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西湖鉴赏

颍州西湖鉴赏
颍州西湖鉴赏

颍州西湖鉴赏

颍州西湖

摘要:颖州西湖,又称汝阴西湖。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北宋时与杭州西湖齐名,并称“杭颍”为我国四大名湖之一。因阜阳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颍州西湖风景优美,北宋词人欧阳修尤喜此湖,有诗赞曰:“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1西湖的发展:

1.1名称由来

颍州西湖,兴于唐、盛于宋。北宋时与杭州西湖齐名,并称“杭颍”颍州西湖之名则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

1.2西湖地址变更

古颍州西湖春秋战国时始建女郎台,梳妆台等建筑,唐武宗李炎在做颍王时建有兰园,宋代欧阳修在颍州为官多年,建有会老堂‘六一堂,并建有著名的西湖三桥等历史群,苏东坡做颍州太守时更是对颍州西湖进行疏浚,建有苏堤、苏碑,遍植垂柳,花卉,颍州西湖初具规模。明、清时期又建有清涟阁、怡园等景区。颍州西湖在古代为众多此人推崇,但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现仅存“会老堂”等建筑。今人为了恢复西湖胜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础上兴修了新西湖,新西湖在阜阳城西15公里处,周长11.5公里,湖面约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湖中有岛、岛中有潭,绿柳盈岸,芳菲夹道,花木扶疏。

绿柳夹堤

湖中小岛

1.3新西湖景点:

1 碑林公园:建有碑林长廊、碑林八卦阵,荟萃了当代名书画家真迹五百余幅。百龙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2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3隐闲堂,是拜祭欧阳修、苏轼之处。4清涟阁,系仿古建筑,五层楼阁。5九曲桥,由颍州西湖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非常巧妙。6鱼宫,为两个鲤鱼伏,内有现代化的电动声像装置,如入仙境。另有游艇、游船、老虎等,这些新景点集古典与现代美于一体,让人流连忘返。

西湖游艇

2.名人轶事:

西湖优美的景色不仅招徕不少文人志士出守颍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旅游胜地。从宁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宋代中书侍郎吕公著等七大名人在颍州任职,他们留下的著名文章数不胜数:

2.1著名诗篇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苏轼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欧阳修

“长十里,“菱荷飘香,绿柳盈岸;芳菲夹道,林苑烂漫;曲径通幽,斜桥泽畔;画舫朱艇,楼台亭榭;错落其间。”——《嘉庆颍州志》

“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大清一统志》广三里,水深莫测,广袤相齐。”——明《正德颍州志》

2.2欧阳修终老之所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称“六一居士”。欧阳修祖籍江西吉安,生于四川绵阳,虽一生宦游漂泊,但中年却择颍而家,苦心经营其处,老而退居于颍,最终卒于颍州。至今颍州西湖仍保留有他的故居,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其故居前修建了他的雕像,以供后辈缅怀。

3.总结

颍州西湖既有绚丽多彩的湖域风光,又有自然的生态环境,更有古老浓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物古迹、石刻、庙宇形成了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阜阳

阜阳县 阜阳市市区概况 阜阳市颍州区概况 东魏置,治长社,在今河南长葛县西一里,后移治颍阴,改曰郑州,即今河南许昌市治,北周又改为许州。 唐置,改曰汝阴郡,寻复故,宋初曰颍州,升为顺昌府,金得为颍州,治汝阴,今安徽阜阳市治,元省汝阴入州,清升为颍州府,民国废。 颍州是一座古城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周时期即为胡子国国都;战国时期为楚邑;秦汉以来,为历代郡、县、州、府所在地。宋代进入鼎胜时期,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多年,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四人同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留有“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等赞美颍州西湖的千古佳句。区内有阜阳市唯一的省级风景区颍州西湖和文峰塔、奎星楼、刘公祠、白蟹泉等八处风景名胜。 颍州有发展潜力全区有耕地3万公顷,是重要的商品粮、三元杂交猪和优质黄牛生产基地;工业已初步形成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印刷业6大门类,50多个主要产品;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拥有瑶海家俱城、家电城、龙腾装饰材料总汇、阜阳农副产品批发中心、汇鑫大市场、康恩汽配大市场、双龙桥装饰城、古商城、温州商贸街等一大批专业市场;交通方便快捷,以京九铁路为主干辅之商(丘)阜、漯(河)阜、徐(州)阜、阜淮(南)等铁路构成“大…字型铁路骨架,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105国道和3 12省道穿境而过,阜阳至省城合肥的高速公路正在筹建;内河航运经淮入江;拥有阜阳市唯一一个4C级民航机场,形成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运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阜阳市主要供电、供热、供气、供水和污水处理单位位于区内;通信事业实现了邮电通讯和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移动通讯网覆盖全区的目标;人行阜阳分行和四家商业银行分行及阜阳海关、商检局均位于区内;区内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共有阜阳师范学院等3所本科院校,阜阳三中、红旗中学等41所普通中学,阜阳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等6所职业中学,阜阳商校等14所中等专业学校,北城小学等176所小学,阜阳市人民医院等35个医疗机构。 颍州有美好的前景自建区以来,颍州充分发挥优越的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紧紧抓住阜阳市城市向南扩张和建立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机遇,按照“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的总体思路,大力实话“改革强区、调整富区、开放活区、科技兴区、依法治区、文明立区“六大战略,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力求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环境促进大开放,以大开放迎来大发展。 历史人物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庐陵(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二月,欧阳修调任颍州太守,简政、轻刑、倡学、兴农,督率民工堵塞白龙沟,使颍州西湖可蓄水灌田;创建了西湖书院,是颍州第一所书院,知颍翌年,春荒严重,他上奏朝廷,免除颍州征役。是年7月,?欧阳修调

