: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规主要起草人:晶新、王文捷、立开、叶志平。 本规所代替规的发布情况为: 《出口饮料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于1996年5月27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言 1996年5月27日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发布的《出口饮料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自实施以来,在出口饮料生产企业卫生注册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0号令《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及其附件2《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附件3《卫生注册需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新规定的要求,进一步与CAC/RCP1—1969,Rev.3(1997)Amd.(1999)《食品卫生通则》及《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21CFR Part120美国FDA果蔬汁产品HACCP法规相协调,规出口饮料生产企业卫生注册,有必要根据饮料生产的发展变化及特殊要求,制定更具体、更全面、技术含量更高的出口饮料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以提高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促进贸易与国际交流。 目前出口饮料仅果蔬汁被《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列入《卫生注册需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考虑到本规对不同类别饮料生产企业的通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今后根据出口饮料的风险程度对《卫生注册需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的调整,本规将《果蔬汁(含果蔬汁饮料)生产企业HACCP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以规性附录的形式附后。 出口饮料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 1围

饮料厂良好生产规范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饮料厂生产设计与设施、原料、生产过程、品质管理、生产人员、成品贮存与运输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水果、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花、叶、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果肉、糖类、香精香料、液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为原料,生产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和其他饮料的工厂。 2 引用标准 GB1917 液体二氧化碳标准 GBJ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10789 软饮料的分类 GB11673 含乳饮料卫生标准 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7101 固体饮料卫生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16321 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 GB2759.2 碳酸饮料卫生标准 GB16330 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13432 特殊营养食品标签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3 定义和种类 3.1 碳酸饮料(品)(汽水)类 carbonated drinks 3.1.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制品。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成品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 3.1.2 种类 包括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和其他型。 3.2 果汁(浆)及果汁饮料(品)类 fruit juices(pulps)and drinks 3.2.1定义

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 3.2.2种类 包括果汁、果浆、浓缩果汁、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水果饮料。 3.3 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品)类 vegetable juices and drinks 3.3.1 定义 用新鲜或冷藏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 3.3.2 种类 包括蔬菜汁、蔬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发酵蔬菜汁饮料、食用菌饮料、藻类饮料、蕨类饮料。 3.4 含乳饮料(品)类 drinks containing milk 3.4.1定义 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经加工制成的制品。 3.4.2 种类 包括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 3.5 植物蛋白饮料(品)类 vegetable protein drinks 3.5.1 定义 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5%(m/V)。 3.5.2 种类 包括豆乳类饮料、椰子乳(汁)饮料、杏仁乳(露)饮料和其他植物蛋白饮料。 3.6 茶饮料(品)类 tea drinks 3.6.1 定义 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 3.6.2 种类 包括茶汤饮料、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和其他饮料。 3.7 固体饮料(品)类 powdered drinks 3.7.1 定义 以糖、食品添加剂、果汁或植物抽提取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的制品。成品水分不高于5%(m/m)。 3.7.2 种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doc.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为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规定和卫生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106号的要求,在卫生部的统一安排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秘书处(挂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成立食品污染物限量的基础标准整合完善工作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提出了本次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明确了工作组内框架组、模型组、比对组、无机组及有机组的工作内容、承担单位、负责人以及进度要求等。 参与本标准起草的单位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与标准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此外,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及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辽宁省粮食局、湖北省粮食局、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也都派代表参加了标准起草过程的研讨会。 工作组以我国现行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基础,依照本次整合完善的框架体系要求,充分梳理分析我国现行有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中污染物的限量指标,找出标准中交叉、重复、矛盾或缺失等问题,提交详细的比较结果,并分析参考CAC、欧盟、澳新、日本、美国、香港、台湾等食品中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及其规定,根据我国食品中污染物的监测结果,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污染物的暴露量及主要食物的贡献率,将贡献率超过5%-10%的食品或食品类别以及热点关注的食品列入关注重点,对于已经确定PTWI 或TDI者的污染物,将超过5% PTWI 或5%TDI的食品或者食品类别特别重点关注,按大类(如蔬菜、亚类(如叶菜、品种(如菠菜、加工

