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七年级《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七年级《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3.1从算式到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教师提出教科书第79页的问题,同时出现下图: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50701510702301513+?--=- ()50701310502301513

+?-+=-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学习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 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507035

x x -+= ,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 可列方程:

50507032x -+= 3、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 等字母);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三、举一反三、讨论交流:

1、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建议按以下的顺序进行:(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 如果直接设元,还可列方程:70605

x += 如果设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为x 千米,那么可以列方程:

12060;335x x x +== 依据各路段的车速相等,也可以先求出汽车到达翠湖的时刻:

552126?=,再列出方程536

x +=60 说明:要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只要解出方程中的x 即可,我们在以后几节课中再来学习.

四、初步应用、课堂练习:

1、例题P/80

2、练习(补充):

(1) 列式表示:

① 比a 小9的数; ② x 的2倍与3的和;

③ 5与y 的差的一半; ④ a 与b 的7倍的和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 的方程:

(1) 12与x 的差等于x 的2倍; (2)x 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

五、课堂小结:

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或先让学归纳,补充,,主要围绕以下问题:

1、 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说明方程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工具。)

六、作业设计:

1、根据下列条件,用式表示问题的结果:

(1) 一打铅笔有12支,m 打铅笔有多少支?

(2) 某班有a 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标量比要求数多

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小青家3月份收入a 元,生活费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

3、P/84。1、P/85.5.

3.1从算式到方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

2、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教学重点】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对于复杂一点的方程,用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需要多次的尝试,也需要一定的估计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问题: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

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 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

二、建立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

让学生在观察上述方程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

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23-x=一7: (2)2a-b=3 (3 )y+3=6y-9; (4)0.32 m-(3+0.02 m) =0.7

(5)x 2=1 (6)11423y y -=

②引导学生归纳:

从上面的分析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要经历哪几个步骤?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方框表示: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用这个值代替未知数代人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四、课堂练习:

1、P81 思考

2、P82 1、2、3

(2)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3)作业设计:

1.已知(m2-1)x2-(m+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200(m+x)(x-2m)+m的值.

2.关于x的方程(2-a)x|a-1|-21=3是一元一次方程,求a的值.

3.P/85 6、7、8

最新初中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Unit 1 My name’s Gina 第一课时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询问周围新同学的姓名,并且将自己刚认识的好朋友介绍给全体同学 2.通过学生制作名卡或桌卡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体现英语的实用性 3.通过以上任务活动,掌握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及其与人称代词的主格的区别,并且在第一节课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 4.德育目标: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2.在任务活动中掌握you和your,he和his, she和her 的用法 3.重点句型(斜体字为扩展句子): Hi / Hello! 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 Very well / So-so /All right.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I’m … What’s his/ her name? His/Her name is …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利用网络查阅中英文姓名及初次见面时各国或各地风俗,礼仪体会它们的不同之处; 准备硬纸片和水彩笔;

用英文介绍自己的姓、名。 2.教学器材:录音机、电脑、图片。 3.教学课件:中英文名字展示片。 教学设计 Tasks Students’ activities Teacher’s activities 1. Game: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s your name? Students make a self-introduction and pass the sentences one by one. At first, teacher makes a self-introduction. 2.Two students act out how to greet people. Act out the greeting forms they are familiar with or they find on net. Show the students the pictures of other countries’customs with computer. 3. See who can make the most friends and get the most information. Then report their results with his or hers. Move around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ones they are interested in. Make the students move around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s. 4. Design and make their name cards . Design and make their name cards in groups. Ask them to design their name cards and see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教学过程设计 任务一:结识新朋友。 1.老师首先向学生做一个自我介绍,将名字写在黑板上: My name is …, My first name is…, My last name is …同时介绍一下名字的意义,然后学生就近结组,进行自我介绍。例如:一个学生叫徐烨,他说:My name is Xu Ye. Ye means light;一个叫王超的学生介绍说: My name is Wang Chao. Chao means Superman。这个任务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扩 大词汇量。 2.“What’s your name?”传句子比赛。学生按行分组,一个同学问,“What’s your name?”第二个学生回答,“My name is …”然后再接着问第三个人, “What’s your name?”第三个人答,“My name is …His/ her name is …”再接着问第四个人What’s your name?”。。。看哪个组最先获胜。 任务二:学生利用电脑向大家展示他们所搜集的中英文姓,问候语名及各国或各地初次 见面时的礼仪,体会它们的不同之处;然后由抽签决定各组同学分别用哪个国家或哪个地区 的礼仪(例如:日式、美式、法式和学校版的礼仪)来表演两个人初次见面时的问候语及谈