颍州西湖作文

颍州西湖作文 颍州西湖,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在百忙之中的爸爸今天居然能抽出时间,带我去那里,这令我兴奋不已。 乘车来到了西湖,许多奇形的怪状的巨石便呈现在我面前。它们有的像恐龙,有的像老鹰,还有的像五指山……真是姿态万千,各显神奇。 往里走不远处就来到了宜远桥。这是一座拱形行桥,桥身直伸向对岸的小岛,桥下碧波粼粼的湖面上,闪烁着一串串五彩缤纷的光圈,就像用肥皂沫吹的小泡泡,真是美丽极了。更让人起兴的是湖中的鱼儿,它们一群群,浮出水面,争抢着游人撒向湖中的鱼食。看着看着,我禁不住诱惑,也买了一袋撒向湖面,立刻,我眼前出现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精灵”,红的、白的、花的、……看着清澈的湖水,活泼可爱的鱼儿,弯曲的小桥,墨绿的小岛,以及各式各样的游船,我心中浮现了一副美丽的绣锦,而此刻的我也完全融入其中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又来到了“梳妆台”。梳妆台建在假山的顶端,上去一看,哇,一位美丽的“仙女”正在梳妆打扮。那可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我情不自禁的拿出笔在上面写上‘张杰到此一游’,更惊讶的是,我还看到了同学的留下的名字,原来他们已经浏览过这了,正当我想着事情,爸爸突然叫起来,“你怎么能……老师让你来西湖,不是让你搞这些破坏的,

回家不给我好好写一篇作文,我才定你呢”,爸爸满脸通红的训斥道。我顿时羞红了脸…… 下了梳妆台,又接着观赏了“怡和轩”、“女朗台”、“虎哮山庄”等等。此时我感觉这里每一处景点,都像一幅精美的画卷,而绘画的人正是伟大的劳动人民。 西湖!迷人的颖州西湖,你留住了我的欢声笑语,也留住了我的心!我多么想变成一只小鸟,飞翔在湖面上,飞落在小岛上,与花草为伴,以凉亭为家…… PS:呵呵,可能会让大家见笑了,这篇作文是四年级市里的作文比赛时写的,当时专门去了趟颖州西湖,玩的好尽兴,第一次,全家一起出去游玩,在想想现在,父母忙的连去买衣服的时间也没,挺怀念过去的,这作文的稿子,我以为丢了,最后在家庭大扫除的时候找出来了,那时的文笔真的好稚嫩啊!也好纯真,作为回忆的的插絮,嗯……大家尽量支持喽!

安徽阜阳颍州西湖导游词(整理版)

颍州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颍州西湖观光游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是大家今天的导游,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是我们国家AAA级自然风景名胜区颍州西湖的南大门,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前往我们今天此行的第一个景点:兰园。 在前往兰园的途中我就简单地为各位介绍一下西湖的历史:根据《颍州志》记载颍州西湖始于唐,盛于宋,他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园林建筑闻名于世。在历史上是与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惠州西湖相媲美的中国四大名西湖之一。颍州西湖是我们阜阳具有标志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像我们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一生中八次来到颍州西湖并终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还有和欧阳修并称颍州四贤的苏东坡、吕公著、晏殊都与颍州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脍炙人口的诗篇,从这些赞美西湖的诗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西湖的风光是何等的秀丽。欧阳修的《采桑子》十三首连用10个“好”字赞美颍州西湖,如:“轻舟短棹西湖好”、“群芳过后西湖好”等。他又在《西湖戏示作同游者》中写道:“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这诗中的二十四桥,是扬州瘦西湖的特色,欧阳修认为颍州西湖与其相比毫不逊色。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一生中曾经在杭州和颍州都做过官,他认为杭州西湖是“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诗中的西子,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他认为这杭州西湖就像美女怎么样都好看。后来他又在颍州西湖做官时又感叹于颍州西湖的美景与杭州西湖比起来,不分高低于是作诗一首说:“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实在分不出到底哪一处更好看了。因此我们的每一个景点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大家已经来到了兰园了,大家看到前面这间高大的房屋就是兰堂,得名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相传,兰园是唐朝穆宗李恒的第五个儿子李炎做颍王时所建造的。后来李炎做了皇帝我们颍州也被神化为“飞龙之地”,在古代兰园是高朋僧侣宴聚的场所。唐代许浑曾特地为兰园做了一首诗:“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风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东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现在大家看到的兰园已经是经过修复的了,因为在古代我们颍州是黄河水患严重的地方,特别是明清以来,黄河水十九次决堤夺淮入海,许多景点都被洪水破坏了,而真正使颍州西湖遭受灭顶之灾的是在1938年的时候,那时的国民党,蒋介石为阻止日军北上,掘开了黄河的花园口,汹涌的黄河水一泻千里,把颍州西湖荡为平地。要恢复颍州西湖的昔日胜景是我们阜阳人的梦想。所以大家目前看到的颍州西湖就是在阜阳市政府与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重新修复的,现在的颍州西湖已经初具规模。于二零零四年五一正式对游人开放。兰堂门前的石雕像是“颍州四贤”之一的苏轼的雕像。苏轼是在欧阳修去世后十九年,也就是哲宗元祜九年(公元1091年)出任颍州知府。距当年欧阳修在颍州做官时已43年。虽然苏轼在颍州只待了短短八个多月,却为我们颍州西湖的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一是造了三座水闸,这项工程不仅沟通了焦陂、清河、西湖与泉河、淮河的航道,而且使颍城西南的地表水,大了可以排泄,小了可以积蓄,使沿河两岸60余里的农田用水得到保障,另就是因颍州遭遇连天大雪,许多人没有粮食吃,灾情严重,苏轼与判官连夜商量赈灾之事,并迅速开仓放粮,平价出售炭和柴草,解决了当时急需的粮食和燃料,使大批饥民渡过难关。在当时没有皇帝的批准他是没有权力开仓放粮的。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前往下一个景点怡园。 怡园的前方大家可以看到一座影壁,正面一幅壁画是关于欧阳修的故事。因为欧阳修一生中曾经八次到颍州做官,这其中来来回回往返于途中,那时候坐船是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有一次欧阳修从颍州返京的时候,途中遇到歹徒的抢劫,抢走了欧阳修随身携带的两个包袱还有两口大箱子。歹徒喜出望外心想:果然不出所料欧阳修也不是个清官,这两个沉重的大

