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抽检问题.doc

食品安全的抽检问题.doc
食品安全的抽检问题.doc

第一页

答卷编号:论文题目:食品安全的抽检问题

第二页

答卷编号:

题目食品安全的抽检问题

摘要

本文对就食品可能出现质量与卫生安全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因素,并且提出了几个食品检测的模型,对抽象、实际的检测问题进行了理论性检测,使质量与卫生检测最全面、检测效力最高,减小在检测上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针对问题1,首先将食品分为20类,可能存在危害因素的环节分为四个;其次在对应查看每类食品在哪一个环节很有可能出现质量与卫生安全问题,进而求出各类食品和

N,各个环节的自由度;然后再在自由度的基础上算出食品在第i环节的安全风险值

ij

此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食品类别在第i环节的安全加权值;然后用公式算出各个加权值,根据加权值的大小对各个环节进行讨论,其中包括进一步分析危害因素。最后在每个环节中分析了不同的危害引因素。

针对问题2,由人类对食品的摄入量,提取出主要的五类食品。求出在各个环节的权重。得出抽检模型。计算权重值乘以样本库的样本含量,归纳出检测模型。

针对问题3,我们首先分析题中给出的两张表格和附件中的几个表格,考虑面粉中各个配方对人的影响度,从附件中求出各个检测项目的平均需要量(EAR)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以及人体一天的摄食量M,根据他们的.差值与总体摄入量相比,再相整合得到各个检测项目的不达标系数。根据不达标系数,就可以得到抽检模型。

针对问题4,相继与上一问题(3),我们将面粉的配方成分的不达标系数考虑在一起,用简要的点样分配法和层次分析法,将12个品牌分为12种不同的情况,再分析其存在不达标的权值,再联合考虑到检测可靠性尽量高、成本尽量低、工时尽量少等我们制定了另一套检测方案,在计算机上模拟得到误差值较小的结果。

针对问题5,分析食品安全隐患和根源,根据前四问的解答,得到很多抽检模型的信息,提出合理可靠的建议。

关键词:加权值层次分析法自由度达标系数风险值数率统计

1 问题重述

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检测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先后出现了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检测已加大力度。其中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卫生问题主要有四个环节:原材料的使用、生产加工、运输与贮存、流通与销售。每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食品出现安全和卫生问题。由于食品的种类、品牌和批次繁多,从生产加工到销售食用中间环节复杂,质检部门不可能对所有食品做到全面的质量检测,一般只能做一定的抽检。对食品进行抽检也需要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即成本费用),抽检的越多检测效果就越好,但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其成本费用也就越高。为此,应该如何抽检,既能保证较好的检测效果,又能节省时间和成本费用?请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下列问题:

(1)根据主要食品的分类,试分析影响各类食品安全的因素,对其可能的危害性做出定量的比较评估分析。

(2)针对部分主要食品,结合实际建立合理的抽检模型,给出检测误差(即检测的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模拟检验。

(3)面粉是我国中北部地区主要的主食原材料,不妨就已推广食用的“营养强化面粉”抽检问题进行讨论,“营养强化面粉”的配方标准如表1所示。假设某地区现有12个品牌的营养强化面粉产品,每个品牌每月将有不少于60个批次(即同一企业、同一条生产线、同一批投料、同一班次生产的产品为1个批次)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质检部门要做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请你帮助制订一种合理的抽检方案,并分析其检测的可靠性。所需要检验项目、标准、成本和工时如表2所示。

(4)针对问题(3),如果质检部门需要连续进行多次跟踪抽检,请你给出相应的抽检策略和最佳的抽检数量,使其检测可靠性尽量高、成本尽量低、工时尽量少,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检验。

(5)请根据你们的研究,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和根源,并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问题办法和建议,可供主管部门和市民参考。

2 模型假设

2.1对模型一的假设

(1)影响各类食品安全的因素只在原材料的使用、生产加工、运输与贮存、流通与销售这四个环节中考虑;

(2)人们的主要摄食仅为表1中给出的食品;

(3)各环节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对此进行食品安全的抽检;

2.2对模型二的假设

(1)全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摄入量都看作是标准人:18岁年轻体力活动男子;

(2)部分主要食品是根据食物摄入量的多少决定的;

(3)在抽检模型建立中,并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2.3对模型三的假设

(1)营养素之间不影响,不考虑人体自身合成的因素。

(2)各批次相互独立、不受彼此影响。

(3)假设各公司检验批次分布不考虑主观因素影响;

2.4对模型四的假设

(1)多次跟踪时,不针对一个公司进行安全抽检;

(2)下一次各公司生产的批次突然增多;

(3)不考虑计算机模拟检验时,出现的偶然误差;

3 符号说明

4 问题分析

问题1要求我们分析食品安全的因素,对危害性做出定量的比较评估分析。题目中提到了涉及问题的四个环节,并且每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危害性。附件1中给出了主要食品的分类,结合实际,对主要食品的四个环节做了出错的判定,并给以解释,因此,比较出四个环节危害性的大小。解决本问题时,首先应结合实际,给出判定理由,实现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在求出各危害性的大小,并进行比较。最后根据综合比较,对模型进行评估分析。

问题2是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合理的抽检模型。附件1中给出的全居民的食物摄入量,分析得到部分主要食品,即食物摄入量稍大的,对这些食品做评估分析。根据这四个环节出错的可能性,确定各个危害性的权重值。结合实际,建立合理的抽检模型,并给出检测误差。

问题3要求对面粉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提出合理的方案。按照附件2给出的数据,可知道营养素的最高摄入量UL ,再根据推荐摄入量RNI 或适宜摄入量AI ,求出平均需要量EAR 。按照这些数据,求出不同危害因素的风险值,确定其不同环节的危害因素。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直接用图表即可反映各危害因素的分布,从而找到公司分配的规律。最后,进行综合分析找到合理的方案。

问题4是在问题3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多次跟踪抽检。在历史数据基础上,找出约束条件,建立规划模型,将批次分配给各公司从而使得抽检方案针对性最强。其中应考虑总批次的分配与各公司的批次分布的联系,从而求出最佳的抽检数量。

问题5分析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和根源,根据上述四个模型的分析,综合自己总结的经验,结合题意,提出有效地解决问题办法和建议。

5 模型分析和建立

5.1

问题一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1 求解各环节中食品出现安全与卫生问题的安全风险值