31从算式到方程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从算式到方程 内容简介 本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使我们有了更有力、更方便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经历估算求解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估算能力,了解方程解的概念; 3.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5.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了解方程求解的过程; 6.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本节重点是对建立方程模型思想的渗透,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概念的认识,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并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小学对方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着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方程的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并且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感受建立方程模型的一般步骤,由于没有整式运算的基础,求解方程不要过多,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方程建立模型的思想,更好的建立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是求解方程的重要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才能进一步研究方程的求解. 教学难点 本节难点是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正确的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虽然小学对方程有一定认识,但本节的问题更贴近实际,背景、数据更复杂,如何抽象出数学需要的数据以及之间的各种关系对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数 4课时. 1

3.1从算式到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3.1从算式到方程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 ) A 、2x-y=1 B 、22=-y x C 、322=-y y D 、42=y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 由y x 32 31 =-得x=2y B 、 由3x-2=2x+2得x=4 C 、 由2x-3=3x 得x=3 D 、由3x-5=7得3x=7-5 3、下列方程与方程2x-3=x+2有相同解的是( ) A 、2x-1=x B 、x-3=2 C 、3x-5=0 D 、3x+1=0 4、当x=-1时3-2ax x 42+的值是3,则a 的值为( ) A 、-5 B 、5 C 、1 D 、-1 5、某数减去它的31,再加上21 ,等于这个数的,则这个数是( ) A 、-3 B 、23 C 、0 D 、3 6、已知某数x ,若比它的43 大1的数的相反数是5,求x.则可列出方程 ( ) A.5143 =+-x B.5)1(43 =+-x C.5143 =-x D.5)143 (=+-x 7.如果方程(m -1)x + 2 =0是表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1 C .m=-1 D .m=0 8.己知方程6x 312=-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 ) A 、1± B 、1 C 、0或1 D 、-1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1是方程4x+3=0的解 B 、m=-1是方程9m+4m=13的解 C 、x=1是方程3x -2=3的解 D 、x=0是方程0.5(x+3)=1.5的解 10.小华想找一个解为x=-6的方程,那么他可以选择下面哪一个方程( ) A 、2x-1=x+7 B 、131 x 21 -=x C 、()x x --=+452 D 、232 -=x x 二、填空题

最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本册书共12个单元,即预备篇(3个单元)和正式篇(9个单元),每单元分Section A 和Section B以及Self-check三部分。 Section A : 1a呈现本单元的重点单词,语法结构与功能;1b呈现任务型听力练习;1c结对练习核心对话;2a,2b是多种听力练习;2c呈现不同的任务。Grammar Focus 呈现语法功能重点;3a-3c提供多