饮料灌装机生产流程

饮料灌装机生产流程 【凯宇机械饮料灌装机】果汁饮料是我们经常喝的,但是大家知道饮料的灌装吗?果汁饮料灌装机也是饮料机械的一种,那么在果汁饮料生产时的灌装方式有哪些呢?随着现在是果汁口味的多样化同时也对对果汁饮料生产线也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市场上饮料饮料生产线瓶装和纸盒装的果汁饮料的灌装方式主要分为无菌冷灌装和热灌装两种方式,下面就来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信息介绍。 #详情查看#【凯宇机械:饮料灌装机】 #详情查看#【凯宇机械:产品展示】 果汁饮料灌装机生产流程: 1.稀释:将已解冻的浓缩果汁按配方要求添加纯净水进行稀释。 2.过滤:除去果汁中的悬浮物和杂质,让稀释后的果汁保证澄清透明。 3.均质:对于稀释后的果汁进行均质,使果汁均匀、稳定。均质压力要求:20-25MPa。

4.溶糖及过滤:在溶糖缸中进行。开动搅拌器,加入适量的水,按配方的量加入白砂糖。溶糖有热熔和冷溶2种方式,可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种。糖液过滤一般采用硅藻土过滤。其他辅料溶解和过滤与白砂糖基本一致。 5.调配:将前面已稀释好的果汁、溶解好并过滤的糖液、溶解好并过滤的辅料泵至调配缸,使之混合均匀,并定容。按配方量加入香精和(或)色素,并搅拌均匀。 6.过滤:将调配完成的料液再一次通过连接在管道上的过滤桶进行过滤,以彻底去除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杂质,确保产品的透明、均匀一致、无沉淀。 #详情查看#【凯宇机械:产品展示】 7.杀菌:将过滤后的料液通过UHT杀菌机,对料液进行杀菌。杀菌条件:130-135℃,4-6秒。杀菌时,要确保供给杀菌机的蒸汽压力不少于0.8MPa。 8.清洗:瓶子通过洗瓶机,充分洗净瓶子内可能存在的灰尘、污物等。为保证清洗效果,要求清洗的纯净水压力不小于0.4MPa。瓶清洗往往与灌装、封盖组成“三合一”灌装机。 9.灌装及封盖:灌装主要有无菌冷灌装和无菌热灌装2种方式。果汁饮料灌装为保证质量往往采用无

杏仁露(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杏仁露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杏仁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杏仁、水、白砂糖为主要原料,辅以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食用香精),经调配、热灌装、高压杀菌、冷却等工序制成的杏仁露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17 白砂糖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 GB 5009.2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种磷酸盐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 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GB/T 17590 铝易开盖三片罐 GB/T 20452 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 GB 255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 GB/T 31324 植物蛋白饮料杏仁露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和辅料要求 3.1.1 原料 3.1.1.1杏仁:应符合GB/T 20452三级的规定。

维生素饮料标准

维生素饮料 Q/ABC XXXX 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Q/ABC0014S-20XX 20XX-XX-XX 实施 XXXX 有限公司 发布 20XX-XX-XX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所有内容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若与其相抵触 时,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准。 本企业对本标准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技术合理性和实施后果负责。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并制订。鉴于维生素饮料尚未出台国家标准,也没有相应行业标准,故本标准制订时比较了GB 19296《茶饮料卫生标准》的相关指标,并制订了该标准的相应控制指标。 本标准由XXXX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本标准于20XX年XX月XX日发布实施。

