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和测试

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和测试
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和测试

备案号:

多系统接入平台(POI)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POI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缩略语 (1)

3.2术语和定义 (2)

4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5业务功能.. (4)

6分类 (4)

7射频技术指标定义与要求 (6)

7.1频率范围 (6)

7.2插入损耗 (6)

7.3输入驻波比 (7)

7.4端口隔离度 (8)

7.5发发隔离度 (9)

7.6收发隔离度 (9)

7.7带外抑制度 (9)

7.8传输互调 (10)

7.9反射互调 (10)

7.10二阶互调 (10)

7.11混合互调 (10)

7.12功率容量 (11)

7.13带内波动 (11)

7.14耦合度 (11)

8监控指标要求 (11)

8.1输入功率读取 (12)

8.2输出功率读取 (12)

8.3驻波比读取 (12)

8.5过门限/告警 (13)

9内部设计 (13)

9.1重叠频段合路设计原则 (13)

9.2不同系统合路 (13)

10端口要求 (14)

10.1端口排列原则 (14)

10.2端口使用原则 (14)

10.3多设备端口原则 (14)

11丝印 (14)

11.1公司LOGO (15)

11.2产品类别 (15)

11.3单元标识 (15)

11.4端口/接口标识 (15)

11.5其它丝印标识 (15)

11.6多设备标识 (15)

12内部要求 (16)

12.1器件要求 (16)

12.2电缆要求 (16)

12.3内部摆放要求 (16)

13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8)

13.1运输 (18)

13.2贮存 (18)

14检验 (19)

14.1新产品样机验证 (19)

14.2新产品验证和出厂检验 (19)

14.3厂验 (19)

14.4工程现场改造设备 (19)

15安全 (19)

16测试方法 (19)

16.2上行插入损耗测试 (20)

16.3下行插入损耗测试 (21)

16.4上行输入驻波比测试 (22)

16.5下行输入驻波比测试 (23)

16.6系统隔离度 (24)

16.7发发隔离度 (25)

16.8收发隔离度 (26)

16.9带外抑制测试 (27)

16.10带内波动测试 (28)

16.11耦合度测试 (29)

16.12三阶互调(反射)测试: (30)

16.13三阶交调(传输)测试 (31)

附件1:POI常用标识、丝印和符号 (32)

前言

本标准为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设备研制、开发、网络建设、设备制造、工程设计、管理维护、生产制作、质量验证、性能测试等提供技术依据。结合市场需求、公司开发、生产和实际运用情况而编制。

本标准由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雷

本标准于首次发布。

1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的术语、并规定了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操作要求、机械要求、环境要求、电源和接地、电磁兼容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系统设备的研发、网络建设、设备制造、工程设计、管理维护、生产制作、质量验证、性能测试等提供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7625.2-1999 电磁兼容限值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电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 17635.1-2003 电磁兼容限值电流≤16A

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YD5059-98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04R&D-03-913 直放站嵌入式监控软件设计规范(功能处理及对外接口部分)

03R&D-03-325 外购物料质量与可靠性评估方法

03R&D-03-328A0 京信直放站监控参数及功能规范

03R&D-03-323 监控软件术语规范

Q/JX A 07-025 产品包装设计规范

05R&D-03-091 直放站监控软件基本验证方法

Q/JX A 07-023 京信产品环境实验规范

03ME-03-3001 整机标识标签规范

Q/JX A 09-004 POI产品型号命名办法

3术语和定义

3.1 缩略语

表1 缩略语对照

3.2 术语和定义

3.2.1 多系统接入平台

多系统接入平台,又称POI ,其英文名称:Point Of Interface ,它是在多系统共享分布链路中,将多路移动信号下行合路输出,接收上行信号分路输出至相应接收机的一种设备,如图3-1。根据应用场景不同选取任意两个频段或多个特定频段进行合路和分路,完成若干系统的分布共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投资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不同系统间的隔离和分合路,解决系统之间的发射干扰和防止接收路径引入的阻塞,并可有效改善信源的传输互调指标。

合路单元,又称COM,其英文名称:Multi Operator Combiner,是对部分壁挂式POI和个别小型POI的另一种称呼,其实质上也是POI。

3.2.3基站侧端口

POI设备连接基站设备或其它移动通信信源设备的端口称为基站侧端口(也叫信源侧端口),简称基站端口或基站端。POI下行链路的基站侧端口为设备的输入端口,POI上行链路的基站侧端口为设备的输出端口。

3.2.4天馈端口

POI设备连接天馈分布系统的端口为天馈侧端口(也叫分布侧端口),简称天馈端口或天馈端。POI下行链路的天馈侧端口为设备的输出端口,POI上行链路的天馈侧端口为设备的输入端口。

3.2.5下行POI

下行POI是指POI的下行部分,在上下行分体式POI中,下行POI等同于下行单元,在上下行合体设计的POI中,下行POI等同于下行链路的综合。

3.2.6上行POI

上行POI是指POI的上行部分,在上下行分体设计POI中,上行POI等同于上行单元,在上下行合体设计的POI中,上行POI等同于上行链路的综合。

3.2.7单扇区POI

机柜内部设备、可以单独覆盖1个扇区的POI叫单扇区POI,其下行部分叫单扇区下行POI,上行部分叫单扇区上行POI

3.2.8多扇区POI

在一个整机POI要求覆盖多个扇区的情况下,整机内含有1个单扇区POI叫1扇区POI,含有2个单扇区POI叫2扇区POI,以此类推。

3.2.9射频单元

机柜内部设备、含有上下行链路,可以完成单独覆盖功能的POI设备,叫做射频单元。

监控单元是POI设备的监控设备,可实现本地和远程监控功能,实现对POI的所有参数的设置与查询,以及监控软件的更新下载,采用串口直联、或者通过以太网,OMC端PC 机连接POI监控单元,可实现对POI所有参数的设置与查询。监控中心可以远程监控每台设备,并对它们进行实时轮询。监控单元只存在于有监控需求的POI设备中,并不是每个POI都有监控单元。监控单元也叫MC单元。