根据题中所给附件,我们把主要的食品分为20类(详见附件一,表1),通过翻阅资料和询问相关部门,查出表中每一类食品在原材料的使用、生产加工、运输与贮存和流通与销售四个环节中是否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然后根据每个环节中出现问题的类别数,用同一公式算出各个环节发生问题的概率,由此确定各环节中食品出现安全与卫生问题的权重。根据假设,我们仅对18岁轻体力活动男子的食品作考虑。 1. 确定各类食品在四个环节中是否出现安全与卫生问题

此处需要考虑各类食品在四个环节中分别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得可能性,我们用ij n 表示它的自由度,某类食品的i n 值越大,它的危害性就越大,某环节的j n 值越大,在此环节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可能也就越大。(i 表示食品类别,j 表示环节)

各类食品在四个环节中是否出现安全与卫生问题的表格如下:

2. 求解各环节的安全风险值用ij w 表示出现各类食品质量与卫生安全问题

在此,,用0-1规划思想,令:出现问题时,w=1;没有出现问题时,w=0,则:

4

i i i 1n w ==∑ ……………………………①

20

j j j 1

n w ==∑ ………………………………②

风险值n N =

20

j

j ……………………… ………...③

根据上表,将数据带入公式一一求解,求出各环节的自由度和风险值。 如下表:

各个环节的风险值的走向趋势如下图:

5.1.2 确定定量分析的标准与规则

由附件一表1,我们将食品分为二十类,根据实际和题意,我们将各类食品可能出现质量与卫生安全的环节分为四个,即:原材料的使用、生产加工、运输与贮存和流通与销售,我们根据表②知各环节可能出现食品质量与卫生问题的风险值:

第一环节1A :1N 0.4= 第二环节2A :2N 0.9=

第三环节3A :3N 0.75= 第四环节4A :4N 0.05=

我们依据此数据算出各个环节可能出现危害的权重值,再在各个环节中举出一定的具有很大可能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5.1.3 对各个环节中的危害因素进行比较评估分析

由于只考虑在原材料的使用、生产加工、运输与贮存和流通与销售四个环节中存在质量与卫生问题,所以将四个环节可能出现问题的加权值之和令为零,重新对它们进行加权值的分配,用i B 表示重新分配后的加权值,则有:

41

i i i

i N

B N ==∑………………………………….④

代入数据,得到:

10.1905B =; 20.4286B =; 30.3571B =; 40.0238B =;

即,四个环节中出现质量与卫生问题的可能性顺序为2314B B B B >>>。由上述内容可以知道:

在第一环节中,可能出现食品质量与卫生文体的食品有8类,相比可以看出,这些食品类别主要是在加工的食品,在使用原材料时,使用的原材料可能是劣质的原料或者使用的是其它物质来代替的。比如面及其制品,使用的材料可能是发霉的,或者用的是以低等替代高等材料;制造腌菜时,用的原材料可能是已经坏了的,或者用的其他东西假冒等等。这一环节中,出现使用劣质原材料的可能性最大,经过查阅和根据几个附件提供的数据,这样会造成食品中原来的各个成分发生变化,人类长期食用以后会造成各

种病况的发生或者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在第二环节之中,有18中食品类别容易出现质量与卫生问题,比例高达到90%。比较这些食品,可以看到,这些食品主要是因为在生产加工这个环节中不正确地使用了添加剂和加工的不正确方式,造成食品的质量与卫生问题。由给出的附件二可以知道,食品添加剂的不正确使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很多厂商为了产品的外表和降低生产成本,不顾及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超量使用添加剂。还有很多厂家在生产时为了降低成本和加快生产速度,在生产过程中不顾及生产环境,肆意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添加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我们每天使用的添加剂至少有20种,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类含对人体有害的超标添加剂的食品,我们很可能出现很多病况。

在第三个环节,即运输与贮存中,很有可能出现问题的食品类别有15种,这个环节,也是质监部门应该关注的环节。比较可能出现问题的这类食品类别,它们很多是天然类食品,即无需进行深层次再加工的食品,它们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最大的危害因素就是食品的变质,很多食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运输故障或者滞销而长时间未能得到销售而变质,还有的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遭受到碰撞,造成了质量问题。这一些因素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很多过期食品的食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最后一个流通与销售环节中,食品出现质量与卫生问题的可能性不大,仅仅只有5%,这些致使食品出现问题的因素主要是长时间的储存,导致食品过期,变质。但是由于很多食品的保质期较长,有的食品很畅销,它们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滞销,就算超出保质期发生变质,也能轻易地用眼睛看出变质情况。对于这个危害因素的的危害性,相比于前三个环节中的危害因素而言降低了很多。

5.2模型二的建立与求解

5.2.1对主要食品的筛选

在上一问题中,我们已经谈到,将食品分类为20类,现在我们要对这些食品进行分析,从中选出主要食品。筛选的依据就是附件一中的表1所提供的数据我们只提取其中的五类食品,提取条件是2002年18岁年轻体力活动男子的日摄入量在前面五位的类别。

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摄入量(克/标准人日):

由此表可以轻易看出摄入量排在前面五位的食品类别: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米及其制品面及其制品深色蔬菜浅色蔬菜畜禽类

依据2002年度,城乡合计的摄入量数据,我们得到这五个食品类的排序:

5.2.2 求各类主要产品在各个环节的权重

在第一问题中我们已经谈到了自由度ij n ,现在我们将筛选出来的这五个主要食品类别的自由度根据表一求出来,将其表示在表格中如下:

根据第一问中的ij w ,结合公式N =20

j

j 算出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风险值(即出现问题

的概率),再用n

N =4

i i 求出每一类食品的安全风险性,我们将它们列在一个表格之中,

可以得到如下:

类比于问题一,在针对每一个食品类别时,只考虑在原材料的使用、生产加工、运输与贮存和流通与销售四个环节中存在质量与卫生问题,所以将每类食品在四个环节可能出现问题的安全风险值之和令为零,重新对它们进行加权值的分配,用i C 表示重新分配后的加权值,则有:

41

i i ij

i N C N ==∑

将所有的加权值都用此公式计算,得到的值表示如下:

根据第一问中的ij w ,结合公式N =20

j

j 算出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风险值(即出现问题

的概率),再用n

N =4

i i 求出每一类食品的安全风险性,我们将它们列在一个表格之中,

输与贮存和流通与销售四个环节中存在质量与卫生问题,所以将每类食品在四个环节可能出现问题的安全风险值之和令为零,重新对它们进行加权值的分配,用i C 表示重新分配后的加权值,则有:

4

1

i

i ij

i N C N

==

5.2.3 检测模型的建立

根据以上得出的权重值,我们再结合检验的产品总体数量,按比例抽出样本库,再将我们产品在各个环节的权重值乘以样本库的样本含量X ,就得到了要检测的样本数量i x 。现在把此检测方法归纳为下面一个抽样模型:

4

i i i 1n w ==∑

20

j j j 1

n w ==∑

n N =

4i

i n

N =20j j

4

1

ij

ij ij i N C N ==∑ *ij ij x X C =

其中,W 表示食品在某一环节是否存在质量和卫生问题,存在则取1,不存在则取0;i n 表示某类食品在各个环节的自由度;j n 表示某一环节中,各类食品的自由度;i

N

表示某类食品在各个环节的存在安全问题的风险值;j N 表示在某一环节中,各类食品

存在安全问题的风险值;

ij C 表示各类食品在各个环节中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加权值,ij x 表示在对食品进行检测的时候,在j 环节对i 类别的检测数量。

当加权值越大时,产品在这一环节中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质检部门在开展质检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依据加权值的大小选择对某一环节的某类食品检测数量。这样不仅提高了食品检验的准确度,同时也节约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5.2.4 误差分析和模型检验

本检验模型是在精确的计算了各个食品类别在各个环节中的加权值以后再确定的,具有相当大的可靠性,当然,在文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假设了,出现食品的质量和卫生问题只在给定的四个环节中,并且在各个环节中还不考虑认为的故意破坏行为,所以我们的模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推广使用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存在的误差,理论之上和实际的质检操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距。根据误差分析中的t 检验法,对本模型进行评估。

在进行他检验是,首先要确定t 的值

u x t

t =

再根据置信度和自由度由t 值表(附表一)查处相应的,f t α值。若,f t t α>,则认为x 与u 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说明该模型存在系统误差;否则可认为x 与u 之间的差异是由随机误差产生的正常差异,并非显著性差异。

经计算,本模型的误差在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误差。

5.3 问题三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5.3.1 评价面粉中各个配方的对人体的重要性

根据题中给出的表1,我们可以知道面粉的组成物质主要有钙、铁、锌、维生素A 、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1、生素B5,其中各比分的含量都很微量,再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就按照此顺序对排序,标注角标。

现在先不考虑品牌和批次,仅对此种营养强化面粉的配方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体对它们的要求和达标性进行评估,得出它们的一个权重系数,再根据此系数将它们分到12个品牌公司,构成12钟情况,最后对这12种情况进行分别讨论,整体制定一个合理的抽检方案。

在附件二中,谈及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它是在DAs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此处,我们将平均需要量(EAR )视为人体一天的最低需求量。

附件中给出了这8种配方的各种指数,由于我们的所有模型和计算都只考虑的是18周岁的活动男青年,所以此处我们也只考虑18岁的男青年,现将各配方数据整理如下;

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最高摄入量(ULs )

/gRE/d /gDFE/d i i 1.2

i i R E =

由附件一中的表1可以得到一个18岁轻体力活动男子一日内的食物摄入量,将其所有的摄食量加在一起,总质量M=1.1839Kg 。现在假设,一名18岁的轻体力活动男子在一天内摄食全为面粉,不摄入其它的食品类别,则由此我们可以列出下列公式:

i

i

i U E P M

-= 此公式计算出的结果i P 即为“营养强化面粉”中各配方的不达标系数。将以上几个

5.3.2 模型的建立

在涉及具体抽检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分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批次,这样才会使抽检更具代表性,更有针对性。由题中所给出的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还有两个检测项目,即水分含量和过氧化苯甲酞,我们直接根据其分量,赋予其危害系数0.145和0.060.再次利用问题一种的重新分配思想,将所有的危害系数统分结合,化为一。即得到各个检测项目的新的不达标系数。

10i i i

Pi I Pi

==∑

计算得到以下数据:

检测项目 钙Ca

铁Fe

锌Zn

维生素A 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

维生素B5(叶酸) 维生素B11(尼克酸)

过氧化苯甲酞

I

0.1034 0.1037 0.106 0.1035 0.1035 0.1035 0.1035 0.1035 0.12 0.0497

题设中已经给出,要检测的对象是同一地方的12个不同品牌的“营养强化面粉”,其中每个品牌每个月至少有60个批次的生产,此处我们直接取60各批次。即得到总体产品库720批次,质检部门在检测时在总体中抽取样本库G ,再在样本库中抽取样品进行检测。抽检样品批次数为:

*i i y I G = 算得抽检批次数见下表:

检测项目 钙Ca

铁Fe 锌Zn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

素B5

(叶

酸)

维生

素B11(尼克酸)

水 过氧化苯甲酞 i y

74

75 76 75 75 75 75

75

89

36

质检部门可以根据上表数据对12个品牌的面粉进行随机抽样,在所有的抽样过程中,要使对各个项目的检测满足上表数据中的检测参数。这样不仅是检测更加全面到位,而且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状态。 5.3.3 可靠性评估

此模型的建立于上一个问题的模型建立由很大的类似之处,在模型的分析和评估及其检测方面自然就有很大的类似之处。

5.4 问题四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5.4.1 问题四目标函数的分析和建立

问题目标是使得抽检方案的针对性最优,即检出项目的风险性最大,首先考虑各项目出现的风险值,其次需考虑各品牌的实际运行状况。在总批次为720的条件下,我们将(1,2,,10)i z i =L 用来表示10个项目检验批次的次数。我们依据现有历史数据,利用项目的风险度0.12、0.0447、0.1035、0.1035、0.1035、0.1035、0.1035、0.1037、0.106、0.1034与各品牌所分配的批次的乘积作为评价风险性的标准。对各个总项目的风险性进行加和,可知其目标函数为:

max 123456780.120.04970.10350.10350.10350.10350.10350.1037S z z z z z z z z =+++++++ 9100.1060.1034z z ++ 5.4.2 问题四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本题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已知数据中各批次的分布规律,在以上各模型的基础上判断出各公司的风险值与标准风险值的大小。若该公司的风险值大于其标准风险值,则本次检测批次的比例应大于已知数据批次的比例。如果该公司的风险值小于其标准风险值,则本次检测批次的比例应小于已知数据批次的比例。于是得到约束条件如下:

123456789101234

56

789107200.120.1450.04970.060.10350.0020.10350.0035

..0.10350.0035

0.10350.035

0.10350.0020.10370.020.1060.0250.10341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s t z z z z z z +++++++++≤??