维生素饮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维生素饮料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及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饮用水为主要原料,添加食品添加剂(柠檬酸、柠檬酸钠、乙酰磺胺酸钾、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柠檬黄、胭脂红、山梨酸钾、食用香精)、白砂糖、食品营养强化剂(牛磺酸、肌醇、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调配、过滤、杀菌、灌装封盖、包装等工艺制成的维生素饮料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 1987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480.1 食品添加剂胭脂红 GB 448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 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 GB/T 5009.84 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 GB/T 5009.89 食品中烟酸的测定 GB/T 5009.154 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 GB/T 5009.159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 GB/T 5009.169 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 GB/T 5009.196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 GB/T 5009.210 食品中泛酸的测定 GB/T 5009.217 保健食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4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 6782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 13432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 GB 13736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1475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1(盐酸硫胺)

饮料厂生产卫生规范(doc 18页)

饮料厂生产卫生规范(doc 18页)

饮料厂卫生规范GB12695—199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对饮料厂的生产原料、工厂设计与设施、卫生管理、生产人员、加工工艺、成品贮藏和运输的卫生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果汁(或菜汁)、糖类、水、酸味剂、香精香料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为原料,生产碳酸饮料、非碳酸饮料、矿泉饮料、固体饮料的工厂。 2 引用标准 GB 1917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 GB 2759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原料采购、运输、贮藏的卫生 3.1 采购 3.1.1 采购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并附有供货单位的合格证书。 3.1.2 果蔬类原料:必须是新鲜、无病虫害、风味正常、无腐烂的鲜果、蔬菜,干果品原料应干燥、无霉变、无虫蛀。 3.1.3

原果汁、浓缩果汁、菜汁:必须风味正常、不变质;所含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 3.1.4 食品添加剂:必须是国家允许使用、定点厂生产的食用级食品添加剂。 3.2 运输 3.2.1 盛装原料的容器必须无毒、耐腐蚀、易清洗、结构坚固,并应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洁净。 3.2.2 运输车辆必须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洁净,防止原料受污染。 3.2.3 运输鲜果蔬原料时必须轻装、轻卸,不得与容易造成原料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易腐坏原料应采取特殊措施,或用冷藏车运输。 3.3 贮藏 3.3.1 贮存原料的仓库必须通风良好、干燥、清洁,并具有防蝇、防鼠设施;地面用水泥或不渗水的无毒材料铺砌,库内应经常清扫(洗)、消毒。库内原料应按不同品种离墙、离地分类堆放,并标明入库日期、先进先用。 3.3.2

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XX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XXXX 学号XXXX 起讫日期2016.8.29-2016.9.9 指导教师XX 2016年9月9日

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其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开关电路、光电传感器模块、数码显示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报警模块6个主要组成部分。 硬件选择以AT89C51为主体、数码显示采用74LS164串行显示方案,光电传感器采用对射式光电开关电路方案,继电器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控制5V继电器,进而控制交流接触器方案。软件设计主要完成信号检测,多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以及显示灌装计数值三个工作。 关键词:灌装流水线单片机光电传感器串行数码管显示继电器控制

目录 摘要 (1) 1.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3) 1.1 课程设计内容 (3) 1.2 课程设计要求 (3) 2. 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4) 2.1硬件电路设计proteus软件简介 (4) 2.2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详细设计 (4) 2.2.1 控制系统结构图 (4) 2.2.2 电源电路设计 (5) 2.2.3 单片机开关按钮设计 (5) 2.2.4 光电传感器电路设计 (6) 2.2.5 数码管显示模块 (6) 2.2.6报警模块 (7) 2.2.7 传送带模块 (7) 2.2.8 灌装设备模块 (8) 3.控制程序设计与仿真 (8) 3.1控制程序设计平台软件keil uvision2简介 (8) 3.2 控制程序详细设计 (8) 3.2.1 控制程序流程图 (8) 3.2.2 详细程序设计 (11) 3.3 控制系统Protues仿真 (13) 3.3.1 光电传感器仿真 (13) 3.3.2 灌装设备和传送带仿真 (13) 3.3.3 数码管显示仿真 (14) 3.3.4 整体仿真图 (14)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I 电路图 (16) 附录II C51源代码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