欧阳修颍州诗词赏析

欧阳修颍州诗词赏析 发布2010-09-15 10:30:42 | 浏览367 | 提交| 稿源| 【大中小】 如果我们把欧阳修与颍州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结缘颍州、情牵颍州、归老颍州三个时期。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欧阳修的颍州诗词相对应地分为知颍诗、思颍诗、归颍诗三个部分。 第一为结缘颍州时期,从皇佑元年二月至皇佑二年七月,时间大约为一年半。第二为情牵颍州时期,从离开颍州赴南京任,到熙宁四年归老颍州之前,时间长达二十多年。第三为归老颍州时期,从致仕到去世,时间为一年。在这三个时期,欧阳修都写有为数不少的诗词作品。 据整理统计,欧阳修在第一个时期所写的知颍诗词大约有五十多首。从内容上看,一部分是歌咏颍州风光之作,其中不少都与颍州西湖有关。如《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三桥诗》、《和人三桥诗绝句三首》、《竹间亭》等。一部分是酬唱之作,如《酬孙延仲龙图》、《答通判吕太博》、《和许生假山》、《人日聚星堂探韵得丰字》。当然,这两部分内容也是互相交叉的。从这些作品看,欧阳修在颍州的心情总体上是愉快的。但他这时毕竟只有四十三岁,有的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施展政治抱负的心情,如《聚星堂前紫薇花》等。他在《与韩忠献王稚圭》信中说的就较为明白了:"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养愚自便,诚得其宜。然尸禄苟安,何以报国?感愧,感愧!" 欧阳修第二个阶段所写的诗词主要为思颍诗。由于这个阶段时间长达二十多年。其间,曾多次回到颍州,有时时间还较长,在颍州期间也写有作品,所以

这个时期的颍州诗词并不仅仅是思颍诗。 思颍诗是欧阳修自己的说法。他曾写过《思颍诗后序》和《续思颍诗序》,自定了思颍诗三十首,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个部分。《思颍诗后序》作于治平四年(1067)五月,为思颍诗的前半部分而作。时作者罢参知政事,除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赴任前,经神宗皇帝恩准至颍州小住。欧阳修整理了他离开颍州任以后所写的思念颍州的诗作十三首,交给时任颍州知州的陆经书写刻石,并为之作序。这是思颍诗的第一部分,时间跨度为十八年。 熙宁三年(1070)七月,欧阳修由青州改知蔡州,这是他仕途上的最后一站。赴蔡州前,他以脚疾为由留滞颍州一月有余,又编定思颍诗十七首,作《续思颍诗序》。他说:"初,陆子履以余在南都至在中书所作十有三篇为'思颍诗',以刻于石,今又得十有七篇以附之。盖自南都至在中书十有八年而得十三篇,在亳及青三年而得十有七篇,以见余年之愈加老,病益加衰,其日渐短,其心渐迫,故其言愈多也。"这时,欧阳修知道自己回到颍州这个盼望了二十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他要以三十篇思颍诗为证,"庶几览者知余有志于强健之时,而未偿于衰老之后,幸不讥其践言之晚也。" 第三部分为归老颍州以后所写的归颍诗。熙宁四年(1070)六月十一日,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他的心情是十分畅快的。虽然到他次年去世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他写的归颍诗竟也有三十多首。这个期间有两件事使他非常高兴。一是归颍以后的当年八月,苏轼赴杭州通判任,与弟弟苏辙一同拜谒恩师欧阳修,师生畅游颍州西湖,言笑欢欣,在颍州非常难得地逗留一月有余。二是老友赵槩在欧阳修致仕后的第二年春天如约自南京来访,留颍月余,纵游剧饮而后返,欧公有诗有词。再就是他在这时写下了歌咏颍州西湖的著名的《采桑子》