种课堂活动。 Section B: 1a词会扩展;1b新旧知识综合运用,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2a,2b为听力练习;3a-4提供各类练习形式,随着所学内容的加深,逐步扩展成阅读和写作练习。4为创造性活用所学知识提供各类课堂活动。Self-check:使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明确的认识。自我评价,包括词汇知识的评价,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和幽默卡通。本学期的重点是继续学习词汇和习惯用语,语法知识点:不定代词、频率副词、询问情况、方式状语、提出邀请、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等。其中状语从句和形容词是本册的难点、重点。 四、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多文化背景的积累,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2、具体目标:结合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实际,在教学刚开始的阶段,注意和七年级知识的衔接,例如复习积累基础词汇、词语搭配、句型,熟悉不同单元呈现的语法规则,掌握实际用法。希望第一学期后,学生能培养学习的兴趣,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五、具体措施 1、对新版教材认真研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充分展示数码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思考、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全英文教案(全册)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全英文教案(全册)Unit1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Topic: Countries, nationalities, and languages Functions: Talk about countries, nationalities and languages Ask and tell about where people live Structure: Where's/Where're ...from? Where does/do ...from? What questions----What language does/do ...speak? Target language: Where is she from? She is from.... Where does she live? She lives in.... 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She speaks.... Vocabulary: words about countries, languages Teaching design: The whole unit needs 5 periods, 4 for new lessons and 1 for test Period 1 ( 1a----Grammar Focus ) Key points:

Where is your/John's pen pal from? He/She is from... Where does he/she live? He/She lives in.... (Homework for preview)Pre-task: Let the Ss give themselves pen pals and they should write down their pen pals' information, such as their names, countries and cities they live even the language they speak. T can give the Ss an example meanwhile T gives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which can be used by the Ss. T gives the Ss Chinese words for the countries, they are following: 加拿大,法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中国( The Ss can look them up in the dictionary if they are new for them) The example is following: Name: Curry Muray Age: 75 From(Nationality): the United States City: New York Language: English Teaching Steps: Key points: Where is your/John's pen pal from? He/She is from... Where does he/she live? He/She lives in.... (Homework for preview)Pre-task: Let the Ss give themselves pen pals and they should write down their pen pals' information, such as their names, countries and cities they live even the language they speak T can give the Ss an example meanwhile T gives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which can be used by the Ss. T gives the Ss Chinese words for the countries, they are following: 加拿大,法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中国( The Ss can look them up in the dictionary if they are new for them)

新外研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Module 1 My teacher and my friends. Unit 1 Good morning, Miss Zhou. Ⅰ. Analysis of the text: This is the first English lesson. Students should know how to greet with the teacher and other students. Ⅱ.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in this module Three periods for this module, one period for one unit. Ⅲ.Teaching focus: 1. Master language of daily greetings. Key vocabulary and phrases: hello, class, my, name, is, Miss,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afternoon, good afternoon, goodbye 2. Be skilled in oral expression of greetings. Ⅳ.Teaching aims: 1. Function: Greetings in students’ daily life. 2. Listening: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others’ greetings by listening. 3. Speaking: Students can introduce themselves and greet with others. 4. Reading: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similar dialogue of greetings. 5. Writing: Students can write greeting words in their daily life. Ⅴ.Character building: Mo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Make friends with all students. Ⅵ.Teaching Procedures: Part I: Lead in: Step 1: Greeting with the students.

3.1从算式到方程

内容简介 本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使我们有了更有力、更方便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经历估算求解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估算能力,了解方程解的概念; 3.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5.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了解方程求解的过程; 6.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本节重点是对建立方程模型思想的渗透,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概念的认识,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并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小学对方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着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方程的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并且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感受建立方程模型的一般步骤,由于没有整式运算的基础,求解方程不要过多,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方程建立模型的思想,更好的建立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是求解方程的重要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才能进一步研究方程的求解. 教学难点 本节难点是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正确的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虽然小学对方程有一定认识,但本节的问题更贴近实际,背景、数据更复杂,如何抽象出数学需要的数据以及之间的各种关系对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数 4课时.