4业务功能

将移动通信设备信号合路

将天馈分布系统信号分路

抑制无用信号

对移动通信设备的信号和天馈分布系统的信号滤波传输

支持多种组网方式,包括菊花链式、星形连接等(图5-1)

以太网

以太网

图5-1 POI组网示意图

5分类

5.1 实现方式分类

收发单向共路方式;(图6-1)

收发单向分路方式,即收发分缆;(图6-2)

收发双向共路方式,即收发合缆;(图6-3)

收发双向分路方式。(图6-4)

TX

RX

图6-1 收发单向共路方式

TX

TX

RX

RX

图6-2 收发单向分路方式(收发分缆)

T/RX

T/RX

图6-3 收发双向共路方式(收发合缆)

T/RX

T/RX

图6-4 收发双向分路方式

4种类型的POI的命名应符合企业标准Q/JX A 09-004《POI产品型号命名办法》。

5.2 结构类型分类

机柜式,涵盖800mm~2200mm的任何高度机柜,19'标准形式,颜色以客户要求为准,无要求时,主颜色使用RAL9002和华为灰2种;

插箱式,19'标准形式,深度根据19'标准机柜的类型确定,客户无具体需求时,采用350mm和470mm两种;

壁挂式,结构要求需满足《壁挂式POI结构设计规范》;

台式,平置与台面或地面直接应用,无需提供额外的安装组件;

龙门架式。

6射频技术指标定义与要求

满足通信业务接入需求,POI有多种衡量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POI衡量指标

6.1 频率范围

6.1.1定义

满足POI接入业务的运营频段。接入业务要求的设备指标,如插入损耗、电压驻波比(VSWR)、系统隔离度、输入隔离度、收发隔离度等都应在该频段内满足。

6.1.2要求

POI常用接入系统的频率范围见附件一《POI常用丝印标识、频段和符号》。特殊系统的接入频率范围由制造商与用户商定。根据应用场景不同,POI设备并不一定支持附件中所有系统的合路和分路,可根据需求,使用几种频段完成若干系统的共用室内外分布工程。

6.2 插入损耗

6.2.1定义

发射机输出功率和接收机输入功率通过POI引起的传输损耗,包括功率分配损耗、导体损耗、介质损耗、反射损耗等。

插入损耗与POI的天馈端口数有关,表3定义为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的最大插损指标。

表3 各系统插入损耗

注:其它系统插损由制造商与用户商定。

6.3 输入驻波比

6.3.1定义

POI的输出端口与标称阻抗负载相连接,输入端与无损耗传输线相连接并当作其负载时,该传输线中驻波电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6.3.2技术要求

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的最大输入驻波比指标不大于1.3。

6.4 回波损耗

6.4.1定义

POI的输出端口与之连接的负载不完全匹配,而导致一部分功率反射回输入端,从而产生的损耗,其衡量的指标为损失功率与全功率之比(-10l g P(反)/P(in))。

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的最低回波损耗指标不小于18dB。

6.5 端口隔离度

6.5.1定义

POI接入的不同系统发射频段载波功率与此载波在其它系统端口上可得到的功率之比(-10l g P(反)/P(in))。

6.5.2技术要求

根据输入端口的信号系统制式的不同,在其它端口上行频段的衰减,即系统隔离度不能小于表4和表5中的最大值。

在上下行分缆的情况下,空间隔离统一默认为30dB。

表4 抑制杂散干扰的隔离度(9dB)

注:表中出现X/Y的数据的X表示非共址时计算的参数(旧网改造时使用),Y表示共址时计算的参数(新建使用)。(3GPP)

表5 抑制阻塞干扰的隔离度

注:WLAN以发信机20dBm计算。

6.6 发发隔离度

6.6.1定义

POI接入的系统间发射频段载波功率与此功率在其它系统发射端口上可得到的功率之比。

6.6.2技术要求

发发隔离度不小于20dB。

6.7 收发隔离度

6.7.1定义

POI接入的系统接收频段与发射频段载波功率在彼此端口上可得到的功率之比。

6.7.2技术要求

根据信源不同,该指标有很大的变动,可根据客户要求制定指标,若客户无具体要求,则收发隔离度不小于60dB,GSM系统不小于70dB。

6.8 带外抑制度

6.8.1定义

POI对接入各系统带外载波功率的抑制程度。

6.8.2技术要求

带外抑制指标不小于表4和表5的最大值。

6.9 传输互调

6.9.1定义

POI传输互调产物是指当两个(f1、f2)或多个频率信号(f1、f2、f3)经过POI时,由于POI非线性而引起的寄生信号,其三阶互调的频点为2f1-f2和2f2-f1,或f1+f2-f、f1+f3-f2和f2+f3-f1,高阶互调有余衰落较大,在三阶互调满足指标的情况下,高阶可忽略。

6.9.2技术要求

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最低要求传输互调指标不大于-120dBc@2×43dBm。

6.10 反射互调

6.10.1定义

POI反射互调产物是指当两个或多个频率信号经过POI时, 在输入端由于POI非线性而引起的寄生信号,其三阶互调的频点为2f1-f2和2f2-f1,或f1+f2-f、f1+f3-f2和f2+f3-f1,高阶互调有余衰落较大,在三阶互调满足指标的情况下,高阶可忽略。

6.10.2技术要求

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最低要求反射互调指标不大于-120dBc@2×43dBm。

收发分缆型式的POI不要求该指标。

6.11 二阶互调

6.11.1定义

单频率信号或多频率信号经过POI时的二次谐波或有和差关系谐波信号。

6.11.2技术要求

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最低要求二次谐波指标不大于-80dBc@2×43dBm。