对阜阳市颍州西湖的调研报告

对阜阳市颍州西湖的调研报告 “阜阳市颍州西湖风景名胜位于阜阳市西9公里处,系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风景规划70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一期规划24.32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集生态湿地旅游、休闲度假、会议餐饮为主题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区。现有兰园、怡园、女郎台、清涟阁等二十多个景点。另有与景区相比邻的面积为110平方公里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6平方公里的颍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这么一大段词句是网络上对颍州西湖的介绍。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亲自去颍州西湖参观一番后,真是叫人大失所望。 颍州西湖处在阜阳市的最东边,远离市区,坐落在一个偏僻,人烟稀少的西湖镇上。坐车沿途经过的都是一些窑厂,养鸡场之类的小型工厂。且建筑多以两层楼为主,都是居民区,商铺很少。所以,首先就地理位置来说,颍州西湖的选址就有问题。 通往西湖那条主路,太窄了,只能单车道通行,而且是水泥路,其中部分路段已经破损了。那里的门票采用的是刷卡式,出入都要刷卡。学生证不能使用,成人学生统一票价。 景区内的绿化总体还是不错的,因为是冬天,只能看出葱郁的树木。在西湖内参观了一圈之后,发现这里并没有什么特色的景点,而且像怡园、女郎台、兰园这些地方的建筑早已经破败了,可能距离兴建时已有一定历史了。也许是前来参观的游客太少的缘故,这些园区都是紧闭的。里面有个类似动物园的地方,叫“虎啸山庄”,然而,我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大老虎。这座虎啸山庄是由阜阳市人民政府的,西湖管委会实施建设的,总占地133000㎡。内部设有绿化带、隔沟、虎山、虎房、观赏桥、亭等设施。这里的隔沟据说有7m宽,7m深,内外落差5m,斜跨超过8m。可是事实是这个隔沟内的水既浅又脏,里面都是枯树叶,阻挡了水的流动,可能我们现在所看到里面绿茵茵的都是死水。在这个庄内最多看到的是开屏的孔雀,偶尔还有一两只鸵鸟出没。不知是不是季节的因素,整个小庄给人一种萧条,沉寂的感觉,就连那些动物都失去了活力。观赏桥的尽头是一片茂密竹林,里面能看到成群的猴子,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有几只猴子出逃了,由于怕猴子四处逃窜伤害游客,里面禁止进入。西湖,应该是因它的湖水而闻名,然而,我所亲眼看到,不论是沟渠和还是小河,里面的水被枯叶覆盖,就是干涸了。其他的一些景区不知是不是参观的人太少的缘故,杂草都挡住了去路,景区内的房屋也是紧闭且破败不堪。 通过和售票员的交谈,知道了其实每年到这里参观的游客是很少的,且参观人数正在逐年递减。是什么原因造成颍州西湖如今的这种情况呢,明明它也是经过国家认证的3A级景区,也是阜阳最著名的景区之一,为什么它就不如八里河和生态园发展的辉煌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首先来分析一下:一,选址不合理,它的地理位置处在阜阳市的边缘区,远离繁华的市区和人口密集区,处在一个小镇上,且当地的经济并不发达。二,交通通讯设施不发达,沿途道路过窄,且路基一坏。三,内部景区毫无特色,建筑破损严重。四,水质较差,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五,管理差,景区内基本上看不到相关服务人员。六,周边没有酒家、旅馆、商店这类的服务性建筑。八,公交站点,乘车点离景区太远,给游客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等等。 对于颍州西湖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制定怎样的措施来改变它如今的现状

清明节的诗词赏析

清明节的诗词赏析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1.被误读的《清明》 说到清明节,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被编入《千家诗》,向来广为传诵。然而有趣的是,大部分人都误读了这首诗的意思。很多人会不求甚解地以为,路上那些欲断魂的行人就是上坟扫墓之人。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则因为口头询问和手势回答的方式形成生动的画面感,给我们带来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以至这幅画面和前面两句的关系常常被忽略。有心的读者可能纳闷,为什么前面说冒雨扫墓的伤心人,后面却突然找起酒家来? 其实路上的行人正是诗人本人,他不是去上坟扫墓,而是漂泊他乡的游子。他断魂的原因可能由于思乡,而清明时节的多雨让他的烦闷难以排遣。何以遣忧?唯有杜康。所以他才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酒家离得比较远。诗人朝着牧童指向的地方望去,但见远方有一片盛开的杏花。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心情由前面急切的烦闷转为无言的惆怅。 因此,这首最著名的《清明》诗,实则与上坟扫墓无关,只是客居他乡的诗人在清明节时的乡愁。可能有些读者说,我们更愿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误读”,那当然并无不可,但如果要对这首诗客观阐释,恐怕还要稍微求一点甚解。 2.作为扫墓诗的《清明》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在唐代以前只是一个节气,而非节日。它成为祭扫坟墓缅怀逝者的一个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代介子推割肉救晋公子重耳的故事,虽然介子推宁愿选择与母亲一起被烧死在山上也不肯出来受赏的原因迷雾重重,但纪念他的寒食节却因此流传下来。寒食节的主要习俗就是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由于清明节经常就在寒食节之后一两天,因此唐代时干脆合二为一。而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更是取代了寒食节,成为上坟扫墓的固定节日。

颍州西湖鉴赏

颍州西湖鉴赏 颍州西湖 摘要:颖州西湖,又称汝阴西湖。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北宋时与杭州西湖齐名,并称“杭颍”为我国四大名湖之一。因阜阳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颍州西湖风景优美,北宋词人欧阳修尤喜此湖,有诗赞曰:“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1西湖的发展: 1.1名称由来 颍州西湖,兴于唐、盛于宋。北宋时与杭州西湖齐名,并称“杭颍”颍州西湖之名则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 1.2西湖地址变更 古颍州西湖春秋战国时始建女郎台,梳妆台等建筑,唐武宗李炎在做颍王时建有兰园,宋代欧阳修在颍州为官多年,建有会老堂‘六一堂,并建有著名的西湖三桥等历史群,苏东坡做颍州太守时更是对颍州西湖进行疏浚,建有苏堤、苏碑,遍植垂柳,花卉,颍州西湖初具规模。明、清时期又建有清涟阁、怡园等景区。颍州西湖在古代为众多此人推崇,但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现仅存“会老堂”等建筑。今人为了恢复西湖胜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础上兴修了新西湖,新西湖在阜阳城西15公里处,周长11.5公里,湖面约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湖中有岛、岛中有潭,绿柳盈岸,芳菲夹道,花木扶疏。 绿柳夹堤