单元从算式到方程练习题(含答案)汇编

3 ②方程中的未知数只有用方程的解去代替它时,该方程所表示的等式才成立; ③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④x=-1是方程 1 2 x+ -1=x+1的解. 其中错误的语句的个数为(). A.4个B.3个C.2个D.1个 2.已知下列方程: A.3p=6 B.p-3=0 C.p(p-2)=4 D.p+3=0 5.某校师生共328人,准备乘车参加奥运会,已有一辆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 每 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用多少辆客车?如果设还要租x辆客车,可列方程为() A.44x-328=64 B.44x+64=328 C.328+44x=64 D.328+64=44x 二、填空题 6.下列说法:①等式是方程;②x=-4是方程5x+20=0的解;③x=-4和x=4都是方程12-x=16的解.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7.若x=0是关于x的方程2x-3n=1的根,则n=_______. 8.已知方程(a-2)x=1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满足. 9.某班学生为四川抗震救灾捐款1310元,以平均每人20元,还多350元,设这个班的 学生有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代数式? ①1+2=3 ②S=πR2③a+b=b+1 ④2x-3 ⑤3x-2y=4 ⑥a-b ⑦x2+2x+1 ⑧m a

巧克力 果冻 50g 砝码 11.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x 的5倍比x 的相反数大10; (2)某数的 34 比它的倒数小4. 第二课时3.1.2 等式的性质(1)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可以用“=”连接的是( ) A.5+4_______12-5 B.7+(-4)______7-(+4) C.2+4×(-2)______-12 D.2×(3-4)_____2×3-4 2.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 A.由a=b 得a+5=b+5; B.由a=b 得99 a b =--; C.由x+2=y+2得x=y; D.由-3x=-3y 得x=-y 3.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a b c c =,那么a=b; C.如果a=b,那么a b c c =; D.如果a 2=3a,那么a=3 4.如果等式ax=b 成立,则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abx=ab B .x=b a C .b-ax=a-b D .b+ax=b+b 5.(2008 河北)图所示的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 每个果冻的质量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 g .

初一上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初一上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英语知识,训练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运用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英语”,向“会用英语”转变。为此,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英语使用外研版教材,这套教材按教学模块组织教材,初一上共14个模块,包括预备篇4个模块,正式篇10个模块,还有两个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包括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写,并包括词汇、语法、语音学习活动。第二单元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兼顾听、说,并包括词汇、语法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语境和语言训练机会。第四单元是语言练习、巩固单元,要求学生巩固、练习本模块所学语言结构与词汇及听、说、读、写技能等。 本教材所牵涉的教学内容有:自我介绍,讨论能力,描述家人,谈论最喜爱的东西和日常事务等。本教材所要掌握的语法有1.be 动词的用法2.情态动词can, would 3. there be 结构 4. have got 的用法 5.一般现在时 6.序数词 三、教学任务和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策略

2、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2) 培养科学记忆单词的习惯;3) 注重课堂和课下衔接,培养书写规范化习惯;4)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参与的习惯;5) 提出要求,注意检查落实,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做笔记的好习惯。 2. 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创高效课堂。 有交流才有进步和提高。初一英语组教师将珍惜每周备课时间,共同研究教法,经常性进行组内互听互评,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将以往实效性强的工作经验传授给组内教师。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备课组全体成员要做到精心备课,吃透教材,根据每个单元各自特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出不同教学设计方案,以此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同,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每单元的前两课采取复习导入过渡,对话教学以交际为中心,课文教学以篇章为主,温故知新,灵活运用。在平时的常规课堂教学时,力求教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主动性。 3. 注意传授知识与及时评价相结合,强化反馈,强化落实。在课堂上力求把每节课的每个知识点,如语音、词汇、语法讲清楚讲透彻。针对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练多次,但学生仍未掌握的情况,要注意及时把知识传授和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课前2分钟,进行教师检测与自检,并及时讲评。 4.、大力提高年级口语水平, 针对目前初一学生口语较弱的情况,初一备课组将以教材为蓝本,选择与教材主题相关的补充材料,并加以整合和发展。材料特点:

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外研版)