≥??≥?

≥??≥??

>??>?

?>?

≥??≥?≥?? 用lingo 软件求解该规划模型,计算得出各公司的分配批次。结果如下: Objective value:2936.261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1z 48.00000 0.000000 2z 1.00000 0.000000

3z 0.000000 0.000000 4z 0.000000 0.000000 5z 0.000000 0.000000 6z 0.000000 0.000000 7z 0.000000 0.000000

8z 0.000000 0.000000

9z 0.000000 0.000000

10z 9.000000 0.000000

由上面得出的数据可知公司3、4、5、6、7、8、9所分配的批次并不能为0,则必须要对以上的数据进行校正,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出批次分配的变异系数p ,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分析校正。

9

1i i x x ==∑

p =

代入数据求解变异系数 1.4p =,由此可对原数据进行校正,校正后的数据为:

1z 47.00000 2z 1.000000

3z 1.000000 4z 1.000000 5z 1.000000 6z 1.000000 7z 1.000000 8z 1.000000

9z 1.000000 10z 9.000000

根据以上数据可解得最佳的抽检数量为64。

5.5 问题五的解答

食品安全存在着很多的隐患和根源,根据我们的研究,不同类别的食品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概率是不同的。根据问题一的分析,可知不管任何食品,都在生产加工和运输与贮存这两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概率较大。主管部门从生产加工和运输与贮存这两个方面抽取样本,效率会提高。根据问题二的分析,

根据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主管部门应对像面及其面制品、腌菜、畜禽类、奶及其制品等风险度大的食品进行多批次的检查,并增加抽查次数。但对于检验经费的考虑,我们认为,应减少其对应它们的检验批次数,从而使检验的经费高效利用。各部门根据抽检结果,定出食品重点检查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单位。追查问题根源,健全食品监管制度,加强食品行业诚信和自律机制建设。广大市民应合理膳食,注意营养搭配。

6 模型评价与推广

问题1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判定出主要食品在这四个环节中出现问题的情况,通过统计来确定各危害性的权重函数,得出各环节的安全风险值。并以此对这四个环节做出定量的比较评估分析。综合评价模型所运用的加权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的环境评价中去,如水质检测安全问题,河流的污染物扩散问题等。

问题2在问题一中的函数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抽检模型,并根据摄入量将部分主要食品分列出,进行分析。做出的抽检模型相对来说是相当正确合理的,且根据危险性检测误差。该方法具有合理性。该模型对问题一的模型进行了改进,对于分析更具有科学性,同样建立该模型需结合实际。

问题3中采用抽检模型,将面粉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从而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并根据面粉所含的营养素标准指标,将12个公司进行分类,其中影响人体危害性大的,所占有的公司较多,这样所检测的全面性将有很大地提高。根据附件2所给的数据,求出各营养素对人体的危害性影响,并做出表格进行分析。该模型对于确定各分布系数的规律具有较好的说明,可以推广到求解多因素规划问题。

问题4在前三个问题已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数据,建立约束条件,求解得出批次分配,进而求得最佳抽检数量。问题4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对求解最优问题是较优的方法。

最后,针对上述4个问题的回答,对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和根源进行分析,并给出有效地问题解决办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7 参考文献

[1] 叶其效,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材料[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 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秦怀振.抽样调查中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 罗棒,陈冬东,唐英章,等.论食品安全暴露评估模拟模型[J].食品科技,2007(2):

39—42.

[5] 陈天金,魏益民,潘家荣.食品中铅对人体危害的风险评估[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2):15一18.

[6] 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10晒.

[7] 石阶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一加拿大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z].食品安全协

调司,2007.

[8] 袁建国.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9] 李金昌.抽样侮寸精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附录

附表二部分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RNIs)或适宜摄入量(AIs):

附表三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最高摄入量(ULs):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完整版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施行。 (一)适用范围 1、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3、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4、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5、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注:初级农产品的管理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二)管辖内容 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2、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3、食品生产经营实施生产许可制度,个体工商户、小作坊的生产许可由省级人大制定。 4、食品检验法定检验机构承担、定期或不定期抽检、购买样品,不收检验费、复检机构资质 5、食品进出口按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总局令144号)执行。 6、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地方政府负总则,各级食安办具体实施、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信息通报食品安全法中食品加工企业职责第二十九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 2、《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129号令) 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一)生产者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2、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3、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合理的设备布局、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4、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保证食品安全的培训、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等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原料验收、生产过程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6、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对生产食品有其他要求的,应当符合该要求。 (二)申请程序 1、申请与受理 2、现场核查 3、发证检验 4、批准 5、证书与标识 第二十条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预先核准企业名称,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后,办理工商登记。县级以上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

食品安全抽样样品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抽样及样品管理制度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抽样及样品管理工作,确保抽样环节程序合法、样品运送过程合规、样品信息完整清晰可查、样品储存管理确,依据新修订的《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2014总局令(第11号)〕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承担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中的食品抽样、接收及样品管理工作。 第三条抽样单位由组织抽检监测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确定。 (一)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监管机构组织抽样; (二)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承担。 第二章抽样准备 第四条抽样部门应根据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下达的食品质量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案,制定具体的抽样工作计划。其容应包括: (一)抽样依据; (二)计划抽检品种、批次、抽样数量,样品运送式; (三)计划抽检区域及抽检重点; (四)抽样人员及区域划分; (五)抽样工作完成时限; (六)抽样工作要求。 第五条抽样工作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承担时,在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抽样检验工作时,要格执行抽样、检验人员分开的原则。 第六条抽样队伍人数各单位依抽检任务而定,抽样人员明确后,应尽可能按“老带新”进行每组不少于2人的编组。 第七条抽样单位应将执行国抽和省抽任务的人员,分别报省局抽检任务下达部门和省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 第八条抽样单位应对参与抽样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容包括: (一)学习《人民国食品安全法》、《省食品安全条例》、《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以及抽检监测计划等相关文件。 (二)学习抽检监测任务相关产品的产品标准、食品生产可知识等。