GSM信号的二阶互调不大于-90Bc@2×43dBm。

6.12 混合互调

6.12.1定义

POI传输混合产物是指当三个或多三个以上频率信号经过POI时,在信号交汇处由于POI非线性而引起的与原信号有和差关系的射频信号。

6.12.2技术要求

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最低要求混合互调指标不大于-120dBc@2×43dBm。

6.13 功率容量

6.13.1定义

POI正常工作时发射端口所允许的最大输入功率,其衡量标准分为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

6.13.2技术要求

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最低要求平均功率容量指标下行不小于100W/口,上行不小于10W/口。

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最低要求峰值功率容量指标下行GSM不小于400W/口,CDMA制式下行不小于500W/口。

6.14 带内波动

6.14.1定义

POI传输频带内信号的最大衰减与最小衰减的差值。

6.14.2技术要求

不做具体要求。

6.15 耦合度

6.15.1定义

POI正常工作时耦合口对应输出功率的耦合值。

6.15.2技术要求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在无要求时,选择30dB和40dB两种。

7监控指标要求

POI监控需具备表6中的指标。

表6 监控指标

软件检测采用公司相关标准。

7.1 输入功率读取

7.1.1定义

POI基站口输入功率后,监控单元读取的对应基站端口的输入功率值。

7.1.2技术要求

误差范围不大于±2dB。无功率输入或功率过低时,显示“——”。

7.2 输出功率读取

7.2.1定义

POI基站口输入功率后,在天馈端口输出功率,监控单元读取的对应天馈输出端口的功率值。

7.2.2技术要求

误差范围不大于±2dB。无功率输入或功率过低时,显示“——”。

7.3 驻波比读取

POI天馈端口连接的设备或者天馈系统的输入驻波比在监控单元的读取值。

7.4 欠门限/告警

POI在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驻波比指标上分别设定一个值,当实际条件高于这个值

时,显示正常,当实际条件低于这个值时,显示告警。

7.5 过门限/告警

POI在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驻波比指标上分别设定一个值,当实际条件低于这个值时,显示正常,当实际条件高于这个值时,显示告警。

8内部设计

8.1 重叠频段合路设计原则

无频率间隔或有频率重叠的时需要用电桥合路,如图9-1。

图9-1 电桥合路

在要求发发隔离大于30dB时,需增加环行器(隔离器)增加隔离度,图9-2。

图9-2 高隔离电桥合路

在互调指标对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有影响时,须在输入或输出端加上相应的滤波器或合路器,图9-3。

图9-3 抑制互调电桥合路

8.2 不同系统合路

不同系统合路,收发合缆或收发共用天馈时,在不约束信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电桥合路。

9端口要求

端口要求统一、整齐、有明确丝印标识,即输入端口规格统一、输出端口规格统一、测试端口规格统一、数据接口规格统一。

9.1 端口排列原则

1)上下行分开

2)输入输出分开

3)优先按运营商分列排布

4)不能按照2)操作时,按系统集中排布

5)按照频段大小规律排布

6)设备主要用于3G引入时,2G、3G分列排布

9.2 端口使用原则

射频端口DIN型:法兰尺寸32mm×32mm,无法兰接头须做防滑切边。

射频端口N型:法兰尺寸25.4mm×25.4mm和18mm×18mm规格2种,无法兰接头须做防滑切边。

射频端口SMA型:做测试端口用,直通穿墙形式,有防滑切边。

监控接口本地串口:RS-232协议,9针直孔插座。

监控接口以太网口:RJ-45,TCP/IP协议,电话插座。

监控接口数据端口:20/40芯数据排线针式插座。

(其它端口不作规定,可按照客户要求或者公司标准采用)

9.3 多设备端口原则

POI在需要和其它设备,包括POI自身,进行多设备组网共用时,端口/接口需要统筹整体考虑,比如POI需和干放、光放、监控、UPS以及其他等设备共用时,接口要求如下:

●同一种接口出头方向统一,不能有的射频端口后出,有的前出等;

●监控接口方向统一、位置统一、类型统一;

●同种设备接头规格统一。

●电源接口不但要求规格和方向统一,其在设备上的位置也要严格规定。

10丝印

一个设备的完整丝印应包含但不限于图10-1的部分。

公司LOGO(贴牌logo)+产品类别+单元标识+端口标识+接口标识

图10-1 丝印包含项目

10.1 公司LOGO

设备应在显著位置,通常为上部正中位置,应有丝印或者铭牌公司logo,京信集团各公司logo按照京信logo标准丝印,包含京信、泰普、泰联以及需要打出的公司其它品牌。

对于贴牌的设备,比如移动、电信等等,丝印或铭牌需经过沟通后的,可授权使用的logo。

10.2 产品类别

设备应在显著位置丝印该设备的类型,POI类产品有Point Of Interface和Multi Operator Combiner两种类型,附属设备按照附属设备的要求丝印产品类型

10.3 单元标识

在多扇区共用情况下,应具有明确的单元标识,比如TX-UNIT、RX-UNIT、UNIT1~n 等,多单元丝印标识应保证统一整齐,在设备的同一位置。

10.4 端口/接口标识

端口/接口表示应具有明确区分标志,通信射频端口应具有系统、频段等基本标识,国内设备由于存在同系统共用情况,端口还应具有运营商标识,具有特殊功能的接口须具有该端口明显区分标志,比如TEST,-15dB等。

通信接口应丝印明显的接口类型,比如DA TA、RS-232等。

非正常应用的端口(比如3G频段因功率低和传输损耗大等,非分路输出),应具有可供不用打开设备内部即可区分的标识。

10.5 其它丝印标识

POI除必备的丝印标识外,根据功能不同、模块化操作和便于维护等原因,还会具有其它各种形色的标识,比如电池位置标识、电源标识、制式标识等等,应具有唯一性和可分辨性,不便于理解的标识,须在《用户手册》或《操作说明书》上说明意义。