湖中小岛 1.3新西湖景点: 1 碑林公园:建有碑林长廊、碑林八卦阵,荟萃了当代名书画家真迹五百余幅。百龙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2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3隐闲堂,是拜祭欧阳修、苏轼之处。4清涟阁,系仿古建筑,五层楼阁。5九曲桥,由颍州西湖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非常巧妙。6鱼宫,为两个鲤鱼伏,内有现代化的电动声像装置,如入仙境。另有游艇、游船、老虎等,这些新景点集古典与现代美于一体,让人流连忘返。 西湖游艇 2.名人轶事: 西湖优美的景色不仅招徕不少文人志士出守颍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旅游胜地。从宁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宋代中书侍郎吕公著等七大名人在颍州任职,他们留下的著名文章数不胜数: 2.1著名诗篇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苏轼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欧阳修

2阜阳文化——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第二单元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阜阳市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蔚盛。这里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出现过许许多多蜚声的历史人物,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众多的名胜古迹,是阜阳数千年来历史演进的见证,也是阜阳人民智慧的结晶。 第6课 古邑溯源款款而行 阜阳地处中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较早。大约5000年前,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摆脱逐水而居的境况,在颍河、小汝水(今泉河)沿河台地上定居下来,并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原始部落,创造出辉煌的古代文化,留下了许多古文化遗址,如临泉的老邱庄、界首的小王庄、太和的倪邱、阜南的万家沟、颍上的郑家庄等。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把天下分为九州,今天的阜阳隶属豫州。商朝成汤建都于亳(今河南郑州),阜阳地近商都,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西周时期,阜阳是胡子国的国都。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弱肉强食,小国被迫依附大国。春秋后期,阜阳境内的小国基本上为楚国兼并,称为汝阴(即小汝水之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阜阳置汝阴县,隶属泗水郡。汉承秦制,阜阳仍为汝阴县。公元108年,汉安帝封刘显为阜阳侯,其封地虽不在今天的阜阳市,但阜阳地名开始出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事频繁,尤其是淮河一带,政权更替,属地交错,建制比较混乱,但总体上看,当时的阜阳属于豫州。 隋唐时,阜阳设汝阴郡(后曾改为颍州)。北宋时,地方行政区划分开始实行路-府(州)-县三级管理体制,当时在阜阳境内设置了顺昌府(治今阜阳市)。元朝创设了行省制度,当时阜阳称为颍州,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朝在今阜阳境内设置颍州。清朝雍正帝时,阜阳升州为府,取名颍州府。 民国时期,在阜阳设置行政专员督察区(简称“专区”),作为安徽省政府的派出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设立了阜阳专员公署(驻今阜阳市),1966年阜阳撤地设市,当时辖太和、界首、涡阳、蒙城、利辛、颍上、阜南、临泉,以及颍州、颍泉和颍东三区,并代管亳州市、界首市。1998年出亳州市脱离阜阳,成为省辖市。2000年,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管辖。目前,阜阳市辖三区、四县并代管界首市。 第7课 名胜古迹、彰显底蕴 阜阳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漫长的历史长河给阜阳留下了颍州西湖、文峰塔、魁星楼、刘锜庙、管鲍祠等丰富的人文景观。 在阜阳市中心耸立着一座挺拔俊秀的古塔,这就是有名的文峰塔,俗称“七棚塔”。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如该塔的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和凤,还有鲤鱼跳龙门和阴阳鱼图案。这为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文化都提供了形象而生动的宝贵资源。 文峰塔的由来 文峰塔在阜阳古城的东南方,即巽方。古人认为阜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洼,地气外溢而