食品安全抽检

答卷编号(参赛学校填写): 答卷编号(竞赛组委会填写): 论文题目: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数据分析(A题) 组别:本科生 参赛学校:长春理工大学 报名序号: 参赛队员信息: 姓名专业班级及学号联系电话参赛队员1 梁永福1101211 参赛队员2 刘松林1101214 参赛队员3 隋欣1101214

答卷编号(竞赛组委会填写): 评阅情况(省赛评阅专家填写):省赛评阅1: 省赛评阅2: 省赛评阅3: 省赛评阅4: 省赛评阅5:

摘要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与健康。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安全意思的提高,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民生工程的一个主题。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的抽检等问题。 对于问题一,我们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受检产品在深圳居民生活中所需要的比重,将居民食用的主要食品分为粮食产品、蔬菜类产品、水产品、肉制品、乳制品和食用油产品六大类,将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根据食品内在因素分为微生物、重金属、添加剂含量等三大类。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图形分析法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其危害性的大小做了系统分析。 在问题一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多层次划分法抽样模型来抽取样本,然后在已经求得的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权重的图形分析模型来解答问题二。该模型的优点是在确定抽检方案时,可以依据权重的大小分配检测的批数,具体的抽检方案见正文。 对于问题三,我们在参考了以往的抽检方式后,通过建立模型得到新的运算公式,用以简化抽检模式,提出了有效可行的解决问题办法和建议,可供主管部门和市民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抽检图形分析法基于权重的图形分析法多层次划分法抽样模型递阶层次结构的AHP方法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的新举措,强调加强政府的监管责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专家认为,目前已有的监管措施和法规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很多监管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应该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监管力度。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要下决心进一步规范,加大监管,建立一个可追溯的链条;同时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双管齐下,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表明了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月召开的第3次全体会议明确,今年将从8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此前对食品安全犯罪也做了新的规定,加大了食品安全作假以及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打击力度,都说明了国家对食品安全方面更加重视。 "尤其应强调地方政府在食品监管方面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全国人

大代表、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立昶指出,"从目前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生产的食品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食品主要瞄准了农村市场和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就是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监管能力有限,难以全方位监测。"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规模化程度不高。据调查,全国共有100多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其中近七成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仅3.7万家,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与食品生产企业小、散、多相比,我国农业生产则更为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尤其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控制。 食品安全事件背后往往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力。从"田间"到"餐桌",我国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有监管部门,但在实践中,常存在各部门间责任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专家指出,针对监管混乱和监管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各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地方监督力度,明确责任,从源头抓起。 --食品安全监管尚存三大难题 陈立昶介绍,目前国家严控食品安全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地方监管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造成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综合代表和委员的意见,食品监管在地方执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实施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主要不合格项目的说明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主要不合格项目说明 一、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本次检出大肠菌群超标的产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合居民膳食结构、抽检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健康风险较低,但反映该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二、苯并[α]芘 苯并[α]芘是一种多环芳烃,是明确的人类致癌物。植物油中苯并[α]芘超标,可能是油料加工过程中反复蒸炒或将油料炒糊、原料储存不当或晾晒不当污染导致。 三、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升高是油脂氧化酸败的早期指标,反映油脂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若长期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植物油,其油脂氧化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能破坏人体细胞正常生理功能。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超标,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精炼工序不到位等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超标,也有可能是终产品未严格按要求储运,

造成油脂氧化。 四、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五、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进入人体内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二氧化硫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可能有,个别生产者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后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有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还有可能是为增加香辛料的保质期,防止霉变生虫,违规对其进行二氧化硫熏蒸或添加。 六、酸值 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的程度。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明显辨别出其有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造成酸值(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采购上把关

《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添加剂的法律规定

《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添加剂的法律规定 第二十八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第四十六条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第四十七条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第四十八条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上所载明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 页脚内容1

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 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二)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第八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一)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 (二)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页脚内容2

最新iso22000程序文件食品安全体系确认与验证管理程序资料

1、目的 为了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涉及的确认活动和验证活动,确保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落实和改进,便于管理体系的持续改善,实现对食品安全危害的预期控制,制定本项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安全体系相关的管理要素的确认和验证活动的策划、执行和活动结果分析。 3、职责 3.1食品安全小组负责体系确认和验证活动的策划实现。 3.2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体系确认和验证的组织及其结果的审批。 3.3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完成体系要求的确认和的验证活动。 4、确认活动 4.1 食品安全小组应策划和实施对控制措施和(或)控制措施组合进行确认所需的活动并切实加以执行,主要包括控制措施(组合)、监控和测量的控制。4.2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控制措施组合,应在得到确认后才能实施,必须证明措施确实有效。若控制措施及其组合存在变更调整,则需要重新组织确认活动。 4.3 确认方法包含但不限于如下项目: ①.参考科学知识、他人已完成的确认或历史知识(文献资料、政府监管部门公告、权威行业机构报告等); ②.在试验场所中进行模拟试验,确保试验能正确反映加工参数和条件; ③.收集正常操作条件下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的数据,如通过半成品和终产品抽样和检验(基于统计抽样计划和确认试验方法进行); ④.采用相关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4.4 确认活动包括初始确认、有计划的周期性确认或由特殊事件引发的确认: ①.新增的控制措施、新技术或设备的实施; ②.增加所选控制措施的强度(时间、温度、浓度等);