10.6 多设备标识

POI在需要和其它设备,包括POI自身,进行多设备组网共用时,丝印需要统筹整体考虑,比如POI需和干放、光放、监控、UPS以及其他等设备共用时,logo和设备类型丝印要求如下: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本行的一定得看看 为了在今后设备前期管理过程中,加强非标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改善设备初期状态,确保设备在生产服役过程中有良好的开动率,特制定本规范。希望参与前期管理的技术人员参照执行,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严密。 一、技术要求 (一)、操作面板 1、操作面板的位置要合适,便于操作及操作者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2、指示灯要求设置齐全,不同功能的指示灯,使用不同颜色。具体要求为:电源指示灯——绿色,状态灯——黄色,故障灯——红色。 3、按钮开关设置齐全,能够独立运行的部件,都应有相应的手动操作按钮。 4、急停按钮采用红色蘑菇头自锁按钮,连接常闭点。 5、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按钮开关等,要有明确的名称指示标牌,并要可靠固定。标牌采用金属刻字标牌。 6、设备自动运行时,在任何位置,按停止键设备停止后,都能用手动操作恢复到初始状态,并继续自动运行。 7、设备急停后,必须进行复位,才能进行手动操作;恢复到原位后,工作设备才可以再次自动运行。 8、操作面板打开时,应有防止操作面板打开过位、脱落的保护装置;操作面板的电线引线要可靠固定,并在打开过程中移动部位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

9、操作台箱体结构、元件布置结构应便于维修及部件更换。 10、可移动式操作台必须单独内置或外置软地线。 11、对灰尘、水气、油污比较大的环境,操作台箱体要有良好的密封设施。 (二)、控制柜 1、控制柜要有标牌,标明设备型号、电气容量等技术参数。 2、控制柜应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操作手柄应设置在控制柜两端外侧。 3、控制柜应装射照明灯。 4、控制柜应有插座,2线,3线220V、5A以上的电源插座各一组。 5、控制柜的各个元件应有永久性标牌,并应与图纸的名称一致。标牌位置不能贴在元件上,应就近合理布置。 6、控制柜元件布置位置应预留10%以上位置。 7、接线端子板的同一端子位置,最多接3根电线。 8、接线端子板要预留10%以上备用端子。 9、导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件连接。 10、备用线应预留10%以上,并标有备用线号。 11、控制柜元件固定方式要合理,便于拆装;不允许采用螺丝、螺母穿孔固定方式。 12、电气配线应有标号,并与图纸一致。标号要求为打印方式,长期使用不脱色,并能防水、防油。另外,同一电线两端的标号必须相同,接到同一端子上的电线的标号相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用户管理规定(试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用户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的范围 本文件对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用户注册、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格的管理进行了规定。 第二条平台建设的依据 为了更好地推动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按照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2016]109号)的要求,建立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该平台的网址为。 第三条平台的目标 平台的运行和管理以服务团体标准化工作为目的,发布团体标准化工作相关的政策、新闻和资讯,为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提供对团体标准获取、评价和监督的渠道,实现对社会团体和团体标准的信息管理,为社会团体和公众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二章用户的分类 第四条平台用户的分类 平台的用户包括两类: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 个人用户。符合条件的个人可在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注册通过后,可以浏览和了解团体标准化工作的信息,下载相关团体标

准并对团体标准进行评议。 团体用户。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以及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按照其登记地在平台上申请注册,经审查符合条件后,可在平台上浏览和了解团体标准化工作的信息、下载相关团体标准、经审核后可发布社会团体相关的新闻、公布其所制定的团体标准的相关信息。 第三章用户注册条件 第五条个人用户 年满十八岁,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到平台进行注册。个人用户注册时应提供以下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邮箱、联系电话、个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手写签字的自我承诺声明(见附件一)。 第六条团体用户 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以及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可以到平台进行注册。团体用户注册时应提供以下信息和材料: 社会团体的基本信息:社会团体代号、社会团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社团法人登记证号、发证机关、发证日期、有效期限、发证机关所在地、业务范围、住所、法定代表人、活动地点、注册资金、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社会团体应以其社会团体代号作为注册名称。该社会团体代号将成为该社会团体标准编号(团体标准的编号规则见第十条)的一部分。

《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初稿)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根据,申请立项的《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联盟标准获得批准立项(项目批准文号:)。该联盟标准由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起草, 等单位参加起草。 1.2 工作过程 为规范和提高文具产品性能和质量、便于组织生产和促进贸易发展,宁波市文具行业协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情况,经过对产品生产、使用单位的调研,提出了制定《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联盟标准项目申请。2015年获批准,《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联盟标准正式立项。其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2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全球对美术用品产品的安全要求逐年提高,我国儿童美术用品产品面临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日益提高的有害物质限量的挑战,限制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限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从2008~2009年从国家对市场的文具质量抽查结果可知,儿童美术用品类文具的问题较为突出,铅、镉、邻苯等安全指标有不少国内企业未能达标。而且国内依据的仅仅是GB20217《学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与儿童用品相距甚远。因此,统一规范全国范围内儿童美术用品市场的健康安全要求,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我国在美术用品标准的制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画笔》、《画框》、《画架》、《丙烯画颜料》、《油画颜料》和《绘画专用塑型膏》等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但是还缺乏健全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国内消费者购买美术用品时往往更关注外形和气味,很容易忽视质量安全这一关键问题。就美术用品而言,安全和质量对儿童更为重要,要预防他们口含或者误食。 目前,我国在文具行业标准制修订和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在美术用品领域的标准特别是儿童美术用品领域几乎没有涉及。相对而言,欧美国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美术用品都有相应的标准。例如,针对儿童或小于3岁以下年龄使用的美术用品,在欧洲需要符合REACH 法规以及通过EN71(对无机有毒元素溶出、有机有毒化合物)的要求和Phthalates (主要针对含有塑料材料的产品,如塑料、橡皮等)的测试,对自己所使用的化学物质的CAS码进行备案,大多数画框、画本、颜料(水粉、丙烯、油画、水彩等)、油画棒、蜡笔、彩色修正带等要求通过ASTM F963-11、TRA或LHAMA (对美术用品中毒理学成分的评估)的评估;在美国华盛顿州还需要符合《儿童安全产品法案》(CPSA,Children’s Safe Produce Act )。 国外先进国家对于文具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要求层出不穷,而我国对于文具产品特别是儿童美术用品的安规方面没有任何规定。这给美术用品企业造成了无据可依的现状,因此,如何切实提高我市美术用品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当前重点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儿童美术用品质量状况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美术用品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制定《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附件六:应用单位接入要求