欧阳修颍州诗词赏析

欧阳修颍州诗词赏析发布2010-09-15 10:30:42 | 浏览367 | 提交| 稿源| 【大中小】 如果我们把欧阳修与颍州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结缘颍州、情牵颍州、归老颍州三个时期。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欧阳修的颍州诗词相对应地分为知颍诗、思颍诗、归颍诗三个部分。 第一为结缘颍州时期,从皇佑元年二月至皇佑二年七月,时间大约为一年半。第二为情牵颍州时期,从离开颍州赴南京任,到熙宁四年归老颍州之前,时间长达二十多年。第三为归老颍州时期,从致仕到去世,时间为一年。在这三个时期,欧阳修都写有为数不少的诗词作品。 据整理统计,欧阳修在第一个时期所写的知颍诗词大约有五十多首。从内容上看,一部分是歌咏颍州风光之作,其中不少都与颍州西湖有关。如《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三桥诗》、《和人三桥诗绝句三首》、《竹间亭》等。一部分是酬唱之作,如《酬孙延仲龙图》、《答通判吕太博》、《和许生假山》、《人日聚星堂探韵得丰字》。当然,这两部分内容也是互相交叉的。从这些作品看,欧阳修在颍州的心情总体上是愉快的。但他这时毕竟只有四十三岁,有的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施展政治抱负的心情,如《聚星堂前紫薇花》等。他在《与韩忠献王稚圭》信中说的就较为明白了: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养愚自便,诚得其宜。然尸禄苟安,何以报国?感愧,感愧! 欧阳修第二个阶段所写的诗词主要为思颍诗。由于这个阶段时间长达二十多年。其间,曾多次回到颍州,有时时间还较长,在颍州期间也写有作品,所以. 这个时期的颍州诗词并不仅仅是思颍诗。 思颍诗是欧阳修自己的说法。他曾写过《思颍诗后序》和《续思颍诗序》,自定了思颍诗三十首,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个部分。《思颍诗后序》作于治平四年(1067)五月,为思颍诗的前半部分而作。时作者罢参知政事,除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赴任前,经神宗皇帝恩准至颍州小住。欧阳修整理了他离开颍州任以后所写的思念颍州的诗作十三首,交给时任颍州知州的陆经书写刻石,并为之作序。这是思颍诗的第一部分,时间跨度为十八年。 熙宁三年(1070)七月,欧阳修由青州改知蔡州,这是他仕途上的最后一站。赴蔡州前,他以脚疾为由留滞颍州一月有余,又编定思颍诗十七首,作《续思颍诗序》。他说:初,陆子履以余在南都至在中书所作十有三篇为'思颍诗',以刻于石,今又得十有七篇以附之。盖自南都至在中书十有八年而得十三篇,在亳及青三年而得十有七篇,以见余年之愈加老,病益加衰,其日渐短,其心渐迫,故其言愈多也。这时,欧阳修知道自己回到颍州这个盼望了二十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他要以三十篇思颍诗为证,庶几览者知余有志于强健之时,而未偿于衰老之后,幸不讥其践言之晚也。 第三部分为归老颍州以后所写的归颍诗。熙宁四年(1070)六月十一日,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他的心情是十分畅快的。虽然到他次年去世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他写的归颍诗竟也有三十多首。这个期间有两件事使他非常高兴。一是归颍以后的当年八月,苏轼赴杭州通判任,与弟弟苏辙一同拜谒恩师欧阳修,师生畅游颍州西湖,言笑欢欣,在颍州非常难得地逗留一月有余。二是老友赵槩在欧阳修致仕后的第二年春天如约自南京来访,留颍月余,纵游剧饮《采桑子》再就是他在这时写下了歌咏颍州西

家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阜阳

家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阜阳市

胡纯纯 旅游管理1104 一调研目的 阜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形成颇具地方旅游特色的"阜阳模式"。阜阳市旅游资源开发也面临很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来武装自己,从而促进旅游业迅速健康有序高速发展。 二调研意义 我市大体涉及到名胜古迹、遗址、古湖水文化、名人名家、民俗节庆、民间建筑、饮食文化、特产文化、出土器物、等非物质文化,这些文化资源都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为更好地开发它们,有必要学习它们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进行资源的学习整合和匹配,促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加科学和合理。

三调研方式与方法: 1.集体座谈,同届中有多位同专业的同学,他们同样热爱家乡,愿意一起探讨家乡的旅游资源状况。 2.实地调查,仅有的几个稍有名的景点都去过,印象深刻。 3.资料搜集,从各方面收集信息,全面了解。 四调研对象 我的家乡,阜阳市 五调查内容 1 环境条件 1)自然环境调查 阜阳地理位置优越,是皖西北重要的门户,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因为地处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周边数百里之内没有高档景,但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区,有大片湿地资源。 2)社会环境调查 阜阳人口974万(2007年),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阜阳成为五路交汇、八线引人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因此被誉为大京九枢纽城市,年客流量达300多万人。 阜阳市政府为长足发展旅游业,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长廊和文化园。如在建的“三角洲公园”中的文化广场建设、颍上县的“管子文化园”的筹建等, 3)市场环境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旅游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而阜阳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密度又大,这给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条件。在没有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情况下,可以依靠我市内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来做旅游。 2.旅游资源状况 自春秋至北宋是阜阳历史上的繁盛时期,这里经济发达、人才辈出;赵宋南迁后,加上黄淮水患频仍,阜阳在长达千年的时期内逐渐衰落,昔日的繁华竞逐之地,物逝人非,悄悄淹没在历史长河的涛声里。这里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甘罗、吕蒙、刘福通的故里。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轼、曾巩曾在这里为官多年,留下众多称颂阜阳的

颍州西湖[资料]

颍州西湖[资料] 我的家乡 我的颍州西湖 姓名:李腾飞 班级:城建景观(1)班 学号:1220292015 指导老师:郝凌子 由于在选修课上老师让自己介绍一个自己去的地方,但是我也没有参观过什么有名的地方,就想起了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家乡的一处美丽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颍州西湖,也是我的家所在,我们阜阳人的骄傲。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西湖” 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市西9公里处,系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远景规划70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一期规划24.32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集生态湿地旅游、休闲度假、会议餐饮为主题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区。主要有兰园、怡园、女郎台、紫竹苑、醉仙居、西湖碑林、百花园、清涟阁、九曲桥、梳妆台、苏堤、欧堤等二十多个景点。另有与景区相比邻的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国家湿地公园。 颍州西湖曾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扬州西湖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湖。北宋欧阳修写《采桑子》十三首,连用十个“好”字赞美颍州西湖。苏轼曾有数十篇赞美颍州西湖的诗词,留下了“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这些盛赞颍州西湖的名句。