Module 1 School Life Unit 1 There are fifty students in the class. Preparation 在黑板上写出单词Festival,要求学生回忆并说出已学过的节日名称,如:New Year, Christmas Day等,并板书。 组织两人小组活动,内容是在节日时的对话。如下例: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Do you...? Yes/No. We... 两人小组活动后,请几对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要求大家评价。对演示认真又基本无语言错误的学生给予奖励。 介绍短语Spring Festival, 带读后转入第1小节的学习 1.Look and listen. Then repeat. 1)先不打开书,问学生:春节后,一些同学又见面了,他们很高兴地在一起交谈,他们谈了些什么呢(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2)要求学生听一遍录音后,回答上面的问题,然后将答案School Life 写在黑板正上方。3)写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听第二遍录音后回答: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 How long are the lessons? How does Feifei go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the bus take to get to school ?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翻开书,跟录音读一遍对话。 组织四人小组操练本段对话,然后要求他们演示和评价。 第2、3、4小节的教学可参考“教师用书”的建议进行。 Unit 2 What’s your favourite lesson? Preparation 1)教师先简单用英语介绍本班的一些情况,然后要求学生分两人小组就School life话题进行对话,也可以给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对话: Do you like your school? 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each day?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两人小组活动后,叫几对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要求大家评价。对演示认真又基本无语言错误的学生给予奖励。 2)教师说:下面有几位同学,他们也就School life 进行了交谈。他们谈了什么呢?

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2018年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简析 1、教材简析 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每个单元都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教学目标,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学情简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较好。部分学生习目的明确,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学习成绩较为理想。还有平行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感到困难,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和本学期的英语教学目标,本人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用新课标理念,结合新课标精神,进行课堂改革,实行教与学的互动。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努力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教学,能基本达到如下目标:使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学会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教学重难点: 1.Modal verb can, must, have to, would like; Can for permission 2.What time , When ,Why, What, Where questions; 3.How questions: How long questions, How far questions; 4.Imperatives(Don't...) 5. Adverbs of frequency; Adjectives of description and quality

人教版2017初中一年级(上 册)英语全册教案 WORD版

Period One 教学目标: 1. 学会打招呼的用语:Hello! / Good morning! / Good afternoon! / Good evening! 2. 识别和掌握八个人名: 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教学重点、难点: 1.词汇: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2.句型:Hello! Good morning!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1. 课前—上课铃响教师就播放Good morning歌曲。 2. 师生初次见面,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和问候学生,让学生放轻松,消除与教师间的陌生感,开始亲近教师。教师自我介绍并用Hello! / Good morning! 问候学生。帮助学生用Hello! / Good morning! 作回应。 Step 2. Play a game. 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背诵26个字母表,因此学生参与这个游戏会相当积极。通过这个游戏首先可以锻炼他们迅速反应的能力;以英语名字作为奖励(老师提前准备好很多的英文名字),也使学生较有新鲜感,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名字,使他们会更容易记住自己的名字。Play the game like this: Teacher says a letter, for example C, then let the Students tell the letters which is before and after C. The one who says B, D first is the winner. The winner can get a chance to choose an English name first. Step 3. Presentation 1.用预先制作的图片或挂图介绍八个人物和姓名。 2.出示Bob的图片,帮学生说Hello, Bob! 或Good morning, Bob! 然后利用其他图片介绍其他七位人物的名字。 Step 4. Game 在幻灯片上通过闪现头像来测试学生对这八个人物的特征和名字的记忆,然后出示7位人物的头像,让同学们看看少了哪一位人物的头像,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反应力和注意力。获胜者也以英语名字作为奖励。Step 5. Presentation. 出示Bob头像和时钟(早上),让同学们猜Bob会对我们说什么。然后帮助同学们练习说Hello!或者Good morning!通过图画上的场景让学生进行猜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让他们了解Good morning的使用。Step6. Work on 1a. 看1a图并写出图中人物名字,看有什么规律。这部分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1从算式到方程(第2课时).docx