附件六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应用单位接入要求
(试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二〇一三年三月




目 次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与定义................................................................................................................................... 3 4 前置环境....................................................................................................................................... 5 5 系统组成....................................................................................................................................... 6 5.1 前置目录服务 ................................................................................................................... 6 5.2 前置交换服务 ................................................................................................................... 8 5.3 前置环境配置 ................................................................................................................. 10 5.3.1 系统硬件 .............................................................................................................. 10 5.3.2 系统软件 .............................................................................................................. 10 5.3.3 环境配置具体要求 .............................................................................................. 11 5.3.4 其他要求 .............................................................................................................. 12 5.3.5 注意事项 .............................................................................................................. 12 6 前置环境管理............................................................................................................................. 14 6.1 6.2 6.3 6.4 角色 ................................................................................................................................. 14 提供者管理要求 ............................................................................................................. 14 使用者管理要求 ............................................................................................................. 14 管理者管理要求 ............................................................................................................. 14
I

短信平台管理办法

武汉三玖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短信平台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短信平台安全、规范的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范围 适用于客户消费通知、服务提醒、节日问候等短信群发 第三条、短信内容 1、表达清晰、文字简洁 2、格式统一。短信内容前必须有“【三玖家政】通知:”签名。例:【三玖家政】通知: 第四条、短信容量 1、一条短信的容量为70个字符;大于70个字符,即为二条短信;大于140个字符,即为三条短信;依次类推。 2、发送短信长度大于70个字符时,接收方仍能以一条长短信接受完毕。 第五条、短信模板

第六条、发送范围 该短信平台发送范围仅针对会员和内部员工,不得擅自以个人名义发送与公司无关的短信 会员短信发送暂分为三类 1、办卡充值类 2、刷卡消费类 3、派单通知类 4、放假通知类 员工短信发送暂分为两类 1、节日祝福:新年、端午、中秋、五一、元旦、国庆等 2、重要会议通知 第七条:处罚 1、短信正常发送有营业厅主管负责,其他部门如需发送短信的,需提前向胡主管申请,未经许可擅自发送短信的,每发送一条处罚10元。 2、短信模板如需更改,需向胡主管申请,没有申请擅自发送短信的,每发送一条处罚10元。 3、营业厅工作人员,没有按照公司要求,或者由于工作疏忽,造成短信内容与公司规定的短信模板内容不符的,每发送一条处罚1元。 4、新办卡客户、充值客户、电子卡刷卡消费客户、当天已派单客户,必须按照公司规定10分钟内发送短信,如果漏发短信,每条

处罚5元。 第八条:信息安全责任 不能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坏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的 5、破坏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步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犯罪的 7、散步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九条:一经发现有违反第九条,当追究当事者法律责任第十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有公司总经办解释、修订并完善,有总经理签批颁布。 武汉三玖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

目录 前言 (4) 1.引言 (5) 1.1适用范围 (5) 1.2引用的规范文件和有关规定 (5) 1.3术语和定义 (6) 1.4缩略语 (7) 2.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7) 2.1平台介绍 (7) 2.1.1概述 (7) 2.1.2体系架构 (7) 2.1.3系统结构 (9) 2.2功能体系 (9) 2.2.1数据交换 (9) 2.2.2交换节点管理 (10) 2.2.3交换流程管理 (11) 2.2.4系统管理 (11) 2.3技术要求 (12) 2.3.1基本要求 (12) 3.系统性能要求 (13) 3.1开发环境要求 (13) 3.1.1要求描述 (13) 3.1.2性能指标 (13) 3.2平台部署、运行要求 (14) 3.2.1要求描述 (14) 3.2.2性能指标 (15) 3.3数据共享交换服务要求 (15) 3.3.1要求描述 (15) 3.3.2性能指标 (17)

3.4平台扩展性需求 (17) 3.5平台管理模式要求 (18) 3.5.1要求描述 (18) 3.5.3性能要求 (18) 3.6共享交换应用服务要求 (18) 3.5.1要求描述 (19) 3.7对性能的规定 (19) 3.8运行环境适应性要求 (20)

前言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并且在多年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功能技术条件编制而成的。 政府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为本单位的办公业务系统开发软件接口,实现与数据交换平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与全市其他单位的系统联网进行电子公文、业务资料、业务信息等各类信息资源的交换。 本规范只给出交换平台的技术约定,不涉及信息资源的管理规定。各单位使用本规约的时候,应注意遵守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要求 规范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机械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2.范围 适用所有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 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可以看到的表面。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997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 GB/T145-2001中心孔 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 GB/T103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568-2008键技术条件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249-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公差原则 GB/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Q/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机柜半成品钣金件下料技术要求 5.术语和定义 GB/T1182-2008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切削加工 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钻孔、扩孔、铰孔、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工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 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亦称“非传统加工”或“现代加工方法”,泛指用电能、热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声能及特殊机械能等能量达到去除或增加材料的加工方法,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公司现有的特殊加工方法有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水切割加工。 公差带 有一个或几个理想的几何线或面所限定的、由线性公差值表示其大小的区域。 6.技术要求 加工原则 1)“基准先行”原则