2010年8月,《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获省政府批准。2011年3月,颍州西湖管委会会同市规划局、市旅游局,经过公开招聘,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编制景区24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和湖区6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2012年12月,“两个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按照“东娱乐”、“西休闲”、“中观光”的格局,打造“三圈”、“八区”,形成“一湖连两河,一脉生两翼”的景区结构,努力把颍州西湖打造成为以历史文化为核心、以现代娱乐、休闲、度假为重点、集生态湿地观光旅游、会议餐饮为主题的文化之湖、娱乐西湖、休闲之湖和生态之湖。 古西湖 颍州西湖古代我国各地共有西湖36处,其中浙江9处,广东、湖南、四川各4处,福建、江西各3处,河北2处,广西、云南、湖北、河南、安徽、山东、陕西各1处。其中 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 并称中国三大西湖。 “平湖十里碧璃”的颍州西 湖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 得名,为唐、宋、明、清历代名 胜。古代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 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 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 汇流处。明代《正德颍州志》载:

总则

第1章总则 1.1规划背景 最新一轮《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获批,阜阳 城市职能定位、人口规模、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交通体系、产业发展等基本确定。以总规框架为指导,及时展开编制《阜 阳市城市特色空间规划》,以进一步梳理阜阳市景观风貌特色 资源,在城市建设中留住乡愁,凸显阜阳独特的城市韵味,并 为未来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特色塑造提供依据。 1.2规划任务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功能与交通体系的 基础上展开,通过挖掘特色资源,凸显阜阳独有的城市韵味,作为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基本依据。规划主要解决三大任务:1.2.1确立空间特色主题:解决城市空间特色“是什么”的问题。 城市特色定位将根据城市自身资源,特别是独特型资源,并 结合周边城市的特色定位而确立。 1.2.2架构整体特色框架:解决城市空间特色“在哪建”的问题。 对现状特色资源进行空间落实,并结合对城市主要景观敏感 区的梳理,整合两者形成城市特色空间结构。通过逻辑建构 城市特色空间布局,形成城市特色重点建设框架。 1.2.3制定特色控制要点:解决城市空间特色“怎么建”的问题。 针对特色结构中的各构成要素提出设计要点,同时对城市的 整体形态,包括建筑高度、建筑风格与色彩、城市细部等进 行控制引导。 1.3规划要求 1.3.1与现状资源相结合 ——找出来:对可利用的所有资源加以梳理挖掘。 ——亮出来:通过综合整治或打造将特色景观资源点、敏感点 在城市背景中凸显出来。 ——连起来:通过路径、廊道、轴线等手段整合特色资源,将 他们连成一个清晰的体系。 ——活起来:通过完善特色资源点的活动功能,改善交通可达 性以增强其活力。 1.3.2与已有规划相协调 充分落实上位规划提出的刚性要求——重要的生态廊道、市政 走廊与防护绿带,作为规划必须遵守的前提条件。遵循总规、 控规确定的各片区的总体定位、功能布局等相关要求。 1.3.3与市民生活相一致 重视市民的使用要求和审美需求,加强对人的活动、视觉的分 析,增强空间特色资源的公共功能、开放性与活力。 1.3.4与城市发展相促进 在传承发扬历史文化特色基础上,重视现代城市空间特色的培 育与发展,结合城市发展需求,整合未来城市发展和变化的重 点地段;深入研究挖掘现代城市空间特色的目标和方向,强化 规划引导。 1

安徽省阜阳市简介详解

安徽省阜阳市简介 阜阳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总生齿900万人,面积9775平方公里,耕地58.5万公顷。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四县及颍州、颍东、颍泉三区。是安徽省生齿最多的城市,乡村充裕劳动力200多万人,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 阜阳历史悠长,名流辈出。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乡,墨客嵇康的桑梓。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各人"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民多年。区内奇迹遍及,人文蔚盛,交相照映。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团结国情况庇护署定名为"全球500佳"。 阜阳交通便利,七通八达。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贯串全境,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条铁路在境内组成"米"字型框架,间接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支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关键。4C级阜阳民航机场可升降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合肥、北京、上海等航路。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珠高速的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正在扶植;山东东营至香港高速的紧张构成部门阜六高速公路将于2006年建成通车;合阜高速公路也将在"十五"时期建成通车。境内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六条航道可入江达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 阜阳天气适合,资源丰厚。这里天气暖和,四时清楚,雨量适中,光照充沛。是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肉生产基地,全国秸秆养牛树模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地。境内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储藏雄厚。 阜阳经济快速发展,综合气力逐年加强。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是1992年以来,阜阳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对外开放不竭扩大,城乡面目一日千里,人民生涯程度逐渐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周全发展。轻工、纺织、机器、化工、食物、医药工业等已成为阜阳经济突起的收柱行业。优胜的投资环境,使数百家"三资"企业、近千家内联企业瓮中之鳖,如日方升。 阜阳的经济发展硬环境日益完美。市委、市当局下大气力管理经济环境,专门设立行政办事中心,实施一站式服务,简化处事法式,提高行政效力,2003年全市共引进市外资金24.5亿元,招商引资实现了良性轮回。 阜阳生长潜力庞大,远景夸姣。将来5至10年,阜阳人将依照"劣化一产、强化二产、繁华三产"和"扶植皖西北中心乡村"的整体思绪,努利巴阜阳建成地区性的优良平安农产品供给中古道热肠、加工制造业中间和现代商贸物流散集中央。 阜阳市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很是丰富。主要有颍上谢桥的煤矿;颍上县淮河北岸陶坝子一带的铁矿;阜南、颍上2县淮河段数百万立方米的石英砂矿;界首、太和2县沙河道域地下的石油矿及遍及全市的制陶器用的胶黏土等。泥土有棕壤土、砂礓黑土、潮土、水稻土。丛林资源主如果由落叶、阔叶树种组成的夏绿林,境内约有银杏、泡桐、侧柏、香椿、桑、榆、柳、杨、槐等51科160多种树木3亿余株。动物质源则有陆栖脊椎动物53科146种,如天鹅、鸳鸯、杜鹃、喜鹊、蟾蜍、黄鼬、刺猬、蛇、鳖、燕、雀、珠颈斑鸠、黄眉柳莺等。 阜阳市历史长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郊区)为中心的南部开辟较早。西周今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创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呈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