③.需组织控制的其他危害的识别,如出现以前未识别的危害或关注点、或以前已经确定但评价为不需组织加以控制的危害; ④.危害的发生或其水平的变化(如在配料或食品链其他部门中的变化); ⑤.危害对控制措施的适应性(如微生物耐药性); 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明原因的失效(如突然大批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4.5食品安全小组实施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活动,包括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中控制措施,最终形成相关确认输出记录。应确保控制措施达到如下目的: ①.选择的控制措施能使针对的食品安全危害实现预期控制; ②.控制措施和(或)控制措施组合有效,能确保控制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并获得满足规定可接受水平的终产品。 4.6 控制措施及其组合不能控制食品安全危害、无法保证获得符合规定要求的终产品时,应给以修改和重新评估。 4.7 控制措施(组合)修改包含但不限于:过程参数和严格度调整,原材料变更,生产技术,终产品特性、分销方式、终产品预期用途的变更。 4.8 食品安全小组应保证监控和测量的有效控制。制定监控和计量设施的检定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记录和检定结果记录应予以妥善保存。 4.9 监控和测量设施应该得到清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按设备操作规程正确运行操作,禁止可能引发测量结果失效的操作调整。 4.10 监控和测量设施需得到妥善维护保养,防止损坏或失效。当发现设备及操作过程不合符规范时,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应该对此设备以及相关影响产品进行及时评估,并采取适当处理措施。相关评估和应对措施记录应予以保存。 4.11 监控和测量相关应用计算机软件的确认。需要评估计算机软件满足其预期功能的能力并加以确认。一般情况,应在首次使用前进行确认;如有必要情况,可进行再确认。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 □国抽转河北□省本级□省抽市级配套高风险品种□市级食用农产品□县级食用农产品抽样单编号:N O

填表说明 1.本文书是抽样单位在执行抽样任务时所使用的文书。 2.“抽样单编号”为抽样单位内部对所采集样品的编号,按《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抽检抽样单编号规则的通知》(冀食药监监督便函[2016]38号)编制,一个样品有唯一抽样编号。 3.“NO”为抽样单印制的流水号。 4.“任务来源”要求填写“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5.“任务类别”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中选择,抽取计划中既含有监督抽检项目又含有风险监测项目的食品样品时需两者均选。 6.“被抽样单位名称”按照营业执照或其他相关法定资质证书填写。对于“□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如果在流通环节抽样的,选择流通许可证,填写流通许可证号;如果在餐饮环节抽样的,选择餐饮服务许可证,填写餐饮服务许可证号。在生产环节抽样的,填写“/”。 7.“被抽样单位地址”按照省(区、市)、地区(市、州、盟)、县(市、区)、乡(镇)、具体地址的格式填写被抽样单位的实际地址,若在批发市场等食品经营单位抽样时,应记录被抽样单位摊位号。 8.“区域类型”在“城镇、乡村、景点”中选择,其中:“城市”为县中心城区及县级市以上的城(市)区域范围,“乡镇”为城(市)区域以外范围,“景点”为旅游景点范围,选择“景点”时,应同时选择“城市”或“乡镇”。 9.“年销售额”在生产加工环节抽样时填写。 10.“抽样地点”:当单位类型为“生产”时,在“原辅料库、生产线、半成品库、成品库(□待检区、□已检区)”选择其一;当单位类型为“流通”时,在“农贸市场、菜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小食杂店、网购、其他”中选择其一;当单位类型为“餐饮”时,在“餐馆、食堂、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其他”中选择其一,当单位类型为“餐馆”时要在“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中型餐馆、小型餐馆”中进行选择,当单位类型为“食堂”时要在“机关食堂、学校/托幼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中进行选择。 11.“样品来源、样品属性、样品类型”在相应的□中打“√”即可。 12.“样品名称、规格型号、商标、生产许可证编号、样品批号、执行标准/技术文件、保质期、质量等级、单价、标示生产者名称、标示生产者地址、联系电话”,按实际样品包装标签或销售价签、菜单等标示的名称填写。对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等非预包装食品,无明确标示内容的项目,填写“/”,不得留空白。 13.“生产/加工/购进日期”原则上:对预包装食品按包装标签上标示的生产日期填写,散装食品按进货单标示的生产日期填写,餐饮自制食品按实际加工日期填写,流通环节、餐饮环节抽取的食用农产品等,按购进日期填写。 14.“是否出口”在相应□内打“√”即可。此处所指出口,是指同批次产品既在国内销售,又有部分用于出口。同一批次产品全部用于出口的不予抽样。 15.“抽样基数/批量、抽样数量(含备样)、备样数量”按照相应产品的抽样检验实施细则中要求的数量抽样并据实填写,数量的单位应与规格型号中的单位一致。 16.“样品形态、包装分类、抽样方式、抽样样品包装”在相应□内打“√”即可。“(标称)样品储存条件”,对于包装食品,按照包装标示的样品储存条件选择或填写,对食用农、餐饮食品等非预包装食品按照实施细则规定的储运条件选择或填写。 17.“寄送样品截止日期”,原则上被抽样品应在5个工作日内送至承检机构,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填写。“寄送样品地址”,抽样人员携带至承检机构的,填写“/”,寄送样品的,需填写样品接收单位和地址。 18.“抽样单位信息”按抽样参加人员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填写。 19.备注:填写其他需要说明或采集的信息,如“进口食品”、“热加工”(糕点)等,具体参照各类食品抽样检验实施细则填写。 20.抽样人签名必须要两人以上,并加盖抽样单位公章;被抽样单位须有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并加盖被抽样单位公章或其他合法印章。对特殊情况可签字确认。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1、《食品安全法》 第二十九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 2、《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条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预先核准企业名称,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后,办理工商登记。县级以上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审核

相关资料、核查生产场所、检验相关产品;对相关资料、场所符合规定要求以及相关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应当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 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依法取得相应的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后,办理工商登记。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的有效期为3年。 第二十一条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需要重新办理许可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情形的,应当责令立即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理;不再符合生产经营许可条件的,应当依法撤销相关许可。 3、《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现代研究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现代研究 摘要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实践过程中为了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及有效处理,需要注重与之相关的检验检测与风险监测体系构建。在这些体系的作用下,将会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食品方面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本文将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与风险监测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检验;检测;风险监测体系 注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与风险监测体系研究,有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实现对其问题的科学处理,促进我国现代食品行业发展。因此,需要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构建出潜在应用价值大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体系,促使人们能够为食品行业给予更多的信任感。 1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相关内容 作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食品安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良好,关系着人体健康。因此,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实现对食品生产加工各环节的科学指导,确保各类食品的各项指标能够达到行业标准要求,避免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同时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为了给予食品安全科学保障,需要注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构建及推广使用,在抽样检验、委托检验、出厂检验等不同检验制度的支持下,确保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有效性。而风险监测体系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将会在有效的法律依据指导下,对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做出客观评价[1]。 2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1 现状分析 为了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体系在长期的使用中能够不断完善,需要加強其现状分析。具体表现在:①在国家方针政策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下,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践应用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及水平日益提升;②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的作用下,我国食品行业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评估工作正在开展,且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不同监测技术结构的支持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评估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范围的扩大,国外食品检验机构逐渐进入我国市场,且在国内民营及股份制检验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提升了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水平,并促进了中介检验机构发展;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给予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体系更多的关注。 2.2 存在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2014年版)