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

新媒体平台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以下简称新媒体)的作用,明确发布原则,规范管理流程,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新媒体管理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的新媒体平台,指以广播电视台名义建设微信公众号和APP移动客户端。 第二章管理制度 第二条新媒体发展中心是新媒体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协调统筹、整体规划,监督检查与考评新媒体运营状况等。 第三条新媒体的开通.禁止任何个人以本单及所属各单位、部门、任何组织的名义开通各类新媒体. 第四条新媒体建设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循“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 第三章信息发布 第五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4名信息员,负责新媒体内容的搜集、整理、编辑上传、发布工作。

第六条新媒体发布信息范围包括: (1)各类动态信息、宣传教育、服务信息、重要事项和行业动态; (2)形象宣传、文化建设、公益活动等; (3)经领导批准发布的信息; (4)结合工作需要,认定需要发布或转发的信息. 第七条新媒体发布信息要确保准确性、时效性和适用性.内容应简洁、文字表达要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多运用网络言,生活语言,发布信息尽量达到图文并茂。 第八条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应严格履行审核程序,由信息员收集、整理,严格执行“先审后发"制度,严禁发布不实、不健康等违规信息。 第九条新媒体用户通过官方新媒体咨询业务,相应单位、部门应及时回复.如不能即时回复,应承诺答复期限、 第四章信息安全 第十条新媒体的发布、转载有关信息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涉密信息不得发布、 第十一条新媒体各平台责任单位必须切实加强账号管理和内容监管,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对出现违规内容的新媒体平台,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按照有关规

AQ 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解析

前言 本标准除6.6.8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安全性能和技术性能的通用要求。各类电气产品的特殊要求,应在各自产品标准中,分别加以补充规定。本标准应与各类产品标准结合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光、杨敏、刘炎钊、霍育川、王海洋、翟青妮、潘亮。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控制、测量及用电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以下简称供电系统)及装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2003 标准电压 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762-2002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 CJB 2894-1999 安全标志牌 GB 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 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

分:增安型“e” CJ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型“p” GB 3836.7-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7部分:充砂型“q” CJB 3836.9-200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9部分:浇封型“m” GB/T 4026-2004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CB/T 4728.1-2005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5094.1-2002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1部分:基本规则 GB/T 5094.2-2003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2部分:项目的分类与分类码 GB/T 7159-1987 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订通则 GB/T 10233-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试验方法 GB/T 12173-199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文字版)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架构,以及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中政府监督平台和企业监控平台的功能要求、平台性能与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监管平台及企业自建或运营商搭建的卫星定位系统平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20263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JT/T 794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JT/T 79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简称卫星定位系统)GNSS for operating vehicles 以提供道路运输车辆实时位置和状态信息为特征,具有运输车辆驾乘人员及运输车辆管理者等用户远程信息服务,反映运输车辆实时动态数据,满足政府监管部门及运营企业对系统信息运用要求,能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综合性信息处理的系统。 3.2 政府监管平台(简称政府平台)governmen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以计算机系统及通信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卫星定位技术等手段,实现对管辖范围内的车载终端和接入平台进行管理的系统平台,主要实现对上级平台的数据报送和对下级政府平台的管理、对企业平台的监管和服务。 3.3 企业监控平台(简称企业平台)enterpris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企业自建或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建设的卫星定位系统平台,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通过接入通信网络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载终端和用户进行管理,并提供安全运营监控的系统平台,主要实现对平台中的车辆安全运营的实时监控。 3.4 接入平台access platform 接入到政府平台的平台,包括企业平台和下级政府平台。 3.5 车载终端vehicle terminal 安装在道路运输车辆上满足工作环境要求,具有卫星定位系统、移动网络接入、道路运输车辆行驶记录、道路运输车辆相关信号采集和控制,与其他车载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提供政府平台或企业平台所需的信息,完成卫星定位系统对车辆控制功能的装置。 3.6 在线车辆online vehicles 当前连接到政府平台和企业平台,且正常定位的车辆。 3.7 上线车辆previously online vehicles 政府平台或企业平台设定时间内在线连接,且当前处于运营状态的车辆。

仪表通用技术要求

仪表通用技术要求

仪表通用技术要求 投标人及供货商所提供的产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AQSIQ)的要求,请投标人及供货商确认其投标产品是否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包括在目录中的产品应取得被授权的认证机构颁发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CCC)。无论任何原因造成的不良后果均由投标人及供货商负责。 投标人及供货商应保证所提供的仪表和自控设备,完全符合或高于本文通用技术要求及相应产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应保证其供应产品在本工程指明的环境条件下能够长期安全、正常地运行。 仪表、自控设备以及其附件所需电源,应符合产品技术规范提出的配电要求。置于现场的电气设备应满足相应危险地区的防爆、防护的要求。 在运输和储存期间,仪表和自控设备外壳上,凡用于连接的所有接口及孔、洞、附件应用堵头进行保护,并应清楚地标明其用途。 2.1 准确度要求 投标人及供货商所提供的仪表和自控设备应在测量原理上符合相应产品的专用技术规格书中的要求,应保证出厂产品的实际准确度等于或优于提供的技术资料中的标称准确度。在提供仪表和自控设备的同时,应附上该产品的出厂测试报告或产品合格证书。 仪表和自控设备的准确度应不受周围环境和安装位置的影响,任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正常振动,不应造成测量准确度的变化。仪表和自控设备的零点和重复性应非常稳定,并符合各专用技术规格书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2.2 材质要求