阜阳市古西湖老年山庄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市古西湖老年山庄项目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市古西湖老年山庄。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法人代表: 1.1.3 项目拟建地点 市颖泉区古西湖。 1.1.4 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编制单位: (2)资质证书号: 1.1.5 研究工作依据 1、有关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 号);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6〕6 号); (4)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 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 号); (5)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阜政发〔2013〕29 号) (6)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 作的实施方案》 (7)关于印发《市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 的通知 (8)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阜政发〔2013〕26 号) (9)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 作有关情况的调查》 (10)市人民政府《关于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工作的通 知》 (11)《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有关标准规 (12)《老年人住宅设计规》; (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 (14)《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 (15)《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 (16)《住宅设计规》; (17)《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欧阳修八次到颍州

欧阳修八次到颍州 发布时间13-01-01 浏览次数(1356) 欧阳修八次到颍州 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名臣,一代文宗,官司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曾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府。他一竽除在京城辅佐朝庭外,曾“放逐流离”(《宋史欧共体修传》),历任十余个大小州府郡县的地方官职,其中八次来到颍州并终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与颍州结下了一世不解之缘。欧阳修初到颍州的时间,正史不见记载。据刘德清《欧阳修传·结缘颍州》说“(修)当年贬知滁州,途径这里(反映颍州)”扒推测,他第一次到颍州的时间应在北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深秋。当时,欧阳修从定州望都县(今属河北)出发,至十月二十二日到达滁州。在到达滁州之前的某一天。39岁、风华正茂的欧阳修路过颍州,而且初到颍州就遇到一段奇缘。据赵令田寺《侯鲭录》卷一云:“欧公闲居汝阴时,一(歌)妓甚颖,文忠(欧阳修谥号)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后数年,公自维扬果移汝阴,其人已不复见矣。”后来,欧阳修与同僚们共饮西湖之畔,并种杆瑞莲,栽种黄杨,继而题诗助兴,想起当年之约已成空谈,叹曰:“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啼禽似与洲人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卮。”43年后,苏轼出知颍州,见诗笑曰:“这是杜牧‘绿叶成荫’那样的句子啊!”相传晚唐诗人杜牧做宣州暮僚时,在出游湖州(今属浙江)途中,爱上一名女子。14年后,当他出任湖刺史寻访这位女子时,方知该女早出嫁并已生儿育女,杜牧怅然赋诗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苏轼听笑,正是欧诗中含有“绿叶成阴”的意思。但刘说和赵说在时间上不其吻合,这种传说未必就可全信了。 权知颍州府 欧阳修第二次到颍州是在北宋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因在扬州长任上“目疾为苦”自请改知颍州以“求颍自便“。不管他当时出于什么目的和原因自请颍州,历史的年轮已把刻进了颍州的编年史,这一年,他43岁。自当年二月十三日再次跳上颍州这块热土,到次年七月一日改知应天府(治今河南商丘),他这次任知颍州共一年零四个多月,其中留下许多鲜为人知的美谈。 一是举家迁颍。欧阳修一生仕宦飘零于京洛楚淮河三河之间,所到之处,孙男弟女必举家随迁。特别是这次到颍任职,他那六十九岁高龄,身体一向多病的老母携儿孙一同前往,因旅途劳顿,到七月间,就病病倒了。从欧阳修给好友村衍的两封书简中,可知欧阳修此时的心境。其一曰:“孟秋犹热。……慈母垂老,赢病厌厌。身世斯,国恩未报,每以自念,概然兴叹”。当时,颍州长的医疗条件很差,甚连个像样的朗中和中药铺子一时都难找到,致使母病一拖到冬季才有好转。因此,另一封书简曰:“自秋以来,老母卧病。。郡既僻小,绝无医药,逮冬至之后,方得渐安。”此时的欧阳修,既要处理文具府政事,又要调理医治母病,真是忠孝难两全啊!看着满头银丝年近七旬的老母,想想自己目前的处境,欧阳修感叹世事变迁,有《梦中作》一首: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世换,酒阑无奈恩客家。”“棋罢”一句说的是严明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音子对弈,便轩斧旁观。童子给王质一枣核的东西含在嘴里,不觉饥饿,一盘棋下完,童子催归,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已经朽烂。欧阳修借此喻光阴飞逝,沧海变成桑田,充分表达了他当时一种曲折而复杂的感慨之情。这一年,欧阳修最小的儿子欧阳辩(字季默)在颍州出生,乳名“和尚”。 二是赋诗赞颍。当时的颍州长府,据史书记载,不算名都望郡。但此地农业开发较早,水路交通便捷,加之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平日里论据不闭户,道不拾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