食药监办食监三〔2014〕71号附件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2014年版)

目录 一、粮食及粮食制品 (1) 1 小麦粉 (1) 2 大米 (4) 3 挂面 (7) 4 其他粮食加工品 (10) 5 淀粉及淀粉制品 (17) 6 方便食品 (22) 7 速冻面米食品 (27) 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32) 1 食用植物油 (32) 2 食用油脂制品 (39) 3 食用动物油脂 (43) 三、肉及肉制品 (47) 1 生鲜肉 (47) 2 预制肉制品 (53) 3 熟肉制品 (61) 四、蛋及蛋制品 (72) 1 鲜蛋 (72) 2 蛋制品 (74) 五、蔬菜及蔬菜制品 (80) 1 蔬菜 (80) 2 蔬菜制品 (85) 六、水果及其制品 (93) 1 新鲜水果类 (93) 2 水果制品 (96) 七、水产及水产制品 (104) 1 水产品 (104) 2 水产制品 (110) 八、饮料 (124) 1 瓶(桶)装饮用水 (124) 2 果、蔬汁饮料 (128) 3 蛋白饮料 (131) 4 碳酸饮料(汽水) (136)

6 固体饮料 (142) 7 其他饮料 (146) 九、调味品 (150) 1 酱油 (150) 2 食醋 (154) 3 酱类 (157) 4 固态调味料 (161) 5 半固态调味料 (167) 6 液体调味料 (172) 7 食用调味油 (176) 8 味精 (178) 9 鸡精调味料 (181) 十、食糖 (185) 十一、酒类 (190) 1 白酒 (190) 2 啤酒 (193) 3 黄酒 (196) 4 其他蒸馏酒 (199) 5 葡萄酒 (202) 6 果酒(发酵型)及其他发酵酒 (206) 7 配制酒 (210) 十二、焙烤食品 (215) 1 糕点 (215) 2 月饼 (219) 3 饼干 (223) 4 粽子 (226) 十三、茶叶及相关制品、咖啡 (231) 1 茶叶 (231) 2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 (236) 3 焙炒咖啡 (240) 十四、薯类及膨化食品 (244) 1 膨化食品 (244) 2 薯类食品 (248) 十五、糖果及可可制品 (254) 1 糖果 (254) 2 巧克力及制品 (258)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 为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以下简称抽检监测)工作,保证程序合法、科学、公正、统一,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1抽样 1.1抽样单位的确定 抽样单位由组织抽检监测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确定,可以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监管机构,或委托具有法定检验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承担。 1.2抽样前的准备 1.2.1抽样人员的确定 抽检监测工作实施抽检分离,抽样人员与检验人员不得为同一人。地方承担的抽检监测开展抽样工作前,各抽样单位应确定抽样人员名单,并将《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抽样人员名单上报表》(附表1)报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汇总后报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总局本级开展的抽检监测由抽样单位将《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抽样人员名单上报表》直接报秘书处,同时报抽样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1.2.2抽样前培训 抽样单位应对参与抽样工作的抽样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学习与抽检监测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相关的食品标准,以及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等,并做好相关培训记录。 1.3抽样 1.3.1抽样工作不得预先通知被抽检监测食品生产者(包括进口商品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下同)、食品经营者、餐饮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被抽样单位)。 1.3.2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名,抽样前应向被抽样单位出示注明抽检监测内容的《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告知书》(附件1)和抽样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告知被抽样单位阅读通知书背面的被抽样单位须知,并向被抽样单位告知抽检监测

食品安全抽检方法优化研究,抽样方案设计

优化食品安全抽检方法研究 食品质量安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千家万户的健康与权益。随着一个个食品质量问题被披露(有的是揭露)出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一重要问题。食品质量抽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法,抽检方案是问题关键。 当前,食品检测通常采取抽样检查的方式,即通过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进行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的质量。这种抽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市场上种类繁多、销售地点繁杂的食品,是一种较为高效和实际的方法。但是,由于抽检样本具有随机性,如何设计抽检方案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首先,为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相关部门在检测过程中如能从检测样本中检测出更多不合格产品,便可提高流入市场的食品质量;其次,为了在一定成本下提高抽检效率,对于质量长期较好的食品可以适当地减小抽查力度,而对于质量相对差的食品则应增大抽查力度;最后,食品种类、销售季节、产地、包装和销售地区等因素对食品质量也或多或少存在影响。因此,设计一种或多种食品抽检方案,更科学有效的反映食品质量状况的情况下减少监管成本,或是在不影响食品安全总体把控的情况下,降低抽检成本都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任务)。 本章给出几种新的改进优化的食品安全抽检分析方法。 1 基于食品抽检数据分析的动态模型 本节以深圳市为例,根据2010-2012年的食品抽检情况,分析深圳市食品质量变化趋势,研究与食品质量相关的因素,建立动态食品抽检模型,以优化食品抽检方案。 1.1基于食品抽检数据分析的动态模型 ●深圳市2010-2012年食品质量抽检数据分析 在改进具体的抽检方法之前,对现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是必要的。依据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督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314463801.html,/xxgk/spaqjg/jdcc/)上公布的定期抽检数据,对3年内深圳市食品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便提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抽检模型。 100

关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演讲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演讲稿 篇一:食品安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大家上(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 食品安全---就在你我身边(请你我都来关注食品安全)在这人海如潮、红尘滚滚的现实社会中,请问您最需要什么?是金钱,还是功名利禄?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就说:我最需要的是健康! 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充分说明了食品的重要性,食品是人生存的首要物质前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每个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离不开食品。而食品质量则是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关键,因此,食品安全事关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它的意义在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秩序的稳定;在于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更在于人的生命安危! 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接连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拨动着所有消费者敏