投标人及供货商应保证所提供的仪表和自控设备在材料的使用方面无任何设计问题,能够满足或高于实际操作和使用过程中的要求,如压力、温度、粘度、组份等的要求。应保证所有零部件的材质必须符合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以及防爆的要求。 2.3 管路连接 用于采样、引压的管路连接,其尺寸及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与仪表或其它管件连接应采用公制,管路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卡套式接头(双卡套式)。所有管路选用的材质应满足气体压力、介质压力和现场的环境要求,通常情况下,应采用不锈钢材质,并应优先选用外径Φ12mm材质为316L的不锈钢管。 2.4 安装场所 该工程所有设备的安装场所为危险场所。 本工程投标人及供货商提供的安装在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应满足全天候运行条件,现场电气仪表防爆等级通常不低于EExdⅡAT3,阀位开关均为接近式本安型。防护等级室外不低于IP65,室内不低于IP55。本工程中采用的电气设备防爆标准一般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 3836或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规范EN 50018及EN50020,电气设备防护标准采用GB 4208或IEC-529。投标人及供货商必须提供经授权的权威机构(实验室)出具的相应防爆等级证书和防护等级证书。 当采用北美的防爆标准(如NEC, CSA等),其防爆等级应为ClassⅠ,Division II,Group D。 2.5 仪表取源部件 温度取源部件:就地和远传温度仪表均采用整体型外保护套管进行安装,外保护套管安装在温度计管嘴上,温度计管嘴与工艺管道或设备的连接采用焊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一、本规定设计的网络范围及计算机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内网)、医院办公及因特网(外网)、在网络或单机运行各信息系统及应用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网络设备等。 二、信息科作为医院网络的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部门,负责对医院网络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并对医院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检查和备案。 三、本条例认为,员工在被许可使用医院计算机系统时,该员工完全接受医院信息科对其计算机以及其附属设施上做的任何设置和策略限制,并完全接受本管理规定所制定的所有条款内容。 (一)硬件管理 1、为便于信息科为各计算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医院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的附属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网络设备等)的采购、使用、入网、报废等必须经过信息科审核同意。 2、为了有效地管理及应用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科对医院内的所有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登记注册,其中包含每台机器的型号、使用部门、使用人、用途等。未经信息科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计算机配置;严禁携带个人笔记本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使用医院网络上网。 3、医院计算机设备的资产管理权分属各个使用部门所有。医院员工不得滥用计算机设备,使用者有义务对自己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负责;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损坏、丢失、被盗等情况,必须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及信息科。 4、医院计算机设备的故障原因由信息科负责确定,非信息科人员不得自行拆装、修理或增加计算机硬件设备。 5、员工在使用计算机中遇到了非正常使用情况或困难,应及时通知信息科人员确定故障原因,并主动说明故障现象,积极配合维修。 6、计算机设备经信息科维修人员确定需外出维修的,由信息科负责联系协议维修公司,维修后由信息科及使用部门确认,相关维修费用计入相应部门支出。 7、医院计算机机房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非信息科允许禁止擅自进入。 (二)软件管理 1、为便于信息科为各计算机软件用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医院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采购、相关技术培训等须经信息科审核同意。 2、医院计算机及其相关应用系统的使用者必须是经过主管部门授权认可的医院工作人员。严禁非医院员工使用医院的计算机及相关资源;未经主管领导或部门许可,任何人不得从计算机和相关的应用系统内获取非公用的相关数据信息。 3、所有计算机用户在首次使用计算机系统或医院相关管理软件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方可获得使用权限。 4、医院内网上的计算机软件统一由信息科管理、安装,计算机使用者不得私自改动、删除或安装任何软件。当出现计算机软件出现故障或损坏,应及时通知信息科并作好记录。 5、医院计算机用户视为完全接受所使用计算机系统内所有软件的授权协议条款的相关内容;如对其中某些软件或某些软件条款有异议,需向有关部门和负责人申请,有信息科帮助其删除相关软件或取消其使用权限。 6、信息科应建立医院的软件档案库,对医院工作需要的各种软件要及时备份,经常检查更新,保持其可用性。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试 验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欧洲健身器材标准 固定式健身器材 [下载自管理资源吧]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EN957-1

EN957—1:1997 第1页 概述 本欧洲健身器材标准由健身器材、运动场设备以及其他娱乐设备 CEN/TC136技术委员会起草,此委员会DEN所设秘书处。该欧洲标准给出了国 家标准的水平,1996年出版的任何国家标准相冲突的条款将取消。 本标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EN957-1 通用安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EN957-2 力量型健身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4 力量型举重台--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5 脚踏车(曲柄踏板类)健身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6 跑步机--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7 划船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8 踏步机—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征得CEN enguiry同意,第3部分同第2部分合并。 按照CEN/CENELEC规定,标准委员会组成成员有:奥地利、比利时、丹 麦、荷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卢森堡、瑞士、挪 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等国,本标准在标准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执行。

EN957—1:1997 第2页 简介 EN957(以下统称总标准)明确了适合健身器材的安全标准,对于特殊类 型器材的标准作为补充或作为此标准的附加部分的特别标准,有特别标准的, 本通用标准不能单独使用。对于暂未有特别标准的器材,在使用通用标准时应 特别留意、小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定义所规定的所有健身器材,S为俱乐部、工作室等所用的 器材,H为家用器材。特殊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相应要求,本标准不 适用于儿童使用的训练器材。 2 引用标准 EN292 设备的安全—基本概念—设计的总原则 ISO4287-2 表面粗糙度—专业术语—第2部分: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测量