课题§3. 1.1 —元一?次方程(二)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根据间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对于复杂一点的方程,用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需要多次的尝试,也需要一定的估计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熏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学习方法理解记忆法、快速诵读法、求同存界法、趣味背诵法、分层背诵法 教学过程设计备注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 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儿岁? 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 学生冋答,教师加以引导:小思的年龄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式子25-x 和2x-8來表示,这说明许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含字母的式子來表示. 由于这两个不同的式子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我们又可以写成:25- x=2x-8.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方程. 二、口主尝试 1. 尝试: 让学生尝试解答课本第67页的例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作如下提示: (1)选择一个未知数,设为X, (2)对丁-这三个问题,分别考虑: 用含x的式子表示这台计算机的检修时间; 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 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3)找一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 交流: 在学生基木完成解答的基础上,请几名学生汇报所列的方程,并解释方程等号左右两边式了的含义. 3.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补充讲解,并强调: (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 (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 4. 讨论: 问题1:在笫(1)题中,你还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來表示另一个量, 备课教师:主背:张爱迪、副背:张海波时间:2013年11月4 R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专家点评(获奖版)

3.1.1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1.教学内容 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2.内容解析 方程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是算术法到代数法思维转变的重要标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方程的出现是实践的需要,它使得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与未知数通过等式连接起来。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解方程使问题中的未知数转化为确定的解,这种以方程为模型解决问题的思想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整式方程,是后续所学其他方程的基础,后续学习的任何一个方程(组)最终都要划归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具备“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三个特征。通过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将相等关系“翻译”成方程,进而找出所列方程的共同特点,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落实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这一核心素养。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用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经历列方程的过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的意义,体会由算式到方程的进步,从而体会方程思想。 2.目标解析 达成(1)的目标是,学生能识别出方程,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准确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达成(2)的目标是,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全过程,从中体会方程模型的现实意义,逐步体会方程的优越性。 三、学生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过用算术法和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算术法的运用更是娴熟,但是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难度并不大,数量关系并不复杂,用算术法更容易解决。因此如何让学生的思维从算术法过渡到方程法,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能从给定的式子中找出方程,但如何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共同特征,学生第一次接触,尽管可以借鉴第二章的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的抽象过程,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困难;找出“相等关系”后再列出方程,这一思路与小学不同,学生不熟悉,有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从列算式到列方程的思维转变,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如何通过“找共性”归纳得出概念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用举反例的方法,通过“对比”逐步引导学生从未知数的个数、次数等基本要素入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册英教案(全英文版)

新目标人教版英语七下 全册教案 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Language goals: ●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countries, nationalities and languages. ●Ask and tell where people live. New languages: ●Where’s he / she from? ●He / She is from Australia / England / China / France / Singapore / Australia. ●Where does he / she live? He / She lives in Sydney. ●What language do you speak? I speak English. ●What’s your / his / her favorite subj ect? ●My / His / Her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Does he / she have 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Yes, he/ she does. / No, he / she doesn’t. Difficult points: 1. Listening for the information about countries, nationalities and languages. Write an e-mail about oneself. Describe the new students in class. 2. Where questions with from Where questions with live What questions Teaching aids: ● A tape recorder Teaching periods: ●Period 1:Section A中1a, 1b, 1c ●Period 2:Section A中2a, 2b, 2c,2d ●Period 3:Section A中3a, 3b, 4

七年级英语上教案英文全册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上) Unit 1---My name’s Gina The First Period 一、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Objects Key vocabulary: Target language: 2. Ability Objects Train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 Train th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using th e target language. 3. Moral Object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politely. 二、Teaching Key Points Key vocabulary......my name is / name’s / clock / I am / I’m/ nice to meet you / what / what’s my your his her its look and answer question /your /hello / hi/ How to greet people....... ---What’s your name? ---Allan. --- Hello. I’m Mary. ---Hi, Mary, I’m Jim. Nice to meet you. --- Nice to meet you , too.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 三、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Students can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using the key vocabulary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learned in this class. 四、Writing Design Unit 1 ---- Lesson1 1.---What’s your/his/her name? --- My/His/Her name is Alan. . 2.---Hello, I’m Mary. --- Hi, Mary, I’m Jim. 3.--- My name is Jenny. --- I’m Gina. Nice to mee t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