感的神经,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因 为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每次看到相关的电视新闻或是网络视频都会使我迷茫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吃什么。卖馒头的不吃馒头、卖凉皮的不吃凉皮,反正只要是自己做的东西都不吃,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参与了整个制作过程,而我们呢?不要多想,就抱着一颗眼不见心不烦的心去吃东西就行了,如果想的多了,就没得吃了。是啊,“究竟,我们还能吃什么?还敢吃什么”,虽然市场上食品琳琅满目极为丰富,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不容乐观,让人不敢吃,望而怯步,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不知吃啥好,心中无数。 同样的问题,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位局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是这样回答的,局长回答说:“我也是一名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我吃的东西也不是很放心。”作为主管全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的最高 行政长官对自己吃的东西不放心,这多少有点讽刺味道,难怪网民评论:“连局长都不放心,我们老百姓怎么办?”这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已到亟需下大决心,用大措施,凭铁手段,到彻底解决的时候了。 食品安全与否由什么决定,决定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管理和设备,关键在人,关键在于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因此说,食

食品安全认证体系范本

第1版0次修改 Page 1 目 录 1 质量负责人任命书 (2) 2 关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规定 (2) 3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实施方案 (3) 4 公司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4) 5 各(部门)岗位职责和权限 (5) 6 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管理制度 (8) 7 设备维修、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0) 8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11) 9 文件管理制度 (12) 10 采购管理制度书 (13) 11 生产作业指导书 (14) 12 生产工艺管理考核办法 (16) 13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控制及考核办法 (17) 14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管理规定 (18) 15 关键控制点生产作业指导书 (19) 16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20) 附录 1)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 2)生产设备一览表 3)设备清洗消毒记录表 4)设备维修记录 5)设备检查记录 6)检测设备一览表 7)周期检定计划表 8)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9)采购计划 10)配料生产监控记录 11)腌制生产监控记录 12)烘烤生产监控记录 13)进货检验记录及台账 14)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 15)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16)产品销售明细表

第1版0次修改 Page 2 质量负责人任命书 为推进公司质量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产品质量持续满足法规和顾客要求,现授权XXXX 副总经理为公司质量负责人,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领导并组织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制度; 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工作情况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组织召开公司质量分析会; 4)代表公司与外部各方联络质量工作相关事宜。 关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规定 为推进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现决定在公司质量负责人领导下,技术质量主管XXXX 负责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组织建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并负责处理公司日常质量管理事务。 总经理 XXXX 2005年6月20日

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总结 篇一:20XX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总结报告2 20XX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 项目完成单位:黔南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编制时间: 总结报告 黔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20XX年11月20日 摘要: 为加强黔南州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评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质量,及时发现和查处不合格食品,预防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黔南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20XX年度监督抽检工作,以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和旅游景区(含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单位等为重点,覆盖各类餐饮单位(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中型餐馆、小型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共抽检91户次,抽检熟肉制品(卤肉)、非发酵豆制品(豆干)、辣椒酱(辣椒粉)、米粉、煎炸用植物油、食用油、凉拌菜、盒饭、泡菜、餐饮具、蛋(鸡蛋、鸭蛋)11个品种共200个样品,所

抽样品由黔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截止至20XX年11月15日,完成检品检验共200批次,合格175批次,合格率为%。 一、组织实施情况 为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力度,通过抽检发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3月26日根据省局相关文件要求,结合黔南州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了《黔南州20XX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责任,确保此次抽样工作的有效开展。现整个抽检工作已圆满完成。 此次抽检以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和旅游景区(含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单位等为重点,覆盖各类餐饮单位(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中型餐馆、小型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 今年省局安排我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品种共10个各20个批次,分别为:熟肉制品(卤肉)、非发酵豆制品(豆干)、辣椒酱(辣椒粉)、米粉、煎炸用植物油、凉拌菜、盒饭、泡菜、餐饮具、蛋(鸡蛋、鸭蛋)。全年共抽检91户餐饮服务单位,其中大型餐馆4户、中型餐馆14户、小型餐馆26户、小吃店29户、快餐店12户,学校食

食品安全的抽检问题.doc

第一页 答卷编号:论文题目:食品安全的抽检问题 第二页 答卷编号:

题目食品安全的抽检问题 摘要 本文对就食品可能出现质量与卫生安全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因素,并且提出了几个食品检测的模型,对抽象、实际的检测问题进行了理论性检测,使质量与卫生检测最全面、检测效力最高,减小在检测上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针对问题1,首先将食品分为20类,可能存在危害因素的环节分为四个;其次在对应查看每类食品在哪一个环节很有可能出现质量与卫生安全问题,进而求出各类食品和 N,各个环节的自由度;然后再在自由度的基础上算出食品在第i环节的安全风险值 ij 此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食品类别在第i环节的安全加权值;然后用公式算出各个加权值,根据加权值的大小对各个环节进行讨论,其中包括进一步分析危害因素。最后在每个环节中分析了不同的危害引因素。 针对问题2,由人类对食品的摄入量,提取出主要的五类食品。求出在各个环节的权重。得出抽检模型。计算权重值乘以样本库的样本含量,归纳出检测模型。 针对问题3,我们首先分析题中给出的两张表格和附件中的几个表格,考虑面粉中各个配方对人的影响度,从附件中求出各个检测项目的平均需要量(EAR)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以及人体一天的摄食量M,根据他们的.差值与总体摄入量相比,再相整合得到各个检测项目的不达标系数。根据不达标系数,就可以得到抽检模型。 针对问题4,相继与上一问题(3),我们将面粉的配方成分的不达标系数考虑在一起,用简要的点样分配法和层次分析法,将12个品牌分为12种不同的情况,再分析其存在不达标的权值,再联合考虑到检测可靠性尽量高、成本尽量低、工时尽量少等我们制定了另一套检测方案,在计算机上模拟得到误差值较小的结果。 针对问题5,分析食品安全隐患和根源,根据前四问的解答,得到很多抽检模型的信息,提出合理可靠的建议。 关键词:加权值层次分析法自由度达标系数风险值数率统计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张勇 2014年12月31日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的抽样检验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国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指导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并按照规定实施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依法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第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建立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数据库,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数据,完善并督促落实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报送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数据。 第六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发现和查处食品安全问题为导向,依法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第七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承担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任务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承检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承检机构进行监督评价,发现存在检验能力缺陷或者有重大检验质量问题的,应当及时采取有关措施进行处理。 第九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指导规范。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指导规范开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第二章计划 第十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科学性、代表性的要求,制定覆盖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计划,实现监督抽检与风险监测的有效衔接。 第十一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制定全国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年度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