各类数据规范以及平台与平台对接技术规范.doc

各类数据规范以及平台与平台对接技术规 范 附件1 各类数据规范以及平台与省平台对接技术规范1、各类数据规范组织机构数据规范序号中文名称信息名称类型长度是否为空备注 1 组织机构Id OrganizationId Int 否主键,自增长 2 组织机构名称OrganizationName V ARCHAR 500 否 3 组织机构代码OrganizationCode V ARCHAR 500 否 4 组织机构父级节点ParentId Int 否 5 组织机构类型OrganizationType V ARCHAR 500 否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企业 6 描述Description V ARCHAR 2000 是7 排序Sort Int 否升序平台日志数据规范序号中文名称信息名称类型长度是否为空备注 1 操作人Account V ARCHAR 100 否 2 日志时间LogDate DateTime 否 3 日志类型LogDate V ARCHAR 500 否业务、异常4 内容Content VARCHAR 4000 否5 IP地址IPAddress V ARCHAR 500 否信息栏目数据规范序号中文名称信息名称类型长度是否为空备注 1 栏目Id ColumnId Int 否主键 2 栏目名称ColumnName V ARCHAR 500 否 3 栏目代码ColumnCode V ARCHAR 500 否4 栏目父级节点ParentId Int 否5 栏目链接ColumnLink V ARCHAR 500 是6 排序Sort Int 否7 启用IsEnable Tinyint 否1启用0禁用资源信息数据规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机构篇

一.结构可靠 1.结构件各自分工,功能确定;机构稳定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2.机构定位准确; 3.重复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4.机架、机座及零部件刚性足够,工作时不致于变形(如气缸座等); 5.运动无干扰 A在零件的所有自由度内(360°旋转、摆动、上下、左右)无碰撞、阻挡(包括电线、气管等),应预留尽可能大的空间; B必要时,螺丝采用沉头或平头。 二.安全措施 1.设计防止意外事故的防护罩(如皮带、运动机构); 2.必要时,设计双手操作按钮(如冲床等运动机构); 3.必要时,设置安全光栅; 4.设置极限位置限位器(机械限位与Sensor限位双保险); 5.必要时,马达装扭力限制器,防止过载烧毁; 6.必要时Senso加保护罩。 三.安装调试方便 1.精度要求高的较大机架,不便加工的,基座面板采用可调支承(大直径细牙螺柱),降低成本; 2.螺纹联接部位要预留尽较大的安装维修空间; 3.有定位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应尽可能延伸到基座面板上,不可直接安装在焊接机架上。 四.气(油)管线要求 1.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穿留管线孔,减少安装现场开孔的困难; 2.对大流量气动元件,要考虑供气管直径是否足够,并在必要时设置储气罐; 3.需旋转的气管应采用旋转接头; 4.对于长距离,多管路系统,为方便维修,应采用可拔插的对接式接头。 五.电气线路要求 1.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留马达及S e n s o r穿线孔,需往复长距离移动部位应采用拖链;

2.Sensor座要可调; 3.对于小电流低压电器,为方便维修,可采用对接式接头; 4.必要时,电线应采取防油防爆措施(套金属软管)。 六.滑动转动部位的润滑措施 1. 导轨等滑动部位,及轴承等转动部位,应设计润滑结构,装注油咀。 2.必要时,设置防尘结构(如采用带密封盖轴承,装密封圈等)。 七. 其他要求 1. 机器结构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便于制造; 2. 结构简明; 3. 符合经济性要求; 4. 符合美学原理; 5. 符合噪声要求(如同步带传动比齿轮传动噪声低); 6. 符合环保要求(防尘、无污染)。 非标设备设计装配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机械部分 一.机加工件 1. 机加工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2.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乾淨,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著色剂和灰尘等. 3. 关键部件(主要有运动部件如:线运动模组,气缸,马达等;高精度需求的量测装置如激光头&工业相机等)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和螺栓头部不得损坏,并且需要用黄色油漆笔进行刻画. 4.设计人员会先提2D图纸(PDF),机加件BOM,机械标准件BOM用于生采购物料,如有必要,须提供3D文档 5.有标明使用防静电材料的零件需符合10^6~10^8 ohms 规格. 二.钣金件 1. 钣金加工件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表面的缺陷,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表面油漆(粉)均匀,颜色统一不得有色差及它明显的缺陷,将以厂商提供的色板作为验证依据. 2. 整机外观钣金件装配完成后需确认依设计需求装配整齐一致,不得有明显的断差,及外露部分不得出现锐角对人产生伤害.

XX县公共信息平台管理办法(试行)

XX县项目审批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促进公共信息平台,规范XX县行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公共信息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中有关术语定义如下: 提供方是指提供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的单位; 使用方是指使用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的单位; 公共信息平台目录是指县电子政务主管部门根据各单位的共享需求,定期整理并向全县发布的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目录; 前置机是指公共信息平台为各单位提供用于存放向其他单位提供、或从其他机关单位获取行政审批共享信息的PC服务器; 前置数据库是指在各单位前置机建立的存储行政审批共享信息的中间数据库。 第三条【适用领域和适用范围】XX县各级党政机关和相关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使用公共信息平台共享与交换其他单位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的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责任分工】县电子政务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全县

公共信息平台工作,定期发布XX县公共信息平台目录。 县XX负责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公共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根据行政审批信息共享考核指标,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实时监测、定期统计各机关单位行政审批共享信息的提供率、准确率以及应用服务接口的稳定性。 各单位负责编制和更新维护本单位的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目录,根据公共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提供共享信息,按照本办法规定使用共享信息。 第二章平台使用 第五条【目录编制】各单位应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目录管理系统编制本单位的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目录,并及时更新。 第六条【数据提供】各单位应按照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发布的全县公共信息平台目录,将本单位的共享信息及时提供至公共信息平台。 各单位应按照“谁提供、谁更新、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提供的数据与本单位业务库数据保持一致,以及服务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保障行政审批共享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七条【共享服务方式】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数据查询、数据订阅和数据比对等三种共享服务方式。数据查询是指输入查询条件,获得结果信息;数据订阅是指按照需求定制订阅策略,获得数据的自动推送;数据比对是指输入需要比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